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道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4收藏

陶道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陶道穴的定位 9 陶道穴的取法 10 陶道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陶道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陶道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陶道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陶道研究进展 171 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172 治疗间日疟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陶道 1 拼音

táo dào

2 英文参考

Táodào GV13 [中国针灸学词典]

táodà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1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1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陶道 汉语拼音 Taodao 罗马拼音 Taotao 美国英译名 Seeking Path 各

号 中国 GV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2 富耶氏 IVG12 德国 LG12 英国 Gv13 美国 Go13

陶道为经穴名( Táodào GV13,DU13)[1]。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1]。陶道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1][2]。古时以两丘相重累曰陶,颈七胸一两椎棘突较大,是督脉脉气通往神明之府的通道,故名陶道[1]。陶道穴主要用于外感及心神等疾患:如头项强痛,恶寒发热,胸痛,神经衰弱,癔病,骨蒸潮热,盗汗,肺结核,脊强汗不出,疟疾,头痛,热病,脊强,咳嗽,气喘,癫狂,痫证,瘛疭,脊项强痛,角弓反张,脊背酸痛,目眩,虚劳,精神分裂症,脊项强急,颈肩部肌肉痉挛,感冒,颈椎病等。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陶道,在大椎节下间,督脉足太阳之会,俯而取之。

5 穴名解

古时以两丘相重累曰陶,颈七胸一两椎棘突较大,是督脉脉气通往神明之府的通道,故名陶道[1]。

陶,《说文》:“陶,再成丘也,言丘上更有一丘也。”陶即陶冶,引申为治疗,又陶指陶灶。道,道路。本穴与任脉之璇玑,前后相应。璇玑在星象为北辰之枢。于此喻督经之气如羊角直升,缘身柱,上巅顶,下前额,循鼻入齿,衔接任脉下行,再缘督经循环不已。在古代观点,物体旋转最速者莫过于“陶钧”。中国古代谈天地运行称为“运转鸿钧”,即天体运转,阴阳迭更之意也。本穴之取喻于“陶”者,即法陶钧之居中旋转牵动四旁也。旋转则必生风,故其旁下之穴,名日风门。有名医取陶道治眩晕极效,以其有调于人体大气循环也。又见有人用本穴治疟疾,亦本其斡旋大气之理,调解阴阳,使不偏盛也。考其所治诸症,均属全身疾患,如时疫、感冒、发热、恶寒、四肢无力、百节酸痛、烦满、瘛疭,惧皆有效。是其所关者大,所应者普也。譬如旱涝不均,得大气斡旋,则风雨调顺矣。故所治症多关整体,非仅限于局部也。故取譬陶钧之旋转,而名之以陶道。[3]

注:陶钧:古法制造陶器之转盘机也。其机上设平板,下有机轮,踏动机轮,牵引上板平转,置陶泥于板上,工人以手楷而模之,泥坯随盘自转,可使随意光匀。凡诸盘碗盎盂,埏埴以为器者,皆取制如此。[3]

6 特异性

陶道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

7 所属部位

胸椎[4]

8 陶道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陶道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下凹陷中[5]。

陶道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俯卧取穴[1]。

陶道穴位于背部第一、二胸椎棘突之间[2]。

陶道穴在督脉的位置

陶道穴在胸椎的位置

陶道穴在胸椎的位置

陶道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陶道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9 陶道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陶道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先取大椎穴,从大椎向下摸1个棘突,当棘突下间凹陷中取穴[6]。

快速取穴: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垂直向下推1个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陶道穴[7]。

10 陶道穴穴位解剖

陶道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一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8]。

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一肋间动脉后支[2]。

11 陶道穴的功效与作用

陶道穴具有解表清热、截虐宁神的功效。

陶道穴有解表清热、安神定志等功用[1]。

陶道穴通窍于上,主清热散风、扶正祛邪。所治之证多关整体,犹如陶冶,为火气所通之道。[3]

12 陶道穴主治病证

陶道穴主要用于外感及心神等疾患:如头项强痛,恶寒发热,胸痛,神经衰弱,癔病,骨蒸潮热,盗汗,肺结核,脊强汗不出,疟疾,头痛,热病,脊强,咳嗽,气喘,癫狂,痫证,瘛疭,脊项强痛,角弓反张,脊背酸痛,目眩,虚劳,精神分裂症,脊项强急,颈肩部肌肉痉挛,感冒,颈椎病等。

陶道穴主要用于外感及心神等疾患:如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痛、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及骨蒸潮热、盗汗、肺结核、脊强汗不出、疟疾等[1]。

陶道穴主治头痛、疟疾、热病、脊强[9]。

陶道穴主治咳嗽,气喘,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癫狂,痫证,瘛疭;脊项强痛,头痛,角弓反张,脊背酸痛;目眩,胸痛,虚劳,骨蒸潮热,疟疾[6]。

陶道穴主治发热,疟疾,头痛,项背强痛;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2]。

脊项强急,头痛,热病,颈肩部肌肉痉挛,疟疾,感冒,癔病,颈椎病。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微向上斜刺05~10寸[1][9][2]。

