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人生的智慧书
自强不息,是学习、事业成功的规律;厚德载物,是处事、为人成功的规律。
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是六爻皆吉,谦受益,如此之重要,令人深思。
《周易》里面讲述了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临》卦说的是管理的智慧,《观》卦讲的是执政的原则,《益》卦讲的是社会与人生的利益得失的深刻道理。
《周易》对我们人生有很多具体的启示,都是最平凡的真理:
1人生需要奋斗。在奋斗中要掌握发展规律。自己弱小时,要低调踏实;大有作为时,谦虚谨慎,以防亢龙有悔。
2要正确对待好事与坏事。否极泰来的事物会互相转化。
3要做谦谦君子。《谦》卦,六爻皆吉。
4《周易》最重“中”和“正”。人生中,做到中和正就很吉利的。
第四讲爻辞是怎么来的我完整地讲一个卦例,履卦。上面是乾卦,下面是兑卦。兑是口舌、悦欲之象,性质为悦,也就是脾气、欲望等,以自己高兴不高兴为转移。乾是刚健的性质,这种悦欲的内机在大张旗鼓的乾健之势影响下,必然会把自己的意愿付诸实现。打个比方,美国现在有称霸全球之势,那就必然想把自己的价值观、自己高兴不高兴的推向全球,一定要实现它的心愿、贯彻它的意志,谁不听话就想打谁。这个履卦上卦为乾,象征君主,下卦为兑,象征取悦媚君、阿谀奉承的小人,小人得到君主的宠信,就会狐假虎威,踩压异己,唯君之意是为执行,所以象辞说“柔履刚也”,履行刚者的意思,唯唯诺诺。履就者践履、履行的意思。履卦辞辞说:履虎尾,不咥人,亨。象辞说,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伴君如同伴虎眠”,乾卦在上,象征威猛的君主,兑卦在下,象征下人只能小心待候,揣摩君心,惟命是从。履卦的互卦是家人卦,也就是意味着两者互惠互利,君主把这个下属看作是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心腹爪牙,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下属不小心踩着了老虎尾巴,有点小小得罪,君主也不会责怪,所以说“履虎尾,不咥人,亨通。”这个卦居上位者刚健有为,居下位者拥戴奉行,一个刚健,一个欢悦,正宜定下民志,去实施点什么。同时要注意不让人狐假虎威,假借君意作威作福。所以说宜于明辨上下的关系和地位。每个卦有六个爻,我们再详细推敲每个爻的爻辞是怎么来的。首先,大家应该了解,每个爻的位置不同,所代表的位势不同。一个局势,有的是还未显现的阶段,有的是露出苗头的阶段,有的是经受考验的阶段,有的是反复多变、迂回前进的阶段,有的是大行其道、得势的阶段,有的是过度和终结的阶段,总共这么六个阶段,对应着六爻所代表的位势。怎么理解位势呢?就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态势。每个卦六爻所代表的位势都是乾坤两卦的六爻位势所决定的。比如乾卦的初爻爻辞潜龙勿用,就是乾卦局势还处在潜藏阶段,还未显现。每个卦的初九爻都是这个卦的总体局势还处在潜藏阶段,即将显现。乾坤两卦是所有各卦的纲领,代表着天地和宇宙的法则。我们来看看履卦初九爻辞,初九:素履,往无咎。象辞:素履之往,独行愿也。象辞是解释爻辞含义的。我们来推敲一下周公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首先,履卦初九爻的位势代表着履行、贯彻自己的意志这么一个卦势正处在潜藏阶段,即将显现。也就是说想去贯彻还未付诸行动,这个时候初九爻变,下卦兑变成坎,兑为悦,坎为陷,意味着这个时候自己的欲望、心愿遭遇险境,由悦而欲行的兑卦变到无能为力的坎卦上了。这个是内机的变化。在这里要注意一个最关键的诀窍,很多人因为没有摸索到这个诀窍,而不能解读爻辞,明白了这个诀窍之后,一切就明明白白了。《三十六计》也才能真正看懂了。什么诀窍?就是要注意一个爻变中藏的机用。明明白白的变化大家都能看见,履卦初九爻变,兑变成坎,最终履卦变为讼卦,但仅凭这些是不足以推出爻辞的。必须注意这个爻变中藏的机用。初九爻变,表示这个阳爻要变成阴爻,兑卦要变成坎卦,但是并不意味着立刻就完成了转变,这个爻变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变化的状态,阳要变成阴,阴又变成阳,相互摆荡,总体上是往变成阴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刚开始兑卦占上风,新生的坎卦占下风,后来坎卦占了主流,而兑卦退减为一种习惯的、惯性的势力,这两者相互推荡,就是这个爻变中藏的机用。怎么推荡?首先是兑上坎下的困卦为机用,接着是坎上兑下节卦的机用,于是我们就可以来通评这个变化的趋势和历程了。