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关于生命的起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黄帝内经中关于生命的起源,第1张

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灵枢  脉度》

 什么是生命?

中国古籍中“生命”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策  秦三》:“万秀各得其所,生命寿长,其年而不夭伤。”   生命非常宝贵。

“生”从字面上理解,代表了生殖,出生,生长之活力;而“命”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古人把解释为“非人力所能为的天赋之命”,即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得出结论,生命就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某种形态。

现代科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现代科学认为,生命只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态,它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生物分子组成的物质系统。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人的生存场所和与人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素问 六微旨大论》说:“ 六言人者求之气变 ”,何谓气交?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什么是气交?

气交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相互交汇的地方。

自然界由于阴阳的运动变化,由四季之分,寒暑之别,既有天之六气的影响,又有地之五行升华的作用。人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人与天地相应,人体与自然界不仅共同受阴阳五行之气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许多具体的运动规律也是相通的。

天地之气有阴阳之分,人体之气亦有阴阳之分。人体之气和自然之气的运动变化服从统一的规律,故《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人生活在气交之中,就必然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阴阳交感的产物,禀天地之气而生,依四时之法而成,是物质世界有规律运动变化的结果。所以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什么是气?

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原始材料。人和自然万物一样,因此,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至精至微的生命物质,其运动变化也就是人体生命的活动。人生所赖,唯气而已。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所以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亦如《灵枢  脉度》所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气的流行不已,才能对身体各组织器官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

“精”分为两类

先天之精气

主要来源,父母的精,血。

作用,人之始生,由父母之精相合,形成胚胎,故先天之精气,是构成生命形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天之精气

作用: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的关系

“精”尽管存在“先天”,“后天”之别,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先天之精”要依靠“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之精”则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而且它们还共同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形成所谓“肾精”。

精是生命现象发生的物质基础

生命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包括除了有适合或有利于生命诞生的自然条件有已经形成外,还必须有孕育,产生生命活动的物质——“精”的存在,所以《灵枢  本神》指出“生之来谓之精”。即“精”是生命现象发生的物质基础,没有"精”便没有生命。

什么是精?

“精”是自然界物质运动进程长出现的一种高级物质形态,只有它才能产生更为主动,复杂的高级运动形式——生命活动。

精是自然界的阴阳之气在一定条件下结合的产物。以“精”作为原初的生命物质,用来解释生命的起源,是认识的进步。

精是基础

《素问  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本”有本源,基础之意,这表明“精”既是生命起源的根本,又是生命个体的物质结构基础。构成人的形体的各种组织,如脑髓,骨,脉,筋,肉,皮毛等,都是由“精”孕育,化生而成的。

同时,各种生物都具有生殖,繁衍后代的功能,以保持物种,延续生命,而这一基本功能也是由“精”来完成的。

所以,“精”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精微物质,生命起源于“精”,任何生命个体的诞生,生命活动的维持及生物种族的延续,都离不开“精”的作用。

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喜为雨,怒为风,结为霜,张为虹;人体有四肢五脏,呼吸寤寐,精气流散,行为荣,张为气,发为声,阳施于形,阴慎于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则蒸热发,否而寒生,结作瘿瘤,陷作痈疽,盛而为喘,减而为枯,彰于面部,见于肢体,天地通塞,一如此矣。故五纬盈亏,星辰差忒,日月交蚀,慧孛飞走,天地之灾怪也;寒暄不时,天地之蒸否也;土起石立,天地之痈疽也;暴风疾雨,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天地之枯焦也。明于其故者,则决之以药,济之以针,化之以道,佐之以事,故形体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人之危厄生死,禀于天地。阴之病,来亦缓而去亦缓;阳之病,来亦速而去亦速。阳生于热,热则舒缓;阴生于寒,寒则蜷急。寒邪中于下,热邪中于上,饮食之邪中于中。人之动止,本乎天地,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亦有验于人,人法于天,观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侯,侯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苟能穷乎此,则思过半矣。

        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是《千字文》的第一句,出自《易经》:“天玄而地黄”。直译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万献初先生译为:苍天有黑色幽远之象,大地有**博厚之德。这四字讲的是天地宇宙之起源。周兴嗣要把《千字文》建立成一个完成的系统,包罗万象、蕴含一切,给太子启蒙只用。天地为万物之始,有天地然后才有人和万物,暗合天、地、人三才之说,所以开宗明义即是从天地讲起。这种观念在古代是惯例,如《春秋》首称“元”年、《尔雅》首称“始”、《释名》首列“天”等。

