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故事,第1张

1、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蔺相如对我说:‘当初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

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

蔺相如回答说:“大王如果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

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酬报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

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诈取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

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撞击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蔺相如料定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

蔺相如料定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让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

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

2、渑池会盟:

秦军攻打赵国,攻下石城。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

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

秦王发怒,不肯敲缶。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秦王不肯敲击瓦缶。蔺相如说:“如果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来给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献礼。”

3、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

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托辞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高下。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调转车子避开他。

在这种情况下,门客一齐规劝他说:“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一些恶言恶语,您却怕他,躲着他,怕得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

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们。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背,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家门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蔺相如和廉颇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扩展资料:

1、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约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父司马谈,历任太史令。司马谈卒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他自幼生活在民间,二十岁起游览名山大川,考察文物古迹,广为搜集史料,为他日后撰写《史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被当局判处腐刑。

出狱后,担任中书令。在此期间,他一直从事《史记》的写作。直至武帝征和二年(前91),才基本完成全书的撰写工作。他的卒年,约在完成《史记》以后的一二年或二三年,已无从查考。

2、作品鉴赏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

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在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进行描述时更是紧紧扣住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人物介绍:

1、廉颇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蔺相如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最主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孝成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

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参考资料: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资料: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的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理直气壮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见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也没有为难他,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2]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两块地方。第二年,秦国又派兵攻占了赵国的石城;又过了一年,再向赵国进攻,两国交战,赵国损失了两万多军队,但秦军的攻势也被遏止了。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见面,互修友好。赵王害怕秦王耍阴招,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商议,认为赵王推辞不去不好,就劝赵王去:“秦王约您会议,如果大王不去,那就显得赵国力小而胆怯了,还是去好。”赵王听从了廉颇、蔺相如二人的建议,蔺相如也随着赵王一起去了。 廉颇带领大军把赵王送到边境,临分手。对赵王说:“这次大王去渑池,路上来回的行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前后不会超过三十天。为了防止意外,要是过了这个日期大王还未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了。廉颇还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防备秦国的进攻。 到了渑池,见到秦王,双方行过礼,便在筵席上叙谈,酒到中巡,秦王对赵王说:“我听说你喜欢弹瑟,我这里有瑟,就请你弹一支曲子助助兴吧!”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弹了一曲。这时,秦国的御史走了过来,在简上写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秦王命赵王弹瑟。 蔺相如见此不悦,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我这里有个缶,请你敲敲缶让大家高兴高兴。”秦王听了勃然大怒,不肯答应。蔺相如又端起缶走过去,献给秦王,秦王还是不肯敲。蔺相如就说:“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应,我拼着一死,也要溅你一身血。”意思是要和秦王拼命。 秦王的侍卫看到秦王受到胁迫,慌忙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双眼,大喝一声,吓得侍卫连连后退,秦王心里很不高兴,也只好勉强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回头叫来赵国的御史,也把这件事情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宴会,赵王命秦王敲缶助兴。 秦国的大臣们见秦王没有占便宜,就说:“请赵王献出十五座城地为秦王祝福!”蔺相如也不示弱,说:“请秦王拿咸阳为赵王祝福!” 一直到酒筵结束,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机智勇敢地同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不屈不挠的斗争,挫败了秦国的图谋。秦国也知道廉颇率领大军驻扎在边境上,使用武力也得不到好处,便只好恭恭敬敬送赵国君臣回国。以后,秦、赵间暂时停止了战争。

一、通假字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2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3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4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5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6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9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宴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以吾两人在也(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凭借)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  ⑦赵王以为贤大夫(把……)  欢  ①逆强秦之欢(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④秦王因曰(于是就)  传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书  (1)拜书送于庭----国书  (2)秦御史前书曰---写  乃  (1)今君乃亡赵走燕-----却,竟然  (2)臣乃敢上璧------才  (3)乃使其从者衣褐----就

