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和鄷怎么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0收藏

酆和鄷怎么读,第1张

酆、鄷读音相同,读作“fēng”。

1酆、鄷的来源和概述

酆、鄷都是汉字中的异体字,两字形似,但意义不同。“酆”常用于地名,如酆都山、酆都城等。而“鄷”则很少使用,仅见于一些姓氏和古籍文献中。

2酆的含义和用法

酆有山林之意,历史上有多个地点被称为“酆都”,如今多用于地名。另外,“酆”在古代也有作为量词表示“十”的用法,如“酆寸”、“酆钟”等。

3鄷的来源和发音考据

“鄷”原指曲艺中的一种唱腔,后来被借用作为姓氏和地名。现代汉语中,鄷已经很少出现,但在古代音韵学中有着较为详细的记录和注解,被认为与“凤”、“封”等字有关联。

4酆、鄷在汉字中的位置和特征

酆、鄷都由“酉”、“凤”组成,其中“酉”为鸟形字,是“鸟”和“由”的合体,“凤”则为一般意义上的凤鸟。两字的区别在于“鄷”的下方为“酉”,上方为“凤”,而“酆”则相反,上方为“酉”,下方为“凤”。

5酆、鄷在文化和历史中的应用

酆都山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是道教名山,自古即有“太上老君授道处”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鄷”在古代也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如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有“楼鄷听笳曲”的描述,形象生动。

此外,酆、鄷在文化和历史中的应用也值得关注。酆都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圣地,吸引了大批朝圣者前来游览;而“鄷”在文学、戏剧等方面的运用也体现了汉字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虽然“鄷”已经很少使用,但它作为一种汉字的形态,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因此,了解和研究酆、鄷的读音、含义和特征,对于深入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自秦代兴建成都大城2000多年以来,成都城市或毁而重建,或扩而新建,城址从未迁徙,“成都”这一名称也从未改变,在中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之中是绝无仅有的。

成都具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始原,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早在距今约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已出现被后世称为“宝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的聚落中心。这些聚落中心均已夯筑了城墙,建筑了祭祀和集会的场所。

根据“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历史遗存,基本可以推定,至迟在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今天成都一带已经成为古蜀王国的中心都邑所在;而根据成都商业街战国船棺葬群的发现则进一步证明,至迟在战国早期,今成都市区中心可能已经出现比较规范的古典城市,极有可能就是古籍所说的古蜀最后一个王朝“开明王朝”的国都。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以其地设置蜀郡,在蜀王旧都一带置成都县,为蜀郡治所。公元前311年,蜀郡守张若在蜀国都城成都的基础上,修筑成都大城和少城,城市规制仿照秦都咸阳,这一重大事件被后世公认为成都建城的标志。

此后,蜀郡守李冰在蜀人治水事业的基础上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把成都平原造就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为成都城市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成都迅速成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扩展资料:

两汉时期,成都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到西汉末年已成为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手工商业都会。成都不仅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口岸。从两汉至三国蜀汉,成都精美的蜀锦一直受到官方和民间高度赞赏和欢迎。

这一时期,成都因出现一座专门织造蜀锦的官营作坊“锦官城”而获得“锦官城”和“锦城”两个别称。唐代,以成都为中心的“剑南西川道”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

中唐以下,成都又成为唐王朝的“南京”。五代前、后蜀和两宋,成都的繁荣再一次达于鼎盛,后蜀主孟昶曾下令在成都城上遍植芙蓉,成都故此得到“蓉城”的别称。

宋代,四川地区被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简称“川峡四路”,“四川”一名即由此而得,成都为益州路治所在。元代,建置四川等行中书省,简称四川省,以成都为治所,这是成都为省治之始。

明代,在四川建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为布政使司治所。明末清初,成都地区先后发生张献忠大西军、明军及清军之间的多次战争,城市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整个城池成为一片废墟,四川省的治所也一度被迫从成都移往川北的阆中。

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推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鼓励垦荒占田,使川西平原和成都城市经济再度繁荣。经过康熙、乾隆年间的两次重建和扩建,一座宏伟的成都新城又重新屹立于原来的旧城址之上。

清代,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四川省,成都为四川省治。民国初年,成都仍为四川省治所在地。1922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公所,县治保留。

1928年,成都市政府建立,成都市为省辖市、省会。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政公署驻地。1952年,行署撤销,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为四川省省会至今。

成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认识成都 > 成都概况 > 历史文化 

  孔子没读过大学,那时没有大学。

  孔子的老师:老聃、苌弘,师襄。

  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1老聃

  李耳,字伯阳,世称老子,又叫老聃。春秋时期陈国人,出生在河南鹿邑县东。早年担任东周守藏史(相当现今的图书馆馆长)。后因为周朝发生叛乱时,大量典籍被带到楚国,而被免职。

