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和洪洞有什么区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6收藏

赵城和洪洞有什么区别,第1张

1、地理位置不同

赵城镇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北端,东接兴唐寺,北连霍州市,南与大槐树镇接壤,西与堤村乡隔汾河相望。

洪洞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东隔霍山与古县交界,西靠吕梁与蒲县相连,北与霍州、汾西县为邻,南与尧都区接壤。

2、级别不同

赵城镇是镇级别,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

洪洞县属于县级别,管辖赵城镇,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

3、面积不同

赵城镇总面积88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000亩。

洪洞县国土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万亩。

-赵城镇

-洪洞县

  洪洞大槐树,又称古大槐树,山西大槐树,位于中国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是明代的一处移民基地。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使农业有所恢复。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了“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担埃岸喔鱿厥小! ≡谥泄狈降厍罅康拿窦浼移住⒈淖柿嫌邢晗讣窃兀诘胤街救纭段孪刂尽贰ⅰ侗Ψ嵯刂尽贰ⅰ赌粝刂尽贰ⅰ兜し缦刂尽贰ⅰ渡棠舷刂尽贰ⅰ渡窖粝刂尽返榷济魅芳窃亓嗽谏轿骱槎创蠡笔飨录幸泼瘛V两裨诤颖薄⒑幽稀⑸蕉⒍钡鹊厍粤鞔乓痪涿褚ィ骸拔饰依霞以诤未Γ轿骱槎创蠡笔鳌W嫦裙示咏惺裁矗蠡笔飨吕橡傥选薄! ∠衷诠糯蠡笔魑泄遥矗良堵糜尉扒轿魇∥奈锉;さノ弧C磕暧校玻坝嗤蛉饲巴扒雷妗9糯蠡笔鳎殖坪槎创蠡笔鳎挥诤槎聪爻潜倍锏募执逦鞑嗟拇蠡笔餮案雷嬖澳冢饫锼淙幻挥惺裁春晡暗慕ㄖ遣宦垩虾亩欤故强崛鹊难紫模慰吐缫锊痪械母呈獯剩惴ⅰ耙荚础敝那椋械难鐾呕保袒妇炝担镁貌豢侠肴ァ! ≡┠辏甓酝庥帽阅谑敌忻褡逖蛊龋又苹戳饔蛩植欢希⒒钠等裕沼诩て鹆嗍嗄甑暮旖砭鹨濉T枰圆斜┑恼蜓梗蚨岬氐氖馑乐绞庇蟹⑸06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ycgk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余下全文>>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一句话是“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在元朝末期,连年发生动乱,人民苦不敢言,朝廷更是用强硬手段继续压制,使得大家全都开始反抗,阶级矛盾一触即发,后来洪灾的出现,更是毁了无数的家园,蝗灾也紧接着到来,局势混乱无法控制。大家唯一不能舍去的东西也被夺走,彻底是光着脚开始跑。时间走到明朝时期,朱元璋成为皇帝,乱是控制住了,但遗留问题也越发严重,很多地区都被荒废。在这之中有个好地方没被波及到,那就是山西省。洪灾、蝗灾对山西的影响不大,在加上那时山西本身经济底子就硬,外面的难民一听山西是个好地方,都纷纷跑到山西。开始扎根生活,一时之间山西的人口急剧增长。土地荒废、经济瘫痪成为朱元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于是他便想出了百万移民的办法,逼着这些人离开山西,分散到全国各地生活。迁徙前前后后经历了四十多年,上百万人口参与其中。而大槐树为什么有如此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政策出来后,很多人都不愿意走,官府便贴出了告示,接受移民的人,留在家中等通知,不接受的人便要在三天后前往洪洞大槐树下集合,统一反馈意见。其实这是个套,十万人在大槐树下等来的是官府的胁迫,反抗严重的人则会被绑起来,震慑他人。就这样大家只能在大槐树下开始办移民的手续,就这样离开自己根,踏上未知的路程。人的情绪动物也会感知到,老鸹也发出了哀鸣,让人更加难受。当年的洪洞大槐树在之后的一次洪灾中被冲垮了,不过后来在原地方又重新种植了一颗,所以现在去那也还能看到大槐树。

