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名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中医古籍名言,第1张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于内,治宜甘热。

28.热*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本病属于中医“ 肺积 ”“ 息贲 ”等范畴,现中医病名统称为“ 肺癌病 ”,中医认为,肺癌总体病性属于因虚致实、虚实夹杂。肺癌发病以正气亏虚为先,因阴阳失调,六*之邪乘虚而入,邪滞于肺,致肺气失和,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布,凝聚为痰,痰凝气滞,血瘀阻于脉络,日久形成肺积。 “虚”“痰”“瘀”“毒”为肺癌的四大致病要素 ,贯穿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本虚则以 气虚、阴虚、气血两虚 为多见,标实则以 痰凝、气滞、血瘀、毒结 为多见,临床上表现出复杂多样的证型。肺癌病位在肺,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肺脾气虚是肺癌发病的内在根本原因。在发病早期,以肺郁痰瘀多见,治疗以宣肺理气、化痰祛瘀为主;至疾病中期,脾气受损,运化失常,痰湿内蕴,辨证以肺脾气虚或脾虚痰湿为主,治疗以益气健脾、培土生金为要;随着疾病的发展,气阴耗伤,虚损及肾,以致气阴两虚、肾阳不足,治疗上注重益气养阴、温阳补肾。在邪实方面,“痰”“瘀”“毒”搏结是肺癌的重要病理特点,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津液失于输布、温化,以致聚湿生痰,痰瘀毒结。故中医治疗在扶正的同时,亦需兼顾祛邪,治疗当灵活运用化痰利湿、活血祛瘀、解毒散结等治法。

辨证分型论治

1 肺郁痰瘀型

主症: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急,唇紫,口干,便秘,舌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苔白或黄,脉弦滑。

治法:宣肺理气,化瘀除痰。

方药:千金苇茎汤(《外台秘要》)加减。苇茎15g,桃仁10g,薏苡仁30g,冬瓜仁15g,生南星15g(先煎),生半夏15g(先煎),桔梗12g,鱼腥草30g,全瓜蒌15g,田七6g,浙贝母10g。

加减:胸胁胀疼者加莪术15g、延胡索15g;咯血者重用白茅根30g、仙鹤草30g、旱莲草20g;发热并见痰中带血、舌暗者加牡丹皮15g、连翘15g、黄芩10g。

2 脾虚痰湿型

主症:咳嗽痰多,胸闷气短,疲乏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濡、缓、滑。

治法:健脾燥湿,理气化痰。

方药:陈夏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减。党参30g,茯苓20g,白术15g,陈皮6g,生半夏15g(先煎),生南星15g(先煎),薏苡仁30g,瓜蒌皮15g,桔梗12g,浙贝母10g,甘草10g。

加减:痰涎壅盛者加白芥子15g、枳实15g;肢倦思睡者加人参10g、黄芪30g。

3 阴虚痰热型

主症:咳嗽痰少,干咳无痰,或痰带血丝,咳血,胸闷气急,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尿赤便结,舌红绛,苔花剥或舌光无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肾清肺,化痰散结。

方药: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加减。生地20g,百合15g,玄参15g,当归10g,浙贝母10g,守宫6g,夏枯草15g,瓜蒌皮15g,猪苓20g,鳖甲30g(先煎),甘草10g。

加减:痰黄如脓腥臭者,加鱼腥草30g、知母15g、桑白皮10g;五心烦热者加牡丹皮15g、黄柏15g;口干欲饮者加天花粉20g、天冬15g;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15g、厚朴10g。

4 气阴两虚型

主症:干咳少痰,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颜面萎黄、暗淡,神疲乏力,口干短气,纳呆消瘦,舌淡红或胖,苔白干或无苔,脉细如丝。

治法:益气养阴,扶正祛积。

方药: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加减。人参15g,山药30g,熟地黄15g,当归10g,山萸肉10g,仙鹤草30g,西洋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猪苓20g,山海螺30g。

加减:痰粘难咯者,加桑叶10g、僵蚕10g、海蛤壳30g;面肢浮肿者加葶苈子15g、茯苓25g、泽泻15g;神志昏蒙者加全蝎5g、蜈蚣3g、石菖蒲15g。

5 肾阳亏虚型

主症:气短,动则气喘,或见面色晦暗,面目浮肿,冷汗自出,腰膝酸软,咳嗽痰少,畏寒神怯,舌淡而嫩胖,脉沉细。

治法:温阳补肾,纳气平喘。

方药:人参蛤蚧散(《医垒元戎》)加减。蛤蚧1对,人参15g,北杏仁10g,川贝母10g,桑白皮15g,茯苓15g,杜仲15g,肉桂6g,沉香10g,熟附片10g(先煎)。

