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编写的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4收藏

宋应星编写的是什么,第1张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书籍叫《天工开物》,《天工开物》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明代崇祯年间校勘《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著述,它的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首收录范围农业、工业以及手工业,具体有粮油、烛、机械、硫磺、砖瓦、纸、陶瓷、制盐、兵器、火药、染色、采煤、纺织、榨油等生产技术。

虽然现今的科学技术比起《天工开物》里记载的技术强得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的,但在当时《天工开物》的记载还是先进的科技,还有作者认真的著作态度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无论何时都是值得肯定的。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我整理的《天工开物》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工开物》读后感 篇1

 人类的生存依赖五谷,但是五谷的生长需要人类的种植,人类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天工开物》是我们祖先对于农业和工业技术等的总结,是存世最早的一部著作,也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世界它详细记述了有关农业物种培育和冶金工艺工艺等内容,同时还记述了有关工艺设备和组织生产等方面的研究经验。

 在农作物品种的培育方面,本书通过人们对水稻、麦子等新品种开发事例的研究,分析了土壤、气候和培育方法对于农作物品种生长变化的影响,同时又根据蚕蛾杂交所出现的变异情形,指出了人为的方式可以改变物种的特性。这为农作物新种的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冶金工艺方面,记述了锌的冶炼和锌铜合金的内容,这不仅在中国史上是首创,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也是率先提出的。而书中关于用锌金属代替炉甘石冶炼金属铜的方法,也是世界历史上采用该技术的首次记录,非常珍贵。

 书中关于各种工艺技术的记述比如水车的应用、灌钢技术、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技术和熔融技术等内容,都涉及许多物理学的力学和热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天工开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天工开物》对农业和工业的叙述让人敬佩,更让我惊讶的是古人的智慧。“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这是蕴含哲学含义的,讲述了事物的变化,从土壤到农作物的品种和特性,将随水土的变迁而改变。古人能认识到这种发展规律,让我震惊,谁说古人的智慧比不过现代人?这不是很好的佐证吗?

《天工开物》读后感 篇2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的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粮油、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如今科技发展先进,《天工开物》里的许多在作者看来当时先进的知识与技能,都已落后,不再能当做工艺说明书使用。可作者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仍是值得肯定的。书中的知识是前代人给留下的宝贵遗产,有许多还值得现在的人参考。尤其是作者提倡的“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观点,更值得我们后人推崇重视。

 当读到用澄清过的黄泥水过滤出白如霜雪的蔗糖时,当读到那些细分的农作物品种及其种植灌溉施肥收获和加工方面的知识时,当读到那些治炼养蚕提花纺织印染等技能时,不得不慨叹古人心思之细密精巧。大呼一句,原来先祖们曾这么能干!

 一部华夏古代史,不只是正史所记载的那些帝王将相的争权夺利,烛影摇红,居然有如此多的能人异士,不图显达,在底层默默做事,当着国家的基础柱石,才于千难万险的风雨飘摇中支撑起庞大的五千年传奇!明确点说,那些被歌颂被称扬的明君贤臣们,他们对生产和科学发展起到的破坏和阻碍作用远比促进作用要大。

 “麂皮去毛,硝熟为袄裤御风便体,袜靴更佳…殊方异物如金丝猿,上用为帽套;扯里狲御服以为袍,皆非中华物也。兽皮衣人此其大略,方物则不可殚述。飞禽之中有取鹰腹、雁胁毳毛,杀生盈万乃得一裘,名天鹅绒者,将焉用之?”

 “凡工匠结花本者,心计最精巧。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张悬花楼之上,即织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经,随甚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盖绫绢以浮轻而见花,纱罗以纠纬而见花。绫绢一梭一提,纱罗来梭提,往梭不提。天孙机杼,人巧备矣。”

 以前看南方收稻米的故事,总想不出那种打稻子的桶是什么样子。直到某天,在超市书架上看到《天工开物》这本书里的插图,才明白,“哦,原来是这样子的!”

 以前为建筑学家梁思成画的那些精工细描的古建筑图惊讶过,看到《天工开物》里的插图,才明白,古人在以前那种科技条件落后的条件下,治学精神远比今人更为严谨,所谓民国大师,只是离我们的年代近些,宣传的多些,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能工巧匠或高知文人,化做春泥,才培育出现代文明这枝艳丽夺目的牡丹花!

