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厌食生活如何调理最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小孩厌食生活如何调理最好?,第1张

(1)家长要按照科学进食原则来调节饮食,是防治小儿厌食的重要方法,要纠正小儿的偏食习惯,禁止饭前吃零食和糖果,定时进食。

  (2)避免精神刺激,生活有序,起居有常。

  (3)如果是疾病后出现厌食,要到查明原因作针对性治疗。

小儿按摩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具体表现为: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3、 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按摩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 未病先防: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B) 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按摩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上海康尧儿科推拿门诊的小儿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主要手段以预防儿科疾病及其和保健为目的的方法称之为小儿按摩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效果好、费用低。对新生的 疾病、小儿内、外、伤科、神经科及局部感染等疾病均可采用按摩手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5%以上。可以百度下康尧网站看看。

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要求》、七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基本原则》,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以全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规划教材要求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为原则,以长期积累的教学与临床理论和实践为依据,在总结以往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反映小儿推拿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中医推拿在儿科临床的特色与优势,培养学生在临床时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适应临床需要。

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介绍小儿推拿发展简史、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推拿治疗概要、诊法概要、常用手法、常用穴位、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并附录有小儿保健推拿和歌诀选。教材着重论述小儿推拿手法、穴位特点及操作方法,对临床23种适宜小儿推拿的常见病症,从病因病机、诊断、诊断要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辨证推拿、注意事项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本教材的编写参考了全国中医高等医药院校《推拿学》五版教材,汲取近年来小儿推拿学术发展的成果和临床成熟的经验。在编写中,以临床实用为前提,尽可能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我们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小儿推拿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在上级医生指导下独立应诊的能力。符合中医药高等专科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目标的需要。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附:古代儿科、小儿推拿著作简表

第二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二、病理特点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与保育

一、年龄分期

二、生理常数

第四节 喂养与保健

一、乳婴儿的喂养

二、初生婴儿的护养

三、小儿保健的具体措施

第五节 小儿推拿治疗概要

一、小儿推拿治疗特点

二、小儿推拿处方

三、小儿推拿禁忌症

四、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五、小儿推拿介质

第二章 诊法概要

第一节 望诊

一、望神色

二、望形态

三、审苗窍

四、辨斑疹

五、察二便

六、看指纹

第二节 闻诊

一、啼哭声

二、咳嗽声

三、呼吸音

四、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年龄

二、问病情

三、问个人史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三章 手法

第一节 概要

一、小儿推拿手法特点

二、小儿推拿手法基本要求

三、手法练习方法

第二节 小儿推拿补泻方法

一、手法的强弱

二、手法操作的方向

三、手法操作的频率和次数

第三节 常用手法

一、推法

二、揉法

三、按法

四、摩法

五、掐法

六、捏法

七、运法

八、拿法

九、搓法

十、擦法

十一、捻法

十二、摇法

十三、捣法

十四、捏挤法

十五、刮法

第四节 复式操作法

一、黄蜂入洞

二、揉耳摇头

三、猿猴摘果

四、双凤展翅

五、摇(月斗)肘

六、苍龙摆尾

七、飞经走气

八、二龙戏珠

九、凤凰展翅

十、赤凤点头

十一、运土入水

十二、运水入土

十三、水底捞明月

十四、打马过天河

十五、开璇玑

十六、按弦走搓摩

十七、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十八、总收法

附:小儿推拿常用组合手法

第四章 穴位

第一节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第二节 头面颈项部穴位

一、攒竹(天竹)

二、坎宫(眉弓 鱼腰)

三、太阳

四、印堂(眉心)

五、山根(山根 二门)

六、人中(水沟)

七、迎香(井灶 洗皂 宝瓶)

八、牙关(颊车)

九、囟门(泥丸)

十、百会

十一、耳后高骨(高骨)

十二、风池

十三、天柱骨(天柱)

