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饺子的时候要蘸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为什么吃饺子的时候要蘸醋?,第1张

醋是我国古代主要调味品之一,是酸味的代表。酸味,作为调味品在烹调中应用,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醋的发明、酿造与其在烹饪中的应用,也有二、三千年的历史。

醋,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卷25《谷部》记载,醋有醯、酢等多种名称。

先说醯,在人工酿造醋发明之前,约在6000年前的远古人们使用的酸性调料是天然的梅果。《尚书说命》记载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说,如果烹调好“和羹”(菜名),就须用盐与梅浆。梅浆,是用梅子捣后取其汁而制成的。故先秦古籍常用“盐咸梅酸”的语句。其实梅之酸味,一直被古人沿用,众所周知的成语“望梅止渴”,就是讲述三国名臣曹操利用梅酸为将士止渴的故事。

二说醯。醯,可以说是醋的前身,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流行。《论语公冶长》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其邻而与之。”《周礼天官》记载周王室专门设置醯人与醢人,共同主管盐醯所腌制的“五齑七菹”与供应醯、醯之事。由于醯业的发展,在战国至秦汉之际,在一些“通邑大都”中已出现了专业生产与销售醯的作坊主和商人,他们富裕的程度可与当时中等诸侯相比。(详见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又据《吴录》载,春秋时期吴国曾筑一城,专门储存醯醢,后人称为“苦酒城”。

三说酢。酢,在两汉至隋朝的古籍中多出现,是醋的别名。汉代《急就篇》、《说文解字》等书都用“酢”字。东汉农学家崔实《四民月令》中还简单地介绍了醋的制造方法。可见“酢”在汉代开始流传记录了醋的二十三种酿造方法,所用的原料有大麦、小麦、高梁、粟米、大豆、小豆、秫米、糯米、粟糠、谷糠、麸皮、酒糟等。表明了我国酿醋进入了“制曲酿醋”技术的发展,古人已学会了使用不同谷物发霉成曲,然后用它来使更多的谷物糖化、酒化、醋化,这是我国祖先的重大发明。

醋,最初是少数人才能享用的贵重调味品,到了汉代以后,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调料。元朝时,有一出杂剧叫《刘行首》,在戏文中就出现了“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句子。以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成了妇孺皆知的俗语。人们在实践中,还发现醋亦可做药用。战国时的名医扁鹊就认为它能“理诸药、消毒”,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搜集了用醋的药方二十多个。

至于醋的酿造工艺,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提高。大约一千四百年前,北魏的贾思勰在其所著《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二十来种制醋法。我国古代基本形成了熏醋的陈醋、老醋和发酵的米醋两大品类。

在每年的冬至,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总会如期而至。就算我们忘记这节日,家里的长辈也不会忘记。但毕竟冬至对于我们来说还是非常陌生,很多人都不了解冬至。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冬至吧。

冬至的介绍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节气中的冬至

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所谓“数九”,是指从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或“完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导语:其实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熟悉的了,因为每当冬至我们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吃。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古籍谈“冬”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关于冬至,有一种古老的说法。《易经·复·象辞》:“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汉代班固《白虎通义》,其《诛伐》篇说:“冬至所以休兵不举事,闭关商旅不行何?此日阳气微弱,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下静,不复行役,扶助微气,成万物也。”

《初学记》引《五经通义》:“冬至阳气萌生,阴阳交精,始成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

在古人的眼中冬至是需要好好休息,所以大家在冬至这天应该要好好休息,不要到处走动哦

饺字的14个字:饣(shí)、交、父、六、文、厂、八、一、乂、义、丿、丌(qí)、亠。

饺:jiǎo ㄐㄧㄠˇ。偏旁“食”简化为“饣”。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从饣、交声。面食包馅犹交在一起是饺之范式。

本义:包成半圆形的有馅的面食。如:饺子、水饺儿。 

饺子是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相传是中国东汉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在中国许多省市也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中国南方地区也普遍有饺子这一食品。

详细释义:

饺 jiǎo 形声。字从食从交,交亦声。“交”意为“交替”。“食”与“交”联合起来表示“新旧年交替时刻吃的食品”。本义:农历除夕食物。

(名)(~儿)饺子:水~儿。

高级汉语字典:

〈名〉。

会意。从交,从食,交亦声。本义:饺子,一种有馅的半圆形面食。

同本义 [dumpling]。如:饺子(以面粉为皮,内中包馅,略呈三角形的食品);饺饵(粉角,即饺子);蒸饺;咖喱饺。

常见词组:

水饺、饺子、饺饵、更岁饺子、子孙饺子、元宝水饺、三鲜酥饺。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集韵》居效切,音敎。饴也。 《正字通》今俗饺饵屑米麫和饴为之,乾湿小大不一。水饺饵,卽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譌为饺儿。饺非饴属,敎非饺音。

