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葬知识考古书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4收藏

古墓葬知识考古书籍,第1张

历史时期可以大致分为近代和古代,中国人有独特的丧葬习俗,即入土为安,所以民国以前入土即可称为古墓,民国至今入土不能称为古墓。

平民一般按照活人宅院设计的,有主室、后室、两间耳室。墓主的棺椁就停在主室正中央。贵族则庞大的多,地宫的墓室分为前中后三部分,门口吊着千斤闸,从闸门进去,首先是一间“明殿”(冥殿),按墓主生前家中堂屋的布置,有各种家具摆设,这些器物称为“明器”(冥器)。再往里,中间的墓室,称为“寝殿”,是摆放棺椁的地方。其后是“配殿”,是专门用来放陪葬品的地方。壁画在唐宋年间,王侯墓中多数都有壁画,用来记述墓主生平的。

这里展示了二十多册关于墓葬考古类的资料,还有很多未能展示出来

这些资料均出自图中考古书籍中红色印章处,那三个字应该能认识吧,不认识的话你也不用考古了

非常全的墓葬考古资料目录如下:

《陕西靖边县统万城周边北朝仿木结构壁画墓发掘》

《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发掘》

《山西大同云波里路北魏壁画墓发掘》

《山西大同文瀛路北魏壁画墓发掘》

《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

《山东临朐北齐崔芬壁画墓》

《宁夏北朝隋唐墓壁画研究》

《北魏破多罗氏壁画墓所见文字考述》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北京石景山区八角村魏晋壁画墓出土人骨的观察研究》

《北朝墓壁画渊源探讨》

《南京西善桥宫山“竹林七贤”壁画墓的时代》

《略谈徐显秀墓壁画的菩萨联珠纹》

《酒泉丁家闸五号壁画墓现状调查》

《晋阳重大考古发现丛书——北齐徐显秀墓》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宴饮、出行图的类型及其演变》

《河西墓室壁画中“伏羲、女娲”和“牛首人身、鸡首人身”图像浅析》

《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_李晋栓》

《河北临漳邺北城遗址勘探发掘简报》

《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墓_徐光冀》

《高句丽·渤海古城址研究汇编》

《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出土漆皮文字考》

《北魏宣武帝景陵发掘报告》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中国魏晋南北朝壁画墓和日本装饰古坟的比较研究》

《袁台子壁画墓的再认识》

《幽州刺史墓考略》

《太原北齐墓壁画中的仪仗出行图像分析》

《试谈酒泉丁家闸5号壁画墓的时代》

《试论北朝墓室壁画的内容与布局特征》

《图说曾侯乙墓(博古架)]》

《图说殷墟妇好墓(博古架)]》

《图说秦始皇陵(博古架)]》

《[遗落秋风的叹息-图说北齐高洋墓(博古架)]》

《[千年不朽的神话-图说马王堆汉墓(博古架)]》

《图说南越王墓(博古架)]》

  可以。

  太原建都已有四千四百七十年历史

  研究太原的建城时间,首先,必须有一个大前提,这就是“夏商周断代工程”问题,这个问题如没有解决,研究太原的建城时间就有断章之嫌。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缺憾的是,在《中国历史年代简表》上,五帝、夏、商至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庚申年以前,历代帝王在位多少岁,没有确切的纪年,使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成为约数,而迄今只知公元前841年加2003年,等于只知2844年的帝王世纪。因此,有许多史学家正潜力研究上古历史,尤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课题,待这个问题的解决,才能确切地说明太原的建城时间。

  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可根据战国时史官撰《世本》,西汉经学家孔安国《尚书序》,三国魏晋皇甫谧(公元215—282年)著《帝王世纪》,清程允升《历代帝王纪》、齐召南《历代帝王年表》,《二十四史》及有关古籍资料,对各朝历代帝王的世系、传承方式、谥号、在位时间的记载,逐一推论简明叙述,亦可对太原的建城时间问题作出较科学的、有根据的说明。

  有人会对这些资料来源问题提出质疑,暂且不论,就说三国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公元215—282年),他是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又撰《甲乙经》、《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可谓是医学家、史学家。所以,唐太宗文皇帝御撰《晋书·皇甫谧传》,约4200字。可见,皇甫谧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很有影响的人物。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编撰的《帝王世纪》中记载:“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曰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勋。或从母姓伊祁氏,年十五而佐帝挚,授封于唐,为诸侯。身长十尺,常梦攀天而上,故年二十而登帝位。以火承木,都平阳,置敢谏之鼓,天下大和。……舜摄政二十八年,尧与方回游阳城而崩,《尚书》所谓‘二十有八载,放勋乃殂落’是也。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凡尧即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腾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试。”

  又曰:“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尚书·中侯》曰:“帝尧即政七十载,景星出翼,凤凰止庭,朱草生郊,嘉禾孳连,甘露润液,醴泉出山。修坛河、雒,荣光起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止霁,吐甲图而带足。”

  《尸子》曰:“尧舜有天下,四海之内皆治,而丹朱、商均不与焉;而谓皆治者,众也。”杨子《法言》曰:“尧能则天者,以其能臣二圣。二圣,舜、禹也。”《说苑》曰:“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有一人饥,曰:我饥之也。有一人寒,曰: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我陷之也。仁而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人劝,不罚而人治,先生而后杀,是尧道也’。”

  《淮南子》曰:“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田师,奚仲为工。其导万民也,水处者鱼,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事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泽皋织网,陵阪耕田。得以所有易所无,以工易所拙。是故离叛者寡,而听从者众。譬若播棋于地,圆者走室,方者处高,各从其所安。”又曰:“尧治天下,政教平,德润洽,在位七十载,乃求所属天下之统,令四岳〔明〕扬侧陋。四岳举舜而荐之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其内,任以百官以观其外。既入大麓,烈风雷雨不迷。乃属以九子,赠以昭华之玉而传天下焉。”又曰:“尧之有天下也,非贪万民之富也,而宁人主之位也,以为百姓力屈,强弱相乘,众寡相暴。于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而明〔相〕爱之仁,以和辑之。是故茅茨而不铲,采椽而不斫,大路不画,越席不缘,大羹不和,粢饭不凿,巡狩行教,勤劳天下,周流五岳,岂其奉养不足乐哉?举天下以为社稷,非有利焉。年衰志闵,举天下之重而传之舜也,犹却行而释踪也。”

  《历代帝王纪》曰:帝尧“在位七十有二年。”

