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嗄是什么?(蒙古族脖子上带的东西) 该读shah还是a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6收藏

景嗄是什么?(蒙古族脖子上带的东西) 该读shah还是a,第1张

景嘎是在相当级别的“那达慕”大会上获得冠军时,才有资格佩戴的用五彩绸缎编制的项圈。景嗄中的“嗄”读“a”,第一声。

景嘎是用五彩绸缎编制的项圈。运动员只有在相当级别的“那达慕”大会上获得冠军时,才有资格佩戴,以后每次获得一次冠军,“景嘎”上就增添一束五彩绸带。“景嘎”是搏克运动员荣誉的象征。

就是摔跤手脖子上戴的绸缎条儿,绸缎条儿越多的说明获胜的次数越多。这绸缎条儿虽然不过一指多宽,却不是随便给的,它是同奖品一起赠送的。六十四名摔跤手比赛夺冠的博克,可以得到一块三角形的吉祥带[整方绸子的一半]。一百二十八名摔跤手比赛夺冠的博克,可以得到一匹打了结的绸哈达。

扩展资料:

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

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适应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那达慕大会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

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

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

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之中。

-那达慕大会

-景嘎

将嘎。

"将嘎"是优秀的搏克手脖颈上佩戴的五色彩绸制成的项圈,也就是所说的布条。"将嘎"是搏克手实力的证明,只有达到一定的获胜次数,才能佩戴"将嘎"。

“搏克”是蒙古族传统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在追求力量和技巧的同时,更确立着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谐的平等关系,将这样一项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发扬、传承下去,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搏克

摔跤

搏克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摔跤,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男儿三项竞技之一。

搏克是蒙古族男子比试力量、技巧与智慧的体育娱乐活动。关于搏克最早的纪录起源于匈奴时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技巧和引人注目的蒙古族搏克文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红格尔苏木境内就有一幅表现搏克题材的岩画,为铁器时代作品。此外,陕西省西安市客省庄遗址140号墓所发现的二人角斗纹饰牌亦是一例。牌饰正中饰有二人角斗图案:二人披发赤肩,下着紧腿裤,相互搂抱作相扑状,左右各有一匹马,马有鞍辔,马头上方各有一棵大树,二人头上还有一只鸟,表现了游牧人骑马在野外悠闲自得进行摔跤游戏。13世纪,搏克盛行于我国北方草原,不仅对蒙古族强身健体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且与蒙古族人民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也有着密切关联。搏克不仅是体育竞技项目,还是一项颇受大众所喜爱的文体娱乐活动。以往搏克多在祭祀敖包等民众集会时进行,到近代成为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

搏克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也不受地区、年龄、体重的限制。参加的人数不限,但必须是8乘以2的幂次,如8、16、32、64、128、256、512、1024、2048等。2004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2048搏克大赛”中,就有2048个搏克选手参赛。搏克比赛采取单淘汰法,一跤定胜负。此外,搏克最大的特点是不允许抱腿。

搏克赛中体现了多种文化元素,搏克手穿着的服饰上身坚固、下身宽大,象征着朝气蓬勃与吉祥如意;搏克的出场音乐《邀跤歌》具有蒙古族长调的特点,体现了豪放与气势;入场时似雄鹰飞翔般的热身动作具有蒙古族舞蹈的特点,表现了雄浑与气魄;景嘎是搏克手获胜的标志。在多场摔跤中取得名次的选手举行佩带景嘎、封号等仪式。据说,最早是由一位活佛亲手把撕开的绸布条挂在优胜者的颈后,后来景嘎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沿袭至今。景嘎上的彩带越多,表明获胜的次数越多。并且在老搏克手退役的仪式上,要将景嘎传给具有潜力的新搏克手。搏克的服饰由昭达格(摔跤衣)、浩日枚布其(摔跤裙)、套胡(大套裤)、阪吉勒(摔跤裤)、古图勒(蒙古靴)等组成。

搏克赛正式进行时,先由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安排比赛对手,并负责裁判。在选手上场前,扎苏尔(指导)要向观众介绍自己的选手(在比赛中也可以进入场地作现场指导)。之后,专门的歌手站在场边高唱《布赫音·乌日拉嘎》(即《邀跤歌》)。歌毕,搏克选手们便跳着狮子舞步或鹰舞步入场,在裁判的指令下双方展开激烈交锋,使对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被认为取胜。搏克手们在比赛中运用的技巧可分为十八种基本摔法、三十六技、七十二巧,即阿其呼(大别绊)、甘吉格拉(跳勾)、朝赫亚(横打)、德格勒呼(勾子)、摩斯黑雅(扭拽)、努古斯拉呼(搂腰后压)、额布德格·努古拉呼(骑腿)、额勒古格(拉)、赫西格(踩拽)、哈西胡(挡腿)等。

蒙古族非常重视博克比赛中获胜者的奖品。大型比赛取前32名,中型比赛取前16名,小型比赛则取前8名或前4名获胜者颁发奖品。奖品根据比赛规模而定,多为牛、羊、马、驼等畜类和绸缎、毛毯、砖茶等生活用品。一般来说,第一名可获得配有马鞍的马、哈达、砖茶等奖品,第二名开始逐次递减。据罗布桑却丹的《蒙古风俗鉴》记载,搏克比赛中最高的奖赏是用九九八十一个白色的奖品奖励第一名,其中还要有一峰配有银制鼻勒的白骆驼。

景嗄是什么?(蒙古族脖子上带的东西) 该读shah还是a

景嘎是在相当级别的“那达慕”大会上获得冠军时,才有资格佩戴的用五彩绸缎编制的项圈。景嗄中的“嗄”读“a”,第一声。景嘎是用五彩绸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