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丰紫砂壶是什么年代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4收藏

豫丰紫砂壶是什么年代的,第1张

  豫丰紫砂壶是清代年代的。

 豫丰是清代紫砂、黑砂、寿星壶的盖、底款。盖款为葫芦形阳文楷体印,底款为方形花边戳印,左边满文,右边汉文。豫丰陶器店由吴颐山后裔吴启南在宜兴蜀山南街创办。

 紫砂壶是一种中国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用于泡茶煮茶,始制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

 该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且,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最高含铁量达883%。紫砂壶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制温度在1100-1200℃之间。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

壶的基本形制是有盖、长颈、有耳、圆腹、圈足早期为贯耳西周中期以后为兽耳衔环、盖上有圈顶,可以倒置做杯盘用 。至春秋晚期,壶越发盛行,形制也越发华丽,器形一般为长颈,肩部有两个伏兽,盖为莲花装饰,壶完全取代了商和西周的尊,而且比尊更为华美更实用。

从壶形上看年代有几个特点:①无盖商,有盖是周后期,莲瓣盖是春秋。②贯耳早,环耳中,兽首衔环盛春秋,铺首衔环是战国③器身椭圆是商代,扁椭圆身是西周,圆身方体是春秋战国。

青铜卣有哪些基本式样,器形上有何时代特点?

卣(音“有”)是盛高级香酒的酒器具。送人定名为卣,至今沿用。多为圆口或椭圆形口,深腹圆足,有盖,有提梁。

1)商代卣的特点是长颈,圆形或长方形,商代晚期改为短颈和扁圆形体,分为扁圆卣,筒形卣,圆体卣,方形卣,鸟兽型卣五种,其中扁圆卣有7种基本式样,筒形卣有2种基本式样,圆体卣有2中基本式样,方形卣有2种基本式样。

以鸟兽形为器又有提梁者称“卣”,以鸟兽形为器无提梁者称“尊”这是鸟兽形卣和鸟兽形尊的区别,鸟兽形卣是商代晚期特有的器形。

2)西周卣

西周扁圆卣有7种基本式样西周圆体卣有2种基本式样。

鸟兽形卣在西周早期偶有发现,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卣少见,可能是卣的功能已被壶取代了。

爵与角,觚(姑),斝(甲),觯(至)又名“五爵”。爵是温酒,饮酒器,饰纹丰繁秀美是配套礼器之一,流行于商和西周初期。基本形制是:口部前为"流",后有"尾"中部为深圆腹杯,下有三锥足, 流与杯口之间有两个小柱。从器形上看铜爵有如下规律:1)圈足上有孔者,年代最早,爵为平底者,年代稍晚。圆底者年代最晚。2)流窄长者年代最早,流短槽宽者年代晚。3)柱小,位置在流前者年代早,柱高,位置越往后者,年代越晚。4)足部细尖且腿较直立者,年代早;足粗且腿较侈者,年代较晚

现存最早的漏壶是西汉漏壶。近几十年间,在陕西兴平、河北满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相继出土了三种西汉时期的漏壶。据史籍记载,西汉漏壶的形制是一种沉箭漏。以陕西兴平漏壶为例,它是一只铜质漏壶,由壶体和壶盖构成。壶体成圆筒形,且有三只壶脚,近底部的侧面有一壶嘴。壶盖亦成圆形,且有一提梁。壶盖与壶体可紧密连接,手拎提梁可以把漏壶提起来。在提梁与盖中间均有一个位置对应的小孔,过这些小孔可以插一支箭,根据箭上的刻度就可以判明时刻。内蒙古出土的铜漏还刻有制造的年代和地点,即“千章铜漏”、“河平二年四月造”(河平二年即公元前27年)。

豫丰紫砂壶是什么年代的

  豫丰紫砂壶是清代年代的。 豫丰是清代紫砂、黑砂、寿星壶的盖、底款。盖款为葫芦形阳文楷体印,底款为方形花边戳印,左边满文,右边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