十四、桥弓

第三节 胸腹部穴位

一、天突

二、膻中

三、乳根

四、乳旁

五、胁肋

六、中脘(胃脘 太仓)

七、腹

八、脐(神阙)

九、天枢

十、丹田

十一、肚角

第四节 腰背骶部穴位

一、肩井(膊井)

二、大椎

三、风门

四、肺俞

五、脾俞

六、肾俞

七、脊柱

八、七节骨

九、龟尾(尾闾 长强 尾尻)

第五节 上肢部穴位

一、脾经(脾土)

二、肝经(肝木)

三、心经(心火)

四、肺经(肺金)

五、肾经(肾水)

六、五经

七、大肠

八、小肠

九、肾顶

十、肾纹

十一、四横纹

十二、小横纹

十三、掌小横纹

十四、胃经

十五、板门

十六、内劳宫(牢宫)

十七、内八卦

十八、小天心(鱼际交)

十九、总筋

二十、大横纹

二十一、十宣(十王)

二十二、老龙

二十三、端正

二十四、五指节

二十五、二扇门

二十六、二人上马

二十七、外劳宫

二十八、威灵

二十九、精宁

三十、外八卦(外八方)

三十一、一窝风

三十二、膊阳池

三十三、三关

三十四、天河水(天河)

三十五、六腑

第六节 下肢部穴位

一、箕门

二、百虫(血海)

三、膝眼(鬼眼)

四、足三里

五、前承山

六、三阴交

七、解溪

八、大敦

九、丰隆

十、委中

十一、后承山(承山)

十二、仆参

十三、昆仑(上昆仑)

十四、涌泉

第五章 常见病症治疗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喘

第四节 百日咳

第五节 泄泻

附:痢疾

第六节 腹痛

第七节 呕吐

第八节 疳积

第九节 厌食

第十节 便秘

第十一节 脱肛

第十二节 肠套叠

第十三节 夜啼

第十四节 惊风

第十五节 遗尿

第十六节 小儿肌性斜颈

第十七节 小儿脑性瘫痪

第十八节 近视眼

第十九节 踝关节扭伤

第二十节 髋部扭伤

第二十一节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第二十二节 佝偻病

第二十三节 臂丛神经损伤

附录一 小儿保健推拿

附录二 歌诀选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四 教学大纲(试行)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附:古代儿科、小儿推拿著作简表

第二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二、病理特点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与保育

一、年龄分期

二、生理常数

第四节 小儿喂养与保健

一、乳婴儿的喂养

二、初生婴儿的护养

三、小儿保健的具体措施

第五节 小儿推拿治疗概要

一、小儿推拿治疗特点

二、小儿推拿处方

三、小儿推拿禁忌证

四、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五、小儿推拿介质

第二章 诊法概要

第一节 望诊

一、望神色

二、望形态

三、审苗窍

四、辨斑疹

五、察二便

六、看指纹

第二节 闻诊

一、啼哭声

二、咳嗽声

三、呼吸音

四、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年龄

二、问病情

三、问个人史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三章 推拿手法

第一节 概要

一、小儿推拿手法的特点

二、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三、手法练习方法

第二节 小儿推拿补泻方法

一、手法的强弱

二、手法操作的方向

三、手法操作的频率和次数

第三节 常用手法

一、推法

二、揉法

三、按法

四、摩法

五、掐法

六、捏法

七、运法

八、拿法

九、搓法

十、擦法

十一、捻法

十二、摇法

十三、捣法

十四、捏挤法

十五、刮法

第四节 复式操作法

一、黄蜂入洞

二、揉耳摇头

三、猿猴摘果

四、双凤展翅

五、摇肘肘

六、苍龙摆尾

七、飞经走气

八、二龙戏珠

九、凤凰展翅

十、赤凤点头

十一、运土入水

十二、运水入土

十三、水底捞明月

十四、打马过天河

十五、开璇玑

十六、按弦走搓摩

十七、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十八、总收法

附:小儿推拿常用组合手法

第四章 推拿穴位

第一节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第二节 头面颈项部穴位

一、天门(攒竹)