  帝尧,陶唐氏,从母居,姓伊祁氏,名放勋,帝喾子,帝挚弟,初封唐,以火德王,都平阳,乐曰大章。公元前2467甲寅至公元前2397甲子,在位70年,禅位於舜,即位九十八载崩,年百一十八岁,葬阳城。

  按上述资料记载:尧在太原建都的历史应该是2467年+2003年=4470年。

  《续述征记》记载:“阳城县有尧冢,自汉晋二千石(乃)〔及〕丞尉刊名甚众。尧即位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有一载,记于尧碑。”这就是说,迄至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三年(公元309年),是尧即位2721年;公元309年至2003年是1695年,两项共计尧即位迄今为4416年。虽比皇甫谧《帝王世纪》等古籍资料少54年,但证明太原建都4470年之说论据是较充分的。

  尧都是太原

  三国魏晋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在《帝王世纪》中说:“帝尧始封于唐,又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平阳即今晋阳,即太原也。”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尧都是太原。

  尧都是太原这个观点,会遭到当代很多人的反对。因为,山西、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史学家、学者,公认为尧都在今山西临汾市。事实上,临汾是尧庙。据临汾尧庙内五通古碑记载,是唐显庆三年(658)始建“尧舜禹三圣庙”。

  (一)关于太原的名称问题

  三国魏晋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在《帝王世纪》中说的晋阳、平阳、太原三个名称,其实一也,都是唐国侯尧徙迁即帝位的都城。后人称之为龙城,今仍有平阳路以窥其事。

  《帝王世纪》曰:“禹自安邑都晋阳。至桀,徙都安邑。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是为晋侯。”这就说明,太原不但是帝尧的首都,而且还是黄帝之玄孙,颛顼之孙鲧之子大禹建立夏朝的都城。夏禹在晋阳建都后,称之为“太原”。太,即太上,太古;原,是原来,起初,根源。《晋书·应贞传》曰:“悠悠太上,人之厥初。”意为太原是中国太古时代人类起初的发源地。这是指帝尧、夏禹在太原建都而言。广义的说,西侯度遗址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地点,古地磁测定的年代为距今约180万年,亦是人类起初的发源地。

  唐宰相李吉甫撰唐朝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说:“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按晋、大卤、太原、大夏、夏墟、晋阳六名,其实一也。”晋阳是中国古代皇畿之地,称之为太原也。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是远古中国京畿之域,称之为中原也。有所谓东鲁西鲁之称: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也。战国地理著作《职方纪略》曰:“山西别号西鲁,《禹贡》冀州之域……,首府太原,号曰晋阳。”

  (二)帝尧、夏禹为什么要在太原建都?

  1、汾涑谷地是中华民族发源地的内核。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和炎帝、伯夷、共工氏等部族首领,都是在陕北作舟车渡河东至,汾涑谷地是最适应于早期人类栖息、繁衍、发展的地区。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发源地的内核。

  2、冀州即今河北、山西,是唐尧、虞舜、夏禹诞生的故里。三国魏晋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在《帝王世纪》中说:“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曰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勋。”又曰:“帝尧氏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尧山在北,唐水在西北入河。南有望都,县有都山,即尧母庆都之所居也。相去五十里,都山,一名豆山。北登尧山,南望都山,故名其县曰望都。”

  帝舜,有虞氏,名重华,黄帝八代孙,生于姚墟(今永济县),故又姓姚,受尧禅,以土德王,都蒲坂,乐曰大韶。《史记·五帝本纪》曰:虞舜者,名曰重华,“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夏禹,姓姒氏,名文命,字高密,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鲧之子也。《史记·夏本纪》曰:“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杨雄《蜀王本纪》曰:“禹本崇山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在今山西襄汾、翼城、曲沃之间的崇山。

  3、治水重点工程在山西。《史记·夏本纪》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撮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羽山即今吕梁骨脊山。舜帝命鲧之子禹为司空,付以治水之任,续鲧之业。《史记·夏本纪》曰:“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致功,至于衡漳。”禹自冀州壶口山起事,治至吕梁山。壶口,在今山西吉县西南黄河河道上,是一有名险要处,有惊涛骇浪奔泻而成的瀑布。《蔡氏书传》云:“梁、岐皆冀州山。梁山,吕梁也,在今石州离石东北。”岐山,是为山西介休狐岐山。《禹贡注》曰:“岐山,今在汾州介休县。”蔡文定注:“狐岐之山,胜水出焉,即此是也。”战国尸佼在《尸子》一文中说:“古者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于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尸佼所说的龙门、吕梁、孟门和壶口是大禹治水的四项重点工程,都在山西。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认为,尸佼所说的“孟门”是指在今河南辉县西的古隘道;或在河南西北部黄河北岸的孟县。还有的学者认为,河南辉县、孟县一带的黄河只能是“洪水泛滥”,不能说“大溢逆流”。应该是指今山西吉县之西,陕西宜川之东的黄河河道的孟门。我认为,这两种解释都不正确,实际是指今山西柳林县黄河东岸的孟门,即陕西吴堡县东临黄河之古隘道,大禹治水在定湖西南劈开蛟龙石壁谓之孟门也。在夏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门村西南蛟龙石壁将黄河东西两岸的石山连接成一个天然的黄河大石坝,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形成湖海,有所谓“定湖”之称。若遇*雨,“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大禹治水(前2243—前2230年)在孟门村西南劈开蛟龙石壁,河水顺流而下,形成《孟门十景》之一的“黄河洪涛”。所谓“孟门”,是大禹治水之黄河河道上的第一个大门,故因以命地名矣。

  从现在的地形地貌看:其一,壶口瀑布上游的山西、陕西沿黄河两岸均为石山石洼,唯有蛟龙石壁内黄河两岸是淤泥形成的土山土坡。其二,在蛟龙石壁黄河两岸海拔1000多米的山崖石壁上,都是大水长期冲刷形成的里面光滑的大小不等的圆窝洞。其三,在山崖上和山顶上的零散小石头,都是大水长期冲刷形成的河卵石。其四,在蛟龙石壁内黄河两岸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上,都是大水淤积形成的千层状青石水砂。河东岸小垣则山顶部剖开黄土复盖层后的上层青石水砂就有50多米厚,下面砂层多高暂不得而知。河西吴堡县薛下村乡新舍窠山,同河东小垣则山同样有大水淤积形成的千层状青石水砂。这是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一言以蔽之,战国尸佼在《尸子》一文中所说的:“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于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这里的“孟门”,就是指今山西柳林县孟门村的蛟龙石壁。西周穆王时代(前1009—前954年在位),山西吕梁武当山玄武道场,为了祭祀鲧禹治水之功绩,在孟门的庄王山麓大禹石附近创建了孟门道院,主殿“源神殿”内,供奉着夏帝禹和禹之父神鲧;这里现还有国家一级文物“无头神鲧”石雕坐像:底座长098米、宽040米、全高125米、胸围092米、膝部周围150米,左臀部还有一“鲧”字。原来是在源神殿神鲧泥塑像内取出来的。

