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短文两篇
1 初一语文短文两篇翻译
夸父逐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两小儿辩日: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
2 初一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夸父逐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两小儿辩日: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
3 课外(初一)文言短文(附带文言文翻译)三篇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4 初一语文18课《短文两篇》解析第25课《短文两篇》夸父逐日是一个神话故事。
它讲得是上古时期,神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被太阳烤死的事情。古籍《山海经》对此有详尽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这段记述是说:夸父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边,因炎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手杖弃于路边,竞长成一片桃林。
夸父为何要去追赶太阳?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记得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
杨先生这一观点被编入《中国文学》一书,受到许多同志的赞同。另外,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你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
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萧先生的看法,颇有几分浪漫色彩。
还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阳代表“火”。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
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已不仅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它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5336536积极的意义在于,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已美好的追求。
《两小儿辩日》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2学习本文的生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齐读课题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孔子、两个小孩)二、介绍资料,了解背景知识。1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学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学生乙:孔子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与寡母相依为命,学会了干不少“卑贱”的杂活。后来做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
直至受鲁国叔臣季氏赏识,做了鲁国司寇,才进入大夫的行列。学生丙:孔子熟读古代文献典籍,并整理好向弟子传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学在官府的状况,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
三、初读课文,纠正字音。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四、学生字。
1分小组学习生字。2交流汇报。
盂:yú 音易错读为yū;指盛液体的敞口器具。沧:cāng 音易错读为qiāng;指青绿色。
汤:tāng 指热水,开水。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复述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平时你注意观察过太阳吗?说说你的观察结果。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三、细读课文,理解句意。
1学生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3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第一自然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1)游:在这里指游历说服,走访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2)小儿:小孩。
(3)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4)指名读这一段话,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论。)第二自然段: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1)第一个孩子的想法是什么?读一读原文。
(2)始出:刚刚,开始升起来。(3)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成解释的语气。
(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个孩子的看法。(他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5)再说说第二个孩子的想法。(他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1)第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读一读他的理由。(2)如:好像。
此:这。乎:助词,表示疑问,跟“吗”相同。
(3)说一说他有这样看法的理由。(太阳刚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4)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第二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2)说说他有这样想法的原因?(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3)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为:说。
(2)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孔子不能判断。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四、分角色朗读课文。五、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
(一个演孔子,两个演小孩儿,一。
5 求几篇初一课外的文言文和译文(两篇以上)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编辑本段]译文 孔子往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孔子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寒冷,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吗?”
