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的研究历史
莫道才:建国后的前三十年,骈文研究基本上处于寂寞的境地。就笔者所检索到的资料来看,这三十年只有两篇文章谈论骈文,一篇是启功的《散文与骈文的区别》(《文艺学习》1957年第4期),一篇是徐迟的《散文与骈文》(《光明日报》1978年5月21日),很有意思的是,这两篇相隔二十年的文章,谈的基本上是同一个最基本的小问题,而且都是非专业性的普及性文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苦涩的学术悲剧。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在建国后前三十年骈文研究基本上是学术禁区。骈文研究在内地受重视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后的事。
肇始于七十年代末的思想解放运动也使骈文研究的禁区得以突破。仅在1980年就有三篇论文发表,王运熙、胡国瑞、曹道衡三位有影响的学者相继就六朝骈文 发表文章(王运熙:《刘勰对汉魏六朝骈体文学的评价》,《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胡国瑞:《魏晋南北朝骈文的发展及成就》,《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曹道衡:《关于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文学评论丛刊》1980年第7期),以为汉魏六朝骈文正名为突破口,骈文学 研究逐步走上正轨。至今,有关骈文学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发表的论文约90余篇,专著6部、作品选9部。这六部专著是:姜书阁的《骈文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于景祥的《唐代骈文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莫道才的《骈文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尹恭弘的《骈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于景祥的《独具魅力的六朝骈文》(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钟涛的《六朝骈文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九部作品选是:黄均、贝远辰、叶幼明选注的《历代骈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熊先谦的《魏晋南北朝骈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谭家健主编的《历代骈文名篇注析》(黄山书社,1988年)、许逸民选注的《古代骈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殷海国编选的《历代骈文精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周振甫编选的《骈文精粹》(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朱洪国编选的《中国骈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年)、莫道才主编的《骈文观止》(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赵振铎主编的《骈文精华》(巴蜀书社,1999年)此外,一批解放前出版的骈文学著作也得以重印,如瞿兑之的《骈文概论》、刘麟生的《骈文学》(海南出版社,1994年)、刘麟生的《中国骈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蒋伯谦、蒋祖怡的《骈文与散文》(上海书店,1997年)这些都显示了近二十年骈文研究与普及的繁荣。而台湾地区的骈文学研究从六十年代后也有所发展,先后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张仁青的《历代骈文选详注》(台湾中华书局,1963年)《中国骈文发展史》(台湾中华书局,1969年)、《六十年来之骈文》(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中国骈文析论》(台北东升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骈文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丽辞探赜》(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汪菊松的《宋四六研究》(台北华正书局,1977年)、佚名的《骈体文浅说》(台北广文书局,1980年)陈松雄的《齐梁丽辞衡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廖志强的《六朝骈文声律探微》(台北天工书局 ,1991年)、谢鸿轩的《骈文衡论》(台北广文书局,1973年)陈耀南的《清代骈文通义》(学生书局,?年)可以说,以张仁青为代表的学者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此外,在1996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中国韵文学会、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等多家单位发起的全国首届骈文学术研讨会在桂林隆重举行,标志着骈文学研究全面复兴,会上成立的中国骈文学会 筹委会标志着骈文学研究由分散走向联合。这次会议影响很大,极大地推动了骈文研究的发展。在此前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和《柳州师专学报》开辟了骈文研究专栏,为骈文研究成果提供发表园地。可以说,海峡两岸的骈文学研究已经告别寂寞走向繁荣。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渠道不畅,笔者对台湾出版的骈文学研究著作所见不全,不便妄加评述。在近二十年来大陆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中,主要探讨了这么几个问题: 骈文的形态是认识骈文的第一要义,因此,讨论骈文的形式特征和美学特征的著作和论文也比较多。最初是对骈文的一般特征的介绍,旨在还骈文的本来面目,如张会恩的《论骈文的特征》(《殷都学刊》1985年第4期)和谭家健的《略谈骈文的基本特征》(《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就是属于这样的文章。然后逐步深入到骈文的内在形式,胡晓明的《〈文赋〉新论:骈文特征的内化与思维定势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莫道才的《论骈文的形态特征与文化内蕴》(《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以诗为文:骈文文体诗化特征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和冷成金的《试论骈文的美质美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可作为代表。他们探讨了骈文形式的深层特点,并从文化史的意义上进行了解读。向晁山的《论骈体文形式美的心理依据》(《吉首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莫山洪的《试论骈文的审美基础》(《柳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和《论骈文的审美形态》(《柳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则进一步探讨了骈文形式的产生原因,并上升到美学层次来分析。对骈文的具体特征的讨论则有钟涛的《骈文的隶事与声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几部骈文研究专著也对此有所讨论,如尹恭弘的《骈文》在第一章的第三节“骈体文的文体特征及其美学功能”专门讨论了骈文的五个方面文体特征,即裁对、句式、隶事、敷藻、调声,并讨论了各种特征的美学功能,如裁对的均衡对称美、句式的整齐建筑美、隶事的典雅含蓄美、藻饰的华丽色彩美、调声的和谐音乐美。又如莫道才的《骈文通论》的第四章《骈文的结构形式与句型模式》、第五章《骈文的修辞形态及其文化内蕴》、第六章《骈文的美学特征与审美效应》都是讨论骈文的形式特征和美学特征的。作者认为,骈文的结构形式具有起、铺、结的结构体制和领、衬、夹的游离构形;骈文的句式也有构造上的模式特点,如骚体句、诗体句、叠字句等;而骈文的句型则具有强烈的结构模式,如齐言单联型、齐言复联型、杂言复联型等;《骈文通论》还讨论了对仗、声韵、典事、藻饰等修辞形态及其文化内蕴,讨论了骈文的均衡和谐美、音乐美、典雅美等美学特征。可以说,经过二十多年的讨论,对骈文的形式特征及美学特征的认识已经取得了共识,也已达到了较深的层次。通过研究讨论使我们正确看待骈文的存在价值,这是有重要意义的。
