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9年西晋从古墓中出土的神秘古籍,是一本什么书?
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有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西晋时从古墓中发现的一部先秦纪年体史书。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十月汲郡汲县(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时魏王的墓被盗,墓中沉睡了五百多年的一批古书得以重见天日。这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据说整整装了几十年。晋武帝对这一发现十分重视,命令将墓中出土的全部文物“藏于秘府”。
两年后,西晋朝廷征调了一批当时著名学者,对这批竹简古加以校读整理并将它们由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字体。
这批竹简是什么样子呢
据有关资料,竹简用素竹编联成册,每长度约为晋尺二尺,当战古尺二尺四寸,一简四十字,分为两行,每行二十字,用黑漆书写。简上文字为战国古文,即篆书,人们习称为科斗文。这种文字在秦统一后即已废弃,到了晋代、在当时人们看来简直茫光然若天书,且由于盗墓者的破坏,灯简散乱不全,所以整理起来十分困难。学者们整整花费了二十年时间,才大体整理完毕,计编校出古书十六种七十五篇,包括传世的《易经》《国语》等。
其中尤使人注目的是十三篇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夏、商、周、三代史事,西周灭亡后,即接晋国纪年,至战国三家分晋后,又用魏国纪年至
“今王二十年而止”,
所谓今据推算为魏襄王,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99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书记述的许多史事与儒家经典所言截然相反,如太甲杀伊尹,文王杀季历、幽王被逐等。以幽王时史事为例,史书称周、召二相共和,竹年称是共伯和执政,孰是孰非,这就在当时学术界中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仍未得出定论。
唐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加强,与儒家经典不合的《竹书纪年》,为世人所漠视,经唐末五代战乱,到宋代仅剩残本三卷,约在宋末元初,连残本也流失了。
后代又出现了今本和古本。
今本是元末明清以来的通行本里混入了某些其它古书的内容。一些学者鉴于此,从古书中汇辑出竹书纪年的佚文,即竹书纪年的“古本”。古本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订正和补充一些史籍的失误和遗漏。如《史记》记战国自田成子杀简公自立为齐王,至秦灭齐,共历十世。但《纪年》则记为十二世,与《庄子·肤箧》
“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
的记载是一致的,纪年的记载是正确的。
其记越王朱句名,《史记》中不见。传世的与新发现的两柄越王州句剑铭文有
“越王州句自作自剑”
说明历史上确存在过一位名闩“朱句”的越王。又是《竹书纪年》的记载正确。
再如《尚书·无逸》篇提到商王中宗。《史记》认为中宗为太戊,《竹书纪年》则称“
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
殷墟卜辞出土后,人们发现甲骨文中有“中宗祖乙”四字连文,证实了纪年记载的正确性。
而今本竹书纪年,经著名学者王国维考证,为后人重编,有许多作伪的东西。
关于《竹书纪年》至今还有不少没有解开的谜。
其一、《竹书纪年》是不是晋之《乘》?
《孟子》曾提到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秦焚书坑儒后,除鲁之《春秋》外,其他诸侯国的史书差不多都失传了。那么《竹书纪年》按其用晋国纪年,是否与晋之乘有关系呢历代史学家就持有这一看法,并为许多学者赞同,但这仅是推测,无直接证据。
其二,所谓今本《竹书纪年》,究竟哪些为原文
哪些是混入的他书,仍然没有完全弄楚。
所以史学家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随引用今本《竹书纪年》的。
桂林博物馆是一个展示桂林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本文可以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桂林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以及博物馆内的藏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桂林博物馆进行阐述,包括背景信息、历史、文化和展品。通过这个角度,本文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桂林的机会。
一、背景信息
桂林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拥有许多古迹和文化遗产。桂林博物馆是一个展示这些历史文化的场所,建于1957年。它是桂林市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博物馆内部坐落着价值连城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桂林历史文化的杰出成就和宝贵财富。
桂林博物馆的主要展馆是位于象山区的博物馆馆区,是一个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有展厅、图书馆、学术研究及藏品管理部门、先进的设备等。馆区有区域性金字塔式的建筑群,有东、西两座山,馆门与排水渠的组合构成半岛形的馆园,园区内广场、花坛、水景、绿地、树木点缀其间,四季景观美丽。
博物馆主要藏品以“桂林风貌铜浮雕”、“新石器时代文化胜地的发掘成果”、“世界自然遗产——桂林喀斯特地貌”三大系列和其他诸多珍贵文物作为主要内容,陈列充分、详实,是广西自治区级博物馆。
二、桂林博物馆的历史
桂林文化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反映在博物馆的文物和藏品中。桂林博物馆内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7年。那时,由于桂林遗产的丰富多样,建立一个博物馆已经成为当时的需求。1957年,桂林博物馆由桂林市政府主持建设,这是广西继南宁博物馆之后的第二个综合性大型博物馆。
博物馆最初的展览厅位于象山岩墫,占地4千余平方米。成立之初,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仅20件,如鬲、戈、文刀、陶壶、缶、纺车等,这些文物是在历史时期桂林地区出土的。在过去的50年里,博物馆的藏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壮大。现在,博物馆享有包括绍兴、桔洲、红庙等近百座文物,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十大重要考古发现等在内的近数十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科技成果。