  据《汾州府志》记载:山西离石骨脊山旧传半山有大禹祭父神鲧击舟铁锚、缆舟大铁绳和铁环。“山顶有汉刘耽撰碑,可辨者六十字,言舜禹治水时事。”在文水县的山村找到《禹贡随山浚川图》碑,长169米、宽071米、厚016米,这是大禹治水后的九州石刻地图,现保存在武则天庙。这些都是尸佼“孟门”之文物证据。

  (三)尧都太原的历史文献根据

  据《汉书·地理志》曰:河东郡有县二十四,同时并列记载有“临汾”、“平阳”两个县的名称,并在平阳县后注译“曰尧都也”。这是《汉书》卷二十八上的史实记载,《汉书》是汉�台令史班固(公元32—92年)撰,《汉书注》是唐正议大夫颜师古(公元581—645年)注。这里临汾、平阳两县的区别应该是很明确的;尧都平阳并不是临汾,应该说也是清楚的。

  《晋书·地理志》记载:“平阳郡,故属河东,魏分立,统县十二,户四万二千。”在十二县中有“平阳,旧尧都侯国”;还有“临汾”县。这是唐太宗文皇帝御撰《晋书·地理志》卷十四记载的。

  上述《汉书》、《晋书》在“地理志”中,都说尧都平阳,不是临汾,而为什么今人把平阳和临汾混为一谈呢?请看《隋书·地理志》:“临汾,后魏曰平阳,并置平阳郡,开皇初改郡为平河,改县为临汾。”由此可见,今人将汉朝、三国和西晋以前的平阳即太原和后魏以后的平阳即临汾没有区别开来,结果将太原的尧都误解为临汾,这是原因之一;其次,临汾有尧庙,将尧庙误解为尧帝皇宫,这是原因之二。我们应该尊重三国魏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的说法:“帝尧始封于唐,又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平阳即今晋阳,即太原也。”

  (四)唐叔虞世家及太原晋祠

  《史记·晋世家》载:“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周武王之父文王,遂拜姜太公为师,成为西周建国的名臣。后来姜太公辅佐周武王,拜称为“师尚父”。姜太公原籍是今山西石楼县义牒人,娶妻号称桃花女,是今山西石楼县桃花庄人氏。姜太公与其妻桃花者所生之女姜淑祥,世称邑姜。邑姜为周武王之妻,生两子即周成王、唐叔虞。

  《史记·晋世家》又曰:“武王崩,成王立(前1123—前1086年,在位37年),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今太原晋祠,是为奉祀西周时唐国侯叔虞而建,其圣母殿之圣母,是姜太公之女儿,周武王之妻、叔虞母姜淑祥,即邑姜。

  《史记·晋世家》载:“唐叔虞子燮,是为晋侯。”传说唐叔虞之子燮以封地境内有晋水,遂改国号为晋,自称晋侯。《汉书·地理志下》曰:“唐有晋水,及叔虞子燮为晋侯云。”

  有关晋祠因我撰有《晋祠之谜》故从略之。但有必要提供,清乾隆三十七年,赐进士出身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朱�,根据“若干列诸碑”和“残碑”撰写的《太原县重修唐叔祠记》碑文中说:“大夏之墟,龙山之阳,实启唐国。自班固、郑元、杜预以来,未之异说也。”说太原县的名称有“大夏”、“夏墟”、“太原”、“平阳”、“大卤”五名,其实一也。

  碑文说祭祀唐叔虞的时间,“迄今哉三千年中衍之浚不祀”。乾隆三十七年,是公元1772年,当时太原唐叔虞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上逆唐叔虞公元前1123年至唐尧公元前2467年即有1344年的历史;下迄公元1772年至2003年之间的231年,可知太原建城时间为4575年矣。从中比皇甫谧的4470年多105年。这就说明,朱�的“三千年”是约数。但他确能说明太原的建城时间绝不是2500年。

1 疏 的文言意向

〈动〉(1)形声。

字从梳省,从疋(shū),疋亦声。“梳”意为“梳齿状”、“条带状”。

“疋”意为“绕行”、“绕来绕去”、“S形行走路线”。“疋”和“梳”省联合起来表示“条带状的S形绕行”。

本义:曲径通幽。穿出迷宫。

(2)同本义。疏,通也。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

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

疏为川谷,以导其气。——《国语·周语》。

注:“通也。”禹疏九河。

——《孟子·滕文公上》疏为川渎、沟洫、陂池。——《柳宗元《天说》水之利害,自古而然。

禹疏沟洫,随山浚川。——《史记·河渠书赞》(3)又如:疏决(疏浚;开通);疏漏(漏水);疏源(疏通水源);疏瀹(疏浚,疏通);疏辟(疏通开浚);疏涤(疏浚清理;疏通清除);疏治(疏通治理);疏凿(打通阻塞,使流畅无阻)。

(4)分开;分散。知伯围襄子于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知伯。

——《淮南子·道应》疏石兰兮为芳。——屈原《湘夫人》(5)又如:疏分(犹瓜分);疏析(分开;隔开);疏索(分散;离散);疏逸(散失);疏越(疏散)。

(6)分赐,分给。疏爵分禄以褒贤。

——《盐铁论·毁学》(7)又如:疏封(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赐给臣子);疏爵(分封爵位)。

(8)清除;排除。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国语·楚语》(9)又如:疏决(清除积滞、疏通管道);疏整(疏理整顿);疏瀹(洗涤沐浴);疏林(修剪林木的枝条);疏剔(清理剔除)。(1))雕刻,画饰。

赵主父令工施钓梯而缘 播吾,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1)又如:疏玉(玉雕绘饰);疏柱(刻镂彩画的柱子);疏镂(雕刻)(12)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聊斋志异·促织》(13)又如:疏名(分别署名);疏举(逐条列举);疏记(分条记载);疏条(逐条陈述)。