 以前曾为几百斤重的精密机械图纸被当作废纸,直接送往纸厂回炉惋惜过,看过《天工开物》,才明白,这个世上被浪费的,岂止是那些图纸!八股取士的落后制度,对国家的危害不是一般的大。宋应星这样的人才,居然考五次会试都不成功,最高官衔不过是个知府。生时寂寞,成名后依然寂寞,到如今,未见有过特别推荐赞许这种科学精神的电视剧或是文学作品出现。

 以前山西乔致庸在内蒙呼和浩特经商,与人争做胡麻油霸盘,大量囤积胡麻油,缸和瓮用完,干脆用羊皮缝成袋子,装上油,以木筏子装载,顺河而下。路上漏油,连河面都浮着油,香喷喷的。那时想着,这胡麻油想必不是芝麻油吧?或者是另一个品种?芝麻油那么贵,怎么会舍得这么糟蹋?

 看过《天工开物》,才明白,原来胡麻又名脂麻,今人有注释说是芝麻。听朋友说,胡麻是北方寒冷地区的油料作物,与芝麻不同,在晋北见过。胡麻油味道有点呛人,较棉籽油好,但远不及芝麻油。想来这位朋友说的是对的,眼见为实。无论是芝麻香油还是胡麻油,这位汇通天下的乔大商人,真是舍得下本钱造啊!

 我们的媒体,乐于报道的是官员们的动态,明星们的花絮秘闻,商人们的传奇手腕……大量的媒体资源都被浪费在宣传些落后思想上,什么嫡庶、宫斗、神鬼迷信、怪力乱神,刀光剑影、比富笑贫、婆媳斗法、底层互害……

 正风不行,正道不彰,不以科学为重,用着先进的互联网,传播着各种封建迷信落后的思想行为,没见到大力宣传公民的各种权利义务,提倡科学民主发展,成天就是用各种下作的玩意儿麻醉愚弄着社会大众。

 火热的直播平台上,不仅有会说么么哒,会撒娇要打赏的美女,一脸皱纹的算命先生也要来凑个热闹,居然戴个眼镜,利用直播平台现场给人算命!这个时代,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了!知识和文化,应该用在促进人类发展进步,与自然和谐共处,让美好生活得以延续更长时间上,而不是用于奢侈享乐,掠夺大自然的资源以供短期的受用上。

 污染水源,污染空气,用各种有毒的化学药剂促进动植物产量的提高,靠提前透支子孙后代那份来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绝不是什么好事。或许,几十年后,能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的水泥路面,残墙断壁的钢筋水泥建筑,野草荒城,黑水白沙。后人唯有大骂而已,还能说啥呢!

《天工开物》读后感 篇3

 第一次了解到《天工开物》这一本书是在电视上,看了一个公益片《典籍的中国》里面就讲的这本书,她被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正是这几个字吸引了我的眼球,所以我在年前买了这本书,准备一睹工艺百科全书的真容。

 作者是宋应星,本书主要写了五大部分食、衣、住、行、用,这本书写了当时明代中华经典的科技。

 作品在第一张写了《乃粒》通过人们对水稻,麦子等新品种开发适宜的研究,分析了土壤,气候和培育方式,对于农作物品种生长变化的影响。同时,又根据蚕蛾杂交所出现的变异情形指出了人为的方式可以改变物种的特性。这也为农业新总的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我们要学习第一,重视见闻测验,不臆度侈谈。世间有的人聪明博学,受到大家的堆崇,但他们连枣花和梨花都分不清楚却猜测什么楚萍,连铸的模子都很少接触,却去侈谈什么是营鼎。第二、主张遵循规律做事,不盲干不投机取巧。比如说《乃粒稻灾》塞古总和收藏古总要勤快,但不要盲干,否则会引起霉变而影响出芽率和抗病力。这都是作者在不断的观察和不断的学习。才得到的知识。第三、纵使创新发展,不因盾守旧。第四尊重广大劳动者赞美其酱心精神,重视观察不辞辛苦的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思考并查阅文献资料,加以考证,最终,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写成了《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对于农业和工业的叙述我很敬佩,更让我惊讶是古人的智慧。古人在明代的时候已经认识到了发展规律,让我震惊,谁说古人的智慧比不上现代人?这不是更好的见证吗?

