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天神也." 故经云:“归依于法者,终不更归依诸外道典籍也。”
如果对佛学有兴趣看这个你会有大发现,这才是佛教终极秘密!
1佛成佛以后,首先直接的给众生开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华严经》,准备讲明“次第一心三藏”的当下开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圆满。但是发现事与愿违,许多人不能接受。他们有的执着苦修苦证,有的执着自然外道,有的执着求神通术。。。当时印度就有96种外道。无奈之下佛只有一步步引导,不与这些外道打成一片就意味着没有人会听佛的开示。2为了破这些外道,佛讲了《阿含经》,十二因缘法等进行接引,用因缘法来破自然外道法等,欲使小乘人得到他们的“果位”。这个果位即小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属于不了义二乘人的果位。所谓不了义是指这个所证是有漏的菩提。3佛又针对众生不同的喜好执着,比如有的人喜欢执相修行,有的人喜欢执空修行等,都为他们讲各自的经典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藏教菩萨 → 他们的发心很大,执着在事相上来行持,也就是说他们是执相修行,行有为法,比如念佛念咒,拜佛拜忏,只懂得拜有形相的佛,不懂得拜法界佛,天天有为的去行善,这叫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不能成佛。因为佛法不讲善只讲真。但是他们会得到很大的人天福报!但是因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功德是必须明心见性开悟)我们修行人学佛目的不是为了得福报,那叫三世冤,第一世受苦,第二世享用自己的福报所得,第三世往下落至三恶道等,因此是白修一场不出轮回。 佛为了接引有缘众生先入佛门再说,总比闻不到法强,因此为这部分执相才愿意修行的众生开示了《无量寿经》《地藏经》等,这是藏教菩萨所修经典。所以我们可以与古代的梁武帝比较一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座庙,度了十几万人出家,到最后还不得好死,达摩祖师直接告他说:“你没有功德”。通教菩萨 → 这了接引藏教菩萨放弃有为修行更上一个层次,也为了把喜欢执空修行的人接引进佛门,佛用《金刚经》《六百部般若》来破执相修行的有为法,《金刚经》就是把有为法判为邪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金刚经》就是来接换《无量寿经》《地藏经》的。《金刚经》讲得很清楚,“若人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怎么了 行邪法不能见如来。这是佛讲的,所以我们念佛,拜佛,供养舍利,建寺庙有什么用啊!这些与成佛与你明心见性没有关系,这些是修行而不是修心。所谓那些念佛 拜佛 供养舍利,只能做为佛法形式上的有缘辅助接引众生的工具而已,不是成佛的方法,与成佛无关。想成佛要明理,深入经藏开了智慧才行。所以当今多少人在盲修瞎练一看便知,而且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就觉得是对的也跟风去做,不会理智的用智慧去分析,从而占用自己大量的学法时间去跑佛事啊等,还觉得这是自己往生的资粮,这不是与佛做交易吗?用世间人的想法与佛再做交换吗?佛啊你看我今天放生放了多少了,念了几千声佛号啊,还念经咒多少遍啊,我一定能往生了,是不是佛啊?就是这种心理啊。因此造成“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通教就是指禅宗的修行,执空修行,破一切相归空相,连佛的三十二相他都判为无明相,这叫禅宗的无为法。他执在空相里不出来了,他却不知道空是对有而讲的,空本身也是一种相,是空相。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相,非空相,但他能现有相,现空相,随缘自在变现。真心本来面目是非有为,非无为,非不有为,非不无为 禅宗所认为的这个“无为法”,通过禅定的功夫来修成的,是不是以有为之心 修无为之法?!所以仍然判为是有为法,以有为之心修无为之法,仍然是邪法。