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2收藏

玥是什么意思,第1张

玥:古代传说中,上天赐予有德圣皇的一颗神珠。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字部 玥; 康熙笔画:9; 页码:页728第10

《广韵》《集韵》ࠀ鱼厥切,音月。神珠也。

相传少昊出生时,有五色凤凰领百鸟集于庭前,此凤凰衔果核掷于少昊手中。

字形结构

汉字玥[首尾分解查字]:王(部首)月(Wang -Yue)

[汉字部件构造]:王月

简体部首王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8画

繁体部首玉部,五笔GEG,仓颉MGB,郑码CQVV

释义:古代传说中的神珠。

典故

《广韵》《集韵》并鱼厥切,音月 (yuè),神珠也。

玥:古代传说中,上天赐予有德圣皇的一颗神珠。

少昊,亦作少皞。五帝之一,黄帝之子。少昊陵,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城东。

少昊是中国上古人物,传说少昊出生时,有五色凤凰领百鸟集于庭前,此凤凰衔果核掷于少昊手中。忽然大地震动,穷桑倒地,果核裂开,一颗流光异彩的神珠出现。众人大喜,寓为吉祥之兆,太白金星见其神珠皎如明月,亦是天赐君王之物,定名神珠为"玥",称号少昊为"凤鸟氏"。其事迹载于《山海经》之中。

(注:《广韵》、《集韵》是我国北宋时期官方修著的两部韵书,相当于字典。)

史载

盘古王之右眼--据《艺文类聚》卷----引《三五历纪》

(作者:三国吴·徐整)

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玥,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三国时代吴国人徐整所著《三五历纪》中言: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

此中月为日月之月,非玥也;故上述玥乃盘古王之右眼者,谬也。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汉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编辑于 2011-11-19

查看全部11个回答

京东钢笔书法入门文具耗材,得心应手!

根据文中提到的汉字为您推荐

京东钢笔书法入门文具耗材,色彩清晰,方便快捷,质量上乘,长久使用,超高颜值,舒适流畅!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拼音教学_中小学一对一辅导机构

根据文中提到的汉字为您推荐

拼音教学认准学大,中小学1对1辅导,数学/英语/语文/理科/文科课程辅导,中高考冲刺,拼音教学选择学大教育,拉开距离/抢占先机,直击薄弱点!

学成世纪(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有关汉字的资料有哪些?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最美的花火 正在咨询一个情感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作业帮口算拍照检查,一拍就知道题目对错!

作业帮口算-随时随地拍照1秒搜题,搜作文,听生词,背课文一键解决,难点错题全方位解析作业帮口算批改,检查作业,专为小学生家长打造的教育类软件!

广告2021-03-2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都有哪些?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根据我国古文献文记载天皇氏时代已发明干支及相关记录文字,在后来的传承中,黄帝时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 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 传说仓颉造汉字。《说文解字》记载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商朝,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出现,稍后出现的钟鼎文虽有字数的增加,但形体并无大的变化。 周朝,由于疆域广阔且诸侯割据日久,汉字在春秋晚期明显出现诸侯国之间文字异形,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情况更重。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国大篆为基础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稍后,普遍又依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简便的字体隶书,并作为通用文字在全国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认为是甲骨文。就所见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铸刻在青铜器上。 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4672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甲骨文,特有学科——甲骨学。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当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 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唯一系统,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汉字

48赞·387浏览2019-10-01

关于汉字的资料是什么?

汉字的发展史:知道汉字是谁创造的吗?

4赞·1播放

有关汉字的资料(20字左右)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仍未完全定型。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汉代以前的文字。更具有形象性。 战国文字:“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秦国文字,汉字发展的主流。 六国文字,地域差异大,不反映汉字发展轨迹,是支流。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汉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够答得上来精确的数字。 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但是《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254赞·18,254浏览

关于汉字的资料,你们知道哪些?

