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奴”是何种人?为何能让唐朝贵族们爱不释手呢?
第一次接触昆仑奴这个词,在影视作品《大明宫词》中,周迅扮演的太平公主逛街看到了一款与大唐人形象迥异的面具,这激起了少女的好奇心,公主变成了问题少女,一连问了好多个问题,卖面具的也颇有眼力劲,耐心的回答公主的话,告诉她这是昆仑奴。
关系呢,要叫昆仑奴?
相信有许多朋友和我有同款疑问。随着知识的增长,方才知道,此昆仑非彼昆仑。这里的昆仑可不是我们的昆仑山,根据古籍记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林邑是一个小国,在隋朝时,被隋炀帝灭亡过,他的位置就在现在越南的中部,根据我的地理常识,所谓的昆仑应该指的就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带。
这里所说的昆仑奴应该就是当地的原住民,这些土著朋友皮肤黝黑,不过从理论上说这些土著应该算不得黑人,还是属于黄种人的范畴,只是被晒黑了而已。
不过印象当中这些东南亚原住民除了肤色较黑以外,应该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是就是这么平平无奇的东南亚土著为什么能够俘获大唐贵胄的欢心呢?
首先,物以稀为贵!
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之下,能够从东南亚碾转千里来到大国长安的昆仑奴数量极为稀少,在市场上可能形成了有价无市的情况,能拥有一个昆仑奴随身,那可就是圈子里的风云人物,走在马路上,那回头率可是堪比冰冰!
久而久之,拥有昆仑奴成为了一个家族身份的象征。
这些昆仑奴数量稀有,而且他们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性情温顺,价格高昂,一旦拥有,就能彰显这些贵族们的与众不同。
尤其是当你拥有了那些肌肉非常发达,看上去非常强壮的昆仑奴护卫,或者那些特别有艺术天赋,能歌善舞的昆仑奴,那绝对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足可以体现你的家族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能够极大满足这些贵族纨绔们的虚荣心。
所以唐朝的贵族子弟们圈养昆仑奴蔚然成风,成为了当时社交圈里的一种时尚,这就让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昆仑奴能够成为大唐朝贵族们的宠儿。
其次,这是打了一个政策的擦边球。根据唐朝的法律规定,唐朝不允许地主豪强将平民百姓强收为奴。
但是,对于从海外购买的奴隶,却没有只言片语。根据法无禁止便为允许的原则,应该这样理解唐朝巨商大贾或者豪强贵胄家庭购买来自海外的非大唐本土人士的奴隶,是允许的。
所以这就为了那些贵族购买时髦的昆仑奴,在法制上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不过尽管昆仑奴的价格非常高昂,深受大唐贵族圈的喜爱,但是归根结底,他们只是唐朝贵族们彰显门第,炫耀财富的一种工具而已,仅仅是有钱人家的一种特殊的奴隶而已。
在唐代,很多达官显贵,豪门贵族家中都会雇一些佣人,因为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对佣人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在这些佣人中,竟然出现了一些新的面孔,他们身材壮,皮肤黝黑,看起来特别像“黑人”。他们被称为“昆仑奴”,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他们真的是从非洲来到长安的“黑人”吗?为什么叫“昆仑奴”,跟昆仑山是什么关系呢?
