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是什么?
问题一:什么是中药饮片与中药材的区分 主要区别要点是:
中药材是在原产地以传统方式采收、加工的半成品或成品。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中成药是以中药为原料,经批准依法生产的成方中药制剂。其中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对于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如很多种子类、花类药。
问题二:班根中药是什么 你好,痘印是由于皮肤引起炎症后, 皮肤色素增加,叫炎症后色素沉着症;一般会慢慢褪掉的,需要时间,可以口服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丸,有助于色素减退,可用中药调理,祝早日恢复。
问题三:是什么药材 有可能是阴地蕨:请核对。
阴地蕨
Botrychium ternatum (Thunb) Sw
阴地蕨科 Botrychiaceae 阴地蕨属
别名:阴地蕨 背蛇生 春不见 春寒草 大羽阴地蕨 丹桂移星草 冬草 独脚鸡 独脚金鸡 独立金鸡 独秧七 肺心草 花蕨 蕨叶一支蒿 破天云 三太草 蛇不见 小春花 一朵云 荫地蕨 地棱罗 独蕨箕 鸡爪莲 劲直阴地蕨 郎鸡细辛 满天云 小种底线补 鸭脚细辛 一支箭 一支蕨
问题四:这是什么中药? 中药名:路路通
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子
概述: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Liquidambar formoana Hance的果实。秋冬季采集。晒干。生用。
别名:枫果、狼眼、枫球,枫木上球
性味与归经:味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利水,下乳。用于风湿痹痛,肢节麻木,四肢拘挛,水肿,小便不利,气血壅滞,乳汁不通,风疹瘙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或烧烟闻嗅。外用适量。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四川中药志》)治风湿肢节痛:路路通、秦艽、桑枝、海风藤、橘络、苡仁。水煎服。方中路俯通祛风湿,通经络,为君药。
2(《浙江民间草药》)治耳内流黄水:路路通15g。煎服。方中路路通通经络,利水,为君药。
3(《古今良方》)治脏毒:路路通(烧,存性)1个。研末,酒煎服。方中路路通祛风湿,通经络,利水,为君药。
问题五:元芪是什么中药 元芪是黄芪的别称。古代又写作黄耆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功效主治
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问题六:必大是什么中药 牛皮癣外用秘方有幸读古籍《串雅内外编》发现一治牛皮癣外用秘方,晃觉与我祖传治牛皮癣方有异曲同功之妙!我突发灵感,两方取长补短,自偏一方,试用至今,效果极佳。此方系外用方。如与内服方同用效果更妙。能到治痊愈的效果!现见网坛谬论言治牛皮癣无效药和牛皮癣无法治愈论。打消了我珍藏秘方的念头!我把方献出来,大家可按方自用并广而告之p友们 桑枝、槐枝、桃枝、柳枝各50克、西红花20克、鸡矢滕50克、碧桃干60克、柿霜30克、冰片10克、当归30克、毒蛇胆五枚、青鱼胆5枚、狼毒10克 共打细成粉,布包先酒泡后加醋泡!然后擦p处,每日多次,若溃烂处不可擦,再别误入眼晴、口内 上方为皮损初起面积不大!用之特效。 如若久病经年,皮损遍身,非得用以下方,煮水泡浴才行,个把月必大效,再坚持用3、4月必愈。方也公之与众,方便大家按方索用:桑枝、槐枝、桃枝、柳枝各50克、金莲花20克、鸡矢滕50克、碧桃干60克、柿霜30克、冰片10克、当归30克、狼毒10克、白鲜皮30克、大青叶30克 上药共捣为粗粉状,用纱布包裹,加水适量、煮水泡浴,每天泡浴全身2次 广为告之,功德无量。 欢迎继续交流
问题七:请问这是什么中药材 有点像漏芦
问题八:请问这几味中药材是什么? 上:藿香(梗),下:吴茱萸。
问题九:三七是什么中药材,有什么用? 病情分析: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意见建议:功能:止血;散血;定痛。 主治:跌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
石斛类药材最早记载于《本草正义》。
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中医药古籍中均有记载,并将其列为药材之“上品”。铁皮石斛又是石斛类中药材极品之一,作为名贵药用草本植物应用历史悠久。
在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石斛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源于自然、源于生活,是先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中逐步形成和成长起来的。在云南的傣族地区,人们对花尤为崇拜,石斛以其性能和特征,被当地人所崇敬,它寄托了傣族人民美好的愿望与情感,人们将它种植于自家的房顶上,而且都是些非常显眼的地方,如房顶中央,房檐的拐角处,这为傣家竹楼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形成了石斛的特色栽种。
一、中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中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世称《唐本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汉朝以前中药随着文字的出现,药物知识也有了文字记载。
商代金文已有“药”字。《说文解字》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
西周的《诗经》及《山海经》中已经记载了120多种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治疗性能。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已载方280余首,所用药物达240余种。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本草作为中药的代名词。 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到了西汉晚期已有“本草”一词来指称药学专著。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虽托“神农”之名,实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有考证最后成书不晚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末以来医家应用的药物种类日渐增多,本草著作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 晋代葛洪《抱朴子》曾首载草药一词。
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完成于公元500年、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经集注》。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是中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经济文化日渐繁荣,医药学也有较大发展。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颁行了由李绩、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载药844种,本书的完成依赖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人力物力,是中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800余年。并在日本古书《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
金元时期张元素所写的《医学启源》介绍了脏腑诸病用药心法,奠定了脏腑辨证用药理论。他在《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洁古刺诸痛法》中均倡导中药归经学说。