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发也不固定,如,“田”可以写作(如下图)由于是刀刻,字的线条比较纤细。

10赞·152浏览2020-04-10

有关汉字历史的资料

汉字有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大致是:商代之前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为成熟期。 此后出现一系列演化,特别是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 楷书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被美术化成为「宋体字」,后有模仿宋体字而来的仿宋体,大体就是我们今天所用字体。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发展的类型不一。悠久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卓越的文字文化。

扩展资料:

历史上用过的文字: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3、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

1《花下醉》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2《再下第》唐·孟郊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3《华下》唐·司空图

日炙旱云裂,迸为千道血。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

尧汤遇灾数,灾数还中辍。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

4《塞下曲》唐·张祜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5《下第夜吟》唐·戴衢

扰扰东西南北情,何人于此悟浮生。

还缘无月春风夜,暂得独闻流水声。

6《竹下残雪》唐·丘为

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

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

7《题树下禅师》唐·于鹄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

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8《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七步诗》魏晋·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饮酒 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基本释义:

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详细释义:

〈名〉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动〉

下来 落下;降下

组词:

足下 坐下 乡下 下去 低下 下午 下手 水下 下巴 在下 躺下 下级 趴下 下棋

编辑于 2021-04-07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72个回答

关于汉字的古诗大全_四十句经典古诗,每一句都足够惊艳

关于汉字的古诗大全立即下载拼多多APP,迅速了解关于汉字的古诗大全你想知道的,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拼多多

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芜湖孩子有福了,武术散打培训,资深教练指导,限时免费体验

00:16

新京武体育广告

更多专家

关于汉字的古诗有哪些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必背诗京东电脑办公,大牌特惠,优惠不要错过!

必背诗京东电脑办公,大牌云集,爆款直降,质量有保证,性价比更给力!网购逛「京东」专注做高品质产品的网站,品质出众,精益求精,用的舒心!

广告2022-03-13

关于汉字的古诗词大全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七言绝句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27赞·758浏览2016-12-13

有哪些关于趣味汉字的古诗?

《数名诗》 明吴承恩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赏析:数字按从大到小排列,整齐的嵌入诗中,读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农耕好》 清乾隆 催耕布谷鸣林曲,辰吉相将事力田。 井井鳞塍来馌女,子牵童抱绕身边。 赏析:这是离合诗。曲、辰,合而为“农(农)”,现在简化为“农”;田、井,合而为“畊”,“耕”的异体字;女、子,合而为“好”。连起来便是“农耕好”。诗中使用的这些技巧,认真读起来也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 《咏“尹”字》 唐苏颋 丑虽有足,甲不全身。 见君无口,知伊少人。 赏析:这是一首拆字诗。拆得很巧妙,启发人思考。 《山中吟赠徐十二》 清祝湘珩 山人住深山,日与山为友。 山风吹我衣,山月落我手。 起行山随身,寂坐山到牗。 爱山不厌多,看山不厌久。 无事访山居,饮尔山中酒。 赏析:这是一首复字诗。诗中每一句都有山字,但并不显得重复,读起来反而朗朗上口。 《奉和鲁望寒日古人名一绝》 唐皮日休 北顾欢游悲沈宋,南徐陵寑叹齐梁。 水边韶景无穷柳,寒被江淹一半黄。 赏析:这是一首姓名诗,里面依次嵌入了南朝诗人顾欢,唐初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南朝诗人徐陵,东汉文人边韶,南朝文学家江淹,共六个古人名。 《十二属诗》 南北朝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怀。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赏析:十二生肖历来受到中国人民的推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这首诗中嵌入十二生肖的名称,读来也十分有趣。

59赞·519浏览2021-03-16

有关“汉字”的古诗有哪些?

1、《石鼓歌 》 唐·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2、《草书歌行》 唐·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3、《上清宝鼎诗》唐· 李白 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 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 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尽。 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 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丁村。 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 念此一脱洒,长啸祭昆仑。 醉着鸾皇衣,星斗俯可扪。 4、《雨晴过石塘留宿赠大中供奉》宋· 黄庭坚 长虹垂地若篆字,晴岫插天如画屏。 耕夫荷助解襏襫,渔父晒网投笭箵。 子期闻笛正怀旧,车胤当窗方聚萤。 独卧萧斋已无月,夜深犹听读书声。 5、《题静庐写秃松小品》近· 老舍 作图如作字,笔笔走龙蛇。 霜苔墨数点,老干鳞皆花。 风雪一千载,岁岁无奇葩。 春来枝自绿,鸟雀歌朝霞。 落笔何朴拙,以见我生涯。 那堪为蜂蝶,肆意逐繁华。 6、《赞汉字》 现·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1、汉字(Chinese character),也称中文,是与汉语相对应的文字,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在用的自源性文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现代汉字的字体是经甲骨文-金文大小篆-汉魏隶书体-楷体-宋体演变而来的。 2、书法展示:

152赞·2,464浏览2019-11-11

关于汉字的古诗有哪些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

6258位专家解答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描写“汉字”的诗句有哪些?

1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2汪竹柏 《赞汉字 》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3唐·李白 《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4宋·刘一止《志士诗》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 5唐·韩愈《石鼓歌》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描写汉字的句子有哪些?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他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你要好好地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叫中国。 汉字永远是美丽的!日本知名作家柳田邦男曾说:“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丽的!” 现代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说:简化字是对中国文字最大的犯罪! 从赞美总理的一首作协诗看民族的文化之忧。当"坟头看奥运,做鬼也幸福"、"星空顿洒总理泪,疑是茅台落九天"这样的所谓作协诗句接踵而来了,我们就不得不怀疑现在的作协还是不是曾经的那个作协可是,都市报被-迫低头道歉,作家也被作协除名。不得不说,一个勇于打压勇敢的良心和勇敢的文字的作协,必然就是一个不耻于将尤擅乌合汉字的"拉壮丁"派作家拢于怀中,更不耻于将万千宠爱尽赐其身,使之登作协之高庙,入作协副主席的主。 汉字中的艺术可大着呢,有时,汉字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耀着你的灵感;有时,汉字像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依偎在你身旁;有时,汉字又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书中跳舞。只要我们认真去探索汉字的奥秘,一定能感受到它们无穷的魅力。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酝酿成了今天字正腔圆、铿锵有力的中国话,酝酿成了横平竖直、堂堂正正的中华汉字!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汉字之美,美在风骨。汉字之美,美在精髓。汉字之美,美在真情。 魅环宇宙载风云,力透万年尽国魂,语润民风真善美,文旋山海演红尘。 汉字,做为华夏大地五千年来最伟大的结晶,造就了如今强盛的中国!四四方方是你的本貌,正气凛然 刚正不阿是你的原性,外润内圆标志着你的美感,博大精深注定让你包罗万象。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根据我国古文献文记载天皇氏时代已发明干支及相关记录文字,在后来的传承中,黄帝时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

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

传说仓颉造汉字。《说文解字》记载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商朝,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出现,稍后出现的钟鼎文虽有字数的增加,但形体并无大的变化。

周朝,由于疆域广阔且诸侯割据日久,汉字在春秋晚期明显出现诸侯国之间文字异形,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情况更重。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国大篆为基础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稍后,普遍又依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简便的字体隶书,并作为通用文字在全国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认为是甲骨文。就所见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铸刻在青铜器上。

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4672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甲骨文,特有学科——甲骨学。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当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

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唯一系统,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汉字

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历史;还有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夏墟的水书。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可能是我国文字的萌芽。

注意上面那张图里的印章中的字,此回答中的汉字的资料的均都出自于此

这些我是收集的汉字的资料,内容还是非常不错的,从上古到现代的所有文字方面的信息

《金石大字典》

《长沙楚帛书文字编》

《中国暦代书法家草书选》

《新蔡葛陵楚简文字编

《帛书文字》

《新见战国玺印文编》

《甲骨文小字典》

《篆刻反字字典》

《篆刻字典[吉林文史]》

《睡虎地秦简文字编》

《金文诂林补 [笫06卷 0739-0875]》

《汉印文字滙编》

《中国篆刻大辞典》

《篆刻字形字典》

《说文解字今释》

《中国砖瓦陶文大字典》

《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

《金文编增补》

《吴越文字夤编》

《金文通释》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楚汉简帛书字典》

《鸟虫书通考》

《郭店楚简文字编》

《金文通释07》

《宋本玉篇》

《银雀山汉简文字编》

《汉印分韵》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包山楚简文字编》

《秦文字类编(附检索书签)》

《金文诂林补 [笫11卷 1398-1479]》

《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8文字编》

《篆刻字形字典》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字形表》

《金文续编》

《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

《说文新证》

《篆经-篆书书写与辨识》

《金文诂林补》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中国书法大字典》

《战国文字编pdf

《新编甲骨文字典》

《商周古文字类纂》

《宋代凋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

《金文通释》

《战国楚简文字编》

《篆字滙》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5文字编》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7文字编》