还没有正式履行自己的意志,还藏在心底,想兑现它,却碰到坎卦的无能为力。坎卦同时有多忧愁的含义。于是觉得当前态势受困不能为,困卦就是困顿,受到困顿,行不通,怎么办?只好节制自己的欲望,节卦为节制、不敢出头的意思,最后结果是讼卦,讼就是不平、争吵,虽然明白只能节制自己,但总是不服气,一个愿望还未动作就只能胎死腹中吗?于是在这种既要节制自己又要争执的双重心理下,那就只能以不合流的方式来表达不平了。我不说话表态,把话往肚子里吞,兑为言语,坎为有险。我就默默地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我也犯不着去难受,你总不能连我的人身自由也限制吧。综合起来,就是“素履之往,独行愿也”。无咎,这样不会有什么危险,还保持了一个人的气节。九二爻的爻辞是: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象曰:幽人贞吉,中不乱也。九二爻的位势是正在展开一个卦势,已经崭露头角的时候,正在起步履行自己的意志,这时九二爻变,下卦兑变成震卦,总体变成上乾下震的无妄卦。我们来看看九二爻变中藏的机用,按照刚才所说的,先参照上兑下震的随卦机用,再参照上震下兑的归妹卦机用。随是随从、随和的意思,可见在展开自己的步骤时得人追随,碰到了随和顺利的态势,也就是坦途。归妹卦是婚配、有主、安宁的意思。为什么在这种坦途的情况下,不能得意忘形,反而要从容设施甚至等待合作的机会呢?因为最后的结局是无妄卦,无妄就是不可妄动,要有主心骨,如躁动则会有灾。通评一下这个变化,就是从容设施,稳步前进,所以说“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为何“幽人贞吉”呢?因为幽居的好女子善于等待,不会乱了心志。九三爻的爻辞是: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 于大君。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 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我曾把这一爻送给过一个论坛上的老者,希望他能反省自己,这个人学易经学了十来年,不得其门而入,就胡思乱想,认为易经是一本记载周朝历史地理的书,易被他当作是场字的右半边,于是易成了时尚的“场”。易经里面象“噬腊肉”等词句成为吃奴隶的肉。这样的人我国有不少,拿自己的偏见和肤浅的思维模式对待我国的古文化,笑话一堆堆。他在论坛上卖弄自己的易学,我一去,他找到靶子了,胡乱攻击,我也不客气,羞辱了他一番。本来我一出场,大众欢迎,他按捺不住,强要加些罪名到我头上。爻辞说:“眇能视”,就是有点眼光,但象个瞎子,不足以说是明眼人。跛能履,就是一跛一拐地走路。为什么爻辞这样说呢?六三爻代表着履行意志的危难变乱,经受考验之时,我的出场意味着他的易学不仅不能推广,还有覆灭的危险,这个时候,兑卦变为乾卦,兑为悦,为情绪,乾为健,为争斗,意味着他很不高兴,与我斗争争雄。我们再看这个爻变中藏的机用。首先参照上兑下乾的夬卦机用,接着参照上乾下兑的履卦机用,夬为决断、决定、决裂之意,可见他下了决心,要与我一决雌雄,从而达到继续推行、贯彻他的易学目的。结果是变成了上乾下乾的纯乾卦,乾为健,为斗争,在这里上乾下乾意味着争雄。六三爻的时候本就是一个卦势危难变乱的时候,一般都应如坤卦六三爻“含章可贞”,也就是韬光养晦的时候,现在他这么做将会得到什么?履卦本来就是柔履刚,兑卦秉承上面乾卦的意志,现在却与之争雄,显然将会受到上乾卦的打击,所以爻辞说:“履虎尾,咥人,凶“。为何评判这个人会为半瞎半跛之流呢?时势不利,本来宜于顺势加以收敛,却反而变柔为刚,只知道碰到困难就用勇力去通过,他也太不明智了。难行而非要进行,其结果是走走停停,且有颠覆的危险,所以说是一跛一拐往前蹭。通常只有军人才这么办,因为军人习惯于用强力突破困难,排除万难向前进,养成了刚卤之性大发的蛮脾气,因此爻辞说武人为于大君,要是自己的意志受到阻止,甚至会采以兵谏、政变。恰巧他就是军人出身,总想找听众贩卖自己的易学见识,有时候甚至强拉着自己的子女听讲。讲了三个爻,别的三个就不讲了吧,我看大家可以用我告诉的方法自己推敲一下。这种推敲就象与圣人谈心一样,非常有趣,愿大家能够梦见周公,再见。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正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独特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是目前任何科学仪器无可比拟的,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感应器,它本身就有预测信息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而严密。摇卦时铜钱平放于手心,人的易场力作用于铜钱,使之按照感应易场发生运动,于是铜钱的变动就反映了相应事物的阴阳变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乾坤辟阖,阴阳为道