孔子不能判断(谁说的对谁说的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丰富呢?”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难道是我想让你钻研经书,当传授经书的官吗?只不过要你粗略地阅读,泛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要说事务多,哪个像我(这样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很大的益处。”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直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研讨论说天下事,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东吴的吕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之后就应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兄长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而去。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 初一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第一篇:夸父逐日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第二篇: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7 初一(下)文言文短文2篇是2个哦《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罢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在津津乐道传说的同时,对 历史 上究竟有没有董永?以及董永究竟是哪里人?更喜欢刨根问底。
尽管是传说故事,但在古代史书古籍里还真有所记载。
《汉书·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记载,董永的曾祖父董忠,是汉宣帝的侍卫公元前66年,在平息霍光之子霍禹谋反事件中有功,被朝廷封为“高昌侯”,赐千户。后其子董宏、孙董武、曾孙董永世袭继承爵位。属“千乘人”的官宦富豪。因董宏“佞邪”而剥免了封位,星转斗移,到董永这辈已一贫如洗,成了“穷小子”。
晋朝干宝著的《搜神记》中,“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意思是:董永早年死了父亲,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耕田种地,董永推车跟着帮父亲料理农事。后来父亲死了,没钱埋葬,只好卖身为奴,换些钱粮,为父亲操持丧事。
在《搜神记》里,董永是个汉代农民,而且还是个“穷小子”,属于生活在 社会 最底层的“贫下中农”。
不管是由“千乘人”变为穷小子,还是压根儿就是个穷小子。董永,在 历史 上都是真实的。
董永能被后人传颂,除了找了个“七仙女”当老婆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董永是孝子。他卖身葬父的行为,符合古代传统道德思想,值得人们赞誉和推崇。就是放到现今 社会 ,那也应该是值得褒奖的“道德模范”。
至于“卖身葬父”,这也是有根据的。“卖身葬父”的最早版本是汉代刘向的《孝子传》。而且记述得十分详细: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无钱还君,以身作奴······。因刘向的《孝子传》佚失,后晋干宝的《搜神记》,宋《太平御览》等都有相应转引。
下面我再着重说说史书古籍对“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记载。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发生在董永“卖身葬父”之后。最早提及“董永遇仙”的是曹植在悼念父亲曹操的《灵芝篇》。其中写道:“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最早对“董永遇仙”作开放式生动描述的,还是《搜神记》。原文为:“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大概意思是,董永卖身葬父后,在去债主家打工还债的路上,遇到一个漂亮姑娘,姑娘主动提出要做他老婆。董永推脱不过,遂答应姑娘,结为夫妻。
更为生动的是,姑娘随董永到了债主家,跟董永一起打工还债。打工还债中,男耕女织。七仙女成了“日织千丈”的“天之织女”。
织女,在古代文献里究竟是什么人?司马迁的《史记· 天官书》中说“织女,天之孙也。这让人们又联想到另外一个神话故事——《牛郎织女》。这牛郎的媳妇也是织女啊。
在早期传说中,董永和牛郎的妻子都是”织女“。那天帝的孙女,怎么可能既是董永的老婆,又是牛郎的妻子呢?怎不”1女嫁2夫“了?这可有悖伦理啊! 于是,在隋唐时期,”人仙之恋“符合道德伦理,人们借天上有三颗织女星,把一织女,换说成”三织女“。为了让”三织女“深入人心,古人还借用了《史记·殷本纪》中”三人行浴“的传说,演绎出”三织女浴于池“的故事。这样一来,董永跟牛郎就成”连襟“了。你说有趣不?
最后,我再说说董永究竟是哪里人?
隋唐之前, 历史 上的”千乘人“董永是山东人;到了唐代,因《董永变文》里面有”孝感先贤说董永“,董永成了湖北孝感人;宋代以后,董永又成了“江苏人”、“安徽人”、“河南人”、”河北人“、“山西人”等等。其中,董永是“江苏人”更有说服力。因为“家住丹阳,姓董名永”嘛!可江苏有三个丹阳。一是镇江丹阳;二是南京旁边的安徽当涂小丹阳;三是东台的丹阳。更有说服力的当然是镇江丹阳。因为明嘉靖唱本《织锦记》里明明写着:“董永,字延年。润州丹阳县董槐村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丹阳人,我更相信,董永是我们镇江丹阳人。
(吴志阳)
《诗经》 《国风》 《雅》《颂》 《离骚》 《九歌》《九章》 《天问》《九辩》《周易》 《尚书》 《春秋》《左传》 《国语》 《论语》《老子》 《战国策》 《礼记》《古诗十九首》 《孔雀东南飞》 《盐铁论》《汉书》 《史记》 《三国志》《搜神记》 《诗品》 《文心雕龙》《阳春白雪》 《全宋词》 《赵飞燕别传》《沧浪诗话》 《贵耳集》 《吹剑录》《全元散曲》《西厢记》 《桃花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镜花缘》 《虞初新志》《全唐诗》 《全五代诗》 《花间集》《孽海花》 《唐宋传奇集》 《离魂记》《柳氏传》 《太平广记》 《柳毅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 《古文观止》《警世通言》《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儿女英雄传》《施公案》 《三侠五义》 《榴花梦》 《笔生花》 《饮冰室诗话》 《艺概》
朋友,这里面是两个问题了,一个是古籍本身,一个是文化传承
古籍是否还有这个问题如<史记><春秋><左传>等,可以这样说,当时确有其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已经不在了,是否绝迹,还有待考古的发现,但至少现在是没有真本了,博物馆收藏的大多都是明清本,且是影印本
顺便说说文化传承这个问题中国文化悠悠五千年,从未断绝现在我们所有的文化文明都是我们的先人传下来的瑰宝,包括汉语汉字他们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所以不要去怀疑这些的真伪,那只会将你引入更远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你要学会使用他们为你自己和你的家人国家创造财富。
前几天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最早的七言绝句是什么时候有的?有怎样的历史?
