汉武帝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汉武帝简介,第1张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他当政期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长达50年的盛世景象。

强化中央集权制度汉初,刘邦分封一些同的子弟到全国各地做王,想借此确保刘家的天下。受封的诸侯王的权力很大,他们可以在辖区内拥有军队,征收租税,铸造钱币,任免官吏。后来诸侯王的势力过大,严重影响中央的统治。

汉武帝当政后,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这就是“推恩令”,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的领地就小了,再没有力量对抗中央。后来,汉武帝又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这样,经过长期斗争,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终于解除了,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为了适应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

第一,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第二,提出了“罢黜(chu)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张只提倡儒家学说,其他各家学说,都禁止传播,以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学说,汉朝政府里就有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传说,汉代人相信神仙可以降露人间,饮服神露,能使人长生不老。对于这种说法,有一个人坚信不疑,他就是汉武帝刘彻。为了神仙降露,武帝下令在长安建章宫内建造神明台,高约67米,上面再铸造铜仙人双手捧铜盘,以此来求得仙露。

其实承露盘中承接的仙露,不过是早晚由于温差凝结在盘中的水蒸气。汉武帝就把这些凝结的水珠,当成了长生不老的仙露,将承接下来的露水交由方士。方士再将露水和美玉的碎屑调和而成后,让汉武帝服下,并且告诉汉武帝这样就能长生不老了。可是公元前87年,汉武帝还是死了。

虽然不能使汉武帝长生不老,但铜仙承露盘如果保存至今,肯定是一件难得的工艺品。遗憾的是,汉朝灭亡以后,魏明帝曹睿,也就是曹操的孙子,下令将铜仙承露盘从长安搬迁到洛阳。

可没想到,在搬迁途中铜仙承露盘就被彻底损坏了,最后破损的部件也被丢弃得不知所终了。这段历史被《三国志》、《汉晋春秋》等很多文献记录,就连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第一百零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中,对这段历史也有描述。

唐朝的著名诗人李贺读到这段历史后还大发感慨,写下了《金铜仙人辞汉歌》一诗,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成为后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北海以琼华岛为中心景区,琼华岛北坡风景为最美。在琼华岛北坡的所有景物中,最为珍贵、最为特殊的当属“铜仙承露”。铜仙承露矗立在高台之上,四周有汉白玉石栏环绕,中间竖立着蟠龙石柱,龙柱的顶端站立着一个铜制镏金的仙人,铜人身着秦代宽衣大袖的服饰,面向北方,双臂舒展,高举着一个铜制托盘,向天承接着甘露。铜仙承露是以铜与少量合金铸造而成,表面镀以黄金。起初铜仙全身上下金光闪闪,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早已经金衣脱尽,仅剩下古色古香的铜锈绿装了。

有几条路都通向铜仙承露,但是由于琼华岛上道路迷离,很少有人发现那个铜人。有人登过铜仙承露台,但再来时常会走弯路。不熟悉路线的人,就更容易走到岔路上去,这样,铜仙承露就变得鲜为人知。

通向铜仙承露台的道路有三条,第一条是从白塔北面揽翠轩西侧的小门下山,走不多远就可以到达铜仙承露台。

第二条是从琼华岛东坡向北,穿倚晴楼西行,沿着紫翠房的后面入山门,攀山路蜿蜒而上,经过嵌岩室,跨过石板桥,穿过小昆丘,也可以辗转找到铜仙承露。

第三条是从琼华岛的西坡亩鉴室北侧的小路绕过去,也可以到达铜仙承露。

古时候从道宁斋后面临山书屋东侧的小门出来,昂头便是铜仙承露台,但是这条路后来被封住了,所以暂不算数。

2200岁的铜仙如何来到北海

铜仙承露的珍贵,在于它的出身和两千多年来的辗转经历。

有很多旅游书籍上介绍它是乾隆仿造秦汉时期的“铜仙”制造的,但是根据目前可以查到的历史资料中,乾隆年间没有仿制过“铜仙”的任何记录。相反,在古籍《三辅旧事》、《汉书》、《庙记》、《西都赋》、《魏略》、《金铜仙人辞汉歌》等书籍文章中都有关于铜仙承露的记载。尤其是在金朝,诗人元好问在游览北海后,所做的《西苑诗》中,特别提到了铜仙承露。

那么这个“铜仙”是从什么地方来到北海的呢?

