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农业生产的是哪位诗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3收藏

中国古代最早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农业生产的是哪位诗人,第1张

  中国古代最早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农业生产的是李绅。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李绅(772—846),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唐代宰相、诗人。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雨水与农业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气温与农业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夏作秋,没得收。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冷收麦,热收秋。

降雪与农业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丰年。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寒损根,霜打头。

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

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

梨花白,种大豆

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

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

清水下种,混水插秧

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旱插,早活;快长,快大

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

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

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

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

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

瑞雪兆丰年

春光一刻值千金,廿四个节气勿等人。

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

只有自踏车,没有白削花。

若要花,霉里扒。

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

东北风,雨祖宗。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床上困勿得,田里了勿得。

六月初一雷个响,棉花便个梗。

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

白露身勿露,赤膊当猪猡。

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小雪勿见叶,小满勿见荚。

麦浇芽,菜浇花。

冻断麦根,牵断磨绳。〈麦丰收〉

冬至油菜,年大麦。

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养了三年蚀本猪,田里好来勿得知。

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

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夏作秋,没得收。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冷收麦,热收秋。

1关于农耕的诗句

观刈麦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描写农耕的诗句

1、农废汶阳耕

张继

《送邹判官往陈留》

2、农力废耕桑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

3、氓辍耕农耒

袁高

《茶山诗》

4、农野闻让耕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

5、农者罢耘耕

张籍

《西州》

6、春农界上耕

薛能

《闻官军破吉浪戎小而固,虑史氏遗忽,因记为》

7、劝农元本是耕人

李频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

8、将何筋力事耕农

杜荀鹤

《伤硖石县病叟》

9、卖薪买酒到耕农

陆游

《丁酉上元》

10、何妨世世作耕农

陆游

《龟堂杂题》

11、农隙闲耕犊

陆游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12、耕农卖剑买牛

陆游

《六言》

13、耕农叱牛去

陆游

《杂赋》

14、耕农满野喜时平

陆游

《舟行过梅市》

15、看耕僭学劝农官

陆游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16、吴农竭力耕王田

杨维桢

《吴农谣》

17、至今燕赵常耕农

苏辙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虏帐》

18、三农田野耕

晁说之

《陈情》

19、诏下扫除勤耕农

晁说之

《送苏季升出守明州》

20、泉分数邑润耕农

陈网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21、梨钥彷野沸耕农

陈希声

《春日田园杂兴五首》

22、良农不辍耕

洪咨夔

《送崔先生东归》

23、民得平土趋耕农

廖行之

《赋压波亭呈益阳赵宰》

3赞美“农耕”的诗句有哪些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魏晋《归园田居·其三》

译: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2、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陶渊明·魏晋《桃花源诗》

译: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3、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唐代《社日》

译: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宋代《游山西村》

译: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5、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宋代《清平乐·村居》

译: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6、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宋代《乡村四月》

译: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7、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唐代《江村即事》

译:垂钓归来,却懒得把缆绳系上,任渔船随风飘荡;而此时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唐代《悯农二首》

译: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9、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唐代《观刈麦》

译: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10、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张碧·唐代《农父》

译: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酒披星戴月去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

4与农耕有关的诗句

《送邹判官往陈留》

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伤硖石县病叟》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

无子无孙一病翁,将何筋力事耕农。

官家不管蓬蒿地,须勒王租出此中。

《龟堂杂题》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长腰玉粒出新舂,秋获真成亩一钟。

衣食麤供官赋足,何妨世世作耕农。

5诗经中关于农耕的句子

载芟》篇开端九句: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有嗿其饁,思媚其妇。

这是说除去草木,将土耕得散松松地。上千对的人一齐耘田,高田低田都有人耕作着。父、子、兄、弟,一个个筋强力壮,劲头儿挺足。送饭的闹闹嚷嚷地来了,都是些漂亮的娘儿们。这是大规模集体劳动的场面,以简短的文字描绘出复杂的动态,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色。又如《良耜》篇写收获的场面道: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这一节的大意是说:刷刷地收割,多多地堆积。堆得像墙一般高,梳篦一般密。上百的谷仓装满了。女人孩子都得到了休息。这里也是以寥寥几句展示巨幅图景,给人深刻的印象。