前言
七言绝句就是四个七言句组成的诗,简称七绝。七绝和五绝一样,有近体诗有古体诗。
我们都知道七绝在唐朝达到了顶峰中的顶峰,但是如果说最早的七绝出现在什么时候,恐怕就不太好回答了。
我们可以先从唐朝一步步的看一看,七言绝句的特点。
一、 唐朝七绝的古体与近体
了解七绝的诞生与发展,首先要了解基本的旧体诗知识。
旧体诗中有近体诗和古体诗,符合格律诗的是近体诗,不符合格律的是古体诗,因此绝句也有古绝句和律绝句之分。
南北朝开始研究四声八病以后,诗的格律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到了初唐时,格律的规则渐渐确定,因此绝句中出现了大量的古绝句与律绝句并存的现象。
其中五绝中的古绝句非常多,例如李白《静夜思》、孟浩然《春晓》、贾岛《寻隐者不遇》等等名篇多不胜数。 在《唐诗三百首》中,五言古绝句和五言律绝句几乎分庭抗礼,这也基本反映了五言古绝句的生命力之旺盛。
但是七绝格律化非常明显,其中的近体七绝非常多,古体七绝极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唐诗三百首》中七绝一章,我们耳熟能详的七绝几乎都是律绝句(近体绝句)。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大多数绝句都是近体绝句。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了失黏折腰的韦应物《滁州西涧》外,李白的这首《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人”字出律,除此以外,似乎都是律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人”字出律。
虽然律绝句和律化特征明显的七绝(有人称为拗体七绝)占了唐朝七绝的大多数。不过七绝中仍然有一部分完全是古体的七绝,例如李白的《登庐山五老峰》特意使用古体诗的句式: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孟郊的《洛桥晚望 》 (仄韵)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仄。
七言绝句为什么古体这么少,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七言诗在唐朝以前不是主流,唐朝以前七言诗很少,而七言绝句就更少,所以不如五言古绝句那么有影响力。
七绝在唐朝开始发展的时候,正是格律规则越来越严格之时,所以作七言绝句的诗人,习惯于直接格律化。
可以看出,七绝不是唐朝才出现的,那么之前的七绝是什么样呢?
二、隋朝的七绝
《北史》 卷76列传第64记载了一段故事:
子十二人,楷通议大夫,弘金紫光禄大夫,整左光禄大夫。整尤骁勇,善抚御,讨击群盗,所向皆捷。诸贼歌曰: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
隋朝名将荣国公来护儿有12个儿子,其中六儿子来整授左光禄大夫,作战时尤其骁勇,平定南方叛乱时所向披靡。因此有歌唱道,有多少官军也不怕,就怕荣国公的老六。
即使在唐朝,七言绝句也常常被当做歌辞演唱,可见这种风俗至少在隋朝就已经出现了。
这首七绝除了第二句以外,都是律句,也是一首律化的古体七言绝句。
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什么隋朝也有律化的七绝呢?再上溯到南北朝,看看当时是什么情况?
