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后中国损失的文物现在哪几个国家的博物馆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1840年以后中国损失的文物现在哪几个国家的博物馆里?,第1张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据了解,这1000多万件海外藏文物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包括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雕塑、甲骨、典籍等各类珍品,主要分布在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仅在大英博物馆就馆藏中国文物23万多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和绝品,青铜器中就有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稀世珍品。

  ——绘画,美国收藏最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就有1200余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中国绘画近500幅。而以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其中,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引人注目。

  ——瓷器,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集美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

  ——地方志和古籍,美国最多。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

  ——甲骨片,日本收藏最多。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

  ——敦煌宝藏,而今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三成,七成流失国外。其中,藏于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13700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是稀世珍宝。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000件,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近2000件。此外,日本、美国、瑞典、奥地利、韩国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

目前在47个国家的2000多个博物馆中,中国流失的文物大约有167万件。在全球,中国至少有数百万件文物流落异域。有的是战争时期掠夺来的,有的是外国探险家以科学考察的名义窃取的,有的是盗墓贼或文物贩子走私出去的。

  中国文物流失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后开始的。1860年10月18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中国文物史上最大的劫难。圆明园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庋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法国文豪雨果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但是,这座艺术宝库被彻底洗劫一空,大量稀世之宝,包括《永乐大典》和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早募本等都散失殆尽。

  目前,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总数多达23万余件,珍品如山。其中我国古画有数百件之多。被八国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永乐大典》、《女史箴图》、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和“考察队”窃取的敦煌画卷就收藏于此。这里的中国馆是1990年香港商人何鸿卿爵士捐助200万英镑(约2700多万人民币)改建的,改建的目的是便于对文物进行保护和展览。大英博物馆一向被认作是在中国之外藏有最多最好的中国文物的博物馆。事实上,大英博物馆某些类别的收藏还要优于中国,例如敦煌画卷与经卷(经卷现已随大英图书馆一起搬出)。

  大英博物馆的文物除少数为爱好者捐赠外,绝大部分为大英帝国全盛时期大肆掠夺而来。近年许多国家纷纷向英国政府交涉,希望能够取回属于他们的展品。希腊为争取古代巴特农神庙埃尔金大理石雕的归还,至今仍在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流失到日本的中国文物数量也非常大,且品种丰富。日本1000多座公私博物馆几乎都收藏有中国文物,数量大概在数十万件。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历代名画、金玉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等3万多件。巴黎卢浮宫国立博物馆分馆——吉美博物馆藏品的一半以上都是中国文物,达3万多件。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是以收藏中国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其中陶瓷部有2000多件,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为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青铜器部约有800件。

  就地方志和古籍而言,美国最多,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就甲骨片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国家,在我国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万片。就敦煌宝藏而言,而今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3成,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万件。

  面对如此多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我们在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杰出创造力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如此众多的无价之宝流落海外而感到痛惜和惭愧。

从隋唐时期开始,日本就一直跟随着中国,以中国为榜样,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并且,大量输入中国的艺术品。经过上千年时间的积累,日本现今留下了一批中国珍宝。而且,在近代的时候,由于列强的入侵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中国文物更是大量流失。其中,一些文物就大量流落到了日本。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日本收藏的十件中国珍宝。

第一个、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可以说,这个琵琶是一个神品,因为,一般情况下,琵琶都是四弦的,而这个琵琶却有五弦,是这世上唯一一件拥有五弦的琵琶。它不仅可以当做琵琶来弹奏,还可以作为吉他、三弦琴,甚至,还可以用来当做是冬不拉来弹奏。它使用唐朝的螺钿镶嵌式方法制造,外观极其华丽,做工十分精细。

可以说,在这世界上能够表现唐朝繁华程度的也就只有这件镶嵌型乐器了。这个琵琶,在唐朝的时候流入日本,被圣武天皇作为收藏品收藏了起来。天皇死后,这件文物就随着天皇的其它宝物,被收藏在了奈良东大寺正仓院的北院里,一千多年来无人问晓。

