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文物该不该高价购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流失海外的文物该不该高价购回,第1张

可惜我不认识什么考古者,历史者或是收藏者 今天中午得到了点启发,文物定义为鸦片战争开始后的一百年中被外国列强以侵略等不道德手段掠走的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高价定义为超出了文物本身价值的价格。理由有以下几点,大家指正一下: 1、首先如果说你去高价购买,你就承认了他们对流失的文物具有所有权,而这些文物是他们以不道德手段掠走的,基于民族尊严,我们不能高价购买 2、如果高价购买就会助长文物市场那些非法哄抬价格的幕后黑手的气焰,使我国文物的回流之路更加坎坷。 暂时就这么多,还请各位多多帮忙啊!

今天这样的场景,您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我在想,大英博物馆里的敦煌文物怎么办?

把他们“数字化”回来!

2017年12月29日下午,北京国子监,腾讯与敦煌研究院战略合作暨“数字丝路”计划发布会论坛,这段关于敦煌未来的对话温暖开场。

事实上,追回文物似乎有点偏离这场对话的主题。

但谁说追回文物不是敦煌未来的一部分呢?

我们先从此次活动的初心开始说起吧。

提到敦煌,你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有那么点高冷,有那么点遥不可及?

“故宫一年的访问量远高于敦煌,但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只能不到2000万。但在互联网平台,1个月时间里,年轻人创作的表故宫表情包下载量,就可以有4000万。”

活动现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这句话可以很好地为大家理解,敦煌未来怎么办?数字化是最好的出路。

敦煌在数字化的道路上遇到了腾讯,这个转型为科技+文化的互联网公司正有意用科技推动文化的破壁,用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与大众化,此前和故宫的合作无疑是成功的范例。

2017年12月29日,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腾讯与敦煌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携手启动“数字丝路”计划,致力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交流。

没错,就是双方合作将敦煌打造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IP,这个IP和故宫式IP一样也不一样。

“我一直在讲,其实一个国家的文化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国家的IP史。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一直在想有没有可能,用我们的泛娱乐能力,来打造一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明星IP,来一起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当天发布会现场,“泛娱乐”概念的提出者、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一句话总结了2017年和长城、和故宫、和敦煌的合作。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对于此次和腾讯的合作也表示包含期待,“敦煌文化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结晶,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是一种网络,它不是一个单个的路,是一个路网。我们今天互联网也是一个网络,敦煌是那个网络的结晶,我们希望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能够拉近我们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的距离,把我们整个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一种文化形态。”

关于敦煌,关于数字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王旭东和程武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刚才论坛开始的时候,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就是说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包括其它宝贵的国家文物,如果它们回不来了怎么办,可以把它数字化回来,我觉得这于国于民,于一个国家的尊严和文化自信都非常重要。这部分工作敦煌研究院是不是已经在做,或者接下来准备怎么进一步突破,腾讯怎么配合做这个工作?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壁画

王旭东:敦煌研究院已经和大英博物馆,包括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等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这部分敦煌文物数字化。有一些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回归,包括法国藏的5000卷敦煌经卷的高清数字文件已全部回归到敦煌研究院,可以免费使用。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敦煌遗书  来自法国国家图书馆网站

下一步我们可能是与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这些机构合作。

大英图书馆专门有一个国际敦煌项目(IDP),致力于讲包括大英图书馆收藏的敦煌藏经洞文献和其他国家收藏的藏经洞文物数字化,实现全球共享,我们都是合作伙伴。但是没有上升到比较高的层次上去,推进速度比较慢。

将来我希望有更多像腾讯这样有科技实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能够参与到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工作中,展现更多的文化担当。

程武:这个我简单补充一下,因为这个方面的工作,我们更多的是一个科技和文化的赋能器,所以说像敦煌研究院这样的合作伙伴,只要有需求,我们义不容辞。

我们有科技和文化的实力,也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就像王院长讲的,我们应该有文化担当,这个方面我想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参与进去。

2之前敦煌也做过很多数字化的项目,怎么样能让这些成果在这次合作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提升呢?针对具体合作的项目,比如说动漫,是否有一个时间表?

