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歌的歌曲赏析
《古老的歌》具有浓郁的巴渝民歌风味,由首尾的衬腔和二段体构成。歌曲的旋律朴素真挚,富有深深的眷恋与追忆之情。整个歌曲贯穿着三连音节奏,使诉说性与口语性得到突出,唱起来荡气回肠、听起来真切感人。中国国内声乐界演唱此歌最受欢迎的歌唱家当数上海音乐学院廖昌永教授,他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品质、非凡的演唱技巧和饱满的演唱激情,赋予了这首歌曲活的灵魂和经典的韵味,创造了当代声乐演唱领域的一大奇观。
《古老的歌》的词作者用的是通俗的、口语化的语言,却描绘出了一幅穿越古今、意境深远的巴山帆影渔火图。从如泣如诉的歌词中,似乎听见了巴渝先民苍凉雄壮的船工号子,似乎看到了在朗朗月光下穿越于激流险滩中的片片渔舟。勤劳智慧的巴人先辈千万年来在劳动中创造出、积淀下的不朽文化,值得追寻和弘扬。祖祖辈辈唱过的歌,就是悠久的历史所锤炼出的歌,就是在巴渝的崇山峻岭中孕育和被峡江的汹涌激流冲刷出的歌。
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廖昌永教授在演唱《古老的歌》时,对这首歌不同的曲式结构及词曲段落,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手法,深刻地、抒情地表达了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廖昌永教授的演唱准确地把握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感情,对作品的歌词内容与音乐特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是因为,作为土生土长的巴蜀儿女,他对作品反映的生活场域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才使《古老的歌》能够被他演绎得情真意切。
《古老的歌》的词、曲元素艺术性强、感染力强,可以说达到了词和曲的完美结合,加上廖昌永教授高亢深情地演唱,展现出了歌曲的震撼魅力。首先,管弦乐的前奏,如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双簧管的间奏,如山涧溪水,涓涓流过。廖昌永教授的演唱又是那么宏亮深沉,如诉如说。每一个音符,都撩拨着受众的神经,每一句歌词,都叩击着听众的心窝。无论是在演唱的现场还是欣赏碟片,都会使人仿佛看见了巴山的日出、月落,看见了川江的帆影、渔火,感到了家乡父老的呻吟、欢乐。在这首《古老的歌》里,有他、有你、有我,无论是谁,都会感觉到自己随着音符的流淌,便慢慢地成为了歌曲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无声则无情、无情难称歌”。古老的歌之所以堪称经典,词曲的优秀固然重要,是歌曲成名的基础。然而,如果没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内生情感驱动,不能形成“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就不可能形成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古老的歌》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词、曲作者和演唱者三方的倾情演绎,使《古老的歌》成为了“这是我要找的歌”和“我想唱的歌”。
一,白居易的《琵琶行》
||问:1这些句子用什么手法描写音乐,分别写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
答:采用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和谐;间关萤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而冷涩;银瓶乍破水浆进——突发而激烈;
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尖锐;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而激越。
用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刻画不同的乐调,恰当地使用拟声词来加强模仿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问: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句话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写邻船听乐的寂静,反衬乐曲的强大感染力。
3问“江州司马青衫湿”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也为侧面烘托
二 韩愈: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问:这首描写音乐的诗歌使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答:《听颖师弹琴》前十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摹写琴声的起落变化,并且描摹出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是直接描写;后八句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听琴的感受,是侧面烘托。
①正面比喻写琴声:
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娓娓私语。
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的战场。
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
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
群音中一声独起像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
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
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
②侧面渲染写感受:
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
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
最后被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
三: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问:这首诗歌在描写音乐时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象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侧面烘托渲染:
空山凝云颓不流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3)通感和夸张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欢快愉悦。
四:清人方扶南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拭比较三首诗的表现手法和风格。
(1)表现手法:《李凭箜篌引》主要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来表现音乐的神奇世界,还有侧面烘托,通感和夸张。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
“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听颖师弹琴》前十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摹写琴声的起落变化,并且描摹出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是直接描写;后八句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听琴的感受,是侧面烘托。
(2)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前十句写琴声,后八句写诗人听乐的感受,至于琴声引发了怎样的人生体验,并未直言,因而此诗风格悲怆含蓄。
五,苏轼《赤壁赋》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赏析:
问:这段文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出了箫声怎样的特点?
