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故事最早的出自哪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5收藏

大禹治水故事最早的出自哪里?,第1张

大禹治水

处理洪水

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

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用水利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禹亲自率领老百姓餐风露宿,整天泡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禹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经过了十三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大禹整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夏禹王登天子之位,并以自己的封国夏为天下之号,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禹王子启王是夏朝的继位天子是为王太子建碑《大禹陵》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量测仪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1],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不敢进家门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2]因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3]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

文献记载

《史记·夏本纪》“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司马贞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亦称“ 女娇”、“ 女趫”《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尚书·虞书·益稷》篇云:“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华阳国志·巴志》:“ 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

《庄子·天下篇》:“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书》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四天,便出发治水,儿子夏启呱呱堕地,他没有见过一面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中所载,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都表示出大禹在治水中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和间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

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里,他治理的是黄河的水。黄河水古时候泛滥,所以就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但是为什么却有人说,大禹治水其实根本不是黄河,而是尼罗河?尼罗河和黄河相差甚远,事实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山海经》中记载的原文和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1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舜帝说:禹!你也谈谈高见吧。禹拜谢说:是啊,君王,我说些什么呢?我整天考虑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皋陶说:哦,到底是些什么工作?禹说:大水与天相接,浩浩荡荡包围了大山,淹没了山丘,民众被大水吞没。我乘坐着四种交通工具,顺着山路砍削树木作路标,和伯益一起把刚猎获的鸟兽送给民众。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还疏通了田间小沟,使田里的水都流进大河。我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为民众提供谷物和肉食。还发展贸易,互通有无,使民众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开始得到治理。皋陶说:是啊!你这番话说得真好。

以后禹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

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

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2大禹治水是哪里的水

对于《山海经》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山海经》就是一本神话故事书,里面的内容都是编造出来的。有些人觉得书里记载的是古代文明,非常的有研究价值。

近现代对于《山海经》的研究更广,有学者宫玉海先生成立了《山海经》研究协会,对于《山海经》研究了30余年。然而宫玉海教授的研究成果,不少人听闻后却无动于衷,甚至有些唾弃,因为宫玉海教授说中国是古文明的源头,世界的文明中心。

《山海经》中大禹治的水,不是黄河而是尼罗河?古埃及属于中国?

这种说法很夸张,但我们如果细读《山海经》,还是可以找到很多证据的。也有很多证据表明,古埃及就是华夏的一部分,大禹就是埃及法老,而且《山海经》中记载的大禹治水,治的就是尼罗河而不是黄河!

《山海经》中对于大禹治水的描述是这样的: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

这段话的记载的就是大禹治水,而且大禹对于这个洪水的形容则是洪水滔天,浩浩怀山,从这样看,黄河不足以有此声势。千年前的黄河是青山绿水,如今是因为环境破坏才成这样,而即使这样洪水也不足以洪水滔天,浩浩怀山。由此推断,我们华夏文明当时在的河流可能并不是黄河这样的。

可以判断,我们当时是十分依赖这条河水的,对华夏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不然人对待这样的洪水是迁走的,除非它是一个地域唯一的根基。而从这样看,世界上符合的河流就只有尼罗河,两河流域,恒河。而这三个中是尼罗河最符合,因为埃及濒临沙漠海洋,除了尼罗河这母亲河在没有地方去。

3古埃及和古中国

查阅古籍可以知道,古埃及人真的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黄皮肤黑头发这些就不说了,DNA等埃及也不敢公布肯定有蹊跷,而最让人惊讶的就是丧葬仪式都相同,都是披麻戴孝!埃及人也有送葬队伍,有哭丧队,和我们一样视死如视生。

在埃及墓室壁画中有详细记载的图,其中关于葬礼仪式的描述就是这样:法老死后要放70天才被制作成木乃伊,而棺床要被牛拖动开始丧仪,要有庞大的送葬队,里面有奴仆、祭司、亲属等,而且是带着白布头带,鞋子也是白色的,这简直就是我们的披麻戴孝。

死后陵墓中也有家具、珍宝等陪葬,然后石匠才把墓门封死,最后这些人就在墓室外的棚子里吃饭,这与中国的丧葬仪式简直是太像。除此外,还有人推论过埃及的法老与尧舜禹的象形字简直一样,难道历史有这么多巧合?这不免值得深思。

这其间种种都表明古埃及源自中国,而古埃及就是中国统治,宫玉海先生的论点得到了众多证据来论证。当然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在猜测,因为还有很多东西是没有被证实的。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世界也只有冰山一角,更何况是古世界了。

  大禹治水是历史还是神话?