背景:盛唐的国际化大都市盛唐的时候,长安十分繁华,它的占地面积相当于两个半汉代长安城,一个半明清北京城。里面包含东西两市共108坊,号称人口百万。彼时的长安城是全国的经济活动中心,同时也是中外贸易的重要场所。
这里做生意的人很多,商铺一个挨着一个,商品也是琳琅满目,极度繁华。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的商人络绎不绝。唐代的长安城不光是国际性的贸易市场,更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因此,很多外国面孔,频繁出现在长安城内。
为何抢手:多才多艺,豪门新宠这些外国商人带来的不仅有丰富的商品,还有一些奴隶。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昆仑奴,新罗婢”,新罗婢是来自朝鲜半岛的奴婢,新罗是今天韩国的前身。而“昆仑奴”就是我们本篇文章要说的重点。
他们皮肤黝黑,身强体壮,能比普通奴隶干更繁重的体力活。不光如此,这些人虽然四肢发达,但脾气并不暴躁,性情很温和也很朴实。豪门贵族不用担心他们对自己造成威胁,心里觉得很踏实。因此,“昆仑奴”变成了抢手的“豪门新宠”,只有社会地位很高的人才用得起。
“昆仑奴”因为受到主人的信赖,也逐渐发展成规模,除了做奴仆杂役,有的还专门学习乐器和舞蹈,供贵族们娱乐。像《长安十二时辰》中描述的“葛老”,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帮派,虽然小说有夸大的成分,但应该也不是凭空捏造。
足见当时的“昆仑奴”是成一定规模的。
昆仑奴的来源:此昆仑非彼昆仑“昆仑奴”是来自于昆仑山吗?或者因为他们跟“黑人”外貌相似,可能是来自于遥远的非洲?后人的推测多种多样,大概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非洲北部。长安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最多时候曾有四十多个不同国家的人在此定居,其中就可能有来自非洲的黑人。
东南亚。曾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东南亚半岛和群岛上,散居着一些体貌特征跟非洲黑人类似的人种。而现今马来西亚的部分岛屿上存在着亚洲马来黑人,而那里在很早之前就是亚洲最大的奴隶市场。大量奴隶从那里卖往中国。因为口音的原因,那一带也被称为“昆仑”,贩卖来的奴隶被称为“昆仑奴”。
印度。这种说法是因为,有人考证昆仑指的是印度北部的希玛纳雅山,所以昆仑奴是从印度来的。他跟昆仑奴来自中国西北的“昆仑山”思路一样,可信度其实不高。
后来经过现代学者的多番考证,从昆仑奴当年的服饰上看,他们上身斜披帛带,下身穿羊皮短裤,这些特征跟古代非洲黑人的服饰,相去甚远。而同南海的黑人相近。因此,“昆仑奴”是从东南亚来的这种说法,可信度更高。
导语:看《长安十二时辰》,深度剖析唐朝外蕃奴隶,为何这么多?昆仑奴来自于哪里?开放政策,兼收并蓄的态度,交通发达,商业贸易发达
由马伯庸原著小说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近日火爆荧屏,《长安十二时辰》真实再现了大唐盛世生活场景,当时的长安城已经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充满着各种行业、各种肤色的外蕃人,其中有一个人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那就是“地下长安”的“涉黑大佬”葛老,身穿大唐贵族服饰的黑人葛老,本来是一个昆仑奴,由于会办事,后来赎身成为自由人。
其实,在长安城内外蕃很人多,除了众多的西域胡人外,还有波斯人、大食人、新罗人、倭人。这些人中有使臣、贡人、僧人、留学生、商人之外,还有许多被长安贵族人家雇佣的奴隶。在长安,贵族及大户人家除了有大量本土奴婢和佣人外,还追求使用外蕃人为时尚,当时流行一句话“昆仑奴、新罗婢”,昆仑奴身体强壮、性情温顺、吃苦耐劳,深得贵族人家喜欢,新罗的女婢,相当于今天的菲佣,她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乖巧能干。
借助《长安十二时辰》这个话题,本篇文章浅析大唐长安城有哪些外蕃奴隶、昆仑奴到底是哪里人?是怎么来到大唐的?