韩愈的时代,骈体文的流行,他和他的同道把骈文称为“时文”,而把骈文形成以前的古代文体称为“古文”,也就是先秦和汉代的单行散句,在形式上没有限制的文体。 对骈文史的研究是骈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骈文的产生、发展、兴衰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评价骈文的发展流变,是骈文学研究仍须解决的问题。因为过去对骈文的否定就是从对骈文发生、发展的不正确认识开始的。谢国荣的《略论骈文发生发展的深层原因》(《湘潭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莫道才的《从文化学角度看骈文的产生》(《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集中探讨了骈文的起源和产生问题。钟涛的《骈文与汉语言文字的特殊性》(《汉字文化》1997年第2期)则从语言文字的特殊性角度探讨了骈文的起源。讨论骈文的形成的论文还有于景祥的《论骈文的形成与鼎盛》(《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莫山洪的《论汉魏六朝审美意识的转变与骈文的形成、兴盛》(《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它们讨论了骈文的形成时期及其文化背景,从各个角度探讨并说明了骈文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必然性。
对历代骈文的研究也已展开。各个阶段的骈文都有研究者关注,魏晋南北朝的骈文是热点,主要论文有萧艾的《六朝骈文论略》(《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胡国瑞的《六朝骈文的艺术评价》(《文学遗产》1987年第1期)、周建渝的《徐陵骈文初探》(《文学遗产》1988年第4期、樊运宽的《论庾信后期骈文的特色》(《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六朝骈文与文坛风尚》(《柳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阿忠荣的《宫体作家的骈文创作》(《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周悦的《齐梁骈文的新变》(《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谭家健的《试论刘峻的骈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钟涛的《论六朝骈体书牍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试论徐陵骈文与其政治生活的关系》(《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它们探讨了这个时期的骈文艺术特色,并对主要骈文作家的骈文创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外,唐宋元明清的骈文也受到青睐,论唐代骈文主要有董乃斌的《论樊南文》(《文学遗产》1983年第1期)、莫道才的《骈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吴在庆的《樊南四六刍议》(《中州学刊》1995年第2期)、郑力戎的《治乱之龟鉴、政论之典范:论陆贽的骈体奏议》(《浙江学刊》1996年第3期)、莫山洪的《中唐骈散相争及其美学价值》(《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论宋代骈文的有曾枣庄的《论宋代的四六文》(《文学遗产》1995年第3期)、尹占华的《论苏轼的四六文》(《天府新论》1996年第6期),论明清骈文的有王凯符的《论清代骈文的复兴》(《北京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马积高的《清代骈体文的复兴与考据学》(《湖南师大学报》1993年第5期)、昝亮的《胡天游骈文试论》(《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袁枚骈文试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也有论民国初年的骈文的,如刘纳《民初文学的一个景观:骈文的兴盛》(《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可以说,对骈文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了较全面的讨论,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六朝骈文及其作家;而且这些讨论多是正面的阐释分析,而没有了过去偏执的简单化否认。这对于扭转对历代骈文的印象式错误认识是有帮助的。
骈文在魏晋南北朝的衍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至迟在西晋时期,比较完整的骈文已经出现.而文学性的骈文的成熟,大致在南朝的刘宋时代,其代表作是鲍照的一些作品,齐梁以还,以表现美的事物为主旨而注重形式的各类骈文逐渐成为文坛流行的文体,想梁简文帝萧纲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陈代的顾野王的《虎丘山序》,沈炯的《林屋馆记》等形制相当规整而艺术上又均有较高水准的文学性骈文皆其适例。
骈文研究范围的拓展是骈文研究步向深入的体现。莫道才的《骈文史分期刍论》(《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则专门讨论了学术界模糊把握的骈文史分期问题,而莫山洪的《简论历代反骈的历史嬗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则进一步检讨了历代反骈的原因。而已出版的几部骈文学著作都十分关注骈文的发展过程,姜书阁的《骈文史论》是建国以来的一部骈文发展史,这部近四十万言的巨著对骈文的发展有详细的论述,勾绘出骈文演变的全景,其不足是唐代以后的部分稍嫌简略。于景祥的《唐宋骈文史》则是第一部骈文断代史,将唐宋两朝的骈文作了详尽的描述,然亦失之叙述方式简单。钟涛的《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内蕴》是其博士论文,她在第二章“六朝骈文形式的定型过程”也讨论了六朝骈文的发展过程。于景祥的《独具魅力的六朝骈文》在第三章“六朝骈文之流变”也对六朝骈文史有所梳理。莫道才的《骈文通论》在第九章、第十章专论“骈文的历史演变”,概论了骈文发展的八个阶段:发轫期、形成期、成熟期、繁盛期、变异期、衰落期、复兴期、消亡期。尹恭弘的《骈文》在第二章“历史视角:骈体文文体的演变过程”中,也从溯源、酝酿、成熟、变异、复兴等五段对骈文的发展过程作了简要的梳理。可以说,学术界对骈文的演变过程和规律的认识是较深入的。 纵观骈文学研究发展的历史,它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有过辉煌,有过寂寞,如今走上了正轨,正步入新的辉煌。即使这样,也应该看到,骈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骈文学研究力量还很不够。从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来看,全国研究骈文的学者仅有二十来人。不但与古代诗歌的研究队伍无法相比,也远比古文的研究者少。在这二十多位学者中,还有不少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个领域,仅是偶尔涉足一下骈文研究。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受古文为正宗而骈文为小道的狭隘观念的影响。因此,研究者更新观念,重新认识骈文十分必要。由于研究队伍的力量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骈文研究水平的整体推进。因此,骈文学界迫切需要更多的学者的加入,以推进对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研究。只有研究力量的壮大,研究水平的提高才有基础,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同时,骈文学研究培养新人的工作也显得很紧迫,骈文离今天的生活很远,如果中断骈文的研究,人们对骈文的了解就更少。骈文研究呼唤青年学者的加入。
其次,骈文学的研究资料的整理出版有待加强。资料的缺乏也是影响骈文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骈文的选本出版不少,但骈文的研究资料尚未见出版。古代的骈文资料留存于一些大型类书、丛书当中,这些类书、丛书浩瀚淼茫,从中寻找资料很不方便,近代以来的著作多未重印,所以也不易见到。这就影响了骈文学研究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由笔者与莫山洪整理的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支持项目《历代四六话》早已交稿到出版社了,却迟迟不能出版。另外,为推动骈文学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整理出版一部《骈文研究资料汇编》,一部精选近五十年来研究论文的《骈文研究论文集》。一些重要的骈文理论著作和作品集,也需要出版社协助出版,如清代孙梅的《四六丛话》、李兆洛的《骈体文钞》、近代钱基博的《骈文通义》、孙德谦的《六朝丽指》这些重要的骈文学资料都应该尽快整理出版,以推动骈文学研究的发展。骈文学研究需要出版界的有识之士的鼎立协助,共同促进学术的进一步繁荣。