《周易》开篇即为乾、坤二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事物变化的基本要素,乾坤为阴阳的总根源和代表。《周易·系辞》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意谓在阴阳的交互作用下,乾坤定位,万物化生,宇宙间变化万千错综复杂,都是基于乾坤开合,阴阳运化的结果。孔子在《系辞》中提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宇宙万物的生化模式,与胚胎的细胞分裂过程十分相像,揭示了万物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宇宙化生过程十分相似。老子的一,相当于太极,二就是两仪(阴阳),三者,为阴阳之和。孔子和老子的宇宙生化模式是一致的,均认为太极生两仪(即一生二)是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即承认事物的矛盾性),只是表达的事物变化的角度不同而已。孔子强调的是八卦、六十四卦的形成,即万物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变化过程;老子则强调了万物阴阳的相互作用,即阴阳相生、相和而不断化生万物的过程。
关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发展根本原因,西方宗教提出上帝造物说。 《圣经·创世纪》第二、三节记载,上帝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女人夏娃,让他们共同居住在伊甸园里,上帝创造的动物当中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在西方宗教看来,宇宙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造物主神的作用。《周易》中没有造物主的概念,“生生之谓易”,它直截了当的指出变易是宇宙万物的本性,所以为周易,即普遍变化的意思。《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事物变化的本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周敦颐《太极图说》)。乾坤、阴阳才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和动因。《周易》以乾坤等阴阳的相互作用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对应范畴,揭示了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在《乾坤谱》中:八卦的立体结构,完整的展现了周易的宇宙观: 在乾坤谱中,周易八卦的立体坐标分别是:
乾:x=1,y=1,z=1
巽:x=1,y=1,z=0
离:x=1,y=0,z=1
兑:x=0,y=1,z=1
震:x=0,y=0,z=1
坎:x=0,y=1,z=0
艮:x=1,y=0,z=0
坤:x=0,y=0,z=0
乾坤谱解释了周易中的数学原理,证明了周易中蕴涵了一定的科学性.
周易八卦
命理预测术的发展
中国人在知命、测命的历史之路上有着辉煌精湛的表现,出现了《周易》、《六壬》、《奇门遁甲》、《渊海子平》、《三命通会》、《麻衣神相》等博大精深的著作,出现了诸葛亮,邵康节,刘伯温等神奇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自百姓走卒,对命运预测无不趋之若鹜。
传统预测术历史悠久,典籍浩瀚,鱼龙混杂,其中的荒谬与睿智,先验与经验,迷惘与清醒,非理性与理性,诡辩与巧智,世俗与神秘,卑微与崇高,执迷与超脱,往往交织在一处。然而它们毕竟存在了数千年之久,而且至今仍有生命力,这就不能不从它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及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上寻找原因了。因此,巧合论,概率论,模糊论,操术论是这一方面涉及的话题。