收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中,从散乱的明代档案里,索章摘句,缀辑编录,笺注出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

移民分别迁至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

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

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

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笔者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

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陕西、甘肃、宁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

河南的移民要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这和两河流域的水灾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战场相吻合。

河南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有106个县(市):郑州、荥阳、开封、平顶山、洛阳、焦作、鹤璧、杞县、尉氏、新郑、登封、兰考、中牟、新密、巩县、新乡、卫辉、封丘、获嘉、温县、济源、博爱、辉县、原阳、武陟、盂县、沁阳、修武、安阳、范县、台前、滑县、浚县、内黄、清丰、濮阳、长垣、汤阴、林州、商丘、永城、睢县、宁陵、民权、周口、商水、扶沟、西华、太康、郸城、项城、许昌、漯河、鄢陵、郾城、襄城、鲁山、长葛、临颍、叶县、宝丰、陕县、禹县、驻马店、确山、西平、汝南、新蔡、上蔡、信阳、息县、固始、泌阳、正阳、新县、罗山、商城、南阳、方城、唐河、新野、邓县、淅川、南召、桐柏、镇平、内乡、西峡、三门峡、义马、盂津、汝州、汝阳、栾川、灵宝、渑池、偃师、伊川、宜阳、洛宁、卢氏、新安、淇县、嵩县、郏县、舞阳。

山东最初主要分布在鲁西北一带,这主要是因为元末明初山东的战乱和黄河泛滥都在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但经过明初的再迁移,移民就分布到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了。

山东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在92个县(市):济南、历城、章丘、长清、青岛、胶南、胶县、即墨、淄博、枣庄、滕县、德州、宁津、商河、济阳、禹城、夏津、陵县、齐河、武城、广饶、滨县、垦利、阳信、沾化、利津、博兴、惠民、潍坊、潍县、诸城、郯城、安丘、临朐、寿光、高密、益都、烟台、牟平、文登、莱阳、栖霞、掖县、荣城、莱西、招远、黄县、临沂、沂水、日照、平邑、沂源、沂南、莒县、莒南、费县、泰安、莱芜、新汶、肥城、平阴、宁阳、东平、济宁、兖州、鱼台、嘉祥、汶上、曲阜、邹县、菏泽、郓城、巨野、单县、曹县、鄄城、梁山、定陶、东明、聊城、东阿、临清、莘县、金乡、微山、阳谷、冠县、高唐、邹平、无棣、威海。

京、津、冀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129个县(市),主要为:北京、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通县、大兴、房山、天津、静海、武清、宝坻、宁河、蓟县、石家庄、唐山、灵寿、束鹿、晋州、赵县、井陉、获鹿、新乐、正定、深泽、无及、赞皇、元氏、栾城、平山、张家口、怀来、蔚县、张北、宣化、涿鹿、怀安、滦平、隆化、丰宁、万全、迁西、迁安、昌黎、卢龙、滦南、遵化、玉田、乐亭、滦县、丰南、安次、三河、霸县、固安、大城、秦皇岛、安乎、交河、肃宁、文安、永清、保定、涞水、阜平、唐县、徐水、高阳、沧州、青县、海兴、任丘、武邑、故城、冀县、丘县、鸡泽、临西、任县、涿县、定兴、安新、蠡县、博野、定县、涞源、新城、完县、清苑、满城、沧县、东光、河间、献县、衡水、饶阳、阜城、景县、枣强、深县、武强、邯郸、永年、曲周、魏县、成安、大名、涉县、广平、临漳、磁县、武安、邢台、柏乡、隆尧、南宫、巨鹿、沙河、临城、新河、清河、广宗、内丘、威县、南和、南皮、盂村 自治县。