三、古今异义

  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虑,担心。今义指害病;灾祸)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⑤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⑧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⑨左右欲刃(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⑩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①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①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姬妾今义:美女)  ①③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将来的)明年)  ①④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指以前)①⑤窃计欲亡走燕(窃:古义私下里今义指偷东西走:古义指逃走今义指走路)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怀,怀揣着)  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⑦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⑧臣语曰(语,告诉)  ⑨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  ⑩赵王鼓瑟(鼓:弹奏)  ①①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嘻:苦笑声)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⑤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⑥乃辞谢(辞:用委婉的言辞)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⑤归璧与赵(归:使……归)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③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容)  ③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②宁许以负秦曲(曲,理亏之责)  g动词作名词: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常见句型:……者……也,……也)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翻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蔺相如者,赵人也  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⑤我为赵将  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⑧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于”字表被动(翻译:而您被赵王宠幸)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被动  ④使不辱于诸侯“于”字表被动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1、何以知之(以何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者人)  ③介宾结构后置:1、拜送书于庭(于庭拜送书)  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  4、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臣头今与壁于柱俱碎矣)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6、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  d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4:(缪贤)对曰:“臣尝有罪……”  5:不如因厚遇之,使(之)归赵  6:相如既归,赵王以(之)为贤大夫

祝你成功朋友,加油

这是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秦王以给蔺相如一块玉来换取城池,实际却推托他对秦王说:“宝玉有一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用计把璧拿到手后,他义正辞严地警告秦王,如果秦王用武力强夺,他的头就和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秦王无可奈何,只好答应蔺相如提出的条件:斋戒五天,在朝廷内举行设有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

蔺相如料定秦王如果得到宝玉后一定会负约,不肯把城给赵国,便悄悄地叫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着宝玉,从小路逃回赵国。蔺相如大智大勇,“完璧归赵”,举国称赞,被赵王破格提升为上大夫。

不久,秦国攻打赵国,杀死赵国兵士两万多人。诡计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上当,又不敢不去。蔺相如为了祖国荣誉,不怕牺牲,决定亲自陪同赵王前往渑池。

在宴会上,他与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国群臣向赵国要十五座城,蔺相如寸步不让,提出用秦国的国都咸阳作为交换条件,使秦王理屈词穷,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

回国后,他被任命为上卿,职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蔺相如本属草野之人,靠三寸不烂之舌立功,很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以后,不肯和廉颇相见,每到上朝时,常说有病,不愿和廉颇争地位;出门时,只要远远望见廉颇来了,便调转车子避开。

他的门客很不满意,蔺相如对他们说:“强悍的秦国所以不敢发兵攻打我们赵国,只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人在。现在,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去。我所以这样做,是先顾到国家的患难,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啊!”

廉颇听到这些话,羞愧万分,他脱衣露体,“负荆请罪”,赞扬了蔺相如博大的胸怀。将相终于言和,并且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扩展资料:

事件始末:

秦昭襄王因完璧归赵一事恼羞成怒,于秦昭王二十五年,借口赵国不与它一起进攻齐国,向赵进攻。取得赵兹氏(今山西汾阳)等两城。次年,攻取赵的离石(今山西离石县)。再次年,白起取赵代(今河北蔚县)、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

这时秦国大军正欲南攻楚,为安定东方的局势,在秦昭王二十八年,与赵惠王相约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相会修好。史称“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后,相如以功授官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以致于有后来的负荆请罪。渑池之会后,秦国、赵国间暂时停止了战争。赵军立即出兵齐国,攻下高唐等地。

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

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秦赵两国角力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场口水战里,有蔺相如的英勇无畏,也有秦王的色厉内荏,尽管有了不愉快,但是两国依旧达成了协议。秦国可以腾出手来,全力讨伐楚国,而赵国也缓了一口气,秦军给予的压力也减少了很多。

渑池之会前,秦国四面出击给关东六国带来了很大的阴影,秦王担心六国合纵,于是实行远交近攻之计,一方面结好燕国,齐国,另一方面进攻楚国,赵国等。而渑池之会就是为了缓和关系,全力攻楚。这件事并不是秦王为了“和氏璧”,而是为了缓和关系的举措。

由于这次挫折,秦国知道了即使齐国已经衰落,但东方还有有制约秦国的赵国力量的存在,也就是从这一刻起,赵国成了秦国最大的对手,之后秦国的行动都是围绕着削弱赵国进行的。中原的韩魏已经被打垮,秦国的敌人只剩下了北方的赵国和南方的楚国。

秦国认为赵国强大,加上地处中原,此时全面进攻赵国是不智的,而楚国偏远在南,在二十年前就已元气大伤,且秦国领土已经对楚国形成战略包围,因此进攻楚国就成了此时秦国的唯一选择。由于害怕赵国干涉秦国的攻楚战争,秦昭王决定先佯攻赵国,一来以战迫和,二来麻痹楚国。

