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哪一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哪一部,第1张

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国古籍,主要记载了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它包括了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资料,以及一些奇怪的事件,至今仍存在较大的争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山海经》不仅是中国古代神话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研究古代中国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文献。《山海经》的作者不详,但根据书中的内容和文风,可以推测是一部集体创作的著作。可能出自当时的文人、史官或道家之手。

《山海经》的发展历程

1、成书时间:《山海经》的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时期,距今已有约2300多年的历史。这部书汇集了先秦时期各地的古籍和民间传说,是研究古代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料。

2、内容:《山海经》的内容涵盖了神话传说、地理知识、民族习俗、历史故事等多个方面。其中,神话传说是《山海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诸如伏羲女娲创世、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著名的神话故事。

3、文献价值:《山海经》作为一部古代文献,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书中记载的神话传说也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山海经

特点:

1、纸色苍润,质地坚良,洁白厚实。笺则古香古色,柔韧而极薄,防霉防蛀。

2、墨色香淡,纸上墨色青纯,笺上墨色光泽如漆,虽水润而绝无漂迹。

3、字势生动,字画刻写古雅苍劲,宋刻字体有肥瘦两种。

4、早期宋版大多为白口,墨栏单边,其后双边渐多,分四周双边和左右双边。版心上记载字数、书名、卷第、刊工姓名,书名通常在鱼尾下。行宽字疏,行格多用乌丝栏,行字不等。

5、书中文字大多避皇帝讳,尤其是内府和官府。

六爻是民间学习者最多的一门国学,因为方便快捷容易学,所以市面上六爻这门国学还是比较大众化的,

从古至今六爻类的书流传于世的非常少,六爻类最经典的几本书籍也就那几本,特别是《增删卜易》《黄金策》《火珠林》这三本是学习六爻的最经典书籍,六爻入门比较容易,不过此门所流传的书籍非常有限

这些六爻书籍 古籍阁 或者 六爻网 中都有PDF电子版,学习六爻非常不可多得

我推荐几部学习六爻必看的几种经典的六爻书籍:

《火珠林》传为宋初麻衣道者撰。目前的版本,主要是清代道光年间由休阳程芝云珊坪氏校正版本。该书作为六爻纳甲占法形成的初创作品,以传统的四言八句行文,论述比较粗糙。其所附的注,是原作还是后人评注补充,目前没有结论。

《黄金策》相传为明代刘伯温所作。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六爻的一部系统、规范、全面的六爻筮法经典。该书包括:总断千金赋,以及30多个分类卜筮要点,都是以赋的形式写成,用典较多,文采较美。此书较早较完整地论述了六爻以阴阳五行为主,不注重象数之占,操作性、逻辑性、系统性较强,明清术士莫不奉之为圭臬。后世《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此书内容。

《火珠林》《黄金策》不断延伸拓展,充实了六爻理论,然而这些书都是以理论著称,而实战案例极少,文辞古奥,语句晦涩难懂,不免让学者望洋兴叹,望难怯步,

《断易天机》成书于明万历年间,假托鬼谷子之名。该书收录了姜太公、周文王、周公、鬼谷子、孙膑、郭璞、陈希夷、李淳风、袁天纲、管辂等前人的卜筮论述,另外还有《断易大全》一书,其实是《断易天机》的后期另一版本,内容大体一致,据书序看是清代余兴国所编,应是编于清后期。

《卜筮全书》可以说是明末的卜筮圣典。是由明代姚际隆先生整理。全书辑录了明代以前纳甲筮法的经典作品,目前的版本是姚百愚(姚际隆)先生“删繁补缺”重新整理后的原版。该书原作应是在此前更早时期形成的。

《易林补遗》为明朝末年礼部冠带术士张世宝(张星元)先生的纳甲筮法专著,是一部较完善、系统、严谨的六爻纳甲筮法著作。张世宝中年后周游卖卜,影响很大,为《易冒》作者程良玉之师,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盲人作者之一。《易林补遗》以独特的论断筮法、规范的论断法则、完整的论断体系、通俗的论断方法,把各类事物纳入到六爻中分门别类进行细致的论证推断。其“凡世取用爻为主,动变为凭”之理论,是后世六爻预测研判吉凶时所用之法。

《易隐》清初曹九锡所作。该书集成古代六爻的诸多精华。不少人认为《易隐》是研究周易与预测最上乘的一部著作,称看懂《易隐》要到五十岁以后。其实,《易隐》一书结合斗数、八字、河洛、太乙等先天易学于一身是其最大的败笔,此书偏于“象”,而且有些理论缺乏实占检验来支持。《易隐》被好多人称作高层次算法之典籍,此书没有基础入门的基础内容,它的断法相对独特,很多依据超出常规的六爻方法,由于该书不象《黄金策》《增删卜易》《卜筮正宗》等书筮法规范系统,可能沿袭了早期的筮法,它的操作性、系统性、论断性、实践性有所局限或不被多人认知,所以研习《易隐》者较少。

《易冒》为清康熙年间程良玉所撰。曾追随明代礼部冠带术士《易林补遗》作者张星元学易,后来在楚地遇到枯匏老人,朝夕请教,终于融会贯通了理、象、数占。曾在杭城西冷垂帘卖卜为生,被誉为当时的管略、郭璞,前来请教的人络驿不绝。此书对基础知识论述详细。以近全书一半的篇幅,由浅入深,层层剥笋般地论述六爻方法,使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此书结合对377个主题的具体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附有许多应验实例。

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在今湖北孝感,出土过著名的安州六器,一件是中方鼎,其铭文最后有两组六个数字组合的符号,宋代学者视为奇字,曾释为“赫赫”或“十八大夫”、“八大夫”。奇字何意?八百多年一直是个谜,1932年郭沫若说是器主的族徽。

二十世纪后期,出土文物上连续发现六数组合体,中国科学院(当时没社科院)历史所三位重要学者步步突破性推进认识,才由张政烺认定是一种卦的形态。

1、第一次突破性认识:1956年李学勤猜对了大方向

1950年河南安阳四盘磨出土的商代卜骨有这种符号三组,1956年陕西长安张家坡出土的西周卜骨有这种符号两组。这两个发现对后来的研究很重要。

1956年李学勤猜测,这类符号似与《周易》的九六之数有关。

2、第二次突破性认识:1957年唐兰认定了大多数数字

1957年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在甲骨金文中所见的一种已经遗失的中国古代文字》 ,明确指出,卜骨上的铭文是由一、五、六、七、八(“二”是误释)等数组成,认为数字组是数目构成的文字,是“殷和周以外一个民族的文字”。其中的合理因素是认识突破。

对于1950年殷墟四盘磨一块卜骨,他释为:“七八七六七六曰隗”,“七五七六六六曰魁”。张政烺等接受唐释。

3、第三次突破性认识:1978年张政烺认定是一种卦

张政烺研究员主攻古文献,他后来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古籍研究室主任,1978年12月在长春举办的中国古文字研究学术讨论会,他发表短论《古代筮法与文王演周易》,认为是卦,引起学界重视。在1980年论文里集中表达了新认识。

张政烺的拓荒打开了数字卦研究园地。

张政烺爱称筮数,一般学者喜欢称数字卦。

数字卦的张氏释卦例:

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哪一部

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国古籍,主要记载了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