开放的唐朝,国际化的长安引来无数外蕃人来自此学习、工作、交流和生活,这些外蕃人广泛活跃于长安各阶层,他们或经商贸易、或求学深造、或讲经布法、或吹拉弹唱、甚至出将入相,他们的活动是唐人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长安城内的外蕃人种类很多,有使节、有商人、有俘虏、有质子、有僧侣、有奴隶、有贡人等等,可研究的体系非常庞大,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从外蕃奴隶、外蕃贡人、外蕃僧人三方面入手,来论述长安城内外蕃乐人、奴隶、侏儒、舞伎和僧人等生活状况。
唐朝对外来人都有不同的称呼,蕃客指的是外国使节,蕃商指的是外国商人,外国的神称为“蕃神”,同时唐人还有一个习惯上的称呼,南方的少数民族称为南蛮,北方突厥等游牧民族称为夷狄,西域及中亚各国的外来人习惯上统称为胡人,对东亚地区的朝贡国如新罗、高丽、日本等国不以蕃人相称。唐朝外蕃人通过各种途径来到大唐国土。
《唐六典》记载“凡天下十道,关内道控北蕃突厥之贡献;河南道控海东新罗、日本之贡献;河北道控西河群蛮之贡献;岭南控林邑、扶南之贡献。”“曾有蕃胡足迹之州郡近百,几达全国三分之一,分布不为不广。”
由以上资料可知,外蕃人来唐途径不同,从东南西北方向涌入,并且分布范围极广,南方广州、扬州城市聚集一些从海路而来的大食、波斯商人,山东沿海地区聚集新罗、日本人,北方凉州则聚集从丝绸之路而来的康国、石国、吐火罗等中亚胡人。
长安城外蕃奴隶
唐朝虽然是最开明的时代,也是封建社会发展鼎盛时期,但奴隶制度残余力量依然很大,依然有大量的奴隶存在于社会中。唐代的奴隶有官奴和私奴之分,官奴主要来源于俘虏、犯罪坐没,私奴则是通过赏赐、买卖、投靠、掠夺等手段获得。在唐代众多的奴隶中,夹杂这各色的外蕃奴隶。那么这些外蕃奴隶从何而来呢?
战争俘虏而来的外蕃奴隶,唐初期,通过高丽战争、突厥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唐军队俘虏了大批战俘,这些战俘有相当一部分被带回了唐长安城后,被迫陷入遭受奴役的境地,他们或被送给天子、重臣、宠臣为奴作苦工。
《旧唐书》记载唐军队俘获大批战俘“贞观四年,李靖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新唐书》记载“薛仁贵进击突厥,大破之,斩首万级,获生口三万,牛马称是。”《资治通鉴》记载王玄策俘虏过大批印度人“玄策与副将进至于中天竺,大破之,获其妃及王子,掳男女万二千人。”
由此可见,唐朝通过战争获得了大批俘虏。但在战俘中,也分为不同级别,唐朝对他们区别对待,例如部落酋长、首领、王孙贵族等,唐朝廷给他们很高的待遇,有得甚至被授予官职,让他们入朝为官,继续统治原本部落的居民,如车鼻可汗,高昌国王、突厥可汗、龟兹国王等等,这些都属于高级俘虏,当然不是唐朝奴隶。
但是,大量普通战俘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一部分转化为官方和私人奴隶,或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之臣,或留在皇宫内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一部分直接转化为居民,以充实地方人口,发展生产和经济,在唐朝前期战俘转化为居民是比较常见的。还有一部分战俘,被发配到偏远南方地区,也是充实地方人口,同时也为了断绝他们与故土联系,以防对大唐造成威胁。
留在长安城内的外来战俘,大部分被充实到宫廷内成为官奴,还有一小部分被赏赐给功臣成为私奴隶。这些官奴在宦官的统一管理下,在宫廷内部进行灯火、洒扫、染织、舂米、做饭等杂活,他们一旦进入宫廷内,这辈子几乎就出不了宫了。私奴主要从事家庭内一些役使,当然在战争中也有一些美丽的女俘虏,被将领据为己有,成为自己私人奴隶的。
《朝野佥载》记载“郭正一破平壤,得一高丽婢,名玉素,极殊艳,令专知财物库。”