王旭东:看来你去过敦煌,看过我们的数字展示中心。这样的数字展示相对小众,主要是针对来到敦煌的游客。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展示,可以让游客提前了解莫高窟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可以提前了解一些特殊内容,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在洞窟里面的停留时间。过去我们所有对游客的讲解,都是在洞窟里面完成。现在,许多讲解工作我们在数字展示中心就完成,这样使得莫高窟过去一天只能容纳3000人的承载量提升了一倍,现在一天可以接纳6000人。

莫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乐舞(局部)。 敦煌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供图

莫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乐舞(局部),虚拟修复后。 敦煌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供图

但现在,我们跟腾讯的合作是通过互联网,这个面向的是大众,而且是主动学习式的互动。我们把敦煌文化以不同的形式,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这些形式包括游戏、音乐、动漫,当然也包括AR、VR技术的产品创作。如果没有互联网平台,我想敦煌文化的传播速度是非常慢的。去敦煌的游客一年是170万,故宫是1700万,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对我们的触动。

敦煌石窟文化是通过古代的“众筹”而生,它是通过由老百姓(民间)完成的,是很接地气的一个文化,而且它很多元。我们希望今天干的这个事儿,也能让敦煌石窟文化继续融入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继续不停地融合碰撞。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文化时代。

我觉得目前敦煌文化的传播的最大问题在于我们的人才和能力不足。所以腾讯是不是真有这样一些人,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敦煌文化的挖掘中,再创新、转化、呈现?敦煌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投入到VR、AR、动漫、游戏这些项目中来?这些人的参与,是配合还是主动有兴趣,这些都很重要。

3关于新技术,我看到之前有AR和VR这方面的元素,未来可能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两位能不能谈谈这种新技术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在哪?

王旭东:新技术的引入或者应用,确实值得我们积极去做。但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技术再新、再高,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没有内容,就只是炫技术,不是真正传播我们的文化。面对这些像敦煌石窟这样的传统文化,你怎么提高它的价值,怎么跟这些技术结合起来,怎么让孩子们甚至大人都能从中获得一种快感,或者获得我们在参观时所不能得到的全新感受,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两家的合作,一定是深入的,不是浮在表面的合作。我们的团队跟腾讯的团队必须要相互理解,我们要了解腾讯的技术,腾讯也一定要了解敦煌文化的价值。

我们到底要传达出什么内容,重要性可能是高于一切的。不能让大家感觉这个技术很高级,但却不能借这些技术很好地感受内容。像VR、AR、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只是手段,内容始终是非常重要的,腾讯也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我们才能达成这样的共识,我们签战略合作协议是非常慎重的。

程武:新技术包括很多方面。

第一个方面,可能几年前,我们说云技术就是新技术。但现在,云技术已经变成一个大规模商业应用了,我们也希望用腾讯云既有的存储技术和智能运算,能切实帮助到敦煌研究院在图像及数据采集等许多工作上的优化。

第二个方面,大家看到的AR虚拟现实和VR增强现实技术,是现在比较热门的技术,但在应用上还不是特别广泛。但我们觉得在科研领域,如何让人们更有身临其境感在互联网端体验敦煌文化?这个是可以做大量功课的。因为AR和VR的商业应用肯定是在往前走的,未来的3-5年里就可能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应用。我们的技术团队会持续地跟王院长的团队一起探索,如何让技术与敦煌内容更好结合,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那么第三个方面,就是AI人工智能了。人工智能现在还是一个前沿研究,包括腾讯在内的许多国内外企业,都在这方面开始进行大力投入,我们也在全球范围内邀约人才,正在组织一个非常有技术实力的人工智能团队。所以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有一定的积累,在一些方面也已经有突破,而且许多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已经融入到我们公司的具体业务之中。

外界比较多听说的,我想可能是我们的围棋“绝艺”AI, 通过一年多的发力,已经连续拿了2个世界人工智能的围棋冠军。另外,在医疗方面,我们的“腾讯觅影”AI,现在已经实现了辅助医生对早期食管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进行筛查,更高效更准确发现病魔,其中对早期食管癌筛查准确率达到90%以上。同时,利用自然语音处理海量病历,“腾讯觅影”的AI辅助诊断能力能识别超过500种常见病种,有助于辅助医生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率。这些只是举例,基本上,腾讯在游戏AI、社交AI、内容AI和平台工具型AI都有很系统的探索,基于技术积累,以及利用云平台提供开放性的解决方案,如基于图像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及深度学习等能力。我们一方面立足腾讯的业务,利用AI来优化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保持开放心态,把研究结果分享给社会。