斜刺05~1寸,针刺时有酸胀感,向下或向两肩、两上肢扩散,甚至向全身发散[6]。

注意: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10]。

132 灸法

可灸[1][9]。

可灸或药物天灸[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14 陶道穴的配伍

陶道穴配合谷、风池治外感发热[1]。

陶道穴配腰奇、人中、内关、丰隆治癫痫[1]。

陶道穴配大椎、阴郄治虚热[1]。

陶道配神堂、风池,有祛风散寒的作用,主治洒淅寒热,颈项强痛,头昏头痛。

陶道配肺俞,有清热宣肺的作用,主治咳嗽喘疾。

陶道配曲池、风池、合谷,治外感发热[6]。

陶道配灸身柱、肺俞、膏肓,冶虚损五劳七伤[6]。

陶道配风池、支沟,治头项强痛[6]。

陶道配间使、内关、大椎、曲池,治疟疾[6]。

陶道配腰奇、水沟、内关、丰隆,治癫痫[6]。

陶道配风门、身柱、至阳、后溪,治头顶、脊背强痛[6]。

15 特效

陶道穴是一个能让人快乐的穴位,常按可使人心情安静踏实,精神得到愉悦[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重目暝,凄厥,寒热,汗不出,陶道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重目瞑,洒淅寒热,脊强汗不出。

《针灸大成》:主痎疟寒热,洒淅脊强,烦满,汗不出,头重,目瞑,瘛疭,恍惚不乐。

《类经图翼》:一传此穴善退骨蒸之热。

17 陶道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证明,电针陶道、大椎穴治疗慢性气管炎不但能迅速减轻临床症状,而且对肺功能、心电图、免疫功能也有显著改善[3]。

171 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针刺陶道可使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多。有人研究针刺大椎、间使、陶道等穴,治疗间日疟,治愈率为835%。在针刺前和针刺治愈后再连续针刺3d,进行植物血凝素(PHA)皮内试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揭示针刺能够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6]

电针家兔“陶道”穴组,可使白细胞总数着增,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加强,抗体效价升高[1]。

172 治疗间日疟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风府 41 风府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风府穴的定位 47 风府穴的取法 48 风府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风府穴主治病证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风府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风府穴研究进展 415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4152 对血压的影响 4153 调整胃功能 415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415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5 经穴别名·风府 51 大杼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特异性 56 大杼穴的定位 57 大杼穴的取法 58 大杼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大杼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大杼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大杼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514 大杼穴研究进展 5141 对钙代谢的影响 5142 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 5143 对肺功能的影响 5144 治疗支气管哮喘 5145 治疗慢性支气管 5146 治疗颈椎病 5147 治疗麦粒肿 5148 治疗牙痛 5149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1410 治疗坐骨神经痛 51411 治疗牙痛 51412 治疗麦粒肿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风府 1 拼音

fēng fǔ

2 英文参考

Fēngfǔ GV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zhù BL11 [中国针灸学词典]

fēngfǔ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风府:1经穴名;2经穴别名。

4 经穴名·风府

穴位 风府 汉语拼音 Fengfu 罗马拼音 Fengfu 美国英译名 Windy Prefecture 各

号 中国 GV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5 富耶氏 IVG15 德国 LG15 英国 Gv16 美国 Go16

风府为经穴名(Fēngfǔ GV16)[1]。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属督脉[1]。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1]。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1]。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41 风府穴的别名

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

4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

43 穴名解

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1]。

风,即六*之一,为百病之长。府,有聚会之义。风指阳邪,风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至。本穴在项后发际上1寸,大筋间宛宛中,在脊关节之最上,与风池、翳风相平,本穴居其正中。犹统领风穴之衙府,风邪内传之门户也。缘风邪中人,多先舍于腠理,腠理内应三焦,三焦为六腑之一,卫气之所应也。为风邪最易储积与治风所宜取之处,故名风府。杨上善曰:“风府,受风要处也。”[2]

44 特异性

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1]。

45 所属部位

后头[3]

46 风府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4]。

风府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5]。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1]。

风府穴在督脉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肌肉)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骨骼)

47 风府穴的取法

正坐,头微前倾,于后正中线上,后发际直上1寸处取穴。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1]。

正坐,头微前倾,当枕外粗隆直下,于后发际正中上1寸凹陷处取穴[6]。

快速取穴: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即是风府穴[7]。

48 风府穴穴位解剖

风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1]。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8]。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8]。

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5]。

4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风府穴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

风府穴有祛风邪、利机关、清神志作用[1]。

风府穴是督脉、足太阳、阳维脉之交会穴,临床擅长治内风、外风。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项强、背痛,或外感风热所致的头面五官诸疾,均可疏风解表以治之。[9]

风府穴为十三鬼穴之一,名鬼枕,意谓本穴具有醒脑开窍、熄风宁神的作用,故可治疗肝风内动,上扰神明之癫狂、痫证、中风。[9]

风府穴为风邪聚结之处,又乃风邪侵袭人体之门户,故以祛风而擅长,临床可以治疗内风、外风等多种病证[9]。

风府穴为足太阳经、阳维脉、督脉之会穴,有清热散风,化痰开窍之功[2]。

后脑与颈项最容易受风邪之侵犯,而其间之诸风穴(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秉风等)也为治疗风邪所必须。[2]