这些私奴,也有一些聪明能干的,得到主人的赏识后,逐渐脱离繁重体力劳动,帮助主人管理一些家庭事务,大部分奴隶其身份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也有极其个别出类拔萃的凭着自己的能力换取自由身,《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葛老,就是奴隶逆袭的典范。
贩卖、掠夺而来的外蕃奴隶,尽管唐代对掠卖良人为奴的惩罚特别严重,但在唐中后期,贩卖奴隶的情况特别严重,但对于外蕃奴隶却是例外,经营异族奴隶的买卖还是很保险的,因为异族奴隶并不是完全的人,所以,买卖奴隶的人并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当时唐朝并没有赦免异族奴隶的法令,所以不管是那哪个种族,昆仑奴、波斯奴、回纥奴、突厥奴都是很畅销的。
《唐会要》记载,薛苹向唐肃宗奏报“海贼掠新罗良口,将到当管登莱州界,及缘海诸道,卖为奴婢者,先有制禁断。起今已后,缘海诸道,应有上件贼卖新罗国良人等,一切禁断。”
从薛苹向唐肃宗奏折中,我们可以看到,登莱沿海地区贩卖新罗人口的情况以前就存在,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影响两国关系的严重地步,薛苹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薛苹上任后掠卖新罗人口现象在唐朝境内得到有效遏制,被贩卖的人口,愿意回国的,唐朝廷给放回,但是还有一些老弱流浪者流落在大唐境内。
《新唐书》记载“自大和后,海上无新罗人者。”
到了新罗大和年,新罗境内已经没有连续的饥荒年,百姓生活逐渐安稳下来,国内局势安定,海盗不像以前那样有机可乘,贩卖新罗奴现象才逐渐消失。其实,新罗国和高丽国的少女奴隶比较受唐朝贵族阶层欢迎,很多唐人希望得到高丽、新罗国少女为贴身女婢,演艺者或姬妾。
唐朝除了沿海地区盗贩外来人口外,西北地区也存在盗贩西域奴隶现象,唐人蓄养外蕃奴隶是比较流行的,出于种种原因,唐朝廷是严令禁止的,仍有不少人为了追逐利益铤而走险,从事贩卖人口活动。
《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若芳每年常劫取波斯舶二三艘,取物为己货,掠人为奴婢。”
上文的波斯舶就是唐人对外国船只的统称,船上可能有各个不同国家的人,可能有印度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非洲人等。若芳蓄养了大批奴隶,应该不是为自己家用,而是待价而沽,卖到不同地方的。这些外蕃奴隶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流传到大唐各地,也不排除一部分被卖到长安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葛老或许是从这船来到大唐的。
进贡的外蕃奴隶,奴隶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他们既然可以像牲口一样进行自由买卖,当然也可以作为礼物赏赐给别人。向唐朝廷进贡的藩属国很多,进贡物品种类不一,有奇花异草,金银财宝,也有珍禽异兽,还有向唐朝廷进贡奴隶的。
《册府元龟》记载“开元十二年,尸利佛誓国王遣俱摩罗献,僧耆女一人。”“诃陵国遣使献僧袛童。”《唐会要》记载“诃陵献僧袛女二人。”
僧袛童,历史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他们是非洲人,由阿拉伯国家掳掠后又贩卖到其他国家,然后由不同途径流入唐朝社会的;马来西亚群岛上人,称他们为僧袛或僧耆,我国古籍称这些黑人奴隶为“昆仑奴”或“僧袛奴”。
《旧唐书》记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由此可知,昆仑奴不仅包括东南亚各国的黑人奴隶,还包括非洲黑奴,其中来自东南亚国家黑人奴隶,水性特别好,来自非洲的黑奴体质特别健壮。