用了比喻、渲染、侧面烘托的方法,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五个比喻,正面描写音乐,渲染箫声的悲凉,由欢乐转为悲哀,引出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写出了琴声的铿锵有力的特征。
答: 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八《明湖句听书》刘鹗
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4、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问:这几句描写音乐的句子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采用了通感的手法,以形赋声。“初不甚大”----演唱的起始----“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又如登山“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像放那东洋烟火”,“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1、 从感觉的角度赋声以形;王小玉初唱时的歌声,人们听来“只觉。。。。。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作者将歌声的妙境转换成一种视觉);
2、 从视觉的角度绘声以形;王小玉“越唱。。。。。。抛入天际”,作者把王小玉的歌声转换成一种视觉;
3、 从视觉的角度点染以色,“像放那东洋烟火。。。。。使扬起的演唱声形色兼备,十分动人。
另外,文章也采用了比喻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比如、“新莺”指幼小的黄莺,“乳燕”指幼小的飞燕,当它们“出谷”、“归巢”时,会发出动听的鸣叫。这里借以形容歌声清脆悦耳,娇嫩婉转。“人弦俱寂”------演唱的结束-------“叫好之声,轰然雷动”,“三月不知肉味”。
喜多郎的音乐生动再现了在我国近代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宋氏家族。该作品使喜多郎当年分别获得香港金像奖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原佳 音乐奖。
音乐通过多种手段表演,完美地柔合了东西方乐器:northwest sinfonia演奏的交响乐,钢琴,以及中国的二胡,琵琶,杨琴。你可以在第一首的高潮处听到左面是小提琴,右面是琵琶,二者 相互辉映。专辑封面的话,不仅是喜爱音乐的我们,而且是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所应该铭记于心的:在遥远的中国,有三个姊妹,一个爱 钱、一个爱权、一个爱国……
这个故事,这一些传奇人物,本来就很具吸引力。现在拍成了**,从筹拍到开拍,从拍竣到得以上画,几经 波折,是有它一定的受瞩目程度的。 宋家三姐妹蔼龄、庆龄和美龄,分别由杨紫琼、张曼玉和邬君梅扮演,宋家老父宋查理这个角色由姜文担任、金燕玲演宋母、赵文宣演孙 中山,看看这样的阵容就知道不简单。 抛开政治历史因素不谈,这其实是一部很少有的好**。片子很长,但是不会有人觉得闷,三个姐妹的一生,中国的一些变革,都在这两 个半小时的**里,呈现出来了。 姜文的演技很精彩,邬君梅的眼神很传神,张曼玉演的很努力,杨紫琼演得很称职,赵文宣的孙中山也不赖。 这么一部“大”**,其实三言两语是说不完的。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有兴趣,如果你对这三个传奇的姐妹很感兴趣,如果你很久没有看过 一部很大制作的东方**,你就不应该错过《宋家王朝》。
喜多郎为影片所作的配乐对整部影片的剧情起到了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时而优美委婉,时而气势磅礴,所带 来的心灵震撼简直不能言表。由此可见优秀的配乐对一部影片的成功是置关重要的。
如果说《天与地》是喜多郎在西洋管弦乐和中国民乐等风格结合初作尝试并取得不俗成绩的话,那么《宋家王朝》的**配 乐就是喜多郎在这些方面融合得极为完美的力作了。这部**的音乐成为了经典,中国民乐的调式和西洋管弦乐大相径庭,这两种不同风 格的音乐很难结合得天衣无缝,而喜多郎做到了。这张连续获得台湾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的专辑同《天与地》一样都是喜多郎和rand ymiller合作的完美作品。
——有网友评本片音乐:
——最近天总是阴沉沉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在屋里分不清外面究竟是黑夜还是清晨,因为我要开灯,隐隐约约中,我听到 喜多郎的《宋家王朝》,一段东方敲击乐引路后,钢琴孤零零的上场,犹如一个看透历史的见证者在倾诉,倾诉忧伤。沉醉的我伸手开灯 ,碰落那只我最深爱的花瓶,灯亮了,满地蓝色的碎片……
第十首 《孙文遗言》给我的印象很深:
风雪之中,国父在临终前,除了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仍需继续努力”这句话外,还有他与宋庆龄的一段刻骨铭 心的对话:
(音乐进行到0:30)
宋:好了,只剩下我们两个了。
孙:只怕到头来,只剩下你一个…庆龄,你知道吗?…我这一生唯一的一次…随性行事,率心而为…唯一的一次…就是跟你 私订婚约的那一天…我没有什么留给你…只有一些书,和他们送给我的房子。
宋:还有!
孙:……没有了
宋:还有书上你的血,和房子里你的回忆。
孙:…还有房子外面…我的梦想。
宋:那已经很足够了。
孙:是……我就把这一所…里面有回忆,外面有梦想的房子……送给你。
(音乐进行到2:00)
我亦忘不了影片结尾处,宋美龄不住地流泪,泪水滴落到那本《圣经》的扉页上。那原本是一幅图,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但被泪水沾湿 的地方却慢慢浮现出两行字:
爱情就是革命,革命就是爱情。
真可惜,蒋介石把这本书读了无数次,却没能发现这个秘密。
以上根据 美丽元素 唱片图鉴的喜多郎专题 和其它资料综合整理而得。原创者同样是伊美姬怡红快绿论坛。
古老的歌的歌曲赏析
本文2023-10-25 00:35: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