(14)疏忽;粗疏。有疏,则为强国制也。

——《韩非子·五蠹》(15)又如:疏懒(散漫;疏忽);疏略(疏忽大意);疏虞(疏忽;差错);疏防(疏于防备);疏遗(疏忽遗漏);疏懒(松懈;懈怠);疏简(散慢,随便);疏庸(疏懒;懒散);疏惰(疏懒;懒散)。(16)注释,解释。

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的还有传、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不能诵疏与注,一切弃之。

——柳冕《与权德舆书》《庄子义疏》八卷。——《隋书·经籍志》恐不可户说,辄以是疏先焉。

——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17)疏远,不亲近。亦指离间,使疏远。

疏屈平而信 上夫大夫,令严子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

——《韩非子·五蠹》(18)又如:疏慢(疏远而怠慢);疏阔(疏远);疏异(新鲜别致之意);疏落(疏远;冷落);疏木(疏远);疏外(疏远见外);疏斥(疏远排斥)。〈形〉(1)稀疏;稀少。

疏,阔也。——《玉篇》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以疏为美,密则无态。——龚自珍《病梅馆记》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2)又如:疏阔(远离;不在一起);疏少(稀少);疏微(稀少);疏班(稀疏地布列);疏细(稀疏而纤细);疏网(稀疏的网。

喻宽大的法律)。(3)粗略;不周密。

其于计疏矣。——《史记·范雎蔡泽列传》(4)又如:疏野(粗略草率);疏卤(粗疏轻率);疏悟(粗疏不顺人情);疏庸(粗疏平庸);疏率(粗疏轻率;粗略草率);疏傲(粗疏傲慢);疏愚(粗疏笨拙)。

(5)粗糙。亦指糙米。

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诗·大雅·召旻》(6)又如:疏水箪瓢(粗糙的饮食,简陋的食具);疏茹(泛指粗食);疏食(粗粝的饭食,糙米饭);疏薄(粗糙简单的饭食);疏条(粗壮的枝条)。(7)久;长远。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孟子》(8)又如:疏豁(疏阔。

久别);疏旷(远离;远隔);疏逖(指荒远之地)。(9)迂阔;不切实际。

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1))又如:疏内(迂阔而木讷);疏介(迂阔耿介);疏涩(迂阔拘谨);疏凝(迂阔固执)疏野(旷野);疏豁(开阔;敝亮);疏妄(虚妄不实);疏网(虚妄不实)。

〈名〉(1)远亲。泛指关系疏远的人。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韩非子·五蠹》(2)又如:疏房(即远族,远房);疏宗(远房宗族);疏客(关系疏远的客人);疏丧(关系疏远者或远宗、远亲的丧事);疏属(远宗;旁系亲属);疏从(指堂房亲属);疏族(远族;远亲)。

(3)奏章。亦指上奏章。

(袁可立)荣宠甚盛,乃七疏自勉归。——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寰再上疏丑诋, 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

——《明史·海瑞传》(4)又如:疏封(奏疏;奏章);疏草(即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5)书信。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思念之苦)。

——曹丕《与吴。

2 古文中“疏”是什么意思

◎ 疏 疎 shū 〈动〉 (1) (会意。

“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2) 同本义 [dredge] 疏,通也。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

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

疏为川谷,以导其气。——《国语·周语》。

注:“通也。” 禹疏九河。

——《孟子·滕文公上》 疏为川渎、沟洫、陂池。——《柳宗元《天说》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

禹疏沟洫,随山浚川。——《史记·河渠书赞》 (3) 又如:疏决(疏浚;开通);疏漏(漏水);疏源(疏通水源);疏瀹(疏浚,疏通);疏辟(疏通开浚);疏涤(疏浚清理;疏通清除);疏治(疏通治理);疏凿(打通阻塞,使流畅无阻) (4) 分开; 分散 [scatter] 知伯围 襄子于 晋阳, 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 知伯。

——《淮南子·道应》 疏石兰兮为芳。——屈原《湘夫人》 (5) 又如:疏分(犹瓜分);疏析(分开;隔开);疏索(分散;离散);疏逸(散失);疏越(疏散) (6) 分赐,分给 [reward] 疏爵分禄以褒贤。

——《盐铁论·毁学》 (7) 又如:疏封(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赐给臣子);疏爵(分封爵位) (8) 清除;排除 [clear away] 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国语·楚语》 (9) 又如:疏决(清除积滞、疏通管道);疏整(疏理整顿);疏瀹(洗涤沐浴);疏林(修剪林木的枝条);疏剔(清理剔除) (10) 雕刻,画饰 [engrave] 赵主父令工施钓梯而缘 播吾,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 又如:疏玉(玉雕绘饰);疏柱(刻镂彩画的柱子);疏镂(雕刻) (12) 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record]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聊斋志异·促织》 (13) 又如:疏名(分别署名);疏举(逐条列举);疏记(分条记载);疏条(逐条陈述) (14) 疏忽;粗疏 [neglect;slack;be inattentive] 有疏,则为强国制也。——《韩非子·五蠹》 (15) 又如:疏懒(散漫;疏忽);疏略(疏忽大意);疏虞(疏忽;差错);疏防(疏于防备);疏遗(疏忽遗漏);疏懒(松懈;懈怠);疏简(散慢,随便);疏庸(疏懒;懒散);疏惰(疏懒;懒散) (16) 注释,解释 [note;explain] 不能诵疏与注,一切弃之。

——柳冕《与权德舆书》 《庄子义疏》八卷。——《隋书·经籍志》 恐不可户说,辄以是疏先焉。

——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17) 疏远,不亲近 [distant;not intimate]。亦指离间,使疏远 疏屈平而信 上夫大夫,令严子兰。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韩非子·五蠹》 (18) 又如:疏慢(疏远而怠慢);疏阔(疏远);疏异(新鲜别致之意);疏落(疏远;冷落);疏木(疏远);疏外(疏远见外);疏斥(疏远排斥) 词性变化 ◎ 疏 shū 〈形〉 (1) 稀疏;稀少 [sparse] 疏,阔也。