皖、苏、鄂、湘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62个县(市),主要有:合肥、马鞍山、长丰、蚌埠、六安、明光、定远、淮北、安庆、铜陵、宿州、砀山、萧县、灵璧、怀远、滁州、凤阳、和县、泾县、寿县、亳县、蒙城、利辛、睢宁、阜南、南京、徐州、连云岗、丰县、沛县、盱眙、大丰、铜山、泗阳、沐阳、如皋、清江、江都、襄阳、武汉、十堰、孝感、大悟、荆门、监利、沔阳、郧县、均县、随县、随州、枣阳、宜城、保康、光化、钟祥、长沙、株洲、郴州、郴县、桑植、襄樊、邳州。

陕西、甘肃的移民分布在关中地区,宝鸡地区及邻近山西地区多一些,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山东、河南间接迁移去的。

其主要分布为:西安、铜川、宝鸡、岐山、武功、眉县、三原、户县、蒲城、韩城、大荔、合阳、白水、澄城、银川、青铜峡、石咀山、麟游、兰州、甘谷、天水、张掖、镇原、扶风、彬县、米脂、绥德、吴堡、周至、民乐、景泰、中卫、兴平、乾县、会宁、榆林、武威、商州、固原、华阴、古浪、洛南、商南、山阳、丹凤、城固、威南、靖远、平凉、庄浪、渭南。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西有34个县(市)、内蒙古8个县(市)、辽宁11个县(市)、吉林3个县(市)、黑龙江3个县(市)、广西1个县。

其分布为:太原、五台、平定、寿阳、代县、交城、祁县、阳城、灵石、平遥、清徐、忻州、大同、浑源、应县、朔州、榆次、太谷、介休、阳曲、阳泉、定襄、榆社、原平、平鲁、阳高、盂县、汾阳、孝义、运城、静乐、长治、潞城、晋城、呼和浩特、包头、固阳、凉城、丰镇、清水河、商都、兴和、沈阳、大连、清原、抚顺、丹东、鞍山、辽阳、海城、凌原、锦州、建平、长舂、四平、洮安、哈尔滨、鹤岗、嫩江、北流县。

为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明朝的移民条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

注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为了避免骨肉的再次分离,纷纷被迫痛苦地更姓易名,于是就从一些家族中分离出多个姓氏。

据记载:“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一村。

而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骨肉分离、天各一方,被异地安置了。

如,据家谱资料统计,山东境内的广饶陈官乡古氏与昌乐朱刘镇古氏、寿光田马乡古氏、五莲县古氏等,均来自于山西洪洞县古氏一族。

还有大部分不忍分离被迫改姓的。

如魏氏、刘氏)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曹县《魏刘氏合谱》)

另在河南黄县就有魏姓与马姓,陈姓与邵姓,周姓与单姓,温姓与王姓都是异姓同宗。

类似这种情况,在河北、山东也不胜枚举。

在河北省河间县一带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在山东“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在河南省永城“崔、谢、张、陈是弟兄”等说法。

在豫东和鲁北,关于“打锅牛”的传说,也广为流散。

相传,洪洞县有牛氏五兄弟,在集结于大槐树下后,方知同姓不能同迁一地。

五兄弟深知自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便匆忙将一口大锅砸成五瓣,各执一片,以备将来做为续祖寻亲的标记。

时间是弥合心灵创伤的最好药剂。

但在历经六百年风雨后的当今,豫鲁某些农村牛姓素不相识的长者们,见面后还要问“打锅不打锅?”如双方都说“打锅”,便认做同宗一家……

在冀、豫、鲁,关于“打锅牛、打锅常、打锅张、打锅郭、打锅申等传说也广为流传。

河南宜阳县孙氏、陕西省洛川县杨氏也有先祖打锅的传说。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现代的辉县人,尤其是居住县城东北六公里的常村郭姓居民,他们所有的记忆,最远追溯到五百年前那个令人作呕的明王朝初年。