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刚刚开始,但它和各个产业的结合都充满了想象力。但是,怎么样可以把人工智能,有效应用到像敦煌这样的传统文物和文化保护项目里,真的就像王院长讲的,需要我们在尊重文物、尊重历史,尊重内容本身的基础上,两个团队充分加深相互理解。我觉得这个需要专门的团队坐下来,做深入紧密的研究。

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 

莫高窟第249窟

4我对开放的传统游戏数字图书馆这个项目比较感兴趣。现在在敦煌壁画中,大概记载了多少种中国古代游戏,有没有计划先做哪一个?

王旭东:敦煌壁画中的古代游戏,之前没有人专门研究,现在开始梳理了。

程武:我们双方在前期,先是有一个使命共识,然后找到具体切实可行的方向开始筹备。这是起点,我们今天是宣布合作。但是成果性的东西,大家可能需要耐心等待一些时间才能看到。

比如开放的传统游戏数字图书馆项目,这是腾讯互娱首个CSR项目,也是我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与中国企业利用数字技术保护传统游戏方面的首次携手。

在这次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中,腾讯团队通过做功课,发现敦煌壁画上记载了几十种曾经在丝绸之路上流行的传统游戏。于是我们就和敦煌研究院团队伙伴探讨,能否通过线上游戏、VR游戏、AI美术作品等形式,活化再现敦煌壁画中的这些传统游戏,以及它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两个团队做,还设想引入我们已经建立联系的高校青年学生创新机构一起,让更多有想法有技术的年轻人也加入起来,一起来为敦煌文化活化添砖加瓦。

但今天让我们俩给大家一个时间表,做一个具体的计划,我觉得,还是不要给下面的团队太大的压力。我觉得互联网的方式,不仅仅是把我们双方团队融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通过腾讯作为连接器,我们还可以把所有年轻人和其他创作者连接到一起。

再举一个例子,腾讯与故宫的合作,最早的发布会,可能我跟单院长也没有太多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但是合作4个月后,单院长把故宫的几个IP,以及一些文物形象授权拿出来,在腾讯NEXTIDEA项目里,我们开放给年轻人创作,年轻人用他们的聪明与热情,在对故宫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表情包创作,上传一个月时间里,就有4000万人下载。

所以即便像我们刚才所说,故宫一年的访问量远高于敦煌,但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只能不到2000万。但在互联网平台,1个月时间里,年轻人创作的表故宫表情包下载量,就可以有4000万。

举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为什么说我们是一个连接器 我们通过腾讯的能力,可以把整个社会,对这件事感兴趣的亿万用户,包括年轻人、年纪大一点的人,甚至小朋友们都可以连接在一起,在腾讯与敦煌的合作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各自对的敦煌的热爱与兴趣,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将作品上传到网络,为敦煌文化的传承与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敦煌壁画《九色鹿王本生图》局部图

目前敦煌的文化,在年轻人中的认知,可能除了每年170万到敦煌的人的直接感知,更多的人,还是看到和记住了上世界80年代的《九色鹿》,但实际上有非常都好的内容。我们相信影视和动漫等形式会,让敦煌文化有更多其他的承载,腾讯和敦煌合作之后,一定会帮助敦煌文化在大众层面绽放更多生命力。同时,我期望接下来我们可以有像《九色鹿》H5这样的互动作品出现,我们也可以把更多敦煌壁画上的故事,以更多丰富互动的形式生动展现出来。其实我们都只是抛砖,更多还是希望能够引发亿万用户参与的欲望。文化不是一家公司能做成的事情。

5因为敦煌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IP,包括敦煌本身也是非常好的IP,会不会推出相关的影片?