叙事诗是《大雅》里的突出部分之一。《绵》、《生民》、《公刘》三篇是其中更突出的部分。《生民》歌咏周始祖后稷的灵迹和功德,在那些神话化的叙写中反映周人对于这一传说人物的热爱,因为相传他是农业的发明者。

诞寊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寅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寅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讦,厥声载路。

这一章写后稷被弃而不死的神异。最初得牛羊喂乳,最后得鸟类覆翼,当群鸟飞去的时候,后稷开始啼哭,声满道路。这些叙写,简洁而生动。三千年前的文学语言已经如此精炼,简直使人不得不惊异了。本篇写后稷试种瓜、豆、禾麻等庄稼:

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写后稷后来种谷的成绩:

实方实苞,实种实襃,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

这里有丰富多变化的形容词。此种对于庄稼的郑重的描写,反映古人对于掌握农业技术的喜悦。

《公刘》篇写周人由邰到豳的一次移民,从准备起程写到定居营建。关于观测地形、经营官室、分配田亩、君臣宴饮,以及水利、军制,甚至锻冶等事都有叙写。

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挂着佩刀,上下山原。这就是勤劳的移民领袖公刘的形象。

于时处处,于是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这就是开始得到安居的大众,欢乐笑语的生活图景。

《绵》是写周人在古公□父率领下,由豳迁到岐下的又一次移民。诗共九章,从迁岐、授田、筑室直写到对外族的斗争。第三章写岐下土地的肥沃道:

周原朊朊,堇荼如饴。

连苦菜都长得像糖一样甜,见得水土之美,真是善于形容了。第五、六章写开始建筑的情形道:

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抹之□□。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鼓弗胜。

敲起大鼓本是为了鼓励劳动,但是百堵之墙同时并起,盛土、倒土、持土、削土的声音把鼓声都压下去了。读了这一段,那场地上众多的劳动者和十分起劲的劳动的场面一下子就像在读者眼前出现。这真是有声有色的文字。

6关于农耕的谚语

关于农耕的谚语:

1) 霜打片、雹打线。

2)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3)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5)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6)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7)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8)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9)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10)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11)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12)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13)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14)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15)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16)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17)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8) 冷收麦,热收秋。

19)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20)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21) 大雪兆丰年。

22)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23)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24)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25)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26)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27)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28)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29)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30)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31)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32)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33)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34)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35) 处暑下雨烂谷箩。

36) 缸穿裙、盐出汗,大雨一定不少见。

37)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38)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39)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40)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41)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42) 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43) 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44)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5)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46)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47)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48)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49)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50)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51)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52)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53) 处暑下雨烂谷箩。

54) 缸穿裙、盐出汗,大雨一定不少见。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55)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

7有关农耕的谚语

1、枣芽发,种棉花。

2、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4、春雷响,万物长。

5、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6、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7、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8、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9、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10、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11、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12、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13、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闽南)

14、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15、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扩展资料:

一、谚语简介: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二、其他谚语:

1、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2、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5、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6、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7、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8、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9、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10、伤筋动骨一百天。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谚语

8描写农耕的句子

1、春天农民辛辛苦苦的插种,播种等的工作,夏天又要杀虫,秋天又要忙着收获,跟着再种别的农作物。一年四季,这样的顺序重重复复,为的就是种出蔬菜,然后卖到批发市,再到市场,最后被我们烹调成美味佳肴。

2、菜农之中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数都是皮肤黝黑、粗糙。手都干裂了,手指甲里塞满了黑黑的泥巴。穿着朴素、破旧,鞋上面沾满了灰尘。

3、不远处的地里,有一个农民伯伯正在干活,他的头上戴着一个头巾,他的眉毛又长又黑,眼睛有点小,在太阳的照射下眯成了一条缝,他的鼻子大大的,胡子长长的,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热了用它擦擦汗,身上穿着短袖,手里拿着一个锄头。在他的地里,他锄了很多草,头上已是满头大汗。

4、“笃笃笃”,从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我走过去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农村大嫂:中等身材,穿着整洁的衣裤,满面红光,一双眼睛放着温和的光。

