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古籍的成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4收藏

来自古籍的成语,第1张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篇》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温故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4 择善而从

解释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来源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诲人不倦

解释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来源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这则成语的耻是:羞耻。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见贤思齐

解释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来源 《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百忍成金

解释:形容忍耐的可贵。

出自:《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不依靠成语词典和搜索引擎,怎样大概判断一个四字词语是不是成语:

1、记住成语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形象具体、语势有力、文气较足,凡是符合上述特点的四字词有可能是成语,例如:紫气东来。

2、相反,词语平淡、文气很差、念起来拗口甚至不通顺的四字词语很有可能不是成语,例如:不能战胜。

3、很新的典故组合的四字词组,还没有收录进成语词典呢,肯定不是成语,成语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和时间,但是今后极有可能是一个成语,例如:正龙拍虎。

4、对于像“与时俱进”这样的词组,虽然还可能没有收录进成语词典,但是由于它符合第1条的特点,加上影响巨大广泛,可以肯定的说,与时俱进就是个成语了。

当然以上不是绝对的,例如五颜六色,看起来平平淡淡,但是成语词典收录了它,不过,这个五颜六色的确太平淡了,可以淘汰掉,不把它当成语用。

成语来源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以上内容参考 -成语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汉语独有的表达方式,博大精深。它一般由4个字组成,每一个成语的背后,大都有一个故事或典故,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千百年来影响深远。

据统计,中国约有5万个成语,其中96%是四字成语。早在先秦时期,成语的应用就已十分普遍,而成语的发明也是在这一时期不断壮大的。此后两千年来,成语在不断丰富,但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汉语用词的完善,新成语的发明也越来越少了。

图:负荆请罪

当然,并非近现代以来,一个新成语都没有了,而是非常少,相比于古代时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如用的比较广泛的近现代成语顺藤摸瓜、舍己救人、电闪雷鸣、出乎意料等,还有前几年出来的,得到认可的正龙拍虎,唐骏读博等成语。

除此之外,能算得上是新成语的,几乎就没有了。那中国5万多个成语,大都是古人发明,为何近现代很少发明很成语了?总结起来,主要有3个原因。

图:完璧归赵

一、语言环境的变化

成语脱胎于文言文。在纸张还没有发明的时代,文字记录大多以竹简、织锦为主,书写不但十分不便,而且耗材昂贵。因此,出于省钱省力需要,人们不可能把口语全部完整地记录下来,必须惜字如金,将口语经过一定的修饰,去繁书简,于是文言文就诞生了。

而成语相比文言文,更加的短小精悍,一般成语只有四个字,背后记载的典故却可能是几百字、几千字。正所谓四两拨千斤,这种便捷的记录系统,自然有利于传播,因此大大促进了成语的发展和使用。

图:滥竽充数

近现代以来,白话文逐渐取代了文言文,书写系统的变化,使得成语发明的土壤不复存在,因而新成语也就少了。举个例子,以前在竹简上刻一个字的时间,足够现在在电脑上打100字甚至1000字,因而人们不再需要惜字如金,就可以很快速便捷地记录事件。

二、文化从精英向平民阶层转移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属于精英文化。古时候,读书做学问是少数精英的事,知识垄断在精英手中,文化高度集中。而近现代则越来越不同,这就像互联网的发展,古代文化是中心化的,而近现代以来的文化,是不断的去中心化的。

图:亡羊补牢

文化从精英向平民阶层转移,意味着语言书写习惯也要为大众服务,要让更多人能写会读,更简单易理解。这也是为何近代文言文被抛弃的原因,因为它已经阻碍了了大多数人对知识的渴求。当书面用语越来越向口语靠近,就注定了文言文的土壤消失,新成语也随之消失。总结起来,就是文化的普及,社会的发展,让知识需要更直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三、成语已经够多了

最后来说,中国5万多个成语,我们常用的也就几千个,和汉字一样,既然现有成语已经足够使用,足够表达清楚意思了,为何还要劳心费力去发明新成语呢?

图:现代成语“正龙拍虎”主人公周正龙

当然,以后可能还会有极少量的新成语出现,但可以预见,新成语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小到经不起时间的洗礼,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至于那些如今出现的网络四字用语,我认为那不是成语,只是昙花一现的快消词语,更不可能流传下去。

#能力训练# 导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而又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下面是 分享的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及意思。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及意思:克已奉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阳人。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颍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怀念。

 “克己奉公”这则成语的克己是克制、约束自已;奉公是以公事为重。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篇二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及意思:南辕北辙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魏策四》,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季梁对安厘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越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说到这儿,季梁把话头引上本题:“而今,大王要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树立权威,众望所归;如果仗着自已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进攻人家,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

 魏安厘王听了这一席话,深感季梁给他点明了重要的道理,便决心停止伐赵。

 以上史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意义和“南辕北辙”相同。

 “南辕北辙”这则成语的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篇三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及意思:空前绝后

