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曾巩)译文赏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8收藏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曾巩)译文赏析,第1张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1

原文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2。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序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3教化,修法度4,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年。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生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5、孙膑6、吴起7、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8。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9。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总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二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

注释 1战国策:成书于战国末年,后来经过刘向整理成为三十三篇。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的游说之士的策谋、言论和活动。 2阙:通「缺」,缺少。 3明:表明。 4修:整治。法度:制度,规矩。 5商鞅:鞅卫的庶孙,喜欢刑名之学,入秦见孝公,劝说富强的方法。 6孙膑:战国齐人,师从于鬼谷子。 7吴起:魏国人,在他逃到楚国之后,做了楚国的相。 8寤:通「悟」,醒悟。 9放:放弃。绝:断绝。

译文 刘向所编定的《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说缺少第十一篇。我访问了一些士大夫家,才得到了全书,校正了书中的谬误,对那些一时无法查考的问题存疑。这样一来,《战国策》三十三篇才又恢复完整。 序言说:刘向在这部书的评论中说:「周朝开国之初,明确教化,制度完备,因此天下大治。到了后期,盛行阴谋欺骗,推行仁义的道路堵塞了,因此天下大乱。」这种说法已经很高明了。但最后却说:「这本书是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揣摩当时的君主能够做得到的事情,才不得不这样说。」这种说法可以说是被流俗迷惑,而缺少坚定的自信了。 孔孟的时代,距离周朝初年已有几百年了,旧的法令制度早已不存在,旧的风俗也已绝灭。他们二位却独独宣扬先王的政治,认为是不可改变的,难道他们是要强迫天下的君主去做后世做不成的事情吗?也只是要根据他所生活的历史时代,所遭的变化去制订当时的法令制度,使它不失去先王的治国原则罢了。 二帝三王治理天下的时候,他们的变化固然不同,他们的法制固然相异,但是他们治理国家天下的基本原则,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什么先做,什么后做,都是一样的。孔、孟二位的主张,只是这样而已。「法」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必完全相同。「道」是用来作根本的,不能不一样。这道理是不可以变更的。所以他们二位恪守这个主张,哪里是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呢?只是因为他们能不随波逐流、随声附和罢了。他们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不被世俗迷惑而坚于自信的人啊! 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却不是这样,不知道的不容置疑,只是为他们的说法容易迎合国君的心意而喜欢,他们的居心用意,只不过是侥幸谋划权宜之计罢了。所以他们高谈阔论诡谋欺诈的便利,而隐讳失败的可能;大肆宣扬战争的好处,而竭力掩盖它的祸患。那些一个一个这样做的,都有一点小利而有不能承受的大害;个个有所得,却抵不上它的损失。最后,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因此而丧身,而任用他们的诸侯和秦朝也都灭亡了。这些人是世上的大祸害,很清楚了,可是世俗之人却仍然执迷不悟。只有先王之道,随着时世适应变化,制订不同的法制,考察它没有缺点,实施它没有弊病,所以古代的圣贤,从来没有人拿先王之道来换取游士的权宜之计的。 有人说:「邪说会妨害正道,应当完全抛弃它、彻底禁绝它。那么,这部书不加销毁行吗?」回答说:「君子禁绝邪说,一定要揭露它的谬误,使它大白于天下,使得当世的人都知道这种邪说为什么是不可听信跟从的,然后再加以禁止,这样使大家的认识就统一了。使得后世的人都知道这种邪说是不能推行的,然后作为警戒,这样就使大家有明确的看法。哪里一定要销毁那些书籍呢?摒弃而杜绝邪说,没有比这办法更高明的了。所以,孟子的书中,有研究神农学说的,有研究墨子学说的,都记载下来而加以批驳。至于说到这本书的述作,上和《春秋》相接,下到楚汉之争的开始,记载了二百四十五年间各国纵横家的事迹,确实是不该废弃的。」 这本书有高诱作注的二十一篇,也有的说是二十二篇,《崇文总目》记载的只存有八篇,现在保存了十篇。

评析 曾巩与欧阳修同乡,曾向欧阳修学习古文,深于治儒。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政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 文章以儒家思想为准绳,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认为战国乱世,就是因为「谋作用,而仁义之路塞」造成的,在创作风格上也跟欧阳修相近,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扩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学上。明代归有光在《文章指南》中曾作如是说:「文章意全胜者,词意朴而文意高。意不胜者,词意华而文意鄙,为曾子固《战国策目录序》无一奇语,无一怪字,读之乃太羹元酒,不觉至味存焉,真大手笔也。」

Those Eight Great Scholars(saying, prosers散文家) betwee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hence including Han Yu(韩愈), Liu Zongyuan in Tang Dynastry and Ouyang Xiu(欧阳修), Su Xun(苏洵) and his sons as Su Shi(苏轼) and Su Zhe(苏辙), Wang Anshi(王安石) besides Zeng Gong(曾巩) in Song Dynasty

又,唐宋八大家,wei ji百科译为:

Eight Giants of Tang and Song prose, esp involved in the Classics movement(古文运动)

供参

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王安石出身官宦之家,於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时任参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变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於新法中关於土地改革影响到地主阶级与相关的官僚,变法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在民间由於改革推行难度大,反而对一般民众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又遭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敌视,使得他在民间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1076年两次被罢免职务宋神宗死后,原反对派司马光(曾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被排挤)任宰相,几乎废除了所有法案变法失败后,退居江宁(现江苏南京)20世纪俄国******列宁称赞他为"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为人特立独行据载,他常不梳洗就出门会客,看书入神时则会随手拿东西吃,吃了鱼食也不知道普遍认为苏洵的"辨奸论"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写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苏轼和王安石也历来不睦,王安石好做惊人之言,苏轼曾作文讥讽民间也有不少两人斗智的故事

◆学习重点:

1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既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答:"伤"是"哀伤""感伤"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个"神童"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可"伤"之道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诗,唯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真正成才

4你怎样理解文中的"泯然众人矣"

答:"泯然众人矣"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意溢于言表,发人深省再过七年以后,是方仲永的第三个阶段,才能衰竭,成为了普通人

5作者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卖油翁》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

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扩展资料: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参考资料:

-卖油翁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曾巩)译文赏析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1 原文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