其他姓氏家族,根据族谱可知端倪。

如河南辉县的《穆氏家谱·序》中云,穆氏于永乐年间,“自……洪洞县乱柴沟初迁河南卫辉……穆家营庄,历居数世。

至万历年间,又迁于获邑西北隅距城十五里穆家营”。

迁往山东地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黄泛区的东昌、济南、兖州、青州等府,涉及今天山东的六十多个县市。

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也有以故土的县名为名的,如丁官屯、随官屯、胡官屯、李营、屯留营、长子营等。

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序》也记载: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

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五百余年依然存在。

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光祖、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

山东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还记载了“一枪王”的故事。

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

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为庄子起名为“一枪王”。

这个庄子风水实在不错,“左山东右直隶,乃两省之边界;前雍水后沙山,为一方之胜地”。

于是王氏建阳宅(村庄)于河北,建阴宅(坟地)于河南,兄东弟西,六门同居。

“后繁衍到二十余世,仍然是衣冠峥嵘,宗族旺盛,由“一枪王”变成了“千家王”。

但是,门户虽别,乃是一家之人,后人虽多,“乃不忘一枪之王”。

古槐,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而渐渐长大,古槐也成为历史的见证。

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

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

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亳西名门。”河南省濮阳县习城乡胡寨村胡氏祠堂内始祖像两旁的对联写道:上联是“永言孝思”,右联是“念先祖离洪洞单车匹马昔时苦”,左联是“怀世宗居曹州枝繁叶茂今日荣”。

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河南偃师县寇店韩寨村《赵氏宗谱》说:始祖兄弟四人,起名“经、营、槐、显”,“显”意为“乡”,合起来就是“经营槐乡”。

陕西省蒲城县城东北约十公里的金栗山下,有一个保持着明清风貌的村庄——山西村。

这是一个保留着原始城墙的长方形村落,村庄坐东朝西,有东西城门两个,城墙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已有数十米坍塌,但仍有大部分保存了下来。

尤其是东面、北面的城墙保存基本完好。

其中西城门洞高约六米,门楣上方嵌有一青色碑石,上书“三槐并茂”四字,字呈红色,旁有“大清咸丰元年重修”字样。

据介绍,山西村是明初一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至该村。

这一王姓家族共有弟兄三人,老大留在山西本地,老二迁至此地,老三迁至白水。

门楣上书“三槐并茂”即为弟兄三人家族兴旺,事业发达之意。

槐指山西大槐树。

因而,蒲城的山西村也是明代人口大迁徙的历史见证。

据村史记载说,该村迁址不久,经常有土匪、强盗来村庄骚扰,后在一王姓老者的倡议之下,全村村民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齐心协力花五年时间修筑城墙。

清咸丰九年,又置铁门一对,使西城门洞有两道城门,坚不可摧。

西城门洞上方有三间大房,解放前还有乡 在其上办公。

山西村的城门东西相对,门洞深约七米,门洞里原有两道门,由于时年已久,门已不存,然而安装门的青石门礅、门柱洞、门杠插孔依然保存完好。

穿过门洞走进村子,一条中心道路将村子分为南北两半,村不大,东西长约二百余米。

城堡内共有二十八户居民,其余人已搬至城外居住,以王姓为主。

这个村在当地俗称山西堡(bǔ)子。

村外人称进村为“进城”,村内人称出村为“出城”。

在山西村的城西门外五十米处,有一座陈旧的王氏祠堂,这里是村民一年一度举行聚会、搞年拜的场所。

在王氏祠堂内现存有碑石,上面清晰地记载着祠堂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

这一记载也说明了到清代康熙四十三年王氏家族已在该地成为一大户。

河南省南乐县福堪乡才丈村,杨氏的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

当时杨氏兄弟二人,老大迁到今县城北坟上居住,老二便到今才丈。

老二到新居后,在住地周围栽了许多杨树,希望杨姓也和杨树一样,能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老二的精心培育下,不久杨树长大成材。

老二以为这才仅仅是新生活的开始,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他盼望成材的杨树继续成长,就以此给自己的村子起名叫“材长”。

