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说的“治未病”,怎么理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中医中说的“治未病”,怎么理解?,第1张

现代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常常在忙碌的工作之后,感到疲乏、劳累。再加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也越

重视身体健康。我们一般都是有了病之后去治疗,

如果中医"治未病”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健康、更好的的生活,很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学习。

那么什么才是中医的“治未病”呢?

“治未病”的简单理解,就是在没有患病之前先要做好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也可以理解成化险为安的意思。

另外它还有一个意思,是指相对无病,病在早期阶段,患者没有察觉到,属于潜病未发阶段。这种也称为治未病,此时治疗就是化大为小,化难为易的。

《金匮要略》卷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开头第一句,就是黄帝问他的老师歧伯:上工治未病?何也?

老师解释说:什么是治未病的最好的医生,比如医生看出病人肝脏有问题,懂得经络传导,知道病气会从肝脏传到脾上,所以先补脾。一般的医生呢,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另外,人生病大致可以归纳为三条:

一、经络受风,传入内脏,没有及时治疗,后来内部器官会出问题。

二、血管壅堵。

三、作息无规律、性生活太多、被利器所伤、虫咬或野兽所伤。

中医是怎么治未病呢?

针对第一点,如果在外面受了风寒风热的,四肢刚刚觉得沉重、鼻塞、头疼,就用锻炼、导引、呼吸法、针灸、按摩等方法,把风赶出体外,恢复健康。

不要随意伤害身体,尽量避免虫咬兽伤,令身体受外伤。

作息有规律,吃健康的食物。

不要做犯法的事,性生活有节制,保持心态平和等等,令血液畅通。这样的话,就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达到真正的“治未病”。 

这么看来,中医的“治未病”,防大于治,小恙用小治即可恢复健康,最重要的是调节心理。

爱生气的人身体都不太好,如果一个人情绪经常起伏不定,心态也不稳定,长时间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用中医的“治未病”来养生,还是很不错的。

治未病即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治未病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在人体进入亚健康状态的时候,及时干预,匡扶正气,通过针灸、刮痧、汤药、食疗等各种方法调节阴阳平衡,让人体回复动态平衡的状态,这个阶段的调节往往比生病以后再进行治疗更为有效。

中医讲治未病有三个层次概念:首先指没有病先做防治治疗;另外已经发生疾病后要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还有指患病以后的康复三个范畴。未病指机体处于一种没有疾病状态,而且在疾病动态变化过程中,可能将来时段初会可能出现状态,包括刚开始得疾病时没有典型临床表现;或者是有临床表现但比较轻微;或许已经有表现但还没有被发现;或者有典型表现还没有引起相关并发症;或者已经有恶化表现,而恶化表现还没有到濒临生死关头的过程。所以中医治病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疾病出现再去治疗,这就治未病意思。

“未病”即“疾病未成”,指体内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即疾病前期。“治未病”的内容应包括4个方面: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就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治未病”最早见于《史记·鹖冠子》记载,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索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壁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中医中说的“治未病”,怎么理解?

现代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常常在忙碌的工作之后,感到疲乏、劳累。再加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也越重视身体健康。我们一般都是有了病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