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24个传统节日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中国的24个传统节日有哪些,第1张

一共17个,并没有24个。

1、春节

春节历史悠久,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人们常说但是过大年、过年就是这一天。现在春节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2、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灯节、小正月、上元节等,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自古以来元宵节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人们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3、龙抬头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二月二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4、社日节(土地诞)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社日节我国民间习俗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5、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上古时代上巳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此外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时间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6、寒食节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旧俗中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个节日,时间是在清明节前1-2天,在古代日期并不固定,有说在清明节前一天,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在大多和清明节过。

7、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我国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其习俗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此外,清明节的时间为公历(阳历)4月5日前后。

8、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等,汉代前为干支历午月午日,汉代后演变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与春节一样,其习俗蕴含着祈福、消灾等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一种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

9、七夕节

七夕节又被人们称为七姐节、乞巧节等,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为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_上举行,所以起名叫“七夕”。

10、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五。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11、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

12、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13、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鬼头日”等,时间为阴历十月初一。我国北方地区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寒衣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

14、冬至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时间为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15、腊八节

腊八节经过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俗称“腊八”,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这个节日的习俗主要是“喝腊八粥”。

16、小年

因为由于各地风俗“小年”的日子也会有差异同,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腊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时期,都是腊月二十四祭祀;此外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17、除夕

除夕又被人们称为大年三十,在除夕当日,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而且有贴年红、年夜饭、压岁钱、辞岁、守岁等习俗。

诸子百家

1.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 《管子》

2.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3.法家(李悝,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此书。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 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国戏剧

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二人转、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脸谱、梨园戏、歌仔戏等。

中国建筑

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民宅

汉字汉语

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打油诗等……

传统中医

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宗教哲学

儒、道、佛、周易、阴阳、五行、干支、罗盘、八卦、占卜、风水、面相等

民间工艺

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凤眼、千层底、檐、鹫

中华武术

太极拳、咏春拳、少林、武当

地域文化

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

中国传统文化

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天府之国、大西北、桂林山水、天涯海角、中原文化、巴陵文化……民风民俗

礼节、婚嫁(红娘、月老、聘礼、洞房)、丧葬(孝服、纸钱、头七)、祭祀(天地祖先);门神、年画、鞭炮、汤圆、饺子。

衣冠服饰

汉族衣冠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

汉民族服

中国还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而诞生的中山装、唐装、旗袍,各少数民族服饰、各类传统及现代的佩饰、鞋、帽等。

四大雅戏

花鸟鱼虫

动物植物

龙、凤、麒麟、虎、豹、鹤、龟、大熊猫;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荷花,菊花,月季,桂花,杜鹃花,水仙花和茶花。

龙生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螭吻、饕餮、椒图、蚣蝮、貔貅。

古玩器物

玉(玉佩、玉雕……)金银器、瓷器、红木家俱、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器、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十八般兵器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

饮食厨艺

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道;酒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徽)、饺子、汤圆、粽子、年糕、月饼、筷子;鱼翅、熊掌、海参、鲍鱼……

传说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天仙配、梁祝、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白蛇传

神妖鬼怪

神仙、妖怪、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传统音乐

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

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道教音乐、佛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喜迎及巡礼乐、宴乐。

“戏曲”

戏曲“四大声腔”

四声腔,展辉煌,对戏曲,有影响;

昆山腔,经改良,艺术上,有开创。

弋阳腔,节奏强,加滚白,调高亢;

梆子腔,声响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黄腔,二合一,称二黄,和西皮;

西皮刚,二黄抑,后发展,成京剧。

声腔中以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为典型。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中国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道教文化、禅宗文化、饮食文化、孝贤文化、慈善文化、中医文化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春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活动主要有贴春联、燃放爆竹、包饺子、拜年等。描写春节的诗作有北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元夜有观灯、吃元宵(汤圆)的习俗。南方包汤圆北方滚元宵。描写元宵节的诗作有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三、寒食节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或一日,不得用火,吃冷食三日。传说晋文公流亡时,个子推曾为他割股充饥,但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忘记个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愿夸功争宠,于是携母隐居,后来晋文公反复请介子推出山,他不愿为官,最后晋文公放火焚山,个子推抱着母亲烧死在树下。后人为纪念忠臣义士,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吃冷食。

四、清明节

清明节是每年的四月五日,主要活动是扫墓和踏青。清明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描写清明节的诗作有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五、端午节

端午为农历五月初五,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艾叶、系红线等。据说是为纪念屈原于此日投泪罗江而死。

六、七夕节

七夕为农历七月初七,又叫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通过天河相会,妇女们摆酒脯瓜果于庭前,用五色线对月穿七孔针,过者为巧,谓之乞巧。七夕节可以说是中国的情人节。描写七夕的诗作有秦观的《鹊桥仙》: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中元节