5、离我不远的花园边上,蹲着一个老农民,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

6、这个农民站在雪地里,他的鼻子冻得通红了,眉毛和头发凝着一层白霜,双手插在棉袄里,两脚不停地在雪地上蹦跳着。

点击标题下的 诗经情话 一键快速关注

<hr ❤ 美文怡心,美图怡情,诗经情话,不见不散

所谓农事诗是指《诗经》中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歌。

其次请大家了解农业祭祀诗的价值。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写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等农业祭祀活动的诗歌。所谓祈谷,就是春夏播种之时,祭祀神明,祈求丰收;所谓报赛,就是在丰收之后,进行祭祀,报答酬谢神灵的恩赐。农业祭祀诗具有重要的价值:(1)记录了周人为祈求丰收进行的宗教活动及其相关风俗礼制;(2)具体描写了周人农业生产的方式、规模等情况;(3)表明了统治集团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提倡,在当时起了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

本文的重点是《诗经》中的农业生活诗。

所谓农业生活诗是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的诗,《豳风•七月》就是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我们首先要掌握《豳风•七月》的创作时间和作者。《七月》一诗的作者和创作时间,历来众说纷纭,根据作品本文和有关古籍提供的材料,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七月》的胚胎出自于西周时期豳地农奴之手,最后定型则由春秋时期周王朝的乐官完成。

其次,我们要掌握《诗经》农业生活诗的社会价值、史料价值、艺术价值。

社会价值:以《七月》为代表的农业生活诗首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两个阶级的悬殊差异,如农奴自己“无衣无褐”,却要“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朝阶级对立的社会本质,更加真切地感受农奴的不幸和悲哀。

史料价值:多方面地反应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研究西周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例如《七月》中描写周人不违农时、《大田》里写周人用火烧的办法防治虫害,都是对周人宝贵生产经验的形象记载。多方面反映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研究西周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艺术价值:(1)充满农业生活气息的独特表达方式,如《七月》将节令和物候结合起来,用一系列物候形象地反映季节更替的抽象概念,表达方式独特而生动。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运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节气的变化,别有意趣。(2)撷取富有深意的生产生活片断,造成含蓄隽永的韵味,并引发人人们的思考。如《大田》的寡妇拾穗的情节。

诗经情话 ID: shijingqinghua

诗经情话 可能是微信上最好的诗经、国学、哲理、情感、健康类微信公众号。这里的文字蕴含着智慧哲理,或能品味爱情,或能抚平伤痛,或能启迪心灵,或能激励人生。每日更新,精彩不断……

<hr 图文来源于网络。“ 诗经情话 ”微信平台整理发表。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荐稿、合作邮箱: yiduolian@foxmail

<hr

1 关于石农耕文化的诗句

2 关于农耕文化的诗句

关于石农耕文化的诗句 1关于“农耕文化”的诗词有哪些

1《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刈稻了咏怀 》

唐杜甫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3《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唐唐彦谦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

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4《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

唐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5《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描写农耕的诗句

1、农废汶阳耕

张继

《送邹判官往陈留》

2、农力废耕桑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

3、氓辍耕农耒

袁高

《茶山诗》

4、农野闻让耕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

5、农者罢耘耕

张籍

《西州》

6、春农界上耕

薛能

《闻官军破吉浪戎小而固,虑史氏遗忽,因记为》

7、劝农元本是耕人

李频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

8、将何筋力事耕农

杜荀鹤

《伤硖石县病叟》

9、卖薪买酒到耕农

陆游

《丁酉上元》

10、何妨世世作耕农

陆游

《龟堂杂题》

11、农隙闲耕犊

陆游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12、耕农卖剑买牛

陆游

《六言》

13、耕农叱牛去

陆游

《杂赋》

14、耕农满野喜时平

陆游

《舟行过梅市》

15、看耕僭学劝农官

陆游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16、吴农竭力耕王田

杨维桢

《吴农谣》

17、至今燕赵常耕农

苏辙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虏帐》

18、三农田野耕

晁说之

《陈情》

19、诏下扫除勤耕农

晁说之

《送苏季升出守明州》

20、泉分数邑润耕农

陈网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21、梨钥彷野沸耕农

陈希声

《春日田园杂兴五首》

22、良农不辍耕

洪咨夔

《送崔先生东归》

23、民得平土趋耕农

廖行之

《赋压波亭呈益阳赵宰》

3描写农耕的诗词

1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4 《农耕小诗》

飘雪

在柔柔的微风中

在倒垂的雨幕里

我朦胧的看见一个身影

挽着裤筒、衣袖

左手牵牛,右手执鞭

转瞬间

一片绿油油的土地

变成一湾浅水

他们等待着

等待时间的到来

播下嫩绿的秧苗

5 《忆春耕》

谢白

绿满江南响杜鹃,

水渠急汩灌梯田。

一犁泥水拖新月,

几点蛙声没暮烟。

4赞美“农耕”的诗句有哪些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魏晋《归园田居·其三》

译: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2、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陶渊明·魏晋《桃花源诗》