铜仙承露又称“铜人”,俗称“铜仙承露盘”。史料中关于铜仙承露的记载多得不胜枚举。古籍讲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六国收缴来的铜制武器销毁,回炉熔化后制作了十二个镀金铜人,立于阿房宫前,用以表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天下太平。从此,铜仙承露就成为了和平安康的标志物。

秦朝灭亡后,历代帝王都将“铜仙”视为珍宝。宋朝“铜仙”被收藏在北宋都城汴梁艮岳御苑中。当金军围攻北宋都城汴梁时,天寒地冻,城内长时间断炊,皇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命人打开艮岳御园之门,任百姓拆毁御园中的宫殿,以取暖避寒。金军攻进汴梁,艮岳御苑之中早已经一无所有,只剩下寿山艮岳满山的太湖石和一个手撑铜盘的仙人了。

金人为了建设金中都宫殿,将艮岳御苑的太湖石和铜仙承露拆运到北京,堆在辽代遗留下的瑶屿行宫中的琼华岛上。

铜仙承露来到北海已经八百多年,作为阿房宫的遗物,计算一下,其至今也应该有2200多岁了。

“文革”中曾被当成烂铁卖

在“文革”中,铜仙承露险些遭到灭顶之灾。造反派将其拉倒,汉白玉石雕龙柱也断为两截。铜仙人被当做废铜烂铁,卖到废品收购站,后来被文物部门发现,收藏起来。据说是在陈毅元帅的支持下,于1971年得以复原。

根据历史文献对铜仙承露记述,经过对铜仙人的装束、服饰、纹饰等特征的研究,以及对铜仙承露的铸造工艺的分析,可以确定北海的铜仙承露是秦代的遗物,而且是阿房宫前十二个承露铜仙人中惟一的幸存者。只是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金衣脱落,其特殊的身份被后人忽略而已。

铜仙承露是秦代阿房宫十二铜人中遗留下来的惟一实物,也成为北海乃至北京最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之一。

汉武帝的生平事迹如下:

1、早期经历

汉武帝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前156年),是汉景帝中子。  其母王氏在怀孕时,汉景帝尚为太子。王氏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告诉汉景帝后,汉景帝说:“此贵征也。”

刘彻还未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就逝世了。汉景帝即位后,刘彻出生,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儿子。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景帝逝世。甲子,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王氏曰皇太后。

2、君临天下

汉武帝登基之初,汉朝建立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朝廷大臣们都希望天子举行祭祀泰山和梁父山的封禅大典,改换确定各种制度。

直至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权。他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yǎn)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王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 

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

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教育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在长安创立专门的儒学教育——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3、征伐四方

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发展经济与民生政策之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已蒸蒸日上。汉武帝在承袭这些政策同时,积极准备军事力量的发展。

在军事上,汉武帝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 后开始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

4、巫蛊之祸

征和元年(前92年),汉武帝住在建章宫,看到一个男子带剑进入中龙华门,怀疑是不寻常的人,便命人捕捉。该男子弃剑逃跑,侍卫们追赶,未能擒获。

汉武帝大怒,将掌管宫门出入的门候处死。冬十一月,汉武帝征调三辅地区的骑兵对上林苑进行大搜查,并下令关闭长安城门进行搜索,十一天后解除戒严。巫蛊事件开始出现。

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败后被捕下狱。时值汉武帝下诏通缉阳陵大侠朱安世,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将朱安世捕获移送朝廷。

孰料朱安世在狱中上书,声称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汉武帝大怒,公孙贺父子死狱中,满门抄斩。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相继被牵连入内,被杀。

5、轮台之诏

征和四年(前89年),桑弘羊等请求在轮台屯田,汉武帝下《轮台诏》否决其议。  自此,武帝不再出兵。

后来,又把丞相田千秋封为“富民侯”,表明与民休息之意又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让他推广代田法和先进农具。后元元年(前88年),马通、马何罗等谋刺武帝,金日磾发觉并保护了武帝。

6、托孤霍光

后元元年(前88年),汉武帝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

在这段时间里(具体时间不详),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因过”受到斥责,忧死于云阳宫。一般认为是子幼母壮,为了防止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找借口处死了她。

参考资料:

为政举措

1、加强中央集权

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

2、设立中朝

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间,汉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3、建立年号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但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来看,上面都标有建元、元光等年号,证明建元、元光等年号并非后来追命。