《图解说文解字画说汉字》

《草书字典》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新见战国玺印文编》

《篆隷楷草行五体字典》

《篆刻与古文字》

《金文速查手册》

《篆字汇》

《金文通释》

《说文解字新订》

《篆刻字典》(日-中西庚南编)zip

《古老子文字编》徐在国、黄德宽编著zip

《齐文字编pdf

《马王堆简帛文字编》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

《中国篆书学》



《秦文字类编(附检索书签》

《实用篆刻大字典》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

《缪篆分韵》

《汉印文字徵补遗》

《侯马盟书字表》

《虫鸟篆速查手册》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金文编》

《篆字印汇》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中国篆刻大辞典-字部》

《金文诂林补 [笫02卷 0083-0247]pdf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文字编》

《秦文字类编(附检索书签)part4rar

《中国美术全集 书法篆刻编 商周至秦汉书法》

《古文字类编》

《新编中国书法大字典》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通假字汇释》

《篆法百韵歌》

《金文诂林补 [笫12卷 1481-1647]》

《吴越文字汇编》

《望山楚简文字编》

《商周图形文字编》

《金文通释》

《古陶文字徵》

《秦印文字汇编》

《银雀山汉简文字编》

《中国砖铭文字征》

《金文诂林补》

《繁简字异体字正体字举例对照辨析手册》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先秦货币文编》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6文字编》

《金文诂林补 [笫14卷 1741-1894]》

《篆字印汇》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字形表》

《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

《古文字类编》

《金文诂林补》

《汉印文字徵》

《汉代简牍草字编》

《图释古汉字》

《印典 [第一册]》

《东周鸟篆文字编》

《金文诂林补》

《齐文字编》

《秦印文字夤编》

《字统》

《古玺文编》

《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

《汉代铜器铭文文字编》

《金文通释》

《清人篆隶字夤》

《战国古文字典》

《金文通释》

《中国钢笔书法大字典》

《古币文编》

《秦文字类编》

《中山王厝器文字编》

《草书大字典》

《掌上金石大字典》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金文通释》

《齐文字编》

《金文诂林补 [笫05卷 0574-0738]》

《金文通释》

《齐文字编》

《篆书浅鉴》

《中国砖瓦陶文大字典》

《中山王厝器文字编》

《金文诂林补 [笫15卷 附录 补遗]》

《金文诂林补 [笫07卷 0877-1058]》

《秦文字类编(附检索书签)》

《篆书技法百日通》

《三晋文字编》

《战国古文字典》

  从文字的发展规律和书法角度来说,属于文字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包括书法家因个人风格而形成的书体),有如下字体: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简书

  隶书

  章草

  行书

  今草

  魏碑

  楷书

  狂草

  行草

  以上字体大致是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但是书法史上归纳起来,总分为五种字体,称五体书,即:

  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隶——包括简帛书

  真(楷)——包括魏碑

  行

  草——包括章草、今草、行草和狂草

  宋后,因活字印刷的发明,产生了用于印刷的专用字体——宋体

  像现在的很多美术字体都是近现代人逐渐发明的。

  1甲骨文

  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2金文

  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始了文字规范的措施,即所谓的「书同文」。秦规范文字是以秦文字为基础的,秦以后的汉字的演变也是在经秦规范过的秦小篆以及秦篆的日常书写形式的古隶的基础上发展的。秦「书同文」之后,六国文字被淘汰了,秦文字成了真正的主流。因此,秦系文字是上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乃至楷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汉字按自己内部结构规律演化的一部分。也因此,就文字学而言,秦系的西土文字的研究较之六国文字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汉字的直系血亲,而六国文字则是旁系分支,虽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3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

