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4收藏

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第1张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濒湖脉学、医林改错、中藏经、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温病条辨、删补名医方论、脉经、本草纲目、济阴纲目、内经知要、金匮要略、温热论、汤头歌诀

中医是我国汉族人在社会实践中慢慢探索的药物。它也被称为汉中医。人民和人民的整体观点,以及辩证Tunicigo的原则。它在中国和世界医学界深处达成了深远。高价值和状态。如果我们想知道中医,你可能希望阅读一些中医古代书籍。在我看来,中医是神秘的,令人着迷的,但很难理解,所以我想学习中医是非常困难的,但“书籍读过过去”,如果你有强烈的兴趣医学,你可以通过阅读进入中医世界,然后你知道中医需要什么?

《药性赋》一般认为这本书是林宇的过程,陈静,金王朝的工作。这本古老的书将分类常用的中药,包括四种冷,热,热和平,并总结了这些药材的作用,并用节奏的语言准备它,读郎郎的嘴,很容易诵读,是中国人的启蒙书。《黄帝内经》据说这本书是黄迪,所以所以所以命名,创作是第一个到汉族,包括《灵枢》和《素问》的两部分,这是最早的中药经典,称为“祖先的祖先药物。”如果你想看看中医古书,这个基本的医疗课程必须是必不可少的。

《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张忠井,东汉代的末端,创意提出了伤寒发烧的辩证实践,即“六分类”,对临床医学具有高参考价值。如今,这本古老的书是我国中国高校的主要基本课程之一。《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清代医学的赵旭门,是在1765年。该书已在李世珍的《本草纲目》完成了不满意和叙事的错误,修订,并在国内外研究《本草纲目》的重要参考价值它引起了很多反响。

上述是我看来,但古老的书是由文本的文本写的。当第一次阅读时,一定很难理解,所以当我们读古书时,你可以找到一个注释,并阅读,如果它不明白,你也可以问相关的专业教师或老年人说去,“功夫没有一个人”,只要它愿意学习,它就会了解中医的谜团。

《灵枢·经脉篇》。

人与天地相应,两精相搏,合而成形,成形之前,先有祖气,祖气之内,含抱阴阳,上秉天气而生六腑,下秉地气而生五脏。脏腑既生则神化,生阳气以卫外,产阴精以内守,开五官为门户,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日迁月化,潜滋默长,形完气足,十月而生,是为人。故《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中医古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很多中医古籍都在国外馆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图书馆馆藏了很多中医古籍,很多珍稀罕见的中医古籍 也都在里面

另外曾经在 医书网 下载到一些的中医古籍类书籍资料,也都是整理国外一些馆藏的中医古籍资料,都是纯古籍扫描版的中医书籍,非常罕见的,你可以看

内景备览(上下卷)

内科秘录(9卷)

内经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义(1-5卷)

千金方药注(1-4卷)

千金方衍义(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书(40卷)

本草经百种录(上中下卷)

歌伤寒杂病论俗辨(上中下卷)

经穴汇解(1-8卷)

经穴纂要(1-5卷)

经络歌括(2卷)

经络腧x学 68讲

经验丹方(四卷)

蔓难录(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杂话(2卷)

补正辑光伤寒论(上下卷)

金匮二刘合注(上下卷)

金匮玉函经(1-20卷)

金匮玉函要略论注(6卷)

金匮要略 54讲

金匮要略国字解(1-6卷)

金匮要略心典(3卷)

金匮要略述义(1-4卷)

金匮论注(1-8卷)

金镜内台方义(3卷)

难经小解(1-6卷)

难经抄(一二三卷)

难经本义抄(1-6卷)

难经本义(上下卷)

难经疏证(上下卷)

难经经释(一二卷)

难经铁鉴(5卷)

雷公炮制(1-8卷)

风寒热病方纬篇(1-7卷)

麻疹三书(一二卷)

黄帝内经相关书籍整理(124册)

黄帝内经素问(1-9卷)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伤寒蕴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伤寒论注解存7卷(卷1-3缺)汉张机撰金成无己注解元刊1册

元版子部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5卷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2卷宋许叔微述元刊4册

元版子部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金刘守真撰马宗素重编元刊8册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元刊10册

元版子部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孙允贤编元刊11册

宋版史部图经严州重修图经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陈公亮刘文富校宋刊明修4册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纪述老苏先生事实1卷撰者未详南宋刊1册

宋版子部伤寒总病论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宋庞安时撰南宋刊抄补4册

宋版子部史载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册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焘撰南宋刊42册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12卷金张从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零本金张从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孙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孙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册

宋版子部普济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许叔微撰南宋刊6册

宋版子部重校证活人书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带图本10册

宋版子部鸡峰普济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孙兆撰贾兼重校南宋刊24册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达编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刊3册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清钱氏萃古斋抄本