  这个成语来源于《宣和画谱》,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

 晋朝顾恺之,才华出众,学识渊博,他的绘画才能更是出色,闻名于世。顾恺之画人物,神态逼真,形象生动。与众不同的是,他画人物,从来不先点眼珠。有人问其原因,他说:人物传神之处,正在这个地方。一语道出了其中的诀窍,使人叹服。当时被人称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南北朝时的梁朝,又出了一个叫张僧繇的大画家。他善画山水、人物、佛像,在当时名气很响。梁武帝建了很多寺庙佛塔,都命他作画。据说,有一次他在一个寺庙的墙上画了四条龙,却没有给龙点眼珠。旁人问他为什么不点上眼珠,他说:“恐怕点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去。”众人不信,坚持要他试一试,他便点了两条,果然破壁飞去。这一传说虽夸张得近于荒诞,但说明了他作画技艺得很高超的。

 到了唐朝,又出了个更有成就的画家吴道子,集绘画、书法大成于一身。他的山水、佛像画闻名当时,且写得一手好字,有书圣之称。据传说,他曾为唐玄宗画巨幅嘉陵江图,几百里山水竟在一天内画好了。他在景玄寺中画了地狱变相图,不画鬼怪而阴森逼人,相传看过这幅画后改过自新、弃恶从善的大有人在。所以,后来有人评价这三个画家时,认为顾恺之的画成就超越前人,张僧繇的画成就后人莫及,而吴道子则兼两人的长处。

 “空前绝后”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以前不曾有过,今后不会再有。形容超绝古今,独一无二。也作“光前绝后”。

篇四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及意思:开卷有益

  这个成语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开卷有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篇五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及意思:侃侃而谈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口口(口口为左足右叔和左足右昔,音cuji,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

 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其中又分为两等,一级称为卿,即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个儒家学派的。但他在当时的地位仅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并提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极力维护贵族等级秩序,所以他是一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家乡,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说话,和下大夫说话,他都有不同的举止和言语。

 平时,在家乡与乡亲们谈话,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辞令的样子;但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他却十分善言,只是比较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在国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仪去做,小心谨慎,还怕有不妥之处。

 应该说,孔子提倡的礼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即使从现在来说,也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侃侃而谈”这则成语的侃侃是刚直而从容的样子。比喻说话时,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样子。

先发制人:原指在战争中的双方,先采取行动的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可以制伏对方。

先发制人: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战争中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历史典故:秦朝未年,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其中又以陈胜和吴广率领的百姓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有个叫殷通的会稽郡守也想趁机推翻秦朝,所以就请来当时在吴国避难的项梁和项羽叔侄俩人共商大事。

项梁和项羽在当地广结了许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两人本身熟悉兵法,因此很受当地百姓的敬仰。项梁对殷通说:“现在各地义军纷纷起义,所以现在正是消灭秦国的最好机会,当然先起义发动的人就可以得到先机,我们应该早点起义才是。”

项梁看出殷通性格胆怯,难成大事,于是就叫项羽把他杀死,并收服了他的部下。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征集人马,壮大军队,并且打出灭秦的旗号。而项羽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学习成语的方法和技巧:

1、分清成语的类型

成语的类型有很多,比如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等等。对于初学者,最好的方法是根据成语的类型进行分类学习。例如,首先学习形容词类成语,如“乌云密布”、“流芳百世”等,这不仅能够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而且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使用成语。

2、学习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来源是很有意思的,有的成语来源于古籍典故,有的成语来源于民间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比如,成语“不眠之夜”来源于《后汉书·马援传》,形容将士夜间勤勉备战的形象,这个例子就非常生动贴切地说明成语的来源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成语,同时还能让学习成语更容易记忆。

3、背诵成语和用法

成语的背通是提高成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但是光背成语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成语的用法。这样才能避免“不知道用在哪里”的尴尬。因此,在背通成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记住成语的用法和搭配。比如,成语“锦上添花”多用于形容好事变得更好,与“雪中送炭”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雪中送炭”多用于形容在困难时给予帮助的人或事物。

“提头来见”不是成语,而是短语或句子。它来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学或传说中的某些情境,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成语。

在《汉书·赵充国传》中可能会有“提头来见”的出处,但需要具体分析文本内容才能确定。

生活中如果我们想形容做一件事情很难,自身力量太小,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会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杯水车薪。如果形容一个人十分自私吝啬会用一个成语来表达——一毛不拔。那这些成语到底出自哪里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生活中常用到的出自于古籍中的成语典故。

一、《孟子》中的成语

1、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

《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

3、始作俑者俑,古代用来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后用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4、事半功倍事,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意为措施只有古人的一半,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后形容费力小,收效大。(注意与其反义词“事倍功半”的区别)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5、一毛不拔形容十分自私吝啬。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二、《荀子》中的成语

1、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2、持之有故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3、后发制人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荀子·议兵》: “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4、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三、《韩非子》中的成语

1、吹毛求疵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2、道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3、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试题练习(单选)1下列典故出自于《孟子》的是( )。

A老马识途

B箪食瓢饮

C一毛不拔

D吹毛求疵

答案C。解析:老马识途、吹毛求疵出自于《韩非子》,箪食瓢饮出自于《论语》。故本题答案为 C。

来自古籍的成语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