        此句讲天地初分,天在上,有黑色之象,幽远不测,高明玄妙,故称“天玄”。地在下,宽厚广博,土色为黄,故称“地黄”。古代农耕社会尊崇**,因为黄河流域的土地是**的,庄稼成熟也多呈**。据五行学说,中央属土,颜色为黄。

        “天”,《说文》: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据古文字学家考证,“天”的早期构型与人的身体有关,在甲骨文中,其字宛如张手伸腿站立的正面人形,头部被特别夸大。

        章太炎《小学答问》:“天即颠耳。颠为顶,亦为额。”“天、颠、顶”声近义通,俱有“头顶”义。王国维《观堂集林》:“古文天字,本象人形,其首独巨。马融亦释天为凿顶之刑。是天本谓人颠顶,故象人形。所以独坟其首者,正特著其所象之处也。”许慎训“天”为“颠”,指天位于人之顶,《六书故•人三》:“头之上为颠……凡高之所极皆曰颠。”

        “天”比“宗”晚出,商代帝王更重视“宗”,那时的“天”是指英明祖先死后神灵居住的地方,继续在天上福佑后嗣。因为“小周”取代“大商”,周朝在政治上和逻辑上,特别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需要一个超越血缘“宗”的更优越的政治符号,因而选择了“天”,出现了天命说。周康王时期的“何尊”铭文中有:“斯文王受兹大命,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高于天。

        ”与“天”有关的神话中,最著名者,乃刑天也。《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古代传说,刑天是一个无名巨人,与黄帝战斗,被黄帝砍下脑袋仍然坚持战斗。刑,戮也;天,颠也。刑天头被砍去,故以此特征名为“刑天”。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指此事。

          “天”在古代经典中经常出现。《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周易·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吕氏春秋·本生》:“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高诱注:“天,性也。”《礼记·月令》:“行秋令,则天多沉阴。”《诗·大雅·荡》:“天降滔德,女兴是力。”三国吴陆凯《上疏谏吴主皓不遵先帝二十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

        “天”是一个常用汉字,包含天的汉字有:“吴、昊、关、蚕、吞、癸、忝”等;在百度搜索,包含天字的成语有一千多个,古诗词有几百首,足够写一本书的。

        “地”,形声字,《说文》:“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本义为大地,与“天”相对。《易·说卦传》:坤为地。《释名·释地》:“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

        地者,从土,也声。《说文》:“也,女阴也,象形。”谓指女性生殖器。天地本人体之名,天即头顶,地即人阴,在最下。足虽在下,然四肢可伸展,故足不为最下,以阴为极。

        容庚《金文编》:“也与它为一字。”“它、也”金文字形均像眼镜蛇状,为蛇的本字。后字形分别,名词为“也”,代词为“它”,本字加“虫”作“蛇、虵”,“蛇、虵”一字。盘蛇展开的动作是蜿蜒的,故从“也”之“迤、施、拖”等字都含展开、蜿蜒义。

        “地”在古籍中也多用。《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管子·权修》:“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荀子·儒效》:“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

        “地”又音de,用为助词。1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唐杜甫《越女词》:“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2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面,宋辛弃疾《行香子·三山作》:“小窗坐地,侧听檐声。”

        地也是一个常用词,与其相关的神话、成语、诗词也很多,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查看。同时包含天、地两个字的成语也有不少:顶天立地、天罗地网、天寒地冻、冰天雪地、铺天盖地、地久天长、开天辟地、天造地设、天高地厚、天翻地覆、天经地义、翻天覆地、天南地北、惊天动地、天诛地灭、天崩地裂等等。

        “玄”,《说文》:“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本义为赤黑色,金文是一束丝的样子,丝在染色的时候扎成束,然后晾晒,晾晒时要悬挂起来。晚周以后字形上部追加圆点状区别符号而别出,后世再线化为一横而为秦篆所本。小篆玄正是悬挂着的丝,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细丝微小,不易看清。

        王筠《句读》:“此玄之正义也。”或谓赤黑色由染丝六入而成,徐灏《注笺》:“盖取义于染丝也。”段注:“凡染,一入谓之縓,再入谓之赪,三入谓之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而朱与玄,《周礼》《尔雅》无明文。

《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诗·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玄”引申指深、厚,《楚辞·九章·惜往日》:“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又引申为远,《庄子·天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又引申指寂静、清静,《淮南子·主术》:“天道玄默,无容无则。”“玄”也指天,《释名·释天》:“天,又谓之玄。”毕沅疏证:“玄者,以色名之也。《易·文言》曰:天玄而地黄。”