三、南北朝齐梁以后七言绝句的特点
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出现了诗歌史上的重大事件,就是以沈约为主的永明体诗人开始把四声八病与诗歌创作结合起来。从此诗歌开始了格律化。
从此以后,诗人作诗开始注意隔句押韵,注意四声的区别,甚至出现了完全合律的格律诗。只是在南北朝时期的格律诗常常出现失黏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初盛唐仍然挺常见,例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等。
在这以前的诗,常常有句句押韵的情况,在齐梁以后,可以看到单数句(首句可押可不押)大多是白脚。
体现在七绝上,就是第三句开始不押韵(白脚), 例如庾信的七绝《代人伤往 二首》:
杂树本唯金谷苑,诸花旧满洛阳城。正是古来歌舞处,今日看时无地行。
青田松上一黄鹤,相思树下两鸳鸯。无事交渠更相失,不及从来莫作双。
这两首七绝都是四句二韵,1、3句白脚,2、4韵脚。这种押韵和后来的绝句一样。
又如梁简文帝的《夜望单飞燕》是首句和2、4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
天霜河北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我们从唐朝往前回溯,会觉得这样押韵呢很正常呀,因为后来的绝句押韵方式都是这样的。但是以前的诗人并不特别在意隔句押韵的问题。
熟悉格律的朋友都能看出来,这三首并不符合格律诗平仄、黏连的要求,当然都是古体诗。梁简文帝和庾信都生活在永明体诗人诞生之后,因此可以看出他们的诗句中都有律化的现象。
四、绝句和绝,最早出自何处
那么最早的七言绝句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先说说“绝”句的出现。
其实绝句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齐梁时期,我们都知道南朝梁、陈诗人徐陵《玉台新咏》中有古绝句四首: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古绝句其一》
另外更早一些,刘宋时期的诗人吴迈远传下来一首五绝:
伤歌入松路。斗酒望青山。谁非一丘土。参差前後间。
在《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记载了吴迈远这个人的狂傲:
又有吴迈远者,好为篇章,宋明帝闻而召之。及见曰:「此人连绝之外,无所复有。」迈远好自夸而蚩鄙他人,每作诗,得称意语,辄掷地呼曰:「曹子建何足数哉!」
这个吴迈远被宋明帝认为除了作诗以外,基本是个废物(判断基本正确,这个人替叛军写檄文,坐桂阳之乱诛死)。
这里用了“连、绝”二字来代表诗歌,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称为“绝”的文章。
五、最早的七绝
齐梁以前,在东晋时有一首《豫州耆老为祖逖歌》,《晋书》 列传第三十二中记载:
(祖逖)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乃歌曰:“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其得人心如此。
豫州刺史、奋威将军祖逖(就是闻鸡起舞的那个人)为当地百姓爱戴,在一次宴席上,老人们歌唱赞颂祖逖: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思歌且舞。
再往前,又有东晋王嘉编写的《拾遗记》中,记录有曹魏时期有七言四句的歌谣《行者歌》:
文帝(曹丕)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帝以文车十乘迎之,车皆镂金为轮辋灵芸未至京师数十里,膏烛之光,相续不灭,车徒咽路,尘起蔽于星月,时人谓为“尘宵”。又筑土为台,基高三十丈,列烛于台下,名曰“烛台”故行者歌曰: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此七字是妖辞也。