二、坎宫(眉弓、鱼腰)

三、太阳

四、印堂(眉心)

五、山根(山风、二门)

六、人中(水沟)

七、迎香(井灶、洗皂、宝瓶)

八、牙关(颊车)

九、囟门(泥丸)

十、百会

十一、耳后高骨(高骨)

十二、风池

十三、天柱骨(天柱)

十四、桥弓

第三节 胸腹部穴位

一、天突

二、膻中

三、乳根

四、乳旁

五、胁肋

六、中脘(胃脘、太仓)

七、腹

八、脐(神阙)

九、天枢

十、丹田

十一、肚角

第四节 腰背骶部穴位

一、肩井(膊井)

二、大椎

三、风门

四、肺俞

五、脾俞

六、肾俞

七、脊柱

八、七节骨

九、龟尾(尾闾、长强、尾尻)

第五节 上肢部穴位

一、脾经(脾土)

二、肝经(肝木)

三、心经(心火)

四、肺经(肺金)

五、肾经(肾水)

六、五经

七、大肠

八、小肠

九、肾顶

十、肾纹

十一、四横纹

十二、小横纹

十三、掌小横纹

十四、胃经

十五、板门

十六、内劳宫(牢宫)

十七、内八卦

十八、小天心(鱼际交)

十九、总筋

二十、大横纹

二十一、十宣(十王)

二十二、老龙

二十三、端正

二十四、五指节

二十五、二扇门

二十六、二人上马

二十七、外劳宫

二十八、威灵

二十九、精宁

三十、外八卦(外八方)

三十一、一窝风

三十二、膊阳池

三十三、三关

三十四、天河水(天河)

三十五、六腑

第六节 下肢部穴位

一、箕门

二、百虫(血海)

三、膝眼(鬼眼)

四、足三里

五、前承山

六、三阴交

七、解溪

八、大敦

九、丰隆

十、委中

十一、后承山(承山)

十二、仆参

十三、昆仑(上昆仑)

十四、涌泉

第五章 常见病症推拿治疗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喘

第四节 百日咳

第五节 泄泻(附:痢疾)

第六节 腹痛

第七节 呕吐

第八节 疳积

第九节 厌食

第十节 便秘

第十一节 脱肛

第十二节 肠套叠

第十三节 夜啼

第十四节 惊风

第十五节 遗尿

第十六节 小儿肌性斜颈

第十七节 小儿脑性瘫痪

第十八节 近视眼

第十九节 踝关节扭伤

第二十节 髋部扭伤

第二十一节 桡骨头半脱位

第二十二节 佝偻病

第二十三节 臂丛神经损伤

附录一 小儿保健推拿

附录二 歌诀选

附录三 小儿常用中成药简表

附录四 儿科常用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附录五 小儿疫苗接种一览表

附录六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七《小儿推拿》教学大纲

版本信息

书名:小儿推拿学(第2版)

定价: 2300 元

作者: 余建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 9787117124232

出版时间: 2010-01

类别: 医学

装帧: 平装

页数: 210

开本:16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80%脾胃虚寒的孩子都一个共同点——宝妈平时都爱给孩子吃水果。

每次说要少给孩子吃水果时,多数宝妈都不理解:吃水果能补充维生素是好事,为什么要让孩子少吃?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吃水果能补充维生素吗?

能!

只靠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可能吗?