至清朝末年,演化为今名才丈。

才丈的杨姓至今已传二十四代,有二百多户人家。

当年山西移民东来时,大多异姓结伴而行,共同觅地建村聚居,因此新建之村多冠以姓氏。

当时山东省西部有几户杨姓人家在朝城北约三华里处定居,取村名杨庄,后又有史姓人在附近建村,因其地比较低洼,便取村名“史家洼”。

初建村落,难免缺这少那,遇上许多困难。

移民来时,一般只带些衣物锅碗,农具则一无所有。

后来慢慢置办一些,一时也很难齐备。

特别是大件农具,价格较高,购买不易,往往要节衣缩食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购进一件。

当时杨庄人经过几年努力,联户拴了一辆大车,一时买不起牛,外村人便把杨庄叫“杨没牛”。

史家洼则只买了一头牛,多年没能拴起车,外村人便戏称其“史没车”。

可喜的是,一个有车没牛,一个有牛没车,这种“瘸腿”现象却促成了两村自发的联合。

两村把车和牛配起套来,轮流拉土、送粪、运庄稼、串亲戚,协调得如同一个村,赶上大忙季节,两村相互推让,尽量让对方先用。

杨家用时,总是用好草好料喂史家的牛,连一下重鞭也舍不得打,生怕弄掉一根牛毛;史家用时,尽量少装载,走好路,遇上坎坷道,就牵牛慢行,惟恐弄坏了杨家的车。

这样合作了几年,牛养得膘肥体壮,车保养得完好如新。

史杨两村亲密无间的合作,在朝城一带传为佳话。

史家因地处低洼,每逢水患,就去杨家躲避。

后来,史家迁居到邻村,杨庄村址也有变更。

不论地理位置如何变化,史杨两家却始终保持着友好的睦邻关系,从古至今,相沿不衰。

源于京剧《苏三起解》里的一句唱词:“洪洞县里无好人” 剧本里唱的是洪洞县衙里没好人,后来人们传成洪洞县里没好人了。 明代正德年间,北京前门怡春院姑娘苏三与落榜书生王三公子一见钟情,两人一起相处了半年,风花雪月,非常浪漫。王三公子钱花完后,被人从怡春院里赶了出来。苏三异常心痛,从此茶饭不思,无心梳妆,于是被老鸨卖给了来自山西洪洞县的马贩子申鸿。后来申鸿被人害死,苏三被诬告成杀人凶手,关进了监狱。县官被卖通后,苏三屈打成招,判了死刑,只等秋后问斩。这所关押苏三的监狱非常有名,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县级监狱,在中国古代监狱史的研究上很有价值,因为苏三曾在此关押,现在通常叫作"苏三监狱"。苏三的故事后来被编成了戏曲,戏名叫作《玉堂春》,是中国京剧里著名的传统曲目。这曲戏里叫作"苏三起解"的一段唱腔最为有名,演的是苏三被押解赴京时的情景。当时苏三唱道:"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各位父老听我言"苏三还曾悲奋地唱道 :"越思越想越伤情,洪洞县里无好人!"。这一句"洪洞县里无好人",后来传遍全国,人人皆知,洪洞县于是乎成了"坏人窝"的意思,人们不但常常以此取笑洪洞县的人,还把坏人集中的地方也叫作"洪洞县",这使洪洞县的老百姓很难堪,也很不服气。 其实这里有一个问题:苏三是被当时少数洪洞县官员陷害,与洪洞的老百姓无关,为什么苏三要骂所有的洪洞县的人呢?照理苏三不会无缘无故地把洪洞县的所有"父老乡亲"一棍子打死。 问题出在人们对"县"字意思的理解上。"县"的繁体为"县", 原为"悬挂"的意思,《说文》中说:"县,系也。从系,持县会意。"如《诗魏风伐檀》中有"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又如《国语晋语》:"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县",这里的县都是"悬"的意思。县又假借为“寰”,为州县的县 [county],是为行政区划单位。县制起源于春秋,推广于战国,定制于秦代 。县是诸侯掠土,列国争霸的产物 ,约公元前690年首先出现于楚国 。设县是作为一项控制新征服地区的权宜之计,因为新近征服而且较远,故临时设一机构以"糸之",因此名"县"。战国后 ,成为较定型的地方区域 制度 。秦代设县,直属中央,分上、中、下三等。以后历代都长设不废,为中国最基本的基层行政单位。中国2000多年的县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郡、道 、府、州 、省 ,下接乡 、里、区、村、甲、闾等。我们现在通常把县理解为一级行政区划,一般指的是该县所管辖的全部区域。其实县所指的对象范围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所以县就有多层意思。