海外国家除了朝贡黑人奴隶外,西北周边藩属国也常常朝贡一些奴隶,如天宝九年,骨咄(今塔吉克斯坦)国王向唐朝献口四十三,胡马三十匹;唐穆宗时,回纥使者献女口六人,葛禄口四人;这里“女口”“献口”“葛禄口”指的是西北胡人献给唐朝廷的奴隶。在唐朝,奴隶地位低下,长安城有专门的集市能够进行牲口和奴隶买卖。这些胡人进贡给朝廷奴隶数量非常多,这些奴隶被直接送到宫中,成为庞大官奴隶中一份子,所从事的具体劳动由宫中统一调配。
外蕃奴隶在长安城的生活状况
唐朝时期的奴隶,来源途径不一,有的俘虏而来,有的是贩卖而来,还有的是朝贡而来的,他们在大唐从事不同的体力活动,为大唐繁荣做出了贡献。这些奴隶由于地位低下,很少能在史料中有记载,他们的生活痕迹,我们只能根据本地奴隶生活状况来推断他们在长安生活的点点滴滴。
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最繁华、最强盛、最开明的封建王朝之一,唐朝的农业生产力比奴隶社会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会使用大批奴隶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外蕃奴隶数量有限更不能从事具体的农业生产劳动,唐朝会依据奴隶的种族出身来分配一定的工作。
来自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和中亚奴隶,通常从事牧马人、骑马侍从、马夫等职业;东南亚来到昆仑奴一般都用来充当水手;新罗、高丽国来到漂亮女奴一般作为贴身侍女或歌姬。不同种族分工不同,“汉人专知仓库,胡奴检校牛羊”,唐人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在唐朝长安,外蕃奴隶与一般奴隶在体力劳动上没有明显差别,就私人奴隶而言,主人吩咐过的事都要奴隶去干,当然一些漂亮的女奴有可能成为主人的贴身侍从,不用干过多的家务劳动。
官奴隶,具体分工和生活都由宫廷统一进行分配和管理。
《唐六典》记载了官奴分配原则“初配没有伎艺者,从其能而配诸司;妇人工巧者,入于掖庭;其余无能,咸隶司农。”
由以上资料可知,俘虏或进贡而来的女奴隶,如果没有伎艺一般都送入掖庭局内,主要从事一些蚕桑、缝纫、织染等劳务工作,分配到司农司的男女奴隶分工也不同,司农司下面又有很多部门,例如上林署、宫苑署、盐池监、诸屯监、太仓署等等,即使在农司他们的分工也不同,大多遵循“男入蔬圃,女入厨膳”等原则。
上林署中的奴隶主要从事种植蔬菜、瓜果等劳动;太仓署奴隶负责搬运粮食、凿窑造屋等劳动,这些奴隶的劳动都是无偿的,但统治者为了能够榨取他们最大利益,让他们能够从事正常劳动,给予这些奴隶最基本的生活关照。
《唐六典》记载“诸官奴婢皆给公粮,其官户上番充役者亦如之”。“凡奴婢及蕃户、杂户,皆给其资粮及春、冬衣服等”。“有疾,太常给其医药。”
由此可见,统治者为了让他们能够正常劳动,由朝廷给予拨付一定量的口粮,还配发春冬换季衣服,官奴婢有病了,由太常给治病,唐朝的奴隶生活状况是奴隶社会的奴隶不可同日而语的。
除此之外,唐朝廷还给本地奴隶一定的假期,例如元日、冬至、寒食放三天假,产后假、父母丧假、婚嫁都有;但是对外蕃奴隶而言,这些假期都是没有意义的。例如,亲人丧给七天假期,但是这些外蕃奴隶都是被掳掠而来,在长安城内根本就没有亲属,何谈亲人丧假。
外蕃奴隶来到唐朝后,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不允许他们与其他社会各阶层有联系,他们的奴隶身份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进入掖庭局的宫女,没有婚姻的权利,只能孤独度过余生;即使偶尔有婚姻权的奴隶,她们也只能在同为奴隶的人群中选择自己的配偶,这就注定了他们(她们)后代人的奴隶命运。私人奴隶也有转化为官奴的可能,如果他们(她们)当中有才艺出色的,就有脱离奴籍的可能。
《唐六典》记载“男年十三已上,在外州者十屋已上,容貌端正,送太乐;十六已上,送鼓吹及少府教习,有工能官奴婢亦准此。”《因话录》记载“天宝末,蕃将阿布思伏法,其妻配掖庭,善为优,因使隶乐工,肃宗亦悯恻,遂罢戏,而免阿不思之妻。”