在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桂林的风景和地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博物馆的建筑模仿桂林山水和“唐人山、象鼻山、阳朔河、浅把渡”四大风景区景色,在不同的建筑上体现出不同的风景特点。这些设计无疑体现了桂林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丰富性,引起了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共鸣。
三、桂林博物馆的文化
桂林博物馆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可以反映桂林的唐代、宋代、明清等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桂林博物馆主要是以桂林当地的文化艺术形式为主,包括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和旧时生活文化等。其中,桂林的民俗文化以桂林戏为代表,被誉为桂林的第五大特产。而桂林的地方文化主要包括桂林八景、桂林山水画、桂林诗文等。在展览中,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桂林文化的优美特点,还展现了桂林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
博物馆的藏品也代表了桂林文化的重要方面。博物馆内的文物、书画、古籍等代表了桂林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桂林文化、历史文化、文化艺术、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这些局部文物和艺术品与桂林文化的整体形象完美地配合,共同反映了桂林历史文化的巨大魅力。
四、展品
作为一个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博物馆,桂林博物馆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文物和藏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些文物和藏品包括陶器、青铜器、书画、石器等,覆盖了桂林文化的历史范围,给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桂林历史文化的机会。
其中,桂林博物馆的“桂林美术史”展览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展览,它展示了桂林地区的美术发展历程。这个展览中包括了各个时期桂林艺术的精华,从桂林岩画和唐代壁画到宋、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大师作品,集中展示了桂林在历史上的独特风景。
此外,博物馆还有一些独特的展品,如桂林铜雕、石窟塔、丝绸和绸缎等,这些展品都反映了桂林历史文化的不同方面。桂林铜雕是桂林文化的重要代表,而石窟塔则体现了桂林佛教文化的历史文化。绸缎和丝绸则是桂林地区历史上的重要贸易商品。
五、总结
总体来说,桂林博物馆是一个展示桂林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它展示了桂林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从历史、文化和展品三个方面,本文深入探讨了桂林博物馆的精髓。通过这个角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桂林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桂林历史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桂林博物馆这样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更好地体验桂林的博物馆文化。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4、《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5、《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
-后汉书
-三国志
史前时期的祭祀遗迹,
缘何能实证数千年后的古籍记载?
风格迥异的远古陶器,
诉说着怎样的光阴变迁故事?
城头山的两千年兴衰史,
如何窥见早期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考古大会》第八期
带您走进城头山遗址,
探秘长江中游史前文化!
洞庭湖畔的澧阳平原,
一片圆形土岗
隆起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人们世世代代在此播种耕作,
而一段数千年前的岁月,
就深藏在这片沃土之中:
1979年7月的一天,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文化馆的
曹传松下乡工作,
在南岳村旁望见坦荡的平原上,
有一处土岗突兀地隆起。
这一发现让他好几天夜不能寐。
强烈的直觉指引着他回到土岗,
着手开始进行考古调查。
由此,
一段沉睡的 历史 被唤醒了。
自1991年起,
城头山遗址经历 15次 考古发掘,
出土文物 一万六千多件 ,
发掘出 6300多年前的水稻田 、
6100多年前的城墙 ,
以及浓缩了
岁月沉淀的丰富陶器……
就这样,
一座年代远超想象的史前城址
重现于世!
起源于中国的水稻,
是世界上最早
被人类驯化的农作物之一,
今天,
稻米养活了世界上
超过60%的人口。
湖南道县玉蟾岩,
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多年的炭化稻;
距今8000到9000年间的
彭头山遗址中,
也发现了大量稻谷遗存。
澧县八十垱遗址
出土过近万粒
距今8000多年的炭化水稻,
在城头山遗址的发掘过程中,
再次发现了古水稻的踪迹。
1996年12月,
考古工作者曹传松
在城头山东门城墙探沟底部,
发现一条规则的土埂,
土埂两侧有厚达30厘米的
灰色平整软泥。
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
一个月后,
人们又发现了第二条土埂,
同时还有一块
覆盖着陶片的田螺标本,
以及泥土中的许多稻粒。
考古人判定,
这里曾经是一片水稻生长区。
随后,
第三条土埂被清理了出来,
三条土埂合围形成长条形区域。
考古专家对这片区域泥土
进行了光释光测年,
判定它距今6300年左右。
那么这片6300多年前的水稻,
究竟是野生的,
还是人工种植的呢?
