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多少个国家
古代有多少个国家? 在中国
(主流国家)夏+商+周+秦+西汉+新+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宋+齐+梁+陈+隋+唐+五代十国(十五个)+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46个
“非主流”国家(主流国家的属国):夏朝大概200个,商朝大概1000多个,周朝大概800个,十六国时期北方其实有21个国家,然后是突厥、南诏、吐蕃、回纥、回鹘、黑汗、西辽、南越、北元。。。就这些了,所以一共是2030个国家以上。
所以说,中国古代的国家至少有2076个。
我国古代有多少个国家啊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一般来说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1/ 夏:前2070-前1600
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2/商:前1600-前1046
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3/周:前1046-前256
周部落到古公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厂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4/秦:前221-前206
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5/汉:前206-公元220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6/魏:220-265
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7/蜀:221-263
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8/吴:222-280
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9/晋:265-420
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10/隋:581-618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11/唐:618-907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12/辽:907-1125
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13/宋:960-1279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14/西夏:990-1227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15/金: 1115-1234
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16/元:1206-1368
据《>>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国家?? 大大小小不计其数
总而言之,中国只有一个中国
中国古代共有多少个国家? 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 斟浔 河南洛阳 禹帝姒文命(夏禹)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亳 河南商丘商太祖子履(商汤)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镐 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
封建时代
东周:前770-前256年 雒邑 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前475年
战国:前475-前221年
郡县时代
秦朝:前221-前207年 咸阳陕西咸阳秦始皇赵政[1-3]
楚朝:前206-前202年 楚怀王熊心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包括新朝(由新始祖高皇帝王莽所建,公元9年-公元23年)、玄汉(由汉延宗汉更始帝刘玄所建,共传二帝:刘玄、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公元23年-公元27年)、成家(由公孙述所建,公元37年被刘秀所灭)
----东汉:25-220年 雒阳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时期: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 成都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东吴: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十六国时期:265-420
----晋受禅后吴国:265-280
----晋朝:265-420
---------西晋: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前期、中期、后期(后期囊括崛起的北魏前期)三阶段:304-420
南北朝时期:420-589
----南朝时期:420-589
--------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时期:386-589
--------十六国末期:420-439
--------北魏中后期:420-557 洛阳 河南洛阳 北魏道武帝拓跋圭
--------西魏:532-556 长安 陕西西安 孝武帝元修
--------东魏:534-550 邺城 河北邺镇 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577 邺城 河北邺镇 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孝闵帝宇文觉
--------隋国统一前:581-589
十六国春秋前、中、后、末4期,将十六国时期分别穿插到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时期:304-439
隋朝: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包括武周时期:690-705 神都 河南洛阳 周圣皇帝武则天
五代十国:907-979
--后梁:907-923 汴 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
--后周: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吴:908-9>>
古代有多少个国家? 中国历史上国家最多的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了。