4、设立刺史

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力,汉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元封五年(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字通,汉朝第7位皇帝,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其母是皇后王娡。公元前157年生于长安,公元前87年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汉武帝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曾用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谥号“孝武”,后葬于茂陵。

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等。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军事: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给地通道

经济:在经济方面,采取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学,在长安设太学。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也有弊端,就是不利于思想多元化的发展。

人事: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武帝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统计。

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对外关系

发动对匈奴战争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派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在发动对匈奴战争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对东北方和南方用兵,扩充疆土

汉武帝画像 在东北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今朝鲜北部),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汉帝国的版图至此基本成形。

同时使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归附汉朝,在西南先后设立了七个郡,最南端超过今天越南胡志明市,这也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

后果

汉武帝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爆发了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但对匈奴的打击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政府相对抗,保证了北方边郡乃至全国的安全。

名臣名将

大司马大将军:卫青 霍光

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

丞相: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

太尉:田蚡

御史大夫:庄青翟 韩安国 公孙弘 张汤 石庆 卜式 儿宽 杜周 桑弘羊

列将军: 霍去病 金日磾(di) 上官桀

奉常太常:王臧 孔臧 韩延年

郎中令: 王臧 李广 李敢

卫尉: 李广 韩安国 张骞 路博得

太仆: 灌夫 公孙贺 公孙敬声

廷尉: 张汤 赵禹 杜周 郭居

太行令大鸿胪: 王恢 李息 张骞 田千秋

宗正大农令:韩安国 郑当时 刘受 颜异 桑弘羊

中尉少府执金吾:韩安国 赵禹 李息 王温舒 尹齐 颜异 桑弘羊

都尉: 汲黯 朱买臣 江充

内史:石庆 郑当时 公孙弘 汲黯 儿宽 减宣

还有东方朔 主父偃 司马迁 苏武 董仲舒 司马相如

晚年生活

知天命的汉武帝亦感到自己晚年政治决策的失误带来的恶果,安抚流民的同时,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在轮台宫殿(并非新疆轮台)里下《罪己诏》:《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天下也因此又逐渐归于和谐,为昭宣中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史书《罪己诏》记载:「朕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公元前88年,汉武帝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子幼母壮,为了防止太子的年轻母亲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狠下心找借口处死了她。公元前87年二月丁卯,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三月甲申葬于茂陵,庙号是世宗。

武帝生年考

《史记外戚世家》明确[2]记载:男方在身时,王美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徵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也有人认为出生在前156年,如《汉书》上面写: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景帝崩于公元前141年的3月,以此推算,汉武帝应该生于公元前156年(古人算虚岁)。《集解徐广》曰:武帝崩年正七十,昭帝年八岁耳。《汉武故事》云: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月日生於猗兰殿,这也证明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但有些人却认为,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是不可能的。因为汉文帝死于公元前157年的7月,汉武帝于第2年8月出生,难道刘彻在娘胎里呆了400天?实际上是这些对历史常识的误解。皇帝即位当年事不改元的,次年才是其本人的元年。

但是既然《史记》和《汉书》两大最权威的著作,尤其是汉武帝本人的传记,都记载汉武帝是汉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出生,十六岁即位,我们就该肯定《史记》和《汉书》的记载。

所以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是可以肯定的。除非能够找出比《史记》、《汉书》更权威的著作。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前156年)。

  

  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3]。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帝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

  

  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补充: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开元盛世、汉武盛世、康乾盛世(此处有争议)。

  

  晚年的汉武帝穷兵黩武。征和二年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汉武帝的主要年号: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元光前134年—前129年

  

  元朔前128年—前123年

  

  元狩前122年—前117年

  

  元鼎前116年—前111年

  

  元封前110年—前105年

  

  太初前104年—前101年

  

  天汉前100年—前97年

  

  太始前96年—前93年

  

  征和前92年—前89年

  

  后元前88年—前87年

  

汉武帝大事年表:

  

