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三结交简介
三结交为经穴别名,指关元穴。《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关元为经穴名(Guānyuán CV4,RN4)。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别名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针灸资生经》),关原(《灸法图残卷》),大海(《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溺水(《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产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血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子宫(《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属任脉。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会穴。关即关藏,元即元气,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关元。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少腹疼痛,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疝气,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黄疸,消渴,心悸,肾虚气喘,淋浊,尿血,经闭,霍乱吐泻,黄白带下,中风脱症,下消,现代又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晕厥,休克,尿道炎,肠炎,肠粘连,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详见百科词条:三结交 [ 最后修订于2017/2/18 20:05:44 共480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根结为经络部位名。根,根本,是经气始生的腧穴或部位 ;结,归结、布散,是经气归结的腧穴或部位 。经脉的根在四肢末端部,结在头面胸腹部。强调经脉从四肢末端到头面胸腹的联系特点,以说明它们之间的生理功能和穴位主治上的联系,这对腧穴分类和辨证取穴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黄帝内经灵枢·根结》首论足六经的根结部位,后人据此,增加手六经根结。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经脉以四肢末端的井穴为根,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为结,用以说明四肢与头面胸腹之间生理功能和穴位主治上的联系。根结的具体部位,详见《黄帝内经灵枢·根结》。手三阴三阳的根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中没有记述。后《针经指南》又概括为“四根三结”,将手六经包括在内。
详见百科词条:根结 [ 最后修订于2015/11/27 18:31:16 共223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作用。
原因和结果的对立。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如果“倒因为果”或者“倒果为因”,就会歪曲事实,得出荒谬的结论。
例如,摩擦生热,决不是“热生摩擦”。侵略者的侵略引起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侵略是原因,反抗是结果。如果颠倒因果,把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说成原因,把侵略者的侵略说成结果,就歪曲了战争的事实,就是十分荒谬的强盗逻辑。
扩展资料:
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也必然要引起一定的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相对的,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中又是结果。
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在这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来说是结果,对上层建筑来说又是原因。原因和结果还可以互为因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因果关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有存在着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辨证的: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把握原因和结果这一对范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原因和结果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而者的区分是确定的。既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否则,就会陷入相对主义诡辩论。
统一表现在:
第一, 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第二,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第三, 因果联系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掌握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 揭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探索事物的内部联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环节。
第二, 揭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科学预见的基础。
第三, 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揭示了科学研究的一般途径,即以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结果揭示其原因,或以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原因探讨其未来必然引起的结果。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病机变化。邪正盛衰指疾病的发生及其发展变化决定于邪正之间的力量对比。这种斗争,不仅关系著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病机学说将邪气与正气各自盛衰的相互作用及其形成的病理状态,归纳为邪正盛衰一类。参见邪正消长、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及正虚邪恋:邪正消长为病机。邪气与正气之间此消彼长的斗争过程。正邪相争,正气战胜病邪则疾病痊愈,邪气胜而正气受损则病加重。邪气盛则实为病机。指疾病过程中,邪气盛,正气激烈对抗,出现实证的病机。如壮热、无汗、烦躁、狂乱、腹痛拒按、便秘尿赤、脉滑数有力等。《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精气夺则虚为病机。精气,指人体的正气。指疾病过程中,正气过度耗损,出现虚证的病机。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虚邪恋指正气已虚,余邪未尽的状态,由于正气难复是主要矛盾,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正虚邪恋病变多见于疾病后期,且往往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等。
详见百科词条:邪正盛衰 [ 最后修订于2016/3/9 20:03:41 共56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医药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存在不高与以下因素有关:
1、传统观念和教育体系: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应用在传统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地位相对较低。这可能导致了对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利用的缺乏。
2、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对中医药古籍的深入研究和理解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然而,现代医学教育往往更加注重西方医学知识的传授,对中医药的传统知识和古籍研究的培养相对较少。
3、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研究方法: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和评估体系。然而,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标准化还相对不完善,这也限制了中医药古籍资源的有效利用。