其三,骈文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应上一个新台阶。高水平的论文尚不多见,骈文研究的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骈文学研究领域应该去除非学术规范的现象,提升研究论文、论著的水准。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量化的研究和实证方法的融合,在研究视角上,要注意文化史角度的发掘,避免简单的作家作品论。特别是,应该把骈文的存在放在时代的文化史演进的过程中来考察,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来观照骈文的存在,并把骈文的创作现象作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活动的一种方式来对待,并由此解剖一个时代的文人生活场景与方式,乃至一个时代的审美心理与文人心态、社会心态,并进而揭示出骈文存在及其风格特征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只有这样,骈文的美学意义、文学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揭示。有了这样的开阔的视野方能在更高水平上、更深层次上认识骈文,理解它的历史及其存在的原因。骈文研究成果的水平才会更上一层楼。 骈文学的发展与兴衰经验教训是研究中必然要涉及的问题。骈文学从刘勰的《文心雕龙》之《丽辞》算起,已有1500年漫长的历史了。宋代以王铚《四六话》、谢伋的《四六谈麈》》等人的四六话著作为标志,标志骈文学的初步形成。骈文学史的研究实是对骈文观念的发展演变的梳理。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有莫道才的《骈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语文导报》1987年第9期)、《八十年代唐代骈文研究述评》(《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吴兴华的《读〈国朝常州骈体文录〉》(《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钟仕伦的《骈文与王铚的〈四六话〉》(《文史杂志》1993年第3期)、莫道才的《论〈四六丛话〉的学术价值和骈文思想》(1994年第4期)、《论宋代四六话的兴起》(《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谭家健的《关于骈文研究的若干问题》(《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杨东甫的《骈文杂论》(《广西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曹虹的《清嘉道以来骈散争论的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于景祥的《欧阳修对骈体和散体的科学态度》(《辽宁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莫山洪的《论萧子显对汉魏六朝骈文的评价》(《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民国骈文研究兴盛原因探》(《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骈文学发展史刍议》(《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从发表的论文来看,骈文学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已经涉及,诸如骈文学演进的历史过程、骈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著作的骈文理论、骈文学史上的一些概念、观念的内涵,等等,但仍有许多骈文学史的理论问题尚未涉及,可发掘的课题还有许多。
由于骈文学研究的深入,对骈文的否定已经破除,新编的文学史教材多数有专章专节将对骈文的肯定性描述写入其中。如马积高、黄均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和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前者在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第七章“魏晋南北朝骈文与散文”、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的第九章“唐代的赋和骈文”中就以大量篇幅描述了骈文的发展和创作情况。后者在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第六章“齐梁陈文学”的第五节“骈文与俳赋”和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的第十章“中唐后期文学”的第五节“李商隐”的第四小节“李商隐的骈文”里也有大量篇幅介绍骈文。一些断代文学史如罗宗强、郝世峰主编的《隋唐五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上册出版于1990年,中册出版于1994年)也以专节正面描述了初唐骈文的抒情性倾向、中唐骈文的改造。这些说明骈文研究的成果已经取得了学术界的认同,并作为知识向读书界普及。这是十分可喜的。但也应该看到,一些文学史教材甚至一些有一定影响的新编文学史著作仍对骈文的存在采取漠视的态度。
陈业新
陈业新(ChenYe-Xin),男,1967年12月生,浙江省奉化市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1982年2月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系材料科学及工程专业,1985年11月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92年4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1992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大学研究员、材料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科研成果“长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化”在2001年12月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中文名:陈业新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省奉化市
出生日期:1958年12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2001年12月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代表作品:《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
职称:教授
上海大学研究员
科研成果“长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化”在2001年12月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导师姓名陈业新
导师性别男
职务职称教授
所在院系人文学院
所属学科物理学(物理学史)
研究方向灾荒史中国科技文献史
陈业新,1967年生,历史学博士、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1996、200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分别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历史文献学专业)。2001年9月—2003年6月,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6月至今,工作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2部、合著多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获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SMC优秀青年教师奖”、“上海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荣誉或奖励,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研究专长:中国古代史、灾害史、环境史。
研究领域:秦汉史、区域史、传统文化与社会等。近些年来,主要集中于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与环境保护、历史灾害与社会、传统生态意识的研究。
代表性论著
一、学术论文
2017年:《1960年代以来有关水旱灾害史料等级化工作进展及其述评》,《社会科学动态》,第2期,第37—57页。
2017年:《“成礼三驱”:汉唐时期“三驱”礼衍变述论——以_狩礼的建设为线索》,《社会科学》,第3期,第130—143页。
2016年:《〈周易〉“三驱”礼考释》,《周易研究》,第2期,第67—83页。
2016年:《阻源与占垦:明清时期芍陂水利生态及其治理研究》,《江汉论坛》,第2期,第104—11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16年第7期全文转载。
2015年:《深化灾害史研究刍议》,《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1期,第86—93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2期转载主要内容。
2015年:《环境史“深描”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9日。
2013年:《历史时期芍陂水源变迁的初步考察》,《安徽史学》,第6期,第92—105页。
2012年:《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及其原因初探》,《江汉论坛》,第10期,第62—6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12年:《中国环境史中的儒家生态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报》,9月5日。
2012年:《秦汉时期乌兰布和北部地区生态状况的再考察》,曹玮主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2》总贰辑,三秦出版社,第383—399页。
