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必读的是那些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4收藏

古代读书人必读的是那些书,第1张

参考《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大概能得出元明清三代的古代文人要做的功课。

用红楼梦影射的清代背景,权富人家比如贾府培养下一代的流程来简单捋一下:

一、家学内容:

学龄前由内亲内眷(姑、姨、姐)开蒙,教“字号”(即单字的大字)。注:似乎别人家也有父母教的,但是这家只让内亲内眷教。

六学入家学

1念书:

六学开始:《三字经》、《小学集解》、《龙文鞭影》、《幼学琼林》。

八岁开始:四书、《孔子家语》、《孝经》。

十岁开始:《诗义折中》、《书经图说》。并开始学对对子与缀句,进而诗赋。

十二岁开始:《周易折中》、《礼记》、《春秋》、《尔雅》、《说文》。

十几岁开始:《古文观止》、《古文释义》、《文章轨范》、《古文笔法百篇》、《古唐诗合解》、《赋学正鹄》、《骈体文钞》、《六朝文絜》、《昭明文选》。

再之后:前三史、《资治通鉴》、《通鉴辑览》、《纲鉴易知录》、《史论》。

2习字:

六学开始描红,用自家某代祖先特制的四孔格,共三十二字。

八岁开始小楷行书:先选《词林二妙》中一家学习,再临唐晋小楷。

以清代家庭教育比较正统的汉族读书人子弟为例说明,因为这个最为常见。(将家子弟另外有一套培养方案。还有些特殊出身的读书人比如满人考翻译科的,学习的内容也不一样。)

 二、清代教育质量比较好的省份的童生考上秀才和举人之前的训练流程·是什么样的?

一个家长教育观比较有追求(就是说至少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储备文官,不只是考上就好)的小孩,是这样培养的:

四岁发蒙认字,用《千字文》等蒙学书籍。

认了字,开始读《孝经》、《大学》、《中庸》,建设基础三观。每天先温习旧书,能背诵串讲则过关,旧书温完,上新书。

其次《论语》《孟子》,建设深度价值观和人生观。七八岁左右要过学、庸、论、孟四书关。

先读孝、学、庸,后论、孟,这个先后顺序一般不能颠倒。

接着过五经关:《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建设高阶世界观。这些读完差不多就十五六岁了,可以去试试考秀才。个别奇葩会专攻一下礼学(把《周礼》《仪礼》都读了)或者专攻春秋学(《左传》外再合读《公羊传》《谷梁传》)所以那种某清代名儒十几岁就遍读十三经的说法,只要这个学生比较勤快,家里看得紧,不冶游浪费时间,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里要管得足够紧,对于没有读书传统的人家,或者家长光挣嚼裹就不容易的人家,真的太难太难了。

三、日常生活:

先带背书,背通了才能上新书。讲解新书时,普通老师会给你讲经书的朱熹注解,文艺老师会给你讲经书的汉晋旧注和唐人义疏,二逼老师会夹带点私货讲讲国朝和前朝大儒的议论。

至于教科书,如果你是书院学生,不一定要自己家里买套书,政府给各州县书院都分发这套教材,可以到书院里去看的。再说了,没有书可以去抄书借书蹭书啊!

书背完了,年纪小的小屁孩念对句;大孩子要学写诗(因为无论考秀才举人进士,都要考试帖诗的!规定很严格,要专门训练,背韵部、历代名作)那些蒙学小书之类其实是教人从浅到深学写试帖诗的。为什么以前科举要考写诗而今天不考?试帖诗格式既然有定规,考官细读一下还是能批改得过来的;当代高考的考生那么多动辄几十万,改格律诗改得过来吗?

四、还有一些特殊小技能,比如:

记住本朝的讳字(皇上的名字和同韵部的字,用了同韵部的字考试时也要被斥退的),知道某些特定的格式怎么写(例如,知道提到“天神”“上帝”时要抬几格,提到“皇帝”和“朝廷”分别要抬几格)。

写一手圆筋光黑大的小楷也很重要!非常重要!特别是会试和殿试。

反面例子:龚自珍因为字写不好没能进翰林,恨得不行。

正面例子:乾隆朝某年状元秦大成会试倒数第一,因为房师的嘱咐苦练写字,居然殿试逆袭抡元。

读经是输入的话,写文章就是输出。记得以前看过的资料中,正式开笔写文章(就是学做“制艺”),智商正常的同学,在十二三岁以后可以达成这个人生成就。个别十岁前能写文章写诗的小朋友,大家会颂称之为神童。

五、下面是选修课:

小学(四部分类算在经部,但其实不是经学,是经学附庸,比如《说文》《尔雅》),子学(常用的是《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和史学(前四史和国朝故事)。有追求的同学还是得学,因为越是高级别的考试,越要考策论甚至当朝政事!