魏文帝迎娶灵芸被认为不祥,当时有人唱了一首七绝: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从这两首可以看出来,一首押仄韵,一首押平韵,共同点是句句押韵,和后来第三句不押韵的绝句还是有区别的。
再往前上溯,春秋末年的《逸周书·周祝解》中,下面这一段隐藏了一首七言绝句:
故曰:文之美而以身剥,自谓智也者,故不足。角之美,杀其牛,荣华之言,后有茅。 凡彼济者必不怠。观彼圣人必趣时。石有玉而伤其山,万民之患故在言。 时之行也,勤以徙,辟召道者,福为祸。时之从也,勤以行,不知道者以福亡。故曰:费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沈祖棻(1909-1977)先生认为,其中有28个字可以说是七言绝句的始祖:
凡彼济者必不怠。观彼圣人必趣时。石有玉而伤其山,万民之患故在言。
沈祖棻先生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有"当代李清照"美誉。和其丈夫程千帆先生合称"程沈",二人曾经合作著有《古诗今选》、《古典诗歌论丛》、《古诗今选》、《唐人七绝诗浅析》等。
结束语
七言诗在唐朝前并不受文人的重视。七言绝句真正的发展是在唐朝, 初盛唐时随着李白、王昌龄等人大量创作七绝,使得这种诗体越来越受到诗人的青睐,作品也越来越多,到了中唐和晚唐时,七绝数量比初盛唐又增加了数倍。
七绝在唐朝的发展,很大原因是七绝被唐人作为乐府歌辞使用,类似于当时的流行歌曲形式。王士祯在《唐人万首绝句选序》中特别指出:
考之开元、天宝已来,宫掖所传 、梨园弟子所歌 、旗亭所唱 、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尔。故王之涣'黄河远上' 、王昌龄'昭阳日影'之句 ,至今艳称之。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44 赠别诗怎样写?从卢纶诗可以看出送别诗的公式套路
观唐习律43 韦应物为何被纪晓岚批评 有些诗病作者不自知
先说说你说的第一句话:看史记,感觉古代文人尽玩“文字游戏”,对自己思维能力提升没有帮助。
这个“文字游戏”,我想应该是指善用典故或春秋笔法。
《史记》其何以见长?述通古今,不虚美不隐恶,辞练文采。这些尽是道德文学修养,岂能比于侦探逻辑小说?想通过读《史记》来提升自己思维能力?可见你读书不得其道了。若论春秋笔法,我觉得实是史书必须。中国古时是极讲求道德伦理,有一定地位的人死了会定諡号,通常都是为了概括其为人,暗含褒贬,目的就是为了扬善贬恶,风行教化。
史书的目的,当然不只是为了记述事实。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賊子惧,可见其目的也是为了评判是非,扬善贬恶。史官自已在叙述事实时,要做到不虚美不隐恶,又不能因个人观点或情感歪曲历史,就不得不用词隐讳,暗含褒贬,才会有“郑伯克段于鄢”这样言简意赅评判得当的历史记述,所谓阐幽发微。后代史家常运用此种笔法,并不是后人的过度解读。
(其实,我窃以为也可能有不得以而为之。众所周知,史笔如铁。然而这样一件极需要执论公允的事情又常会因为犯讳而面临杀身之祸,往往只能是本朝修前朝史,所以才会产生类似于躲避言论审查的用词讲究。)
很多人不区分“读书”一词的内涵,只是简单地以为是获取知识,而不知有修身筑基之说。
如果读书只是从功利效率出发,直接使用Google搜索就行了,有目的性的获取知识,这好像才是最值的方法。
“中国古籍还值的阅读吗”这种问题形式早已在其它地方讨论过好多次,比如有人会问“拉丁文古籍还值得阅读吗?”、“《修昔底德历史》还值得阅读吗?”、“《荷马史诗》还值得阅读吗?”。如果撇去文学修养的需求,还可以换成这样:“《几何原本》还值得阅读吗?”、“《九章算术》还值得阅读吗”、“亚里士多德还值得阅读吗?”,如果历史再跳到五百年后的未来,估计还会有人问:“《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还值得阅读吗?”、“《晶格动力学理论》还值得阅读吗?”