        五行学说北方属水,颜色为黑,“玄”为赤黑色,故“玄”也用作北方之称,《淮南子·天文》“北方曰玄天”。“玄”指北方而有幽远义,故《周礼》称东北州为“幽州”,北京地处北方,古代又称“幽燕”。“玄”又泛指黑色,《尚书·禹贡》:“厥篚玄纤缟。”孔传:“玄,黑缯。”秦朝尚黑,秦时通用朝服及士礼服称“玄端”。农历九月,阴气深侵,万物凋零,草木衰萎而色黑,故“玄”也为农历九月的别称,《尔雅·释天》:“九月为玄。”玄还指道家,魏晋谈玄,玄学曾经十分流行。

        二十四史所载朝代,唯有秦朝尚黑,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包含玄字的成语诗词,也是很多,大家留意。

        “黄”,是会意兼形声字。《说文》:“黄,地之色也。从田从炗,炗亦声。”黄为五色之一,指像中原地区土地一样的颜色。《周易·坤》:“天玄而地黄。”孔颖达疏:“天色玄,地色黄。”《尚书·禹贡》分九州之土为三等九级,位于中部地区的雍州属**壤土,性质柔和,称“厥田上上”,列为第一。中原土色为黄,故以黄为中央之色,《论衡·验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礼记·郊特牲》谓“黄者中也”,故有“黄中”一词。“黄”为地之色,田即地,段注:“土色黄,故从田。”饶炯《部首订》:“地为土之质,而其字从土。黄为土之色,而其字从田者,盖田亦土。”“炗”为古文“光”,火苗(火)上空的光(廿)多为黄白色,光、黄音近义通,《释名·释采帛》:“黄,晃也,犹晃晃象日光色也。”《风俗通·皇霸篇》引《尚书大传》:“黄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也。”故“黄”从田从炗,炗亦声。

        草木至秋而枯黄,故“黄”也指枯萎、变黄,《诗·小雅·何草不黄》:“何草不黄,何日不行。”朱熹注:“草衰则黄。”庄稼成熟则变黄,故“黄”也指成熟,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黄”又为黄帝的简称,《史记》载轩辕氏有土德之瑞,故称黄帝,《论衡·自然》:“贤之纯者,黄、老是也。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

        草木枯萎是衰败之象,故“黄”也引申指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按预想实现,如这件事情办黄了。谷物成熟则为**,故“黄”也指成熟、丰收。丰收是美好之事,故“黄”又引申为美好,《诗·大雅·生民》:“茀厥丰草,种之黄茂。”毛传:“黄,嘉谷也。”幼儿头发多为**,故“黄”在古代户役制度中指婴儿或三岁以下的幼儿,《新唐书·食货志一》:“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黄河流经晋陕峡谷挟带大量泥沙而河水浑黄,故“黄”也指黄河,如黄泛区。“黄”也通指黄颜色的事物,如黄玉、牛黄、黄金等。“黄”又用作姓氏,《广韵·唐韵》:“黄,姓。出江夏。陆终之后,受封于黄,后为楚所灭,因以为氏,汉末有黄霸。”

        成语中需特别注意的是“炎黄子孙”,也是有很多故事的神话传说,说法不一,如果能总结梳理清楚,也是专著一本。炎黄就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黄帝(前2717-前2599年)。轩辕黄帝为华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与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参考文献:1、万献初《千字文释义》2、萧延中《中国思维的根系》3、许慎《说文解字》

  要用中医治病,当先了解中国医学的基本观念:生命三要素——日光、空气和清水,我们国人习惯称之为水(清水)、火(日光)、风(空气),生命的维持靠此三要素。三要素对生命体(地球)产生的变化(即对人体产生的变化——人为一小天地),发生不适应的症状,即为生病的主要原因。

 在天为日、月、星,在地为水、火、风,在人为精、气、神,此天、地、人三者是互通、互变的。

 日、火、神——太阳所发射的辐射能,对地球磁场产生的变化,乃为夏天热,冬天冷的主因,人体的血液含铁,受地球磁场的变化而生变化,热胀冷缩,血液中的铁份受热能而将水份蒸发排出为汗,受冷收缩而不出汗,在人体为心脏的作用,心脏神神即表示伸张,在时为夏天。近来气候大变,因矿藏被大量采掘,致地球磁场改变,地球磁场的变动,人体心血亦受影响,磁场安定,人心亦安定。