(前朝末代探花商衍鎏先生说了,这种时间紧迫、书写繁重、打腹稿时间有限的变态考试也有应付的办法,就是提前分门类别押题,然后各题目预先拟个底稿,再写点套话。无论如何总得有点料在胸中才能写得来腹稿吧。)

数学?是重要选修课(文科生请勿抱侥幸心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平面几何总要的,不然经书中涉及计算的部份怎么办?再高阶一点的,下面请听题:

”问:扬子云不读非圣之书。圣之训通,其能成一家言者即圣也。诸子之学,亦宜涉猎。……天文之学,古重占验,《黄帝》、《巫咸》、甘、石 《星占》 何不见于 《艺文志》《灵台秘苑》、《开元占经》 犹可循览欤“

这是孙星衍在山东学政任上出的观风题。

(观风题性质类似于现代的高考模拟题,省学政大人到属下各县巡视所出,秀才在考乡试前都要做。)

这个还不够酸爽的话再来一个当时文风最盛的省份的乡试真题,不是上面的模拟题了: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凡见于经传者,其词可举欤?

众星之名有以国与人为名者,有以官与爵为名者;中星之义,有以午为中者,有以未为中者,其故可考欤

占天以二十八宿为纲维,分度以赤道为则,而唐一行考四宿分度与古不同,至宋皇祐初又与唐异,绍圣间惟有四宿与旧法合。《宋中兴天文志》 云“黄道横络天体,列宿躔度随岁差而增减”,顾有谓五十年退一度、百年退一度者,有取前二说中数谓七十五年退一度者,又有谓恒星东行、岁本无差者,其说可详欤?

句股算术,西法较古术为密,言天得诸实测,言算取以捷法,如平圆浑圆、八线三角,其详可推欤?

后有取古法 《九章》 句股测量与新法相较者,且有以西术易 《九章》 者,其要可稽欤?

伏读 《御制数理精蕴》,通中西之异同,阐天人之微奥。宜何如悉心研究,以襄敬授人时之至治欤?“

这是嘉庆九年江南乡试的第三场,经史时务策论体第三道,共六个小题,都做完才能给分。那一科的解元叫李兆洛,赏拔他的考官叫张敦仁。

物理的话考到的概率同数学,建议改用“博物学”这个概念,《诗经》、《尔雅》、三礼里面很多有关内容,所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基础教育是开蒙到你考上秀才为止,执行者是家庭教师或者私塾(第一阶段)。

高等教育是你成为秀才到考上举人为止,执行者是县立书院和私立书院(第二阶段)。考秀才和举人,训练目标是写制艺、试帖诗、策论。在清代的话,一般人参加科举考试,考到举人就妥妥地够用了,个别文风不盛的边塞之地,本县能有考上秀才的考生就算胜利;会试和殿试真的只是少数人的事,不要以为全国生员都铁了心要成进士。

一部份没有经济压力的举人(称贡士)进京参加会试,这类考试性质是选拔有正式编制的国家公务员,不需要再专门接受教育了,只有临考前的补习(第三阶段)。

会试通过,成进士之后,才能冲刺高级政务官,不是进士出身,想做高官,非常困难。考会试和殿试,则专门训练策论和书法。

相关用书有哪些?

明代主要是用国家官修的《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当基本教材。有明一代,治经取士,几乎都以这套教材为根本。不过,后代学者们考证出来《大全》是抄袭元人成书,不但违反学术规范,而且有学无根底之嫌。考生也不认真读四书原文,而是记诵经注,预先成文以备场中应试。简直和现在的高考考生猛背一堆《读者》《青年文摘》风格的范文预备高考作文一样,对学养没什么好处。因此顾炎武吐槽:

《大全》出而经说亡。

《四库提要》批评是:

《大全》出而捷径开,八比盛而俗学炽。

另有选修课教材若干。《大明会典·学校》:

国家明经取士,说书者以宋儒传注为宗,行文者以典实纯正为尚。今后务将颁降《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及当代诰、律、典制等书,课令生员诵习讲解,俾其通晓古今,适于世用。

所以就不要批评当时考试不关心时务了!当然实际讨论政务时,是笔砚党还是真的能干事的,那就两说了。

清朝则稍微讲点学术道德,雍正朝开始海宇平定后,另外编了本朝新定教科书。比如三礼类用钦定周官义疏(2册) 、钦定仪礼义疏(2册) 、钦定礼记义疏(3册) ,这是《钦定国子监则例》里规定过的教材,不是说唐人疏比较绵密,宋人说义理可观,格调比较高,你就能随便用,不是这样的!

