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雅士都是如何“玩茶”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1收藏

宋代文人雅士都是如何“玩茶”的?,第1张

宋朝,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西方学者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在那个年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追求一种雅致诗性的生活状态。

而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说明了那个年代喝茶的流行。《茶录》和《大观茶论》亦成了文人茶道所遵循的规则。

一、宋代的文人雅士们都是如何“玩茶”的?

如果说,唐代的煎茶侧重于技艺,那么宋代的点茶,则更讲究意境了。点茶,是宋人雅致生活的集中写照。三五成群去斗茶,茶点的好,在朋友中就很有面子。如果又能在茶汤之上写诗作画(谓之分茶,又称为茶百戏),那就更被惊呼神人了。

点茶:

人行草木间即为茶,宋人把心中的山水草木,泼在画里,也点在茶里。

1、炙茶:取出茶饼,陈茶用沸水浸泡一下,刮去膏油一两乃止,以钤钳之,微火炙干,当年新茶则直接碾茶。

2、碾茶:以净纸密裹槌碎,碾成粉。

3、罗茶:以细密为佳。

4、候汤:活水点茶,用木炭烧水,水烧至边缘泛蟹眼小泡即止。

5、熁(xie)盏:用开水温盏预热。

6、点茶:量茶约68克,先注汤调膏,再注入水,边注水边用茶筅环回击拂,汤上盏四分则止,面色鲜白,著盏为水痕为佳。

二、斗茶: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都好茶道,流行斗茶,在点茶时文人雅士们比较茶汤,同时吟诗作赋,在茶汤上作画,一比高下。斗茶可谓风靡一时。

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

斗茶从准备之初,共有五个步骤。首先要有个茶饼。

1炙茶

先将茶饼“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然后用微火炙干。新茶一般不炙。

2碾茶

用干净的纸包裹,槌碎,然后碾细。若过夜,则色昏。

3罗茶

碾好的细木过筛,筛上粗末再碾、再罗。

4、烘盏

凡是点茶,必须先烘盏使之热。如果盏冷,茶就浮不起来。

6、点茶

先投茶,然后注汤,调成膏状。

后来这种饮茶方式传至日本,演变为当今日本的“抹茶道”,流传至今。

三、茶趣☛斗茶令与茶百戏

斗茶令,即古人在斗茶时的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茶百戏,又称汤戏或分茶,这是点茶的极致了。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即将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

在宋代,茶百戏可不是寻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人杨万里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戏能使茶汤的汤花瞬间显示瑰丽多变的景象。若山水云雾,状花鸟鱼虫,如一幅幅水墨图画,这需要较高的沏茶技艺。

茶百戏要求,在点茶的汤花上迅速做出各种文字和图案,这个时间极短,难度极大,最终效果类似我们见到的咖啡拉花。你可以想象一下咱们现在的咖啡拉花。完全可以媲美。

在宋代,基本的情况就是,茶是天下通行的饮品,除了文人雅士的讲究,百姓日常生活不能缺了它,待客也不能缺了它:“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解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是名山。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显出灵异。

以山水起兴,引出陋室。仙和龙暗喻道德高尚的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但主人的品德是高尚的。

突出陋室主人的道德高尚,表达“陋室不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描写清幽雅致的自然环境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与我交往的都是博学的人,而无浅薄的庸人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以往来的鸿儒衬托陋室的博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可以谈谈素琴,读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表现陋室主人怡然自得、轻松超脱的生活情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四川扬子云的亭子。

以古代贤人自比,表现高尚的品质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以圣人之言作结,说明陋室不陋。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生动描绘和高度赞赏,极力形容陋室不陋,书写了作者高洁雅致的胸怀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安于清贫淡泊生活的人生态度。