410 风府穴主治病证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及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等[1]。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8]。

风府穴主治癫狂,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鼻衄,鼻塞,聋哑,咽喉肿痛,头痛;项强,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等[6]。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5]。

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失音,头痛,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 。神经性头痛,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感冒,癔病。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5~1寸[5]。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8]。

针尖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1][6],深度应根据患者颈围的粗细掌握[6],一旦出现肢体麻电感应立即退针[6],不可再行提插 [6]。

注意:

禁深刺[5]。

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1]。

不可深刺,以免伤及深部延髓[8]。

由于针尖向上深刺易入枕骨大孔,因此,针刺时以针尖朝向口与鼻尖方向较为安全。本穴深刺时一般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来自项韧带,然后是落空感,第二个阻力感是硬脊膜。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针尖不要穿过硬脊膜,以防刺伤延髓。[6]

4112 灸法

可灸[6]。

不灸[1]。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穴禁灸,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2]

412 风府穴的配伍

风府穴配风门、风池、列缺、合谷、复溜治风寒感冒[1]。

风府穴配后溪治后头痛[1]。

风府穴配阳谷治目妄视、狂走[1]。

风府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 伤肌肤经络。

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风府配风池、水沟、太冲、合谷,治小儿惊风[6]。

风府配大椎、本神、身柱、腰奇,治癫痫[6]。

风府配百会、太阳、风池、昆仑,治头痛[6]。

风府配承浆、天柱,治头项强痛[6]。

风府配哑门、廉泉,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6]。

413 特效

双手拇指指尖相互叠加向下,用指腹揉按风府穴,有酸痛、胀麻的感觉,每次揉按1~3分钟,可治风邪而致伤风感冒、发热、鼻塞等疾病[7]。

414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灸甲乙经》:足不仁,刺风府。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及目妄见,刺风府。暴喑不能言,喉嗌痛,刺风府。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聚英》: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

《扁鹊心书》: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

《针灸大成》: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415 风府穴研究进展 415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针刺风府、哑门,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经两个月治疗后,测得血凝固程度降低,纤溶时间显著缩短。说明针刺风府、哑门有促进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作用,有利于脑出血部位血块的溶解、吸收。[6]

4152 对血压的影响

风府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针刺家兔“风府”,发现连续针刺5次(每日1次),在末次针后3h,脑皮质、肝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3h,皮质下组织和肾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出现增高。[6]

4153 调整胃功能

针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1]。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6]。

415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针刺动物风府,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2]。

415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连续针刺家兔“肝俞”“足三里”“风府”5~7次,可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1]。

5 经穴别名·风府

风府为经穴别名,即大杼穴[1]。出《医心方》卷二。

穴位 大杼 汉语拼音 Dazhu 罗马拼音 Tachu 美国英译名 Great Slaughter 各

号 中国 BL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V11 富耶氏 V11 德国 B11 英国 B11 美国 BI11

大杼为经穴名(Dàzhù BL11)[10]。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大腧(《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本神(《西方子明堂灸经》),百旁(《杨敬斋针灸全书》),风府(《医心方》)。属足太阳膀胱经[10]。大杼是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10][11][4]。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10]。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51 大杼穴的别名

背俞(《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大腧(《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本神(《西方子明堂灸经》),百旁(《杨敬斋针灸全书》),风府(《医心方》)。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病瘠。《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

53 穴名解

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10]。

大,与小对言。杼,有长义。椎骨横突,形秩整齐,有如织机之杆蓖,古称椎骨为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大杼”。即岐伯所谓:“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马元台谓:“大腧,大杼穴也。”古圣谓为穴在杼骨之端,为手足太阳及督脉三经之会。故先哲遵之为“大杼”。穴属骨会,《难经》有:“骨会大抒,骨病治此。”骨在人身,外有皮肉血脉之维护,犹如抒轴之状,且兼是穴下分出有附分,有横出经纬之意,因将此穴,名为大抒。[2]

54 所属部位

背部[12]

55 特异性

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10][11][4]。

56 大杼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杼穴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11]。

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0]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11]。

大杼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

57 大杼穴的取法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伏坐位,第1胸椎棘突下与后背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旁开15寸)取穴[13]。

58 大杼穴穴位解剖

大杼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皮肤有第七颈神经和分布著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下筋膜致密,由脂肪及纤维束组成。纤维束连于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与皮肤。副神经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连接处深进该肌下面,与第三、四颈神经的分支形成神经丛,支配该肌。针经上列结构深进,可进第一肋间隙,或经横突间肌及其韧带,如盲目进针,经胸内筋膜,穿胸膜腔至肺,极易造成气胸。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10]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第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14]。

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11]。

59 大杼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杼穴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10]。

大杼穴和肺俞配合应用,可治疗一切肺病、外感病及骨病[15]。还可治疗寒热往来之疟疾[15]。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疏调筋骨之功[2]。

510 大杼穴主治病证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14]。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头痛,鼻塞,咽喉肿痛[13]。

大杼穴主治胸肺、项背等疾患:如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肩背痛、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等[10]。

大杼穴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11]。

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等症[10]。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