  一、时代特征

 明清文化新高峰,承古萌新为特征。

 1、科技方面

 古代科著集大成,近代科技初引进。

 2、思想方面

 资本主义渐初萌,早期启蒙初诞生。

 3、文学方面

 文学主流为小说,市民文学达峰顶。

 4、古典文化

 官方编纂丛类书,中华文明博精深。

 5、西学文化

 西学东渐传科技,西方科学传明清。

 二、自然科学

 1、医药学

 药物学家李时珍,考察类比多创新。

 《本草纲目》万方剂,药物千八详说明。

 “东方药典”①声名远,反映进化又医病。

 2、农学

 明朝农学徐光启,关注百姓勤笔耕。

 《农政全书》说农耕,农学体系较完整。

 《秦西水法》初翻译,欧洲水利书阐明。

 3、地理学

 地理学家徐霞客,越山涉水释疑问。

 记载地貌喀斯特②,早于欧洲二百春。

 地理纠错③多发现,旅行游记史有名。

 4、《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宋应星,明代农工详说明。

 “工艺百科”④传国外,外来科技亦载明⑤。

 5、外技引进

 西方开辟新航路,科技东传初殖民。

 来华传教利玛窦,传播科技交友人。

 徐利⑥合译多书籍,中华科技血液新。

 三、社会科学

 1、思想哲学

 明清社会气象新,资本主义渐初萌。

 理学心学⑦为主体,民主思想初启蒙。

 ①李贽

 明末李贽主张新,否定孔子批儒经。

 揭露道学多虚伪,反对封建最典型。

 思想先进称“异端”,新生阶层⑧初反映。

 ②黄宗羲

 明末清初“三先生”⑨,批判理学角度新。

 梨洲⑩揭批君主制,提倡“法治”反帝君。

 “工商皆本”反抑商,学术影响到晚清。

 ③顾炎武

 明清学者顾炎武,“经世致用”研学问。

 理论实践相结合,著书郡国可利病⑾。

 反对君主行专制,天下权归天下人。

 脚踏实地新学风,后继学者学前人。

 ④王夫之

 船山先生⑿思想新,唯物主义又辩证。

 “气”为物质“理”规律,“天下惟器”唯物论。

 “动不舍静”“静含动”,运动绝对说辩证。

 否定理学主静说,船山观念地位尊。

 发展观点看历史,政治趋时常革新。

 2、文学

 高考资源网

 ①《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罗贯中,塑造人物多典型。

 历史小说第一部,三国纷争谋事人。

 ②《水浒转》

 施耐庵著《小浒传》,梁山好汉多传神。

 起义小说第一部,反对封建颂农民。

 ③《西游记》

 吴承恩说《西游记》,唐僧取经多风云。

 斩妖除怪孙大圣,长篇神话歌抗争。

 ④《红楼梦》

 曹高⒀先后说红楼,贾府盛衰宝黛⒁情。

 鞭挞礼教旧制度,封建没落有反映。

 古代长篇秀,中外红学多争鸣。

 ⑤《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吴敬梓,讽刺科举毒身心。

 ⑥《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蒲松龄,借写妖狐鞭清廷。

 3、丛书与类书

 中华文化博精深,古典文化达峰顶。

 ①类书

 明清编纂丛类书⒂,分别举证略说明。

 a《永乐大典》

 解缙主持编类书,《永乐大典》远盛名。

 分类成书两万卷,万册图书今凋零⒃。

 b《古书图书集成》

 《图书集成》一万卷,类书今现存。

 c《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为丛书,经史子集详阐明。

 收录典籍三千种,古代文化多保存。

 书成三万六千册,修书毁书⒄最典型。

 四、西学东渐

 1、起因

 西葡开辟新航路,殖民东来初殖民。

 葡占澳门荷据台,意谴教士⒅利玛窦。

 儒服汉语献“图琴”⒆,交友儒生为殖民。

 2、西学东传

 教士译书传科学,传华数理艺天文。

 修订历法铸火炮,中国科技血液新。

 3、东学西传

 明清闭关亦开明,中西交流一度盛。

 儒道学说传西方,教士居华两面性。

 4、衰落

 发展教徒反民俗⒇,干涉内政帝难忍。

 雍正诏令禁传教,西学东渐惜暂停。

 [注释]