  大禹像

  “大禹治水”无疑是千百年来华夏大地流传最广的故事,其影响可谓历久弥深。

  爬梳卷帙浩繁的史书典籍,无论是《史记》、《尚书》、《诗经》,还是《水经注》、《山海经》、《淮南子》等,均对大禹治水有具体记载与描述。人们熟悉的“三过家门而不入”、“鲤鱼跃龙门”等,也典出大禹。还有神州大地数以十计的禹迹,似乎都在印证着禹的存在与那场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治水运动的曾经发生。禹的功绩实在太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前冠以“大”——天大,地大,禹大!

  那么,大禹治水究竟是历史事实还是神话传说?

  历史上是否有大禹其人?

  大禹究竟治理过哪条河?

  …………

  千古传说仍有千古疑云谜团有待揭开!

  本篇试图根据各类史书典籍的相关记载,结合有关方家的考据成果,对此作若干探寻。其倾向性之推论,或幸而言中,或纯属妄断,偏颇疏谬在所难免,还望方家同好,予以赐正,不胜铭感。

  历史上是否有大禹其人?

  关于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古史辨派曾提出过怀疑。近世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疑古派学者认为,历史上并无大禹其人,禹是由神人格化为人,其本源实为一条虫。其主要根据是《说文解字》中解释禹为虫,又释“禹”之下半部分为“兽足蹂地”,合此二字的含义,很像蜥蝎。而传世青铜器上“螭”的纹饰,正作蜥蜴形状,因此禹有出于九鼎纹饰的可能。

  禹的父亲是鲧(音:滚),《说文解字》释鲧为大鱼,《国语》说鲧化为黄熊入于水,是一种水物。《淮南子》说禹化为黄熊,因而禹与鲧相类,也是一种水物。《天问》、《山海经》等说鲧殛死三岁不腐,后用刀剖腹生出禹。由此,禹应该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一例“剖腹产”,而且是由鲧这位大男人所生。另有说有鸱、龟、应龙等水族动物曾帮助禹治水。既然治水神话中水族动物极多,说禹与它们同类,也就不足为怪。

  因此,也有方家根据神话学原理加以推论,认为大禹既非神,又不是具体“个人”,而是代表着一个以“虫”为图腾的部落。

  窃以为,历史上应该有禹其人。依据有三:

  其一,记载大禹治水事迹的古籍最早可推见《尚书》、《诗经》。在青铜器《齐侯钟》铭文中,则有“咸有九州,处琙之堵”;在《秦公簋》和《秦公钟》铭文中,也都出现过禹的名字。据此,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认为夏“禹是古帝中最被崇拜的一人”。似乎对禹有其人是肯定的。

  其二,《史记·夏本纪第二》对禹从出生、治水经历,一直写到“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其间固然大量引用了先秦古籍中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但司马迁作为一个治学严谨的史学家,在《夏本纪》中专门化笔墨写到禹死后的所葬之处,并对其地名加以诠释,“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可见,太史公对禹死于“会诸侯江南计功”,并下葬于会稽(今绍兴)一地是持肯定态度的。若禹原本只是子虚乌有,何须太史公如此详尽地叙述其下葬之地。

  其三,无论是《吴越春秋》、《史记》,还是《竹书纪年》、《越绝书》等,都认定越王世家是禹守陵人之后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则有载“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让人颇感兴趣的是,今绍兴大禹陵一带仍存有姒姓的村落,应该是当年守陵人之后裔。倘若历史上本无禹,为一座空冢守几千年,似乎于理难通。

  大禹究竟治理过哪条河?