县首先是指"县治"、"县衙",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遂缚诣县"。这里就是说把人绑了送到县衙里去。我们现在的口语里通常说"县里派来的"、"县里来的通知"等等,无疑都是指县一级的行政单位,是从"县衙"派生出来的。县其次是指"县城",即县治所在的城镇。我们通常说"到到县里去",就是到县城里去。县最后才是指"县域",即一县级行政区内之所有范围,这是我们现在通常所用的意思。如"苏三监狱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境内",这里的"洪洞县"就是指洪洞县所管辖的整个区域了。 其实"省"字的意思也比较类似。 省现在主要指中国元代以后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制度。在古代,王宫禁地称省,如"省中"。魏晋时期,于中央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辅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省始成为中央官署名称。金熙宗完颜亶于天会十五年(1137),在刘豫齐国故地置行台省 。以后,地方遇有重大事务,中央常遣尚书省官员坐镇地方便宜行事,称行尚书省事。不过金代的行尚书省,仍是中央在地方的临时派出机构。元承金制。忽必烈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改地方行尚书省为行中书省。随着疆域的开拓和政局的稳定,至成宗大德年间,在全国共设11个行省,行省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明初,仍沿袭元制,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朱元璋认为行中书省的权力太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首先采取措施削弱地方权力。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至明末,全国共设置承宣布政使司13个。清代建立后 ,在关内地区 ,设置行省,改承宣布政使司为省。除明代原设13省外,顺治元年(1644)改明代北直隶为直隶省,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共15省。以后历代沿用下来,这就是现在“省”的来历。所以省的意思原来是指宫中禁地,后来指中央行政机关,元以后又指最高地方行政机关,都是属于官署。后来省所指的范围扩大到指整个省级机关所在地,即省城。如1922年发生的"省港大罢工",这里的"港"就是香港,"省"则是指广东省城广州,不是指整个广东省。在我们今日的口语里面也还通常说到省城去是"到省里去"。而现在,省的意思大多情况下是指省级行政机关所辖的所有区域。高中课本《中国古代史》里介绍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时说"乡试在省举行",这里的省当然也是具体指省城。因为这个意思现在用得少了,所以有人说"乡试在省举行"是病句,后来课本在省字后面加了一个"城"字。其实这句话也不算是错的,只不过省的这个意思现在用得较少,以至引起误解了。 由此看来,苏三说"洪洞县里无好人",并不是说的整个洪洞县上上下下都 没有好人,而是指洪洞县衙门里头没好人。这话在当时是一点也不过分的,不能说苏三说话太极端。倒是大伙儿把意思弄错了,既使洪洞县的老百姓蒙受不白之冤,又让苏三得了个冤枉了好人的罪名。 参考文献: 百度

我们常常听北方人说,他们的祖先来自洪洞大槐树,很多人都纳闷了为什么北方的人的祖先会来自一颗大槐树下面了。这其实和明朝的移民政策有关,当时官府的人要人们在洪洞的大槐树下集合,然后这些百姓在士兵的押送到被移民到其他地方,所以北方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洪洞大槐树。

元朝末年,朱元璋等起义军纷纷起来反抗元朝,这场反抗战争一共打了17年。长久的战争导致很多地方尸横遍野,很少有居民居住,这种情况也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他自己也说元末的战争让中原许多州人烟稀少。