美哉宋代风雅人生 史学家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赵宋之世也。」宋代经济富足,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情趣促成宋朝文化高度的的繁荣,宋人且以精神文明享受着美好而风雅的人生。 平民家庭受文人的影响,也仿效其焚香、挂画、插花、点茶等生活四艺,民众生活的空间就是文艺的空间,充满活力。宋代,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品味的朝代。 北宋.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优雅的灵魂 宋代文人有ㄧ个优雅的灵魂,懂得闲适的慢活,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经典宋画,宋徽宗〈文会图〉便可一览宋人的优雅闲情。图中几案上琳琅满目,各式瓜果美食、茶器、酒樽罗列整齐,气派非凡。宾客相互寒暄谈笑,气氛欢愉。侍者们点茶、分酌、奉茶,井然有序。 宋代品茗有道是「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大观茶论》提到茶器时就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白色汤花与黑色兔毫茶盏,黑白分明,明艳照人。宋代文人从日常中的细节静静品味着生活的真谛,自然而然的成就了极简极雅的宋代美学。 陶朴瓷妍玲珑心 宋时风雅已然远去,然而点茶、焚香、插花、挂画之中所蕴涵的生活意趣,却并没有随着时间走远,我们依旧可以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之所在。 北宋 青白釉瓜形盖罐 莹润清透湖水出,玉洁冰清似有灵。 瓜熟自有芳香溢,圆融本是赵宋情。 这件瓜形盖罐,釉光莹亮,釉面泛着水灵的韵致,如冰似玉,既得白瓷之无瑕娴静,又展青瓷明艳风采,瓜蒂造形罐盖唯妙唯肖,更添佳趣。 宋 青白釉蝴蝶结饰瓜棱形水注 水注本姓汤,全名汤提点, 蝴蝶结饰巧,影青开慧眼。 本件青白釉蝴蝶结饰瓜棱形水注,具有标准的宋瓷风华,形制兼有唐风,别出心裁的蝴蝶结饰精巧灵活,平添了几分秀雅端庄,与莹润的青白釉气韵一致,相得益彰。 南宋 吉州窑褐釉黑彩「寿山福海」铭茶盏 江南望郡吉,法效百工才, 盏底梅花开,云中福寿来。 这件吉州窑褐釉黑彩茶碗,碗内壁先施褐釉,釉上以黑彩在碗心着梅花一朵,并加放射状直线到碗口,四朵云纹中,个别墨书写了「寿、山、福、海」四个字,笔法有劲,字字有力。又颇具祝贺生辰,福寿绵长之意。 南宋 吉州窑白地褐彩奔鹿花卉纹长颈瓶 鹿与爵禄总相连, 神采飞扬吉州窑。 开光奔鹿瓶造形独特,釉色明亮干净,纹饰组合十分丰富。颈部,腹部勾绘两开光,开光内雄鹿衔草奔跃,外以缠枝卷草纹为地,整体画面强而有力,充满吉州窑的独特风情,欣赏把玩,很是赏心悦目。 宋画中常见文人焚香热 在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中,宋徽宗一身道士装扮,树下抚琴,旁边有一雅致的香几,几上放置一个小巧精美的白瓷香炉,轻烟袅袅,仙气飘飘。焚香盛行,各式香炉当然也成了皇室贵族和宋代文人心爱及重视之物。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鬲式炉 青铜本刚强,金炉生紫烟。 粉青自温柔,龙泉展玉颜。 三足炉器形仿商周青铜鬲的样式,腹至足部凸起的三条棱线,模仿青铜器出筋的装饰效果;棱线处因为不易停釉,釉层较薄,透出白色胎骨。整体外形颈直腹圆,对比成趣,凸显鬲式炉饱满圆润的风采。通体光素无纹,造形沉浑静穆,色泽淡雅若露,一如温柔敦厚之谦谦君子。 四方神灵,五谷丰登 天上人间,历史文化,神话神兽,幸福美好,长寿吉祥。古人凭着万能的双手,揉着对天地的敬仰,捏塑出了青鸟来探看,白鹤寿绵长的祈愿。「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宋 青釉褐彩四神灵谷仓一对 像两座巍峨耸立的建筑一般,罐盖似屋顶凸脊六棱华丽如塔,塔顶(盖钮)各立一昂首展翅的禽鸟;神采各异,极目四望,一派机警之姿,善尽守护之责。禽鸟与盖缘卷云坡檐,上下对应,精巧夺目。久观之悠然神往,如展读一册精美的图画册,深深陷入那遥远的故事中…… 堆塑龙虎纹的青釉谷仓,又有龙虎瓶,日月罐的别称,造形上,常以「多角」为饰,「角」在浙(古越地)发音与「谷」谐音,美化之外更祈盼多「谷」丰收,谷仓储存谷物或钱币,也储存了无限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传统的图腾塑在罐身,把玩在手,刻在心中。 金 磁州窑白釉红绿彩观音坐像 观音呈自在坐姿,右腿屈起,左腿自然下放,放在盛放的花卉青草台座上,自在安祥一如草原中现身的观音,慈眉善目,面容恬静柔美,雍容典雅,以慈悲、智慧及女性的母爱感化世人,普渡众生。 观音通体施白釉,洁白盈润的釉色如白玉一般,红绿彩绘自然描绘点染,丽而不俗。服饰综合汉服韵味与草原风情,用色大胆缤纷而不失端庄秀雅,展现民间艺术特有的豪放与朴实的风格。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 宋代磁州窑画风多元,不拘一格,民窑瓷器尤其不受宫廷规范制约,取材于生活所见自由奔放,自然而然的展现出宋代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富足美满。 金/元 磁州窑黑釉剔花婴戏莲纹罐 莲花伴婴洁净生,牡丹护儿富贵来。 古雅朴拙罕见珍,黑釉剔花心底白。 本件黑釉剔花婴戏莲纹罐造形端庄典雅,整体线条流畅、强韧有劲,釉面厚润,黑白分明,构图生动活泼,表现了磁州窑黑釉剔花的高度技巧,风韵迷人真乃罕见珍品。 良辰美景何需盼,尽在朴实雅淡中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汝窑天青的神秘淡雅,胜天下一切之波光潋艳,让人爱不释手,竞相模仿千年而不得其半,然而宁静如天青绝不是宋瓷唯一的色彩。 宋代生活宋人情,宋代色彩宋人韵,世界巅峰宋代瓷。耐人寻味历千年而不衰,只因那一颗玲珑心。 宋钧窑天蓝窑变浅紫釉仰钟式花盆 五代 越窑刻花出筋双系盘口瓶 南宋 官窑出戟觚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中,涌现出无数文人墨客,因其学识文采造诣颇高,也可称之为古代的一股“清流”。绝大多数文人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也不同于朝廷百官的“权力至上”,他们只沉醉于自己“诗词歌赋”的世界中,日常生活里的爱好也颇为文雅,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一二。