 月、水、精——月亮绕地球而运行,圆缺影响海水的涨潮、退潮,人体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亦受月亮运行的变化影响,在人身为肾的作用,肾藏精,在时为冬天。

 星、风、气——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廿六,帝曰:星辰八正何时?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伯高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周天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一星期七天),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盖日月经天,有南陆北陆之行(在天为四大部洲,在地为南北半球气候的变化)。有朔望虚盈之度,故星辰者所以纪日、月之行,而人之荣卫,亦有阴阳虚实之应也。

 气候的变化,乃由二十八星宿调济日(火)月(水)所生,即对地球气候产生变化的作用,台风前后,我们可以感觉身体适应气候变化(气压)之不同,在人身为肝的作用。

 附注:二十八星宿为: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人自出生起,即受日、月、星之气——水、火、风之作用,故人体因水火风而生长、发育,亦因水火风而衰老、死亡。

 人体的生命自出生至死亡即为“气“的活动,三分钟没有呼吸即断气了,气即为生命活动的主宰,没有气即没有生命。故生命体的活动作用即为气的作用。

 人的一生即精、气、神的活动,神为气的表现,气为精所化,男性泄了精,即觉没有力气,乃泄精后暂时无精可化气,故顿觉体力消失,而年轻人精气恢复迅速,老年人恢复缓慢。

 俗云:老人怕过年,病人怕过节,(节即气节,如立春、雨水……立冬……冬至及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节气即天地对气的变化调整、转变。

  老年人、重病患者的气血、体力衰弱,日(火)月(水)的交替作用,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在交节气时,气血调合不易正常,我们常可看到重病患者、老年人在交节气时的疲惫痛苦情况,节气过后又恢复正常或病情转重、甚至死亡等,节气即身体经络的交棒转移,病重者经络交棒不成而亡。

 精气神在人体随着饮食、气候、环境、情绪、时间不同而调整人体的变化。

 人体的出生、生长、发育、强壮、衰弱、死亡精气神对人体一生的调整变化分为阴、阳二气的作用:阳:阳推万物而起,是为生长、发育、强壮、早上的十二个小时(六个时辰)为阳,阳分为少阳、阳明、太阳三个阶段。

 阴:阴尽万物而止,是为趋向虚弱、衰老、或生长发育终止之气,下午十二个小时(六个时辰)为阴,阴分为少阴、太阴、厥阴三个阶段。

 少阳:为气之始发,虽然稚弱,但为有生机的阳,初生、嫩弱的阳,在时为子、亥,人从出生到十岁为少阳经气所司,在人体为胆、三焦经气的作用。

 阳明:气已强壮,充满活力的阳,在时为卯、辰,人从十一岁至廿岁为阳明经气所司,在人体为大肠、胃经气的作用。

 太阳:精、气、神之能强盛,活动能力达到极点为太阳,在时为未、申,人从廿一岁到卅岁为太阳经气所司,在人体为小肠、膀胱经气的作用。

 少阴:阳气达到极点,开始收敛,衰弱之初象,在时为午、酉,人从卅一岁到四十岁为少阴经气所司,在人体为心、肾经气的作用。

 太阴:阳气已衰,生长作用迟缓,生长、发育停止,在时为寅、巳,人从四十一岁到五十岁为太阴经气所司,在人体为肺、脾经气的作用。

 厥阴:生长、发育之能已绝(厥)断,如日沉大地,阳光已不见,期待明日太阳之少阳重生之境,故肝有期门穴为经络气行完毕终止,始期之门穴,在时为丑、戌,人从五十一岁到六十岁为厥阴经气所司,在人体为肝、心包络经气的作用。

 精、气、神的生长、上升为阳,衰弱、下降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阳、阴中有阴。

 人的脏为阴,腑为阳,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上半身的阳经经络称手少阳、手阳明、手太阳,下半身的阳经经络称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阳。

 上半身的阴经经络称手少阴、手太阴、手厥阴,下半身的阴经经络称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

 阴、阳气在人身体随时辰之不同,而在不同的经络起变化作用,现代人称之为“生理时钟”,乃阴、阳二气在人体经络随时辰之移动升降运行所产生之变化也。

 许多病情较重的病患,病情会时好、时坏即因经络循环与天地电波——天干、地支相生、相克而呈病情的表现,尤其在交节气时更为凸显。

 精、气、神在人体的阴阳作用,自出生的每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日、每节气、每月、四季、每年、十年、六十年而作周期循环,周而复始的变化称为“周易”,暨十二经络的循环变化称为易经。什么是“中华医学”学理呢?她就是“易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