预测通常有三大类方法。一类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现象推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如象占。另一类是由直观外象测内里事物的方法,如相术。再一类是根据因果关系推测事物的方法,即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四柱预测是一门特殊的预测法,它是以阴阳变化为原理,以五行生克制化为法则,以人出生的时间为依据而进行命运预测的。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一方术的发展情况:
四柱预测俗称算命。作为俗文化的一种,算命术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做了深入浅出的运用,从而使命理扎根于汉民族的心灵深处。
算命术是命理学家对传统文化、命理、民众心理综合运用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技艺。由于人们思维的精密和演算经验的丰富,算命术逐渐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系统,这个系统逐渐也复杂化,以致于只有职业算命家才能掌握。
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关心自己的前程,加上占主导意识的天命意识的熏陶,人们认定人一生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以及生死寿夭,穷通得失,乃至考场中榜,商场盈利等,无一不取决于冥冥之中的某种力量,这就是命运。
算命术能预示一个人的命运,而且还可以趋吉避凶,这样,相信算命术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古代似乎还没有哪一种思想能象算命术那样普及和深入人心。
当代易坛泰斗
(按姓氏拼音排序,违反者一律加入黑名单)
董易奇:董易奇先生:民俗文化专家,世界华人周易协会秘书长,南方电视台TVS-2《地产杂志》风水栏目主持人、南方电视台卫星频道《建筑物语》栏目主讲人,中国电视风水讲座第一人。
邵伟华 皮潮东等中国权威周易大师
乾卦 第一 坤卦 第二 屯卦 第三 蒙卦 第四 需卦 第五 讼卦 第六 师卦 第七
比卦 第八 小畜卦 第九 履卦 第十 泰卦 第十一 否卦 第十二 同人卦 第十三
大有卦 第十四 谦卦 第十五 豫卦 第十六 随卦 第十七 蛊卦 第十八 临卦 第十九
观卦 第二十 噬嗑卦 第二十一 贲卦 第二十二 剥卦 第二十三 复卦 第二十四
无妄卦 第二十五 大畜卦 第二十六 颐卦 第二十七 大过卦 第二十八 坎卦 第二十九
离卦 第三十 咸卦 第三十一 恒卦 第三十二 遯卦 第三十三 大壮卦 第三十四 晋卦 第三十五
明夷卦 第三十六 家人卦 第三十七 睽卦 第三十八 蹇卦 第三十九 解卦 第四十
损卦 第四十一 益卦 第四十二 夬卦 第四十三 姤卦 第四十四 萃卦 第四十五
升卦 第四十六 困卦 第四十七 井卦 第四十八 革卦 第四十九 鼎卦 第五十
震卦 第五十一 艮卦 第五十二 渐卦 第五十三 归妹卦 第五十四 丰卦 第五十五
旅卦 第五十六 巽卦 第五十七 兑卦 第五十八 涣卦 第五十九 节卦 第六十
中孚卦 第六十一 小过卦 第六十二 既济卦 第六十三 未济卦 第六十四
讲的不怎么地啊,别听了。
看看我做的水风井卦吧。
井卦水风井
《井》(下风上水) 第四十八
人生无常随时迁,丧得不拘落井泉;
有泥无水难食用,溢塘养鲤德不全。
饱学君子济世志,静候伯乐引荐言;
胸襟坦荡藏慧根,清心寡欲建家园。
原文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井汔qì至,亦未繘jú井,羸léi其瓶,凶。
译文 井卦:改建邑落而不改建水井,等于什么也没有干。人们往来井边汲水,水井干涸淤塞,不去加以淘洗,反而将吊水罐打破,这是凶险之象。
往来井井,谓反复不断的取用井水。汔(qì),《说文》:“水涸也。”至,借为窒,淤塞,到底。“繘”,提水之绳,“繘jú井”淘井”。“羸” léi,通作“儡”,《说文》:“儡,相贬也。”毁坏、破败之意。“瓶”,古代用以从井中汲水之尖底陶罐。淘井。羸其瓶,犹言将打水的瓶弄破了。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井卦为修德之卦,以井为喻,阐明君子应修德养民,有常不变,始终无改,而养物不穷。先以城邑村里可以迁移,而水井不可徙移,以喻井德之有常不变。次以井水汲之不竭,注之不盈,所谓无丧无得,再喻井德之有常不变,始终无改。又以居民来来往往,不断的取水为用而赖以为生,以喻井德之养物不穷。
水在泽下,泽竭故困 ;水在泽中,汲之不穷;故而互兑为井。
刘沅曰:邑者,身之所居;水者,生之所赖。邑有时更,井无时息。此不得井利而丧其器者也,凡俢身治世之道,利济无穷而功不终者,皆若此。