3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背肌痉挛,膝关节骨质增生;

4 其它:咽炎,感冒,骨结核。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斜刺03~05寸[11]。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0]。

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肋间放散,有时可向肩部放散[13]。

斜刺05~08寸[14]。

注意: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14]。大杼穴深部位于第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故不能直刺、深刺[13]。

5112 灸法

可灸[10][13][14]。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1]。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512 大杼穴的配伍

大杼配夹脊、绝骨,有强筋骨,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主治颈椎病。

大杼配列缺、尺泽,有理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大杼配膻中、丰隆,治咳嗽[13]。

大杼配合谷、颊车,治牙痛[13]。

大杼配大椎、风池、肺俞、足三里,治哮喘[13]。

5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针灸甲乙经》:颈项痛不可俯仰、头痛、振寒、瘛疭、气实则胁满、挟脊有寒气、热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筋癫疾者,身卷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大杼。

《针灸甲乙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

《肘后备急方》:风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是妙。

《针灸大成》:主筋挛癫疾。

514 大杼穴研究进展 5141 对钙代谢的影响

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 min,进行观察,血钙浓度出现变化,留针15 min,其血钙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3]。

据报道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分钟,可使血钙增加1mg%,留针15分钟增加3mg%,再继续延长留针时间,血钙不再发生相应变动。

5142 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

对骨折患者先按照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进行治疗,观察配合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腧穴治疗,结果发现,针刺组在肿胀消退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总有效率、基本愈合率均明显优于药物组[13]。

5143 对肺功能的影响

针刺大杼可增加肺通气量,并可使针刺麻醉的患者开胸后一侧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加[13]。

5144 治疗支气管哮喘

用白芥子、甘遂等敷贴大杼、肺俞等穴,冬发喘者于三伏贴,夏发喘者于三九贴,治疗3700例,有良好疗效。

5145 治疗慢性支气管

以大杼、风门等,敷药配合微波透入,治疗300例,有良好疗效。

5146 治疗颈椎病

以大杼、天柱、风池、后溪、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4例,颈部腧穴均向棘突方向斜刺1~15寸,肩外俞向内或向外斜刺1~15寸,手法用捻转泻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配合颈部牵引[13]。经本法治疗后,临床治愈61例,占42%;显效50例,占347%;进步24例,占166%;无效9例,占42%[13]。总有效率为937%[13]。

5147 治疗麦粒肿

取双侧大杼,垂直刺人4~6分深,提针放血,不留针,每日1次,治疗麦粒肿98例,其中反复发作者68例。结果:2次治愈者40例,3次以上痊愈10例[13]。

5148 治疗牙痛

针刺大杼治疗牙痛50例[13]。结果:针刺1次止痛者35例,针刺2~3次止痛者13例,无效2例[13]。

5149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大杼配风门、肺俞等,用着肤灸、火针法,治疗30例,均有较好疗效。

51410 治疗坐骨神经痛

大杼配神阙、命门,针刺放血,治疗54例,有较好疗效。

51411 治疗牙痛

据报道,对50例牙痛患者进行检查时,大杼穴均有压痛,针刺有较好疗效。

51412 治疗麦粒肿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始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少冲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少冲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经始 1 拼音

jīng shǐ

2 英文参考

Shàochōng HT9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经始为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冲[1]。

穴位 少冲 汉语拼音 Shaochong 罗马拼音 Shaochung 美国英译名 Little Flush 各

号 中国 HT9 日本 9 法

国 莫兰特氏 C9 富耶氏 C9 德国 H9 英国 H9 美国 He9

少冲为经穴名(Shàochōng HT9)[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经始[3]。属手少阴心经[2]。少冲是手少阴心经的井穴,五行属木[2][4]。少即幼小,冲即冲要,此穴为手少阴经井穴,脉气初生,位处小指端之冲要处,故名[2]。主治心悸,心痛,心绞痛,癫狂,热病,发热,高热,昏迷,晕厥,中风昏迷,臂内后廉痛,胸痛,胸胁痛,胸膜炎,心肌炎,肋间神经痛,热病烦心,目赤,咽痛,口中热,悲恐善惊,喜怒无常,癔病,精神分裂症,悲喜无常,肘腋挛急,臂酸,掌中热,手小指拘挛,吐血,嗌干,口干热,黄疸,舌本痛,喉痹,喉炎,休克,小儿惊厥,癫痫,脑出血等。

4 经始的别名

经始(《针灸甲乙经》)。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少冲,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如韭叶。

6 特异性

少冲为手少阴心经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木。

7 穴名解

少即幼小,冲即冲要,此穴为手少阴经井穴,脉气初生,位处小指端之冲要处,故名[2]。

少,小也,幼也。冲,通达也,通行而直进也。本穴为心经之井穴。井像水之所出,如水泉突涌。也寓有冲进之意。本经之气,由其络穴通里传接手太阳经,为由阴转阳,化阴沉之气为阳春之和,迳行手太阳之经路。而本经之络穴以下各穴,则本经行气之佘,犹行驶虽停,贯力仍在也,故名之以冲,而曰“少冲”。手少阴之脉,循小指之内侧出其端,此穴适在其处,其经虽尽,而气仍冲,以交贯手太阳,故名少冲。又心主手厥阴之井穴中冲,在手中指端,此穴在手小指之端,故因名少冲。[5]

