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第1张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医是我国汉族人在社会实践中慢慢探索的药物。它也被称为汉中医。人民和人民的整体观点,以及辩证Tunicigo的原则。它在中国和世界医学界深处达成了深远。高价值和状态。如果我们想知道中医,你可能希望阅读一些中医古代书籍。在我看来,中医是神秘的,令人着迷的,但很难理解,所以我想学习中医是非常困难的,但“书籍读过过去”,如果你有强烈的兴趣医学,你可以通过阅读进入中医世界,然后你知道中医需要什么?

《药性赋》一般认为这本书是林宇的过程,陈静,金王朝的工作。这本古老的书将分类常用的中药,包括四种冷,热,热和平,并总结了这些药材的作用,并用节奏的语言准备它,读郎郎的嘴,很容易诵读,是中国人的启蒙书。《黄帝内经》据说这本书是黄迪,所以所以所以命名,创作是第一个到汉族,包括《灵枢》和《素问》的两部分,这是最早的中药经典,称为“祖先的祖先药物。”如果你想看看中医古书,这个基本的医疗课程必须是必不可少的。

《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张忠井,东汉代的末端,创意提出了伤寒发烧的辩证实践,即“六分类”,对临床医学具有高参考价值。如今,这本古老的书是我国中国高校的主要基本课程之一。《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清代医学的赵旭门,是在1765年。该书已在李世珍的《本草纲目》完成了不满意和叙事的错误,修订,并在国内外研究《本草纲目》的重要参考价值它引起了很多反响。

上述是我看来,但古老的书是由文本的文本写的。当第一次阅读时,一定很难理解,所以当我们读古书时,你可以找到一个注释,并阅读,如果它不明白,你也可以问相关的专业教师或老年人说去,“功夫没有一个人”,只要它愿意学习,它就会了解中医的谜团。

代脉,除孕及暴病外,皆认为代为脏气衰败,主死脉。可是临床见许多止有定数的脉,即使是二联律、三联律,亦未必死,而且很多都可经治疗而消除。根据这个临床事实,必然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假如代脉为止有定数的脉,这个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称代为死脉就不正确,因止有定数的脉象并非死脉。二是假如代为死脉这个前提是正确的,那么代脉的特征就不是动而中止,止有定数。我认为后者正确,代脉确属脏气衰败的死脉,但其脉象的特征却非止有定数。

(一)代脉概述

何谓代脉?代,乃更代之义,是指不同的脉象相互代替、更换,交错出现。其脉象为乍疏乍数,乍强乍弱,乍动乍止。《灵枢·根结篇》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伤寒论》178条:“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这说明代脉不仅有更替,还有歇止。假设原为脾之缓脉,在缓脉的脉律中,出现歇止,止后,“不能自还”,不能继续恢复原来的缓脉脉律。因脾气已衰,无力自还,必须由他脏之脉代之而动,出现“更来小数”的脉象。之后才又转换为缓脉脉律,这就是“因而复动”。亦即缓脉歇止之后,不能自还,由“更来小数”的脉来带动,才继续恢复缓脉的脉律;由缓至停,由停至小数,由小数至缓,这就出现了三种脉象的更替,此即代也。《脉诀条辨》曰:“若脉平匀,而忽强忽弱者,乃形体之代。”又曰:“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则均为之代。”景岳云:“凡见忽大忽小,乍迟乍数,倏而变更不常者,均为之代。自王叔和云,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脉代者死,自后以自相传,遂失代之真义。”景岳所云极为正确。

为了说明问题,借助一点西医知识。假如因功能性的心律紊乱,出现乍强乍弱、乍疏乍数的脉象,并非死脉。若在器质病变的基础上,出现乍疏乍数、乍强乍弱、乍大乍小的代脉,就要引起足够重视。这就说明为什么有些病见代不是死脉,有些病见代却是死脉。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以止有定数来界定代脉的特征,是不确切的。代脉,当为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出现歇止、疏数、强弱、大小交替出现的脉象,此即为代脉。

(二)脉理与主病

代脉可分为生理之代、病理之代、正气衰败之死代三种。

1生理之代

《素问·宜明五气篇》曰:“五脏应时……脾脉代。”谓脏气随时而更,脉亦随时而更代。此四时之代也。《灵枢》根结篇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此至数之更代。因四季阴阳升降不同,主气不同,人与天应,故脉应时而更代。