  随后又到鲁国生活多年,与孔子来往较多。孔丘曾经适周问礼于老聃,向他学过周礼。后来不忍见周朝衰落,西出丞谷关,守关的令尹(官名)听说他很有学问,就让他写书,于是就有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道德经》。

  他在这部书中提出"无为而治"。认为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应当不干涉人民的行为,不用教育,让他们自然发展。这一观点影响深远,在当今的企业管理理论中,就有人提倡 无为而治 。

  他是道教的鼻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儒教创史人孔丘。在封建社会中,他的思想有时取代儒学的地位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潮流,魏晋时的玄学在中国的盛行,就是明证。

  2苌弘

  苌弘,字叙,古资中县(现资阳市雁江区)人,公元前(575-492年)。据《图经》载“苌弘、资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又据,《庄子外物篇》载:“苌弘蜀人,被杀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化为碧。”成语“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来。

  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常与周景王交往,孔子在齐久仰其名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国造访苌弘,求教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

  孔子在请教苌弘韶乐与武乐异同后最后问苌弘道:武乐与韶乐孰为轩轾?苌弘道:武乐为周武王之乐名,韶乐为虞舜之乐名,若以二者之功业论,舜是继尧之后治理天下,武王伐纣以救万民,皆功昭日月,无分轩轾。然则就乐论乐,韶乐之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之声容虽美,曲调节器却隐含晦涩,稍逊于韶乐。故尔武乐尽美而不尽善,唯韶乐可称尽善尽美矣!

  对于苌弘博学施教,孔子称谢不迭,并于次年前往齐国聆听了韶乐的演奏,乐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疾,“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与苌弘的会晤,史称“访弘问乐”。其六艺(礼、乐、书、诗、易、春秋)中“乐以发和”思想即源于苌弘的乐学理论。

  3师襄

  师襄:春秋时鲁国乐官,擅击磬,也称击磬襄。也有一说是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

  《史记》里说他“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师文曾从他学琴,《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也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

  河套人(14万年前——7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

  1922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又名无定河或者红柳河)河岸砂层中发现。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所发现的化石有左上侧门齿一枚。齿的大小与现代人相似,齿冠结构具有原始特征。1956年在该区域又发现顶骨化石一块和股骨一段。“河套人”的体质特征接近于现代人,在人类的进化阶段属晚期智人。到目前为止,“河套人”文化遗址共发现人类化石、石器380多件,还有大量的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及鸟类化石。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博物馆发布一条惊人消息: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套人”的生存年代距今约7万年至14万年间,比过去认为的年代至少提前了万年左右,原本在人类进化史上并不显赫的“河套人”,成为破解中国现代人起源之谜的关键,这个结论又一次引燃了2007年考古学界对现代人起源的争论。而在现代人起源的问题上,多地起源说和非洲单一起源说的争论由来已久。

  资阳人(3点93万+/-2500年前--2170+/-70年前)四川资阳市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1951年在四川省资阳县城西黄鳝溪修建铁路桥时,在桥墩基坑中发现。同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又出土1件骨锥。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

  1972年,发表了资阳人出土地点一件树木化石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数据,为距今7500±130年,有人据此认为资阳人属于新石器时代。1980年以来,有关单位对资阳人地层多次进行考察,采集了不同层位的动、植物化石,进行了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铀系法断代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地点附近地层堆积比较复杂,从顶部的距今2170±70年到底部的39300±2500年,早晚都有。尽管资阳人化石出土层位不十分确切,但根据头骨形态及测量数据所表现出的若干原始性质,许多学者仍肯定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

  麒麟山人(3点6万年前)广西来宾市

  麒麟山人,古人类名,中国新人化石。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县麒麟山洞穴内发现,故得名麒麟山人。“ 1956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工作队在来宾县桥巩圩附近的麒麟山盖头洞发观,人的遗骸仅保存有颅底部分,包括大部分上颌骨和腭骨,右侧的颧骨和大部分枕骨,三者已不连续,是属于一个男性老人的个体。”(引自黄现璠著《壮族通史》)后被确定为属距今3点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为壮族的先祖。

  大荔人(20万年前——15万年前) 陕西大荔县

  大荔人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1978年大荔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故名。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头骨。头顶低矮,前额扁平,眉脊粗壮。吻部不甚突出,颧弓细弱,颅骨最宽处不接近颅底而在颞骨鳞部后上部。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面部扁平。脑容量估计为1120毫升。与大荔人化石同时出土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年代大约为15~20余万年。