程武:目前双方团队第一步的沟通里,还不包括影视,但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我觉得做文化不能太着急,文化最急不得,何况还是敦煌石窟这样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所以还是要一步步来。

除了运用很多互联网科技的保护举措,以及动漫和游戏的合作,我们也一定会去思考如何在影视创作过程中,更多汲取敦煌石窟文化的精髓。至于具体怎么做,还需要双方团队不断的碰撞与论证。

青少年应以一种发展,积极的眼光看待文物流失,简单来说, 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的作用,是文物价值的具体体现。流失到海外的文物同样具有价值,文物对社会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主要有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的作用,所以,海外文物仍然起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然而中国文物流失到海外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大多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后开始的,也反映出当时中国弱小的国情,从这方面来说,文物流失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耻辱。圆明园不仅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上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火烧圆明园反映了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文物的价值和作用,虽然说国内与国外其间有联系,又有区别。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知大多人对文物回归有怎样的态度,然而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深化的。文物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文物价值的高低,因而文物的作用也会随着人们对文物价值认识的深化而变化。有时同样的文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其价值也会发生变化。但是文物回归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大多数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几乎都在馆中。

法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260万件,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从中国非法掠夺所得。

日本拥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近200万件之多,绝大多数均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劫掠出境。

德国各大博物馆都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据该国相关刊物披露:有据可查的总数大约在30万件左右。

…………

中国的文物流失海外是由多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为战争和不正当的贸易往来,导致了中国有上千万件的文物流失到海外。绝大多数文物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当然,也有很多是因为现代社会中的利益诱惑而导致的文物走私。

现在流失到海外的文物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物所涉及的种类。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无论青铜器,陶瓷还是雕刻雕塑。各种古籍珍品。根据流失文物的分布来看,美国收藏的文物居所有海外所有国家之首。其中包括绘画和地方志、古籍。这些文物主要陈列在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以及英国大英博物馆。

在瓷器收藏来看,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是最为齐全的,并且精品居多。日本收藏了中国13000片的甲骨片。敦煌遗书绝大部分都已经流失海外。在我国国内仅占三成。大英图书馆、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分别藏有超过千件的敦煌遗书。

此外还有世界多个国家均有敦煌遗书的收藏。早在十几年前,英国某考古学家就曾经提出过质疑的话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是否应该归还给中国?现场顿时变得寂静无声。有人同意应该归还中国而有人大声表示反对。反对者认为文物的掠夺见证了野蛮的侵略历史。它既是中国的文物,但是被抢夺之后,也是我们的文物。

通过这些文物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因为就是侵略行为的历史见证。虽然众说纷纭,但是我们还是更多的希望那些流失的海外文物能够尽快的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吧。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这都是一些历史问题,也可以说是政治问题,如果你坚持要要回来的话会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因为这些宝物很多都转手了好多次,好多人花了很多钱才买到,他们已经把他视为自己的财产,你坚持要走那是不可能的,你总不能在去他家里抢回来吧?就象鸦片战争时俄国割占我们的领土比河南省还要大的多,中国现在为什么连提都不敢提呢?总的来说还是国家实力不够强大!!!想想当年我们被小日本欺负成什么 样子!!!!TMD想起就来气,现在日本的右翼还很猖狂,根本不承认错误,教科书上把侵略中国说是改造!?他娘的,现在好多日本小孩根本不知道侵略过中国,更不要说他们在中国做的那些猪狗不如的事了。所以我现在根本不买日货,希望看到这个帖子的人也不要在买日货了

下边是我找到的资料你看下。记得给我弄成标准答案啊

2003年1月十余名中国著名文物专家齐集京城,对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等19家欧美博物馆、研究所上月9日联合发表的一项声明表示强烈谴责和 。在那项《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中,这些收藏了大量被劫掠来的他国、他民族文物的欧美博物馆声称,反对将艺术品、包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正当手段获取的文物艺术品归还给原属国。

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海外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就有精品中国文物不下上百万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横遭侵略 的近代以来被巧取豪夺走的。

欧美博物馆发声明反对归还

中国专家 驳斥

2002年12月9日,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欧美19家博物馆、研究所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中虽然也表示“国际博物馆联盟确信应该坚决不鼓励文物、艺术品和少数民族作品的非法交易。”但同时却声称:“对以前获得的这些物品,应该按照不同的价值和敏感来对待,应该反映出先前的时代特点。这些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在几十年前甚至几个世纪以前就被存放于欧美的博物馆里,是在与现在不同的条件下获得的。长期以来,这些获得的物品———不管是通过购买还是礼品交换等方式,已经成为保管这些物品的博物馆的一部分,并且延伸为收藏这些物品的国家的一部分。”《声明》最后说:“归还早已属于博物馆藏品的这些作品的呼声一直是这些年来博物馆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尽管需要一事一议,区别对待,但我们应该承认,博物馆不仅是为一个国家的人民服务的,而是为各国人民服务的。……限制博物馆对不同和多元作品的收藏,就是对所有参观者的不尊重。”