迟脉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之一,它的特征是脉的跳动慢。在古医籍中就有所记述,如《内经》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寒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素问·三部九候论》)但《内经》对迟数等脉的定义没有提出明确的条件,还是个概念性的,脉来比正常的频率慢就算迟,比正常的频率快当然就算是数了。

《医学探骊》说:「迟与数对,以至数盲。」《医述》说:「迟以至数不及为义。」所以说迟脉的性质只是频率的问题,而不应当含有其他性质。这是迟脉的「界限」,这个界限清楚了,其要有关频率变化的脉象如数、缓等的概念亦就都便于理清。迟脉亦是具有独立素质的脉,它又是一个具有纲领意义的脉,将它的概念、定义分辨清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历代脉学书籍对迟脉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脉经》的「呼吸三至」最为标准。这是根据《内经》的说法提出的:「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闺以太息,命日平人。人一呼脉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素问·平人气象论》)「一呼再至曰平……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日夺精,三呼一至日死,四呼一至日命绝,此损之脉也。」(《难经·十四难》)上常人一息脉动在四五至之间,一息二至属于非常缓慢的脉,大约每分钟不到40次是少见的情况(《难经》所说的再慢的脉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而呼吸三至则为每分钟脉来约50次,定为迟脉是合理的,历代脉学书一般都采用《脉经》的「呼吸三至」的观点和方法。例如,《千金方》、《活人书》、《崔氏脉诀》、《察病指南》、《诊家枢要》、《难经集注》、《外科精义》、《脉诀刊误》、《丹溪手镜》、《医经小学》、《医学入门》、《太索脉秘诀》、《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脉语》、《通雅》、《医宗说约》、《脉诀汇辨》、《医宗必读》、《诊家正眼》、《新著四言脉诀》、《四诊抉微》、《医学心悟》、《医宗金鉴》、《脉诀启悟注释》、《脉确》、《医碥》、《医灯续焰》、《沈氏尊生书》、舒诏《辨脉篇》、《脉法统宗》、《三指禅》、《医醇剩义》、《医述》、《医悟》、《医学探骊》等都持是说,可以认为一息三至已经成为迟脉的「通说」了。

将迟脉的标准定下来,规定为一息三至做为规范,应当充分肯定不能有所犹疑,这足非常重要的,但临床上的客观情况是复杂的,迟脉是个至数慢的脉,不可能就固定在三至下,所以就需要在理解上乃至实践上势必在三至的基础上有所「外延」,而这个「外延」当然亦只能是向更加缓慢的方向外延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认为提出及附和一息三至的说法带有虚数的性质,其本身就有外延的含义,这可以从继承《内经》、《难经》等书的说法及临床实践的事实中得到这种含义的根据。当然亦有的脉学书籍将这个情况明确地讲出来了,这不是与一患三至之说有什么不同,恰恰相反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应当互相参照全而理解。关于「外延」的说法例如:「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驶于迟,缓不及四,二损一败,病不可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李言闻《四言举要》)「迟,医者一呼一吸病者脉来三至日迟。二至一至则又迟也,若二唤二吸一至则迟之极矣。」(《脉语》)「不及四至者皆是也。」(《景岳全书》)「四至以下,俱为迟脉。」(《四明心法》)「迟则一息三至,……若一息二至,元气已败,一息一至,元气已败,病则必不可治;两息一至,真精夺矣,虽一见脉,正气已无,不过烬灯之余焰耳。」(《医灯续焰》)「五至为平,四至为缓,三至为迟,二至为败。」(舒诏《辨脉篇》)「迟则呼吸定息不及四至。」(《诊宗三睐》)「迟为阴脉,与数为阴阳对待之体,数六至,迟三至,息数甚悬。至离经之脉则仅二至。」(《脉如》)「一息脉来二三至一息一至。」(《医学实在易》)「一呼一吸脉不及四至日迟。」(《诊脉二十二辨》)「脉搏之极迟者,呼之间仅二三至。」(《旧抄脉学书残本》)

根据以上说法,可以认为迟脉是一个不及四至的脉,原则上可以规定为一息三至,由于程度上的不同,可以在三至以下,但性质是一致的。迟脉除去至数慢以外,古人还有时对一息三至加以解释,这种解释应当说是意义不大的,例如《脉经》还说迟脉是「去来极迟」。这句话有些后世的脉学说亦予以引用,如《千金方》、《活人书》、《察病指南》、《难经集注》、《脉诀刊误》、《脉法统宗》、《三指弹》等,另外如《濒湖脉学》、《脉诀汇辨》、《医宗必读》、《诊家正眼》、《四诊抉微》、《脉诀启悟注释》、《沈氏尊生书》、舒诏《辨脉篇》、《医悟》等。迟或作「极慢」或作「迟慢」,其意亦是相同的。崔紫虚《脉诀》作「迟则极缓」亦应当认为是与《脉经》一致。由于缓脉已经是比正常脉慢了,所以对于迟脉加上「去来极迟」,至多亦不过是对「一息三至」的一般性解释,并不含有其他意义。