8 所属部位

指端[6]

9 少冲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少冲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4][7]。

少冲位于小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3]。

少冲位于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2]。

少冲穴在手少阴心经中的位置

少冲在上肢内侧部经穴中的位置

少冲穴的位置

少冲穴的位置(手少阴心经)

少冲穴的位置(肌肉)

少冲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微握拳,掌心向下,小指上翘,在小指桡侧,去指甲角01寸处取穴[3]。

伏掌,手小指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桡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8]。

11 穴位解剖

少冲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分布著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皮薄,由尺神经的指背支分布。皮下筋膜较致密,有少量的纤维束连于皮肤的真皮层和指骨的骨膜。除有尺神经的指背支经过外,还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背支和掌背动脉的指背动脉形成的血管网。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2]。

皮肤→皮下组织→甲根[7]。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有尺神经之指背神经和指背动脉分布[7]。

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3]。

12 少冲穴的功效与作用

少冲有清热熄风,醒神开窍的作用。

少冲有清心安神,开窍泄热作用[2]。

心藏神,乃神明之府,为情志思维之中枢,心主血脉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中心,血液循行脉中,赖心气鼓动周流全身,营养机体,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温补少冲可治疗心阳虚衰、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络瘀阻等引起的心神疾病[8]。

少冲为心经之井穴,配五行属木,故本穴具有泻心火、熄肝风之特点,可主治热病及神志病属于肝风内动或肝阳扰心者[8]。

少冲穴可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之肘臂、手腕、手指疾患[8]。

少冲为手少阴经之井,有回阳救逆之功,主治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热病,昏厥,皆取其冲通而和之力也[5]。

少冲穴为手少阴心经井穴,为阴阳气交接之处,具有清热、急救的作用,故多用于神志异常的急救及热病[8]。

13 主治病症

少冲穴主治心悸,心痛,心绞痛,癫狂,热病,发热,高热,昏迷,晕厥,中风昏迷,臂内后廉痛,胸痛,胸胁痛,胸膜炎,心肌炎,肋间神经痛,热病烦心,目赤,咽痛,口中热,悲恐善惊,喜怒无常,癔病,精神分裂症,悲喜无常,肘腋挛急,臂酸,掌中热,手小指拘挛,吐血,嗌干,口干热,黄疸,舌本痛,喉痹,喉炎,休克,小儿惊厥,癫痫,脑出血等。

少冲穴主治心悸、心痛、癫狂、热病、中风昏迷、臂内后廉痛[7]。

少冲主要用于心胸病、热病及急救等:如心痛、心悸、胸胁痛、心肌炎、肋间神经痛、热病烦心、目赤、咽痛、口中热、中风昏迷、悲恐善惊、喜怒无常、癔病、精神分裂症[2]。

少冲主治发热,昏迷,晕厥,心痛,心悸,胸痛,癫狂等[3]。

少冲穴主治  心痛,心悸,癫狂,中风昏迷,悲喜无常;肘腋挛急,臂酸,掌中热,手小指拘挛;热病,胸胁痛,吐血,嗌干,口干热,黄疸,舌本痛,喉痹[8]。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休克,小儿惊厥,癫痫,癔病,肋间神经痛;

循环系统疾病:脑出血,心肌炎,心绞痛;

其它:胸膜炎,高热,喉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浅刺01寸[7]。

一般斜刺01~02寸[2][3]。

浅刺01~02寸,局部有胀痛感[8]。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2][8][7][3]。

142 灸法

可灸[2][7][7][8]。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15 配伍

少冲穴配大陵治心悸、心烦、胸满[2]。

少冲穴配人中、合谷、足三里治中暑、休克[2]。

少冲配心俞、内关,有清心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癫狂。

少冲配百会、十宣穴,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中风昏迷。

少冲配神门、内关、气海,治疗心悸、气短[8]。

少冲配曲池,治发热[8][2]。

少冲配支沟、水沟、太冲,治小儿惊风[8]。

少冲配阴郄,治心痛[8]。

少冲配肝俞、心俞,治目疾昏暗[8]。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舌卷不能言,善笑,取井。

《备急千金要方》:主咽酸。主胸痛口热。主心痛而寒。主太息烦满,少气悲惊。主乍寒乍热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

《针灸大成》:主热病烦满,上气嗌干渴,目黄,膈臂内后廉痛,胸心痛,痰气,悲惊寒热,肘痛不伸。

《类经图翼》:主心火炎上,眼赤。

《玉龙赋》:心虚热壅,少冲明于济夺。

《玉龙歌》: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

《医宗金鉴》:主治心虚胆寒,怔忡癫狂。

17 研究进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足通谷穴的定位 9 足通谷穴的取法 10 足通谷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足通谷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足通谷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足通谷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足通谷 1 拼音

zú tōng gǔ

2 英文参考

Zútonggǔ BL66 [中国针灸学词典]

zútōnggǔ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6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6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足通谷 汉语拼音 Zutonggu 罗马拼音 Tungku 美国英译名 Communicating the Valleys 各