虽然用词委婉,但《声明》中拒绝将文物艺术品归还原属国的态度还是十分鲜明的。而且《声明》故意模糊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它们收藏的大量文物艺术品是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正当手段获取的。

今年1月21日,王世襄、李学勤、罗哲文等十余位中国著名文物专家、学者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组织下,齐聚北京保利大厦,对欧美博物馆的上述声明进行了 和驳斥。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表示,是谁的东西还是要还给谁。自鸦片战争以来,大量中国珍贵文物通过不正当方式流散海外,这是历史事实。如果通过这个声明,就此关闭文物回归的大门,于情于理,都很难让人接受。

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说,中国传世珍贵文物,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但决不因此而允许暗偷明抢,巧取豪夺。像云冈、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敦煌壁画、圆明园国宝等,都属于从我国掠夺走的文物,应该要求无偿归还。

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认为,大量文物流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文明古国收回文物的要求不是从现在才开始。30年以来希腊一直在要求返还文物。流失文物是老问题,第三世界国家反应尤为强烈。我们中国作为文物流失大国,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声音。一个国家势单力薄,第三世界国家可以通过民间搞联合。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量巨大,情况千差万别。专家们认为,对流失文物,要区别对待。有的流失出去,是历史上赠送给人家的。但被抢掠去的文物,必须索要回来,身首异处的要完整起来。

谢辰生先生认为,文物流失分两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大量文物流失,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历史问题。另一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很多文物因盗墓、走私而流失,主要是经济问题。

谢辰生认为,在抢救的前提下,应划清合法的与非法的界限。非法流失的文物,一定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索回,如用经济手段,反而会 流失,好事办成坏事。

参加聚会的专家们还纷纷表示,抢救国宝、保护文物,是顺民意、得民心的义举,要有坚定的信念,一代人做不完,要世世代代做下去。这是关乎民族精神、振兴中华的长期的事业。

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还专门就此发表了 ,表示:“《声明》首次表示反对将艺术品,包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正当手段获取的文物艺术品归还给原属国。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相抵触,与正义公理相违背,是对曾遭受侵害国家和民族正义权利的践踏。……艺术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不反对中国的文物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但只能共享,不能共有。中国有许多艺术品通过正当贸易、礼尚往来等方式流传到国外。它们摆在世界许多博物馆中供人们观赏、研究,这令中国人深感欣慰和自豪。但这与战争中通过不道德、非正义乃至非法途径而流失的文物,不能混为一谈。……如果博物馆展出的是靠非法掠夺而来的、甚至残缺不全的艺术品,则是艺术的不幸,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

海外中国文物知多少

中华文明历五千年经久不衰,构成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华彩乐章。以书画典籍、工艺珍品等文物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宝贵艺术财富和文化遗产。而今,它们宛若一粒粒珍珠,撒落在世界各地的各类博物馆、艺术馆以及私人收藏中。据不完全统计,仅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就有精品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

据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祖世龙先生介绍,中国文物大致是通过五种渠道流落海外的:

一、正常的贸易或馈赠,例如瓷器是中国古代大宗出口产品,自唐、五代开始便与丝、茶等商品一起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

二、由移居海外的华侨带出。

三、在战争中被劫掠的。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帝国主义侵略,每一次都被掠走大量文物。

四、被非法发掘、偷盗。

五、被以低价骗取。

祖世龙说,对于以上情况,应作具体分析,凡在正常往来中留存国外的中国文物,当不在追究之列,而对被劫掠、偷盗、骗取之文物,应该诉诸国际法律追索讨还。同在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赵宏先生介绍说,中国国宝主要流向了英、法、俄、美、日等近代帝国主义国家。在大英博物馆,提供展出的中国文物虽然只是他们所占有中国文物总数的九牛之一毛,但已摆满整整一个大厅,敦煌壁画赫然在目。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和集美博物馆,所藏中国敦煌文物举世无匹。曾经在中国历史上辉煌一时的西夏王朝文物资料,几乎全被俄罗斯掠走。美国凭借枪炮和大笔的美元,也占有了大量中国古代精品文物,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经常将中国文物天价拍出。日本为了获取目前所知形制最大、号称“宝鼎第一”的西周重器大盂鼎,曾杀人放火、破墙毁门、掘地三尺却终未得逞。1945年抗战结束时,据中国 粗略统计,日本抢夺的中国文物逾360万件又1870箱。