——渑池之会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把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议) 赵王 {满面愁容}: 今日召诸位前来有要事相商,秦王来信,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不知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众臣先陷入沉思,眉头紧锁,后交头接耳) 赵臣甲: 秦国强大而我国弱,若给他,怕他出尔反尔,若不给他,又怕秦国打过来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呀! 赵臣乙: 可派一智勇双全之人出事秦国见机行事 赵王{紧锁眉头}: 可是派谁去哪? (众臣再次陷入沉思) 缪贤 {先眉头紧锁 后豁然开朗的样子}: 臣举荐一人,定能担此任 赵王 {迫不及待}:爱卿快讲 缪贤: 臣的门客蔺相如 赵王{ 面带疑惑}: 你怎知此人定能胜任 缪贤: 遥想当年 。。。 赵王 {面带喜色}: 好,就依卿之间,马上宣蔺相如 缪贤:宣蔺相如觐见 NO2 ( 蔺相如从容淡定的走了进来) 蔺相如{ 叩拜}: 草民蔺相如参见大王 赵王 上下打量了相如 我听说你很有才干,今日有一事相求 相如 {面色轻松}: 大王请讲 赵王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 相如 {思索一会儿}: 嗯。。。依草民愚见,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 若我给他和氏璧,秦国不给城怎麽办?

  相如 {沉思}: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 赵王 :有道理,谁可以出使秦国哪?

  相如 {紧锁眉头}: 大王如果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使和氏璧完整的带回赵国。 赵王 {赞许的点点头}: 就依你之见

  NO3

  (蔺相如捧着和氏璧来到秦国,没想到的是秦王竟在偏殿接见他)

  相如 {轻松淡定}:单膝下跪 秦国特使蔺相如参见大王

  秦王 {轻蔑的 }:可曾带玉来?

  相如 {双手奉上}: 请大王过目

  (侍卫接过玉呈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

  秦王: 果然是件珍宝啊

  (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一步)

  相如 {轻松 微笑}: 大王 壁上有斑 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 {疑惑的看着相如}: 喔?

  (说着便把玉给相如)

  相如 {接璧,后退,靠柱,举璧,怒发冲冠}: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诈取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怠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侍卫甲 :大殿之上岂容你在此放肆

  (侍卫近前准备夺璧,但又不敢冲上去,等待秦王之命)

  相如 :大王如果真的想逼我,我的头现在就同璧一起撞在柱子上。

  秦王 {满脸赔不是的笑 }: 刚才是寡人疏忽 还请原谅,来人

  (主管官员拿出地图,指点给赵国 的十五座城)

  主管 :赵使,这就是给赵国的十五座城

  (相如心想:就你们这些雕虫小技还想骗我,哼)

  相如 :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

  NO4

  (相如回到客栈后,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一条妙计)

  相如 {面色沉重}: 来人

  随从 :大人有何吩咐

  (相如取出和氏璧包好,交到随从手中,随从疑惑的接过)

  随从 :大人 这。。。。

  相如 {打断随从的话}: 我见秦王无意给城,你速乔装打扮,务必将和氏璧交到大王手中随从 有些为难 可是大人,您。。。您怎麽办?

  相如: 我自有办法,还不快走

  随从{ 不舍的望着相如}: 大人保重

  (望着随从的背影,相如长叹一口气)

  相如 :若秦王真杀我,我也算不辱使命

  NO5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

  相如 {不畏惧的笑}: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惊呼的声音。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

  秦臣乙 :既然你这么想死,那我就成全你,来人,把他给我拉出去

  (侍卫近前拉相如受刑)

  秦王 {无奈 摇头}: 退下,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

  (秦王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

  NO6

  (经过侍卫的连夜兼程,终于安全的把和氏璧交到赵王手中)

  赵王 {面色沉重}:有一丝担忧 不知相如现在如何,我可不想失去这样一位忠义之士呀!

  缪贤 {强装出一丝微笑}: 大王不必担忧,相如他吉人自有天相

  赵王 {满面愁容}: 唉。。。。。。

  (忽听门外来报)

  赵将甲 {急切}: 启禀大王,蔺相如回来啦

  赵王 {急切}: 快传

  相如 {诚心的笑}: 参见大王

  赵王 {近前,亲自扶相如起身}: 爱卿辛苦,你非但没有丢赵国的颜面,而且将和氏璧完好无损的带回来,全身而退,可谓劳苦功高啊!