号 中国 BL66 日本 66 法

国 莫兰特氏 V66 富耶氏 德国 B66 英国 B66 美国 BI66

足通谷为经穴名(Zútonggǔ BL66)[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1]。足通谷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荥穴,五行属水[1][2]。足即足部,通即通过,谷即山谷,此穴在足部本节前凹陷处,脉气由此通过,故名足通谷[1]。足通谷主治头项,下肢等疾患:如头痛,眩晕,鼻塞,鼻衄,舌肿,目赤,热病汗不出,颈项强痛,腰膝酸痛,癫狂,疝气,疟疾,头痛,项痛,目眩,目弦,项强,癫痫,现代又多用足通谷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哮喘,精神病,颈椎病,慢性胃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溜于通骨。

5 穴名解

足即足部,通即通过,谷即山谷,此穴在足部本节前凹陷处,脉气由此通过,故名足通谷[1]。

通,通畅,疏通,洞达也。谷,阴象也。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所流之荥穴,脉气通于足少阴肾经的然谷,本穴以下为“至阴”,张隐庵谓本穴“通于足少阴之然谷,故名通谷”。更以本经至此接近阴经,亦通谷为阴象之义。[3]

6 特异性

足通谷为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之荥穴,五行属水[1][2]。

7 所属部位

足部[4]

8 足通谷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足通谷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2]。

足通谷穴位于跖区,第五跖趾关节的远端,赤白肉际处。伸足取穴[1]。

足通谷穴位于足跗外侧,第五跖趾关节前下方凹陷处[5]。

足通谷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足通谷穴在足部的位置

足通谷穴在足部的位置

足通谷穴在足部的位置(肌肉)

足通谷穴在足部的位置(骨骼)

9 足通谷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第五跖趾关节前下方凹陷处,赤白肉际处取穴。

足通谷位于跖区,第五跖趾关节的远端,赤白肉际处。伸足取穴[1]。

垂足着地或仰卧位,第5跖趾关节前缘赤白肉际处取穴[6]。

快速取穴:沿小趾向上摸,摸到小趾与足掌相连接的关节,关节前方皮肤颜色交界处即是足通谷穴[7]。

10 足通谷穴穴位解剖

足通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短、长屈肌腱、小趾近节趾骨骨膜。有趾底动、静脉。分布著趾底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皮肤为足背和足底皮肤移行部位,皮厚,由足背外侧皮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的浅支重叠分布。皮下筋膜内,足趾的浅静脉注入足背静脉网的外侧,并有纤维束连于皮肤和足筋膜。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足底深筋膜,在小趾近节趾骨下方,经趾骨和趾长、短肌(腱)之间,该肌由胫后神经及其分支足底外侧神经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趾近节趾骨底的跖侧面[1]。

皮肤→皮下组织[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有趾背神经、动脉分支和趾底固有神经和动脉的分支分布[8]。

布有趾底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并有趾底动、静脉通过[5]。

11 足通谷穴的功效与作用

足通谷具有清热安神,清头明目的功效。

足通谷有泄热、安神、清头目等作用[1]。

足通谷功能除结积留饮、胸满食不化,为足部通胀消谷之穴,可与腹通谷互参[3]。

足通谷有疏风清热之功,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3]。

12 足通谷穴主治病证

足通谷主治头项,下肢等疾患:如头痛,眩晕,鼻塞,鼻衄,舌肿,目赤,热病汗不出,颈项强痛,腰膝酸痛,癫狂,疝气,疟疾,头痛,项痛,目眩,目弦,项强,癫痫,现代又多用足通谷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哮喘,精神病,颈椎病,慢性胃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足通谷主治头项、下肢等疾患。如头痛、眩晕、鼻塞、鼻衄、舌肿、目赤、热病汗不出、颈项强痛、腰膝酸痛、癫狂、疝气。疟疾等[1]。

足通谷穴主治头痛、项痛、目眩、鼻衄、癫狂[8]。

足通谷主治头痛,目弦,项强,癫狂,鼻衄等[5]。

足通谷穴主治头痛,目眩,鼻衄;项强;癫痫[6]。

现代又多用足通谷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等[1]。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哮喘,精神病,癫痫;

2 其它:颈椎病,慢性胃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2~03寸[6][8],局部有胀痛感[6]。

一般直刺0 3~05寸[1][5]。

注意:足通谷穴深部正当胫后动、静脉处,故针刺时应避开[6]。

13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14 足通谷穴的配伍

足通谷配上星、内庭,有清热凉血通窍的作用,主治鼻鼽衄。

足通谷配章门、丰隆,有健脾胃,祛痰湿,安神志的作用,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足通谷配大椎、天柱、列缺,治头项病[6]。

足通谷配太阳、攒竹、印堂、迎香,治急性鼻衄[6]。

足通谷配环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治下肢半身不遂[6]。

15 特效

常按足通谷穴,可治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身疼痛、善惊、互引鼻衄,通谷主之。狂、癫疾,阳谷及筑宾、通谷主之。食饮善呕、不能言,通谷主之。