中元为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以饲恶鬼,僧寺作孟兰盆会以使亲人脱离恶鬼道,后逐渐成鬼节,民间此日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八、中秋节

中秋为八月十五,处在秋季三个月的中央。此时为秋分前后,秋高气爽,月亮圆时显得更为明亮皎洁,为家人团聚之时。在这个节日家人团聚,赏月。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朱无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 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九、重阳节

重阳为九月九日,九为阳数之极,故名。此日有登高、赏菊、饮酒、佩带莱英的习惯。现定为老人节。描写重阳节的诗作有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十、腊八节

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人将其看做节气的起点要举行庆祝祭祀活动。古代于岁末要举行腊祭,该日称腊日(日期不定),该月称腊月。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于十二月初八成道,故佛寺此日要煮粥敬佛受此影响,民间将腊日定在此日(即腊八),并煮腊八粥。

十一、小年

小年为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现今为二十三日),又称祭灶日,据说灶王爷是上帝派往民间的监护神,每年此日上天报告民间善恶,于是此日祭灶,期望向上帝说自己好话,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这一天主要扫尘、祭灶等。

十二、除夕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晚,旧岁至此夕而除,次日即新岁,故称。习俗有避邪(燃爆竹)、守岁、吃团圆饭等。

闽南文化蕴含着闽南人对家乡的热爱,自强团结的民族精神;同事也是蕴含着闽南人勇于拼搏,敢于冒险的人文精神。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一:年兜

大年腊月三十、小年腊月二十九,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泉俗称“年兜”、除夕。

二:备节

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被褥蚊帐等大扫除,炊年糕、年米果,给大人小孩买衣服,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的供品及年货,请先生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烧过年金”。

三:馈岁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

四:女儿女婿日

这一天清早,女儿、女婿和外甥,穿着盛装,随带鸡、猪脚、面线、猪肚、糕粿和糖果饼干等,一起来到外公、外婆家。女婿带领一家人来给岳父、岳母大人拜

年,其礼数之重与为老丈人祝寿差不多。  岳家设宴款待,岳父同众女婿以及自己的儿子一桌,岳母同众女儿、儿媳围成一桌,而众多表兄弟姐妹围成一至几桌,

大团圆欢宴。

五:挑水盖井

除夕日,家家户户该洗的东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装满,并稍溢出,以示年年有余。后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压石头,把水井口盖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盖用水。现在使用自来水,此习俗已不存。

六:辟火符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辟火符:里胥于除日印辟火符,分贴各家门首,主人给制钱四文,借以度岁。符纸用青蓝色,长四寸许,广三寸,中画老人

像,上作两蟠龙,旁两行四语:左曰‘姓宋名无忌,火光速入地’;右曰‘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按:《道德经》曰:月中仙人宋无忌。《白泽图》云:火之

精,曰宋无忌(见《史记·封禅书》索阮注)。又,‘家有壬癸神’贰语出佛书。然则所画者,殆元冥之神;所言者,乃呼水禁火也(详《尺五天随笔》)。”

七:置甘蔗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除夕:除夕人家以甘蔗置门侧,殆取渐入佳境之意。桐荫吟社黄谋熙(敬堂)先生云:佳境到头休嚼尽,大家珍重岁寒心。”

八:结婚风俗

古人重婚礼,所以新郎必须亲自至女家礼迎新娘,这在古六礼中称“亲迎”。至清代前期,泉州的婚姻礼俗中,除个别宦族外,婚礼皆不亲迎,至期,办好彩

轿,遣媒送至女家。古籍对婚姻本义是这样解释的:昏时行礼,故谓之“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因此古时亲迎必在黄昏之后,乃至深夜,连一切迎送人

员都得穿黑色礼服,这显然是远古时代夜间抢亲习俗的遗存。旧时泉州迎娶都在白天,但新娘须头蒙乌巾,并要有一对轿前灯,这当是沿古礼黑夜亲迎之遗迹。新娘

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以示悲伤,且全国南北皆然。新娘“哭嫁”可能是思相离而悲,或是随俗。但民俗学者却认为,此乃原始社会掠夺婚姻的遗俗。

花轿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接下去就出现了一个精彩的镜头:新郎至轿前,下马威似的朝轿门轻踢一脚,轿内新娘马上应战,还踢轿门一

脚,这是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向观众们宣称:日后男不惧内,女不示弱。在此观众会心欢笑之际,我们似乎也闻到了八千年前那场父权制代替母权制的激烈革命的火

药味。容不得我们多遐想,男家一位平辈男青年或下辈男孩已走到花轿前,揖请新娘出轿,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手牵新娘出轿,送嫁娘忙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

米筛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

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是为辟邪,但安溪人却有独到的解释,称此举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遗老尚望:“反清复明”,教示新婚夫妇“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的隐意。至于跨火炉,人们认为可以利用火神的威灵,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烧尽。