阿不思的妻子被唐肃宗赦免奴隶身份,像她这样的幸运者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奴隶都过着艰辛而悲惨的奴隶生活。这些奴隶死后,墓志只记载去世年月,不留姓氏、不留种族出身,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外族特性逐渐被唐人所忽略,种族身份被历史所遗忘,留下的只是整个奴隶阶层的身影。
综述,长安城的外蕃奴隶很多,他们通过不同途径来到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有被通过战争被俘虏来到的,有被贩卖人口过来的,还有被外蕃朝贡而来的,无论他们的来源如何,最终都不能逃出悲惨的命运。唐朝的奴隶生活比起奴隶社会,比起其他藩国要好的多,但是毕竟是奴隶,他们生活在整个社会的最底层,过着默默无闻的艰辛生活,没有人生自由,从事着体力劳动,生活仅能够解决温饱,他们却为统治者的安逸生活提供了保障,大唐的盛世繁华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对外开放政策,兼收并蓄的态度,李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主动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长安又是唐朝开放的中心,此时唐朝最大特点是开放性和世界性,它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接受一切外来事物,对异质事物并不是漠然绝缘,而是积极拿来吸收,使得长安城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弥漫着异域风情,受胡人文化影响,唐人在穿着,饮食,以及社会风俗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流行穿胡衣,吃胡食,热衷于室外活动。
唐代对于外蕃奴隶这种新生事物,也同样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对于奴隶的买卖也没有绝对禁止,事实上也禁止不了,因为很多奴隶没有完全人格,被视为与牲口一样的商品被正常交易,处于保护贸易的合法权益,唐朝廷也不能禁止;有的外蕃奴隶是藩属国的朝贡品,出于对方的颜面和尊严,出于礼节考虑,唐朝廷也不可能回拒朝贡的奴隶;还有的奴隶是战争的战利品,出于人道主义,大唐不可能都当战俘屠杀,也不可能一放了之,这样对国防安全不利,对战争中牺牲的唐军也不公平。但毫无疑问,无论以任何途径来到大唐,来到长安的外蕃奴隶,其命运要比在本国好多了,这里生活水平相对高,唐朝廷对奴隶生活状况也给予了一定的改善。
唐朝发达的交通,完善的交通状况,是贸易往来、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最基本前提,唐朝是我国封建史上交通最发达的时代,唐代都城长安,交通更是四通八达,条条大路辐射向四方,形成极为发达的交通网;陆路上的丝绸之路,是商品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外蕃人进入在主要途径。
唐代不仅拥有发达的陆路交通,各主要河流也可以通航,尤其是京杭大运河开通后,长安成了南北水路交通枢纽,在长安由水路可以经渭河入黄河,通过永济渠向北抵达幽州,沿着运河可以抵达江淮和岭南地区。唐朝还有发达的海上交通,海路从广州出发,经南海过马六甲海峡、西通印度洋,经过阿拉伯海岸,直到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南岸诸国;经东海可以到日本、三韩半岛交流。
由此可见,四通八达的交通,完备的驿站,将长安城与全国各地联系起来,也与世界各国联系起来,发达的交通不仅将世界各地大量农产品、手工产品、外蕃奇珍异宝汇集到长安城,也吸引了更多的胡人、外蕃人来到长安,这个时期也带来了大量的外蕃奴隶。