 ①“东方药典”:指“东方医药巨典”。②“喀斯特”:岩溶地貌,以原南斯拉夫喀斯特地区最有名。③纠错:《徐霞客游记》中纠正了前代地理学著作中一些错误,如沅江、澜沧江各自入海,并非长江支流等。④“工艺百科”:国外称《天工开物》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⑤载明:《天工开物》收录了倭锻织造法、朝鲜棉布染整法、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⑥徐利:指明朝农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⑦心学:明朝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等人创立心学,提出“心外无物”等观点。⑧新生阶层:指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手工作坊主等。⑨“三先生”:指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⑩梨洲:黄宗羲、马梨洲。⑾利病:指顾炎武的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⑿船山先生:王夫之晚年隐居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王船山。⒀曹高:指《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高鄂。⒁宝黛:指贾宝玉和林黛玉。⒂类书:辑录各科书籍上的有关材料,按内容分门别类编排起来,便于录检、征行的一种工具书。⒃凋零:《永乐大典》原本一万一千多册,经八国联军洗劫,至今存世三百余册,国内有二百余册。⒄毁书: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对保存文化遗产贡献很大,禁毁的书籍也很多。⒅教士:指传教士。⒆图琴:16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明朝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八音琴、自鸣钟等,获准在京传教。⒇反民俗: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罗子教皇颁布谕旨,不准中国教徒敬天、祭孔、祭祖,一些传教士甚至干涉中国内政。

《天工开物》是宋应星主要代表作,此书于崇祯十年(1637)由友人涂绍(约1582—1645)资助刊刻。《天工开物》共3卷l8章,计有《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咸》、《甘嗜》、《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蘗》及《珠玉》等章,所叙述的内容涉及农业及工业近30个生产部门的技术。

《天工开物》所述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各章先后顺序的安排是根据“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作出的。宋应星把与人民衣食有关的农业各章置于全书之首,其次是有关工业各章,而以不切国计民生的珠玉一章垫后,体现了作者重农、重工和注重实学的思想。

  宋应星把天工开物分为三编,全书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列为十八个类目,每类一卷,共十八卷。

隋朝以前,主要的书籍还都是手抄本,手抄书籍费时费力费钱,非皇室官宦之家不能为之,所以,藏书也就只能是“政府投资工程”,一般的读书人能看到都算不易,惘论藏书了。中国的雕版印刷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而真正用于大量印刷书籍是在宋代,也就是说,民间开始有能力进行藏书活动从隋朝开始,在宋代最为繁盛。越到近代,藏书的种类越多,学问越大,门类越全。举例来说,藏书界最常用的“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旧刻、精本、旧抄、旧校。按照他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直到70年代末,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的标准才真正确定下来,所编的《中国善本书总目》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一、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二、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三、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四、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冶铸

原文

宋子曰:首山之采,肇自轩辕①,源流远矣哉。九牧贡金,用襄禹鼎②,从此火金功用日异而月新矣。夫金之生也,以土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于世也,母模子肖③,亦犹是焉。精粗巨细之间,但见钝者司舂,利者司垦,薄其身以媒合水火④而百姓繁,虚其腹以振荡空灵⑤而八音起。愿者肖仙梵之身⑥,而尘凡有至象。巧者夺上清之魄,而海宇遍流泉⑦,即屈指唱筹,岂能悉数!要之,人力不至于此。

注释

①首山之采,肇自轩辕:轩辕:黄帝。《史记·孝武本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②九牧贡金,用襄禹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万物而为之备。”九牧:九州之方伯。用九州所贡之铜铸九鼎以像九州之物。

③母模子肖:按五行说,金生于土,故前云金“以土为母”,而浇铸金器则先以土为模范,故又云“母模子肖”。

④薄其身以媒合水火:以金锻为刃器,铸为炊具,可为人获取食物,烹制于水火之中。

⑤虚其腹以振荡空灵:以金铸为钟镩之属,可以发声传远。

⑥愿者肖仙梵之身:有信仰者可以金铸仙佛之像。

⑦夺上清之魄,而海宇遍流泉:上清:铜钱之代称。故事有钱精为上清童子之说。泉:即钱。

译文

宋先生说:相传上古黄帝时代已经开始在首山采铜铸鼎,可见冶铸的历史真是渊源已久了。自从全国各地(九州)都进贡金属铜给夏禹铸成象征天下大权的九个大鼎以来,冶铸技术也就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了。金属本是从泥土中产生出来的,当它被铸造成器物来供人使用时,它的形状又跟泥土造的母模一个样。这正是所谓“以土为母”,“母模子肖”。铸件之中有精有粗,有大有小,作用各不相同。君且看:钝拙的可以用来舂东西,锋利的可以用来耕地,薄壁的可以用来烧水煮食而使民间百姓人丁兴旺,空腔的可以用来振荡空气而使声波振荡,美妙的乐章得以悠然响起。善良虔诚的信徒们模拟仙界神佛之形态为人间造出了精致逼真的偶像,心灵手巧的工匠抓住天上月亮的隐约轮廓而造出了天下到处流通的钱币。诸如此类,任凭人们屈指头、唱筹码,又哪里能够说得完呢?简而言之,这些东西纯靠人力是办不到的。