新娘到夫家后,又有拜天地、挑乌巾、喝交杯酒、宴请宾客等节目,其中闹洞房为是日婚礼的压台戏。俗谓洞房不闹不喜,不闹不吉利,而且在新婚七天内可以

连续闹,有“七日内不分大小”之说。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呢举动,诙谐有趣。但不少地方也因太出格而演成陋俗。

在晋江、石狮侨乡,有一种叫做“公鸡娶妇”的婚俗,这是已定好婚期的海外青年华侨,因种种原因,近期无法回家乡按时完婚,经男女双方家长协商同意,如

期举行婚礼,新郎则以一只大公鸡代替。这只大公鸡在七日内是放在新婚洞房的床底下,七日后才移到室外鸡窝,需精心饲养,至其“寿终正寝”。“公鸡娶妇”显

然有不近人情之嫌,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九:煎堆补天

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常常阴雨绵绵,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蜗氏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民谣“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正是这种民

俗的生动反映。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泉州府志·风俗》),味道香美,很受人们喜爱。在泉州,除了名闻遐迩的“蚝堆”(又名“蚝煎”)

外,还有“麦堆”、“猪油堆”等。

十:筅尘

为了干干净净过春节,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筅尘”(掸尘),即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活动。这种“筅尘”的习俗宋代已可见。据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十一:吵新人

吵新人,即闹洞房。泉州一带有“七日内无大小”之说,意即新婚以后的七天之内可以不拘礼节随时闹洞房。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昵举动,形式多样,诙谐风趣。但有时也会因无所禁忌、别出心裁而出格。

十二: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作“满月”。主人要请理发匠为婴儿剃去胎发,俗称“剃满月头”,并以“龟粿粽”馈送亲友邻居,亲友邻居则回赠衣服、赢巾(襁

褓)、项链、手镯、脚镯等。“龟粿粽”中必有一种叫“满月圆”的米粿,因形状像奶头,故俗称“猪母奶”。它象征母乳充足,婴儿健康。

十三:度晬

婴儿周岁,俗称“度晬”。是日,主人要为婴儿“做度醉”,敬神祀祖,设宴请客,还要制作大量的“四脚龟”和米粽分送亲友,祈求婴儿早日学会走路,健康

长寿。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红线绣着“”字的“度晬裘”(披风)、“度晬帽”和有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银制的如意锁、长命锁、天官锁或手镯、脚镯

等,祝福婴儿吉庆康健。

十四:十六岁生日

男孩十六岁叫“成丁”,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了,因此十六岁的生日仪式特别隆重。家里要备办“三牲”、寿面最后一次答谢床母、檐口妈和夫人妈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面线等物分送亲友邻居,并设宴招待。这时外祖母家要送成年衣帽鞋袜或布匹等表示祝贺。

十五:过番

闽南地濒东南海滨,从唐代起,就有泉州人飘洋过海,移居南洋群岛。随着宋元泉州港的兴盛,远航东南亚各国经商的泉州华侨更是猛增。本地人习惯把前往南洋谋生称做“过番”,旅居南洋一带的华侨则被称为“番客”。

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夏历三月初三)、寒食节(清明节前1-2天)、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寒衣节(阴历十月初一)、冬至(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四)、除夕(大年三十)等。

1、春节

春节历史悠久,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人们常说但是过大年、过年就是这一天。现在春节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2、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灯节、小正月、上元节等,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自古以来元宵节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人们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3、龙抬头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二月二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4、社日节(土地诞)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社日节我国民间习俗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5、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上古时代上巳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此外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时间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6、寒食节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旧俗中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个节日,时间是在清明节前1-2天,在古代日期并不固定,有说在清明节前一天,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在大多和清明节过。

7、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我国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其习俗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此外,清明节的时间为公历(阳历)4月5日前后。

8、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等,汉代前为干支历午月午日,汉代后演变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与春节一样,其习俗蕴含着祈福、消灾等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一种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

9、七夕节

七夕节又被人们称为七姐节、乞巧节等,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为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所以起名叫“七夕”。

10、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五。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11、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 12、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13、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鬼头日”等,时间为阴历十月初一。我国北方地区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寒衣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

14、冬至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时间为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15、腊八节

腊八节经过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俗称“腊八”,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这个节日的习俗主要是“喝腊八粥”。

16、小年

因为由于各地风俗“小年”的日子也会有差异同,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腊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时期,都是腊月二十四祭祀;此外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17、除夕

除夕又被人们称为大年三十,在除夕当日,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而且有贴年红、年夜饭、压岁钱、辞岁、守岁等习俗。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24个传统节日有哪些

一共17个,并没有24个。1、春节春节历史悠久,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人们常说但是过大年、过年就是这一天。现在春节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