2、3、4互“兑”,占地理为‘缺池、废井’为“井”。九二和九五居中无应,如果九二爻当位上应,则外卦为“坤”;“坤”占地理为‘国’为“邑”。初如果上行往坤中与四爻位有应,2、3、4就不是互“兑”,而是互为“乾”,即便二上行和五居中爻有应,外卦也不是“坤”,所以称为“改邑”。因两爻无应,二至四仍兑,与本卦体相同,因此称谓“不改井”。 井,以不变为德者也。
李中正曰: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八家为井,开四道而通八宅,凿井于中。历唐虞夏商以迄于周,邑随时有改,而八家为井之制,则一定而不改。
爻位无应不改变,本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称“无丧无得”。初至四卦象为正反“兑”,所以称谓“往来井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此言井水随取随来,日日取而不见其少,久不取用亦不见其多,故谓“无丧无得”。往来,指汲水之出为往与井水的地下补充为来;井井,前井为汲水之井,其水被取用。后井为蓄水之井,其水去而又来,仍保持着原状,故谓“往来井井”。
李士鉁曰:先王之制,因井为邑,改邑以就井者有之,不能改井以就邑也。盖政有损益,得随时而改,而建中于民之精义,百世不改也。井汲之而不涸,故无丧;注之而不盈,故无得。凡物有得丧者,不可久,井无得丧,所以久而不改。木下汲则水上升,升降往来,循环不已,故往来井井。
内“巽”占静物为‘绳’在下,2、3、4互“兑”为井在上,为井绳提到井上还没有离井口的卦象,所以爻象称为“汔至亦未繘井”。
3、4、5互“离”占人物为‘大腹’为“瓶”;3、4、5互兑占静物为‘毁折之物’为毁折为“羸”,古时羸累通用,“羸其瓶”是水瓶为井甓所拘羸钩挂的现象。瓶既为井甓所挂碍,非覆即破,因此称“凶”。
邱富国曰:改邑不改井,井之体也;无丧无得,井之德也;往来井井;井之用也:此三句言井之事。汔至亦未橘井,未及于用也;羸其瓶,失其用也:此二句言汲井之事。
李士鉁曰:水不自出,因物而出。道不自行,待人而行。井无得丧,有得有丧者,人也;性无成亏,有成有亏者,习也。瓶本以汲水,一间不至则丧矣,学所以复性,一篑未成则亏矣,可不竟其力乎?
井,即水井。《周易》以水井能够养人之意,比喻君子应当修美自身,惠物无穷。初六柔卑无应,如井底沉滞污泥而不出水,故无养人之用;九二阳刚居中,但上无应,井水虽清,而无人汲,终不能济人之用;九三阳刚得正,如井水已清,但下无可据之阴,故有无用之叹;六四阴柔得位,但无所应,宜静修以待;九五居尊得正,如甘泉之能养人;上六处《井》卦之终,井道大成,施用无穷。井不修则无养人之用,人不修则无济人之德,故《象传》说,君子应当效法此象,劝勉百姓互相资助。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jú井,羸其瓶,凶。”“邑”,古代8家为1井,4井为1邑,属邑可改,属井却不可迁,“改邑不改井”即此意,这里借以喻“井道”不移。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具体环境,凡具体环境就要以井道处之,对身边人不可得罪过甚,否则地位再高都可能遭遇困险,譬如嘉靖皇帝差点被几个宫女勒死。“无丧无得”,井水取之不竭,存之不盈,以此喻井道之恒久。“往来井井”,是说人来人往皆井之以井,此喻井道之秩序及普遍性。卦辞后一句意即水井都淤塞见底了,还不清理淘挖,以至把汲水陶罐都碰碎了,这是很凶险之事。卦辞劝诫人们面对或预防困境,要时时关注具体、基本生存环境,这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卦说为“井”,实际是以井借指基本生存之必需物品的生产和存储,比如储粮备荒,意义广延无穷。
上卦“坎”是水,下卦“巽”是入,水桶进入于井中汲水,所以象征井。村落可能有变迁,但井不会变动,人们来来往往汲水,而井水则依然洁净不变。汲水的瓦瓶,几乎到达水面时,因为吊绳没有完全伸开,以致阻扰,使瓦瓶翻覆破裂,所以凶险。亦即,用贤的道理永远不变,用贤无功也不会有过,人事管道。应畅通无阻,造福人民的工具,不可毁弃;引伸为处理事务,应当遵循过去的成例,不可以任意变更,这样,就是没有功,也没有过,进退就不会有改变。另一方面,也应当谨慎小心,贯彻始终,不可功亏一篑。
水风井异卦相叠(巽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坎下巽,有树木得水滋润而蓬勃生长之象。水为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水井是居民的重要生活设施。《易卦》以井为卦名。
用来集中反映劳动与生活,自然条件与人类生存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用《易经》的语言,可以概括为“养”。在《彖辞》与《象辞》看来“养”具有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自然对人类提供的生养条件,另一方面批人类对自然生存环境的爱惜养护,形成了“并养”与“养井”这一对特殊的概念。