译: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3、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唐代《社日》

译: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宋代《游山西村》

译: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5、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宋代《清平乐·村居》

译: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6、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宋代《乡村四月》

译: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7、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唐代《江村即事》

译:垂钓归来,却懒得把缆绳系上,任渔船随风飘荡;而此时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唐代《悯农二首》

译: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9、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唐代《观刈麦》

译: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10、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张碧·唐代《农父》

译: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酒披星戴月去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

5关于赏石文化的诗歌两首

江西庐山南麓的虎爪崖下,距陶渊明故里栗里约1公里,仄斜卧在一条名曰醒泉的溪涧上那座相传曾经是陶渊明醉酒而卧的“醉石”,平滑的石面上刻有宋代诗人程思孟的《书醉石》诗:

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

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附近摩崖上刻满了历代文人的题词和诗,其中明朝诗人郭波澄的一首《醉石诗》为:

渊明醉此石,石也醉渊明。

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

石上醉痕在,石下醉泉深。

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

五柳今何在,孤松还独青。

若非当时醉,尘梦几人醒。

注释:五柳――指陶渊明。陶渊明号五柳先生。

历代文人雅士们为自己喜爱的奇石,或者为友人珍藏的奇石吟咏诗词对联的就更多了。我国的赏石史上,最晚在南北朝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吟咏奇石的诗,例如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梁萧的《翠石》:

依峰形似镜,构岭势如连。

映林同绿柳,临池乱百川。

壁台终不落,丹字本难传。

迈有东明上,来游皆羽仙。

自随朝开始,文人雅士们为奇石赋诗的,已经相当多见,到了唐朝,就蔚然成风了,苏味道、宋之问、王维,李白、杜甫、刘长卿、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石诗词。历经宋、元、明、清,伴随着赏石文化的长盛不衰,咏石诗词也一直长盛不衰,宋朝的苏东坡、清朝的乾隆皇帝,既是赏石的大家,同时也是吟咏奇石的大诗人,都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咏石诗歌。苏东坡的《双石》诗、《雪浪石》诗、《壶中九华》诗,都是如今赏石界脍炙人口的咏石名诗;乾隆皇帝的咏石诗,竟多达一千多首,也被当今石友们津津乐道。

这些都足以说明,奇石与诗词结缘,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特色。

奇石与诗词结缘这种形式一经出现,就长盛而不衰,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这样说,是否言之有据?我们无妨先来看看当年苏东坡所爱而无缘得到的奇石《壶中九华》的一段遭遇。

宋绍正元年(1094)苏东坡被贬惠州(今属广东)。一日,他路过湖江(今江西湖口县)时,看见藏石家李正臣府上有座奇石,九峰林立,独具风姿,十分喜欢,想购而得之,但因行色匆匆,不便购石,只在李的请求下,为石头起名“壶中九华”,并赋了一首七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诗的前六句写了石头的形态、神韵,第七句字面写他的“仇池”奇石“太孤绝”,实际说的是他对“壶中九华”的钟爱;最后一句还是不由自主表露了他想重金购买的渴望。

过后,他对“壶中九华”一直念念不忘。几年后他被派往廉州(今广西合浦)任职,有一天路径湖口时,特地赶到李玉臣家,欲出重金购买,谁知早被别人买走了,扑了个空,万分遗憾,以郁闷的心情,原韵又写了一首七律:

江边阵马走千峰,闻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清供,仇池玉色自玲珑。

前四句写了心爱之物无缘拥有的无奈,后四句是无奈之中的自我宽慰。

苏东坡死后次年,他的好友、门生黄庭坚路过湖口,李正臣给他看了苏东坡写的那两首诗。黄庭坚看后,感动万分,同时为表怀念恩师之情,步苏东坡原韵写了一首和诗:

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

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

赖有霜钟难席卷,挂帆来听响玲珑。

由于苏东坡的赏识,“壶中九华”成为历史名石。到了明代,藏石家林有麟著作《素园石谱》时,把“壶中九华”的画图,以及苏、黄所写三首诗,全都收录其中,同时还收录了明朝诗人潘象安为“壶中九华”题咏的另一首诗:

片石苍山色,复如山势奇。

虽然在屋里,自有白云知。

“壶中九华”这块石头,从唐朝在李正臣家被苏东坡发现,到明朝被林有麟收录于《素园石谱》,仅我们所知的,就有三首七律、一首绝句和它结缘,近千年间,尚不知道的,必定更多。俗话说,窥一斑可以知全豹,从“壶中九华”的遭遇可以说明,诗词与奇石结缘,的确是中华赏石文化历史的一个传统。

6与农耕有关的诗句

《送邹判官往陈留》

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伤硖石县病叟》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

无子无孙一病翁,将何筋力事耕农。

官家不管蓬蒿地,须勒王租出此中。

《龟堂杂题》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长腰玉粒出新舂,秋获真成亩一钟。

衣食麤供官赋足,何妨世世作耕农。

关于农耕文化的诗句 1 关于“农耕文化”的诗词有哪些

1《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刈稻了咏怀 》

唐杜甫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3《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唐唐彦谦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

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4《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

唐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5《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 描写“农耕”的古诗词有哪些

《醉落魄》 宋代:魏了翁 无边春色。

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

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醉落魄》 宋代:魏了翁 无边春色。

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

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满庭芳 宋代:王子容 台衮筹边,京师蒙福,两淮谈笑尘清。

正銗筒无讼,桴鼓亦稀鸣。阅武分弓角射,催春事、亲劝农耕。

何须付,寻花问柳,小队出郊垧。 功名。

今已就,九重近天,好去辞荣。算人间极贵,何似长生。

刺占梅山日月,观二妙,玉纹枰休辞醉,洛阳花信,香到露华亭。 《赠房卢氏琯》 唐代:王维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岂复少十室,弦歌在两楹。 浮人日已归,但坐事农耕。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 秋山一何净,苍翠临寒城。

视事兼偃卧,对书不簪缨。 萧条人吏疏,鸟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晚节异平生。 将从海岳居,守静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试营。 《桃花源诗》 魏晋: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3 关于农耕的谚语

关于农耕的谚语:

1) 霜打片、雹打线。

2)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3)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5)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6)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7)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8)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9)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10)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11)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12)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13)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14)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15)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16)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17)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8) 冷收麦,热收秋。

19)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20)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21) 大雪兆丰年。

22)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23)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24)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25)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26)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27)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28)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29)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30)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31)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32)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33)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34)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35) 处暑下雨烂谷箩。

36) 缸穿裙、盐出汗,大雨一定不少见。

37)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38)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39)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40)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41)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42) 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43) 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44)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5)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46)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47)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48)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49)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50)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51)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52)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53) 处暑下雨烂谷箩。

54) 缸穿裙、盐出汗,大雨一定不少见。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55)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

4 历史题目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按照许倬云教授的说法,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上的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二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则主张防守、和平譬如我们的万里长城,就是用来防守游牧文明的进攻的;再如杜甫写过“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的诗句,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即使雄才大略如秦始皇、汉武帝,都没有想过远征希腊和埃及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世界地理知识,可当时其他文明的君王也没有世界地理知识,但只要听到远方有财富有强权就骑上了马背,到很远的地方去征战这就是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差别守土自安,对外面的土地不感兴趣,这是沉淀已久的民族集体心理所以你看郑和下西洋,走了那么多地方却没有产生过一丝一毫的领土要求,只是展示大国雄威再看古代世界,很多军事远征,必然会遭到报复,军事报复的第一步就是消灭对方的文明即使胜利了,也可能是文明自杀 不远征,是一种中庸之道的表现,也是小农意识的产物不远征体现了小富即安的思想,体现了思想封闭、自尊自大中国的文明教育历来注重“和为贵”,其实就缺乏了一种进取精神,缺乏了一种敢为人先的锐气。

中国古代最早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农业生产的是哪位诗人

  中国古代最早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农业生产的是李绅。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