《楞严经》第六卷中文殊菩萨就把月光童子还有孙陀罗难陀一些人修的禅宗判为不能成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此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就是讲修行这个法门能成就的人是恒河沙数的人中难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根基,这个银河系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是亿劫希成。可见是甚难成就的法门。别教菩萨 → 因此为了破掉众生在有相与空相两个相上的执着,接引众生继续探求真理,这个时候通过《华严经》,《圆觉经》开示众生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在禅宗见空性的基础上,从空出有,比藏教通教更加圆融。这里的破掉不是世间法里的破,世间法讲破是破掉不要了,佛法里的破是在相见性而不是破相见性。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破了,并不是要把它破除掉不要。《华严经》,《圆觉经》为代表经典,来接换《金刚经》。所以从开始讲“次第一心三藏”难以被人理解到绕了一大圈,众生撞到南墙又撞到北墙,路都行不通,这才发现原来真的不能执着于一部经,人的境界在提升,就如上台阶一样,需要一个认知过程。这样众生就容易放下情执心,不再抱有先入为主的老观念,解放思想,比较开明了。就像我们要过河,只能乘船,过了河,还要船吗?有的人就是不肯丢下船,扛着船继续行,以至于障碍了自己前行的进程。这时再看《华严经》,《圆觉经》那就比以前效果要好得多了,这才理解佛之前讲的那些经那些法门啊是针对当时自己的根机而讲,是应机施教。并不究竟。当时自己就那样的境界,不能接受更深的指导。圆教菩萨 → 到了法华涅盘时,佛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对弟子们说: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又讲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请见法华经原文》):唯有这部经是真的,第二部就是假的。也就是认定这部《法华经》才是我佛所要讲的,前面那些经典是引导你们最终流入此《法华经》的,也就是说,《法华经》是前面藏教,通教,别教里任何一部经的接换经,这是方便说,究竟说为:《法华经》为十法界任何一个国土中佛讲的无量经中任何一部的最终接换经。此经破前的小乘因缘经及不了义大乘经。其实佛在成佛后当下就可以讲此《法华经》的,《法华经》即前面所提到的“一心三藏”法理。佛就为了开示众生一心三藏法理,但是当时没有正法氛围,讲了人家也不接受反而会破法毁谤。因而佛讲了这么多经往“次第一心三藏”上引导,因“次第一心三藏”就是为了最后讲清“一心三藏”的辅助跳板!所以,如果你没有学过三藏十二部经能接受这个《法华经》的话,那就不必先前的一大圈子的弯路,可以直取佛法精髓“一心三藏”,直取家园,回归如来藏妙真如性。其实佛在之前41年的传法中,无时不在讲《法华经》只不过那时是旁敲侧击,暗示着讲,给弟子们心里留下一个痕迹。到了法华涅盘时,佛才全面的讲,正式的讲,直接的讲,真话真说,指出弟子们必须受持此《法华经》这样我才与授记成佛,这时佛已不问根性,只讲唯一佛乘。。《法华经》全名称为《大乘妙法莲华经》,佛最后七年就为了讲这部《法华经》。《无量义经》为《法华经》打前阵,《涅盘经》为《法华经》收尾。《楞严经》原名《妙法莲华王》,与《法华经》是同一部经,《法华经》是总讲,正面直接讲,《楞严经》是细讲,是从正反两面讲,把《法华经》要讲的道理全面展开着讲。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两部大经。圆教佛法是从非空非有而入,遇有说空,遇空说有,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万法为当人当下一念当下随缘变现。此法不立修证,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印光祖师遗训说为:“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等觉菩萨就是像观音菩萨那样的大菩萨的果位!
