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巜郑大学盖》的原文和译文
巜郑大学盖》译文:
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可挡雨所以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人们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没有改变还是继续种水稻,又连续干旱了两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巜郑大学盖》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扩展资料:
郑大学盖出自明代刘基
刘基有《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收有赋、骚、诗、词1600余首,各种文体文230余篇。
著有《郁离子》、《复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卖柑者言》、《活水源记》、《百战奇略》、《时务十八策》。
诗词《春蚕》、《五月十九日大雨》、《旅兴》、《薤露歌》、《美人烧香图》、《蜀国弦》、《梁甫吟》。
在汗牛充栋的中华古籍文献中,有一类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兵法。这些在血与火中锻造出来的瑰宝,产生了无数的军事至理名言,至今仍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之光。“兵者,诡道也”,孙子的这句名言很好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兵法思想的核心,那就是“谋略”: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在现代军事条件下也许这些都已不堪大用,但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学习古人的思想方法以及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仍具有不可忽略的参考价值。中华文明起源较早,随着商代甲骨文字的诞生,文字记述开始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正式的文字文献。这时兵法书籍的代表人物便是吕尚。吕尚就是我们熟知的姜子牙或姜太公,他辅佐文王灭商建周,是杰出的韬略家、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他留下的兵法典籍包括《六韬》、《太公阴谋》、《太公金匮》、《群书治要六韬》、《太公兵法》,其军事韬略、战争谋略、战法战术、军队建设、战争准备等思想高明、深邃,奠定了他作为兵家鼻祖和千古武圣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百家争鸣,兵法著述也进入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刻。先后问世的兵法书籍精辟深刻,令人目不暇接。春秋晚期孙武作《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内容,包括对战争、军队的基本问题的论述和战略、策略、作战原则、方法等,里面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春秋时期还有一位自称鬼谷先生的王诩作《鬼谷子》。鬼谷子是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故此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但《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稍后的战国时代,卫国人吴起写《吴子》,《吴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宋代颁定的“武经”之一,与《孙子兵法》并称,军事思想颇为丰富。齐国人孙膑作《孙膑兵法》,《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此外,范蠡的《范子计然》,尉缭的《尉缭子》等都是有名的兵书。汉代的黄石公是又一个兵法大家。他的《三略》也叫《黄石公三略》,杂采儒家的仁、义、礼;法家的权、术、势;墨家的尚贤;道家的重柔;甚至还有谶讳之说。全书讲政治策略手段较多,而直接讲军事的反而较少。传说此书黄石公传授给张良,为刘邦建汉立下了不灭之功。后世流传的还有黄石公的《索书》。此外,汉初曹错的《言兵事书》是针对当时匈奴犯境而提出的军事对策。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有《将苑》、《阴符经》、《武侯八阵兵法辑略》、《便宜十六策》等。其中《将苑》又称《武侯将苑》、《武侯心书》、《新书》等,以为将之道为核心,展开论述,内容涉及择将之道、为将之道、用兵之道、取胜之道等多个方面。曹操有《孙子略解》即《孙子注》,它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晋初司马彪《战略》一书,是汉语“战略”一词的最早起源。晋武帝时西平太守马隆有《握奇经》又名《握机经》,是中国古代八阵布列的兵书。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为研究我国古代刀剑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唐宋时期。李靖录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和《卫公兵法辑本》。唐李筌的《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论述战争成败,含丰富内容。北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为宋代重要兵书,分别论及先秦至唐代重大军事事件和军事人物,多有卓识,论理雄辩,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曾公亮、丁度主编的《武经总要》是北宋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兵书。南宋陈规《守城录》是中国宋代城邑防御的专著。南宋陈傅良《历代兵制》阐述了后代兵制对前代兵制的继承和发展。历史车轮进入明清。刘基的《百战奇略》》总结了前人的战争经验,是中国古代享誉很高的一部著名军事理论书籍。民族英雄和著名军事家戚继光撰写的重要兵书《练兵实纪》是戚继光练兵实践经验的总结。明末何守法的《投笔肤谈》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古代军事理论著作。明末清初王余佑《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除此之外,历史上散见的兵法类书籍更是不胜枚举。如《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还有非专著类的各种论述军事思想、作战战略和战术战法等的文章篇目。要学会自己思考,不要总依靠外物呵呵。您说的还是很对的孙子兵法这本书适合现代人看的。孙子兵法一切的一切,最根本的原理是改变“势”。飞机大炮再强大,断了后勤,就失势。孙子兵法教的是原理,从来不教作战方法。武器再先进,操作它的总是人,就可以攻心、用间。武器再先进,改变的是行军方法,并不是不需要行军了。只是以往的行军在地面,现在能在空中行军。只是行军道路不同了而已。孙子兵法的十三篇,从十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改变“势”。三十六计则是具体论述三十六种情况下改变“势”的方法,是孙子兵法的延伸。商场如战场,商场同样也需要“势”,通过扭转“势”达到击败竞争对手的目的。看懂它需要古文功底,看不懂,自然会觉得没用。