孕脉三月而代,此因胎儿发育,气血相对出现不足,故脉代。当生化之力增强,代脉自除。

2病理之代

病理之代,一般指暴病而言,气血乍损,一时不能相继而出现代脉。此代非脏气衰败之死代。滑伯仁曰:“有病而气血乍损,只为病脉。”如霍乱吐泻而脉代,《四言举要》云:“霍乱之候,脉代勿讶。”

3脏衰死代

脏气衰败的死代,多见于久病之人,元气衰败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但代无胃、曰死。”此为死代。

《濒湖脉学》曰:“五十不止身无病、四十一止一脏绝,四年之后多亡命……两动一止三四日。”这不仅是以至数歇止定代脉,而且是以动止之数来判定死期。《脉诀汇辨》曰:“夫人岂有一脏既绝,尚活四年”!诚然。以脉代而判其生死之期,当结合气色形症,综合分析,不能仅据动止之数,此当活看。

迟脉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之一,它的特征是脉的跳动慢。在古医籍中就有所记述,如《内经》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寒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素问·三部九候论》)但《内经》对迟数等脉的定义没有提出明确的条件,还是个概念性的,脉来比正常的频率慢就算迟,比正常的频率快当然就算是数了。

《医学探骊》说:「迟与数对,以至数盲。」《医述》说:「迟以至数不及为义。」所以说迟脉的性质只是频率的问题,而不应当含有其他性质。这是迟脉的「界限」,这个界限清楚了,其要有关频率变化的脉象如数、缓等的概念亦就都便于理清。迟脉亦是具有独立素质的脉,它又是一个具有纲领意义的脉,将它的概念、定义分辨清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历代脉学书籍对迟脉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脉经》的「呼吸三至」最为标准。这是根据《内经》的说法提出的:「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闺以太息,命日平人。人一呼脉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素问·平人气象论》)「一呼再至曰平……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日夺精,三呼一至日死,四呼一至日命绝,此损之脉也。」(《难经·十四难》)上常人一息脉动在四五至之间,一息二至属于非常缓慢的脉,大约每分钟不到40次是少见的情况(《难经》所说的再慢的脉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而呼吸三至则为每分钟脉来约50次,定为迟脉是合理的,历代脉学书一般都采用《脉经》的「呼吸三至」的观点和方法。例如,《千金方》、《活人书》、《崔氏脉诀》、《察病指南》、《诊家枢要》、《难经集注》、《外科精义》、《脉诀刊误》、《丹溪手镜》、《医经小学》、《医学入门》、《太索脉秘诀》、《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脉语》、《通雅》、《医宗说约》、《脉诀汇辨》、《医宗必读》、《诊家正眼》、《新著四言脉诀》、《四诊抉微》、《医学心悟》、《医宗金鉴》、《脉诀启悟注释》、《脉确》、《医碥》、《医灯续焰》、《沈氏尊生书》、舒诏《辨脉篇》、《脉法统宗》、《三指禅》、《医醇剩义》、《医述》、《医悟》、《医学探骊》等都持是说,可以认为一息三至已经成为迟脉的「通说」了。

将迟脉的标准定下来,规定为一息三至做为规范,应当充分肯定不能有所犹疑,这足非常重要的,但临床上的客观情况是复杂的,迟脉是个至数慢的脉,不可能就固定在三至下,所以就需要在理解上乃至实践上势必在三至的基础上有所「外延」,而这个「外延」当然亦只能是向更加缓慢的方向外延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认为提出及附和一息三至的说法带有虚数的性质,其本身就有外延的含义,这可以从继承《内经》、《难经》等书的说法及临床实践的事实中得到这种含义的根据。当然亦有的脉学书籍将这个情况明确地讲出来了,这不是与一患三至之说有什么不同,恰恰相反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应当互相参照全而理解。关于「外延」的说法例如:「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驶于迟,缓不及四,二损一败,病不可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李言闻《四言举要》)「迟,医者一呼一吸病者脉来三至日迟。二至一至则又迟也,若二唤二吸一至则迟之极矣。」(《脉语》)「不及四至者皆是也。」(《景岳全书》)「四至以下,俱为迟脉。」(《四明心法》)「迟则一息三至,……若一息二至,元气已败,一息一至,元气已败,病则必不可治;两息一至,真精夺矣,虽一见脉,正气已无,不过烬灯之余焰耳。」(《医灯续焰》)「五至为平,四至为缓,三至为迟,二至为败。」(舒诏《辨脉篇》)「迟则呼吸定息不及四至。」(《诊宗三睐》)「迟为阴脉,与数为阴阳对待之体,数六至,迟三至,息数甚悬。至离经之脉则仅二至。」(《脉如》)「一息脉来二三至一息一至。」(《医学实在易》)「一呼一吸脉不及四至日迟。」(《诊脉二十二辨》)「脉搏之极迟者,呼之间仅二三至。」(《旧抄脉学书残本》)

