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为何又称“华夏子孙”?
中国为什麼又称「华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夏」,是哪个民族建立的?一本洋洋洒洒百万言的巨著《「濮」与中华民族》,可望对这些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给出答案,并解开中华民族一个个千古之谜。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语言学家金钟(李敬忠)教授,正陆续完成其视为传世之作的中国上古史《「濮」与中华民族》。
古往今来,许多史学家研究中国历史,大都是从古籍中引经据典,将前人说过的话或记录的历史传说,转引过来作证据,然后加上自己观点而发挥,写成专论。
金钟教授则尝试从浩瀚的中国史籍中抽丝剥茧,把「埋藏」在古籍字里行间数千年的古「濮」人语言的汉字译音词逐一找出,逐一弄清涵义,加以综合判断,从而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他通过「濮」语,得出了「华夏」的本义。
金钟说,「华夏」之名最早见於《周书成武》:「华夏蛮尴,罔不率俾」。最先明确解释「华夏」即「中国」,二名实为一体的,是《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中国为华夏也。」
到底华夏二字从何而来,「华」与「夏」各为何义?为何「华夏」可用来指称「中国」?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例如章太炎认为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水),林惠祥则认为是「华」即「花」之古字,是爱「花」的民族 ———「夏族」,故称「华夏」。范文澜则认为「华夏这名称,最基本的涵义在於文化。文化高的地区为夏,文化低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
金钟认为,古「濮」(百)越」语给出了非常合理的解释。「华夏」其实是古濮越语wu(wa)「咱们」ja(jo)「能干,有本领,强」,两者合起来是「咱本领高强」的意思。「华夏」是wu(wa) ja(jo)汉字译音。「华夏」二字早期译音的原型是《尚书尧典》里的「蛮夷猾夏」句中的「猾夏」二字。由於「猾」是「狡猾」之意,如果把这句话的汉意直译,即是「夷人野蛮,夏人狡猾」,歇后语即「都不是好东西」。岂非等於骂了「蛮夷」又骂了自己祖宗?
他考证,一些「有识之士」就利用「猾」与「华」同音,把「猾夏」改成了「华夏」。这样,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一众汉族,就人人皆大欢喜,乐用不疲了。「华夏」二字从此就被作为与「蛮夷」相对的骄傲而流传了数千年。
金钟又说,一些注释家注《尚书》时,将「猾」解释为「搅乱」,将「夏」解释为「中原」。因舜时尚无「夏朝」,如果说「蛮夷搅乱夏朝」讲不通,故以「夏」作「中原」,他直指这是「一种无奈的狡辩」。
其次,《尚书》「蛮夷猾夏,寇贼奸宄」之意,并不是说「蛮夷搅乱抢掠中原」,而是说「本领高强的乡下种田人,犯法作乱」。他重申,「猾」从古至今均无「搅乱」之意。
金钟指出,所谓「蛮夷华夏」,在「濮」人后裔的壮侗语里,至今都只不过是一句极平凡的话。壮语(南)的读音是mba:n35 ji55 wu35 ja35(jo)。mba:n是「村庄」,古「濮越」语历史发展分化为ma:n和ba:n。今傣(德宏)语、()佬语读ma:n,用汉字译音,史籍写作「蛮,曼,满」等,壮、布依、水、毛南等读ba:n,史籍汉字译音写作「板、阪、畈」等,黎语读fa:n,史籍汉字译音写作「番」。ji是「犁、耕」之义,史籍汉字译音写作「夷,伊,余,依,榆,俞」等。所谓「濮夷,布依,布越,濮越」是「耕田者、种田人」的意思。wu(wa)是「咱们」,汉字译音可写作「华,胡,吴……」等,ja(jo)是「能干,很强,有本领,或本领高强」的意思,用汉字译音可写作「夏,雅」等。mba:n(ma:n)ji合起来,意思是「村夫,或乡下种田人」。整句mba:n(ma:n) ji wu ja用汉字译音可写作「蛮夷华夏」,意思是「咱们乡下种田人本领高强」。就是这麼简单,却被历代统治者人为地歪曲并割裂和对立开来,成为贵与贱,高尚文明与低等野蛮两种不同的人群而讹传了几千年,并留下中华历史上兄弟阋墙的血泪史。
夏是濮人建立的王朝
金钟考证指出,「濮」是对中华历史文化贡献最大的古代民族,它在神州大地上历史最古老,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活动历史最长。可以说,它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他表示,「濮」本是「濮越」语里专用在人前面一个极普通的必带量词pu「位」的汉字译音。如pu vun「口」,pu ji「耕(种)田人」,pu lau「我们(的)人」,pu mba:n「村夫,乡下人」等,当今泰国国王的名字「蒲眉蓬」同样保留了这种用法,前面的「蒲」就是pu的汉字译音,后面的「眉蓬」才是名字。
pu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被用方块汉字译音写作「」,现代民族史学家罗香林指出「、濮」同音,则「」为濮之异文。」到了春秋时代,有人把pu ji(jai,jyi,joi)用汉字译成了「百越」,於是「越」便逐渐取代了「濮」。汉晋以后,有人又把pu lau的第二个音节用汉字译写作「僚,寮,辽,劳,牢」等数十个同音近音异译字群。於是,「僚」字群又逐渐取代了「濮」和「越」在史籍里大量使用。此后,「濮」、「越」、「僚」之间的神秘关系,就令很多人永远都弄不清了。
金钟重申,「濮」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私有制的「夏」王朝。从《史记》至今二千多年来,尚未见有哪一本史籍曾经这样说过的。他的结论是从考察历史语言得出。
一,「夏」的名称,来自「濮越」语ja(jo)「本领高强」。在「濮」人势力强大的四千多年前,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弱肉强食强者胜」。一群「本领高强」的「濮」人,打败了势力较弱的许多民族部落,建立自己强势统治,将弱者掳为奴隶。这群人成了统治集团,因而自称为ja,后来用汉字译音,就写作「夏」。由於「夏」之初,并非「家天下」,而是由一群「本领高强」的人,集体「打」出来后又进行集体统治,因此「华夏」(wu ja),实质上是集体英雄的代名词。