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首先, 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有13种,每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 水果中含量最高的是维C,但是也高不到哪里去。光靠吃水果,连维生素C都不可能不够,更别说其他12种维生素了。

其次, 水果中根本不含有维生素B12、维生素D和维生素A ,维生素E、维生素K和大部分B族维生素含量也相当低,反而在谷类、绿叶蔬菜中含量很高。

最后,最容易被忽略的维生素K,和宝妈孕期就开始补的叶酸也都属于维生素,而这两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也都是绿叶蔬菜。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其实早在1990年的国际粮农组织统计中就指出, 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均来自蔬菜。  所以别指望只靠水果就能满足每天需要的维C,也别想用水果取代蔬菜。

脾胃功能正常的孩子是可以按照上面的参考的,但是现在大环境下造就的孩子,大多脾胃虚寒,对吃水果有以下几个建议:

1、吃水果要吃当地产的

2、最好吃应季的

3、寒凉的水果尽量少吃,尽量选择偏中性的

4、生病的时候请不要吃水果

5、脾胃虚寒的孩子不多吃水果,如果要吃,就吃标准量的一半或四分之一。

家有脾虚的孩子的宝妈,只要控制住了水果,在饮食调理上就成功了一半。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调理宝宝脾胃最常用的:小儿推拿手法

1、外 劳 宫

温中健脾作用突出,对于阳气虚损,脾胃虚寒,久泻不止,受凉腹痛,尿床疝气等病症疗效显著。

外劳宫温中和胃的作用,也就是温里寒,温中下焦之寒。如果是孩子误食冷饮,或者风寒入里导致的腹痛,腹泻,或者高烧的时候浑身怕冷,都可用外劳宫。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2、掐揉四横纹

有行气散结的作用,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症都可用,消食导滞,止咳化痰,主要调理伤食、厌食及口疮、扁桃体炎等症。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3、运八卦

有行气的作用,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症都可用,消食导滞,止咳化痰,小儿推拿中常用顺八卦,适应各种体质的孩子,腹泻便秘,积食厌食,咳嗽痰多也都可以用它。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4、清补脾

可以补血生肌,去湿化痰,作用很强大。现在的宝宝营养过剩,容易乳食积滞,经常生病的,大多数都会脾虚,清补脾特别适合消化不良爱生病的宝宝。

脾穴,是离心推?还是向心推?不懂辩证,出手便错。离心推是清法,向心推为补法。妈妈奶奶一般不懂辩证,这儿的建议就是来回推清补脾是安全的!

5、揉板门

不仅对上吐下泻有特效,而且对食积、腹痛或泄泻、或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病症效果都很好!不仅对孩子有效,对成人特别是胃病人群也很有效!不妨用劲揉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呢?

板门穴,又被称之为脾胃之门,位于肌肉丰厚处,可用揉法,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通调三焦,也可用捏挤法,治食积化热之身热、口疮口臭、烦躁不安、大便秘结或下利稀黄。

主要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常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症,多与推脾经、运八卦等合用。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6、清 胃

有和胃降逆止呕止吐之功,与板门穴功能相近,但板门有通调三焦之气之功。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7、清补大肠

有调和气血的作用,能清除肠道宿便,促进肠道运动,清利脏腑湿热。在食指桡侧缘,自根至指尖成一直线。主治积食厌食,肛门红肿,泄泻便秘。

8、分腹阴阳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是治疗腹部疾患的常用手法。家长要先用温水将手泡热,或者是双手搓热后再开始给孩子揉,揉的时候可以从孩子中脘至肚脐中线向两肋方向分推,治疗肚子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9、摩 腹

调理气机,理气活血,健脾和胃,可用于一切病症,根据病症,可顺可逆,日常保健,可顺时针36或逆36圈的倍数施术,以宝宝舒服为度,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小儿推拿李波,顺为泻法,逆为补法!顺时针通便,逆时针止泻。

10、捏脊 (积)

又叫“擀皮儿”,“蚂蚁上树”,在民间流传深远,是一个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的手法,适用于一切虚弱之症,尤其消化道病症。保健作用就非常大,能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可以让孩子长的高,吃的饱,睡的香!