近代中国被劫掠文物为何难以归还?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与国际接轨,加入多个文物保护国际公约,并依据这些国际公约,坚持追索历史上被盗及非法出口的中国文物的严正立场,采取外交与法律手段,成功追索回多批流失文物。

然而我们也看到,目前追索回国的文物主要是近年来因非法走私而流失的。而对于战乱时期的近代中国流失的大批国宝,仍然难以依据国际公约加以追索。

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祖世龙先生介绍说,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规定,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该归还,而且没有任何时间限制。这里所说的“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一是不论战争何时发生,二是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归还要求。不过,这一原则虽然得到了国际间的基本认同,但目前还没有“条文化”。虽然国际公约规定被掠夺的文物应归还原属国,但一些西方国家———同时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几个国家,至今未在这些公约上签字。实际上,公约对这些国家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另外,出于某些原因,这些国家博物馆主观上并不希望归还其收藏的中国流失文物,甚至对参观、拍照都严格限制,使得 出面交涉异常困难。

原属国要求归还文物呼声不断高涨

事实上,文物被掠夺并不是中国一个国家遭受的厄运,自17世纪以后的殖民时期,被殖民化国家的文物几乎是无一例外地遭到掠夺。比如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由法国考古队在伊朗的苏萨发现并运走的,现存放于卢浮宫博物馆。在北非和西亚,拿破仑东征的结果使大量的埃及古物被盗往法国。1800年,英国驻土耳其公使甚至策划了把帕台农神庙和希腊神话的雕塑品运往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些新兴独立国家开始意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启发自豪感,产生感召力,因此,要求“归还”或“偿还”被掠走的民族文物呼声日益高涨,一些与此有关的国际条约陆续签订。1981年,联合国曾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各国博物馆和公私收藏全部或部分地把收藏在库中的非法文物归还给原属国。由此可见,通过归还被无礼剥夺的文物来重建破损的文化遗产,已经是主要国际组织承认和接受的道义原则。

然而,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实现这一原则在现实中还有重重的困难。比如,埃尔金大理石雕塑原来置于希腊的帕台农神庙中,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艺术品。19世纪早期,英国人埃尔金通过贿赂有关官员,将其带回英国并出售给英国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83年,希腊 正式要求归还石雕,却遭到英国 拒绝,至今未获解决。

然而,历史在前进,文明在不断进步。近30年来,也出现了许多归还原属国文物的事例。比如,1977年比利时把几千件文物归还给扎伊尔;同年荷兰把包括佛教和印度教雕像在内的大批文物归还给印尼;1997年,失窃20余年的一批迈锡尼珍贵文物被从美国运回雅典;2000年,英国将一尊距今约3000多年的埃及王后头像归还给埃及等等。

中国文物流失几次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大批国宝级文物惨遭明抢暗夺,长期流落异国他乡。其中几个历史事件更是中国文物流失的高峰。

圆明园罹难

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绝。圆明园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收典籍3503种,计79337卷,自此悉失;圆明园所藏商周青铜器、历代瓷器精品、古籍孤本、名人书画等等逾千逾万,无以胜计,自此悉失。法国拿破仑三世皇帝在枫丹白露宫专门建造中国文物馆,用以收藏圆明园国宝;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人摹本),还有一件乾隆年间从权臣和家抄出的长3尺、高2尺的白玉马……

八国联军入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包括《永乐大典》在内无数宫廷所藏的珍贵文物和古籍遭列强洗劫。经此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敦煌遭劫