这类问题归根到底其实是这样的一种问题:我们在学习知识时,是否还值得去了解它产生的历史。
对于科学更是如此,数学教科书更是深有此弊病,直接告诉你公式结果,而对于其产生的历史过程我们则知之甚少,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学生没有必要再去了解过去的大师走过的弯路了。
显然,我是属于支持学术与学术史一齐学习了解的。我的论点并不新奇,早已有人论述过。前时读《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与《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时,其中的教育观点更引为知音。
解铃还需系铃人,你要问“中国古籍还值的阅读吗”,那就从另一些近代批判书籍中寻找答案吧,以上可供参考。
引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爱心斗士」中一段文字: 让我们首先考察历史,因为在几个方面,历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点无需我来争辩,正如西塞罗所云:“如果你对你出生之前的事情一无所知,这就意味着,你永远只是幼稚的孩童。”只提一点就足以说明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我们“提高觉悟”的最强大的思想手段。不过,关于历史和历史教学还是有一点要强调,因为它们在学校里常常被忽略。历史并非众多必须传授的课程之一;每一门课都有历史,生物学、物理学、数学、文学、音乐、艺术都有自己的历史。我在这里建议,每一位老师都必须是历史老师。比如,只传授今天所知的生物学而不教过去所知的生物学,那就是把知识贬低为纯粹的消费品,那就使学生无缘了解我们知识的重要性,使他们无从知道我们的知识是如何得到的。倘若教学生原子而不提德谟克里特,教电学而不提法拉第,教政治而不提亚里士多德和马基雅维利,教音乐而不提海顿,那就是不让学生参与 “伟大的会话”。再者,那就是斩断了他们知识的根基。目前,其他的社会机构对知识的本源都不太感兴趣。了解你的根基不仅仅是了解自己的祖父从何而来,不仅仅是了解他吃过什么苦。你还要知道你的思想从何而来,你为何相信这些理念;你还要了解你的道德感和审美体验从何而来;你还要了解你的世界从何而来,而不仅仅是知道你的家庭从何而来。为了完整展示上文开始的西塞罗的思想,我们再引他的一句话:“除非人的生命融入了祖先的生命,除非人的生命置入历史语境中,否则人生又有何价值呢?”当然,西塞罗所谓的“祖先”并不是指母亲的姑母或姨母。
据此我建议,每一门课程都要当做历史教。这样,学生在初小时就知道,知识不是固化的物体,而是人类发展的某一阶段,有过去也有未来;可惜现在的学生不了解这一点。让我们回头说一说创世论的问题,我们想要说明,四千年前产生的思想不仅在时间上传到今天,而且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这些思想从科学变成宗教暗喻,又从宗教暗喻变成科学。古希伯来人在沙漠帐篷里神奇的思辨,和现代麻省理工学院教室里神奇的思辨,两者之间一以贯之的联系是多么亲切、多么深刻啊!我想要说的是,学科的历史使我们学会其中的联系;历史教育我们:世界并不是每天都被重新创造的,每个人都站在他人的肩头上。题外,引用《略谈中国史学双重职能》一文中的一段话以概述史学对于人文的重要:
一般说来,一个有着道德感的人,自是一个有着内心敬畏感的人。反之,一个内心无所畏惧的人,一个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个无信仰者,自是一个缺乏道德感的人。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前者的宗教意识与后者的历史意识,虽对象不同,但功能相近。
有一些中国学者(多为中青年学者)在比较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时,既发出叹息:中国人缺乏宗教感;又发出呼吁:中国人应亲近宗教,应陶冶出宗教感来。
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有些偏颇:
只看到中国人缺乏诚挚的宗教感,未看到中国人富有醇厚的历史感,即能在某些方面替代宗教感的历史感;
只看到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巨大差异,未看到中国人与西方人也有着一些共性,即都有着内心敬畏感。
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最简单的事实,就是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并已延续数千年了,不可能不在中国人的心底酿出相当醇厚的敬畏感,只是这种相当醇厚的敬畏感在今天变得有些淡薄了。
(我们民族通过著史来维系社会公正这一途径,在不同社会层面有不同表现形式,在主流社会有正史,在民间社会有家谱、墓志、说唱……--从略)
根据上述看法,我们还可以引申出其他许多看法,至少还可以引申出下面一些看法。
其一,传统中国史学兼容并包事实判断系统和价值判断系统--传统中国最为丰富的事实判断系统和传统中国最为基本的价值判断系统,因而拥有我们民族最为深厚的精神资源。
正因如此,我们民族拥有一句其他民族不大可能拥有的名言:"史不亡国亦不亡",即史为国本,史为民族精神之根本。
1 勤训 文言文翻译
谋生的道理,没有比勤更重要的了,所以邵雍说:「为一天打算要在早晨,为一年打算要在春天,为一生打算应当勤劳。」话虽说得浅近意义却很深远啊!
无奈一般人的习性,厌恶劳苦而喜好安乐,在食物方面贪图美味,在衣著方面讲究华丽,怠墯偷安,浪费光阴。使他去当农夫,就不能把土耕深把草除尽;使他去做工人,就不能计算日期来求工作的成效;使他去做商人,就不能把握时机而追求利润;使他去做读书人,就不能坚定志向努力实践;白白生活在人间,好像一只蛀虫罢了!