在探秘空间中,
“考古推广团”的成员们
解开了水稻的秘密:
他们通过
对水稻基盘衔接面的撕扯痕迹,
判断出这些水稻
属于人工种植而成。
成熟的稻作农业体系,
促进了城头山的建立,
促进了 社会 的发展,
它成为长江中游地区
稻作农业发展影响下的一个缩影。
史前时期稻作农业
对中国文化基因的塑造,
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水稻的种植需要精耕细作,
是非常精密的一套程序。
它也因此影响了
长江流域人们的性格,
让他们变得更为细腻。
可以说,
一粒小小的稻谷
催生了一座大大的城,
推动了更灿烂的文明的萌发,
更积淀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稻作农业在史前时期的发展,
也成为 “以农为本、农耕中国”
文明基因的源头。
新石器时代的澧阳平原上,
先民们选择了
城头山作为定居场所,
开始挖壕筑墙。
沿地势而建的圆形城墙堆筑起来,
合围之内,
远古先民探寻着
与天地和谐共存的法则,
耕种劳作、繁衍生息。
1991年,
城头山遗址拉开了发掘大幕。
最先发掘出来的城墙,
成为当时考古学家研究的重点,
为了判定建造年代,
考古学家对城头山的西南城墙
进行解剖。
历时8年的发掘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
城墙共分四次修筑。
四期城墙间的土层里埋藏的
陶器、陶片等生活遗迹,
是城头山遗址
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密码。
从一期到四期城墙,
稻作农业水平在发展,
先民们的生产力也提高了,
城头山先民们
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
在节目中,
我们可以看到
城头山先民的生活场景:
在他们的居住区域,
各类房屋聚集于此,
祭坛区域
正在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各类精美的陶器
则在制陶作坊区域里诞生。
6000多年前的城头山先民,
就在这座圆形城池里,
繁衍生息。
从栽培水稻到筑城安家,
再到城中悠然有序的生活,
在城头山
我们不仅看到了
进入稻作农业 社会 之后,
人类改造自然,
又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
更看到了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人类
文化发展的片段。
城头山真的是
好比一段凝缩住的时光,
我们能从城头山遗址中
看到上一段时光奔涌而来的变化,
也能从城头山之后,
看到后一段奔涌而去的变迁,
身处其中,
经历一场 历史 的穿梭。
这还不够,
让我们跟随
《中国考古大会》的脚步,
继续在这条史前长河游览一番,
去看一看城头山里的时光记录器
——陶器。
陶器,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土与火的交集展现出伟大的创造,
改写了人类的 历史 。
六千多年前的城头山先民,
已经把这项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
城头山目前已发掘的十座陶窑,
其中七座位于城址中部,
有的专门用来烧制红烧土块,
用于建筑材料,
更多的是用来烧制各种器具。
规整的陶窑中遗留着灼烧的痕迹,
似乎还能让人感受到
几千年前制陶的余温。
拌料坑、贮水坑,
清晰地讲述着
城头山人井然有序的制陶工序。
邻近还有许多仅见柱洞,
不见基槽的遗迹,
有可能为简易工棚建筑,
它们与陶窑一起,
构成了完整的制陶区。
实用性和艺术性
同时出现在城头山陶器上,
这些来自远古的陶器,
不仅让我们窥见了
先民的生活样态,
更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
史前文化发展的 历史 脉络,
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实证。
节目还为观众们准备了
城头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复制品,
从一件件精美的陶器
与专家讲解中,
仿佛还原了炊烟袅袅,
一家其乐融融的城头山人
炊煮吃饭的场景。
这也恰恰体现了陶器是时光的记录器。
城头山跨越的五个文化期:
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
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
和石家河文化,
我们都能够找到相应年代的陶器。
都说城头山是长江流域的文明之山,
是长江文明的圣地。
城头山遗址的发掘,
让我们再一次确信:
稻作农业的起源,
造就了具有独特特点的
中华农耕文化。
今天我们一起感叹古人的智慧,
感慨今人的传承,
“吾辈生于今日,
幸于纸上之材料外,
更会创新性地守护好,
创造性地发扬好地下之材料”。
澧水下游,
洞庭湖畔,
城头山静卧其间,
先民们曾在此种稻制陶,
挖河筑城,
用智慧和勇气改善生存环境,
见证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
这是几十年考古揭示的一段 历史 ,
是稻作农业文明结出的丰硕果实。
7月17日(今天)17:30
锁定CCTV-4
一起来《中国考古大会》
身临其境地感受
新石器时代
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发展!
公元279年西晋从古墓中出土的神秘古籍,是一本什么书?
本文2023-10-24 12:49: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