根据以上说法,可以认为迟脉是一个不及四至的脉,原则上可以规定为一息三至,由于程度上的不同,可以在三至以下,但性质是一致的。迟脉除去至数慢以外,古人还有时对一息三至加以解释,这种解释应当说是意义不大的,例如《脉经》还说迟脉是「去来极迟」。这句话有些后世的脉学说亦予以引用,如《千金方》、《活人书》、《察病指南》、《难经集注》、《脉诀刊误》、《脉法统宗》、《三指弹》等,另外如《濒湖脉学》、《脉诀汇辨》、《医宗必读》、《诊家正眼》、《四诊抉微》、《脉诀启悟注释》、《沈氏尊生书》、舒诏《辨脉篇》、《医悟》等。迟或作「极慢」或作「迟慢」,其意亦是相同的。崔紫虚《脉诀》作「迟则极缓」亦应当认为是与《脉经》一致。由于缓脉已经是比正常脉慢了,所以对于迟脉加上「去来极迟」,至多亦不过是对「一息三至」的一般性解释,并不含有其他意义。

此外,部分脉学书亦有对迟脉作了一些不恰当乃至错误解释的情况。如《脉经》在「呼吸三至,去来极迟」之下,有夹行小字说:「一日举之不足,接之尽牢,一日按之尽牢,举之无有。」这将迟脉与牢脉等同了起来当然是不对的,《千金方》亦援引了是文,影响所及,其他书亦有将迟脉归于沉部的不合理提法、如《脉诀》就说:「重手乃得。」《脉诀指掌》、《察病指南》说:「应指极缓,按之尽牢。」《丹溪手镜》说:「兰至接之牢,举不足,按有余。」《寿世保元》说:「迟脉属阴在脏,举指半,重按之在内,再接乃见。」这都是将迟脉与沉、牢等混淆起来的错误提法。又如陈士铎的《脉诀阐微》说:「迟为困乏,迟者言俟之而不能进也。行百里者半九十,非迟之谓乎?是其力乏神困欲进而不能,非可进而不肯进也。」程观泉的《医述》说迟脉「迟滞不前」。这些都有与涩脉相混之嫌。至于《太素脉秘诀》说「应指轻缓」,《通雅》说「脉小而衰」,当然亦都是不对的。《医经小学》说:「迟缓息间三度至。」他的意思是迟脉来得缓慢,一息只有三至,但缓是另一个脉的脉名,在此处作为形容迟脉的词,是很容易引起误会混淆的。这又不只是限于七言韵语的「以辞害义」的问题了。

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并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拟订迟脉的传统形式指标为:

1、迟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迟脉-缓数等脉构成脉象在不同频率方面各种变化的系列。

3、迟脉只以至数言,一息不及四至,以三至为典型,并可延伸至一息三至以下。

4、迟脉并不含有频率变化以外的其他任何素质。

5、迟脉为纲领脉之一。具有纲领脉之素质,并可与有关脉象构成兼脉。

内存不足。

如果中医古籍APP不能用了,那么是因为手机里面的内存不足应用缓存太多,因为内存不足,导致手机无法加载中医古籍APP的内容,所以导致这款APP不能用,可以清理一下手机内存。

中医古籍app是一款掌上中医古籍阅读软件,这款软件是由北京神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中医医生及相关从业人员打造。