兵法书籍不完全记载有:
《八阵总述》 《美芹十论》 《太公兵法》
《百战奇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太公兵法》佚文附录
《便宜十六策》 《乾坤大略》 《太公金匮》
《兵制》 《潜夫论》 《太公阴谋》
《策林》 《权书》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群书治要六韬》 《尉缭子》
《范子计然》 《三略》 《卫公兵法辑本》
《古今刀剑录》 《三十六计》 《握奇经》
《鬼谷子》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吴子》
《何博士备》论 《守城录》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黄帝问玄女兵法》 《水战兵法》辑佚 《武经总要》(后集上)
《几策》 《司马法》 《武经总要》(后集下)
《将苑》 《司马法》逸文 《言兵事书》
《军政、军志辑佚》 《素书》 《阴符经》
《历代兵制》 《孙子兵法》 《曾胡治兵语录》
《练兵实纪》 《孙子略解》 《战略》
《刘子》 《孙子算经》 《鹖冠子》
《六韬》 《孙膑兵法》
在汗牛充栋的中华古籍文献中,有一类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兵法。这些在血与火中锻造出来的瑰宝,产生了无数的军事至理名言,至今仍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之光。“兵者,诡道也”,孙子的这句名言很好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兵法思想的核心,那就是“谋略”: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在现代军事条件下也许这些都已不堪大用,但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学习古人的思想方法以及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仍具有不可忽略的参考价值。
中华文明起源较早,随着商代甲骨文字的诞生,文字记述开始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正式的文字文献。这时兵法书籍的代表人物便是吕尚。吕尚就是我们熟知的姜子牙或姜太公,他辅佐文王灭商建周,是杰出的韬略家、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他留下的兵法典籍包括《六韬》、《太公阴谋》、《太公金匮》、《群书治要六韬》、《太公兵法》,其军事韬略、战争谋略、战法战术、军队建设、战争准备等思想高明、深邃,奠定了他作为兵家鼻祖和千古武圣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百家争鸣,兵法著述也进入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刻。先后问世的兵法书籍精辟深刻,令人目不暇接。春秋晚期孙武作《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内容,包括对战争、军队的基本问题的论述和战略、策略、作战原则、方法等,里面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春秋时期还有一位自称鬼谷先生的王诩作《鬼谷子》。鬼谷子是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故此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但《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稍后的战国时代,卫国人吴起写《吴子》,《吴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宋代颁定的“武经”之一,与《孙子兵法》并称,军事思想颇为丰富。齐国人孙膑作《孙膑兵法》,《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此外,范蠡的《范子计然》,尉缭的《尉缭子》等都是有名的兵书。
汉代的黄石公是又一个兵法大家。他的《三略》也叫《黄石公三略》,杂采儒家的仁、义、礼;法家的权、术、势;墨家的尚贤;道家的重柔;甚至还有谶讳之说。全书讲政治策略手段较多,而直接讲军事的反而较少。传说此书黄石公传授给张良,为刘邦建汉立下了不灭之功。后世流传的还有黄石公的《索书》。此外,汉初曹错的《言兵事书》是针对当时匈奴犯境而提出的军事对策。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有《将苑》、《阴符经》、《武侯八阵兵法辑略》、《便宜十六策》等。其中《将苑》又称《武侯将苑》、《武侯心书》、《新书》等,以为将之道为核心,展开论述,内容涉及择将之道、为将之道、用兵之道、取胜之道等多个方面。曹操有《孙子略解》即《孙子注》,它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晋初司马彪《战略》一书,是汉语“战略”一词的最早起源。晋武帝时西平太守马隆有《握奇经》又名《握机经》,是中国古代八阵布列的兵书。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为研究我国古代刀剑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唐宋时期。李靖录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和《卫公兵法辑本》。唐李筌的《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论述战争成败,含丰富内容。北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为宋代重要兵书,分别论及先秦至唐代重大军事事件和军事人物,多有卓识,论理雄辩,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曾公亮、丁度主编的《武经总要》是北宋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兵书。南宋陈规《守城录》是中国宋代城邑防御的专著。南宋陈傅良《历代兵制》阐述了后代兵制对前代兵制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车轮进入明清。刘基的《百战奇略》》总结了前人的战争经验,是中国古代享誉很高的一部著名军事理论书籍。民族英雄和著名军事家戚继光撰写的重要兵书《练兵实纪》是戚继光练兵实践经验的总结。明末何守法的《投笔肤谈》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古代军事理论著作。明末清初王余佑《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