2011年:《道光二十一年豫皖黄泛之灾与社会应对研究》,《清史研究》,第2期,第90—101页。
2011年:《明清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变迁——以文武举士的变化为例》,《江汉论坛》,第1期,第89—101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5期转载主要内容。
2010年:《“载纵载横”与无远弗近——秦汉时期幽燕地区交通地理研究》,《社会科学》,第8期,第105—11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10年:《清代皖北地区行政区划及其变迁》,《清史研究》,第2期,第73—85页。
2009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探析——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孔子研究》,第4期,第4—16页。
2009年:《清代皖北地区洪涝灾害初步研究——兼及历史洪涝灾害等级划分的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第14—29、8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009年:《1938—1947年黄河南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徐少华主编《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第393—417页。
2008年:《两汉时期幽燕地区社会风习探微》,《中国史研究》,第4期,第45—72页。
2008年:《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尚武风习初探》,程必定、吴春梅主编《淮河文化纵论——“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第46—69页。
2008年:《明代国家的劝分政策与民间捐输——以凤阳府为对象》,《学术月刊》,第8期,第139—147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2期转载主要内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008年:《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健讼风习探析》,《安徽史学》,第3期,第101—110页。
2008年:《皖北花鼓灯探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第477—483页。
2008年:《明代凤阳府灾后税粮折色初探》,《中国农史》,第2期,第48—57页。
2008年:《民国时期民生状况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1期,第78—88页。
2007年:《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安徽史学》,第2期,第117—128页。
2007年:《儒家生态意识特征论略》,《史学理论研究》,第3期,第42—51页。
2007年:《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第5—16页。《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7年3期摘要转载。
2006年:《是“天人相分”,还是“天人合一”——〈荀子〉天人关系论再考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5期,第53—59页。该文被赵轶峰主编《当代中国的“人—自然”观》(亚洲文化研究丛刊)收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06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论略——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编《现代意识与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52—281页。
2006年:《两汉荒政思想探析》,《湖北大学学报》,第1期,第12—17页。
2005年:《近五百年来淮河中游地区蝗灾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第22—32页。
2005年:《近些年来关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述评——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2期,第74—80页、封三。该文被赵轶峰主编《当代中国的“人—自然”观》(亚洲文化研究丛刊)收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04年:《秦汉政府行为与生态》,《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第63—6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03年:《两汉时期蝗灾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周国林主编《历史文献学论集》,崇文书局,第487—495页。
2003年:《秦嘉籍贯考辨》,《安徽史学》,第4期,第105—106页。
2003年:《西汉元帝建昭四年“雨雪”辨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第32—34页。
2003年:《两汉时期天体异常灾害论探讨》,《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第114—117页。
2002年:《两汉祈雨礼俗初探》,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辑,商务印书馆,第319—328页。
2002年:《两〈汉书〉“五行志”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与认识》,《史学史研究》,第3期,第43—48页。
2002年:《两汉时期的灾害及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江海学刊》,第5期,第158—163页。
2002年:《两汉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第4期,第76—95页。
2002年:《两汉荒政特点探析》,《史学月刊》,第8期,第39—43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2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02年:《两汉时期灾害发生的社会原因》,《社会科学辑刊》,第2期,第110—115页。
2002年:《两汉荒政初探》,《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第22—26页。
2001年:《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中国史研究》,第1期,第19—26页。
2001年:《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社会科学辑刊》,第1期,第102—107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
2001年:《灾异辨析——兼及〈公羊传〉与董仲舒之灾异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0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94—103页。
2000年:《秦汉生态职官考述》,《文献》,第4期,第41—47页。
2000年:《秦汉时期西北开发史鉴》,《光明日报·历史周刊》,12月8日。
2000年:《秦汉时期巴楚地区生态与民俗》,《江汉论坛》,第11期,第55—58页。
2000年:《司马迁天命观的多重性及其原因初探》,《湖北大学学报》,第4期,第73—77页。
2000年:《论项羽的多重性格及对其成败的影响》,《台州师专学报》,第3期,第30—34页。
2000年:《试论项羽兵法》,《浙江学刊》,第2期,第146—148页。
2000年:《浅谈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与实践》,《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第39—42页。
1999年:《察举制与两汉社会品评之风》,《文史知识》,第12期,第49—52页。
1999年:《试论两汉察举制对历史文献发展的影响》,《台州师专学报》,第1期,第12—16页。
1998年:《“罢黜百家”语出何人》,《中国史研究》,第2期,第169—170页。
1998年:《秦汉生态法律文化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第84—89页。
1997年:《地震与汉代荒政》,《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第88—91页。
1996年:《两汉文献整理述略》,《文史知识》第11期,第96—102页。
1996年:《湖北地震史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第75—79页。
1995年:《项羽与成语典故》(与王明德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12期,第33—34页。