《类经图翼》:主头痛目眩、项痛鼻衄、善惊、结积、留饮、食多不化,通谷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头重目眩。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四神聪穴的别名 6 前神聪穴的定位 7 前神聪穴的取法 8 四神聪穴穴位解剖 81 层次解剖 82 穴区神经、血管 9 四神聪穴的功效与作用 10 四神聪穴主治病证 11 刺灸法 111 刺法 112 灸法 12 四神聪穴的配伍 13 文献摘要 14 四神聪穴研究进展 141 治疗眩晕证 142 对大鼠脑组织内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143 对睡眠紊乱模型小鼠的影响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前神聪 1 拼音

qián shén cōng

2 英文参考

EXHNl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前神聪为四神聪之一,位于百会穴前1寸[1]。出《类经图翼》。

四神聪[2]

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名(sìshéncōng EXHN1)又称神聪[3][4][5]。出《太平圣惠方》。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5]。有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的功效。四神聪穴常和百会配伍治疗头部疾病;如每日揉按本穴5~10 min,有预防头痛、失眠、眩晕的作用[6]。

4 出处

《太平圣惠方》:在百会四面,各相去同身寸一寸是穴。

5 四神聪穴的别名

神聪(《太平圣惠方》)

神聪四穴(《针灸资生经》)

四穴(《奇 谱》)

四神聪穴由前、后、左、右四个腧穴组成,又将在前者称为前神聪,在后者称为后神聪[6]。

6 前神聪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前聪穴在头顶部,当百会前1寸[5][7]。

原说四神聪穴位在百会四边各开25寸[8]。今多据《太平圣惠方》定位于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8]。

四神聪(在前者称为前神聪、在后者为后神聪)

7 前神聪穴的取法

取穴时患者下坐位或仰卧位,先取头部前后正中线与耳尖连线的中点(百会穴),在其前1寸处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先取百会,于其前旁开1寸处取穴[6]。

8 四神聪穴穴位解剖

四神聪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皮肤由额神经、耳廓神经、耳小神经和枕大神经交织分布。该处血管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和顶支,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分布。

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7]。

8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枕大神经、滑车上神经、耳颞神经分布,并有枕动脉、颞浅动脉、额动脉的吻合网分布[7]。

9 四神聪穴的功效与作用

四神聪穴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

四神聪穴常和百会配伍治疗头部疾病;如每日揉按本穴5~10 min,有预防头痛、失眠、眩晕的作用[6]。

10 四神聪穴主治病证

四神聪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多梦,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脑瘫,中风,癫痫,狂乱,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四神聪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7]。

四神聪穴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狂乱等[8]。

四神聪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偏瘫、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等[2]。

神志病:失眠,健忘,多梦,眩晕[6]。

脑病: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脑瘫,中风,癫痫[6]。

其他病:头痛[6]。

保健:每日揉按本穴5~10 min,有预防头痛、失眠、眩晕的作用[6]。

11 刺灸法 111 刺法

沿皮刺03~05寸[8]。

一般沿皮刺05~08寸,针尖朝向百会[2]。

平刺05~08寸[7]。

平刺,针尖向百会方向或向四周,进针05~08寸,局部酸胀[6]。

注意:四神聪穴退针后应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6]。

112 灸法

可灸[2][7][6]。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12 四神聪穴的配伍

四神聪配神门、三阴交,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失眠。

四神聪配太冲、风池,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头痛,头昏。

四神聪配百会、合谷、太阳,治头痛[6]。

四神聪配水沟、四关(双侧合谷配双侧太冲)、十宣,治癫痫[6]。

四神聪配百会、四神聪、内关、通里、三阴交,治精神分裂症[6]。

13 文献摘要

《太平圣惠方》:理头风目眩,狂乱风痫。

《类经图翼》:主治中风,风痫。

《针灸集成》:主头风目眩,风痛狂乱。

《银海精微》:患眼疾,偏正头痛。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四神聪,奇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计共四穴。针二至三分。灸一至三壮。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狂乱。

14 四神聪穴研究进展 141 治疗眩晕证

以四神聪为主穴,治疗眩晕128例,属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合谷;痰浊内阻者加丰隆、内关;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者加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头痛加太阳点刺放血。针刺手法以强 为主,出针时开大针孔,使之出血更好,经临床观察,本法对实证眩晕效果较好,对虚证眩晕次之。

142 对大鼠脑组织内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电针“四神聪”、“百会”、“内关”等,大鼠脑组织内SOD活性上升,MDA含量明显降低,提示电针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学习能力,并能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6]。

143 对睡眠紊乱模型小鼠的影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癫病·气虚痰结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癫病·气虚痰结证的治疗 61 治法 62 针灸治疗 7 关于癫狂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癫病·气虚痰结证 1 拼音

diān bìng ·qì xū tán jié zhèng

2 英文参考

depressive psychosi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phlegm bind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癫病·气虚痰结证(depressive psychosi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phlegm binding[1])是指阳气不足,痰浊内结,以精神抑郁,淡漠少语,甚则目瞪若呆,妄闻妄见,面色萎黄,便溏溲清,舌淡体胖,苔白腻,脉滑或弱等为常见症的癫病证候[2]。

