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环境的宣传语有哪些呢?
1,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2、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3、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
4、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5、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6、兴我中华,爱我昆山。爱护家园,人人有责。
7、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
8、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
9、绿化做得好,染污就减少。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
10、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11、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12、谁能忍受每天戴着防毒面具过日子?——还空气清新吧!
13、天空是小鸟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
14、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
15、把绿色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流入人们心中。
保护树木的宣传语
1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自己
2别让美丽花草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3草儿可爱,大家爱。
4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5城市属于你,绿茵属于你。
6除了你的笑脸,什么都别留下;
7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8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9芳草依依,大家怜惜。
10红花绿草满园栽,风送花香碟时来
11红花需要绿叶配,花草更要你我培,这样生活才最美!
12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
13花草是我的朋友,请多一份爱护!
14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15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
16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17绿色的植物就是我们的宝贝,宝贝需要我们爱护它。
18绿色是地球的本色
19您热爱生活吗?请爱护美丽的花草吧!
20青青芳草,踏之何忍!
21请爱护花草树木,为人类创造美好未来!
22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
23请让我们的腰杆永远挺直!
24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25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工厂
26少一串脚印,多一份绿意。
27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28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29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心是纯粹的。
30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
31我很怕羞,请别碰我!
32我们和小树一起成长!
33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总是飞呀飞不高。
34我为你美丽的心灵绽放
35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36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
37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38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
39心中有情,脚下留情。
40茵茵绿草地,脚下请留情。
41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
42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43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44愿绿色天天与我们相伴!
45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世界会更美好
爱护树木的广告语1、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总关情。
2、沐浴阳光享受绿色,森林防火请切记。
3、无证用火违规章,酿成火灾要法办。
4、火灾是森林的大敌,麻痹是事故的隐患。
5、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
6、时时抓防火,处处保平安。
7、珍爱绿色家园,共创美好明天。
8、科学预防除火患,积极扑救免成灾。
9、火是森林死敌,预防必摆第一。
10、绿色兴安情万千,拒绝火灾保平安。
11、星星之火,易酿恶果,进山切记,请勿麻痹。
12、秋冬天气干燥,火魔随时来到。
13、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14、游青山揽胜景感谢前人,护林木防火患造福子孙。
15、献一片片爱心,护一棵棵绿树。
16、涓涓清泉源于茫茫林海,熊熊火焰可毁茫茫林海。
17、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世界会更美好。
18、植树造林奔小康,森林防火保安康。
19、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20、春风大又草木干,森林防火记心间。
21、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22、青山常在,为子孙造福。
23、森林防火日日讲,森林资源年年增。
24、关注森林防火,守护绿色家园。
25、草木无辜,火魔无情,护林防火我有心。
26、花红全凭园丁勤,山青要靠护林人。
27、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28、上坟烧纸放鞭炮,引发山火罪难逃。
29、非法用火,隐患多多。
30、预防在先,防患未然。
31、毁林之心不可有,防火之心不可无。
32、一份责任心,保住万重山。
33、六大工程,利国利民;护林防火,保住成果。
34、家家户户齐防火,山山岭岭树常青。
35、野外用火须谨慎,引发火灾法不容。
36、身在林区,惜木如金。
37、星火可以燎原,此处严禁吸烟。
38、进入林区,禁止吸烟。
39、巍巍兴安岭青山翠,漫漫防火路责任重。