儒家儒家

      早上醒来,可以静静的在我黄绿色的沙发上打坐几分钟,这对我而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愿每一个清晨我们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厚爱和温暖。早晨有阳光,有小草和大地,️有清脆的鸟鸣,更有清新味道的空气。

      单位的厨房,我一碗小米粥,一小碟朴素的黄瓜和凉拌的土豆丝,想起师父说,吃饭时吃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叶一粒的生命会在我们的吃饭中长成感恩的花朵。

      宁姐一身粉色的职业女装,微笑的时候宛若仙子轻盈自然,我坐在办公室桌前开始阅读一份关于饮水的设计报告。

      无事静坐,有福读书。文字是有力量和加持的,前几天买了一本郭继成教授的书,在路过街边的旧书店时淘到一本《说文解字》,设计师的朋友帮我买到一本《中华五色》,在每一个文字中,尽显祖先的智慧和恩德。

      祝亲爱的朋友们,早安吉祥,清新自在,阖家安乐。空闲时静坐,好好读书和生活。

上述文字所描述的动物是羊。解释如下:“莫道唯有读书高”理解为“读书不为最”,也就是“羊”字去掉了“、”,剩下“二十一”,符合聪慧的条件。“塞翁失马却得福”理解为“塞”字中的“土”去了,补上“羊”字。“玉环得宠又失娇”理解为“玉”字中的“王”去了,补上“羊”字。

名言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9、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2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中国现代名言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西方名言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古诗

1、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4、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5、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6、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7、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对联(有些不是)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朱熹为白鹿书院题)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杜甫)

养心莫若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石韫玉)

读古人书

友天下士

(包世臣)

世间唯有读书好

天下无如吃饭难

(包世臣)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

恨无十年暇,尽读其书

(包世臣)

少年说剑气横斗

长夜读书声满天

(李文田)

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姚文田)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传为明代 顾宪成作)

窗间白发催愁境

烛底苍头劝读书

(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书从疑处翻成悟

文到穷时自有神

(郑板桥)

读书不知味

不如束高阁

(袁枚)

读书已过五千卷

此墨足支三十年

(袁枚)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金圣叹自题书斋联)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孙中山)

至乐无声惟孝悌

太羹有味是读书

(鲁迅 三味书屋木刻对联)

都无做官意

唯有读书声

(蔡元培自撰联)

闭户读书真得计

当官持廉且不烦

(增国荃)

读书身健即为福

种树华开亦是缘

(吴廷康)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飞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徐特立)

板凳要做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

绝交流俗因耽懒

出卖文章为读书

(郁达夫)

有打瞌睡豪杰

无不读书神仙

有奇书读无他好

与古人游何所期

好书悟后三更月

良友来时四座春

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多读书

文要醒人方为贵

论当济世始称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谜语

单字谜 安下心来读书 (猜字谜)谜底: 今

单字谜 春随流水去,送来读书声 (打一字)谜底: 梳

诗文谜 东林岂止读书声 (打五言唐诗一句)谜底: 风流天下闻

成语谜 读书不误人 (打一成语)谜底: 开卷有益

成语谜 读书成才 (打一成语)谜底: 不学无术

古今人名 刘项原来不读书 (打《三国演义》二人物)谜底: 王双、文丑

春风吹又生(书名)谜底:复活

采访员金榜挂名时(书名)谜底:官场现形记

打不打(书名)谜底:战争与和平

大个子一向领先(书名)谜底:高老头

悔不用心早读书(字谜)谜底:诲

谜题:关公和张飞 (打一法国名著)

谜底:红与黑

谜题:旧账不勾销 (古代著作)

谜底:史记

谜题:仁人志士皆已逝 (鲁迅作品)

谜底:二心集

谜题:皇帝亲笔 (古代著作)

谜底:后汉书

谜题:一生为官廉当先 (打一古籍)

谜底:清史

谜题:下不着地 (打一台湾小说名)

谜底:失火的天堂

谜题:相如引车避匿 (打一世界名著)

谜底:威廉·退尔

谜题:阴阳易法 (打一小说名)

谜底:家变

谜题:由于远视眼而戴 (打一清代小说)

谜底:镜花缘

谜题:一载 (打一古代著作)

谜底:石头记

谜题:一旬 (打一小说名)

谜底:减去十岁

谜题:舍武当,转爱琴。 (打一古籍)

谜底:山海经

谜题:子产 (打一书名)

谜底:一个人的诞生

谜题:一字师 (打一古代著作)

谜底:梅花易数

谜题:破镜重圆 (古代著作)

谜底:再生缘

谜题:智斗 (打一书名)

谜底:动机与人格

谜题:自言自语 (打一书名)

谜底:我是一片云

谜题:游记 (古代著作)

谜底:水经注

谜题:再加工 (打一外国名著)

谜底:复活

歇后语

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

读《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独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独眼龙看书——斜视

道士念经——照本宣科

耗子啃书--咬文嚼字

井底下看书——学问不浅

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盲人读书——瞎摸

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猪八戒读书——竟充识字的

古代读书人必读的是那些书

参考《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大概能得出元明清三代的古代文人要做的功课。用红楼梦影射的清代背景,权富人家比如贾府培养下一代的流程来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