4、市场需求和商业化利用:中医药古籍的应用往往需要结合现代科技和研究成果,进行创新和转化。然而,对于中医药古籍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和市场需求的培育还存在一定的挑战。为了提高中医药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5、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大对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应用的教育力度,培养更多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6、推动研究和创新:加强中医药古籍的科学研究,建立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和评估体系,推动中医药古籍资源的创新和转化。
7、促进市场需求和商业化利用:鼓励中医药企业和机构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中医药古籍资源的商业化利用,满足市场需求。
8、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和重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解结”的科学内涵 31 “解结”的历史渊源及含义 32 “解结”的指导思想是经络辨证 33 “解结”的重要特征是谨守病机 4 “解结”的临床发挥 41 “解结”思想应用于未病先防 42 合论病证是运用“解结”的法度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解结 1 拼音
jiě jié
2 概述解结为针灸的治疗作用之一,是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解结”。如《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篇日:“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利,气血流畅。[1]
[2]“解结”,即解除疾病证候之结,通调经络阴阳。“解结”是针灸临床的一种指导思想与诊治方法。临床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经络穴位诊法,明确腧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结”的反应现象,及有关穴位邻近或远端有无明显的结节、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征,以此进行经络辨病辨证,运用“解结”法整体论治。
3 “解结”的科学内涵 31 “解结”的历史渊源及含义“解结”根源于《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论道:“用针者,必先查其经络之虚实。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解结”之法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功效。论致病邪气,不外乎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外因方面以六*为主,内因以七情为主,不内外因主要指房室伤、金刃伤、烫火伤、虫兽伤以及中毒等。致病因素侵袭机体,导致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经络失衡,气血失常,或津液代谢失常,会出现机体各种“结”的病证与特征,表现为或瘀滞,或阻逆,或寒凝,或留浊,或各种痹证等,尤其位于经络循行脉线上表现更为明显,即相应的经络出现经络信息反应,如在体表局部经络解剖定位的腧穴*痒、酸楚、麻木、过敏压痛、隐疹、皮丘、皮下结节、异常色泽等变异现象,有的虽然“结”症轻微或看不到,实质上是存在“潜在经络病机”的结果,故可以认为无病不成“结”。因此,“解结”是针灸临床的一种指导思想与诊治方法,“能知解结”者,则可以把握与提高临床疗效的方向,即“契绍于门户”。临床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经络穴位诊法,明确腧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结”的反应现象,及有关穴位邻近或远端有无明显的结节、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征,以此进行经络辨病辨证,运用“解结”法整体论治。“解结”法在《内经》中虽然没有确切指出,但从文献考证上看,《内经》中有关的论述颇多。如《黄帝内经灵枢·经水》曰:“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亦道:“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言:“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亦载:“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内经》中论述的审、切、循、扪、按、刺、灸等均可认为是“解结”思想的运用大法。故所谓“解结”,即解除疾病证候之结,通调经络阴阳,其思想正合《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32 “解结”的指导思想是经络辨证“解结”的临床应用是以《内经》中的经络、脏腑学说为基础,以经络辨证为指导,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将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整体辨病辨证论治。《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强调:“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五脏六腑发生病变会透过与其相关的经络及穴位得以反应,此即“有诸内,必形诸于外”的经络之功。《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内经》的这些理论明确的强调了“解结”的经络本原性。张三锡云:“脏腑阴阳,各从其经,四肢筋骨,各有所主,明其部以定经,循其流以寻源。”
33 “解结”的重要特征是谨守病机
“解结”在针灸临床应用上,关键是掌握病机,明确部位,而后施用手法。病机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破坏了人体阴阳平衡以后,所出现的症状体征的改变,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机理的关键性概括。所以“解结”有重在病机论治病证之说。包括辨明患者体质强弱、发病诱因、病程久暂、病证转化等经络信息。即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则“经络所通,主治所在。”这是“解结”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4 “解结”的临床发挥 41 “解结”思想应用于未病先防“解结”可以广泛应用于保健养生中,尤其在治未病方面,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未病之前,运用各种适合的“解”法,加强人们的养身摄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循经辨穴进行早期诊断,施行“解结”诸法,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蔓延传变,所谓“上工救其萌芽”。《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曰:“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黄帝内经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劢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解结”可达到“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这前。”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42 合论病证是运用“解结”的法度心虚为病证名。出《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心虚泛指心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一般症状为心悸,心痛,怔忡,气短,健忘,易惊,心中闷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自汗,盗汗,肢麻,舌淡胖嫩,或嫩红,脉虚或促或结或代。参见心气虚、心血虚、心阳虚、心阴虚:心气虚为证候名。心气虚弱所致的证候。由老年脏气日衰,汗、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所致。症见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㿠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又《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治以益气养血为主。心血虚为证候名。多由失血,过度劳神,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症见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等,治宜补血安神。血为阴,故亦作心阴虚。心阳虚为证候名。除具有心气虚的证候外,还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心区憋闷,舌尖凉感。治宜益气温阳,用养心汤加减。严重者出现心阳虚脱时,可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甚则神昏,脉微细欲绝。治宜回阳救急,用大剂参附汤或人参四逆汤灌服。心阴虚为证候名。由劳神过度或久病、热病耗伤心阴所致。症见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治宜养心安神。
详见百科词条:心虚 [ 最后修订于2015/12/3 12:38:55 共57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本文2023-08-05 01:53: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