春秋时期,见诸经传的大小诸侯国凡一百二十八个(亦有说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鲁、卫、宋、郑、陈、蔡、晋、燕、秦、楚、吴、越等十数国。
今可考国名有三十六国: 楚国 ,赵国 ,齐国 ,秦国 ,韩国 ,燕国 ,魏国 ,晋国 ,陈国 ,曹国 ,吴国 ,越国 ,宋国 ,鲁国 ,郑国 ,卫国 ,巴国 ,蜀国 ,邓国 ,莒国 ,邹国 ,杞国 ,蔡国 ,郯国 ,任国 ,滕国 ,薛国 ,费国 ,倪国 ,曾国 ,缯国 ,邳国 ,虞国 ,虢国 ,滑国 ,中山国。
据史书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
按朝代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夏、商、周、秦、两汉、魏蜀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民国。
中国古代一共有多少个国家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一般来说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1/ 夏:前2070-前1600
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2/商:前1600-前1046
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3/周:前1046-前256
周部落到古公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4/秦:前221-前206
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5/汉:前206-公元220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6/魏:220-265
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7/蜀:221-263
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8/吴:222-280
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9/晋:265-420
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10/隋:581-618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11/唐:618-907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12/辽:907-1125
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13/宋:960-1279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14/西夏:990-1227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15/金: 1115-1234
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16/元:1206-1368
据《>>
中国古代有哪些国家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如下: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地球古代有多少个国家 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其中: 亚洲(48个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 、巴林、卡塔尔、科威特、 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 法罗群岛(丹)(6)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 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 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 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 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注:未独立,详细请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18) 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 大洋州(14个国家/10个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格陵兰(丹)(4) 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7) 加勒比海地区: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马提尼克(法)、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开曼群岛(英)、百墓大(英)(25)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 北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5) 中西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3) 东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4) 还不满意的话那么有两个,一个是我>>
中国古代西域有多少个国家?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西域”曾先后存在有36个国家。至于古代“西域”三十六国现在的地方,按历史资料,大致应是:
(一)乌孙: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部分。是当时乌孙国的属地,但绝大部分被沙俄侵占;
(二)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一带;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 自治县;
(四)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南、罗布泊西北一带;
(六)楼兰: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罗布荒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与现在的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有别),现仅存楼兰遗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西南,玄奘取经曾在此停留过;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东、车尔臣河南岸,为西域36国中最小的国。