40、山川秀美无限好,森林防火不可少。
41、进入林区,不丢烟头;注意防火,切记心头。
42、林海深处有人家,护林防火靠大家。
43、绿色呵护你我他,护林防火靠大家。
44、防火工作记心间,宣传教育理当先。
45、野外用火疏忽一时,烧毁山林痛苦一生。
46、改上坟烧纸陋习,倡植树献花新风。
47、身居林牧区,防火是第一。
48、植树造林防沙尘,森林防火扬美名。
49、山水美如画,防火责任大。
50、法制导航护林防火岭变绿洲。
51、火不入林林永绿,爱护家园园更青。
52、入山不带火,在外不吸烟。
53、优化环境多造林,防火警钟要长鸣。
54、同志,您在林牧区,请勿野外用火。
55、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山火保森林。
56、万众一心筑森林安全长城。
57、年年植树造林功德无量,人人防火护林绿色永存。
58、节日上坟烧纸钱,烧毁森林多危险。
59、万顷森林漾碧浪,一点火星变灰尘。
60、进入林区勿带火,违反规定尝苦果。
61、戒严期内气温高,野外用火严禁烧。
62、儿童玩火太危险,家长老师要管严。
63、野外用火须领证,森林防火有保证。
64、林火无情防为主,毁林有罪法必究。
65、林区用火要当心,铸成大错千古恨。
66、绿色的植物就是我们的宝贝,宝贝需要我们爱护它。
67、上山莫把火源带,青山常绿森林在。
68、为了森林草原的安全和您的幸福,请自觉遵守防火制度。
69、护林防火,利国利民。
70、不想大火毁家园,就得从“小”管得严。
71、建设秀美山川护林防火当先。
72、森林防火是大事,时时刻刻要记牢。
73、野外别玩火,小心烧着它。
74、森林防火记心上,人人护林理应当。
75、根火柴+1时疏忽=1场灾难。
76、冬春草木干,防止火烧山。
77、踏我青山一步,防火牢牢记住。
78、森防有功受奖赏,酿造火灾入法网。
79、争当绿色卫士,防止森林火灾。
80、进山旅游踏青,不带半点火星。
81、防火常抓,青山常在。
82、森林防火最关键,思想构筑防火线。
83、它可能有意让你体验铁窗生活。
84、红花绿草满园栽,风送花香碟时来。
85、见火就查,违规就罚,犯罪就抓。
86、手下留情,脚下留青。
87、严管星星火,护好片片林。
88、鲜花祭祖要提倡,森林防火有保障。
89、守护绿色家园,预防森林火灾。
关于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语宣传语大全
绿色是地球的本色
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它失去了保护,我们就失去了健康。)
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茵茵绿草地,脚下请留情。
让花儿含笑,让草儿传情,让心儿绽放。
绿色校园,绿色生活。
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工厂
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世界会更美好
爱护花草树木,我为校园添绿。
不吐你不快,你吐大家都不快。
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枝不乱摇!
当你不要我时,请把我送回家。
多谢您的关爱,我会健康成长。
多种一棵绿树,多添一份希望。
花草树木的微笑源于你的爱心。
花儿红,草儿绿,世界更美丽。
建设绿色企业,坚持绿色经营。
绿色无处不在,人类无比可爱。
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
草儿可爱,大家爱
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
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城市属于你,绿茵属于你。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如果没有树木,世界将会暗淡无光。
我们是幼苗,我们都需要呵护。
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意草如茵。
同建绿色校园,共享鸟语花香。
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
为了你我的健康,请爱护树木。
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
我为你美丽的心灵绽放。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一花一草一木,且看且爱且护。
多谢您的关爱,我会健康成长。
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成荫。
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总关情。
让绿色看得见,让绿色听得见。
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心是纯粹的。
人人都来爱护它,世界才会更美妙。
爱护小草吧,它是春天的信使!
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自己
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
绿色生命之源
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红花绿草满园栽,风送花香碟时来
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
让小树和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城市属于你,绿茵属于你。
绿色的植物就是我们的宝贝,宝贝需要我们爱护它。
您热爱生活吗请爱护美丽的花草吧!
绿色的草地多美,小朋友的行为更美。
请爱护花草树木吧,它将还你绿色的生命!
愿绿色天天与我们相伴!
青青小草,踏之何忍!
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除了你的笑脸,什么都别留下;
我们和小树一起成长!
千万别踩疼了小草呦!
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
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
为了你我的健康,请爱护树木。
手下留情,脚下留青。
1、一路相随,伴你成长。
2、博学书院,书香致远。
3、博学致远,智赢未来。
4、东方新思维,博学新体验。
5、国学智慧,成就人生非凡。
6、真知灼见,博学书院。
7、精彩中国梦,博学在行动。
8、博学通商,开启辉煌。
9、博学书院,此地自有黄金屋。
10、国学平台,精英舞台。
11、博学书院,企业家的人生加油站。
12、提升个人修养,助力企业成长。
13、博学有道,成功有方。
14、博学书院,涌动的不只有智慧。
15、博纳百家,学海无涯。
16、博闻达海内,学可点江山。
17、国学通,商道行。
18、儒商释道,博学明义。
19、传国学精髓,育商界精英。
20、博知世界,学贯东西。
21、笔墨渲染书香,博学方知道远。
22、求知有道,博学善教。
23、学·非凡智慧,博·精彩人生。
24、国学典藏,传承不忘。
25、你欲杨帆,我做东风。
26、学·承商道,智·赢商机。
27、智者千虑,必有一道。
28、因国学而生,铸智慧而成。
29、博揽国之大学,厚载商道大智。
30、博学书院,成人之美。
如下: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地球—我们的家,我们爱家!
3、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
5、破坏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
6、保护生态环境,共创美好家园!