  相如 :大王言重,为国效力乃是草民的本分

  缪贤 :相如果然不负众望啊

  赵王 :相如这次立大功一件,就封做上大夫吧!

  相如 :谢大王

  NO7

  (秦军夺城杀人,赵王怒气冲冲也忧心忡忡。)

  缪贤:宣秦使上殿。

  秦使:秦国使臣参见赵王。

  赵王{怒气}:秦王派你来干什么?

  秦使{奉上书信}:秦王特修书一封。

  (缪贤接过信呈给赵王,赵王看后勃然大怒。)

  赵王(把信扔在秦使身上,怒吼):夺了我的城,杀了我的人,现在又想来和好?绝不可能!来人啊!

  侍卫:在。

  赵王(更加愤怒,站起身指着秦使,怒吼):把他给我拉出去斩了!

  (侍卫拉起秦使往外走,蔺相如赶紧捡起信,浏览一遍。)

  相如:且慢。(面向赵王)大王,万万不可啊,这样只会使秦国更加愤怒,与我国不利啊。恳请大王饶他一命。至于秦王的邀请,大王您是否应邀呢?

  赵王:秦王心狠手辣,去了只怕会有不测。

  相如:若大王不去,就显得赵国软弱胆小,不利于赵国的长远发展啊,还请大王三思。

  (赵王陷入沉思,众臣也接过信读了起来。)

  廉颇:蔺大人言之有理,请大王三思。

  众臣(下跪):请大王三思。

  赵王(对秦使,怒气):你回去告诉秦王,我会去的。

  秦使(恐惧):谢大王。(跌跌撞撞地离开)

  NO8

  廉颇(跪,神情庄重):大王,您此次前去,估计行程和会见礼节不会超过三十天,若大王三十天回不来,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断秦军要挟之念。

  赵王(望着远方,忧虑):爱卿用心良苦,就按你说的办吧。

  廉颇(起身):是。(拉过蔺相如)蔺大人,此次前去凶多吉少,我已布置重兵占领要地,请大人务必保全赵王。

  相如(严肃):请将军放心,我必誓死保护大王,维护赵国尊严。

  廉颇:若秦王真敢动,我必让他血债血偿!大王保重,蔺大人保重。

  相如:保重。

  NO9

  (秦国军营之中,一个巨大的阴谋。)

  秦王:明日我将在渑池会见赵王,不知你们布置的如何?

  秦臣甲:禀大王,我已部署重兵占领要地,一旦动起手来,大王可全身而退,并且让赵王有来无回。

  秦王(面露奸笑):好,做得不错,事成之后我定有重赏。

  秦臣甲:(窃喜):谢大王。不过……(唯唯诺诺小声地说)

  秦王:不过什么,讲。

  秦臣甲:我军外围有不少赵军。

  秦王(满脸疑惑和不安):喔?在哪儿?

  秦臣甲(取出地图,指给秦王):这儿,这儿。

  秦王(轻蔑):区区赵军何足挂齿,你速派人调兵,在外围接应。

  秦臣甲:是

  NO10

  廉颇(忧心忡忡):估计大王明日会到达渑池,现在我军在什么地方?

  将官甲:禀将军,按将军部署,我部早已赶往渑池,昨日其他部分也已悄悄开拔,估计在大王到达前会部署完毕。

  廉颇(微露喜色):嗯,做的不错。对了,你火速赶往渑池,待大军到达后迅速占领要地,把秦军包围起来。

  将官甲:末将遵命!

  廉颇(忧虑):我军还有多少人没有出动?

  将官乙:除去守城大军,只有我部未动,将军问这干吗?

  廉颇:我估计秦军已经发现我军部分兵力,肯定会派人在外围接应。

  将官乙(双手抱拳,神情庄重):末将愿意前往,挡住秦军。

  廉颇:好,你火速出发,另外要使秦军相信,我军比他们多,全军出动。

  将官乙:末将遵命。

  NO11

  (赵、秦二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与赵王相互敬酒,高声谈论。)

  秦王(脸上闪过一丝诡笑):我私下听说赵王喜欢音乐,请赵王奏瑟。

  (于是赵王便从容 地奏了瑟。)

  秦御史(上前一步,坏笑着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奏瑟。

  (相如见赵王吃了亏,就取一瓦盆。)

  相如(取瓦盆,向前):赵王私下听说秦王擅于演奏琴的乐曲。请秦王敲一敲,来相互娱乐。

  (相如趁势跪下献上瓦盆,秦王脸色大变。)

  秦王:上次你欺骗我,我没降罪于你,而现在……哼,来人。

  侍卫(近前):在!