(九)戎卢:在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南;
(十)纡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东;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南;
(上述四国全部在今和田地区东部一带,均已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淹没)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尚有汉时皮山古城废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一带;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和喀什市;
(十七)莎车:今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后被于阗吞并;
(十八)尉头: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
(十九)温宿:今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一带;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后被焉耆吞并;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
(二十二)卑陆:今新疆昌吉 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带;
(二十三)乌贪訾:今新疆昌吉 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二十四)卑陆后国:今新疆昌吉 自治州阜康市以东一带;
(二十五)单桓:今新疆昌吉 自治州玛纳斯县东北;
(二十六)蒲类: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七)蒲类后国: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八)西且弥:今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
(二十九)东且弥:今新疆昌吉 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国:今新疆昌吉 自治州呼图壁县东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国: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
(三十三)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
(三十五)车师尉都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
(三十六)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 自治州奇台县周围。
此外,还有大宛、叮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宾、乌弋山离等十几个小国为西域国家,现在中亚及阿富汗、印度等国境内。>>
中国古代分多少个国家? 中国历史上国家最多的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了。
春秋时期,见诸经传的大小诸侯国凡一百二十八个(亦有说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鲁、卫、宋、郑、陈、蔡、晋、燕、秦、楚、吴、越等十数国。
今可考国名有三十六国: 楚国 ,赵国 ,齐国 ,秦国 ,韩国 ,燕国 ,魏国 ,晋国 ,陈国 ,曹国 ,吴国 ,越国 ,宋国 ,鲁国 ,郑国 ,卫国 ,巴国 ,蜀国 ,邓国 ,莒国 ,邹国 ,杞国 ,蔡国 ,郯国 ,任国 ,滕国 ,薛国 ,费国 ,倪国 ,曾国 ,缯国 ,邳国 ,虞国 ,虢国 ,滑国 ,中山国。
据史书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
按朝代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夏、商、周、秦、两汉、魏蜀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1郯国古城景区
檀国古城建于战国至汉代。
因此,该市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北部,护城河北岸。
因此,这座城市是一个周长为4696米的不规则四边形。城门是青石造的,城墙是夯土造的。如今,只有城西和城北的部分城墙。东、西、南、北门都是青石造的。东北隆起部分是古台湾遗址,俗称帅军台。出土有石斧、绳纹陶片和残余的涛哥。雍县老城是山东省年代较早、面积较大、保护较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对于研究山东东夷古国的历史、周汉时期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乃至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1977年12月23日,郭勇老城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郯国古城景区介绍
开放时间:09:00-17:00
檀国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古代仁孝文化为魂,以汉唐建筑为骨架,以苏州园林为体,挖掘东夷文化、儒家文化、孝文化、兵法文化、民俗文化。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旅游文化示范点的规划建设,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休闲、民俗体验、市场消费、科技游乐、养生度假为一体的高品位、高品质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再现郯城丰富的历史和繁荣的风格。
3郯国古城景区在哪
越国。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临沂市下辖的一个县,与江苏省接壤。郯城县不出名,但历史很深厚。三千多年前,曾经有一个诸侯国,叫郯城。县城里有一座檀国古城,当年是檀国的都城,但也有一座很多外地人不我不清楚。
坦果老城位于县城西北,是一处真正的历史遗迹。3000多年前的商朝,王上武定在颜地(今山东郯城)封其子,建立侯国,史称燕国,后演变为郯城国。但战国时国家被灭,关于它的史料不多。
檀国当地流传着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檀国君主,曾经是孔子的老师。这是关于孔子向《坛经》学习。那时候孔子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听说对疖子很有研究,就去学习,求教。曲阜孔庙《圣述图》中有一幅插图叫《学于郯子》,讲的是孔子老师痱子。