  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刘彻出生,是汉景帝第十子。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己巳,汉景帝立庶长子、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同日,封刘彻为胶东王,刘彻时年四岁。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正月,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同年夏四月乙巳,王夫人封为皇后,七岁的胶东王刘彻以王皇后唯一的嫡子身份立为储君。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临江王刘荣“坐侵庙壖垣为宫”(侵占宗庙外空地扩建宫室而犯罪)入狱,不久自杀;九月,梁王刘武刺杀袁盎等十余人。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用赵绾、王臧开始建元新政。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由于侵犯了宗室利益,赵绾王臧下狱自杀新政挫败,刘彻开始韬光养晦。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 扩修上林苑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病死,二十二岁的刘彻正式执政。

  

  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从此,进入对匈战争的转折点。

  

  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汉武帝长子刘据;三月,封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时年二十九岁。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实行;同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驱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卫青受封长平侯。

  

  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

  

  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车骑将军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得右贤稗王十余人,畜数千百万,天子于军中拜其为大将军,诸军皆从大将军号令。

  

  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始战,封冠军侯。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今河西走廊),打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夏之际,大将军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东路军大败左贤王,封狼居胥山,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薨。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得宝鼎于汾水上。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泰山封禅,始有年号“元封”。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薨。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正朔,易太初历,以正月为首(原以十月为首)。

  

  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秋,李陵战败于浚稽山而投降,汉武帝腐司马迁。次年,汉武帝因误信匈奴俘虏,认为李陵为匈奴练兵防备汉军,遂族李陵母弟妻子。陇西士夫皆以李氏为耻。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被丞相公孙贺缉捕的通缉犯朱世安诬告贺之子公孙敬声以巫蛊咒武帝,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长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七月,太子刘据因“巫蛊案”被陷害不能自明,杀江充,被迫起兵,卫子夫在汉武帝派人收皇后绶印时自杀;八月,太子自杀,其妻妾子女皆被害,唯襁褓之中的孙子刘病已幸免,后为汉宣帝。

  

  武帝征和二年(前90年)李广利与刘屈氂密谋立李夫人之子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氂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田千秋上疏,汉武帝为巫蛊之祸中被陷害致死的太子平反,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托哀思

  

  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桑弘羊等人上书,建议在轮台戍兵以备匈奴,汉武帝驳回其建议,并下诏反思,称“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史称《轮台罪己诏》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驾崩,终年七十岁,在位共五十四年,葬于茂陵,谥号孝武皇帝。遗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佐幼子刘弗陵(时年八岁,后改名刘弗)即位,为汉昭帝。

  

  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五月,汉宣帝刘询尊武帝的庙号为世宗。

历史首创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于公元前140年创建了年号,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前140年—前104年),后来四年一个年号(前104年—前87年)。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沿用至今。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中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就是所谓的察举征召制度。

6、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独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朝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令细君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丼渠法、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年)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3、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至此,西边直达里海,都成为了汉朝的疆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4、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统治了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

其实,你看看里面介绍的都挺详细的。

霍去病、卫青、卫子夫、董仲舒、东方朔、张骞、司马迁等。

1、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1]  ,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 [2]  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

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汉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故事:射杀李敢

漠北大战时,李敢曾随霍去病出战匈奴。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李敢因其父李广之死,怨恨大将军卫青,打伤大将军卫青。卫青隐藏了这件事,但没过多久(居无何),霍去病为卫青亲外甥,在甘泉宫的射猎中射杀了李敢。

2、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故事:从不养士

卫青虽然战功显赫,地位尊宠,但从不养士人门客,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以前窦婴和田蚡厚待宾客就常让刘彻切齿,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去养士呢?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也跟舅舅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

3、卫子夫(?-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歌女。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谥思后,葬桐柏亭。身驻汉宫凡49年,在皇后位38年,育有一男三女。

故事:梓童

梓为木中之贵,古人以梓为有子的象征。皇帝立皇后,不仅是为了母仪天下,更重要的是为了建子嗣,承大统,以延续和维持王朝的长久统治,这是历代帝王都极为重视之大事。把建储称作立国本。因而皇后称梓童,也正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这种心理。

4、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故事:有客老狸

有一次,董仲舒放下帷幕讲课,有个客人来拜访,董仲舒知道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客人又说:“要下雨了。”董仲舒便和他开玩笑说:“住在巢里的知道刮风,住在洞里的知道下雨。您不是狐狸,就是鼷鼠。”客人就变成了一只老狐狸。

5、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大汉帝都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故事:丝绸之路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汉武帝

-霍去病

汉武帝简介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他当政期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长达50年的盛世景象。强化中央集权制度汉初,刘邦分封一些同的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