忘记是哪一年春节晚会,有个女主持人出来说什莫”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包饺子”,这下引起许多南方网民们的不满。的确,过年吃饺子只是北方人的习惯。南方稻米产区的国人并没有一种与饺子相对应的标志性的年夜食品。这当然不是贬低南方的饮食。实际上我宁肯说,南方生活水平高,饮食上有更多选择。就像圣诞节前夜的晚餐,英国人一定要有火鸡。我问法国人他们这时候吃什莫。法国人答曰,有很多种。言下之意,英国人只有火鸡而已。 饺子 饺子这个名词出现的时期比较晚。网上的资料都引用这一条: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具体哪里来的资料,则没人在乎。这是互联网的好处,也是坏处。实际上,明代即有“扁食”之名。清初的山东人蒲松龄在《日用俗字》中写到:扁食捏似月牙弯,蘸(本字打不出来,音同此)上凉水锅不沸。民国初年济南出版的《济南快览》中介绍了一家专营扁食的酒楼,营业几近百年。书中另介绍山东民俗:如遇除夕或元旦,则用面做角子,其馅或荤或素,皆随人意。。。总名曰:水包子。这里的扁食,角子,水包子都是现代意义的饺子。河南南阳流传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羊肉饺耳的故事,河南人相信这是冬至日吃饺子的由来。故事不见于古籍,但颇有几分雅趣。按故事所说,河南人张仲景先生发明的面食,形如耳朵,与现代馄饨的样子类似。古籍中记载馄饨的历史从三国时期开始。饺子应该是从馄饨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我姥姥是河北人。她经常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仰着(躺倒的意思)。这句话,各地有大同小异的不同版本,应该是北方农民的共识。北方气候和物产都不如南方,生活清苦,肉食供应尤其不足。特别对于农民来说,过年时他们才能杀猪,吃上肉。吃肉疙瘩馅的饺子,然后躺在炕上歇歇,是辛苦一年的农民们最好的享受了。现代的城市人没有这些感受,但是传统仍然发挥作用。 饺子好吃的原因在于,如同所有带馅食品一样,饺子馅的味道被封闭于饺子皮里,没有散失。所以当吃饺子时,饺子馅的味道一瞬间喷薄而出,这种效果是震撼性的。饺子皮和馅在此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老话说吃饺子要薄皮大馅,意即指此。饺子按照成熟方式有水饺和蒸饺两种,其中水饺是主流的家常做法,因为是在水里煮熟的,故名。通常说的饺子就是指水饺。北方从历史上就缺乏燃料,因而蒸饺不是家常的做法。蒸饺没有与水接触,单以味道而论要胜过水饺。但是水饺皮软滑,这又是蒸饺所不能提供的。水饺皮使用冷水面团制作。面粉的主要品质指标,即面筋含量在这里起重要的作用。用高筋面粉制作的饺子皮口感滑韧,很薄的皮在锅里也不容易煮烂。以前的时候没有高筋面粉,大家都用上白粉或者精粉来包饺子。黑面或者全麦粉的饺子口感会发黏。蒸饺都用烫面。使用低筋面粉制作蒸饺可能更有利于成本控制。

任何荤素原料都可以做饺子馅,当然食用效果还是有区别,就如原料的成本有区别一样。鲜嫩的原料价格贵些,口感和味道也会好些。肉类原料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山东沿海有鱼肉馅,是一个地方特色。蔬菜类原料不胜枚举,比较独特的蔬菜馅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蒜薹。蔬菜类原料做馅要经过预处理,比方瓜菜类要挤去水分,茄子要油煎过。北方的饺子很少有纯粹的肉馅,这与南方仿制的水饺和其他包馅食品的区别很大。原因在于历史上北方的肉类供应短缺而形成的消费倾向。北方的饺子馅虽然是荤素混合,但是好吃的饺子的标准之一仍然是:抱成团的肉丸子馅。

捏饺子

水饺虽然是家常饭,但是做得好也不容易。首先和面就有讲究。河北人有句老话说:软面饺子硬面汤,说的是吃饺子的面要软,吃面条的面要硬。和面硬了,擀饺子皮时就费力。包饺子时也不容易捏到一起。吃的时候也不会得劲。和好的面做剂子,要求大小均匀。有人喜欢用手揪剂子,我家都是刀切的。剂子的大小虽各家自便,不过饺子太大煮不熟。擀皮需要灵巧的手法,要边擀边转动剂子,手慢了就会擀到手。我记得上大学时,同学们在寝室里包饺子,我负责擀皮。结果只擀了几个,就被西安的几个同学笑话不已,只好让贤。西安同学的饺子皮的确比我的小很多。此事印象颇深。西安有饺子宴,看来群众基础很牢靠。包饺子的手法各地也有不同,有的是捏法,有的是挤法。捏法是一手持饺子皮和馅,一手把饺子边捏合拢。捏法包出来的饺子,样子扁扁的躺在那里,很像它们的老祖宗扁食。挤法是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饺子皮的两端,边夹紧边向中间合拢,结果把饺子挤成大肚子形,可以站起来。最后是煮饺子。一定要水沸腾后才下饺子。水温高才能使饺子皮快速成熟保持形状。当锅中水再次沸腾时,可以加入少量的凉水,目的是降低水温,使水保持微沸的状态,因为水花太大,会把饺子皮搅破,而饺子馅可能还没有熟。如果你使用真正的高筋面粉,而希望饺子馅鲜嫩,不希望煮时间过久,则不在此例。 挤饺子