加减:呼多吸少,咳喘甚者,加葶苈子15g、大枣15g;痰多壅盛,动则喘促者,加苏子15g、前胡15g、橘红10g;形寒肢冷者,加干姜10g、当归10g、鹿角霜15g。

肺癌的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在具体诊治过程中也可参考我国著名的中医肿瘤学家、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专家的肺癌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如朱良春、刘嘉湘、周岱翰、朴炳奎、潘敏求、郁仁存、李佩文、刘伟胜和刘亚娴等中医大家。中医治疗疗程的时间长短需根据患者身体状态、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和预后指标的不同而灵活调整;总体建议中医治疗疗程1年以上,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分析、尿液分析、肝肾功能。

辨证用药

临床上肺癌患者常见咳嗽、咳血、胸痛、疲乏、胸腔积液等症状及并发症,可多症并存,治疗上可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减用药,以改善症状。

1 咳嗽

咳嗽病位在肺,与脾、肝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的辨证,首先要辨明外感、内伤,以及其见证的属虚属实。肺癌患者多属内伤咳嗽,因肺气亏虚、脾虚生痰、肝火犯肺或肾失纳气,以致肺气失宣,肺气上逆。在治疗方面,当以宣肺化痰为基本治则,根据虚实夹杂及脏腑辨证进行辨证用药。

咳嗽咽痒,咳稀白痰,流清涕,恶寒发热,多为风寒外袭,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麻黄、荆芥、紫苏梗、杏仁、桔梗等。

干咳,咽痛,痰少难咳,或痰中带血丝,舌红而干,苔薄黄,脉浮数,多为风燥伤肺,治以清肺润燥,可选用桑叶、北杏仁、川贝、沙参、枇杷叶等。

气短声低,痰多色白,自汗,恶风,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多为肺脾气虚,治以健脾补肺,补土生金,可选用党参、白术、陈皮、法半夏等。

干咳,咳声短促,口燥咽干,声音嘶哑,午后潮热,盗汗,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多为肺阴亏耗,治以养阴清热,润肺止咳,可选用麦冬、天冬、天花粉、款冬花、紫菀等。

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者,属寒痰,治宜温化寒痰,常用细辛、干姜、蛤蚧、半夏等;咳声重浊,痰多色白黏腻,胸脘痞闷,多为痰湿蕴肺,治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可选用半夏、茯苓、陈皮、白芥子、苍术、化橘红等。

咳嗽时伴胸痛,痰多质稠,或黄稠,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多为痰热郁肺,治以清热化痰,肃肺止咳,可选用黄芩、知母、瓜蒌皮、蒲公英、鱼腥草等。

放疗后患者常见干咳,咽干灼痛,痰黄稠量少难咳,偶有身热,舌红,少苔,脉滑数或细数,多为气阴两伤或邪热蕴肺,治以益气养阴或养阴清热,可选用沙参、麦冬、连翘、知母、桔梗、生地等。

2 咳血

咳血属“血证”范畴,病位在络脉。咳血的辨证,需辨别虚实,实证多由火热、瘀血引起,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或者血溢脉外、瘀血阻络;虚证一般为气虚不摄,血不归经所致。在治疗方面,当以治火、治气、治血为主,根据虚实来辨证用药。

痰中带血或咳血,口干咽痒或咽痛,身热恶风,头痛,多为燥热犯肺,治以清热润肺,宁络止血,可选用桑叶、沙参、藕节、侧柏叶等。

痰中带血或咳血,咳嗽痛引胸胁,烦躁易怒,目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多为肝火犯肺,治以清肝泻肺,凉血止血,可选用仙鹤草、黄芩、石膏、知母、茜草等。

痰中带血或咳血,血色紫暗,胸胁刺痛,部位固定,舌青紫有瘀斑,脉涩,多为瘀血阻络,治以通络祛瘀,凉血止血,可选用田七、丹参、生地、鳖甲等。

咳血量大,血色较淡,倦怠乏力,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细,多为气虚不摄、脾不统血,治以益气摄血,可选用人参、黄芪、茯苓、阿胶、茜草、炮姜炭等。

3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属“痰饮”“悬饮”范畴,病位在三焦。痰饮为病,虚多实少,本虚标实,辨证首辨二者主次,悬饮主要为三焦气化失职,肺、脾、肾功能失调导致,留于胁下。在治疗上首重温阳化气,同时根据虚实以辨证用药。

胸胁疼痛,呼吸困难,咳逆气喘,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一侧,病侧肋间饱满,舌淡,苔白,脉沉弦或弦滑,为饮停胸胁,治以泻肺祛饮,可选用葶苈子、桑白皮、猪苓、车前子、防己等。