枯井破费已多年,一朝流泉出来鲜,资生济渴人称羡,时来运转喜自然。
井卦,阐释用贤的道理。当在穷困中,就必须起用贤能,方足以振弊起衰。贤能被遗弃在民间,是莫大的人才浪费,但却往往人事管理阻塞,以致不能任用;因而,当政者必须时刻留意发掘人才,蔚为国用,以造福全民。而贤能的人,也应当诚心诚意,不断进修,充实力量,以服务人民为己志;否则,也会因不合时宜而被淘汰。
《通典》所述井田制十大德用,正是“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井养而不穷也”。井田制原是洛书九宫八卦在农业制度、营造规划制度的具体应用,后来演化成为三代时期“洪范九畴”治国根本大法。
井卦六爻以三阳为井水、三阴为井身。初六为井底,此井刚凿出,尚未安置木质井盘,故“井泥不食”。九二、九三为井水,井字木盘衬砌,水已澄清,九二下比初六,其向下行,故“射鲋,瓮敝漏”,九三仍处下卦而不能汲用于上,故“行恻”而“求王明”。六四为井壁,上比君王,修德如以瓦砌筑井壁,“井甃”可证西周王室发明陶瓦井。九五井水合中正之德,故“井洌,寒泉食”。上六至于井口,水井功成,“井收,勿幕”,邑人可受福泽矣。
陈梦雷曰:以六爻之序言之,初泥而二谷,井之地,在下未见于用者也。三渫而四甃,在人位,则人事尽可以待用矣。五洌而上收,则得乎天,功用及物,井道大成矣。
黄寿祺曰:后汉李尤「井铭」曰:「井之所尚,寒泉冽清,法律取象,不槩自平,多取不损,少取不盈,执宪若斯,何有邪倾。」此铭将寒泉视为清廉公允的象征,称颂井水不损、不盈之质量,寄托作者对政治清明的殷切期望。
黄寿祺又曰:井卦将井予以人格化,先以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之特性,描绘一个守恒不渝,大功无私之君子形象:再以「汔至,亦未橘井,羸其瓶,凶。」告诫君子者俢德惠人,要有始有终,不可功败垂成。
原文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往来井,井汔qì至,亦未繘jú井”,未有功也。“羸léi其瓶”,是以凶也。
译文 《彖辞》说: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坎,坎为水。水下浸而滋润,树木得水而生长,这是井卦的卦象。井以水养人,经久不竭,这是井卦的品德。卦辞说“改进邑落而不改建水井”,因为九二、九五阳爻分居下卦、上卦的中位,位象相合,像水井适用,不用改造。“众人往来井边汲水,水井干涸淤塞,也不去加以淘洗”,是说长此以往水井将对人们失出功用。“打破吊水罐”,自毁坏生活用具,所以是凶险之象。
什么是井?彖曰“巽乎水而上水”,这就是井。即顺乎水之性,将其取上来。水性下,居亦下,今则将其取之于上,如何取?以绳系瓶深入水下,往来汲之。卦上坎为井中水,下巽为绳索,互离为瓶,绳、瓶落入水下为汲水象。巽为顺为入,坎为水,巽下坎上,故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上卦“坎”占天时为‘水’,下卦“巽”占静物为‘绳’为‘直物’,水在下汲水需放绳汲水使上,故称谓“巽乎水而上水”。
马其昶曰:雨雪消化之水,渗入土石,积聚而成泉源,由地开孔以通泉谓之井。故曰:巽乎水而上水,井。
郑玄曰:坎,水也。巽,木,桔槔也。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
荀爽曰:木入水出,《井》之象也。
孔颖达《正义》曰:此就二体释“井”之名义。此卦坎为水在上,巽为木在下,又巽为入,以木入于水而又上水,井之象也。
来知德曰:凡井中汲水,井上用一辘轳,以井索加于其上,用桶下汲,方能取上。是以桶入乎其水方能上也。故曰“巽乎水而上水”。
“井养而无穷”,任由取用而不枯竭。此比人身与万物中之道物,日日耗损而却又能随之再来,去之多则来之多,去之少则来之少,如井水相似“无丧无得”。井水用以养人取之不竭,故称谓“井养而不穷”。
二爻五爻皆为刚不当位,两爻居中“刚中”为敌应,故而称“不改”。
改邑不改井,言村落可以改建迁移,但是井则不可。易以井喻生命之根,言万物之生命,其根既定再也不能改变,而其形体外表则能迁移或发生种种变化。彖曰“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此言所以不改井之故,即因刚居中。刚即阳,即是生命之根;居中则即生命具有可靠的牢固根基,此根基既定便不能改动,动则性命难保,故不改。所以,《系辞传下》曰“井,德之地也”,德即道,性命之根;地即此根所居之所。
孔颖达曰:叹美井德愈汲愈生,给养于人无有穷已也。而井体有常,由于二、五也,二五以刚居中,故能定居其所而不改变也。不释往来二句者,以「无丧无得,往来井井」皆由以刚居中,更无他意,故不具举经文。