2008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513万字。
2004年:《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327万字。
1999年:《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下册,合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著作
2015年:《长江流域的游艺竞技》(编著),长江出版社,14万字。
2012年:《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专著,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资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525万字。
2011年:《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合著,张建民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本人完成其中第四章“长江中游地区距今10000—1800年间气候状况研究”,第116—185页。
2008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专著,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近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邹逸麟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513万字。
2006年:《鱼龙百戏——长江流域的游艺与竞技》(编著),武汉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46万字。
2004年:《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327万字。该著被汝信、赵士林主编的《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选为“年鉴”2004年度中国古代史学科优秀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79—380页。
1999年:《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下册,合著,王玉德等主编,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人完成其中第二章“秦汉时期的生态文化”、第十四章“中国历代灾害与生态文化”,第136—274、1183—1243页。
1997年:《道家逸品》(与刘韶军合著),长江文艺出版社。本人完成其中《庄子》部分,该著由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再版,2013年列入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1997年:《汉高祖的人生哲学》(与姚伟钧合著),台湾汉扬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中国历史文选》(教材,周国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本人参与编写其中《礼记》部分,中华书局。
2010年:《清代皖北地区行政区划及其变迁》,《清史研究》,第2期。
2009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探析——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孔子研究》,第4期。
2009年:《清代皖北地区洪涝灾害初步研究——兼及历史洪涝灾害等级划分的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
2009年:《1938—1947年黄河南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年:《两汉时期幽燕地区社会风习探微》,《中国史研究》,第4期。
2008年:《明代国家的劝分政策与民间捐输——以凤阳府为对象》,《学术月刊》,第8期。
2008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_窳风习探析》,《社会科学》,第3期。
2008年:《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尚武风习初探》,《淮河文化纵论——“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年:《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
2007年:《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安徽史学》,第2期。
2007年:《儒家生态意识特征论略》,《史学理论研究》,第3期。
2005年:《近五百年来淮河中游地区蝗灾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
2005年:《近些年来关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述评——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2期。
2004年:《庄子评析》(古籍注评),崇文书局,2012、2015年再版。
2002年:《两汉祈雨礼俗初探》,《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辑,商务印书馆。
2002年:《两〈汉书〉“五行志”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与认识》,《史学史研究》,第3期。
2002年:《两汉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第4期。
2002年:《两汉时期的灾害及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江海学刊》,第5期。
2001年:《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中国史研究》,第1期。
2001年:《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社会科学辑刊》,第1期。
2001年:《灾异辨析——兼及〈公羊传〉与董仲舒之灾异说》,《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0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秦汉生态职官考述》,《文献》,第4期。
1998年:《秦汉生态法律文化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1997年:《地震与汉代荒政》,《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
1996年:《湖北地震史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1995年:《明实录类纂》(浙江上海卷)(古籍整理,李国祥等主编,多人完成),武汉出版社。
三、项目
2013年:《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排名2/6,实际主持,已完成。
2010年:《明清时期华东地区灾荒环境下的社会治理研究》(10BZS058),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进行中。
2008年:《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08TS4),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计划特色项目,主持,已完成。
2005年:《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保护研究》(2005FLS001),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主持,已完成。
2001年:《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保护研究》,孔子文化大学深见东州儒学研究基金项目,主持,已完成。
2001年:《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01AZS00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张建民主持),参与,已完成。
四、获奖
2013年:《覆盖全体学生、贯穿本科全程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上海市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排名2/10)。
2013年:《中国文化史八讲》,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贡献奖一等奖。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2/8)。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全国第一届大学素质教育优秀研究成果(试验成果)一等奖(排名3/6)。
2011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著作三等奖。