  秦王:把他给我拿下。

  (两国侍卫剑拔弩张,诸大臣面色严峻,而相如却十分冷静,面不改色。)

  相如(瞪大双眼):谁敢!秦王你我现在仅五步之遥。

  (秦王听后满脸惊慌,只好无奈地拍了一下。)

  赵御史(高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瓦盆。

  秦王:请拿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献礼。

  相如:请拿秦国的咸阳为赵王献礼。

  (忽然一官员跑了进来,在秦王耳边说了几句话,秦王脸色大变,惊慌、害怕、担忧,同时相如也在赵王耳旁说了几句话,赵王高兴地点了点头。)

  赵王:天色也不早看,多谢秦王款待,告辞。

  秦王(满脸不爽):不送。

  (侍卫近前,眼神中透出了杀机)

  秦王(怒瞪侍卫):退下。

  (望着赵王一行渐渐远去。)

  侍卫甲(疑惑):大王为何不让我们动手?

  秦王(无奈叹息):唉!不是我不想杀他,而是不能杀呀!

  秦臣甲:请大王明示。

  秦王:刚才前线来报,援军被赵军挡住,军队竟有我军两倍之多,而且我军外围突然冒出大批赵军。若是动起手来,我军恐怕不敌呀。(无奈地摇头)

  秦臣甲:可他们的大军竟未被我军发现。

  秦王:纵观赵国上下,仅有一人可以做到。

  秦臣甲:大王说的可是廉颇。

  秦王:嗯。(叹了口气)

  秦臣甲(献谄):大王不必担心,早晚有一天我国会灭了赵国。 秦王(摇头):你说的太简单了,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灭赵谈何容易啊!今天放他们回去,等于放虎归山啊。

  (秦臣点头,陷入沉思,忽见一人面露诡笑)

  秦臣乙:臣有一计,可使文武不和。

  秦王(饶有兴趣):说来听听。

  秦臣乙:是。本次渑池之会,蔺相如又立下大功,赵王定会重赏蔺相如,廉颇势必不服,我派人去煽动廉颇,让廉颇恨相如入骨,这样灭赵就指日可待了。

  秦王:妙计妙计呀,你速去办

  秦臣乙:是,臣亲自去办。

  秦王(咬牙切齿):蔺相如,你等着,我们两帐一起算。

  NO12

  秦臣乙:你可是廉将军的门客?

  廉门客:正是。您是?(疑惑)

  秦臣乙:我是秦国大夫,奉秦王之命与你有要事相商

  廉门客:你我没什么好说的,告辞。

  秦臣乙(拿出一颗夜明珠):且慢,你听我说完再走也不迟。

  (廉门客抵不住夜明珠的诱惑,又重新坐下,目不转睛地盯着)

  秦臣乙:秦王的意思是让你煽动廉颇,使将相水火不容。

  廉门客(沉思):这件事可不好办啊!

  秦臣乙:你要什么?但说无妨。

  廉门客:爽快。两颗夜明珠,黄金百两,珠宝百件,耕地百亩。另外事成之后要给我封官。

  秦臣乙:好,一言为定。两颗夜明珠你先收好,事成之后其他的再给你。

  廉门客(将夜明珠收好):告辞。

  秦臣乙:来人!

  侍卫甲:大人有何吩咐。

  秦臣乙:派人给我盯住他,他若不守信用就把他杀了,另外事成之后也把他杀了,把夜明珠拿回来。

  侍卫甲:末将明白。

  NO13

  赵王(非常高兴):本次我可安全回来,蔺爱卿功不可没呀!

  相如(微笑):大王过奖,臣不过是做好份内之事。

  赵王(更加高兴):相如谦虚了,你的表现大臣们有目共睹,就赏你黄金百两,封做上卿。

  相如(微笑):谢大王。这次大王能安全回来,廉将军也功不可没。

  赵王(威严):廉将军,赏你黄金百两,珠宝百件。

  廉颇(心中不服):谢大王

  (廉颇不满地看了相如一眼,若不是我布置重兵压制秦军,只凭你那三寸不烂之舌,早成了秦王刀下之鬼了。)

  NO14

  (廉颇独自喝闷酒,心中超不爽)

  廉门客(看见廉颇一笑):不知将军为何唉声叹气?