其次,中国正史的开山祖师司马迁撰写《史记夏本纪》时,虽然是以《尚书禹贡》这篇伪史作「蓝本」,但他也根据当时仍流行「濮语」关於「夏」代历史故事传说,用半是编造半是如实纪录了部分「濮语」写出一个「夏代帝王世系表」,这个「表」,除了编造的「启」之外,其余九个都可以用「濮」语还原。
再者,「夏」都及版图内的晋、陕、冀、鲁、豫,有众多的「濮」语留下的地名。如山西的蒲(濮)州(今永济),蒲阪,蒲掌,夏县,管头(与「驩兜」是同音异译,是「濮」语kun tau「我们(的)人」汉字译音);陕西的蒲城、褒(濮)濮;河北的博(蒲)野、博陵、步古沟、夏垫、馆陶(与山西「管头」同音异写);山东的临濮、蒲汪、博兴、博平、淄博、夏官、夏甸(与「夏垫」同音异写)、夏丘、夏口、禹城、北馆陶;河南的濮城、濮阳、博望、扶(濮)沟、蒲壁、传集、夏邑、夏馆等。
破译《山海经》
身为壮族后裔的金钟(李敬忠),师从语言学家马学良。他以其所著《语言演变论》提出「汉语语族」理论及突破斯大林传统的语言融合理论享誉国内外。
纵观其《「濮」与中华民族》这部巨著的目录,堪称引人入胜。在《总论什麼是中华民族》之后,有《濮与华夏》、《濮与百越》、《濮与夜郎》、《濮与蜀》、《濮与哀牢》、《濮与三皇五帝》、《濮与山海经》、《濮与汉及其他兄弟民族》、《濮与东南亚及太平洋群岛民族》等。这些篇章,其特点都是以「濮」语为主线贯串全部,其中《濮与山海经》最耐人寻味。
《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记录神州大地山川物产的地理经典。怪异的山水鸟兽名称,数千年来无人能够全面解读。就连晋代的大注释家郭璞也无能为力,在注释全书之后,为《山海经》作的《序》末尾,哀叹「非天下之至通,无以言山海之意矣。」奇妙的是,金钟教授至今解读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
金钟教授的成就已入编国家级名人辞书四十多种,包括《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优秀华人大辞典》、《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中国专家大辞典》等等。人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濮」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一个个千古之谜将逐渐破解,而他就是揭谜者。
“人民”一词古已有之。在中国古籍中,人民一般泛指人生,如《管子·七法》:“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也指平民、庶民、百姓,如《周礼·官记·大司徒》:“掌建邦之生地之图,舆其人民之数”。在古希腊、古罗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MT西塞罗等人的著作中也使用过人民的概念,但它是指奴隶主和自由民,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近代以后,“人民”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但往往与公民、国民等词混用,泛指社会的全体成员。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民这一概念才有了科学的和确定的含义。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龙的原形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含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地以不同方式困扰人们,至今也未全部解决,还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这里,我们将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一):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时而低首思索,时而仰天咏叹。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疑惑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二):
在屈原的时代,对龙敢于疑问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龙具有神的意象。但屈原提出的这类问题,却一直在历史的山谷中激起回响。当我们倘佯于九龙壁前,漫步于紫禁城中,或仁立在太和殿内时,威武神奇、神态各异的龙的形象,使人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真像它们就要喷云吐雾、腾空而去。但科学与理性告诉我们,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汉代学者王充就曾指出过,龙的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如鲤,爪似鹰,掌如虎,耳朵像牛。龙的这种形象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把目光移向遥远的史前时代。
我们的先民从猿转化为人类时,面对的是十分艰苦的自然环境。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和知识的落后,原始人类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从自然界中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和其它资源,一方面又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界产生崇拜与敬畏,这样便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巫术。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而且冥冥之中,还有主宰自然界的“神”。这个(或多个)神掌握着宇宙间的一切权力,可以福佑人类,也可以惩罚人类。但人们可以通过巫与神相通,求得神的庇护和帮助。