有哪些能称得上净土的地方?其中有哪些能去旅游?“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亚丁。在未开通青藏铁路之前,很多游客对这里很向往,这座位于世界海拔1千多米的城市,被许多中外探险家誉为人类最后的净土。可可西里在藏语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美丽的青山。 这里可以说是无人居住,自然环境严酷,气候恶劣,人类无法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所以这里保留了原始生态的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每年来这里外国游客有很多,欧洲占大多数,大门分会觉得冬天的可可西里很冷,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温暖,现在的可可西里安静祥和,当初许多盗猎者为了自身利益,和满足藏羚羊绒的需求,他们大面积猎杀藏羚羊,短短几年,藏羚羊的数目开始急速减少。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加上可可西里地理位置的影响,可可西里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了,它神秘的面纱逐渐被揭开,一个古老文明城市逐渐吸引着我们,显然它从人类最后的净土变成了一座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
这里的人们信仰佛教,人与人之间没又私心,贪心,没有坑,蒙,拐,骗,这里的人民淳朴善良,同时这里工业不发达,甚至连机动车都少,所以环境污染也轻,所以被称作净土。 如今的可可西里安静祥和,人与自然和平相处,走进可可西里,你可以看到清晨的阳光,一望无际的冰河,汽车奔驰在大地上,藏羚羊成群结队地在雪地走着,我们要一起守护好这片净土,保护可可西里。纵观现在的地球,还有那么一些地方被称之为“净土”,但这些所谓的“净土”,却也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所谓的净土了。它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个人理解中的“净土”,应该是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而现如今的那些“净土”却多已被人涉足……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一、古籍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古籍版式图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装订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
唐朝行政区划(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京畿道关内道
▪ 京兆府 ▪ 华州 ▪ 同州 ▪ 坊州 ▪ 丹州 ▪ 岐州
▪ 邠州 ▪ 泾州 ▪ 陇州 ▪ 宁州 ▪ 原州 ▪ 庆州
▪ 鄜州 ▪ 延州 ▪ 绥州 ▪ 银州 ▪ 夏州 ▪ 灵州
▪ 盐州 ▪ 丰州 ▪ 会州 ▪ 宥州 ▪ 胜州 ▪ 安北大都护府
都畿道河南道
▪ 河南府 ▪ 郑州 ▪ 陕州 ▪ 汝州 ▪ 怀州 ▪ 许州
▪ 汴州 ▪ 豫州 ▪ 陈州 ▪ 亳州 ▪ 颍州 ▪ 宋州
▪ 曹州 ▪ 濮州 ▪ 郓州 ▪ 泗州 ▪ 海州 ▪ 兖州
▪ 徐州 ▪ 沂州 ▪ 密州 ▪ 齐州 ▪ 青州 ▪ 淄州
▪ 莱州 ▪ 登州 ▪ 济州 ▪ 滑州
河东道
▪ 蒲州 ▪ 虢州 ▪ 绛州 ▪ 晋州 ▪ 汾州 ▪ 慈州
▪ 潞州 ▪ 泽州 ▪ 沁州 ▪ 仪州 ▪ 太原府 ▪ 代州
▪ 蔚州 ▪ 忻州 ▪ 岚州 ▪ 石州 ▪ 朔州 ▪ 云州
▪ 隰州 ▪ 单于都护府
河北道
▪ 卫州 ▪ 相州 ▪ 魏州 ▪ 洺州 ▪ 邢州 ▪ 贝州
▪ 博州 ▪ 德州 ▪ 棣州 ▪ 沧州 ▪ 冀州 ▪ 赵州
▪ 深州 ▪ 恒州 ▪ 定州 ▪ 瀛州 ▪ 莫州 ▪ 易州
▪ 幽州 ▪ 燕州 ▪ 顺州 ▪ 归顺州 ▪ 蓟州 ▪ 檀州
▪ 妫州 ▪ 平州 ▪ 营州 ▪ 安东都护府
山南西道
▪ 梁州 ▪ 凤州 ▪ 兴州 ▪ 利州 ▪ 通州 ▪ 洋州
▪ 合州 ▪ 集州 ▪ 巴州 ▪ 蓬州 ▪ 壁州 ▪ 开州
▪ 渠州 ▪ 渝州 ▪ 阆州 ▪ 涪州 ▪ 果州
山南东道
▪ 邓州 ▪ 商州 ▪ 金州 ▪ 唐州 ▪ 均州 ▪ 房州
▪ 襄州 ▪ 隋州 ▪ 郢州 ▪ 复州 ▪ 荆州 ▪ 硖州
▪ 归州 ▪ 夔州 ▪ 万州 ▪ 忠州
淮南道
▪ 扬州 ▪ 楚州 ▪ 滁州 ▪ 和州 ▪ 濠州 ▪ 寿州