吃饺子时一般都配调料。这几乎成了一个吃饺子必须的程式。比较常见的调料是蒜泥加上酱油,香油和醋。口味轻的人用一碟醋即可。有口味重的人还要加上辣椒酱等。我见到最恐怖的一位山东老乡,竟然在味碟中加入各种调料之后,又倒上一勺子老干妈辣酱。我心里都为我包的饺子鸣不平了。他走后我和太太说,以后再不会请他吃三鲜饺子!不过想想四川人的红油水饺,不也是这样?所以只是说说而已。有次我请一个欧洲鬼子吃饺子。没想到该夷笑眯眯地问我:吃饺子需要什末sauce因为他和别人吃过中国饺子。吃饭配sauce又是欧洲人的通常做法。他就记住了。我只好拿给他一瓶镇江醋。 山东河北一带最常见的饺子馅应该算猪肉白菜馅。把猪肉和白菜剁成碎末,拌上香油,葱姜,这样普通的原料所制成的馅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好味道,难怪饺子受人欢迎。老北京喜欢夏天的西葫芦羊肉饺子,怕是已经绝迹了。河北人有一种茴香猪肉馅饺子,味道浓香,别具特色。对应的素馅是茴香鸡蛋,我以前每次去河北出差都吃这个饺子,味美干净。茴香是香料小茴香的植物形态,吃不惯的人可能会不喜欢。起源于山东沿海并流传到辽宁的三鲜馅,用渤海出产的小海虾剥出的虾仁,配上猪肉和韭菜。海虾的鲜美,猪肉的脂香,和韭菜的粗旷达到完美的均衡。与此相对应的一个饺子馅是素三鲜,包括鸡蛋,虾皮和韭菜,味道稍逊,但绝对是物美价廉。山东沿海最有特色的饺子应该是鲅鱼馅饺子。这是选用黄海出产的鲅鱼,把鱼肉刮下,砸成肉酱,慢慢加入水和调料搅匀至有粘性,加入韭菜即可包制。这种鲅鱼馅饺子馅软汤鲜,粗豪的韭菜中和了鱼的味道。鲅鱼水饺要求使用新鲜的鲅鱼,否则鱼肉吸水少,口感不会那末鲜嫩。这与南方各省制作鱼丸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要吃到真正的鲅鱼水饺,最好去胶东地区和大连。 老边饺子 东北人有所谓酸菜饺子。这是就地取材的办法。传统上东北天寒地冻,没有新鲜蔬菜,只有酸菜可吃,因此饮食样式上都要从酸菜这里找齐。实际上酸菜口感发韧,必须切极碎,配上荤油才好入口。我个人认为,东北最有特色的饺子,当属沈阳的老边饺子。这位老边是河北任丘人,跑到东北谋生,在沈阳停下来,创制了老边饺子这一特色食品。老边饺子的风格来自于煸馅和烫面蒸饺。他的饺子馅是炒熟的。再加上蒸制,更保持了味道,所以老边饺子油润可口,与普通的水饺完全不同。现在看来这个特色不难做到,难的是首创。 饺子虽然是北方人的特色,但现在几乎成了天下之通食。这是社会变迁,人口流动以及经济发展的结果。当我听广西柳州的朋友说,他们过年也吃饺子时,简直感到无法置信。据说香港有一位传奇女士,靠自包自卖北方水饺而在香港商界赢得一席之地,自创的湾仔码头品牌速冻水饺行销全国。这可以算是现代商业的力量展示之一例。当然我相信饺子对于稻米产区的国人,其意义与对于小麦产区的国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饺子的特性决定其家常性质。以前很少有人特意去饭店买水饺吃。大家都知道自己家里现包现煮的饺子最好吃,想吃什末馅就包什末馅,大小随意。更重要的是,包饺子是全家人的团聚场合,特别是在除夕之夜。除夕饺子是清人所记载的饺子的本意。有的人家恪守传统,要等到半夜12点才煮饺子吃。我记得有一次在家过年的时候包除夕饺子。我负责擀皮,我太太和我父母负责包饺子。女儿还小,在两张桌子中间运送饺子皮。小孩子有荣誉感,很乐于尽责。我每擀出一个饺子皮,她就颠颠地跑着送到爷爷奶奶的桌子上。爷爷奶奶都笑着说:快歇歇吧。攒多些再送。她也不听。我们那次包的照例是猪肉韭菜虾仁饺子,味道真的很好极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