  廉颇(叹了口气):你有所不知啊,今日大王封了蔺相如做了上卿,官位比我还高,我心中不服啊!

  廉门客(偷偷地奸笑):将军生气是人之常情啊!可赵王也真够糊涂的啊,他蔺相如何德何能,官位比您好?

  廉颇(喝了口酒,再次叹气):哎,谁说不是呢

  (廉颇的门客见时机成熟,继续火上浇油)

  廉门客:将军您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大王却,哎……

  (廉颇心中本来就不服,经他这么一说更加愤怒,但他仍强忍着情绪,这毕竟是赵王的决定啊!)

  廉颇(神情忧郁):哎!可我又能怎样啊!

  廉门客(眉头一挑):可大人您也不能忍气吞声啊!

  (经他这么一说,廉颇彻底怒了)

  廉颇(拍了一下桌子,将板凳踢开):真是岂有此理……

  NO15

  门客(一脸不平):我等参见大人。

  相如笑:不知诸位前来何事?

  门客甲:我等远离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崇高品德。现在您和廉将军同在朝廷为官,廉将军说无理的话,但您却害怕而躲避他,害怕得太过分了。连一般人尚且羞耻,更何况对于将军,在想呢!我们没有才干,请让我们告辞离开。

  蔺相如: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谁更厉害呢?

  门客们:廉将军不如秦王

  相如: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颇,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我这样做是为了大局呀

  门客们:大人如此宽宏大量,我等佩服。

  门客乙:刚才多有冲撞,望大人原谅。

  相如:大家都是一家人,言重言重。

  NO16 廉夫人丛屋中走了出来,廉颇饮酒。

  廉夫人:夫君今日在烦些什么呀?拍廉颇肩膀

  廉颇:唉,还不是因为……唉,夫人听说我与蔺大人的事了吧?

  廉夫人:噢,略有耳闻

  廉:蔺大人如此顾全大局,我却说出那种话,真是惭愧。唉,这可如何是好?

  夫“嗯……不如去向蔺大人请罪吧

  廉颇目视夫人,廉夫人点了点头

  廉颇:我不是没想过向蔺大人请罪,可他会原谅我吗?

  廉夫人:蔺大人能说出这种话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心胸宽广之人,他肯定会原谅你的。

  廉颇:可是……可是,我如果去请罪,那我的颜面往哪放?

  廉夫人:夫君这个时候一定要放下面子,顾全大局呀!

  廉颇喝了口酒。

  廉夫人把酒杯放在桌上:夫君呀!喝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倒误事,还是少喝点酒吧!

  廉颇:拉过廉夫人的手拍了拍夫人我明白你的用心,可我不是愁吗?哎,再怎么说我也是堂堂将军呀!

  廉夫人:正因如此,你才更应该去。身为将军,能独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犯了错当然就要去认错,没什么不妥,倘若不去,倒是别人会认为你是个心胸狭隘之人,这才是更失威信呀!

  廉颇:夫人言之有理……

  廉颇思忖片刻,夫人看着廉颇不语。

  廉颇:对了,夫人去找些荆条给我

  廉夫人:你要它做什么?

  廉颇:我要背着荆条去见蔺大人!正气凛然

  廉夫人:好!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N017

  蔺相如门前,廉颇与廉门客。

  廉门客:将军在此等候,我去敲门。

  廉颇在门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好,我就跪在这里,蔺大人不原谅我,我就不起来!

  廉门客敲门

  门童开门:这位 是……

  廉门客:我是廉将军的门客,廉将军今日来此请罪于蔺大人,麻烦向蔺大人传达一声。

  门童想了片刻,伸头看了看门客身后的廉颇:好,您请稍等。

  (门童关门,门客在门前徘徊一会,蔺急匆匆的开门,慌忙扶廉颇起来,廉颇坚决不起来。)

  蔺:廉将军,你这是为何?不敢当,不敢当啊!

  廉:我前来请罪,是为我那犯粗鲁之话。蔺大人如此心胸宽大,顾全大局,廉颇实在自愧不如啊!

  蔺:将军掀起来,我们有话进屋去讲。

  廉:不!蔺大人一刻不原谅廉颇,廉颇就一刻不起。

  蔺:将军是如此重情义之人,那等事还何足挂齿,将军快快请起吧!

  廉:谢蔺大人

  蔺指向屋中:请

  蔺,连,门客一同进门,门童关门。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故事

1、完璧归赵: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