——《玉篇》 天网灰灰,疏而不失。——《老子》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龚自珍《病梅馆记》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疏阔(远离;不在一起);疏少(稀少);疏微(稀少);疏班(稀疏地布列);疏细(稀疏而纤细);疏网(稀疏的网。喻宽大的法律) (3) 粗略;不周密 [coarse;rough] 其于计疏矣。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4) 又如:疏野(粗略草率);疏卤(粗疏轻率);疏悟(粗疏不顺人情);疏庸(粗疏平庸);疏率(粗疏轻率;粗略草率);疏傲(粗疏傲慢);疏愚(粗疏笨拙) (5) 粗糙。亦指糙米 [coarse;rough;crude] 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诗·大雅·召旻》 (6) 又如:疏水箪瓢(粗糙的饮食,简陋的食具);疏茹(泛指粗食);疏食(粗粝的饭食,糙米饭);疏薄(粗糙简单的饭食);疏条(粗壮的枝条) (7) 久;长远 [long;distant]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

——《孟子》 (8) 又如:疏豁(疏阔。久别);疏旷(远离;远隔);疏逖(指荒远之地) (9) 迂阔;不切实际 [broad;vast] 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10) 又如:疏内(迂阔而木讷);疏介(迂阔耿介);疏涩(迂阔拘谨);疏凝(迂阔固执)疏野(旷野);疏豁(开阔;敝亮);疏妄(虚妄不实);疏网(虚妄不实) ◎ 疏 shū 〈名〉 (1) 远亲。泛指关系疏远的人 [distant relative]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疏房(即远族,远房);疏宗(远房宗族);疏客(关系疏远的客人);疏丧(关系疏远者或远宗、远亲的丧事);疏属(远宗;旁系亲属);疏从(指堂房亲属);疏族(远族;远亲) (3) 奏章。亦指上奏章 [memorandum to the emperor] 寰再上疏丑诋, 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

——《明史·海瑞传》 (4) 又如:疏封(奏疏;奏章);疏草(即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5) 书信 [letter] 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思念之苦)。

——曹丕《与吴质书》 (6)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

3 古文中“疏”是什么意思

◎ 疏疎 shū〈动〉(1) (会意。

“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2) 同本义 [dredge]疏,通也。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

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

疏为川谷,以导其气。——《国语·周语》。

注:“通也。”禹疏九河。

——《孟子·滕文公上》疏为川渎、沟洫、陂池。——《柳宗元《天说》水之利害,自古而然。

禹疏沟洫,随山浚川。——《史记·河渠书赞》(3) 又如:疏决(疏浚;开通);疏漏(漏水);疏源(疏通水源);疏瀹(疏浚,疏通);疏辟(疏通开浚);疏涤(疏浚清理;疏通清除);疏治(疏通治理);疏凿(打通阻塞,使流畅无阻)(4) 分开; 分散 [scatter]知伯围 襄子于 晋阳, 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 知伯。

——《淮南子·道应》疏石兰兮为芳。——屈原《湘夫人》(5) 又如:疏分(犹瓜分);疏析(分开;隔开);疏索(分散;离散);疏逸(散失);疏越(疏散)(6) 分赐,分给 [reward]疏爵分禄以褒贤。

——《盐铁论·毁学》(7) 又如:疏封(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赐给臣子);疏爵(分封爵位)(8) 清除;排除 [clear away]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国语·楚语》(9) 又如:疏决(清除积滞、疏通管道);疏整(疏理整顿);疏瀹(洗涤沐浴);疏林(修剪林木的枝条);疏剔(清理剔除)(10) 雕刻,画饰 [engrave]赵主父令工施钓梯而缘 播吾,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1) 又如:疏玉(玉雕绘饰);疏柱(刻镂彩画的柱子);疏镂(雕刻)(12) 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record]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聊斋志异·促织》(13) 又如:疏名(分别署名);疏举(逐条列举);疏记(分条记载);疏条(逐条陈述)(14) 疏忽;粗疏 [neglect;slack;be inattentive]有疏,则为强国制也。——《韩非子·五蠹》(15) 又如:疏懒(散漫;疏忽);疏略(疏忽大意);疏虞(疏忽;差错);疏防(疏于防备);疏遗(疏忽遗漏);疏懒(松懈;懈怠);疏简(散慢,随便);疏庸(疏懒;懒散);疏惰(疏懒;懒散)(16) 注释,解释 [note;explain]不能诵疏与注,一切弃之。

——柳冕《与权德舆书》《庄子义疏》八卷。——《隋书·经籍志》恐不可户说,辄以是疏先焉。

——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17) 疏远,不亲近 [distant;not intimate]。亦指离间,使疏远疏屈平而信 上夫大夫,令严子兰。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韩非子·五蠹》(18) 又如:疏慢(疏远而怠慢);疏阔(疏远);疏异(新鲜别致之意);疏落(疏远;冷落);疏木(疏远);疏外(疏远见外);疏斥(疏远排斥)词性变化◎ 疏 shū〈形〉(1) 稀疏;稀少 [sparse]疏,阔也。

——《玉篇》天网灰灰,疏而不失。——《老子》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龚自珍《病梅馆记》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清· 林觉民《与妻书》(2) 又如:疏阔(远离;不在一起);疏少(稀少);疏微(稀少);疏班(稀疏地布列);疏细(稀疏而纤细);疏网(稀疏的网。喻宽大的法律)(3) 粗略;不周密 [coarse;rough]其于计疏矣。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4) 又如:疏野(粗略草率);疏卤(粗疏轻率);疏悟(粗疏不顺人情);疏庸(粗疏平庸);疏率(粗疏轻率;粗略草率);疏傲(粗疏傲慢);疏愚(粗疏笨拙)(5) 粗糙。亦指糙米 [coarse;rough;crude]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诗·大雅·召旻》(6) 又如:疏水箪瓢(粗糙的饮食,简陋的食具);疏茹(泛指粗食);疏食(粗粝的饭食,糙米饭);疏薄(粗糙简单的饭食);疏条(粗壮的枝条)(7) 久;长远 [long;distant]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

——《孟子》(8) 又如:疏豁(疏阔。久别);疏旷(远离;远隔);疏逖(指荒远之地)(9) 迂阔;不切实际 [broad;vast]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10) 又如:疏内(迂阔而木讷);疏介(迂阔耿介);疏涩(迂阔拘谨);疏凝(迂阔固执)疏野(旷野);疏豁(开阔;敝亮);疏妄(虚妄不实);疏网(虚妄不实)◎ 疏 shū〈名〉(1) 远亲。泛指关系疏远的人 [distant relative]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韩非子·五蠹》(2) 又如:疏房(即远族,远房);疏宗(远房宗族);疏客(关系疏远的客人);疏丧(关系疏远者或远宗、远亲的丧事);疏属(远宗;旁系亲属);疏从(指堂房亲属);疏族(远族;远亲)(3) 奏章。亦指上奏章 [memorandum to the emperor]寰再上疏丑诋, 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