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推动,不离肌肤。妈妈奶奶多练习几遍就会无师自通。容易出现的错误,还是捏的方向问题。捏积要从下往上捏,阳气顺势生发,对阳虚气虚体寒孩子效果好,适合早晨和上午捏。下捏则适合一些阴虚严重,积食、发高烧等实热的孩子。

11、揉中脘

主要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合用。推中脘能降逆止呕,常用于治疗胃气上逆、嗳气呕恶等症。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12、揉足三里

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灵枢》中就说:“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这句话的大意是,当脾胃有问题、阳气或阴气不足、有腹疼肠鸣等的时候,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用小儿的手取),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酸胀、 足三里发热的感觉才好,如果没有感觉说明你并没有找对穴位。家长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先试一试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13、推七节骨和下推天柱骨

推七节骨可上可下,调理腹泻和便秘。热证的便秘下推七节骨,寒证的腹泻上推七节骨。

下推天柱骨 主要用于止呕止咳,消化道病症在恶心呕吐的时候用的最多,适应于各种呕吐,不分寒热。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平时在宝宝的饮食护理上,睡前不要吃得过饱,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消化能力弱,虽然需要营养物质,但吃得过饱,胃肠负担过重便可能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的问题,其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睡眠质量。“若要小儿安,常须三分饥与寒”这句名言,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推广证实其的确是宝宝养生保健的真理。

小儿推拿李波:脾胃虚寒孩子要少吃水果?调理宝宝脾胃常用推拿法

婴幼儿一般感冒发烧等症状医院不提倡打针,吃药缓解慢,于是很多宝妈们给其做小儿推拿,不了解人多少存在质疑。那么,小儿推拿有科学依据吗?小儿推拿有用吗?

小儿推拿有科学依据吗

一、小儿推拿历史悠久,是中华医药学中的一绝。

小儿推拿又称为中医古法婴童养生秘笈,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医药学中的一绝。

早在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里就第一次提到了小儿推拿;

晋《肘后备急方》介绍用捏脊方法以治疗腹痛。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药方》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受阻惊掣。五物甘草生摩膏方……”。

唐《外台秘要》记载用按摩头面及脊背以防治小儿夜卧不安。宋《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

到十六世纪末,四明陈氏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小儿推拿作了总结,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保婴神术》,又称《小儿按摩经》,被收录在《针灸大成》中,得以流传。从此,小儿推拿作为独立一科,为防治治疗小儿疾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清已有小儿推拿专科,婴幼儿按摩形成的独特的体系,大量的书著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小儿推拿著作就有30余种,现在尚存约10种。

二、小儿推拿是普遍存于各大古文明中的一种育儿艺术。

埃及古老的医学经典里就有利用按摩来治疗婴幼儿哭闹不止的记载;

印度最早的医学典籍中也列举了很多利用按摩帮助患儿回复健康的事例;

而哥伦比亚人更是受袋鼠哺育法的额影响,把婴儿直立着包裹在母亲胸前的衣服中,和母亲形成亲密的肌肤接触,结果发现,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婴儿睡得更熟、更香、更少哭闹,学步也较其他婴儿要早。

墨西哥人也经常会用按摩的方式治疗婴幼儿的腹胀、便秘、消化不良、腹泻及呕吐等症,效果均非常显著。

三、小儿推拿的科学依据

近代实验观察表明,抚摸是人体尤其是小儿不可缺少的良性刺激。如对早产儿进行触摸,可使他们的生长明显增快,免疫力增强。这种刺激方式与经络腧穴结合起来,更能发挥其效能。

迈阿密大学医学院抚摸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友好、放松的气氛下按摩儿童头、颈、肩、背部位及相应经络穴位,儿童睡眠质量好转,饮食习惯趋于健康,疾病得以减少。

从脑电图还可看出,按摩后的儿童脑部注意力发生变化,脑内血清素和多巴胺分泌增多。这项研究成果被英国伦敦南部花园小学及全英国近1000所幼儿园、小学推广,效果得以验证。