而外蕃奴隶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唐朝廷不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贸易政策,也注重保护商业贸易双方合法人的权益,外蕃奴隶没有完全的人格,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唐朝廷尽管禁令有禁止奴隶买卖,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和唐朝上层社会的需求下,外蕃奴隶买卖被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了,而唐代长安上层社会以蓄养外蕃奴隶为荣,唐朝统治者还把奴隶赏赐给大臣,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财富的象征,外蕃奴隶反而在唐朝成为一种高大上的商品。
混轮奴其实就是现在的非洲的人,他们生活的坏境可能比较恶劣,所以他们比较能吃苦耐劳,体力也好,唐朝贵族就娇生惯养,肯定会喜欢这些昆仑奴。
原来,当时的强盛的唐王朝在建立疆域极广的庞大帝国的同时,与之庞大国家实力相匹配的还有那沟通世界的贸易网络,不论是横贯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汇聚各国商贾巨舰的海上丝绸之路,都在每时每刻为强大的唐王朝输送着不同的物资。而这些物资中,不仅有国家发展所需的粮食、布匹,也有着贵族们追求的金银珠宝等贵重奢侈品,同时还有着大量的战争奴隶。昆仑奴是战争奴隶,他们来自东南亚、印度和非洲
在古籍中,还是历史学家的的考古证明,昆仑奴体格壮硕,比汉人有力而且干活很厉害。在这个基础上,还特别听话,对主人的指挥不要报酬,这些优点加下来,无论是看家护院还是培养成为艺人,都在当时属于潮流。还有就是昆仑奴水性极好,古代的达官贵人经常把自己的身上之物丢进水中,然后让昆仑奴打捞,并以此打赌取乐。
昆仑奴“在唐朝的时期就非常的出名的了,古代的达官贵人对这种”昆仑奴“非常的喜爱,经常相互攀比各自手中的"昆仑奴”的数量和“质量”,在当时的时候,拥有一位昆仑奴可是身份的象征,由于这种外来人种的稀少,在唐代达官贵人眼中,这可是炫耀的资本。
在唐朝有一群特殊的人,令唐朝的贵族们爱不释手,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是唐朝贵族出门必备装逼神器,也是唐朝贵族家中的好帮手,爱不释手。那么,他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有着怎样的传奇呢?
他们就是昆仑奴,但并非是来自昆仑山的土著。实际上,在古代昆仑除指昆仑山外,还有黑色的意思。而唐朝人将黑色皮肤的人统称为昆仑人。据专家考证,当时唐朝的昆仑人一部分是来自东南亚、南亚的皮肤偏黑的矮黑人,他们还是属于黄种人的。而另一部分是来自北非的黑人,他们被阿拉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进贡或者贩卖到唐朝。
当时在唐朝流传的一句行话,叫做“昆仑奴,新罗婢”。昆仑奴在唐朝可是令贵族们趋之若鹜,爱不释手。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魅力呢?一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昆仑奴在唐朝比较稀有,物以稀为贵,为唐朝的贵族所争抢,成为其身份的象征。
二是昆仑奴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因此他们成为唐朝贵族们最佳的保镖人选。他们身高体大,肤色特殊,唐朝的贵族带上他们出门,既可以让他们保护自己的安全,威风凛凛,又可以成为装逼神器,岂能不喜欢。
三是黑色诱惑,昆仑奴这种全身黑黝黝,只有牙齿是白色的外表会产生一种黑色的诱惑。唐朝的贵族为了追求新奇和刺激,对她们爱不释手。例如后来南汉的刘鋹就娶了一个昆仑奴,并起名“媚猪”,对其爱不释手。可见,昆仑奴的黑色魅力。
总之,唐朝的昆仑奴作为一种舶来品,虽然唐朝的贵族圈对其趋之若鹜,爱不释手,但终究他们也只是唐朝贵族们的奴仆而已!
