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第1张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而春节的饮食文化北方和南方不尽相同,北方人以饺子为美味,在除夕子时食用,取"更岁交子"的意思。在南方,人们以年糕、汤圆以及鱼、肉、菜为美味。除夕多吃年糕和汤圆,取"全家团圆"之意。年糕多用糯米做成,取生产和生活"年年高"之意。吃年夜饭之前,旧时一般还先要祭祖,将食物分出少许,献给祖先,以示纪念。南方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南北方相同的是新年必吃年糕,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的主角是元宵,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最具特色的是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寓意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考古研究的发展和发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证实,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据考,流传至今的为纪念屈原而设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是当时的统治者为树立屈原忠君爱国的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比如端午食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不过,中秋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而我们现在所讲的中秋与嫦娥奔月的故事只是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现在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迄今已有约8000多年的历史。从萌生的远古时代开始到成形的夏商周时代,再到丰富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高峰的唐宋元明清时代,由此可见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在不断地发展成熟。

所以在中国农历最后一个月的第八天,我们的先人安排了腊八节,会吃"腊八粥",来纪念和分享秋天收获的成果。在接下来的新年里,我们就会聚在一起,享用鸡鸭鱼肉,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些食物也寓意来年的繁华与丰收。

同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此刻我只是在吃着腊八粥之余的一点小感悟,也只是了解到我国饮食文化的一点皮毛。多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更多祖先的伟大和美好!

1,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2,注重情趣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3,过年吃饺子

每逢新春佳节,尤其在北方,饺子是年夜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因为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子”为“子时”,“饺”与“交”谐音,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喜庆团圆”之意。

饺子外形如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人们还会将硬币或者花生米和果仁包在饺子里,谁吃到饺子就预示新的一年将交好运。

4,元宵节吃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的明州(即今天的浙江宁波)兴起一种新奇食物,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圆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圆子”改称“元宵”。

5,新春吃年糕

新春期间很多地区都讲究吃年糕,因为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所以,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代表着美好的寓意和希望。正如诗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中国饮食文化

人民网-舌尖上的年味|中国春节饮食文化知多少?

说的是在古代在每年秋季由地方县的政府调查人口与户口供给老人粥吃。‘’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它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在古代开设粥厂,是为了救灾,救助百姓,使其有更好的身体。其中有的为官办,有的则是官绅合办,有的则是私人独办,不过主要以前两种为主,最后一种则相对较少,毕竟面对数量庞大的灾民,个人能力实在有限。为了更好的赈济灾民,粥厂的运作其实也是经过多次改良的,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办法。

江苏人蒋伊於曾经在家乡设立了三个粥厂,城里则设置了两个粥厂。结果设在乡村的粥厂不仅救活人多,并且花的钱还少。而在城里设置的粥厂救活的人少,反而花费较大。因此他总结出分散粥厂的经验,于康熙十八年写出《敬陈分赈之法疏》,建议灾荒时期可以分县分乡赈济,而不搞大建制的粥厂。

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如果都集中在城里设置粥厂,那么四里八乡的灾民都要赶到城里才能吃上一顿饱饭,这对饥肠辘辘的灾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很多灾民还没赶到城中,就饿死在路上了。而且灾民大规模聚集,也很容易滋生疾病和混乱,反而造成的伤亡更严重。而如果在各地分别设置粥厂,就会方便使得灾民更好的接受救济,从而避免奔波、死于路上,又可以有效的防止再生灾害,这样一来效果会更好。

关于古时官府送粥给老人或灾民的这种行为不仅可以更好的救济灾民也为了防止因为得不到救济而出现再次灾害。

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