4郯国古城景区电话
表演时间
17:00-21:00
演出地点
郯城碳锅古城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临沂市下辖的一个县,与江苏省接壤。郯城县不出名,但历史很深厚。三千多年前,曾经有一个诸侯国,叫郯城。县城里有一座檀国古城,当年是檀国的都城,但也有一座很多外地人不我不清楚。
位于县城西北的坦果古城是一处真正的历史遗迹。3000多年前的商朝,王上武定在颜地(今山东郯城)封其子,建立侯国,史称燕国,后演变为郯城国。但战国时国家被灭,关于它的史料不多。
檀国当地流传着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檀国君主,曾经是孔子的老师。这是关于孔子向《坛经》学习。那时候孔子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听说他对疖子很有研究,于是他去学习并
现在正在建设的坦果古城是该项目的第一期工程,包括王坦宫、朱雀门广场、皇家园林等建筑,以及黑暗骑士和飞行影院,将成为郯城著名的旅游景点。
二期工程将建设时永广场、九如广场、凤仪广场三个广场,并建设东海府、坛子庙、龚宇庙等历史文化景点及配套酒店等设施,让游客穿越3000年,感受雍国魅力。
郯城是中国著名的银杏之乡。每到深秋,郯城也迎来旅游旺季。郯城将举办银杏节,县内有几个以银杏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如银杏古梅园、中国银杏园等。银杏古梅园的一棵银杏树是郭s花椒,至今三千年,依然枝繁叶茂。
5郯国古城景区作文
有三个来源:
1以金为源头。司马真s《圣述图》指出:《学于郯子》檀国,继之后,又改姓盖齐,是秦和赵懿祖的家族。西周时,少昊的后裔赵福因有功被封于赵成。后来战国时期建立了赵国。赵国死后,其子孙以国为氏。
6郯国古城景区好玩吗
现在有宜州古城和檀国古城。
王羲之的故居、诸葛亮文化旅游区、荀子陵墓、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北宅汉画像墓等。临沂依托灿烂的历史文化,成功举办了书生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市里还有一个书法广场,有很多书法和石雕可以看!唐喜欢书法的不要错过!
7郯国古城景区门票多少钱
郯城古城好玩。
谭国故城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北部,护城河北岸。檀国老城建于战国至汉代,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4696米。城门是青石造的,城墙是夯土造的。如今,只有城西和城北的部分城墙。东、西、南、北门都是青石造的。东北隆起部分是古台湾遗址,俗称帅军台。出土有石斧、绳纹陶片和残余的涛哥。雍县老城是山东省年代较早、面积较大、保护较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对于研究山东东夷古国的历史、周汉时期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乃至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1977年12月23日,郭勇老城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郯国古城景区
答案:郯城老城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北部,护城河北岸。檀国老城建于战国至汉代,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4696米。城门是青石造的,城墙是夯土造的。如今,只有城西和城北的部分城墙。东、西、南、北门都是青石造的。东北隆起部分是古台湾遗址,俗称帅军台。出土有石斧、绳纹陶片和残余的涛哥。
雍县老城是山东省年代较早、面积较大、保护较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对于研究山东东夷古国的历史、周汉时期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乃至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1977年12月23日,郭勇老城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传说中,黄帝是大约45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
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
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就是这么来的。
扩展资料:
黄河下流域先民创造了大汶口文化及其龙山文化,广泛分布在在山东、豫东、冀东、辽东半岛和淮海地区。自从大汶口文化向中原地区扩张,使得仰韶彩陶文化退出历史舞台以来。
中原地区在大汶口文化的强烈影响之下开始出现灰陶黑陶,但不是真正意义的龙山文化,被命名为当地二期、三期文化。典型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以山东龙山文化为典型代表,中原龙山文化的基本面貌清晰地显示出大汶口文化对中原地区的深刻影响,含有较多的大汶口文化因素,趋向于东方化。
黄河下流域先民以鸟为祖图腾,繁衍为以各种鸟为子图腾的诸多部落。东夷人创造了先进的海岱文化,发明了带羽毛弓箭、创造了龙山骨刻文(对汉字的诞生有启蒙作用)。
制作青铜器与冶铁、制造舟-车、发展农业与治水。为中原华夏文化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关键和决定性作用。
华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古羌夏族吸收先进的东部东夷文化后进入文明社会进而在周朝超越东夷文化的。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近2000件骨刻文,说明骨刻文和商代甲骨文源流传承关系非常密切。甲骨卜辞是现能确认的既是最早的汉语书面语,又是商人的书面语。
而先商又是东夷的一个主体部分,汉语也确是源于东夷语。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羌语与文化习俗的传承均依靠口口相传。羌语应该是周人古羌语的活化石,可以作为考究对象。
羌语属于多音节语,无声调语,黏着语,羌语的语法结构是属于阿尔泰语系类型的,和现代汉语差别非常大。汉语是孤立语或分析语,有丰富的声调系统,确实源于东夷语言结构。
如果影响周人语言的是东夷商语,那么商族人的语言才是现代汉语的根源,单音节,多声调,孤立语,与现代汉语相似的语法结构,这些种种现代汉语的特征肯定不是从古羌语继承过来。
那么只有从商语继承过来汉语是周人语言和商人语言的综合体,汉语从周人的语言那里继承来了大量的古老的词汇和同源词,但是从商人的语言那里继承来了特殊的语言结构。
根据历史传说,太昊是著名的东夷集团首领,伏羲风姓氏后裔分支属于太昊集团西迁的一支。春秋时的任(济宁市)、宿-须句(东平县)、颛臾(费县西北)都是太昊后裔回到东夷故里后建立的方国。