小儿推拿被认为是“以手代针之神术”,其作用原理如同针灸,是通过穴位----经络----脏腑,运用“量---效”关系,产生调和营卫,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功能,使机体阴阳平衡,促进机体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小儿推拿对于治疗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见效迅速,疗程短,可以轻松解决一部分西医无法有效治疗的疾病,既减轻了小儿打针、吃药的痛苦又可减少药物对小儿肝、肾的损害,同时还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除非危急重病情,选择小儿推拿的方法,应当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中国儿科学指出,小儿推拿通过穴位补泻刺激经络穴位,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分泌,促使炎症消散,利于组织恢复。

小儿推拿有用吗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如果小儿有病,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发热、感冒、咳嗽、哮喘、滞颐(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疳积(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小儿肌性斜颈等多种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小儿推拿可以治咳嗽吗

首先我们可以推拿清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200——400次。注意在推拿的时候不要用力过大,否则后果较为严重。

推坎宫:

 

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注意不要太用力额。

开天门:

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进行推拿。

特别提示

注意在推拿时不要用力过大,防止对穴位造成损伤,如若不太会,可以去医院找专业人士推拿。

养生导读: 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点按、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治疗方式。

又称 ,它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研究用手法作用于体表,预防和治疗儿科常见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行气活血,疏风散寒,。

小儿以6周岁以内的小儿为主要治疗对象,婴幼儿尤为适宜。小儿推拿疗法的适用范围较广,一般常见症和多发均能治疗。例如:厌食、呕吐、腹泻、便秘、斜颈、积滞、疳症、遗尿、口疮、夜啼、脱肛、近视,以及小儿肌性斜颈,,感冒,咳嗽等。

小儿推拿手法

1、推法。用拇指面(正、侧两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法;用双手拇指面在同一穴位起向两端分开推,称分推法

2、揉法。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称揉法。治疗部位小的用指端揉,大的用掌根揉。

3、捏脊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此法多用于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

4、推脊法。用食、中指(并拢)面自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称推脊法。此法适用于高热。

小儿推拿穴位

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

═══┬═════════┬══════════┬═══════════

穴名│位置│主治│操作

───┼─────────┼──────────┼───────────

脾土穴│拇指罗纹面│腹泻、呕吐│用推法,推200~500次

───┼─────────┼──────────┼───────────

大肠穴│自食指端桡侧边缘至│食积、腹泻│用推法,推100~次

│虎口,成一直线││

───┼─────────┼──────────┼───────────

板门穴│大鱼际隆起处│胸闷、呕吐、食积腹满│用推法或揉法,

││、食欲不振│操作50~

───┼─────────┼──────────┼───────────

三关穴│前臂桡侧边缘,自腕│外感怕冷无汗、│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

│横纹直上至肘横纹成│营养不良│肘部,推200~500次

│一直线││

───┼─────────┼──────────┼───────────

六腑穴│前臂尺侧边缘,自腕│发热、多汗。│用推法,自肘部向下推至

│横纹直上至肘横纹成│虚证忌用│腕部,推100~500次

│一直线││

───┼─────────┼──────────┼───────────

天河水│前臂掌侧正中,自腕│身热烦躁,外感发热│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

穴│横纹中点直至肘横纹││肘弯处,推100~500次

│中点成一直线││

───┼─────────┼──────────┼───────────

七节穴│第四腰椎至尾骶成一│腹泻、痢疾、食积│用推法,自上而下或自下

│直线│、肠热便秘│而上均可,推200~500次

───┼─────────┼──────────┼───────────

龟尾穴│尾椎骨处│腹泻、脱肛、便秘│用揉法,揉~600次

───┼─────────┼──────────┼───────────

丹田穴│脐下2寸│少腹痛、遗尿、脱肛、│用摩法或揉法,

││小便赤少│操作3~5分钟

───┼─────────┼──────────┼───────────

小儿推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