呛咳时作,口干咽燥,午后潮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为阴虚内热,治以滋阴清热,可选用沙参、麦冬、桑白皮、天花粉、太子参、石斛、玉竹等。

气喘气促,动则尤甚,胸闷,纳少,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胖大,苔白滑,脉沉细,此为脾肾阳虚,治以温脾补肾,可选用附子、桂枝、干姜、黄芪、白术、补骨脂、蛤蚧等。

4 胸痛

胸痛属于“痛症”范畴,病位在络,不通则痛,肺癌病胸痛为本虚标实,发作时以标实为主,缓解时以本虚为主,辨证首在辨虚实,次分寒、热、痰、瘀等。治疗上“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痛引胸胁,情绪波动时加剧,目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多为肝火犯肺,治以清肝泻肺,可选用蒲公英、黄芩、石膏、知母等。

胸胁刺痛,部位固定,活动时有加剧,舌青紫有瘀斑,脉涩,多为瘀血阻络,治以通络祛瘀,活血止痛,可选用田七、鳖甲、守宫、地龙、僵蚕等。

胸部闷痛,部位不定,阴雨天加重,痰多色白黏腻,多为痰湿蕴肺,治以燥湿化痰,理气止痛,可选用半夏、茯苓、陈皮、枳壳等。

胸部隐痛不适,喘促短气,吸多呼少,语声低微,汗出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多为肺肾两虚,治以益肺补肾,可选用人参、白术、附子、蛤蚧等。

辨病用药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2 3味具有辨病抗癌中草药,如 白花蛇舌草、浙贝母、壁虎、半枝莲、半边莲、山慈菇、猫爪草、露蜂房、鱼腥草、龙葵草、蛇莓 等。

REF林丽珠,王思愚,黄学武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医肿瘤学杂志,2021,3(06):1-17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痛剧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以月经初潮1~2年开始发病的青年妇女为多见。

辨证治疗

1气滞血瘀

临床表现: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常伴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立法:理气化瘀止痛。

主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加减:若兼口苦,苔黄,月经持续时间延长,经色紫暗,质稠粘,为肝郁化热象,当佐以清泄肝热,上方加栀子、夏枯草、益母草等;若肝郁伐牌,证见胸闷,食少者,加炒白术、陈皮、茯苓;若痛甚而见恶心呕吐者,为肝气挟冲气犯胃,上方加吴萸、黄连、生姜,以和胃降逆:若兼前后二阴坠胀者,加川样子、柴胡。

2寒凝胞中

(1)阳虚内寒

临床表现: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黯淡。腰腿瘦软+小便清长:舌苦白润,脉沉。

立法:温经暖宫止痛。

主方:温经汤(《金匮要略》),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加减:若手足不温,面色青白,舌质淡嫩,宜去麦冬、阿胶,以其阴柔碍阳滞血。

(2)寒湿凝滞

临床表现: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畏寒身疼,菩白腻,脉沉紧,立法: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主方: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苍术、茯苓。

加减:痛甚而厥,证见手足不温或冷汗淋漓,为寒邪凝闭阳气之象宜于方中加附子、细辛,温壮阳气而运血行。

3湿热下注

临床表现: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低胀痛,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平时少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糯数。

立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瘤。

主方: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苡仁,加减:若兼有月经不调或带下异常者,参照有关章节处理

4气血虚弱

临床表现:经后一二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不华,纳少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立法:益气补血止痛,

主方:圣愈汤(《兰室秘藏)),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延胡索。

加减:血虚肝郁,证见胁痛,乳胀,小腹胀痛,上方加川楝子、柴胡、小茴香、台乌药;血虚甚,证见头晕,心悸,眠差者,加鸡血藤、大枣、酸枣仁;兼肾虚,腰腿疫软者,加丝子、续断、桑寄生

5肝肾虚损

临床表现:经居一二日内小腹绵绵作痛·腰部瘦胀,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潮热,耳鸣,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立法:益肾养肝止痛。

主方:调肝汤(K傅青主女科》)

加威:痛及腰骶,加续断、杜仲;尿频清长,加益智仁、桑螵蛸、菟丝子;兼少腹两侧或两胁胀痛,乃挟肝郁所致,宜佐以调气,上方加川楝子、延胡索,或加小茴香,橘核、郁金等。

其它疗法

1体针

取穴关元、中极,次髎,地机、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实证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

2耳针

取子宫、内分泌、交感、肾穴,每次选2~4穴,用中、强刺激,留针15~20分钟,或用耳穴埋针。

3穴位敷贴痛经药

痛经膏主药为丁香,白芷、生草乌、生川乌、川椒、川芎、麝香等加入皮肤渗透剂。有活血止痛,温经散寒,祛瘀开窍等作用。于月经来潮时或经前腹痛时+进行穴位(气海、子宫、三阴交)敷贴。