此外,部分脉学书亦有对迟脉作了一些不恰当乃至错误解释的情况。如《脉经》在「呼吸三至,去来极迟」之下,有夹行小字说:「一日举之不足,接之尽牢,一日按之尽牢,举之无有。」这将迟脉与牢脉等同了起来当然是不对的,《千金方》亦援引了是文,影响所及,其他书亦有将迟脉归于沉部的不合理提法、如《脉诀》就说:「重手乃得。」《脉诀指掌》、《察病指南》说:「应指极缓,按之尽牢。」《丹溪手镜》说:「兰至接之牢,举不足,按有余。」《寿世保元》说:「迟脉属阴在脏,举指半,重按之在内,再接乃见。」这都是将迟脉与沉、牢等混淆起来的错误提法。又如陈士铎的《脉诀阐微》说:「迟为困乏,迟者言俟之而不能进也。行百里者半九十,非迟之谓乎?是其力乏神困欲进而不能,非可进而不肯进也。」程观泉的《医述》说迟脉「迟滞不前」。这些都有与涩脉相混之嫌。至于《太素脉秘诀》说「应指轻缓」,《通雅》说「脉小而衰」,当然亦都是不对的。《医经小学》说:「迟缓息间三度至。」他的意思是迟脉来得缓慢,一息只有三至,但缓是另一个脉的脉名,在此处作为形容迟脉的词,是很容易引起误会混淆的。这又不只是限于七言韵语的「以辞害义」的问题了。

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并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拟订迟脉的传统形式指标为:

1、迟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迟脉-缓数等脉构成脉象在不同频率方面各种变化的系列。

3、迟脉只以至数言,一息不及四至,以三至为典型,并可延伸至一息三至以下。

4、迟脉并不含有频率变化以外的其他任何素质。

5、迟脉为纲领脉之一。具有纲领脉之素质,并可与有关脉象构成兼脉。

  脉象图述

  脉象在历代文献中以语言、文字形式,通过比喻和描绘来叙述各种脉象的特征,例如,浮脉“如水漂木”,芤脉“如按葱管”,滑脉“如盘走珠”等等。虽然这些描述形象生动,亦为人们所熟悉,但在概念上尚不够明确和完整。如弦脉的脉象特征,有的形容为“如按琴弦”,也有比喻为“如循长竿末梢”者,在反映弦脉端直以长的特性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琴弦和长竿的粗细、质地等方面均有不可比拟的方面,以致后学者往往容易产生误解,有人认为弦脉是粗大的,有人认为是细小的。为了弥补语言文字表述的不足,很早就有人用图象示意方法来表述各种脉象。如宋朝施发的《察病指南》(1241年),就是现存最早运用图解来说明脉象特征的,书中绘制脉象示意图33幅(图1)。

  图1 《察病指南》脉象示意图

  其后明代张世贤著《图注脉诀》,载七表八里九道脉图;明代沈际飞编著《人之脉影归指图说》,载有七表八里九道十六怪脉脉图。这些脉象示意图,比较形象地表述各种脉象的主要特点,对当时脉诊的传授和推广起了一定作用。近代刘冠军著《脉诊》一书,所绘制的示意图,吸取了波示图的许多特点。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脉搏在多维空间的动态变化,本章介绍脉象特征时,运用指压(P)一指感(R)趋势图、脉宽脉长图、脉波图四组图像组合,表述各种脉象的多种特征。现将这四种图象的基本意义介绍如下。

  (一)指压一指感趋势图

  指压是指切脉时,手指对脉管施加的压力,亦称为取脉压力,分轻、中、重三等。轻取相当于"举",重取相当于"按",中取时指力大小介于举与按之间。(图1)

  图1 指压(P)---指感(h)趋势示意图

  指感是指切脉时手指的感觉。这里的指感主要是脉动应指力量的大小,即脉管搏动对切脉手指的作用力大小。根据脉力大小,指感可以分为强、中、弱三级。指压一指感趋图以指压(P)为横坐标,指感(h)为纵坐标。坐标上的趋势曲线,表示随着切脉的压力由轻到重,脉动应指力量相应变化的过程,可以反映脉位的浅深、脉力大小和趋势的变化。