——《明史·海瑞传》(4) 又如:疏封(奏疏;奏章);疏草(即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5) 书信 [letter]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思念之苦)。

——曹丕《与吴质书》(6)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 [words]今日是员外生辰,小道送疏在。

1《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2《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书中的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3《封神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明代作家许仲琳所著的神魔小说。主要以姜子牙辅佐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玉虚宫元始天尊为代表的阐教、碧游宫通天教主为代表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4、《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5、《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

-后汉书

-三国志

比干是殷商时期沫邑(今河南淇县)人,是商朝第16代王帝乙的弟弟,按照商朝的继承法,长子继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封王,又是当时商朝最高的政务官“少师”。帝乙在位很短,临终时,他与两个弟弟比干和箕子商量王位继承人的事,箕子建议立贤能善良的大儿子微子,比干则主张让小儿子帝辛继承王位。比干说,微子虽是长子,但不是帝乙的正妻所生,帝辛虽小,却是嫡子。最终帝乙采纳了比干的意见,让帝辛继承了王位。其实比干力争帝辛继承王位,并非完全为了维护商朝的继承法,更重要的是他偏爱这个侄子。据太史公的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无论是头脑还是四肢,都很发达。有一次王宫的一根顶梁柱坏了,工匠要搭一个架子,把梁顶住,再换上新柱子。帝辛说,你们别麻烦了,我用手托着房梁,你们换吧!

纣王即位之初的表现,能称得上英明君主,他亲率大军东征徐夷(今徐州一带),在战场上往来冲杀,骁勇无比,吓得徐夷酋长反绑着双手、口衔国宝玉璧、穿着孝服、拉着棺材向纣王投降。纣王率领军队一直打到长江下游地区,东夷部落纷纷臣服。当纣王凯旋时,比干带着文武大臣,步行几十里前往迎接,当时的民谣甚至唱道:纣王江山,铁桶一般……

●剖心

但很快纣王就“腐化堕落”了,他大兴土木,强迫奴隶为他修建宫殿,还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楼,整天在上面与美女、美酒相伴,朝朝笙歌,夜夜曼舞,从此商朝的国都就改名为朝歌(今淇县)了。

史书上记载纣王的种种劣迹完全能让读者忘记他曾经的功劳,而且每一桩都少不了坏女人妲己。纣王有次正和妲己饮酒,远远望见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经过河而去,老的落在后面犹豫不前。纣王说: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纣王就命士兵把两人抓来,用斧子砸开他们的腿骨让妲己看。这条河从此被叫做“折胫河”。

比干看到纣王的所作所为,就坦率地直谏,并带着他去太庙祭祀祖宗,给他讲历代先王的故事:商汤创业时的艰难,盘庚用茅草盖屋,武丁和奴隶一起砍柴锄地,祖甲约束自己,喝酒从来不过3杯,唯恐过量误国……纣王表面点头称是,但并不真正改过,而且愈加荒*暴虐。他不但在王宫里“流酒为池,悬肉为林”,而且还表演“真人秀”,“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间,是为醉乐”。

纣王的爱妃妲己喜欢看人受虐的情景,有一种叫做炮烙的刑具,就是她发明的:用铜做成空心的柱子,行刑的时候,把犯人脱光衣服绑在柱子上,再把烧红的炭火放进铜柱子……

妲己说她有辨认腹中胎儿是男是女的本领,纣王就抓来100个孕妇试验。妲己让她们先坐下再站起来,然后对纣王说: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纣王不信妲己就命人当场剖腹检验……

比干看到纣王和妲己害人取乐的场面,气得浑身发抖,一边自言自语“我是皇伯,强谏于王”,一边疾步走到纣王面前,直言他的错误,并且请求将妲己斩首,全门赐死!纣王愤愤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比干继续说:当年汤王时,天下大灾,饿殍塞途,汤王下车抚尸而哭,自责无德。又立即开仓济贫,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称颂。你今天的作为与先王的仁政背道而驰,若不改悔,天下就危险啦!纣王听完气得拂袖而去。

比干回到家中,请来箕子和微子商议,让他们向纣王进谏。第二天,箕子去劝纣王,纣王却将箕子的头发剪掉,把他囚禁起来,微子进谏,纣王依然不听,微子只好抱着祖先的祭器远走他乡。大臣辛甲进谏了75次,纣王丝毫不改,于是投奔了周文王。许多大臣看到纣王已经无可救药了,纷纷弃商投周。纣王已经落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而此时,周武王率军东征已经打到了孟津,背叛殷商来和周会盟的大小诸侯有800多个,商王朝已是风中残烛了。

比干觉得为人臣子不能像微子那样说走就走,就是杀头挖心也得据理力争。“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他冒着灭族的危险,连续3天进宫抨击纣王的过错。

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地喝问:你为什么这样坚持?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听到这里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剖胸取心,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

魏征(580-643),字玄成,生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巨鹿曲城(今河北晋阳西)人。他出身名门。曾祖魏显义在北魏时做过义阳太守和陵江将军;祖父魏彦在北魏当过骠骑和史和光州刺史;父亲魏长贤在北齐也曾官授著作郎,编纂国史,后尽管被贬谪为上党屯留县令,其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仍在世人中留有声望。魏氏家族,三世为官,三代书香。曾祖通晓儒家经典,祖父长于修文,父亲更是博通经史。及至魏征,虽家境已趋丰落,但却学得满腹经纶,多所通涉,属意天下纵横。

隋末,炀帝暴虐,穷兵黩武,民不聊生。于是各地义军揭竿而起,纷纷打出反隋的旗号。进入而立之年的魏征,不甘寂寞和无所作为,遂投奔武阳郡丞元宝藏做幕僚。后元宝藏举兵归附瓦岗起义军,魏征便成了他的书记,经常草拟和书写种公文信函。这就是魏征文秘生涯的开端。

经魏征处理的信件公函,有相当一部分是替元宝藏草就的致李密(瓦岗起义军首领)的上疏。这些条陈,见解独特,文采飞扬。李密阅后,十分赞赏。后来听说此乃出自魏征之手,李密当即召见魏征,并授以瓦岗军元帅府文学参军之职,执掌文翰。魏征对李密也寄予很大希望,他曾向李密进十策,以期拓展宠图。可惜,李密虽虽觉这些建议很不寻常,却未能采纳实施。