中医脉学在战国时代(公元前五世纪)即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当时的著名医学家秦越人(即扁鹊)即是以切脉著名的。《史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世根据这一记载,公认扁鹊为脉学之祖,并将讨论脉学为主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伪托为扁鹊所著。根据《内经》三部九候论“有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两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中部人,手少阴;下部天,足厥阴,下部地,足少阴,下部人,足太阴。下部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可见古代医家切脉所采取的部位颇为广泛,即所谓遍诊法也。至《难经》出后,切脉才改以寸口(桡动脉)为主,《难经》开首即指出“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难经》并将古代广泛的三部九候法,完全分配于寸口。又《史记·仓公传》记仓公的脉位有“弦出左口”、“脉气口至小紧”等,仓公名淳于意,乃秦、汉时人,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肯定:由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是自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的,后汉张仲景于其所著的《伤寒论·自序》中云:“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所谓管窥而已……”《伤寒论》为二世纪著作,它所指的遍诊法为人迎(颈动脉)、寸口(桡动脉)、趺阳(胫前动脉),三部虽与《内经》有所不同,但观其对当时医生的批评,正反映了遍诊法已演变为独取寸口了。同时张仲景自己的著作对于寸口脉记载独详,趺阳、人迎则较少,对一般外感病的脉象,通篇概言寸口,若积聚、结胸等上下阻隔的疾病,则详分寸关尺部候之,若病入于胃或久病杂病,则多分寸口趺阳并举,说明了后汉时期,独取寸口法已非常盛行,而遍诊尚未全废。至三国时吴太医吕广注《难经》云:“左手关前为人迎,右手关前为气口。”竟把遍诊法的人迎配入寸口脉的左前一分的地位,到了公元三世纪时,王叔和著《脉经》,更只专详寸口脉而不涉及其他,这才使寸口在脉学上完全独立,几乎把遍诊法全部废除了。其所以演变的原因,当然与封建社会礼教束缚分不开,特别是六朝以后,妇女缠足之风盛行,妇人候足自然更不方便。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可能先在妇女诊法上独取寸口,以后并由女及男,对男子亦独取寸口了。在封建社会中不独一般男女的交际为礼教所不许,这种封建的伦理在医学上也同时受到影响,只要从读《小学》载:“一旗妇不肯医持手诊脉,宁病而死”,与襄阳县志载:“万历朝,太后病笃,崔真人孟傅应诏,诏自帘孔引线候脉”的两种例子看来,虽然只是一种传说,但封建社会束缚了脉学的进一步发展,则是毫无疑问的。

此外,在医学本身上也有促使它演变的原因,那就是由于桡骨动脉具有便于诊察的特有优点。桡骨动脉比较浅在易于触知,波动低昂较易分别,《内经》上下两部与人迎趺阳之脉,或隐而不显,或脉管较粗,区别低昂非常困难,所以,由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也是很自然的现象。不过直至今天,中医师日常使用的切脉法,虽然绝大多数是独取寸口,但有时还结合遍诊法,如利用额动脉以察发热的情况,利用人迎看期门的搏动情况;病危的患者寸口脉微欲绝,或细弦而劲,生机索然,在此时往往兼诊趺阳是否存在以判吉凶,某些痿痹患者能否恢复,或易否恢复,亦可利用趺阳决定。我们曾经治疗一位特等残废的患者,两足痿痹不能起床,诊其趺阳脉左脚存在,右脚消失,推知其左脚或可恢复,治疗后果能扶杖下床行动,左脚比右脚较能着力,可见遍诊法还有它存在的价值。 上面已经提到:古代脉法是遍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谓“三部”系指全身上中下三停,“九候”系指三停各分三处,共为九处。《难经·十八难》则谓“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之有疾也;尺为下部,……主脐下至足之有疾也”,是将三停九处完全置于两手寸关尺之间,而寸、关、尺又各分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合为九候矣。《难经》虽独取寸口,但对两手六部的脏腑分配尚未全面指出,及王叔和著《脉经》,于《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平三关病候并治》等篇,对左右分配脏腑的说法才十分明显;至六朝(或云北宋)高阳生之徒综合脉诀,就概括地定为“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后来更有膀胱从肾配左尺,三焦从命门配右尺等。这种说法受到了许多人的批判,尤其是大肠小肠分配寸部更是争论不休,但大体说来,《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原则是可信的。在一般情况下,膈以上至头部的疾病,可以在寸脉上反映出来,脐以下至足部的疾病可以在尺脉上反映出来,(这些)是有临床事实表现的,(而)在概念上脏腑所居的地位上下既有不同,自然也可以同时测知。

后唐肖渊《褚氏遗书》根据《难经·十九难》:“脉有顺逆,男女有恒而相反……,男子之脉在关上,女子之脉在关下……”又说:“男子顺阳,自下生上,故右尺为受命之根,万物从土出,故右关为脾,脾生右寸肺,肺生左尺肾,肾生左关肝,肝生左寸心。女子阴逆,自上生下,故左寸为受命之根,万物从土出,故左关为脾,脾生左尺肺,肺生右寸肾,肾生右关肝,肝生右寸心。”把男女的分配完全颠倒过来。宋储《脉辨疑》亦有类似说法,经元载同文《脉诀刊误》指出:“男女形气精血虽异,而十二经脉所引止始终,五脏之定位则一也,安可以女子位为反耶!”才纠正了这种谬论,但男左女右,男子主气,女子主血的说法,则至目前未有少变。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书目。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