太昊部落(该族分两支,原支在曲阜发展为太昊集团,西迁一支在淮阳发展为伏羲风姓部族),分为山东与淮阳和两大系统,均以东夷语言为主,少昊部落是从太昊部落分出来的直属后裔。
蚩尤出自于东夷少昊氏。太昊集团崇拜龙图腾,少昊蚩尤集团以鸟为图腾崇拜。神农氏炎帝部落起源于陕西姜水流域,东迁到今豫东一带地区。
与少昊蚩尤集团交错分布,有时发生矛盾和冲突。神农氏炎帝部落被迫回迁姜水故乡与黄帝集团结盟。嬴姓始祖少昊,其后裔春秋时仍有徐、江、葛、黄、淮夷、费、郯、谭、锺离等国。
少昊嬴姓的一部分西迁在晋陕立国,成为秦国、赵国的祖先。少昊后裔有两个重要人物即皋陶和伯夷,是东方嬴姓各族的共同祖先。
华夏雏形开始产生于商周时代。商代赢姓诸侯国,传说嬴姓祖先是来自东夷首领少昊氏,形成了华族集团。周代分封了姬姓诸侯国,统称夏族集团。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并称华夏。
汉朝确立前后历400余年,随着经济、文化及国家的大一统,泛称华夏的中原黄河流域居民,兼并了南方苗蛮百越集团,统称为汉人,汉族的正式形成就是从汉朝开始的。
-中国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郯姓,罕见姓氏。江西宜丰有此姓。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云:“出自嬴姓,少昊之后。春秋时郯子朝鲁,能辩古官,仲尼师之。今下邳东北五十里有古郯城。”古郯国在今山东郯城西南。少昊、嬴姓。
郯姓名人:
唐朝有郯戴
元朝有郯韶
明朝有郯征
郯国
《汉书·地理志》载:“周爵五等,而士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五十为附庸。盖千八百国。”这只能说明一个大致的概况,并没有详尽的考察说明。其实,诸侯国的疆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各国攻伐征战,和王朝在封土上的赏罚,诸侯国的疆域是随时消长的。再者,诸侯国的封土,在夏商时期,疆域是不明确的,只是管辖了大概的面积和大体的户数,上门催收赋税而已,没有过多的行政管理手段。周以后,行政管理手段相对加强,但也是若有若无,这时疆域的概念已经存在,各国在重要的通道路口已经设置了关隘,派兵把守。郯国属于弱国,历史资料匮乏,无法考证具体的边界线,但从周边国家的范围和现在每个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资料来分析,大体的轮廓还是能够找出来的。
春秋时期,与郯国共存的周边国家有:一、鄟国,非常弱小,面积大概包括郯城司家乡沭河以东部分和临沭石门乡部分以及东海温泉镇部分村庄。二、祝其国,赣榆部分和东海、新浦部分村镇。三、莒国,莒南、临沭、赣榆部分,莒县、沂水大部分村镇。四、向国,在莒南县大店西南,包括临沂部分,临沭部分。六、鄅国,在古琅琊开阳县,现在临沂大部分,苍山部分、沂南部分。七、鲁国,驻曲阜,包括平邑、蒙阴、费县大部分。八、鄫国,驻苍山县向城西南,包括苍山大部分,枣庄部分,以及郯城沂河以西部分。九、邳国,邳州大部分,以及郯城重坊部分村庄。十、钟吾国,新沂大部分,郯城杨集新村部分。
这样看来,春秋时期郯国的疆域,包括在沂河东岸从李庄到归昌杨集,东面包括临沭曹庄大兴,以及赣榆部分、东海大部分、新浦部分地区。
中国的传统神话中的太阳神有七位,他们分别是:帝俊、羲和、炎帝神农氏、日主、东皇太一、东君、太阳星君。住在太阳宫殿。
中国有太阳女神,这位太阳女神名叫羲和。 最早的大百科全书《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渊。”
也就是说,羲和国中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个太阳。“太阳之母”这是关于羲和的传说之一。
羲和又是太阳的赶车夫。《楚辞·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无迫。”(弭:平息;崦嵫:yān zī 牞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诗句的意思是:羲和不慌不忙地赶着马车,和太阳一起走在归家的路上。羲和掌握着时间的节奏,每天由东向西,驱使着太阳前进。
因为有着这样不同寻常的本领,所以在上古时代,羲和又成了制定时历的人。《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意思是说于是指示羲和,密切注视着时日的循环,测定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给大家制定出计算时间的历法。
扩展资料:
《山海经·大荒南经》言羲和浴日,后人把这个故事进行了扩展:羲和每日为十子套好龙车,拉着十子晨明时分从曲阿出发,定昏时分来到蒙谷。
然后又赶往汤谷,帮孩子冲洗去一天的风尘,然后迎接第二个当班的十子。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羲和跟十个孩子严格按时度过每一个白昼,给人间送去温暖。
整个叙述角度都是围绕羲和——太阳之母如何陪伴十子恪尽职守地为人类服务展开,塑造了一个善良、慈爱、自制、没有个人生活和需求的伟大的中国母亲形象。
一方面,这反映了该神话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国正处于母系氏族时期,神话是氏族社会母权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一定的女性崇拜。
另一方面,这种女性崇拜意识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里,虽然在后来的父权社会意识的压制下,这种潜意识与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形态相结合,就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道德规范标准。
羲和这样的母亲形象应运而生并生生不息,存在于中国人对于母亲的集体记忆中。另外,《羲和伴日》故事中的人物描写耐人寻味。
羲和在与东方天帝结为夫妻之前,长得秀美异常,结婚之后,就再也没有关于她的外貌、语言、情感方面的描写,有的只有她做的事情:为十子“准备光彩夺目的龙车”。
“看着十子消失在蒙谷这才驾着龙车,在已经变得清凉的夜空中,掠过群星和云彩,朝着汤谷赶路,去迎接下一个当班的太阳”。
十个太阳除了严格遵照自己的职责按部就班地由母亲牵引着从汤谷来到蒙谷,让母亲为它们洗去一身的尘埃外,故事没有在外貌、性格、内心活动、语言等方而添加任何笔墨。
平常人们形容无可比拟的极大的功绩时,就借用“女娲补天”和“羲和浴日”这两个故事来作比喻,称为“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太阳神
生平故事