2010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邹逸麟主编《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2010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邹逸麟主编《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第十一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华山国际奖教金”。
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二等奖。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SMC优秀青年教师奖”。
2004年:《两汉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02—2003)论文类三等奖。
2004年:《两汉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论文二等奖。
2000年:全国古籍整理委员会“古文献”优秀奖学金(博士生类)三等奖。
西周青铜器与铭文,西周史,战国秦汉出土简帛文献。
从2009年初开始,先后参加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和秦简牍的整理工作。 编著
《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以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为基础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老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论文
1.《对王国维“先公先王二考”的回顾和思考》,《中国学术》总第24期,商务印书馆,2007年5月。
2.《宋代仿古制作的“样本”问题》,收入《宋韵——四川窖藏文物辑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关于绛县倗伯夫妇墓的几个问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建站五十周年会议论文(2006年10月)。
4.《周原强家西周铜器群世系问题辨析》,《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3期。
5.《眉县盠器群的族姓、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
6《簋年代及相关问题》,北京大学古代文明中心编:《古代文明》第六卷,文物出版社,2007年12月。
7《单逑诸器铭文习语的时代特点和断代意义》,《南开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6期。
8《册命铭文的变化与西周厉、宣铜器分界》,《文物》2009年第1期。
9《读〈首阳吉金〉琐记六则》,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古代青铜器国际研讨会论文,2009年4月17日-18日。 修订稿收入朱凤瀚主编:《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
10《西周金文中的“异人同名”现象及其对断代研究的影响》,《东南文化》2009年第6期。
11《北京大学新获西汉竹书概述》,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1期,中华书局2010年4月(署名“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本人为实际执笔者)。
12《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本〈老子〉的文献学价值》,《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4期。
13《探寻西周王朝的衰亡轨迹——〈西周的灭亡〉读后记》,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编:《九州学林》2010年春夏季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14.《重论西周单氏家族世系——兼谈周代家族制度的一些问题》,收入朱凤瀚主编:《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
15《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文物》2011年第6期。(署名“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与朱凤瀚、陈侃理共同执笔)
16.《北大汉简〈老子〉简介》,《文物》2011年第6期。
17.《册命体制与世族政治——西周中晚期王朝政治解析》,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编:《九州学林》2011年春季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
18.《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概述》,《文物》2012年第6期。(署名“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与朱凤瀚、陈侃理共同执笔)
19.《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文物》2012年第6期。 1.参加李零教授主持的张政烺先生《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手稿整理工作,负责《周易·系辞》,成果收入《张政烺论〈易〉丛稿》,中华书局2011年1月。
2.参加朱凤瀚教授主持的张政烺先生《〈两周金文辞大系〉批注》手稿整理工作,负责西周中晚期部分(约3万字),成果收入《张政烺批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华书局2011年3月。 1.参与筹备2009年11月5日召开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情况通报暨座谈会”,并在会上做关于北大汉简《老子》的报告。
2.2010年9月6日,参加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的“老子:文献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题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本〈老子〉的文献学价值》的主题报告。
3.参与筹备2010年10月24日召开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情况通报暨座谈会”,并在会上做关于秦简牍《算数书》的报告。
4.2010年11月5日至7日,赴美国芝加哥参加由芝加哥大学顾立雅中国古文字研究中心和芝加哥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二十年来新见古代中国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首阳斋藏器及其他”,宣读论文:《新出金文与西周诸侯称谓的再认识》。
5.2011年7月3日,参加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出土文献与古代思想记忆的新方位”论坛。
6.2011年10月12-13日,在南京参加“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第三次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7.2012年5月12—13日,应耶鲁大学历史系金安平教授邀请,赴耶鲁大学参加“北大汉简工作坊”,发表报告“西汉竹书《老子》的文本特征与学术价值”。(与朱凤瀚教授、何晋副教授一起)
8.2012年8月13日-15日,参加上海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横水、大河口西周墓地若干问题的探讨》。
9.2012年10月20日,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国际研讨会”(北京),发表报告:《北京大学藏秦汉简牍整理工作的进展和收获》。
10.2012年10月27日-28日,参加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出土文献研究所主办的“简牍与早期中国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出土文献青年学者论坛”(北京),宣读论文:《西汉竹书〈老子〉简背划痕的初步分析》。
11.2012年11月17日-19日,参加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武汉),宣读论文:《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
12.2012年11月24日-25日,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道家研究——学术·信仰·生活”(厦门),发表主题报告:《西汉竹书〈老子〉的文本特征和学术价值》。 一、主持科研项目:
1.2008年8月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申报课题:“西周青铜器铭文所见世族的综合研究”。
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09YJC770001),2009年11月——2012年12月。