后来,李东垣的《用药法象》与王好古的《汤液本草》都是探讨药性。 明朝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但是中国仍未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之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致使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而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
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由于 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 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以本草命名。
其间综合性中药著作和讲义较多,内容多数偏于临床实用。前者以蒋玉柏《中国药物学集成》较有代表性。
该书有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功效分类,分别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气味、形状、功用、制法、有毒无毒、用量、禁忌、处方等。
其体例和内容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简明实用。如秦伯未《药物学讲》,分为发散、利尿、理气、理血、温热、寒凉药等12类加以介绍,如张山雷《本草正义》,属于传统药论性质。
该书结合个人用药体验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功用以及鉴别、炮制、煎煮法等,有较好的影响。 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种,以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
食疗本草有较大的进步,大多内容丰富、实用。如秦伯未《饮食指南),以传统、简要为特点;杨志一、沈仲圭《食物疗病常识》、陆观豹《食用本草学》,则多为经验之谈。
其他方面,如经曹炳章据清末郑肖岩所撰《伪药条辨》补订而成的《增订伪药条辨》,载药110种,就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以论述或比较,为辨识药物真伪优劣提供了宝贵经验。杨华亭《药物图考》,摘引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作了科学的考证,并附有图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炮制制药方面,如杨叔澄《中国制药学》、周复生《增订药业指南》,有关内容均较切合实际。当时的中药学著作,除了传统的表述外,还产生了中西药汇通之作。
汇通派医药学家,利用自然科学和西方医药学的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或以中西药理互为解说;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 在各种著作中,以郭望《汉药新觉》、温敬修《最新实验药物学》及阮其烃、王一仁、董克仁的《本草经新注)等较有代表性。
鉴于此期中药数量众多、知识广泛,对中药的学习与传播已有诸多不便,故不仅便读、歌括一类中药入门书籍不少,而且新产生了中药辞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
二、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中医药发展最快根据历代王朝对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所采取措施的不同,中 医药学的发展也各有差异。
综合有关资料和史籍考证,我国中医 药发展最快、最兴旺的是隋唐至两宋。唐自统一中国后,疆域广 阔,百姓安乐,经济不断发展,尤其农业发展迅速,对外交流亦日 趋频繁,中医药事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且各种医药著作和药物 品种不断增加。
如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由长孙无忌(后因 武后篡权,长孙皇后被贬,故改李绩)偕苏敬等22人负责编修的 《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当时由 发动全国各地征询药物 形色、功效、产地等,具送中央,经采用之后,在全国发行的,是最 完整的一部药学专著。
此外还出现了《食疗本草》、《蜀本草》、《本 草拾遗》等大批本草著作。这时全国已发现的药物约达1 500余 种。
宋朝亦由于上层 的重视,开国后不久即诏刘翰、马志等9 人编修了《开宝本草》,由官方颁行全国。其后,接着出现了 4种 本草著作,篇幅和内容都较前有所增加。
这时全国药物总数已发 展到2 400余种。可以说此时已是我国药典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
只是后来由于上层 的腐败,宋朝的国势日坏一日,整个中医 药事业也跟着走了下坡路。 。
三、中医发展史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
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
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
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实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西晋医家皇甫谧(公元215~282)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的基本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编排,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其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
书中经过考查确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和穴位349个(包括单穴49个,双穴300个),论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与禁忌,总结了操作手法等,对世界针灸医学影响很大。公元701年日本 制定医药职令时规定,本书为医学士必修书。
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分67门,载列证候1,700余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
其中对一些疾病的病因及发病原理已描述得比较详尽而科学。例如:对某些寄生虫的感染,已明确指出与饮食有关;认为绦虫病系吃不熟的肉类所致。
书中还记载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说明当时的外科手术已达到较高水平。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内外交通发达,外来药物日益增多,用药经验不断丰富,对药物学成就进一步总结已成为当时的客观需要。
公元657年唐 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 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它比欧州纽伦堡 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在国外影响较大。
公元71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书的传抄本规定为学医的必读课本。 唐代医家孙思邈(公元581~682)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其中,《千金要方》分为30卷,合方论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载方2,571首。二书还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