据古书记载.郯子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膝下只有他这一个独养儿子。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十分溺爱。可是,郯子的父母却不是这样。他们从小就对郯子进行严格的管教.无论是穿衣吃饭、坐卧玩耍,还是读书写字、待人接物,时时刻刻都注意培养孩子美好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一切恶习。 在严父慈母的关怀教育下,郯子一天天地长大了,从一个稚嫩的小童,变成了一个棒小伙子。父母亲年事已高,地里的活儿已经干不动下,郯于开始挑起了赡养老人的生活重担。他白天下地干活儿.晚上陪着父母拉家常,等父母睡下之后,还要读书学习。一年到头,几乎天天如此。生活虽然很艰辛,郯子却觉得非常充实,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可是,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郯子26岁的那一年,他的父母同时染上了一种奇怪的眼疾。先是痒,后来又疼,最终竟然都双目失明了。郯子到处求医问药,整天在外奔波,也不知道试了多少种偏方奇药,数年过去了,父母亲的眼睛依然见不到丝毫的光明。每当看到厕所旁边小山似的那一堆药渣,坚强的郯子总是忍不住要躲进自己的小屋里,偷偷地掉泪。30来岁的汉子,头上过早地生出了几茎白发。
药渣越堆越大,屋里的坛坛罐罐也愈积愈多,父母的眼疾却丝毫没有起色。尽管如此,郯子丝毫也没有动摇让父母双目复明的信心,仍然到处打听探问。偶尔听到人家说起某个地方有某个医生善于医治眼病,他必定上前详细询问姓名地址,然后回家安排好父母几天的饮食,背上几块干粮和几双草鞋就上路了。几年下来,方圆几百里以内的山山水水,到处都留下了郯于跋涉的足迹。至于拿着药锄翻山越岭、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攀崖坠渊采集草药的事,就不必细说了。周围上百个村庄的人们,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
由于锲而不舍的努力,加上众位乡亲的无私帮助.郯子终于又获得了一个良方。赠送此方的是一位世家名医。
这位名医亲口对郯子说,这个方于治疗眼疾有神奇的效果.只是从他祖父到他本人,已经传了三代,始终没有人成功地使用过,原因是这个药方中的药引子万分难求。当郯子问他究竟是哪种药物时.医生在处方的最后写下丁三个字:野鹿乳。接着,医生又给郯子解释了野鹿乳难求的原因.医生说,野鹿乳能滋润真阴、济助元田.有强筋骨、通血脉,消除阴翳的功能.对治疗眼疾以及其它相关的病症有奇效。只是.要治愈失明已久的病人,必须取野鹿的鲜乳服用才能达到效果,因为母鹿一且遭到捕获,由于受到惊吓,鹿乳的药用价值就大大降低了。可是.草原上的野鹿都是成群结队地出来饮水觅食,每个鹿群中都有好几个年轻力壮的公鹿负责警戒保卫,只要听到一点异常的动静,整队野鹿顷刻间就会跑得无影无踪。在这种情况下,要接近鹿群已是十分困难,再想挤取鹿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郯子接过处方,谢过了医生,转身向家中走去。一路上,他把医生的话反反复复地琢磨了好几遍。这天晚上.郯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他一次次地设想出获取鹿乳的方法,
又--次次地将其推翻,脑子里都快成了一锅粥了,仍然不得要领。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他听到了父母起床的声音,连忙打起精神,烧火煮粥,侍候两位老人吃早饭。饭后,郯子觉得有点昏昏沉沉的,就用冷水洗了把脸,走出了房门。他缓步来到田埂上,深探地吸下几口清新的空气,顿时,彻夜不眠带来的疲倦一扫而光。
回家的路上,郯子看见村里的一群孩子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那个扮成老鹰的小男孩手里握了几根野鸡的翎毛.上下舞动着双臂来模仿老鹰的翅膀,嘴里不停地喊着:"抓小鸡啦,抓小鸣啦!"那些充当小鸡的孩子们四散奔逃,有几个年幼一些的,一边跑还一边发出尖叫。郯子呆呆地看着。看着看着,他渐渐地露出了笑容,然后撒腿就住家里跑去,边跑边嚷:"我有办法啦,我有办法啦!"
因为父母常年就医服药,家里的积蓄早已荡然无存了。郯子需要一笔钱来购买一些东西,他只好咬牙忍痛变卖了一部分家产,其中最珍贵的是他经常阅读的几百篇古书。车。凑足了钱之后,郯子先到猎人那里买了一张刚刚处理好的野鹿皮,皮上还连着鹿头,做工十分精致,鹿头栩栩如生。然后,郯子又去买了-只又大又结实的银瓶。买完这两样东西,刚刚凑起来的那笔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郯子用剩下的钱为父母预备好了口粮,然后背上一袋干粮和几双草鞋,腰里挂着银瓶,肩上扛着鹿皮,辞别了年迈的爹娘,辞别了前来送行的乡亲们,冒着蒙蒙细雨上路了。
一路之上,郯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不久就来到了野鹿出没的草原上。为了躲避猛兽,郯子只能在树上过夜,几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令人欣喜的是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鹿群。郯子试着接近它们,但是,一连好几次都被野鹿发现了。最后这一次,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发出任何响声.野鹿们却鬼使神差般地逃走了。开始他还有点莫名其妙,后来才慢慢地弄清楚了,野鹿们几次逃逸,并不是真的看到了他,而是闻到了他身上的气味。
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郯子不再到树上睡觉了.专找鹿群停留过的地方过夜,有时甚至躺在野鹿的粪堆里呼呼大睡。这样做当然很危险,随时都有可能遭到猛兽的攻击,可是他已顾不上去想这些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混入鹿群。慢慢地,郯子的身上开始散发出--股浓烈的臊臭味,非常刺鼻。他很高兴.觉得自己离成功不远了。
也不知在草原上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就在干粮快要吃完的时候,郯子惊喜地发现鹿群里有了刚刚出生的小鹿。他激动地对自己说,时候到了。为了一举成功,郯子小心翼翼地躲在灌木丛中,从逆风的方向朝着鹿群移动,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野鹿们仍然安然地吃着草,没有丝毫紧张的样子。郯子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就把鹿皮披在身上,把鹿头套在脑袋上,凭着感觉屏着呼吸朝着鹿群爬去。野鹿发现了他,可能觉得有些奇怪,但并不惊慌,有-只小鹿甚至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在他的身上蹭来蹭去,母鹿也跟在小鹿的后面慢慢地走了过来。郯子暗自庆幸,趁着小鹿吃奶的时候,摘下腰间的银瓶,摸索着找到了母鹿的奶头,用以前在一位牧羊人那里学会的手法熟练地挤取鹿乳。母鹿有点不安,却没有跑开,静静地站在那儿,直到郯子把银瓶挤满了。
尽管鹿乳已经到手.郯子仍然不愿惊动鹿群.他悄悄地回到灌木丛中,掀掉身上的鹿皮,塞紧银瓶的盖子,然后换上了最后一双新草鞋.朝着来时的方向,撒腿就跑。他马不停蹄地跑了整整一个上午,快要跑出草原的时候,忽然迷了路,不由得焦急万分。幸好有一位猎人从这里经过,郯子急忙上前问路。这位好心的猎人不仅给他指出了正确的方位,而且还告诉了他一条近路。郯子按照猎人所指的方向大步如飞地往前赶.果然节省了不少时间,第二天傍晚就赶回家中。