在原始宗教中,对动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人类最初的经济活动是狩猎,因而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感兴趣的对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动物果腹,还要躲避那些对自己生命构成威胁的凶猛动物的袭击。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鲵、蛇、鸟及某些昆虫等,以及这些动物奇异的能力,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可以蛰伏而届等,产生了崇拜和幻想。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三):
对动物的崇拜和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成为巫术活动中的极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往往把狩猎的成功与失败、是否遭到猛兽的危害与主宰自然界的神联系起来,看作是神意志的表达,而这些动物就成了神意志的体现。由此产生了原始人的献祭活动,即在狩猎归来后,先要以猎获动物的一部分祭神,对神的赐予表示感谢,然后才食用。在这种活动中,献祭的动物就成为人与神联系的中介,在这些动物身上表达着原始人对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当原始人类由狩猎经济向农业与畜牧业经济过渡后,虽然猎获动物作为食物来源的重要性逐渐减弱,但在献祭中以动物为祭物这一点并没有变化,动物依然作为人神沟通的工具。
由此,献祭的动物也逐渐神圣化。
这种献祭活动最初可能是简单的,但逐渐演化成一种庄严的仪式,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项,如部族成员疾病、死亡,部族之间的冲突,狩猎、耕种采集、迁徒等等。仪式上除了以动物作为祭物外,还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礼器。在这些祭器和礼器上,原始人类以极为虔诚的心情,绘出或刻出他们所崇敬的各种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云、动植物等。这些彩绘或雕刻虽然是一种摹拟,但不少摹拟,特别是对动物的摹拟进行了夸张,在夸张中体现了创造者的宗教观念。因此,这些由摹拟而形成的图案、饰纹或雕刻不仅与原型动物有了某种差别,而且具有了神圣的宗教含义。正是在这种具有宗教性的动物形象中,出现了最初的带有龙特征的动物纹饰,专家们把这种纹饰称为原龙纹。
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处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发现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壳摆塑的“龙”的图案。在甘肃也出土过绘有鲵纹的彩陶,在东北的辽河流域发现过距今5000年的玉“龙”,山西出土过带有“蟠龙纹”的彩陶。当然,这种“龙”与今天我们见到的龙形象还有很大的差距。
龙的发展——气象万千(一):
龙的图腾形象自商代形成后,随着悠悠岁月的流转,其形象也在变化和发展,政治的兴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沧桑,历史的一流一脉都在龙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商代,龙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密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较为浓烈,这是因为周伐商并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无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来对商进行惩罚。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夺取了天下。周人打败商人后,不但夺取了体现商人通天权力(实际上是统治权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铸的礼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据说周人伐商之时,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凤,口衔玉硅(也有记载说是口衔丹书)落在周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瑞应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
龙的发展——龙生九子:
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而演化为龙。然而并非所有的怪异兽像都百川归海,纳入了龙像之中,在与龙形象形成、发展的同时,一些怪异兽象也在发展,并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龙的某一种形象特征。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联系起来。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为何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然而这一公案却由于“真龙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结果。据说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仓卒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又向几名同僚询问,糅合民间传说,七拼八凑,才拉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了差。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