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周金文所见世族通考”(11CZS008),2011年7月—2014年12月。
二、参加科研项目
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周重要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07JJD770091),2007年11月——2010年10月(已结项)。
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汉竹书整理与研究”(09JZD770041),2009年12月立项。个人负责“汉简《老子》整理与研究”子课题,参加“西汉竹书文字编及数据库”子课题,并担任项目常务秘书。
3.科技部、国家文物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子项目“古代简牍保护与整理研究”。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整理与研究”(10&ZD090),2010年12月立项。个人负责“秦简《算数书》整理与研究”和“秦简《道里书》整理与研究”子课题,参加“秦简牍文字编及数据库”子课题。
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高校教材《中华文明史》”(09JZDMG010),2009年12月立项。个人负责撰写先秦历史与物质文明部分,约3万字。 本科生:简帛文献与学术史
研究生:商周金文研读,简帛文献研读。
魏建功和他的同仁,这批由大陆过去的语言学家,在抗战胜利后到台湾,同心同德,艰苦奋战,硬是把日本人殖民统治50年强制推行的日文日语的影响从台湾语言中齐根铲除了,实现了中华民族语言的纯洁、规范、统一,为祖国统一大业立下了彪炳青史的功绩。
被前苏联学术界誉为中国三大语言家之一(王力、黎锦熙),与王力、游国恩、杨晦并称北大中文系四大一级教授。新华字典》未像《现代汉语词典》在扉页写上吕叔湘、丁声树两位先哲的名讳那样,也写上“魏建功”三个字以示敬意。
至今尚健在的106岁的人瑞、语文大家周有光先生,魏建功百年诞辰之际,讲过“小国送大书,大国送小书”的故事:“文革”后期,欧洲最小国家摩纳哥的国王来到中国,赠送中国一部《摩纳哥百科全书》;中国回赠摩纳哥国王一本《新华字典》。足见《新华字典》的历史地位和非凡价值,是代表了当时中国字典的先进水平。
魏建功不仅是极负盛名的古汉语音韵专家,也是积极推行国语运动。实行汉字改革和普及汉语知识的社会实践家。早在1919年魏建功就在国语大师钱玄同的感召下,倾心国语运动。
魏建功从事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数十年,在各大学讲授过多种语言文字学课程,如:声韵学概要、等韵研究、声韵学史、文字学、汉字形体变迁史、说文解字研究、普通话语音史、中国语文概论、方言研究等,为发展祖国的语言文字科学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热情关怀青年的进步和成长,培养古籍整理研究人才。他所教过的学生很多现已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正在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着不懈的努力。(九三学社评)
纵观其一生,他以语言文学为工具、以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为贯彻党的语言文字政策,为汉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并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南通日报评)
但是他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的精神永存。后人曾赋诗赞颂他“精研音韵千秋业,国语推行不世功”,他是国家之光、民族之星,更是南通人民的骄傲与光荣!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前身为1984年6月成立的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室;1985年6月改建为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是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委员会在吉林省设立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协作体;1999年9月北华大学组建后,于12月成立北华大学古籍研究所;2004年5月,改建为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2007年1月,被评为吉林省第一批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郑毅,男,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省级重点学科历史学学科带头人。 主攻学术领域为中日关系史、日本外交政策史,在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主持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外交政策”(08BSS004)一项,项目成果被同行专家评定为优秀等级;主持承担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05JA810001),在该学术领域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填补了从中国人视角考察研究日本战后对华外交政策形成的关键节点和关键性人物,对丰富中国日本史学界具有引导性的学术地位与价值,对于国人了解日本社会,了解日本战后对华外交政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 郑毅教授现为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历史学科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教育厅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吉林省社科院客座教授、吉林省社科联委员。2011年1月被评为吉林省第11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2年12月被评为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担任主编的大型地方文化丛书《长白丛书》,2014年已出版了108部,5000余万字,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在整理以及传承地方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1)《长白丛书》
从1985年开始对东北文献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发掘和整理研究,编订出版了大型地方文献《长白丛书》,现已出版108部,5000余万字。以其鲜明的地方性、多姿的民族性、浓郁的边疆性和强烈的国际性,斐声海内外。被专家誉为“东陲文献,重放光华”、“东北文献荟萃、关东文化精华”,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主任厉声研究员评价:《长白丛书》的研究成果与西北整体研究同居全国地方史研究首位,在国内外史学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长白丛书》全套曾获省社科二等奖。
《长白丛书》的整理与研究已由东北地区扩展到东亚区域,出版了《同文汇考中朝史料》、《东北亚经济圈译丛》、《霍尔瓦特与中东铁路》等一批成果,使《长白丛书》的成果更加具有国际化视野。
(2)学术论文
2008年至今,发表学术论文133篇,其中在CSSCI索引源期刊发表论文31篇。共出版学术专著14部。
(3)获奖
《东北农业经济史料集成》获全国古籍出版一等奖1项,《同文汇考中朝史料》获全国古籍图书一等奖,《破解困局的智慧——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权利利益平衡吉田茂政治思想体系研究》获吉林省教育厅一等奖、获省社科三等奖2项、获得省市社科成果奖15项。
(4)科研项目
中心成员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郑毅教授的“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已于2011年底结项,项目成果被评为优秀;刘国石教授结项的“中朝疆界与民族关系研究”,结项成果被中央政治局所采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郑毅教授的“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李善洪副教授的“清朝和朝鲜朝贡关系文书研究——以《同文汇考》为中心”、赵文铎副研究员的“民国时期东北基层权力结构研究(1911—1931)”。国家古籍整理项目2项、中外合作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20项,项目经费115万元。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学术机构的合作,是活跃学术氛围的重要方式。中心先后与韩国庆南大学、岭南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韩国建国大学亚洲移民研究所、韩国汉城教育大学韩国学教育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中心多次邀请美、日、韩等国和港台地区学者来访。中心成员均参加过国际或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在交流的频度和密度方面,都是非常突出和有实效的。