  1.脉位浅深

  第一种 手指对脉管轻度加压时,指感不明显或弱小;中度加压时指感清晰有力,呈最佳状态;重度加压时,指感又逐渐变小,乃至消失。趋势曲线呈正态型(图2-A),表明指感在中取时最佳,则为脉位居中,不浮不沉,是平脉的一个特征。

  第二种是轻取时指感即强,脉形清晰,随指压增加指感反而减小或不明显,趋势曲线呈渐降型,则为“轻取即得,重按反减”的特征,表明脉位浅,称为浮脉。(图2-B)

  第三种是轻取时指感小或不明显,随指压增加,指感增大而清晰,趋势曲线呈渐升型,为“轻取不应,重按始得”的特征,表明脉位深,称为沉脉。(图2-C)

  图2 p—h趋势曲线(示脉位) A正态曲线 B渐降型曲线 C渐升型曲线

  2.脉力强弱 脉力强弱是指切脉时脉动应指的有力、无力。指感弱小为无力脉,属于虚脉,p-h趋势图呈低平型曲线(图3-①)。指感清晰,强而有力为有力脉,属于实脉。p-h趋势图呈高大型曲线(图3-②)。指感不强不弱,处于中等力度,则是平脉的又一特征。(图3-③)

  图3 p-h趋势曲线(示脉力) ①低平型曲线 ②高大型曲线 ③中等型曲线

  3.脉势虚实 脉势虚实是指脉力随指压增加而变化的趋势。轻取时指感有力,稍加压力时指感立即减弱或消失,趋势曲线呈“无根型”,表现为浮大、空豁、无根的特征。表明脉道空虚不耐指压,属于虚脉(图4-①)。反之随指压增加,指感脉力不减,趋势曲线呈满实型,表明脉道充盛,则为实脉(图4-②)。

  图4 p-h趋势曲线(示脉势) ①无根型曲线 ②满实型曲线

  概括地说,将指压--指感关系用坐标表示,可以出现七种趋势曲线:

  中等正态型曲线:表示脉位、脉力居中(平脉)。

  渐升型曲线: 表示脉位深沉(沉脉)。

  渐降型曲线: 表示脉位表浅(浮脉)。

  高大型曲线:表示脉有力(实脉)。

  低平型曲线:表示脉无力(虚脉)。

  无根型曲线: 表示脉无力、无根(虚脉)。芤脉的中空型亦包括在此项。

  满实型曲线:表示充实有力(实脉)。

  (二)脉宽图

  脉宽图是表述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即切脉手指感觉到的脉体粗细,但由于皮肤与脉道之间软组织的影响和脉道的横向运动,指感脉宽不完全等同于血管径的粗细。脉宽图用横坐标示脉形宽度,纵坐标示指感大小。正常人的脉形宽度一般在2㎜左右;明显增宽者为大脉,明显缩小者为细脉(图1)。

  图1 脉宽图 h:指感脉力大小 w:脉道宽度 T:指感阈值 wn:平脉脉道宽度 ①大脉 ②平脉 ③细脉

  (三)脉长图

  脉长图是表述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 即指与寸、关、尺三部的关系。以直方图表示寸、关、尺三部。如指感范围超过寸、关、尺三部为长脉,不及三部或仅出现于某一部为短脉 (图1)。

  图1 脉长图 L1 :指感脉力大小 l:脉道长度 T:指感阈值 Ln:平脉脉道长度 L1:长脉脉道长度 Ls:短脉脉道长度 A平脉(脉应三部) B长脉(脉过三部) C短脉(不及三部)

  (四)脉波图

  脉波图主要表述脉动应指的形态,即在一定的取脉压办下,指感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与脉象的紧张度、流利度、均匀度等有关,反映了弦、濡、滑、涩、快、慢、强、弱等脉象的特征。可以引用测绘的脉搏波图加以说明(图1)。

  图1 脉波图 h:脉力大小 t:时间 1:主波 2:重搏前波 3降中峡 4重搏波 A平脉波图 B滑脉波图 C弦脉波图

  如平脉呈三峰波,三个波的幅值依次递降,反映一个脉动周期中脉管内压力的逐渐变低,所以在切脉时指感和缓从容。

  滑脉呈双峰波,波峰陡直,反映脉管内压力起伏明显,故指感充实、流利而圆滑。

  弦脉呈宽大主波,反映脉管内压力升高的持续时间较长,与端直以长的指感相应。

  脉波周期的时值,即反映脉率的快,慢;脉波幅值大小与脉搏强弱相应,所以脉搏波图除反映脉象形态外,亦可以提示脉搏节律快慢和脉力大小的均匀度。

  将上述四组图综合起来,便可以比较具体地表述二十八脉的形态特征。这类示意图,不仅有助于对各种脉象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脉诊客观检测的研究。

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