(虫+八)(虫+夏):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
嘲风:喜好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
睚眦: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
赑屃: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椒图:形状似螺蚌,性好闭,铺首衔环是其形象;
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
狻猊: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
囚牛:性喜音乐,其形为胡琴琴杆上端的刻像;
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龙的发展——飞龙在天(一):
自远古以来,广袤无际的天空一直是人们幻想驰骋的场所。
星河的浩瀚,明月的皎洁,朝阳的灿烂,云霞的瑰丽,都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把天上视为人间无法比拟的美境;而斗转星移的天象演化,冬去春来的四时变迁,电闪雷鸣、雨雪霜冻、洪水飓风乃至地震山崩、潮汐海啸等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又引起人们巨大的惊惧,认为上天存在着无限的权能,既可对人佑护,又可对人惩罚的神抵.这些神居住在美妙无比的仙境之中,注视着地上芸芸众生的一举一动,以威力来表达他们的喜怒。于是先民们产生了最初的仙及仙境的概念。按古代典籍《淮南子》、《穆天子传》的记述,天分为三,昆仑之上有凉风之水,称为下天,人登上可以长寿不死;再向上是中天,称为悬圃,是无风无雨的灵界;再向上是上天,是大帝为首的诸神的居住之所。这里有春山之泽,有清水之泉,温和无风,飞鸟翔而百兽戏。
古人对仙境的设想并不是一个模式。除了西北高耸的昆仑外,东方浩瀚的大海也同样激发起人们的想象力。《列子》中这样描绘:在渤海东下知几万亿里的地方,有一条大山谷,实际上是个无底的沟壑,称为旧墟。天地间的江河之水,全都流到这里,但壑中之水既不增,也不少。其中有5座仙山,分别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山高下周围约3万里,山顶平坦之处9000里。山与山相距7000里。山上有金石之台,禽兽个个通体洁白如雪,又有丛生的珠玉之树,上结甘美异常的果实,吃了不老不死。仙山上所居之人非神即圣,不可胜数。一日之内即能飞翔往来。
龙的发展——龙施雨沛(一):
中国龙文化中,龙的另一项功能是司水布雨。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龙湫歌》勾画了湫龙行云施雨的壮观场面:
环湫巨木老不花,渊沉千尺龙所家。
爪痕入木欲数寸,欢者心掉不敢哗。
去年大旱绵千里,禾不立苗麦垂死。
林神社鬼无奈何,老龙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风,倒卷江水倾虚空。
鳞间出火作飞电,金蛇夜掣层云中。
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箫小巫舞。
词门人散月娟娟,龙归抱珠湫底眠。
龙何以被当作司云布雨的神灵?这与龙的摹写原型有密切的联系,也与远古的农业经济息息相关。我们知道,龙虽然是由多种动物的形体结合,并经过艺术的夸张和变异而成,但这些动物大都是与水有关,如鱼、鳄、鲵、蛇等,某些与龙的起源有关的自然现象,如云、虹、闪电等,也与水或雨有密切的联系。这样,龙很容易被远古的先民想象为一种下可潜于渊、上可腾于天、行有从云雷电、可影响川泽云雨的神兽。《易经》中就认为云从龙,凤从虎。东汉的学者王充说:“龙听到雷声而起。龙起必有云相伴随,夏季则多有雷雨,龙多登云,乘云雨而行走。”
龙有司水布雨的功能,又是神的助手,因此在上古传说中,龙也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工具。《山海经》中记载了一则黄帝与蚩尤作战的故事,故事中说蚩尤率军队进攻黄帝,黄帝命令应龙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进攻。应龙受命后用它司水的本领将水蓄积起来,造成缺水,以图阻止敌人。但蚩尤请来风伯和雨神,纵风下雨。黄帝又从上天派下一名称作魃的女神协助应龙,止住了风雨,最后将蚩尤击败。但应龙与魃也无法回到天上,于是地上大旱。
龙的发展——真龙天子(一):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大诗人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表上后,新党官员们马上从中嗅出了苏轼的不满情绪,他们决定找一个借口,再给苏轼一点颜色。
借口很快找到,这就是苏轼的诗。
诗人的天性是吟颂,无论是欢乐还是愤怒,都可入诗。苏轼的弟弟苏辙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诫他:“北客南来休问讯,西湖虽好莫吟诗。”但苏轼还是借诗抒发胸臆,宣泄胸中的块垒,于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个月后,即被押回乌台(即御史府,宋代纠弹百官的机构)。
令苏拭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不过是封建社会千百起文字狱中的一起,但原因较为特别,即因“龙”而起,文字中对“龙”的态度有了问题。因为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又是皇帝的代称,皇帝是“真龙天子”。
龙文化——龙的传说: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不是被帝王们全部霸占。在民间,龙仍然以各种方式出现。中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下面介绍一些龙的传说:
天龙
乌龙
舞龙
百叶龙
龙与虎
龙的起源
九龙公道杯
龙珠
龙舟
龙王爷
雪山龙
曲阜龙图
二郎逐蹇龙
中华儿女为何又称“华夏子孙”?
本文2023-10-24 13:24: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