除此之外,历史上散见的兵法类书籍更是不胜枚举。如《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还有非专著类的各种论述军事思想、作战战略和战术战法等的文章篇目。
《八阵总述》 《美芹十论》 《太公兵法》
《百战奇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太公兵法》佚文附录
《便宜十六策》 《乾坤大略》 《太公金匮》
《兵制》 《潜夫论》 《太公阴谋》
《策林》 《权书》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群书治要六韬》 《尉缭子》
《范子计然》 《三略》 《卫公兵法辑本》
《古今刀剑录》 《三十六计》 《握奇经》
《鬼谷子》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吴子》
《何博士备》论 《守城录》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黄帝问玄女兵法》 《水战兵法》辑佚 《武经总要》(后集上)
《几策》 《司马法》 《武经总要》(后集下)
《将苑》 《司马法》逸文 《言兵事书》
《军政、军志辑佚》 《素书》 《阴符经》
《历代兵制》 《孙子兵法》 《曾胡治兵语录》
《练兵实纪》 《孙子略解》 《战略》
《刘子》 《孙子算经》 《鹖冠子》
《六韬》 《孙膑兵法》
在汗牛充栋的中华古籍文献中,有一类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兵法。这些在血与火中锻造出来的瑰宝,产生了无数的军事至理名言,至今仍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之光。“兵者,诡道也”,孙子的这句名言很好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兵法思想的核心,那就是“谋略”: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在现代军事条件下也许这些都已不堪大用,但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学习古人的思想方法以及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仍具有不可忽略的参考价值。
中华文明起源较早,随着商代甲骨文字的诞生,文字记述开始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正式的文字文献。这时兵法书籍的代表人物便是吕尚。吕尚就是我们熟知的姜子牙或姜太公,他辅佐文王灭商建周,是杰出的韬略家、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他留下的兵法典籍包括《六韬》、《太公阴谋》、《太公金匮》、《群书治要六韬》、《太公兵法》,其军事韬略、战争谋略、战法战术、军队建设、战争准备等思想高明、深邃,奠定了他作为兵家鼻祖和千古武圣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百家争鸣,兵法著述也进入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刻。先后问世的兵法书籍精辟深刻,令人目不暇接。春秋晚期孙武作《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内容,包括对战争、军队的基本问题的论述和战略、策略、作战原则、方法等,里面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春秋时期还有一位自称鬼谷先生的王诩作《鬼谷子》。鬼谷子是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故此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但《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稍后的战国时代,卫国人吴起写《吴子》,《吴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宋代颁定的“武经”之一,与《孙子兵法》并称,军事思想颇为丰富。齐国人孙膑作《孙膑兵法》,《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此外,范蠡的《范子计然》,尉缭的《尉缭子》等都是有名的兵书。
汉代的黄石公是又一个兵法大家。他的《三略》也叫《黄石公三略》,杂采儒家的仁、义、礼;法家的权、术、势;墨家的尚贤;道家的重柔;甚至还有谶讳之说。全书讲政治策略手段较多,而直接讲军事的反而较少。传说此书黄石公传授给张良,为刘邦建汉立下了不灭之功。后世流传的还有黄石公的《索书》。此外,汉初曹错的《言兵事书》是针对当时匈奴犯境而提出的军事对策。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有《将苑》、《阴符经》、《武侯八阵兵法辑略》、《便宜十六策》等。其中《将苑》又称《武侯将苑》、《武侯心书》、《新书》等,以为将之道为核心,展开论述,内容涉及择将之道、为将之道、用兵之道、取胜之道等多个方面。曹操有《孙子略解》即《孙子注》,它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晋初司马彪《战略》一书,是汉语“战略”一词的最早起源。晋武帝时西平太守马隆有《握奇经》又名《握机经》,是中国古代八阵布列的兵书。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为研究我国古代刀剑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唐宋时期。李靖录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和《卫公兵法辑本》。唐李筌的《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论述战争成败,含丰富内容。北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为宋代重要兵书,分别论及先秦至唐代重大军事事件和军事人物,多有卓识,论理雄辩,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曾公亮、丁度主编的《武经总要》是北宋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兵书。南宋陈规《守城录》是中国宋代城邑防御的专著。南宋陈傅良《历代兵制》阐述了后代兵制对前代兵制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车轮进入明清。刘基的《百战奇略》》总结了前人的战争经验,是中国古代享誉很高的一部著名军事理论书籍。民族英雄和著名军事家戚继光撰写的重要兵书《练兵实纪》是戚继光练兵实践经验的总结。明末何守法的《投笔肤谈》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古代军事理论著作。明末清初王余佑《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
除此之外,历史上散见的兵法类书籍更是不胜枚举。如《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还有非专著类的各种论述军事思想、作战战略和战术战法等的文章篇目。
文言文巜郑大学盖》的原文和译文
本文2023-10-24 11:15: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