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是织布声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是织布声吗?,第1张

我们从小便开始学习各种诗词歌赋,其中一首木兰诗大多数人肯定都是知道的,木兰诗体现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非常的励志,巾帼不让须眉。那么,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我们小时候学习的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是织布声吗?小编也是觉得很疑惑,在网上搜索了一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杀敌的经典形象,被世人千古传颂。不过,在大家熟知的中学语文课本《木兰诗》里,有一处全天下语文教师都教错了的地方,这就是关于‘唧唧’是什么声音,所有的教材都声明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但这个错误一直持续至今。

《木兰诗》的一开头是这样说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那么,请问各位,唧唧是什么声音?

按过去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绝大多数人都会立刻回答: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课本的标准答案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真正的答案,作者其实已经写在接下来的两句里: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作者清楚地说出,这时只听见叹息的声音,因此唧唧是叹息声。事实上,将唧唧当作织布机的声音,这样的解释除了中学课本外,在古籍中似乎找不到任何例证。因此不管你认为唧唧听起来多么像织布机的声音,这都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不愿面对这样的答案吗?历史学讲求孤证不立,我们可以举出更多的例证来证明这一点。

唧唧一词,也出现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前句是已叹息,后句是重唧唧,可见白居易也以唧唧为叹息声。试想,如果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难道白居易是先听了琵琶乐声后叹了口气,然后听了女子讲话后就开始当场织布吗?

当然,或许各位不服气,《琵琶行》是唐朝的诗,《木兰诗》是南北朝的作品,两者可以这样互证吗?

说得有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唧唧在南北朝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意思。

1南朝梁施荣泰《王昭君》诗:唧唧抚心叹。

2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高树出云,咸皆唧唧。

3北魏《元举墓志铭》:履朝独步,伦华非匹。一见唧唧,宋朝更生。

这些都是唐前文字,所有的唧唧都是指叹息之意,可以证明当时人确以唧唧为叹息声。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会,是因为古时的语音和今日有很大的差别。而在古代,织布机也不是发出唧唧声,而是札札声。《古诗十九首》有札札弄机杼,白居易《缭绫──念女工之劳也》有丝细缲多女手疼,札札千声不盈尺,都足以为证。

吕世浩教授特别指出,以上的讨论并不是在考验大家的语文水平,而是想点出一个可怕的事实:明明问题的答案就在下面两句,明明作者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为什么我们过去却毫不质疑课本的答案,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在吕世浩教授看来,读书,是为了做知识的主人,不是为了做知识的奴仆。即使你读了再多的书,记得再多的标准答案,得到了再好的成绩,如果这一切要拿你宝贵的思辨能力去交换,都是不值得的,这就是吕世浩《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纠错花木兰带给我们的启示。

声态是丰富复杂的,没有实体形象,难以捉摸,因此诉诸笔端时就比描绘其他事物困难。通常的写法是直接用词语形容,如声音“宏大”“激昂”“细切”“高亢”等,一味这样写未免板滞,缺乏形象生动和含蓄的韵味。那么怎样更好地描写声态呢?

第一法:用拟声词描摹

自然界的不同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用不同的拟声词描摹,就显得逼真形象。如用“呼呼”“嗖嗖”“呜呜”写风声,用“喳喳”“咕咕”“啾啾”写鸟声,用“哈哈”“嘿嘿”“咯咯”写笑声,用“汩汩”“淙淙”“潺潺”写水声等。来看佳作中的一段文字:

电光一闪,轰隆隆——一声巨雷从头上滚过,瓢泼大雨哗哗地倒下来。呼呼的狂风刮得门窗格楞楞直响,房顶上的泥巴一块一块噗嗤噗嗤掉个不停……

这里用拟声词“轰隆隆”“哗哗”“呼呼”“格楞楞”“噗嗤噗嗤”,将绘声与状物结合在一起,逼真地描绘了暴风雨来临时的骇人景象,渲染了紧张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第二法:用幻象呈现

当声音作用于感官时,结合生活体验在大脑里产生一些虚幻的物象,用生动的笔触把这种幻象呈现出来,就显得具体形象了。如佳作《乐曲让我陶醉》中这样写:

在缓缓的钢琴前奏中,我仿佛推开了一扇窗,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一直通往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漫步在山间小道上,路两旁是一棵棵火红的枫树,手掌形的枫叶正随着连绵悠长的乐曲有节奏地下降,一片一片又一片。我完全沉浸在这火红色的世界中,不禁轻轻举起双手想拥抱这奇妙的世界。继续往前走,一条小溪横在我的面前,溪水随着乐曲中“叮叮咚咚”的声音往前流,它的对岸是一间正冒着炊烟的田间小屋,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地歌唱,唱出了一首《秋之韵》。溪水旁的一丛丛野菊花像在对我微笑,好似在告诉我:“秋来了,秋来了,欢迎来到秋的世界。”

作者随着乐曲的旋律进入了幻觉,眼前呈现出美妙的意境,把这种意境描述出来,就很形象。

第三法:用比喻化形

声音是抽象的,借助人们熟知而又生动的喻体形象来描摹声态的美妙,也能产生形象生动的效果。如鲁彦的散文《听潮》,作者把海浪声化作具体形象的画面:

海在我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作者抓住海浪声音轻柔的特点,展开联想,巧妙地运用比喻描绘声态,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给人一种含蓄而又鲜明的柔美感。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赫兹来描述。

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amplitude)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

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frequency)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Hz(hertz),赫兹。

音色(Timbre):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调。由于不同对象材料的特点,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音色本身就是抽象的东西,但波形就是把这种抽象和直观的性能。波形因音调而异,不同的音调可以通过波形来区分。

声音传播的三个条件:有声源、有声音的传播介质、有正常的人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的特性可由三个要素来描述,即响度、音调和音色。

响度又称音量,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强弱,它是人对声音大小的一个主观感觉量,音色是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声音频率的高低叫做音调,表示人的听觉分辨一个声音的调子高低的程度。

1)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也高。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所以,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男低音歌唱家可以低到每秒65次,而女高音歌唱家可以高达每秒1180次。

  (2)音色: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音色与声波的振动波形有关,或者说与声音的频谱结构有关。

  (3)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一般说来,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实验表明,音叉叉股、橡皮筋的振幅越大,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大。所以,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如果能够想办法减小声音的分散,就可以使声音响度更大些。

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是织布声吗?

我们从小便开始学习各种诗词歌赋,其中一首木兰诗大多数人肯定都是知道的,木兰诗体现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非常的励志,巾帼不让须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