魏征文韬武略均颇精通。在反隋斗争中,瓦岗军连连胜利:洛北这战,给隋军主力王世充部以重创;童山之战,又全歼隋军精锐定文化及部。然而,瓦岗军也伤亡惨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诸多将领,无视这一现实,硬要跟卷土重来的王世充大军决战。魏征预感到危险,赶紧去劝说李密心腹长史:魏公(指李密)虽然很快取得了胜利,但将士死伤也很多,况且我军计库空虚,对有功者尚未奖赏,战士心情怠惰,因此,难以急于迎敌。不如深沟高垒,以守为攻。不过十天半月,敌人粮尽,可不战自退。那时再出兵追击,定能取胜。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决策,可郑颋却认为是“老生之常谈”,不予采纳。结果,邙山之战,瓦岗军遭到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李密仅带残兵万余人逃出了度口。预感到败局已定,李密被迫归附李渊(参见《旧唐书·魏征传》)。

唐高祖李渊,原系隋朝太原留守,曾出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隋帝国土崩瓦解之际,李渊也举兵反隋。隋军主力被瓦岗军死拖在东部,李渊趁关中空虚,率军西进,很快攻入长安,凭借关中之地,自立为帝,国号唐。

魏征随李密来到长安。李渊授以秘书丞之职,继续做文秘工作。同时又授命他出使山东,招抚瓦岗军旧部。

自李密归唐,瓦岗军著名将领徐世仍在坚持斗争,收拾残局。由于他的苦心经营,重又夺回了瓦岗军的失地,控制了东抵海滨、南临江淮、西至汝州、北达魏郡的广大地区,只是实力远不如过去了。魏征来到梨阳,首先致书徐世,帮助他分析了形势,指出瓦岗军处于兵家“必争之地”,王世充“东略”之心不死,窦建德“南谋”之力待举,倘若孤立无援,必不能持久。徐世得书,决计归唐。他派长史郭孝恪上表长安,又调拨粮草接济被窦建德逼得处境艰难的唐军李神通部。唐高祖李渊因赐徐世姓李,使其经略虎牢以东地区。

招抚了徐世,魏征又前往魏州,劝说魏州总管元宝藏投顺大唐。时值宇文化及攻打魏州,元宝藏处境困难。元宝藏平素极为器重魏征,经其指点,遂举州归唐。

魏征的山东之行,使李渊未动兵戈便取得齐鲁大部州县。更重要的,还使李渊由此获得一支忠诚于唐的劲旅,沉重地打击了王世充、窦建德和宇文化及等部的军事力量。徐世等人后来皆为大唐开国名将,为唐王朝统一北方建立了功勋。

619年,自立为夏王的窦建德于聊城一举歼灭宇文化及所率军队,随后又大败唐军,攻陷梨阳,俘获魏征。窦建德十分赏识魏征的才干,任用他为起居舍人,专司记载夏王言语行迹。两年之后,秦王李世民率军与王世充和窦建德的联合军团决战,先大败窦建德于虎牢关,后又迫使王世充投降,占领洛阳,取得东方战场的决定胜利。魏征趁机劝说窦建德洛州守将唐旦,一同归附唐朝。

回到长安,太子建成引其为洗马。太子洗马一职,乃为东宫属官,一般负责掌管四库图籍以及缮写刊辑等事务。而实际上,魏征的工作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他很受太子器重,一直被视为谋臣。魏征感其恩,也尽心辅佐太子。他觉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在争夺最高权力上的明争暗斗,特别是看到秦王的勋业一天比一天大,影响也越来越深,因此很为太子担心。此时恰逢窦建德部将刘黑闼拥兵南下,魏征感到太子建成建立功勋的机会已经来临。他对建成说:秦王功高,朝廷内外都倾心于他。有人说殿下只以年长而位居东宫,无大功而要四海臣服。现刘黑闼残兵散众,此时击之,势必有如摧枯拉朽。故殿下应亲率大军讨伐,获取功名,并以此结识山东豪杰,这才能稳居东宫之位。李建成接受了魏征的建议,随即奏请率军出征。李渊准奏,并决定派齐王李元吉(李渊第四子)与之同往。于是建成率军北上,于昌乐与刘黑闼军对垒。当时黑闼军士气甚锐,如立即交战决难取胜。魏征建议建成,不要急一同黑闼军正面交锋,而先发动政治攻势。魏征说:上次击败刘黑闼,其被俘获的将领皆被处死,他们的妻子儿女也都成了阶下囚。后来,虽有诏书赦其余党之罪,却无人再敢相信我们。现在应释放全部被囚禁的俘虏,安抚宣赦后遣送回去,我们就可以坐视敌军之离散了。李建成采纳了魏生睥建议。果然不出魏征所料,黑闼军粮草用尽,军心大乱,士卒多有逃亡,或者捆缚首领而降唐军。黑闼年到形势不妙,怕建成乘机出击,遂连夜率军逃往馆聊。齐王李元吉率大军追击,大败黑闼。后来,刘黑闼本人也被俘牺牲。由此,唐朝稳固了在山东、河北的统治。这次战役,充分显示了魏征的政治军事才能。

建成得胜回长安,与李世民的矛盾更趋激化。魏征从维护太子的角度出发,每每劝建成早做准备。后来,建成见秦府多骁将,预感到对自己的威胁,这才与元吉合谋,私自四处召募武士二千余人为东宫卫士,号称长林兵。又秘遣左右从幽州选调三百精骑置东宫。并与外臣杨文干相串联,冀图里应外合。李渊发现东宫此举,责其兄弟不睦。然而建成与世世的纷争并未就此止息。怕万一朝中有变,秦王派人去洛阳,暗地结交山东豪杰,以作退路,建成则乘元吉出征讨伐突劂入侵这机,将秦王所辖部队及其能征惯战的骁将一同调上战场,借以削弱秦王兵权,砍去秦王羽翼,一箭双雕。李世民及其部下识破定企图,遂先发制人,伏兵于玄武门内,用突龚的方式射杀了建成和元吉,从而继承了太子之位。继而又登上皇帝宝座,改年号为“贞观”。

玄武门之变,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李世民怒责魏征: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骨肉之情?魏征毫无惧色,率直地回答说:皇太子倘若早听我的话,决无今日之祸!这种刚直的态度自然令李世民恼火,但他毕竟是一位开明君主,非但未降罪于魏征,反而任命他为太子詹事府主簿,做了自己的近臣,掌管东宫印检、勾稽等文秘工作。