2007年以来本学科主办或合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10次。(截止于2012年12月) 其中国际学术会议4次, 2007年8月召开的东北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9年召开的近代东亚的接触空间——以中国东北地域为中心; 2010年召开的东北民俗——以火炕文化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年召开的中韩近代东亚地区人口流动及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 国内学术会议6次, 2007年7月召开的吉林省历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 2010年大陆、台湾“孙中山和谐思想”学术研讨会; 2011年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学术研讨会; 2012年1月召开的吉林省省级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 2012年7月召开的吉林省省级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委会第一届年会; 2012年10月合办的人本思想与公正社会的构建学术研讨会。 10次学术会议与会国内学者515人,国外学者47人。 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对提升东亚中心的学术地位,扩大学术影响,提高研究素质,引领研究方向都有重要意义。 北华大学高度关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专拨南校区院系办公楼二层1000余平方米作为中心的研究室和资料室,投资20余万元进行改善,使中心成员都有独立的研究室和校园网络。为扩大影响,资料室现有国内外图书近5万册,长期订阅期刊60余种。中心还建立了独立的域名的网站能便捷地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交流合作。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北华大学古籍研究所。根据原古籍研究所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经北华大学校长办公会通过,于2004年5月成立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学术队伍建设合理得当,阶梯结构合理,且每人都有自己相应稳定的研究方向,可完全适应当前中心学科队伍建设的需要。
根据研究领域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下辖四个研究室。分别为东北文献研究室、东北经济研究室、东北民族研究室、东亚区域史研究室。研究室主任分别由教授、副教授担任,设有办公室和资料室。研究中心研究领域特点鲜明、成果突出,在省内和国内较有影响。
中心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 自1985年以来,一直以开发乡邦文献、宏扬地方文化为宗旨,面向东亚,依据深厚的文化积存, 在全方位、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的基础上,编订《长白丛书》文献整理与东亚文化研究两大系列, 现已出书108部,总计5000余万字,内容包括史料、方志、档案、人物、诗词、满学、农学、 边疆、民俗、金石、地理、东北亚、专题论集等13个子系列,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 向世人展示了一方文化宝库。
在编订《长白丛书》的同时,中心的学者还独立或与学术界相关学者合作,独立撰著学术著作近30部, 担任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30余部,成果可谓丰厚。
学术论文是中心科研成果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学者先后发表国家级文章200余篇,省级文章400余篇,市级文章200余篇。很多文章被《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高校文科期刊文摘》等全文转载、部分转载或收入目录,在学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科研立项是中心科研能力的突出表现。中心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合作项目、 国家教育部青年项目、省社科项目等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心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也是北华大学唯一的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中日合作交流项目3项,211工程项目子项目1项,全国古籍出版项目1项,全国古籍整理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青年项目2项,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中心项目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近20项,学校校管项目50项。且《长白丛书》为全国高校古委会的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文化)研究所组织机构
顾 问: 刘乃中 刘厚生 张璇如 曹保明 富育光(满族)
所 长: 郑 毅
副所长:刘国石(离休),刘厚生(接任)
成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孔艳波(满族) 刘军臣 张 志
李德山 赵文铎(满族) 赵兴元(满族)
侯立红 费 驰 宫健泽
胡黎霞(满族) 崔子科 戴克良
推动对满语言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在北华大学成立 本报2007年10月26日讯(记者龚保华)由北华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与东北师大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文化)研究所在北华大学剪彩。成立仪式上,北华大学领导向刘乃中、张璇如、富育光、曹保明、刘厚生等专家和学者颁发了客座教授、学术顾问证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在会上做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主题发言。 据东北师大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厚生介绍,满语文在清代通行300余年,其自身发展水平很高,具有丰富而生动的词汇和准确严格的表达手段,可以说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著名的汉文典籍如《四书》、《五经》、《左传》、《三国演义》等均曾被翻译成满文。然而,作为我国第3大民族的满族,人口已超1000万,但会说满语的却为数寥寥。满学界专家痛心地说:“一种语言的消亡,绝不亚于一个物种的消亡。如果再不对其进行抢救挖掘,满语口语就有可能从历史上消失。”刘厚生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东北师大开设满语文课程,并出版了《满语文教程》、《简明满汉辞典》和《汉满词典》等学术专著,培养了多名从事满学研究的研究生,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据悉,研究所成立后,将建立图书信息资料中心;编辑出版东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概览;并进行科技立项,申报省社科项目。在满语文科研教育方面,将编写《满语文教程》;为满足社会各界要求学习和了解满语言文化的愿望,在2007年面向社会开办满文进修班(初级班),2008年办高级班还将在北华大学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中开设满语文课,并在吉林地区做一次满语言文化的普查。 来源:中国吉林网-吉林日报2007年10月27日(责任编辑:贾国湘) 本学科设有东亚国际关系史、中日关系史、中朝(韩)关系史、东北地方史、东北边疆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和社会史六个研究方向。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在读博士5人。
本学科一直以开发乡邦文献、弘扬地方文化为宗旨,编订大型文献丛书《长白丛书》。截止2014年5月,《长白丛书》已经出版108册,总计5千多万字,为专门史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备,研究成果丰硕,学科成员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26项。发表国家、省级论文260余篇,部分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或转载。
以专门史研究为平台,东亚中心先后与韩国岭南
本文2023-08-05 02:06: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