  柳江人(22点7万年前——6点7万年前) 广西柳江县

  古人类名,中国新人化石。1958年9月24日,在距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东南十六公里的柳江县新兴农场犯人在通天岩挖岩泥时发现人类颅骨一具、脊椎骨、肋骨、骨盆和大腿骨化石多块。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室吴汝康教授鉴定,定名“柳江人”。另有还发掘出许多动物骨化石,其中有一具完整的熊猫骨架。“柳江人化石”随后被运到北京存放。经专家鉴定,“柳江人”距今已有四到五万年历史,认为“柳江人”是蒙古人种一个南方属种的典型代表,是距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活化石。“柳江人遗址”现被定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阳周边游景点 :

1、圆觉洞 : 圆觉洞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阳镇金花村云居山上,距县城东南1公里,省道206线直达景区。始于唐代,盛于五代、北宋,因有北宋时期开凿石洞雕刻十二圆觉而得名,是集石刻文化、自然景观、科普教育、游客接待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旅游区。云居山顶,岩石环绕,主要景点有陈抟墓、秦九韶纪念馆、圆觉洞石刻、教中寺、-寺古建筑等。

2、陈毅故里纪念园 : 陈毅故里纪念园红色旅游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是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景区内有陈毅故居、陈毅纪念馆、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御风台、德馨园、七塘映月等景点40余处。

3、安岳石窟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扩并后单位),由原卧佛院摩崖造像和后并入的安岳石窟组成,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目前已发现历代石窟造像200处,造像10余尊。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处,分别是卧佛院、玄妙观、千佛寨、园觉洞、华严洞、毗卢洞、茗山寺、孔雀洞、木门寺。题材多为佛教和道教造像。

4、孔雀洞 : 在安岳县乐阳镇南55公里的双龙街附近孔雀山。原有清建寺庙,现仅存部分房舍。寺后岩壁间,凿有大小佛像10龛,现存摩崖造像70余躯。

5、资阳石笋 : 资阳市石岭镇金带乡

6、乐至报国寺 : 报国寺位于四川省乐至县城东北二十公里龙门乡之金龟山,报国寺四围青山环抱,背山临水,环境清幽,林木葱郁,怪石嶙峋;千年古树,唐季残碑,宋明石棺;将殿、堂、池、桥、亭、洞及摩崖造像融为一体,拾级揽胜,高低错落,迂回曲折,蔚为奇观。报国寺重要殿宇布局雅致,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等五重殿堂。主要供奉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陀菩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十八罗汉等诸佛菩萨像及思摩、本空、离欲等祖师像近六十尊,造像生动庄严。

7、乐至慈恩寺 : 慈思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县城南天池镇三里办事处南塔坡麓,距县城1公里。南塔坡原名大娑婆山、大天柱山,为县之来脉。慈恩寺现有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玉佛殿、主客殿、和斋堂、客堂、方丈室、厨房。依地建筑,高低错落,雄伟壮观。主塑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王菩萨和十二圆觉等数十尊。另有汉白玉佛像6尊,其中缅玉观音高2米。

8、千佛寨 : 千佛寨位于安岳县城西郊25公里的大云山上,因山顶四周天然形成的岩寨的崖壁上雕刻有大小佛像3千余尊而得名。千佛寨第24号西方三圣窟千佛寨,唐代名“栖岩寺”,清代康熙年间更名“千佛寺”。千佛寺原有殿宇5重,千百年沧桑,几经兴废,现在这里没有了寺庙,只留下了寨崖上那几千尊造像,故群众又称它为千佛寨。千佛寨的石刻造像,规模恢宏壮观

9、乐至和平塔 : 和平塔雄伟壮观,上、下九层,高27米,层层门窗,内塑佛像,微风拂过,钟声缭绕,给人以遐想。景区地址: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龙门乡

10、安岳八庙卧佛院 : 也叫释迦牟尼涅磐圣迹图,唐代作品。因地处安岳、乐至、遂宁三县交界处,比较偏僻,所以以前看到和了解的人比较少 。这里依山傍水,翠竹掩影,景色幽雅。卧佛象悬睡着的巨人横卧在一块高约20米的沙岩中,背北面南,呈全身,全长234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堪称我国古代全身石刻卧佛之首。它背北面南,头东足西,左侧而卧,两手齐腿,自然平放,面部丰盈,神态安祥,双目微闭,似睡非睡。卧佛形体修长,身着袈裟,袒胸露肌,头蓄螺髻,耳戴圆形绽花环,头枕扁形荷叶枕,维妙维肖地展现出释迦牟尼“涅磐”时超脱一切的意境。

资阳还是有不少值得一去的地方。四川省我已经去了好几次了,资阳安岳是和美途游记的朋友一起去的。不光去了以上说的地方,还在四川待了几天,逛了不少地方。

“资阳人”是在我国四川省资阳县城西黄鳝溪发现的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化石为35000多年前的女性头骨化石,是已知的四川人最早的祖先,年龄在50岁左右。

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德阳,南连内江,东接重庆、遂宁,西邻眉山,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135年的西汉时期设置县,后设置州、郡,因位于资水之北而得名资阳。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了。