朱棣上台之后,他把首都迁到了北京。河北这一带由于长年的战争,也没有什么人。朱棣一看这种情况是不行的,没有人怎么发展农业。所以,他下令将山西的农民迁到河北来,或者是其他没有什么人的地方。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山西这块地方易守难攻,所以其他地方都有战乱。这个地方却相对和平,所以人口非常多,一些其他地方的人要跑去山西避难。在接到朱棣的命令之后,山西的官府就让人们去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集合,办理移民手续。接着大家就在士兵的监护下,到了其他地方。通过这种方式,明朝将人口分散到全国各地,有利于各个地方的发展。

所以,现在北方就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来自洪洞大槐树的,并且代代相传。

当年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壮观的迁移,因为他的规模很大、对后人的影响也是颇深,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搬移。而这次迁移的原因是因为在元朝时期,黄河水泛滥成灾,摧毁了很多村民的庄稼,也淹没了许多的村民,可谓是十分的惨不忍睹。许多人被迫出逃,以至于很多村落都没有老百姓在居住,有些有人的村落,村民也因为染上疾病而去世,最后也变成了废墟。

再加上当时战争在黄河平原地带,使得居民四处逃难,造成没有多少居民在黄河地带了。正好另一边山西这个地方有崇山峻岭作保护屏障,使得敌方很难攻打,才导致了那么多的村民逃难至此,使得山西的人口暴增,而其他地方荒无人烟。中央才就此决定立刻组织移民。

但是因为战争频发,很多百姓都不愿意走出这个资源丰厚的地带,所以明朝朱元璋对迁移者制定了优惠政策,只要你迁移你就可以获得朝廷拨发的路费、帮助你耕地的牛和种子,并且你三年不用交税。

当时官兵贴出公告,不管你愿不愿意迁移都必须到大槐树下(也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报道才可以,于是第二天很多人都来到了大槐树下,没想到政府出动大批军队包围了这里,强迫百姓进行迁移,违令者全都会抓起来,拖着走,于是所有的人只好开始迁移了。在明朝像这样的迁移不下18次,每一次都是轰动的、规模庞大的,出动官兵也是挺多的。

山西洪洞历史名人:舜、皋陶、师旷。

1、舜

今洪洞县城东北20公里圣王村,传说为舜诞生之地,城西15公里处有历山,建有神立庙,并有 舜井、舜田(亦名象耕鸟耘区)、象窝沟、神象岭、百鸟峰等遗迹。

城西10公里万安建有圣母行宫,城南10公里羊獬村为舜妻娥皇、女英娘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四月二十八日羊獬和历山村民都举行隆重的娥皇、女英省亲活动,此一习俗已延续四千余年而不衰。

舜,有虞氏,名重华,又称虞舜。“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约生活在公元前22世纪前后。

2、皋陶

皋陶,传说中少皞氏支裔,东夷部落首领。

父大业,生陶,封皋,故称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曾任舜帝时掌管刑法的士(狱官之长),明五刑,弼五教,以正直著称,据说他有一头独角兽名獬,能明善恶,辩忠奸,见到有罪的人便用独角去顶,此即所谓“神判法”,后被禹选作继承人,因早死,未继位。

今县城南12公里有士师村,即为皋陶出生之地,该村原名为皋陶,后因其为士师之官,故改为士师,县城南15公里处,有羊獬村,为传说中羊生獬的地方。

3、师旷

师旷(前600~前530),春秋晚期晋国著名音乐大师,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字子野,因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又称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洪洞县城东南10公里师村为师旷故里,师旷墓犹存。

临汾市洪洞县介绍:

洪洞因城南“洪崖”、城北“古洞”得名,西周时洪洞为杨侯国,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洪洞为杨县,隋义宁二年(618年),改杨县为洪洞,沿传至今。

洪洞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华人老家”,境内有250多处人文名胜及自然景观,从远古神话传说到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仅《中国历代名人词典》所列的26位远古人物中,有一半之多在洪洞都能找到其活动遗迹。

洪洞大槐树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民间祭祖圣地,被誉为“根祖圣地”“天下故乡、华人老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