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是天天更新就不会败坏。因此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实在是上天不想要万物常常安逸啊!人的心思和力量,不是也一样吗?劳苦了就会用心思考,安逸了就会迷惑昏乱,这是一般人的常情。像大禹那样的圣人,尚且爱惜一寸的光阴;像陶侃那样的贤人,尚且爱惜一分的光阴;又何况贤能与圣明都不如他们的一般人呢?
2 文言文《贤士隐居》的翻译隐居的士人修养身心潜心做学问,只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不渴求为世人所了解,世人也不了解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可能有这类人,我每每惋惜这些隐士没有传记流传。以前得到的上、虞、李、孟四人的传记讲了四个人的故事,因此恭谨地记录下来。
第一个人是,慈溪的蒋季庄,在宣和年间(1119-1125),蒋季庄蔑视王氏的学说,不参与科举考试,独自关门读书,不随便和人交往。高闶住在明州城里,每一年都四五次拜访蒋季庄的茅庐。蒋季庄听说他来了,一定会忙忙(倒屐)出来迎接,和他在小屋里对坐,兴高采烈的和他,从白天持续到晚上,几乎忘记吃饭睡觉。高闶向他告辞他就会远送几里路,两人相处的很融洽。有人问高抑崇:“蒋先生不喜欢和人交往,却只亲厚您,而你也对他时分眷慕,我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抑崇(估计是专用名词,比如他的号)说:“我整年地读书,每有疑问不能明晰,或者理解不完整有没达到的地方,问题经常堆积到数十个,蒋季庄一一解读,全都迎刃而解。”然而蒋季庄的专长,其他人不一定知道。世人所说“知己”就是这样的吧?
第二个人是王茂刚,住在明州林村一处深壑的山沟里,有一个弟弟不喜欢读书做学问,王茂刚就让他学习谋生的手段以生存,而他自己只专心读书,从不随便出门,尤其精通周易。沈焕是担任通盘州事,曾经去拜访他。他的智趣远远超出了书本典籍的记录。王茂刚做学问气势庄严,考究他做学问所得,似乎是刚刚有收获,求学的过程还没结束呢。
第三个人是顾主簿,不知道是什么人,南渡(南渡长江,南宋)后寄居在慈溪。以清廉坚贞为准则,安于贫穷卑贱,不为世人了解却不悲观。但对于日常生活,即使做小事也一丝不苟。平时早晨起床,等买菜的人从门前经过,问一捆菜值多少钱,按照菜贩所说给钱。其他的买饮食、衣裳也如此。久了人们都相信他佩服他,不忍心欺骗。如果一天的用度足够了,就静心翻阅古籍,不与人交往游玩。乡邻中有不安分守职、武断地强加自己意愿于别人的人,大家都讥笑他说:“难道你是顾主簿吗?”
第四个人叫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守行为固执而廉洁,受到了邻里的尊敬。周日章开学堂教授徒弟,只收取足够自己使用的费用,不符合规矩的钱一分不收。周家很贫穷,经常整天没有吃的,有时邻居送他们一些东西。赠送的东西经常接不上他家的用度,周日章宁愿和妻子忍饿,终究不去请求他人。深冬时穿着纸糊的衣服,有客人来拜访,也高兴的请进来。望着他的面容表情,听他的议论,大家都很惊诧。县尉谢先生送他一件衣服,对他说:“您不曾要求帮助,我自己希望向您表达敬意,接受无妨。”周日章笑着回答到:“一件衣服和一万钟粮食是一个概念,如果我无故接受礼物,这是不明辨礼仪的。”最终推辞了。汪圣锡也知道他的贤德,认为周日章像古代所谓的“独行者”。
这四个人,实在应该写进史书啊。
3 古文《一身之计在于勤》译文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能高出的了所以邵雍说:"一天的安排能否完成就在于早晨了,一年的打算能否实现就在于春季了,一生的计划能否执行就在于勤劳了"(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但意思却很深远啦!然而,人们的一般情理是讨厌劳动,喜欢安逸:(吃)甜美的食物,(穿)华丽的衣服,荒废岁月,虚度年华(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去务农,就不能深耕田土,管理好庄稼;(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去做工,就不能按日计算做出成效;(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去经商,就不能利用机会赚钱;(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当读书人,就不能用坚定的意志尽力而为:(这样的人)白白地在天地当中生活和生存,只是一只蠹虫罢了!大自然的造化,就在于每天变化更新才不会陈旧所以,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坏,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的确不能让它们经久不动啊!人们的脑力和体力又为什么唯独不是这样呢 (如果)经常动脑筋,思维就活跃;(如果)只图安逸,就容易忘记,这就是事物的情理
大禹的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尚且爱惜点滴光阴;陶侃的思想品德如此高尚,还珍惜比寸阴更短的时光;更何况圣贤们还不如那些人呢!