李世民对魏生睥才干早有了解。通过这次面对面的思想交锋,李世民更看到了魏征的坦率、刚烈和忠贞。因此,大胆地对他委以重任。当时太宗虽已即位,然而“玄武门之变”给人们内心带来的波动还未完全消失。考虑到建成、元吉在山东地区影响较在,他们的余党双多 亡在那里,李世民遂任命魏征为特使,专程前往山东,全权处理安抚事宜。途经磁州,路遇州县差官押送前太子千牛(侍卫官)李志安和齐王府护军李思行进京。魏征甚觉不妥,他对副使李桐客说:我等在受命出使之时,上面已有诏令赦免东宫和齐王府旧人,现在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思行等人押送京城,谁能不生疑心呢?我等若视而不救,此番出使安抚就会往返徒劳,人们一定不再相信我们了。这真是“差之毫厘失,失之千里”呀!魏征感到,作为朝廷命臣,应出以公心,敢作敢为。不能由于这两人是死去的建成太子和齐王元吉的近臣,就生怕惹恼当今圣上而采取回避态度。于是,他大胆主持公道,当即释放了李志安等二人。当魏征的奏书传递到朝廷,李世民阅后非常高兴。

李世民由此愈发信任魏征,封他为巨鹿县男,并任用他为谏议大夫,经常召他“入卧内”,谈论国家大事,请魏征评论自己执政的得失。魏征也“喜逢知已”,知无不言,竭尽其全力。

唐代官制,皇帝之下设立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凡皇帝诏诰和国家大政方针,均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谏议大夫属门下省谏宫,参与议政,并可直接向皇帝进谏,陈述意见。

魏征任谏官之职,敢直言,每每“犯颜苦谏”,有时竟在朝廷群臣面前弄得李世很难堪。有一次,李世世轩朝归来,愤恨地对长孙皇后说:我一定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皇后问明缘由,遂穿上朝服,郑重地向太宗拜贺。李世民很惊讶,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我听说主上圣明;臣下才敢直言。现在魏征直谏,正是由于陛下开明的缘故,我怎敢不贺!李世民这才转怒为喜。

魏征谏诤,涉及方方面面。

事关国计民生,魏征敢于直谏。贞观三年,李世世派人征兵。右仆射封德彝提出,中男(唐制:民年十六为中男,十八始成丁,二十一为丁)其身体魁梧者,也在应征之列。李世民准奏,命令下诏书。按唐制,诏书要由中书舍人署发。此时,魏征虽是谏议大夫,却仍兼中书舍人之职。魏征以为这样做没道理,就固执地不肯署发诏书。多次催促,魏征还安然不动。李世民大怒,召魏征和侍中王进见,愤然责问他们。魏征据理力争道:竭泽而取鱼,以后永远也没有鱼了;焚林而败(打猎),以后永远也没有野兽了。如果中男也都尽数征其入伍,租赋杂徭将如何提供?陛下常说您接人待物要贯之以诚信二字,要让臣民都没有伪诈之心。可是自您登基以来,在许多大事上都不守信用。又凭什么再取信于人?李世民听后愕然,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失信于民的地方。魏征一是又列举出国家在税法上存在的几个大问题,致使李世民心服口服,高兴地说:我原来看你这样固执,还怀疑你不晓政事,现在听你的一番议论,诚然说一了精要之处。就这样,征中男入伍的诏令,终于撤销了,李世民因而奖赏了魏征。

在人才任用方面,魏征认为择官必须考察其德行,德才兼备,方可任用。他主张君主对德才兼备的臣子须大胆信任,不可轻信谗言。贞观三年,房玄龄、王负责考察朝廷内外官员政绩。这时,一贯以告发别人阴私而求宠的权万纪等人向李世民奏了一本,说房、王“挟私滥考”不主持公道。李世民命人推究此事。魏征进谏说:房、王皆朝廷旧臣,素来忠直,这次考察工作,涉及面广,其中可能会有不当之处,但终究不是有意徇私。如果草率推究,就是表地泽他们都不信任,这样岂能让其再当重任?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遂不再追问。事实证明,魏征的进谏是正确的。魏征对那些朝中小人深恶痛绝,对官员的腐败现象更是毫不留情。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而被押到京城判罪。庞对李世民陈述过去曾在秦王府做过幕僚,希望能从轻发落。李世民因此产生了怜悯之情,想要恢复他的官职。魏征说:从前秦王府的人,现在朝廷内外为官的甚多,恐怕人人皆恃恩私,干了坏事而逃避惩罚,这样,足使为善者惧啊。李世民这才考虑到后果严重,遂对相寿说:“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贞观二年,原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恰值妙龄,“容色绝姝”,李世民准备聘为“充华(唐女官名,九嫔之一),诏书已经发出,只是册封的使臣还未出发。实际郑氏之女早已许嫁陆氏,而陆氏此时慑于皇帝的权威,非但不敢力争,反而上表含混其词,回避与郑女有婚约一事。这时,包括房玄龄在内的一批大臣,都认为太宗纳郑氏之女的事无妨,魏征却力排众议,马上进谏说:“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梁,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并说:“君举必书”,提醒太宗不要因此而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话柄。“太宗闻之大惊,手诏答之,深自克责,遂停策使,乃令女还旧夫”。

贞观三年,魏征升任秘书监。秘书省属于唐朝中央一级行政机关,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平行。秘书省下设著作局和太史局,一统国家图书收藏、文献典籍修订及编纂国家历史等工作。秘书省长官为秘书监,从三品,可直接与宰相共同参与朝政。

魏征任秘书监之职,贡献之一是广泛征集、整理了大量图书文献。由于隋末战乱,唐初国家藏书,典章纷杂,许多重要典籍流散到民间。魏征任职期间,派人深入民间,搜寻失散的文献书籍,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同时组织人力缮写和抄录一些重要文献。结果,数年之间就使秘书府藏书空前丰富。我国古典文献能够流传至今,应该看到是有魏征一份贡献的。

魏征任秘书监视之职,贡献之二是考订和整理了儒家经典。魏征当时荐举

古墓葬知识考古书籍

历史时期可以大致分为近代和古代,中国人有独特的丧葬习俗,即入土为安,所以民国以前入土即可称为古墓,民国至今入土不能称为古墓。平民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