7、绿色环境像自家,保护环境靠大家。天更蓝,水更绿,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8、环境问题,关系人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9、让环保扎根现在,用绿色昭示未来。把蓝天留给你我,让绿水环绕人间。
10、实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打造绿色竞争力,绿色贵在保持,环保重在行动。
世纪宝鼎
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世纪宝鼎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鼎重15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内铸(zhù)有铭(míng)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座前为“世纪宝鼎”四个金文大字。鼎座后面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赠 一九九五年十月”。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zhàn),堪称宏伟杰作。
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chāng)盛的吉祥物。这座世纪宝鼎,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熔(róng)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它的整体结构(gòu)、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联合国珍藏着世界各国赠送的礼品,各有意义。中国的这个宝鼎寓(yù)意更深。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对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纪的希冀。这也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 鼎与古代青铜器
自从发现了青铜材质,人类文化从原始社会跃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青铜遂成为一个时代鲜明的标志。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一半是由羽羽生辉的青铜器铸造出来的。从公元前二千年之前,由黄河流域中原二里头文化(即十三朝古都洛阳东郊)和其上游齐家文化为代表的最早面世的青铜器来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成为延续二千多年的青铜器时代,在中华文明史册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青铜器早期为新石器时代,散见的只有陶器制品,而青铜器时代后期,则被瓷器和铁器制品所代替。所以在二千多年的青铜器历史长河中,其制品五光十色,其工艺流光异彩。既有权力象征的各种铜鼎重器,也有尊、壶、鬲、觥、觚、钟、灯、炉等各种宫廷礼器、祭器、酒器、盛器和生活用品、陈设品、工艺品,其造型也遍及龙、虎、牛、马、羊、鹿、象、人、鸟等各种形态和饰物,仅纹饰就有兽面纹、乳行纹、蚊纹、风纹雷纹、龙形纹、龟鱼纹、曲折纹、云雷纹、蟠螭纹、几何纹、竹节纹、菱形纹、直纹、斜纹、六山纹、叶纹等几十种。从生活用品到乐器,从饰品到战争武器。可以说如繁星满天,品种之多,不胜枚举,充分记录了中华文明史的辉煌时代,也是历代王室、宫廷、候门、伯爵们生前陈设豪华璀璨耀目,死后追求不朽,陪葬昂贵富丽和考究的佐证。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经历过青铜时代,唯有古代中国赋予青铜器以重要的社会意义、深厚的精神内涵,以及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夏、商、周三个朝代,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近代以来,青铜器大量出土,使长久处于朦胧的中国古代史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中国从夏代开始进入阶级社会,而象征国家政治权势和军权、神权的青铜制造业,完全为贵族所垄断,这些青铜器的制造均是以贵族的意志、需要和审美意愿为依归。中国青铜器历经20多个世纪的发展衍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发展时期
时间分野
初期
夏代
商代风格盛行期
商代迁都殷(今河南安阳)以后至西周前期,约为商王武丁到西周穆王时期。
西周风格成熟期
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
东周风格盛行期
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
青铜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时候极为普遍的烹饪器,其后实用意义逐渐减弱,成为权势的象征物。夏铸九鼎的传说,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发生于春秋时代的“问鼎中原”事件,是这种观念的延续。而现今已发现的中国古代体量最大的青铜器——商代司母戊鼎,则可让我们感受到鼎予人的精神震撼。
二 鼎文化概说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
历史上有“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 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3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与鼎相关的典故和词语来源
夏传九鼎
可以和考古发现相印证的是,不少古代文献都把中国开始铸造青铜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传,由于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 各部落领袖纷纷把他们的藏金(青铜)献给夏禹,而各方国的酋长,也把他们各族的图像进奉。夏禹于是利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并把各种图像装饰到鼎上,用来象征九州 。
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后来便成为夏商周三代相传、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九鼎」,而「定鼎」、「问鼎」、「鼎迁」,都是指国家政权的确立或变革,这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这九个鼎后来流传至春秋时代的东周王室,并出现楚王「问鼎中原」的故事。这一故事发展到汉代,又有「泗水取鼎」的故事:据说九鼎后来被秦昭王夺走,搬运途中一只鼎掉进了泗水。秦始皇时派人打捞,刚拽出水面,被龙咬断绳索又落入水中——因为秦朝无德,不该保有九鼎。
————————————————
问鼎 《漫画问鼎》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问鼎三甲、问鼎中原、问鼎拳王宝座等等,其实问鼎的故事源自春秋时代楚庄王向王孙满问鼎的历史故事。楚庄王故意在洛水附近边界驻军,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就向王孙满打听周室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很有技巧地回答说:天子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他有德行而非因为有鼎,并历举夏商朝君主为例,以说明如果有德行,即使鼎小也很重,反之,虽大亦轻。周室虽渐衰微,但仍然是天定的统治者,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随便问的。楚庄王问鼎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这就是鼎对国家十分重要的原因。
—————————————————
“列鼎而食” 和“钟鸣鼎食”
古代的贵族通常用鼎来煮肉,把不同类的肉分用几个鼎来煮,熟后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说法。
另外,到商、周时代,常以青铜铸造鼎做为祭祀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较陶器困难得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冶阶级才有能力铸造,因此鼎也就成为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所以又以“钟鸣鼎食”代表贵族的生活。
爱护环境的宣传语有哪些呢?
本文2023-10-24 09:09: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