  既然禹确有其人,那么禹是否治过水,究竟治理过哪条河?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统说法见诸于各类古籍,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论,大多不可证信。如按《禹贡》记载禹所治理江河的水利工程量,即使能使用当今的先进设备,大舜帝又能从国库中拿出这样一笔巨款,而且发出一张通行证,让禹在大舜管辖不了的东夷、西戎、南蛮通行无阻,则十三年中也绝对难以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

  新近的说法是,大禹治水治的并非滔滔江河,而是海浸。禹时代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至陆地,世界范围内都有被海水所淹的传说。海水退后,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种。大禹所治理的,正是这种田间水渠的管理。有学者认为,这与孔子所说的“尽力乎沟洫”是大致符合的。而《孟子》等古籍中所说的:“水横流”、“水逆行”等,也只有在大规模海浸时才能发生的现象。

  笔者赞同徐旭生先生关于大禹曾治理过共水之说。

  徐旭生认为,在《禹贡》、《国语》、《水经注》等古籍中频繁出现的“共工”、“共县” 、“洚水”等,实际指的是位于今河南辉县境内的一条小河共水,相当于现在的卫河,它与淇水一起流入黄河。此地正当黄河转折地方的北岸,黄河在此处还接纳了不少支流,水量丰沛,又是初入平原,所以容易为患,黄河历代水患几乎全发生在这一地域之内。

  大禹在历史上所治理的河流正是这条叫“共水”的小河。而“洪水”原为专用名字,指“共水为患”,后来才成为一个公名。《说文解字·水部》解:“洪,洚水也。”洚水,即共水。

  据考古发掘证明,辉县孟庄遗址的龙山文化城址存有大洪水的遗迹。孟庄龙山城毁于一次洪水,证据是西墙的中段有一大的缺口。在西城墙的这段缺口处,二里头时期的人们清除了这里的大部分淤土,然后用夹板筑夯成二里头时期的西城墙。

  辉县大洪水发生在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之前,这正是4000年前舜禹时期。黄河在此时间改道,在豫东折而北向。辉县是北流黄河水患之重,大禹治水也自当从共工故地开始。这段的治水基本就是泄洪,沿黄河北上,决通九河进行分流。所以《史记·河渠书》等中所说“身执耒锸,以民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出现了“九州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实际上可能是指禹率治水大军决通九河进行分流,解决了共地的水患。

  新砦期对应夏王朝建立时段约100余年间。新砦遗址(根据文献记载,该遗址应是夏代早期都城夏邑所在)的新砦期大冲沟以及基本同时发生的辉县大洪水,还让人们有理由推测:夏王朝的建立与大禹治水相关。

  一次最成功的造神运动

  禹成功治理共水,世人便把他敬为神人,尊为“大禹”,将他与天地相齐名,所谓天大、地大、禹大。当时人们甚至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从而把治理江河、战胜洪灾的所有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大禹身上。“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大禹几乎成为无所不能的天神,“大禹治水”便演变成中国古代最成功的一次造神运动。

  《诗经》赞美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尚书》曰:“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传》云:“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史记》中也说:“大禹平活水土,功齐天地”。

  而无论是《史记》、《左传》、《尚书》、《诗经》、《孟子》、《墨子》、《庄子》,还是《水经注》、《山海经》、《淮南子》、《太平广记》、《楚辞》等,几乎所有的古籍都成为这场造神运动的“鼓吹者”与传承者。禹被彻底地神化,治水也成为玄之又玄的神话故事。

  在神州大地几乎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说。安徽怀远县境内有禹墟和禹王宫;陕西韩城县有禹门;山西河津县城有禹门口;山西夏县中条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开封市郊有禹王台;禹县城内有禹王锁蛟井;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南江县还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洛阳更有大禹开凿龙门的传说。这些遍布中国的大禹遗迹,既寄托着民间对大禹的崇敬,也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那场空前绝后的造神运动的具体见证。

  但无论大禹治水是历史还是神话,大禹治水的故事,永远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大禹为民造福的品德,永远值得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作为上古风云人物,大禹一生充满了传奇,治水英雄、禹征三苗、开启夏朝等,但也留下了无数谜案,比如大禹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

在人们传统印象中,大禹是华夏人文始祖,自然与尧舜一样出自中原地区,但颠覆我们认知的是,根据史书记载,大禹故乡大约有五个版本,而当时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四川竟然占了三个!