古代文人墨客

雅兴之一:以文会友

  以文会友是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一种盛大聚会。在《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曾如此记载,"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思就是:君子用文章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的帮助来培养仁德。这也从侧面表面了以文会友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传统形式。它根源于传统礼乐文化,催生了许多千古流芳的诗篇佳作,促进了古代诗歌形态的发展和诗歌创作的繁荣,在中国古代诗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也成为古代文人的一大雅兴。

论语史料

雅兴之二:饮酒吟诗

  忆往昔,古代文人墨客中,不爱饮酒之人少之又少,无数传世佳作,实则都是在饮酒之后所作,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诗仙李白便是其中之一。遇到知己时,他会“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仕途之路顺畅时,他会“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仕途之路较为坎坷时,他愤然写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千古诗句;为朋友饯行时,他用“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来抒发离别之情。可以说,在李白的一生中,从来都离不开美酒相伴。而饮酒吟诗也成为众多文人墨客的另一大雅兴。

李白画像

  当然,除了以上这两种较为广泛的文人雅兴外,还有其他种种。不过,今天笔者要介绍的重点并非是这些雅兴的种类,而是堪称古代文化圈中最为雅致的一位文人,此人就是明代藏书家、戏曲作家高濂。他生于嘉靖初年,生活于万历年前后,他不仅能吟诗诵曲,还精通医理,擅长养生。不过,他最令人赞叹的便是那些众多的生活爱好了。诸如藏书、赏画、论字、侍香、度曲等等高雅兴趣可谓相当之多。那他究竟有多雅呢

  追求雅致的慢生活

,中国古代文人是这方面的典范。

  清代张潮写的《幽梦影》是古代文人慢生活理论的代表作。张潮认为: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张潮所说的闲,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闲工夫,二是有闲心情。有闲工夫则时间上可以放慢;有闲心情则心理上才能追求慢生活,因此张潮所说的闲,绝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进取的,有了闲情,有了逸致,人们才能从容地、舒心地享受人生、思考人生、超越人生。

  唐人李涉有首《登山》: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昏昏沉沉的日常生活使人似醉若梦,由于春天即将过去,诗人很勉强地去登山观景,一个偶然的机遇,在长满翠竹的寺庙庭院里,和一个世外高僧谈经论道,于是感受到了忙里偷闲慢生活的快乐人生。

  宋代理学家程颢则把慢生活和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比如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道通天地,思入风云,富贵不*,贫贱有乐,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同样,孔子在《论语》中表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像程颢、颜回所追求的不仅是对日常功利的超越,对贫贱困境的超越,而且表现了古代文人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高雅境界和慢生活中的快乐。

  《无门关》第十九则有首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诗生动地描绘了禅宗以平常心悟道的慢生活。

  忙里偷闲,闹中取静,利名休竞。有限光阴,无涯尘事,贪爱何时尽。无情乌兔,催人早老,暗里换了绿鬓。此形骸,假合幻化,算来有甚凭准。随缘度日,和光同尘,惹甚闲愁闲闷。富贵由天,荣华是命,休更劳方寸。心中无事,眼前清净,俱是快活时景。你若待,般般称意,耐心。  所谓慢生活当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忙里偷闲的慢时间、慢节奏、慢动作,慢心情。因而慢生活是从容的生活,诗意的生活,超越的生活。

宋代文人雅士都是如何“玩茶”的?

宋朝,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西方学者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在那个年代上至达官贵人,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