麸子心语:

有方向的忙碌亦或是休闲,生活都会是饱满、充实的。时光的质感你感受到了吗?如流沙?如绸缎亦或是巧克力般丝滑?更可以如陈年的老茶。

《绿野仙踪》:善良的小姑娘多诺茜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并迷失了回家的路。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没脑子的稻草人、没爱心的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互相帮助,携手协作,历尽艰险,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最终,他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智能和顽强的毅力,都如愿以偿地完成自己的心愿。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它们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对后代影响很大,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刺喻人的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故事》。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中国五十年儿童文学名家作品》: 神笔马良 萝卜回来了 一只想飞的猫 小溪流的歌 野葡萄 小蝌蚪找妈妈 猪八戒吃西瓜 小公鸡学吹喇叭 狐狸打猎人 谁丢了尾巴 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圆圆和方方 金瓜儿银豆儿 琥珀珠 雪孩子 老鼠看下棋 小狗的小房子 冰的画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窗下的树皮小屋 不愿短尾巴的狗 三个朋友 好蛇索索米 六个矮儿子 岩石上的小蝌蚪 小巴掌童话 黑猫警长·三次电话铃 舞蛇的泪 梦的雕塑 红雨伞·红木屐 炒命 乌鸦兄弟 猴子磨刀 井上历险记 石崮和洼地 山苏花 陶罐和铁罐 蜘蛛、蚕和老桑树 狐狸与乌鸦 罗文应的故事 小胖和小松 我和小荣 海滨的孩子 从地球到火星 小桔灯 妹妹入学 小仆人 布克的奇遇 谁是未来的中队长 三个铜板豆腐 白脖儿 小船,小船 雀儿妈妈和它的孩子 新星女队一号 第七条猎狗 我要我的雕刻刀 第十一根红布条 阿诚的龟 独船 五颗青黑枣儿 白色的塔 遥遥黄河源 儿子,你是谁 老人和鹿 羚羊木雕 四弟的绿庄园 校园喜剧 真 父亲的城 林东的故事 北宋浮桥 洋蛐蛐 五颗小小的心 一个少年的笔记 芦鸡 寒冬,我记忆的摇篮…… 知春鸟 十八双鞋 小伐木人的笔记

1637年,彻底断绝科举念头的宋应星写了一本书《天工开物》。这是一本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但其更多地着眼手工业,集中反映了我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的生产力状况。该书在崇祯十年初版发行后,很快就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学术界大量引用该书的有关论述,刻书界纷纷刻书以传播。

尽管如此,该书在中国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甚至到了清代,该书一度被朝廷列为禁书。

18世纪后半叶,乾隆皇帝设四库馆对中国古籍进行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我们所熟知的整理《四库全书》。其中,在江西进献书籍中,发现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的《方玉堂全集》、宋应星友人陈弘绪等人的一些著作提倡“华夷之辨”,具有反清思想。满清入关后,为了巩固统治,消灭汉族主体意识,对很多自己统治不利的典籍都进行修改或销毁。在次背景下,《天工开物》也未能幸免,以至后来经过满清近三百年的统治后,该书在中国基本绝迹。

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工开物》在17世纪末广泛传到日本。当时的日本生产技术落后,常常因无法生产与中国相媲美的产品而集体自卑。《天工开物》的到来,使日本如获至宝。政府将其作为生产技术的基础图书,在日本各藩的“植产兴业”中被奉为指南。不仅如此,书中所载各种科技成果,如沉铅结银法、铜合金制法、大型海船设计、提花机和炼锌技术等被日本学习后,大量应有日本国民的生产生活。

当然,《天工开物》更大的影响是在欧洲。《天工开物》成书的时代虽然是明末,我国国力并不怎么强盛。尽管如此,当时的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还是首屈一指的,中国长期积累的科学技术是欧洲无法比拟的,生产的产品也是全世界最好的。所以,《天工开物》传到欧洲后,人们纷纷以奇书而另眼相待,很快就引起了轰动。

《天工开物》在欧洲之所有受到重视,主要西方与东方的差距。中国以生产优良产品而著称,欧洲多有进口,但他们又想仿制中古产品而不得其法,《天工开物》的出现正好弥补了欧洲种种技术缺失。

宋应星编写的是什么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书籍叫《天工开物》,《天工开物》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