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甬道北壁后沉睡了几百年的藏经洞被莫高窟主持王道士雇来清理沙土的杨姓伙计无意中发现。消息辗转流传,最早前来掠走敦煌遗书的是俄国人奥勃鲁切夫,1905年10月,他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饵,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藏经洞珍贵写本五大包。1907年3月,英国人斯坦因来到敦煌,打着要把“圣僧玄奘”从印度带来的佛经送回原处的鬼话,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从王道士手中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更凭借其卓越的汉学知识,在敦煌翻阅了整整三个星期,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直到此时的1909年,中国学术界、清朝 才知道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重大发现。而后直到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甲骨流失

1899年,清代金石学者王懿荣因患病从菜市口达仁堂中药铺买来龙骨,发现骨背上依稀刻有文字,古涩难辨,大惊之下,甲骨文因此发现。 殷墟甲骨为中国殷商后期的王室档案,内容几乎涉及了3000年前殷商时代的方方面面。但自出土之日起,殷墟甲骨即惨遭流失,被以各种名目搜购、席卷。目前所知殷墟甲骨约20万片,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遍及日、美、英等12个国家。

溥仪“监守自盗”

192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将六大箱共1200余件书画精品盗运出宫。这批文物珍品随他辗转北京、天津、长春等地,时间长达22年,途中被不时变卖。其间,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图卷》从天津流出,转手日本人,二战后为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的《五马图》,与唐朝名家韩的《五牛图》齐名,也自天津流出,据说现在为日本某法学教授秘藏。

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匆匆出逃,存于长春“小白楼”中的剩余文物精品又遭兵匪哄抢。这些遗散的国宝,当时被古玩界称为“东北货”,赫赫有名,有很多通过各种渠道流出中国,仅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就藏有17件。其中,北宋郭熙《树色平远图》藏美国;米芾《吴江舟中诗》藏美国;南宋江参《林峦积翠图》藏美国;北宋宋徽宗《金英秋禽图》藏英国……

孙殿英“盗墓”

1928年,军阀孙殿英率部野蛮盗掘了清东陵乾隆和慈禧陵,墓中所聚国宝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被孙殿英用于购买军火而散失异域他乡,损失浩大,至今无法估算。

“北京人”头骨丢失

1929年12月2日,在位于北京西南50公里处的周口店,25岁的裴文中发掘到了沉睡地下50万年的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此后,又有两颗头骨出土。抗战中,1941年,存放于北京协和医院的“北京人”头骨的安全受到威胁,经交涉,决定将“北京人”头骨运往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暂存。12月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押送装有“北京人”头骨的箱子,准备在秦皇岛登上“哈里逊总统号”邮轮。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哈里逊总统号”在开往秦皇岛途中被日军截用,并在长江搁浅,“北京人”头骨自此下落不明,成为一个历史谜团。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古籍承载了这悠久的历史。而中国古籍数量巨大,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蕴含了我国文化中精髓的部分。现如今传世古籍大概有十余万种,它们的保存状况却不是很好。许多古籍修复工作者一直在拼命的修复,然而古籍修复工作依然进展得十分缓慢。为什么古籍修复那么困难呢?

其一是古籍破损严重,这是很多图书馆都出现的问题。很多古籍破损严重到不能翻阅的程度,这给修复人员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古籍在流传的过程中不仅受到自然的侵蚀,还经历了人为的破坏。随着时间的流失,纸张变得很脆,一碰就会碎。其二是很多古籍都是通过购买,收集,捐赠等方式进入图书馆的,书籍在进馆之前保存程度不同,有些古籍甚至还有残损。其三是资金问题,古籍修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设备不足,人员不足。其四是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受到人为损坏,很多人在翻阅书籍的时候没有保护的意识,导致一些古籍在后期借阅的过程中损坏了。

那么想要传播古迹文化应该怎么做呢?其实现在随着人们对古籍保护认识程度的加深,古籍修复的过程越来越专业,主要是修复,尽量保持古籍的原汁原味。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持书籍的原意,不要放太多的主观因素。在用于修复古籍的设备和材料中,要注意成分,不能对古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在修复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古籍的保护,比如将古籍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延长古籍的寿命。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在图书馆借阅古籍时要注意轻轻翻页,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减少古籍的磨损程度。

流失海外的文物该不该高价购回

可惜我不认识什么考古者,历史者或是收藏者 今天中午得到了点启发,文物定义为鸦片战争开始后的一百年中被外国列强以侵略等不道德手段掠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