4单方、验方

(1)云南白药,每次2丸,每日4次。

(2)伤科七厘散,每次1支,每日2~3次,于经前或经痛时温开水送服。

(3)田三七末2~3克·经前或经痛时温开水送服,每日1~2次。

1.辨证要点

(1)辨脏腑:痰饮病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肾三脏,涉及心、肝、三焦,关键在脾,而在不同的证类中病位各有侧重。

(2)辨病性:痰饮病的病变性质总属阳虚阴盛,运化转输失调,因虚致实,为本虚标实之候。

(3)辨病位

①痰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饮留胃肠。

②悬饮:咳逆胸满,痰多白沫,面浮跗肿,苔白滑。水流胁下。

③溢饮:身体疼痛或沉重,甚则体表水肿,无汗,喘。饮溢肢体。

④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平卧,其形如肿。支撑胸肺。

2.治疗原则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由于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

3.分证论治

(1)痰饮

①脾阳虚弱

主证: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背寒,呕吐清水痰涎,水入易吐,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法:温脾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桂枝10g,甘草6g,白术12g,茯苓15g,半夏10g,生姜6g。

②饮留胃肠

主证:心下痞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痞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治法:攻下逐饮。

方药:甘遂半夏汤或已椒苈黄丸加减。水饮在胃者药用甘遂1g,半夏10g,白芍12g,蜂蜜20~30g。水饮在肠者药用大黄10g,葶苈10g,防己10g,椒目6g。

(2)悬饮

①邪犯胸肺

主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和解宣利。

方药:柴枳半夏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瓜蒌仁10g,枳壳10g,桔梗6g,杏仁10g,青皮6g,甘草3g。

②饮停胸胁

主证:咳唾引痛,但胸胁痛势较初期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促,喘息不能平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偏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逐水祛饮。

方药:椒目瓜蒌汤加减。川椒目6g,瓜蒌15g,葶苈子10g,桑白皮10g,半夏10g,茯苓10g,橘红6g,苏子10g,车前子15g,白芥子10g,泽泻10g。

若体实证实,积饮量多者,可服十枣汤。药用甘遂、大戟、芫花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服0.3~

3.0g,用大枣10枚煎汤,空腹送服,根据病情需要和体质情况,1~4d服1次,可连服5~6次。

③络气不和

主证:胸胁疼痛,胸闷不舒,胸痛如灼,或感刺痛,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天阴时更为明显;舌苔薄,舌质黯,脉弦。

治法:理气和络。

方药:香附旋覆花汤加减。药用旋覆花10g,苏子10g,杏仁10g,半夏10g,薏苡仁15g,茯苓15g,香附6g,陈皮6g。

④阴虚内热

主证:咳呛时作,咳吐少量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药用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天花粉10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甘草6g,鳖甲15g,功劳叶15g。

(3)溢饮

主证:四肢沉重或关节疼痛,甚则肢体微肿,无汗恶寒,口不渴,或兼见咳喘;苔白,脉弦。

治法:解表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6~9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6g,细辛3g,半夏10g,五味子6g。

(4)支饮

主证:咳喘胸满,咳逆倚息,气短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痰白如沫量多,久咳则面目水肿;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肺化饮,下气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6~9g,桂枝10g,细辛3g,半夏10g,干姜10g,五味子6g。

(5)饮退正虚

主证:喘促动则为甚,气短,痰多,食少,胸闷,形寒肢冷,神疲,或吐涎沫而头目昏眩;舌苔白润或灰腻,舌质胖大,脉沉细兼滑。

治法:温补脾肾,兼化水饮。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药用桂枝6g,附子10g,熟地黄15g,山药15g,茯苓15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泽泻10g,白术10g,甘草6g。

4.针灸疗法

(1)痰饮病:主穴水分、三阴交、阴陵泉、丰隆穴。配穴气海、肺俞、脾俞、肾俞治水肿。若腹胀,肠鸣,腹泻配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穴。

(2)痰饮犯肺:主穴定喘、风门、肺俞、合谷、中脘、丰隆等穴。针用泻法。

(3)痰饮凌心:主穴内关、间使、少府、中脘、足三里。针用补法。

(4)痰浊中阻: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丰隆、隐白、三阴交、脾俞、胃俞。针用平补平泻。

预防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冷、饮食宜清淡,忌甘肥、生冷,戒烟酒,不宜过多饮水,并保持劳逸适度,以防诱发或加重病情。

中医古籍名言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