唐朝的强盛,不仅仅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在文化、人种上的交流也是历朝历代所不能比拟的。
在当时,大唐的都城长安吸引了突厥人、回鹘人、吐蕃人、高丽人、于阗人和龟兹人、粟特人、迦湿弥罗人、波斯人、大食人、印度人、僧伽罗人等前来生活、经商。在这些人种当中,以来自东南亚的昆仑儿最为神秘。
所谓的"昆仑儿"在现在看来最有可能是来自东南亚一带。根据中唐时期张籍的《昆仑儿》一诗的描绘:"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州。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昆仑儿是来自"海中州"。这里的"海中州"指的是海岛,在唐代,昆仑是对南海诸国人的泛称。根据《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一记载:"昆仑儿是"南海洲岛中夷人。"由此可以得知,昆仑儿是来自南海东南亚一带的居民。
关于他们为何来大唐,张籍在诗中同样提到了"蛮客将来汉地游"。这里的蛮客指的是"南方客商","将"指的是"带领","汉地"则是中原大地。合起来的意思是南方的商人带着这些昆仑儿来到了中原大地游玩。
诗句的第二句则是交代了昆仑儿的语言文化。"言语解教秦吉了"这里面的"解"是"能够"的意思,"教"通"效",意为仿效。"秦吉了"指的是鸟名,也称了哥、吉了,与八哥相似,体形似鹦鹉,嘴脚皆红,脑后有肉冠,因产于秦中,所以被叫做"秦吉了"。根据《旧唐书·音乐志二》:"今案,岭南有鸟,似鸜鹆而稍大,乍视之,不相分辨,笼养久,则能言,无不通,南人谓之吉了,亦云料"。由此可见,这种"秦吉了"是非常善于学习人类的语言。张籍将昆仑儿比作"秦吉了",是对昆仑儿语言天赋的一种认可。
第三句的"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是对昆仑儿装束及发型的描述。所谓的金环,指的是金制的耳环。落,掉下来,往下坠。穿耳,为戴耳环而在耳垂上穿孔,这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习俗。螺髻,发髻的形状像海螺壳一样。不裹头,不以巾包头。这两句说,昆仑儿耳朵上戴着分量重得要下坠的金耳环,蜷曲的头发像螺髻一样散露在外,不像中原地区的人要以巾包头。
最后一句的"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写昆仑儿的肤色与穿衣特点。"黑如漆",是昆仑儿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
《隋书·南蛮列传·林邑》:"其人深目高鼻,发拳色黑。俗皆徒跣,以幅布缠身。冬月衣袍";《旧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唐人苏颋《咏昆仑奴子》:"指如十挺墨,耳似两张匙"。元代方回说:"此所谓'昆仑儿',即今黑厮也"。
因为"肌肤黑如漆",有学者认为,昆仑儿可能是来自非洲的奴隶。但是依照诗中"海中州"推断,昆仑儿应来自今天的南海诸岛,属于今天的马来人种,住在爪哇、苏门答腊、马来西亚等岛屿上,其肤色介于黄种人与非洲黑人之间。半脱,半穿半脱。木绵裘,用木棉制成的衣服。这两句说,昆仑儿欣赏自己如黑漆一样的肌肤,行走时半脱半穿着木棉制成的外衣。
实际上,关于昆仑儿的外貌,在一些出土的陶俑身上可见端倪。
在今天西安、洛阳等地出土的昆仑人陶俑,为我们提供了昆仑人的直观形象,印证了文献中关于昆仑儿记载的真实性。在国家博物馆"大唐风华"展出 1985年陕西长武县唐墓出土的"昆仑儿",名之为"彩绘黑人立俑",并说明"昆仑这个名称早在三国时已有记载,指色黑之人,并非指人类学上的黑种人";咸阳市底张湾唐墓出土的"昆仑儿",名之为"彩绘黑人俑";从这些展品身上,无不体现出了这些"昆仑儿"的共同特点:圆脸,发卷如螺髻,露肩,上衣半穿半脱,腰间有衣带下垂,跣足,脚趾粗大。
可惜的是,随着民族的融合,这些皮肤黝黑的昆仑儿就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关于这一种族神秘的猜想。
“昆仑奴”是何种人?为何能让唐朝贵族们爱不释手呢?
本文2023-10-24 19:45: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