一进家门,郯子立即取出临行前准备好的草药放到火上煎熬,然后才一头扑到爹娘的身上,激动地说:"我回来了!"说完,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父母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他,一个个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药熬好了。郯子服侍着两位老人喝了药,然后从怀里取出银瓶.把带着自己体温的鹿乳给父母喂了下去。三天以后,已经失明了十几年的父母果真奇迹般地恢复了视力。他们拉着郯子的手,一遍又一遍地上下打量着他,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父亲先开了口,他说:"孩子,我和你娘虽然能看见了,你却变得老多了。这都是我们拖累得你呀!"郯子赶紧对父母安慰道:"爹,娘,你们千万别这样说。只要你们活得好好的,无论吃多少苦,儿子心里也高兴!"这时,乡亲们也都来了,一齐向两位老人表示祝贺,同时,对郯子的一片孝心表示敬佩。
从此,郯子的贤名不胫而走。人们慕名而来,纷纷拜郯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有的人为了求学的方便,干脆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孔子也曾经来此住过一段时间,接受郯子的教诲。人越聚越多,郯子的家乡由乡村变成了城镇.又由城变成了邦国,就称作郯国。当地的人们都一致推举郯子做了郯国的第一任国君。
生平事迹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渐趋衰败,诸侯大国之间相互争战侵吞,天下动乱。郯国,虽是区区小国却颇有名气,这其中主原因是国君郯子的政绩、才华和仁孝之德,赢得了人心。
郯子治郯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继续保持下来,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才华郯子的才华,问官一事即可证明。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第二次朝鲁时,昭公盛宴款待。席间,鲁大夫叔孙昭子问起远古帝王少昊氏以鸟名官之事。郯城数典述祖侃侃而谈。他说:少昊是我的祖先,我当然知道。我的祖先少昊挚初立位时,恰好有凤凰飞来,这被当成吉祥的征兆,因此就拜鸟为师,以鸟名来称呼各种官职。郯子进一步解释说:少昊是我们的高祖,我知道这是什么道理。从前黄帝以云来记事,因此他的百官都以云命名;炎帝以火来记事,因此他的百官都以火命名;共工氏以水记事,他的百官都以水命名;太昊氏以龙记事,他的百官都以龙命名。我的高祖少昊挚即位的时候,恰遇凤鸟飞来,因此便以鸟记事,他的百官也以鸟命名。如凤鸟氏掌管历法。所说凤鸟氏,就是历正。凤凰是吉祥的神鸟,它一出现天下就和平安定,它是知道天时的。历正是主管历数正天时的官,故叫凤鸟氏;玄鸟氏掌管春分、秋分。玄鸟即燕子,它们春分飞来,秋分离去,故名掌管春分和秋分的官为玄鸟氏;伯赵氏掌管夏至、冬至。伯赵就是伯劳鸟,它夏至开始鸣叫,冬至停止,个官职以它命名;青鸟氏掌管立春、立夏。青鸟就是鸽鸬,它在立春开始鸣叫,立夏停止,故这个官职以它命名;丹鸟氏掌管立秋、立冬。丹鸟即雉,它立秋来,立冬离去,故以它命名。以上这四种鸟都是凤鸟氏的属官。祝鸠氏就是司徒。祝鸠非常孝顺,故以它命名主管教育。从颛顼之后,因为无法记录远古时代的事情,就从近古时代开始记录。作为管理百姓的官职,就只能以百姓的事情来命名,而不像从前那样以龙、鸟命名了。满座人无不佩服郯子的学识渊博孔子当时年二十七岁,在鲁国做个小官,他听说了郯子这番话之后,就前去拜见郯子求教,“见于郯子而学之”。韩愈《师说》中“孔子师郯子”这句即出于此。至今保存在曲阜孔庙内的《圣述图》内有一幅插图叫《学于郯子》,讲的就是“孔子师郯子”的故事。孔子“问官”之后,不久就告诉别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推动了古代官制,但有关古代官制的学问都保存在四方的蛮夷小国’这话很对”。“问官”这个与郯国有关的历史典故,二千五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珍视,至今仍是研究古代官制形成 和远古民族演变的重要资料。
仁孝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
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增订绘图孝经白话句解》卷首《二十四孝图》第五幅中载:“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顺承亲意,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见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免。”《二十四孝》是元郭居敬编撰的一部宣扬封建孝道的书。此书集历史上24个人 物的“孝行”编成,粗些印本朽上了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宣扬,在民间广为普及。因此,历代统治者视郯子为德、才、威、雅的化身。
使郯国名声大噪的还有一件事。孔子周游列国时到郯国,在城北十里铺遇到晋国的学者程琰本,“倾盖而语,终日甚亲”,两人的车盖都倾斜了。谈论礼乐诗歌难舍难分,一直到桑树影子移动了位置,最后赠送绢帛表示情谊,为离别而悲伤。据《孔子家语》记载:孔与程子临别时,谓子路曰:“取束帛以送先生”。孔子来郯时曾登郯城东南三十里之马陵山峰望海。后人为纪念孔子来郯,在城北十里铺建一“倾盖亭”;称其所登山峰为“孔望山”,峰顶石楼为“望海楼”,列为古郯八景之一。
社会影响郯子死后,后人建郯子庙、郯子墓、问官祠聊以凭吊。据有关资料载,当时郯子庙中塑有“三圣”、“四贤”像,其中“三圣”像为孔子、老子、郯子。人们对郯子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见。郯子庙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礼拜,不少人前来游览瞻仰,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在郯子庙大殿前精雕石柱上的楹联:“居郯子故墉纵千载犹沾帝德,近圣人倾盖虽万年如座春风”,至今仍为人们咏颂。
问题一:九州古代指什么什么什么,也指中国 九州
(古籍所载的地域分划、中国的代称)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禹贡》是战国后期学者所作。
组 成
冀 徐 兖 青 扬 荆 梁 雍 豫
最早出处
《尚书・夏书・禹贡》
九州词语来源
大禹
“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又有 一说,为黄帝始创“九州”之说)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 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尔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
《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没有梁、徐,而有幽、并。
估计并州是从冀州里分出的,幽州是从青州里分出的,指渤海的西北岸及辽东一带;后来的益州是梁州的发展,指今中国西南地区;凉州是从雍州里分出的,指今中国西北地区。