▪ 光州 ▪ 蕲州 ▪ 申州 ▪ 黄州 ▪ 安州 ▪ 舒州
▪ 庐州 ▪ 沔州
江南东道
▪ 苏州 ▪ 常州 ▪ 润州 ▪ 湖州 ▪ 杭州 ▪ 越州
▪ 明州 ▪ 台州 ▪ 婺州 ▪ 衢州 ▪ 睦州 ▪ 歙州
▪ 括州 ▪ 温州
江南西道
▪ 洪州 ▪ 江州 ▪ 宣州 ▪ 饶州 ▪ 鄂州 ▪ 抚州
▪ 袁州 ▪ 吉州 ▪ 虔州 ▪ 岳州 ▪ 澧州 ▪ 潭州
▪ 衡州 ▪ 永州 ▪ 道州 ▪ 郴州 ▪ 连州 ▪ 邵州
▪ 朗州
陇右道
▪ 秦州 ▪ 成州 ▪ 武州 ▪ 渭州 ▪ 岷州 ▪ 宕州
▪ 叠州 ▪ 洮州 ▪ 兰州 ▪ 河州 ▪ 鄯州 ▪ 廓州
河西道
▪ 凉州 ▪ 甘州 ▪ 肃州 ▪ 瓜州 ▪ 沙州 ▪ 伊州
▪ 西州 ▪ 庭州 ▪ 安西大都护府 ▪ 北庭大都护府
剑南道
▪ 扶州 ▪ 文州 ▪ 松州 ▪ 龙州 ▪ 剑州 ▪ 绵州
▪ 茂州 ▪ 翼州 ▪ 悉州 ▪ 当州 ▪ 静州 ▪ 柘州
▪ 恭州 ▪ 奉州 ▪ 维州 ▪ 彭州 ▪ 汉州 ▪ 益州
▪ 蜀州 ▪ 简州 ▪ 梓州 ▪ 遂州 ▪ 普州 ▪ 资州
▪ 荣州 ▪ 陵州 ▪ 眉州 ▪ 邛州 ▪ 雅州 ▪ 黎州
▪ 嘉州 ▪ 戎州 ▪ 泸州 ▪ 巂州 ▪ 南宁州 ▪ 姚州
黔中道
▪ 黔州 ▪ 施州 ▪ 思州 ▪ 溪州 ▪ 辰州 ▪ 锦州
▪ 巫州 ▪ 业州 ▪ 充州 ▪ 费州 ▪ 夷州 ▪ 珍州
▪ 溱州 ▪ 南州 ▪ 播州 ▪ 应州 ▪ 矩州
岭南道
▪ 福州 ▪ 建州 ▪ 泉州 ▪ 漳州 ▪ 汀州 ▪ 广州
▪ 潮州 ▪ 循州 ▪ 韶州 ▪ 端州 ▪ 冈州 ▪ 新州
▪ 恩州 ▪ 春州 ▪ 勤州 ▪ 泷州 ▪ 康州 ▪ 封州
▪ 高州 ▪ 窦州 ▪ 辩州 ▪ 潘州 ▪ 罗州 ▪ 雷州
▪ 崖州 ▪ 儋州 ▪ 万安州 ▪ 振州 ▪ 白州 ▪ 山州
▪ 廉州 ▪ 钦州 ▪ 陆州 ▪ 桂州 ▪ 蒙州 ▪ 昭州
▪ 富州 ▪ 梧州 ▪ 贺州 ▪ 藤州 ▪ 义州 ▪ 容州
▪ 禺州 ▪ 牢州 ▪ 党州 ▪ 平琴州 ▪ 郁林州 ▪ 贵州
▪ 绣州 ▪ 龚州 ▪ 浔州 ▪ 象州 ▪ 柳州 ▪ 融州
▪ 环州 ▪ 宜州 ▪ 芝州 ▪ 澄州 ▪ 严州 ▪ 宾州
▪ 横州 ▪ 淳州 ▪ 邕州 ▪ 田州 ▪ 笼州 ▪ 瀼州
▪ 汤州 ▪ 武峨州 ▪ 武安州 ▪ 长州 ▪ 峰州 ▪ 福禄州
▪ 交州 ▪ 爱州 ▪ 驩州 ▪ 安南都护府
有名的佛经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佛说地藏菩萨本愿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等。
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扩展资料:
佛经的作用
佛经有三个作用,一是诱你起信,二是据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有许多佛经表达的是佛之“心印”,故达摩把《楞伽》付与慧可(神光),说可以“印心”。至黄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刚经》印心。对照《楞伽》,则认为香严击竹后是“自共相建立。”
在我们看来,有许多对佛提持心印的经文的解读文章,大多是从义理到义理的东西,可能会误人子弟。怪不得声闻乘的人要讲,不提倡读经书,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
的确如此,只要能“一念”代“万念”,然后“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菩提烦恼无异境界”一句,你不达到一定程度根本无法领会,只有当你能“转”能“化”后才能深会其意。又如灵云的禅诗:“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药山的:“云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样的道理。
参考资料: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名,除“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此外,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天神也." 故经云:“归依于法者,终不更归依诸外道典籍也。”
本文2023-10-24 17:38: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