汔至亦未繘,汔,水涸,汔至即到了井水枯竭时。繘,用以提水的绳索,亦未繘即是“提水的井绳也就不能再用来提水了”,此繘为动词,用绳提水义。
井羸其瓶凶,羸,挂住、卡住、夹住诸义;瓶为盛水之器。盛水之瓶被卡在井里,水取不上来,有水用不上,井也就徒有井之名,失去井之实,所以凶。
前三言为井的性质、作用,后二言为井失去井的作用后果。井枯无水,比为道物耗尽,提不出水来就是生命没有了道物,生命也便随之毁灭;井虽有水,但取水之具出了故障,也提不出水来,生命自然也不能再存在下去。这两种情况,都是万物所以毁亡的根本原因。
未繘故无功。井拘累其瓶使水覆。故凶。繘所以出水通井。今居初未得应五。故放绳汲水“未繘”,所以称为“未有功”。
“井”是称谓二爻,“瓶” 是称谓初爻,两爻不当位刚爻占中位,初爻欲应五爻,为二爻所拘“羸”,所以称为“羸其瓶是以凶”。
刘沅曰:人必资水以生,以其为生生之本,汲水将至,遽败其瓶,则失井养之功,并失上水之用,是以凶也。孟子曰: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意从此出也。凡修身治世之道,可以利济于无穷,而不终其功者,皆类此。
原文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坎,坎为水。水下浸而树木生长,这是井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井水养人,从而鼓励人民勤劳而互相劝勉。
《井》上卦“坎”为‘水’,下卦“巽”占地理为‘木’,因此称谓“木上有水”。
上“坎”占人物为‘江湖之人’为众为“民”为“劳”,故而称谓“劳民”。二至四互“兑”为言,故称谓“劝相”。是指以言语劝导,使“劳民”有所勉。
下巽木、上坎水,故有木上有水之象,木上有水言树木体中有水分津润,由根茎而向上运行,犹如井水被汲上以养人。君子者观察井卦木上有水,井水汲上,以养万民之象,悟知当教导人民,效法井德往来井井之勤劳,勤于耕稼以奉养其上,并劝民相友、相助、相扶持,以广益于民。
朱熹曰:草木之生津润皆上行,直至树末,有木上有水之意。 郑玄曰: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桔槔,古人以横木架于井上,一端挂汲水器,另一端系重物,以杠杆原理上下运动而取水。
吴如愚曰:君子观井象而以为井田之法,使民服田力穑,劝劳以奉养其上,又劝其相助而不敢惰。
张洪之曰:井田之制,未足尽井田之实义,沟洫外当掘井以备不虞,资灌溉,加以友助扶持,井养之意乃尽。
马其昶曰:木上有水即桔槔之象,井之用也。桔槹运转不已,亦有劳相之义。
李心传曰:劝相亦为井田而设,即相友、相助、相扶持。
井通也,下水上达。德之地也。井为汲水所用,人类须臾不离水之滋养。故井当稳定而不可迁移,《周易》以此形象告诫世人定要修养道德。即便必须改变之际亦当坚守正道,善始善终。故曰:井,德之地也;井居其所而不易位。井卦象辞曰:君子以劳民劝相。井者通也,下水上达。通者,通民意也,将民意上通于治国者;治国者当尊重民意,顺应民意,如此方可始天下恒久。所谓“劳民劝相”故曰:井以辨义。此义之义,乃谓深明大义也。
孔颖达疏:“劳谓劳赉lài赏赐也;相,犹助也。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君子以劳来之恩勤恤民隐,劝助百姓使有成功,此则养而不穷也。”
朱子(朱熹)曰:“劳民者,以君养民;劝相者,使民相养,皆取井养之义。”
有关水井的发明历史,古文献中有“黄帝穿井”与“伯益作井”二说,二者并不相违。《周书》:“黄帝穿井”,《世本》:“黄帝见百物,始穿井。”《世本·作篇》、《吕氏春秋·勿躬》、《淮南子·本经训》:“伯益作井”。“黄帝穿井”主要是指比较原始的水井,故曰“穿井”,而伯益是水利专家,“伯益作井”是说水井修造工艺的成熟,考古也证实了这一点。
黄帝造井重在创立“井田制”的理想制度,井田制是君子“劳民劝相”的具体措施。杜佑《通典·食货典·乡党》云:
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诤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於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亡更守,七则出入相司,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无有相贷,十则疾病相救。是以情性可得而亲,生产可得而均;均则欺凌之路塞,亲则斗讼之心弭。既牧之於邑,故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夫始分之於井则地著,计之於州则数详。迄乎夏殷,不易其制。