现在,这件物品竟变成了日本皇家收藏的最珍贵宝物,甚至,还被誉为“第一名品”。

第二个、曜变天目茶碗:

如果,按照文物单品来说的话,这件文物完全可以在文物排行榜中,排到第一位,因为,这件文物在这个世界上仅此一件。它是南宋时期的文物,由宋代黑釉的建阳窑制作而成。在过去,宋人用它来斗茶,并且,在它的身上还充满了神秘和传奇色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日本展示出来的时候,它被单独陈列了出来,底座不停地旋转着,周围一片黑暗,茶碗身上的光圈闪烁着妖艳而又奇异的光芒。而且,不同的光线角度,光圈的颜色也会不一样,奇幻无穷。只是,看着这个碗,便会让人忍不住惊讶:古代的技术,竟然已经达到了这么高超的地步?根本就不像是人间应有的东西,或者说,它应该是从天上来的!

这件曜变天目茶碗传入日本之后,日本人对这个碗更是赞不绝口,只能用“碗中宇宙”来形容它,他们说:“碗里就像是深夜在海边看到的星空一样。”不过,根据记载这应该有两只才对,但是,在考古中发现的瓷片却没有发现一个跟它类似的。民间有传言说,其中一只被织田信长拿了,但是,之后却在本能寺中毁掉了。另外一只,则变成了德川家康世代流传下来的宝贝。

第三个、汉倭奴国王金印:

根据一些资料和文献的记载,在公元57年的时候,倭奴国(日本过去的国称)带着贡品前来我国朝贺,光武帝便把印缓赏赐给了自称是大夫的使者。后来,这枚金印不知道去了哪里。

直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这枚金印才在福冈被两位准备耕作的农民发现。金印出土以后辗转百年,直至1979年一个家族的后人把它捐献给了日本福冈市博物馆。金印的正面是正方形,上面雕刻着“汉委奴国王”字体,这清楚地说明了当时的日本就是汉朝的附属国。也是中日外交的一个重要见证。

其实,这个“倭”字与“委”字通用,在《说文解字》中,委表示“随从”之意,加上人字偏旁表示顺从、恭敬的人。《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后汉书·东夷列传》“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在《三国志·魏书》中也记载着:“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诸国)不盗窃,少诤讼。其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及宗族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

第四个:《潇湘卧游图》:

这幅画,堪称是南宋山水画中的第一宝画,由李氏和另一位李姓画家一起创作。

传说,南宋有一位叫作云谷的禅师,他游遍了四方以后,便回到了金斗山里隐居。但是,他觉得很可惜和遗憾,因为,自己把天下都走了个遍,却没有去看过潇湘的山水。于是,云谷就请来了李画家为自己描绘出潇湘的美景,然后,把画卷挂在房间里,这样一来,躺在床上也可以欣赏潇湘的美了。

所以,这幅画被叫做“潇湘卧游”。据说,乾隆最喜欢的一幅山水画便是这幅,整个画面只用淡墨来修饰,一笔画完,没有丝毫的勾勒之意。画卷中大面积的留白,令人在心中不断猜想它蕴含着怎样的深意。浓雾里的山水朦胧,就像是一个害羞的少女一般,神秘中又蕴含着大气,让人沉迷在画卷中不得自拔,仿佛有种刚刚神游完毕的舒畅感,可以说是一个神品。

它是在近代流入日本的,现在,被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

第五个、王羲之的《丧乱帖》:

人们一致认为唐朝的模本《丧乱帖》,是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摹本。

传言,这是鉴真东渡的时候带到日本的。因为它跟其它两个帖子一起连在一张纸上,所以,才被说成是摹本,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王羲之传流下来的唯一一幅真迹。

帖中的笔钩强劲有力,写法精妙,字体更是完完全全地表达了王羲之当时的心境。它被誉为是晋唐时期书法中的极品,丝毫不逊色于台北故宫的《快雪时晴帖》和北京故宫的《神龙兰亭序》。它的地位和这两幅相当,价值无限,现在被收藏在日本的宫内厅里。

