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我看看这个中医药方,谢谢大家了,老人病了,中医大夫开了这个药方,希望有懂中医的朋友帮忙看看!!!!
不提倡长时间药补,病情稳定了以后应以食补为主,是药三分毒。
光慈菇、 三棱 、莪术、 土元此四味为破经通络药,主要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使血流加速。所谓气能行血的意思就是气能推动血液循环,在中医理论中血液循环要靠气的推动,在阴阳里面气属阳的范畴。所以光有行血药是不行的,必须加以补气药(对于老人尤为重要)。所以以下几味药杜仲、寄生,续断都是补肾益气药以推动血液循环。至于寄生这味药,中药中以桑寄生为多,具体不知道是那种,属于菌类,提高人体免疫力,这几年不是虫草热嘛,冬虫夏草也是这个功能。再来牛膝这味药具有两种功能,很特别哦,既能补又能下,能补肝肾的同时又能引血下行……大家都知道,加速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其中一个目的是把对身体没有用处垃圾及时排出体外,这里就讲到了牛膝,黄芩,龙胆草 ,千年健,秦艽这些渗水利湿药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尽快排出,化疗结束后,部分癌细胞被杀死,化学药品并不会很快代谢出,这里运用的破经通络药也好、促进新陈代谢药也好,渗水利湿药也好,无疑是这个目的:促进体内残留的化学药品尽快代谢出体内。姜黄 忍冬藤 天仙藤 九香虫 蜈蚣 乌蛇肉(除去牛蒡子)一直到败酱草 均为解毒药,其中忍冬也称二花,是我们所熟悉的金银花清热解毒类。解毒类药物在西医理论中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抗肿瘤。
截止到牛蒡以前的解毒药仔细查查可以看出都是归肾经,也就是这部分排毒药排除人体内的毒素后,这部分毒素随尿液排出人体,其中牛蒡子是利尿用的,促进利尿素成倍分泌,这样,身体中一部分有毒物质就可以随尿液排出体外了。
剩下的药除去败酱草和枳实,剩下的均为补气益气理气药了,具体哪味药补,哪味药理,可以自己去查……用我们俗语说就是,吃了人会有精神,气,前面讲过,属于阳的范畴。中医中:气为血之帅,气可以带动血液循环,人就看卡来比较有精神,脸色红润。
至于败酱草和枳实,败酱草也是清毒药,和其他清毒药有什么区别呢,看一下归经:重点归大肠经,可以了解了,败酱草把人体内毒素都排到大肠中了,所以枳实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润肠通便
其中几味药的加减是侧重点的不同。其中附子有毒,最好先煎。牢记好煎药的注意事项,正确煎煮,可以长期服用,但是不提倡。
医生的字,一直是一个“世界未解之谜”,被称为是绝对的加密文件。
大家都有去医院看病的经历,最抓瞎的就是医生写的病例或者药方根本看不懂,简直就像天书一样。
总有很多人抱怨如“鬼画符”一般看不懂。
有趣的是,这种障碍在医生和药师之间却仿佛没有那么大。
当患者拿着龙飞凤舞的处方到药房或售药处取药时,药师们一般可以毫不费力地辨认出这些药名并交付患者。
图|经过专业药师破译后的药方
人们不禁会问,古代中医药方手札是不是也这样让人难以辨认呢?
其实刨去千剂秘方的巨大医用价值,娟秀的手札本身也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图|民国老中医手抄古籍
作为国粹的中医,与书法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
传统中国文人除了精于琴棋书画之外,都具有基本的医学知识。
甚至有些病人,先看处方、病历写得好不好,来判断医生水平高不高。
书法家中的陆维钊、诸乐三、张宗祥,以及国学大师马一浮,也都旁通医术,他们亲手开的方子,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名家书写的方药字幅,很多都是书法史上的不朽杰作,不信你看 ▼
图|王献之《鸭头丸帖》
图|苏东坡《覆盆子帖》局部
图|张旭《肚痛帖》
从前的中医药方,那么用心,有落款、有签署、有钤印,诚诚恳恳,认认真真
看看近代那些大名医家的药方字迹,从中也许会对这种书法有不一样的认识。
图|清或民国-老中医手稿本丸散膏丹药酒配方秘方
这些名医有良好的书法功底,字体多以行楷书为主,美观大方且清晰易读,因此也得以保存至今。
他们虽不以书法名世,但我们仍不禁对其“书作”肃然起敬。
图|陆维钊 药方
在这些药方的背后,他们不知写下了多少方子,挽救了多少患者。
写得多了,修养到了,好的气息就跃然纸上了。
就如黄宾虹曾提出的“艺术是最高的 养生 法,不但足以养中华民族,且能养成全人类的福祉寿考也!”
图| 张宗祥 药方
图|清代御医陈莲舫 药方
图|清名医陈大堃 药方
没有顺序,但是古代经典的学习最好还是建立在有中医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不知道阁下是否是学中医的,如果不是,你最起码要学过《中医基础理论》然后才能学习中医经典古籍。没有中医基础理论的话很多内容不能理解。再有就是要有医古文的基础,没有的话里面的表达你也很难懂。
不管你要看古代哪部经典,最起码的一部一定要看,《黄帝内经》。这就相当于中医的框架性的内容,非常重要的。其次我个人比较崇拜的是张仲景的《伤寒论》一定要看看。其他的嘛,看的越多越好。
请帮我看看这个中医药方,谢谢大家了,老人病了,中医大夫开了这个药方,希望有懂中医的朋友帮忙看看!!!!
本文2023-10-24 11:35: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