资阳四季分明,终年碧翠,春早夏长秋短冬暖,夏日雷雨多而不酷热,冬天霜雪少而无严寒,雨量相对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

“资阳人”化石为一个较完整的头骨。面骨保存有上颌骨的一部分,颅底大部缺失,另外还有硬腭一块。头骨较小,表面平滑圆润,额结节和顶结节都明显突起,额部较丰满。

头骨内面骨缝几乎全部愈合,这说明是一位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的头骨化石。资阳人头骨的形态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似,头骨高大,最宽处在头两侧的上方。

但另一方面,资阳人又具有某些原始性质,如眉弓很显著,额骨和顶骨较现代人较扁,从而表明其脑量不大。头骨正中有稍突起的脊。

资阳人头骨一方面与山顶洞人有某些相似性质,如具有明显的鼻前窝,头正中有类似的矢状脊,顶骨在正中线两侧的部分比较扁平,鼻较高而窄等。

资阳人遗址中还有一件骨锥,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骨锥底部缺失,残长10多厘米,锥尖钝而光滑,呈深褐色。锥身有刮削加工的条痕。

与资阳人化石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有鬣狗、虎、马、中国犀、猎、麂、水鹿、大额牛和东方剑齿象等。经研究认为,这些动物化石分属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两个时代,人类化石与后者同时。从这些性质的一致来看,似乎“资阳人”与山顶洞人是有一定关系的。

资阳人遗址中的一件树木化石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数据,为距今7500年,有人据此认为资阳人属于新石器时代。

由此可见,“资阳人”是旧石器晚期的早期新人类型,远比“北京人”进步,但比“山顶洞人”原始,其生活年代距今大约在数万年至10余万年之间。

“资阳人”出土地点附近发现了打制石器,仅在蒙溪河支流鲤鱼桥河口东岸就有20件,都属于旧石器晚期,大约在25000年前。资阳人用天然石块略加打制,作为他们的生产工具,用以狩猎和采集活动。

“资阳人”遗址附近地层堆积比较复杂,从顶部的距今2170年到底部的39300年,早晚都有。尽管资阳人化石出土层位不十分确切,但根据头骨形态及测量数据所表现出的若干原始性质,仍可肯定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

“资阳人”这位50岁左右的女性,以她仅存下的一颗牙判断,这位人类的老祖母犯有严重牙病。不过“资阳人”头骨化石上部只有眉骨以上的上脑部分。

关于资阳人的时代,陆续有一些新的资料和看法,但仍难以肯定。曾经作过多次碳测定,但所测标本是植物化石,是否与资阳人骨化石同一时代,也难以肯定。

从“资阳人”复原像可以看出具有如此特征:

一是男性化特征。在当时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男女体型特征应当是很小的。

二是刚毅的特征。要同猛兽和大自然作斗争,没有刚毅的性格,仅存纤柔之躯是绝不行的。

三是王者风范。可以设想,50岁的她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部落首领,面对猛兽或异族的侵袭,她显得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四是年富力强。哪怕她就是病死的、饿死的、老死的,仍然能够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年富力强的“资阳人”形象。

五是母亲形象。50岁的远古女性,她应该是南方人类乃至中华民族共同的母亲。

六是美感特征。刚毅、王者风范、年富力强且饱经沧桑,和她在古人类史上仅有的女性特征,最终体现在一个“美”字上,美是沟通世界的桥梁。

“资阳人”的发现,虽然只是一具头骨,而她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考古界、人类史学界都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寻根意识、研究意识不断增强,它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一面鲜艳旗帜,是珍贵的文化宝藏。

资阳属于四川省,是省辖地级市。

资阳市,位于东经104°21′—105°27′,北纬29°15′—30°17′,处于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的中间。是四川省连接成渝双核的中心城市,北靠成都,南连内江,东接重庆、遂宁,西邻眉山,总面积5757平方公里。

资阳将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成渝中部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资阳的城市名片有“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中国节能之都”、“绿色资阳”、“三贤故里”、“中国长寿之乡”,以及“国家卫生城市”。

地形地貌

资阳市,位于华夏系四川沉降带之川中褶带内,龙女寺半球状构造和威远辐射构造之间,西高东低。按大的地貌形态资阳市可分为丘陵、河流冲积坝两种地貌类型,其中以丘陵为主,大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地形主要为龙女半球环状构造的影响带,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地层平缓。出露岩层按其新老秩序有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侏罗系遂宁组地层、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土壤以粽紫泥土为主。一般海拔在300~550米之间,河坝的最低点在夏家坝的琼江河出界处(海拔247米)。

—资阳

酆和鄷怎么读

酆、鄷读音相同,读作“fēng”。1酆、鄷的来源和概述酆、鄷都是汉字中的异体字,两字形似,但意义不同。“酆”常用于地名,如酆都山、酆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