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对药物起源的讨论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古代典籍对药物起源的讨论有哪些?,第1张

有关药物起源的讨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帝王世纪》的作者、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曾做过这样的论述:“伏羲氏……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又说:“(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淮南子·修务训》作了中国药物起源的传统论述,写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一论点为许多学者所引用和发挥。《史记·补三皇本纪》认为:“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史记通鉴》也说:“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又如《通鉴外记》也指出:“氏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些有趣的论述,作者距今虽只2000年左右,然而其内容却是数千年乃至万年人们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尽管其中不无神话色彩,但确实是我国原始社会早期及其以后人们在寻求食物过程中逐渐认识某些药物作用的生动描述。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5、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参考资料:

-难经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参考资料:

-脉经

剂型(preparation)是指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即药物的制剂类型。

指根据外观、制做方法及服用方法划分的不同的方剂类型。中药的剂型有汤、酒、丸、散、膏、丹、锭、片、露、霜、胶、茶、曲等。

传统的剂型有汤剂、酒剂及丸、散、膏、丹等,现代剂型有配方颗粒、冲剂、针剂、片剂、口服液、糖浆剂、胶囊剂等,临床上应根据病情恰当选择。

中医方剂的剂型颇多,现将常用的剂型简要介绍如下。

详见百科词条:剂型 [ 最后修订于2016/6/27 20:29:42 共196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可促使病人汗出,而达到外邪从汗而外泄,表证得以解除,即《内经》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思。解表药有温性和凉性之分,它们的适应证也不相同。该类药大多入肺经和膀胱经,故其适应证和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和脏腑有关。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叫解表剂。

本类方药主要用于六*外邪入浸所出现的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痛,脉浮。或用于疹透不畅或风湿痛有表证者。

临床上,表证有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种,风寒者宜辛温解表;风热者宜辛凉解表。此外,若表证兼气、血、阴、阳之不足,还须结合补益方药使用,以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却。故解表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叁类。

详见百科词条:解表药 [ 最后修订于2009/12/30 11:51:54 共186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英文翻译 4 中文解释 附: 1 古籍中的消导药 1 拼音

xiāo dǎo yào

2 英文参考

Chinese digestant drugs for removing food accumulation

3 英文翻译

digestant medicinal

解释:a medicinal that aids digestion to eliminate accumulated undigested food

4 中文解释

凡能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药物均称消导药,由消导药组成的方剂叫消导方。

运用消导方药以消除食积腹胀,消化不良或痞块积聚等证的方法叫消导法,也称消食化滞法,属消法范畴。

本法适用于伤食,食滞证,证见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或泄泻,或下痢等。同时,也适用于痰食气血积聚或痞块症瘕等证。

本法对虚证应慎用或禁用。如脾虚运化失职所致的食滞,应配以健脾和胃药同用,久病体虚无实证,不宜使用。

古籍中的消导药 《张氏医通》:[卷二诸伤门]伤寒

言。与湿温之证不殊。医者误为停食感冒。而与发散消导药一剂。服后胸前头项汗出如漉。背上愈加畏寒。而下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产后类症

不运化,凡药之外用,操按炒曲烫法。伤食肉,误服消导药多,绝谷几日者,宜服后方。长生活命丹治多服消导

《古今医案按》:[卷二]温热病

出。自利溏黑。舌胎黑燥。唇焦鼻煤。先前误用发散消导药数剂。烦渴弥甚。张石顽曰。此本伏气郁发。更遇于

《寿世保元》:[卷三]水肿

。一儒者失于调养。饮食难化。胸膈不利。或用行气消导药。咳嗽喘促。服行气消导药。肚腹渐胀。服行气分利

《医学入门》:[内集·卷二本草分类]治湿门

《典籍里的中国》每一集都让人落泪、感动和自豪,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和心血,我们为他们的艰辛曲折而洒泪,为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为中华民族有这么多瑰宝而骄傲,李时珍就是其中一位,他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向世界诠释着东方生命科学的智慧。

年轻时的一个决定,诞生了一部巨著

据介绍,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湖广蕲州(今湖北薪春)人。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是民间“铃医”,走街串巷,摇铃为人治病;父亲李言闻是当地的名医;所以,李时珍从小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随父亲出诊。

跟大多数人一样,年轻时的李时珍也走上了学而优则仕之路,在三次乡试不中后,就决定不再追求功名,一门心思跟着父亲学医。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决定,诞生了一部举世瞩目的巨著《本草纲目》。

1953年,李时珍的肖像被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新落成的校舍,李时珍并列的,还有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达尔文等世界著名科学家。

穷其一生,撰写典籍

李时珍善于钻研,独自行医后,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很快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他发现传统的中医《本草》,品类繁多,名目混杂,其中还有不少错误。于是,李时珍立下雄心壮志,要重新编写一部新的本草。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李时珍广泛阅读各类书籍,除医药著作外,“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无不涉猎,前后读了800余本。

他也注重实地考察,走遍了家乡的山川野外,还带领儿子、门徒远赴江西、安徽、河北等产药地,在穷乡僻壤,高山峻岭间采集标本,绘制图像,虚心地向当地的农夫、渔民、猎人、樵夫请教,还征集了许多民间治病的处方。

嘉靖年间,李时珍为楚王的儿子治好了气厥症,便留在王府任奉祠正,兼管医药之事。几年后, 转赴京城太医院任职。当时方术迷信泛滥,一些人热衷于寻找、制作仙丹不老药,连太医院也深受影响。李时珍不愿同流合污,便托病辞职返乡。不过,在王府和太医院的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编撰《本草纲目》大有益处。

回乡后,李时珍便着手编撰工作。他以前人的本草为基础,结合自己收集的新资料,潜心著作,前后三易其稿,历时近三十年,直到万历六年(1578)才最终完成,时年61岁。后来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李时珍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去世。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全书共52卷,它以药物的自然属性进行分类,共记载药物1892种,验方11096首,配图1160幅,共190万字。此外,还记载了众多的动物、植物和矿物品种,所以,也是一部植物学、 动物学和矿物学方面的专著。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多次引用过《本草纲目》,并将之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5月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一并被收录,也是仅有的两部中国医学典籍。

古代典籍对药物起源的讨论有哪些?

有关药物起源的讨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帝王世纪》的作者、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曾做过这样的论述:“伏羲氏……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