4 谋生与乐生语文阅读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人生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件事:谋生与乐生。
“谋生”是一个苦涩的词语,意味着忍受、付出、疲惫、无奈,披星戴月、流泪流汗……谋生是人之为“人”的必须本事。人从一生下来就被父母教以各种谋生的必备要素。而后,不停地学习各种知识技艺,领悟各种人生道理,这是在为日后的谋生做好准备。参加工作后,努力地适应,敬业、进取、忍耐、承受身不由己的各种事情,这是真正开始谋生。
是的,当我们必须回报,必须挑起各种角色所赋予的责任时,我们就被推到谋生的角场之中了。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人生义务,每个人都必须去履行。
而“乐生”却是一个愉快的词语,意味着物质、情趣、品味……乐生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没有多大关系。物质富裕的人不一定乐生,而贫穷的人也不一定不乐生。如果你能热爱生活、博爱众生,放一轮明月在心中,那么,任何苦难便都能从容面对,苦中掘乐。
人的一生中,烦恼总是如影随形,杨绛的《我们仨》中有一段文字:“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真是令人唏嘘啊!
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心是烦恼的根源,亦是快乐的根源。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到达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心,让它有光明的一面。只有心明净了,快乐就会萦绕在你的身边。
1人生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件事:谋生与乐生。 2略,这个自己写。 3突出了乐生的好处与重要:只有学会乐生,只有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才可以像那句所说的那样。 4人生苦短,我们不能只活在烦恼中,我们应该学会操纵自己的心,让它向着阳光,快乐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乐生,才不枉来人间一趟。
5 《勤训》文言文翻译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重要的了,因此邵雍说:“一天的计划在于早晨的决定,一年的计划在于春天的决定,一生的计划在于勤劳的决定。”这句话虽然说得浅近,意义却很深远啊!
无奈一般人的习性,厌恶劳苦而喜好安乐,在食物方面贪图美味,在衣著方面讲究华丽,怠墯偷安,浪费光阴。让他去当农夫,却不能把土耕深把草除尽;让他去做工人,却不能计算日期来求工作的成效;让他去做商人,却不能把握时机而追求利润;让他去当读书人,却不能坚定志向努力实践。白白生活在人间,好像一只蛀虫罢了!
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是天天更新就不会败坏。因此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实在是上天不想要万物常常安逸啊!人的心思和力量,不是也一样吗?劳苦了就会用心思考,安逸了就会迷惑昏乱,这是一般人的常情。像大禹那样的圣人,尚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那样贤明的人,尚且爱惜每一分的光阴;又何况才能,智慧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有很强的责任心。虽然他在妻子分娩,儿子打招呼,儿子十岁的时候都没有入家门,但是根据《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大禹的父亲就是治水无功被诛,他吸取前车之鉴,未治理好水患而不回家,从一方面来说,岂不是也是一种小爱,为了家庭能够美满而做的努力。
禹被任命为司空,任治水之事。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量测仪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餐风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十三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因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本文2023-08-03 18:25: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