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如认为瘿病(指甲状腺肿类疾病)是因人们久居山区,长期饮用一种不好的水所致,劝告人们不要久居这些地方;对夜盲病人,采用动物肝脏治疗等。
公元752年,王焘著成《外台秘要》,全书共40卷,1,104门(据今核实为1,048门),载方6,000余首,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 宋代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
宋 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学生所学课程包括《素问》、《难经》、《伤寒论》和《诸病源候论》等。
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公元1026年),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考试时,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用蜡封。
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是这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
四、中草药的历史文化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
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
《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
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
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
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
这个“气”,不是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
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
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
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
五、中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原始社会人们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为了生存通过长期和疾病做斗争,总结了丰富的经验。
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医家广泛吸取了百家之长,为治疗疾病所用,产生了大量理论书籍。医书因不会对统治者统治造成影响而被大量保存,但秦汉时期战争和汉朝统治者推行迷信进行思想控制,印刷技术限制,大量医书失传。
隋唐时期中医得到了长足发展。宋金元时期由于战争医书又大量失传,仅《黄帝内经》在宋朝就两度失传,后经多方努力在四川找到孤本才得以重新问世。
但由于战争外伤,脾胃等理论得以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瘟疫流行,温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切下,中医书籍被重新整理,装订,改编,并大量印刷,各国热爱中医人士共同努力,中医理论引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医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现在欧洲许多医学院都把中医理论作为必修课。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将是大趋势,人类最终能战胜疾病。
六、中药的历史有哪些资料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概述
中药是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称呼,是与西医相对而言的。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编辑本段]中药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图书
本草纲目,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本草衍义,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本草经解,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求真,本草述钩元,食鉴本草,本草撮要,本草择要纲目,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要药分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七、中国医药发展历史药行业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只要生命不息,医药行业的发展就永不停止。由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疑难顽症,促使医药业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因此,医药行业是一个不断向前的朝阳行业,永远没有成熟期;同时也是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据测算,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37,即生活水平提高1 个百分点,医疗消费水平增加137个百分点。
可见医疗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高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增长速度。医药产品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极产品,通过医院或医药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马上进入消费领域,因而直接受到居民医疗保健需要的影响,也即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会很快体现在对医药保健品需求的提高上,而且后者的提高大于前者,近两三年来保健品市场的迅速扩大即是一个例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占全球的20%,预计到2000年中国人口将增长到13亿,2010年则将达到14亿;人口的自然增长和社会的逐步老龄化,使医药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占80%的农村人口,目前仅享有20%的医疗卫生和药品资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使农村医药市场具有根强的扩张潜力。从人均水平看,我国居民的医药消费水平仍处低位。1994年我国人均用药7美元,仅为日本的16%,法国的22%, 美国的23%,也远不及波兰、墨西哥、南非等国,在世界上处于低下水平,因此, 我国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必定高于国际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随着居民医疗保健知识的丰富和医药商业的发展,市场对非处方药的需求会有很大增长。这是我国医药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本背景。