4 癫病·气虚痰结证的症状

癫病·气虚痰结证患者精神抑郁,淡漠少语,甚则目瞪若呆,妄闻妄见,面色萎黄,便溏溲清,舌淡,舌体胖,苔白腻,脉滑或弱[3]。

5 证候分析

脾虚痰结,心窍被蒙,故见上述神志失常之症。脾气亏虚,故见面色萎黄、便溏溲清。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或脉弱,均为气虚痰结之象。[3]

6 癫病·气虚痰结证的治疗 61 治法

癫病·气虚痰结证治宜益气健脾,涤痰开窍[3]。

62 针灸治疗

[3]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脾俞、丰隆、足三里、神门、心俞。

随证配穴:不思饮食者,加下脘、内关。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脾俞、丰隆、足三里健脾益气以化痰浊。心俞、神门可开窍醒神。

7 关于癫狂

癫狂(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4]、manic depressive psychosis[1])为病名[5]。是指以情感 与低落、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1][6]。出《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等篇。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7]。主要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情志抑郁,痰气上扰,气血凝滞[7]。其病变在肝、胆、心、脾[7]。癫是因情志内伤,脏腑功能失调,致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所致。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多见于青少年,治当疏肝理气,化痰开窍,以及补养心脾等法;狂证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治当镇心祛痰,清肝泻火,以及安神定志等法[7][3]。因二者在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故癫狂并称[7]。由于癫狂二证,常与气血凝滞有关,故可根据不同证候,适当参用活血化瘀之品[7]。本证多见于青壮年[7]。

现代医学中的各类精神异常及精神障碍疾患,如精神分裂症(包括狂躁型、抑郁型)、反应性精神病均属本证范畴,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感情、行为具有非现实性,不易理解和彼此分离不相协调为特点,可根据特征作不同治疗[8][7]。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神堂 41 出处 42 穴名解 43 所属部位 44 神堂穴的定位 45 神堂穴的取法 46 神堂穴穴位解剖 461 层次解剖 462 穴区神经、血管 47 神堂穴的功效与作用 48 神堂穴主治病证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492 灸法 410 神堂穴的配伍 411 特效 412 文献摘要 5 经穴别名·神堂 51 上星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上星穴的定位 56 上星穴的取法 57 上星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上星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上星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堂 1 拼音

shén táng

2 英文参考

Shéntáng BL 44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àngxīng GV23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tá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4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4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神堂:1.经穴名;2经穴别名。[1]

4 经穴名·神堂

穴位 神堂 汉语拼音 Shentang 罗马拼音 Shentang 美国英译名 God's Temple 各

号 中国 BL44 日本 44 法

国 莫兰特氏 V39 富耶氏 德国 B39 英国 B39 美国 BI44

神堂为经穴名(Shéntáng BL 4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神指神灵,堂即殿堂,心藏神,神指心,此穴与心俞平列,如心神所居之殿堂,故名神堂[1]。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咳嗽,气喘,背痛,心痛,心悸,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哮喘,背肌痉挛,肩臂疼痛,心绞痛等。

41 出处

《针灸甲乙经》:肩痛胸腹满,凄厥,脊背急强,神堂主之。

42 穴名解

神指神灵,堂即殿堂,心藏神,神指心,此穴与心俞平列,如心神所居之殿堂,故名神堂[1]。

神,意指心神。堂,是高大明敞的居室,指其犹如心君用事的明堂。心为藏神之地,此穴在第5胸椎棘突下两旁,与心俞穴平,为心神所居之堂舍,是治心病的重要腧穴,心藏神,故名神堂。[2]

43 所属部位

背部[3]

44 神堂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堂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4][5]。

神堂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5]。

神堂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45 神堂穴的取法

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俯卧位,第5胸椎棘突下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其下缘水平线与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交点即是神堂穴[7]。

46 神堂穴穴位解剖

神堂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第五肋间隙。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分布著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皮肤由第、四、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在第五、六肋间隙后方,由肩胛骨的脊柱缘、背阔肌上缘和斜方肌下缘之间围成三角区,该区为听诊最清楚部位,故命外为听诊三角。但它又是胸后壁较薄弱部位,其胸腹腔内,相对应有胸膜腔、肺、膈、肝(右侧)、胃(左侧)等器官,因此,不应深刺。

46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

46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5、第6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膈神经、肩胛背神经和第5、第6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通过[5]。

47 神堂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堂穴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1]。

神堂穴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功效[9]。

神堂穴在心俞之旁,故可治疗心脏病[9]。

神堂穴临近于肺,可治疗肺病[9]。

神堂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第2侧线上,故能治腰背部的经脉病[9]。

神堂穴有清肺宁心、理气安神作用。主治气喘,心痛,惊悸,胸闷,咳嗽,脊背强痛。[2]

48 神堂穴主治病证

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咳嗽,气喘,背痛,心痛,心悸,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哮喘,背肌痉挛,肩臂疼痛,心绞痛等。

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等[1]。

神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背痛[8]。

神堂穴主治心痛,心悸;咳嗽,气喘,胸闷;脊背强痛[6]。

神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等[5]。

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等[1]。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2 运动系统疾病:背肌痉挛,肩臂疼痛;

3 其它:心绞痛,肋间神经痛。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陶道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