第六个、牧溪法师《观音猿鹤图》:

牧溪是南宋时期的人,当时,他因为反对贾似道被官府通缉。

他的画法十分奇妙,每一幅画都是随笔点墨画成,不加任何修饰,画中意思简单明了却又蕴含着禅意,让人越读越感受到此中真意。

在这组图中,除了观音的含义是明确的之外,猿鹤的含义人们至今还没有得出答案。特别是那只怀抱着小猿猴的母猿,它神情生动传神,仿佛就是一个人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它的眼底中却又蕴含着些许的迷茫。整幅画意境无穷,仿佛是一幅充满了禅机的问卷,等待着世人来作答。

这组画一共有三幅,是宋朝禅宗画作中的极品,现在,被收藏在京都的大德寺里,每年展出一次。

第七个、猛虎食人卣:

在日本收藏的中国青铜器中,有两件是最重要的:

一件是永青文库的狩猎纹铜镜;

另一件则是被收藏在京都泉屋博古馆里的猛虎食人卣。

我们在这里介绍的,就是猛虎食人卣。它是商朝晚期制造出来的,被称为青铜器中的珍品。它跟其它出土于湖南的商晚期青铜器一样,都是以人和兽为主题。它的造型是一个踞虎和人拥抱在一起,立意十分奇特,在商朝的青铜器中,很少有这样怪异复杂的。

它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人们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是为了表现老虎把人吃掉时的凶狠,有的人则说是想展示“人兽和谐”的主题。

第八个、《无准师范像》:

在日本,人们把禅师的肖像画,说成是顶相。

唐、宋时期,很多禅宗在中国根本站不住脚,不过,它们却在日本流传下来了,因此,宋朝的大部分禅宗艺术品被保存在日本。

在禅门里,师傅一般会赠送一幅自己的肖像画给弟子,画上会题上一些字证明这位弟子师承于哪位禅师。当时,宋理宗拜无准师范为国师,他便送给了宋理宗这幅肖像画。这幅画画得很传神,对无准师范的面部表情描绘得十分细致和到位。无意中,传达出禅师的智慧和风趣,是宋朝人物画的代表。

在明清以前,没有一幅画可以比得上它,现藏于京都东福寺。

第九个、李迪《红白芙蓉图》:

人们一致认为,这幅画是南宋时期花鸟画的第一名画,它是李迪在1197年所创作的。

《红白芙蓉图》一共有两幅:

一幅是红芙蓉;

一幅是白富荣。

红芙蓉画得好一点,线条的描绘有五代时期名匠黄筌的风范。这两幅画原本收藏在圆明园中,但是,在近代的时候,却被列强夺走,流落海外多年,现在,在东京的国立博物馆。

第十个、五贴《菩萨处胎经》:

竺佛念于姚秦弘始年间(399~416),译出《菩萨璎珞经》、《十住断结经》、《出曜经》、《菩萨处胎经》、《中阴经》等五部,被誉为苻姚时期之译经宗师。

这套经书的历史背景十分强大,它是人们相互摘抄的最古老经卷,可能是现今仅存的西魏墨迹,价值没法评估。它是550年时陶仵虎写的,字体十分大,写法明显是北碑一派,笔意随意间又带着严谨,但是,看上去却没有丝毫造作之意,难以用言语表达它的奇妙。

这份菩萨处胎经,是唐朝的时候流入日本的,现在,藏于京都知恩院内。

迄今为止发掘出存世的大约有154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

 

其中大陆收藏的有97600多片,台湾收藏的有30200多片,香港有89片

 

因战争和商业因素流散到海外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前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12个国家有26700多片

其中日本在侵略中国时曾有组织地在殷墟盗掘,因此收藏最多,有12000多片

 

也就是说,除了中国外,日本的甲骨实物最多。

1840年以后中国损失的文物现在哪几个国家的博物馆里?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