  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相对小篆而言,可称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其字体类小篆而较繁复,似宗周彝器而较端整,堪称为典重严整。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一中称石鼓文为:“金细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可谓赞赏之至。石鼓文向为艺林所宝,但北宋以后,帖学大兴,少人临之,直至清代中叶以后,考古尊碑之风复炽,石鼓文字,尤为书家推重。吴大,能得其典重严整韵致。吴昌硕则发其遒古为雄拔之气。两人书法,皆雄视当代 为后世所重。

  4小篆

  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小篆产生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小篆的风格

  秦代时的小篆风貌,可由现存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及权量铭文等遗物中得见之。小篆的笔划较细 ,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在激荡着战国诸子奔肆思想和飘散着魏晋儒士藻雪风骨的翰墨中,简书无疑是其高古、朴茂的代表。

  5简书

  什麽是简书?简单说,简书就是写在“简”上的文字。战国至魏晋时代有种书法,是写在形状狭而长的竹、木书写材料上的。竹制的称简;木制的称牍,或札,二者统称为“简”。简书一般用汉隶或汉隶的变体书写;又由于简书盛行于秦汉和魏晋时期,因此,简书也称汉简。李商隐《筹笔驿》有“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的句子。可见简书高古不群、神圣凛然,是一种不轻易使用和很讲究的古老书写形式。

  前人说,简书是征役时,临行告诫的文书;又说,简书是国家有急难,用以求救的文书。其实,前人的这两种解释都不大准确,他们说的都是简书的用途,及书写内容上的区别,与书写形式无关。实际,所谓简书,就是书法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只是比较古老罢了。

  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有清先生以擅简书著称当今书坛。他的简书,如同他的人品、性格,既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敦实,又有现代文化的开张、爽快;既有秦钟汉鼎的凝重、磅礴,又有诗经楚辞的飘逸、灵动。欣赏他的简书,真得能读出“缩将百尺苍鳞鬣,石破涛飞纸上来”(郭风惠《题秦仲文画松》)的隽永韵味。

  6隶书

  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关于隶书的定义,近人吴伯陶先生一篇《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的文章中说道:“可以用这个字的本义来作解释。〈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其次究竟什么样子才叫隶,隶与篆又有什么样的严格区别,吴伯陶先生在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订定,这里再节录吴文中值得考虑的几小段。吴云∶

  “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举例,可参阅原文)。 隶书的演变——隶变

  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隶变承前启后,对草书和楷书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隶书的名词

  古隶

  今隶

  秦隶

  汉隶

  7章草

  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8行书

  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 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9今草

  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更加纵放的“狂草”为“今草”的发展。

  10 魏碑

  北朝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 魏碑书法艺术,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书法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存的魏碑书体都是楷书,因此有时也把这些楷书碑刻作品称为“魏楷”。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的。

  11楷书

  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12狂草

  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狂草,书法中的表现主义

  狂草的成就,是唐代书法高峰的另一方面的表现。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读者要靠一种生活感受、生活经验去领悟,才能欣赏和理解。书法实在是一种很玄奥的艺术,尤其狂草,书写者往往是充满激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读者从墨迹中隐隐地感受到某种情绪。

  13行草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小篆等。

1、金文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

2、籀文

籀文(zhòuwén)古汉字中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籀文或"大篆"、"籀书"。籀文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3、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4、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 ,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周宣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

5、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古文字

汉字有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大致是:商代之前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为成熟期。

此后出现一系列演化,特别是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

楷书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被美术化成为「宋体字」,后有模仿宋体字而来的仿宋体,大体就是我们今天所用字体。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发展的类型不一。悠久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卓越的文字文化。

扩展资料:

历史上用过的文字: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3、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中国文字史

玥是什么意思

玥:古代传说中,上天赐予有德圣皇的一颗神珠。古籍解释康熙字典午集上玉字部 玥; 康熙笔画:9; 页码:页728第10《广韵》《集韵》ࠀ鱼厥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