九州九州探究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像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确指,而应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决非指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而当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1]
到后来,“九州”终于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因在现有可靠资料中,具体的“九州”只见于战国,而未见于春秋,所以其时间可能在战国初期。
《周礼・夏官・职方氏》曰:
九州地图
“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逸周书・职方解》与《周礼》全同,考虑到《周礼》较有系统,很可能是《逸周书》抄袭的《周礼》。)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尚书・禹贡》:“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尔雅・释地》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t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
书名
九州名称
禹贡
冀
兖
青 徐 扬 荆 豫 >>
问题二:九州古时指什么还有什么,什么也指中国 古时就是指 整个华夏地区 整个中国
“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问题三:古代九州指哪九州 您好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冀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也是汉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高邑县(也称z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三国时期,曹魏将州治东迁到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冀州的范围基本包括今天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山东省西部以及河南省北部。
兖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也是汉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昌邑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以北,而并非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兖州范围大致是今天山东省西南部及河南省东部
青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也是汉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其范围主要包括今天山东省除东南部以外的地区。
徐州,是《尚书・禹贡》中所列华夏九州之一,范围大致在今天中国山东省东南和江苏省长江以北的地区。汉朝时是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扬州范围为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广大地域,即大约为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全部,湖北、河南和广东的一部分
荆州范畴大致是北至现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往南延伸至两湖(湖北、湖南)全境内。
豫州治所为谯(今安徽省亳州),辖区在河南东部和安徽西部
梁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但是汉朝并没有设立,统属于益州(益州,中国古地名,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西晋于267年从益州中分设出梁州,州治在汉中郡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
雍州是中国古代的地名之一,在《尚书》中就是“九州”之一,但具体所指已无从查证。雍州地区自西周到西晋始终是京畿或附近。
问题四:中国古代的九州是哪几个 九州,即夏朝禹王划分之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冀州:河北省西南部、山西省南部 兖州: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河南省北部 青州:山东省北部及东北部 徐州:江苏省北部、安徽省东北部、山东省中部及东南部 扬州:上海市全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全省、安徽省中部及南部、福建省北部、江西省北部、湖南省东北部 荆州: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湖南省大部分地区、重庆市东部、贵州省东北部 豫州:安徽省西北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湖北省西北部 梁州:重庆市大部分地区、四川省中部及东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青海省东南部 雍州:陕西省北部、甘肃省北部、青海省东北部、宁夏 自治区全区 以上禹划之九州,共涉及今中华人民共和国19个省份: 河北省、山西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 自治区
问题五:中国历史上的九州是什么 古代分中国为九州。对于九州的具体分布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九州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 豫、益、雍九州。《尚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 、 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
问题六:九州指的是什么? 所谓“九州”也是战国以前的就有的说法。齐侯D钟:“成唐(汤)有严在帝所,专受天命……咸有九州,处土禹(禹)之堵。”《左传・襄公四年》传:“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径启九道。”
九州有三种说法:
一、《禹贡》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二、《尔雅》九州:冀、幽、兖、营、徐、扬、荆、豫、雍。
三、《周礼》九州: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
古代有多少个国家
本文2023-10-24 20:32: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