广义的医药行业涉及化学药品、中(成)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医药商贸等,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医药行业和上市公司主要指生产药品(包括中西药)的企业。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黄拼音名TénɡHuánɡ别名海藤、玉黄、月黄来源藤黄科藤黄GarciniahamburgyHookf,以胶树脂入药。生境分布越南、泰国、印度等热带地区。化学成份本品含树脂70~80%,主为α藤黄酸(αgarcinolicacid,C23H28O6),β藤黄酸(C25H32O6)及γ藤黄酸(C23H28O6);还有水溶性树胶15~25%氧化酶及微量挥发油。药理作用藤黄酸有缓泻作用。(工业上供颜料及假漆之用。)功能主治峻泻,止血消痈。主治痈疽疔毒,跌打损伤,金疮肿痛,瘀血凝结。并可治绛虫及水肿。用法用量只供配成药用。一次极量05毫克。注意有大毒。过量可致死。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藤黄出处出自《海药本草》。1《海药本草》:按《广志》云,藤黄出鄂、岳等州诸山崖,其树名海藤,花有蕊,散落石上,彼人收之,谓沙黄,就树采者轻妙,谓之腊草。摇今所呼铜黄谬矣,盖以铜藤语讹也。按此与石泪采无异也,画家及丹灶家并时用。2《纲目》:今画家所用藤黄,皆经煎炼成者,溉之麻入。招局达观《真腊记》云,国有画黄,乃树脂,以刀砍树枝滴下,次年收之。似与郭氏(《广志》)说微不同,不知即一物否也拼音名TénɡHuánɡ英文名Gamboge别名玉黄、月黄。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藤黄的树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ciniahanburyiHookf采收和储藏:在开花之前,在离地3m处将茎干的皮部作螺旋状的割伤,伤口内插一竹简,盛受流出的树脂,加热蒸干,用刀刮下,即可。原形态藤黄常绿乔木,高约1518m。小枝四棱形。单叶对生,几无柄;叶片薄革质,阔披针形,长913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花单生或为聚啊伞花序;两性与单性花黄存;花绿白色,无梗;萼片5,花瓣5;雄花通常23朵簇生,雄蕊多数,花丝短,花药1室,横裂;雌
详见百科词条:藤黄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54:26 共283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本草纲目记载了多少种中草药?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学论述药物学的专著,其内容颇多博物学价值。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编撰于公元1578年,成书后几经周折,后初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全书共52卷,记载中草药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161种,其他类药物194种。李时珍新补入药物374种。该书图文并茂,有药物图1109幅。作者为了增加该书的临床参考价值,于若干药的论述中附录临床处方11096首,其中8000多首来自作者临床经验之总结或多年之征集,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共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为纲,62类为目,其分部类的原则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搜罗群集,有谓其所参考之书多达800余种者,可谓“贯串百氏”的一代巨著。该书又在每药物之下,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命名其书为《本草纲目》。每药之论述内容,则详之于集解、辨疑、正误、修治(炮制加工)、气味(药性药理)、主治(药效)、发明(李时珍之心得体会和研究结论)、附方等。《本草纲目》之分类叙述方法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次创造性发展,条分缕析,使读者一目了然,其分类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性。
以下是中医中药典籍,有些是医有些是药,有些是医、药合集。
《金匮要略》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脉经》王叔和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
《千金方》孙思邈
《褚氏遗书》褚澄
《方剂导览》刘完素
《济阴纲目》武之望
《景岳全书》张景岳
《古方八阵》张景岳
《本草纲目》李时珍
《濒湖脉学》李时珍
《阐要编》伤寒三论闵庆芝
《证治心传》袁班辑
《针灸大成》杨继洲
《脉诀阐微》陈士铎
《四诊心法要诀》吴谦
《眼科心法》吴谦
《杂病心法》吴谦
《正骨心法》吴谦
《妇科心法要诀》吴谦
《血证论》唐容川
《医林改错》王清任
《医学妙谛》何其伟
《傅青主女科》傅山
《医略十三篇》蒋宝素
《医源》石芾南
《竹林寺女科》竹林寺僧
《类症治裁》林佩琴
《痧胀玉衡》郭志邃
《温热论》叶桂、顾景文
《医学三字经》陈修园
《医灯续焰》潘楫
《黄帝八十一难经》佚名
《黄帝内经》佚名
《神农本草经》佚名
《医脉摘要》佚名
《针邪密要》佚名
《针灸歌赋》佚名
《鬼门十三针》佚名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佚名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须草拼音名MāoXūCǎo别名肾茶、猫须公来源唇形科猫须草属植物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spicatus(Thunb)CYWu[ClerodendronspicatusThunb;Orthosiphonaristatus(Blume)Miq]以茎、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排石利尿。用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胆结石。用法用量1~2两。备注(1)海南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rubicundusvarhainanensis[OrthosiphonrubicundusvarhainanensisSun]与上种类似,亦同等入药。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猫须草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MāoXūCǎo英文名HerbofSpicateClerodendranthus别名猫须公、肾茶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肾茶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anthusspicatus(Thunb)CYWuexHWi[ClerodendronspicatusThunb]采收和储藏:在高温高湿地区,肾茶终年生长,尤以410月生长旺盛。一般每年可采收23次,管理得好,可收4次,每次在现蕾开花前采收为佳,宜选晴天,割下茎叶,晒至七成干后,于清晨捆扎成把(防止叶片脱落,再曝晒至全干即可)。一般每1hm2可收干的枝叶15002250kg,鲜干比为5665:5。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m。茎直立,四棱形,被倒向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043cm,被短柔毛;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85cm,宽1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下延至叶柄,边缘在基部以上具粗牙齿工疏圆齿,齿端具小突尖,两面被短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具6朵花,
详见百科词条:猫须草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33:12 共324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药材是什么?
本文2023-10-24 16:56: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