第一版,大禹故乡河南

大禹出自河南某地,史书上并未明确说,但《史记·夏本纪》中留下线索:“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另有史书记载,鲧是夏部落首领,大禹也曾被封于“夏地”(如今河南禹州市),称为夏禹国。

鲧与大禹是黄帝后代,而黄帝是有熊部落首领,部落附近有具茨山。元朝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确切指出:“大隗山,即具茨山也”。《禹州市志》及历代考古也证明,具茨山就在禹州城西北。

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在禹州颍河两岸,考古学家发现下毋、谷水河、瓦店、吴湾等多个上古遗址,距今4000多年,与大禹处于同一时代。二里头遗址等夏朝遗迹出现在河南,并非偶然。

第二版,大禹故乡青海

这一版本出人意料,但却有一定的史料记载,汉朝陆贾《新语·术事》中记载“大禹出西羌”。魏晋皇甫谧在《帝王世家》中注解:“孟子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出西羌,是也”。

问题在于,西羌范围太大,很难圈定具体位置,甘肃、青海等都有可能,但考古或许揭开了真相。

本世纪初,在青海民和官亭镇,考古学家挖出一座上古灾难遗址——喇家遗址,被誉为“东方庞贝”,先民遭遇瞬间灾难而死,从而留下生前举动,该遗址距今4000余年,与大禹治水时间高度重合。探究之后发现,原来附近黄河积石峡地区,突然爆发了一场大地震(震塌了喇家先民住所),导致黄河断流,形成了堰塞湖,9个月之后洪水奔流而下,这可能就是史前大洪水的前因。

《尚书·禹贡》中记载夏禹“导河积石”,学者判断“导河积石”就是在积石峡,因而大禹故乡在青海。

第三版,大禹故乡都江堰

汉朝扬雄的《蜀王本纪》记载,公元前3376年的六月初六,大禹出生在广柔县西70里,“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学者考证指出,广柔县是现都江堰市、汶川一带。

众所周知,都江堰地区水流较多,容易引起水患,大禹是否就在此治水?根据蜀地史书记载,李冰治水之前,还有鳖灵治水、杜宇治水、大禹治水等。《蜀王本纪》中就记载,大禹治水著名的经验就是“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以疏导为主的治水经验,对后来李冰治水影响深远。经过大禹、李冰等无数代人的功劳,最终才形成了都江堰市目前的无坝引水工程。

川大历史学教授彭邦本认为:禹王宫、龙池景区的禹王庙等,以及唐代诗人在游览龙池时留下的诗作《禹庙》,这些都说明大禹诞生都江堰。

第四版,大禹故乡汶川

战国《竹简记年》中记载:“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已,修已背剖而生于石纽”。上文魏晋皇甫谧在《帝王世家》中注解也提到“孟子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

问题在于:石纽在哪?

《蜀王本纪》中指出:“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唐代顾胤在《括地志》中记载:“石纽山在汶川县治西七十三里”。如今,在阿坝州汶川县绵池镇境内,山岸壁立之间,“石纽山”三个大字耀耀生辉。

大家看出玄机了吧,都江堰认为大禹是都江堰人,汶川认为大禹是汶川人,而偏偏史书上都有“靠边”的记载。这里面的套路很简单,就是争夺大禹故里,为经济利益服务。但不管如何,史书上的确差不多有“大禹故乡汶川”的记载。

第五版,大禹故乡北川

《蜀志》记载:“蜀之石泉,禹生之地。”《禹庙记》说:“石泉之山曰石纽,大禹生焉。”

所谓石泉,其实就是北川。北周564年,置北川县,因县西北有北川城而得名。唐朝贞观八年(634)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并北川县入石泉县。直到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彼县设置在先,乃复名北川县。

令人头疼的是,与汶川一样,在北川县禹里南一里许,石纽山巍然屹立,巨石上也刻有“石纽”二字,据传是汉朝杨雄所写。

所以,北川、汶川、都江堰紧挨着的三地(见上述地图),都可能是大禹故里。但对这三座城市而言,大禹故里只有一个,自然要争破头。

一件记述大禹治水故事约2900年前铸有98字长篇铭文的西周(suí)公盨,近日入藏保利艺术博物馆并对外展出。其上铭文记述了“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等内容,文辞体例前所未见,被学者们称誉为“金文之最()”。它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将极大推动中国古史研究,堪称近年来重大文物考古新发现。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就是一本专门记述地理情况的书。该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山脉、河川、疆界、贡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历史事实被记录在很多古籍中,《尚书》以及《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等记载非常详细。

《史记·夏本纪》“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司马贞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亦称“ 女娇”、“ 女趫”。《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尚书·虞书·益稷》篇云:“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华阳国志·巴志》:“ 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

《庄子·天下篇》:“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书》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四天,便出发治水,儿子夏启呱呱堕地,他没有见过一面。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中所载,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都表示出大禹在治水中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和间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

大禹治水故事最早的出自哪里?

大禹治水 处理洪水 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