上述井田制有十大德用,正是“劝相”之意。“迄乎夏殷,不易其制”即卦辞“改邑不改井”,《周礼·地官·小司徒》云“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村邑的规划是以井为定则,故曰“改邑不改井”。
井田制将农业规划、城镇规划和社会治理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缔造了孔子所说的三代时期小康社会的主体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城镇、建筑的名物制度,城镇名称有:市井、井邑、井国、井曹、浩特(蒙语:井);聚落名称有:乡井、桑井、井庐、井墟,井闾,井里;街道名称有:井巷、井里、胡同(源自元代蒙语:井);宅院名称有:井屋、井庐、井庭、井院、天井;装修名称有:井阑、井床、井眉、绮井、藻井、龙井;等等。“井井有条”一词,源自井田制规划的条理;“背井离乡”一词,源自井田制规划村邑以井为中心,井便有了家的概念。
井田制完全符合洛书九宫八卦格式,这不是偶然的,伏羲画八卦奠定了华夏文化的根基,5500年前的凌家滩含山玉版已有九宫八卦格式,这比黄帝早了700年,黄帝创立井田制是继承了华夏文化的道统。
《尚书》曰:“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尚书·洪范》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洪范即根本大法,“畴”本义为耕地(耕、畊,从井,“田”古文为井字格,此皆是井田制在古文字上的遗存),九畴原义为九宫格井田制,后来把九畴引申为国家的综合社会制度。
《说文》曰:“刑,从刀丼。《易》曰:‘丼者,法也。’”段玉裁注:“此引《易》说从井之意,‘井者,法也’盖出《易》说,司马彪《五行志》引《易》说同。”愚以为:“井者,法也”当是源自井田制,其不见于今本《易传》,应属古《易传》遗文。
刑字古文从井,此“井”旁当是指类似木质井盘的桎梏刑具,黄帝时已有桎梏,《山海经·大荒南经》:“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
《庄子·天运》:“九洛之事,治成德备。” 陆德明《释文》曰:“其即谓禹所受之《洛书》九类乎!” 王先谦《集解》引杨慎云:“九洛,《九畴洛书》。”
《汉书·五行志上》:“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从伏羲开始,洛书九宫八卦文化一直影响着华夏文明的方方面面:井田制推行两千多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的疆域划分,明堂九宫制度,四合院中间空地称为“天井”正是井田制文化之遗存,《内经》有九宫八风、九针之法,数以九为至尊,刘徽《九章算术注》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九章是也。”《周易》的阳爻称为九,术数学中的奇门、太乙以及堪舆玄空之学皆是以洛书九宫为象数模式。
困卦 是生命事物得不到足够的给养,存在受到威胁,更谈不到发展上升。究其根本原因,第一是保证生命安全的泽水下渗、下流损失了,第二是保留下来的水分也被阻塞、分隔,不能尽其所能。井卦刚好相反,如那些生长在干涸的罗布泊里胡杨林,用很深很深的根,能够汲取地下深处的水分,运输到枝稍,还能够吸收利用沙漠中昼夜温差形成的露水,形成木上有水的状态,也就是能够得到水、能够保障生命给养的状态。对于人来说,河流湖泊干涸了,仍在原地要活命,只得打井,通过打井,古代通过木制的辘辘或者水车,将水汲取到地面,也呈现出水在木车上、木桶上的井卦形象。无论是树伸根、人打井,都是利用地下深处的水,使之上升,保障给养。都是解困的根本智慧。第一,将下渗损失的水提升上来了,第二,将原来阻塞隔离的状态打通了。
井卦 的主题是讲解困得养的智慧。从水井保障民生用水发展出井养一词。井养:
第一层,是水井可以保障饮用水;
第二层,有水就有农业,就可以保障农业生产;
第三层,农业发展了,才可能保障其它行业发展,引起社会精细分工,形成工业和商业集中的地方,也就是市井,满足民生更广泛更高级的需要;
第四层,遵守社会规则的人,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才能够保障生活、生产和交换,这样,就产生了人类社会组织中的管理者、保卫者、教育者。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够真正享受劳动成果、享受社会井养之福;
第五层,人民需要物质享受,也需要精神享受,需要文化艺术享受,这样就又形成了人类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不同状态,人正是生活在这种文明状态中,饥渴的头脑才能够得到得到井养,不断激发劳动创造的活力;
第六层,井养不只是求一时一地,井养力求持续广泛并获得不断提高。只有进入理想的大同境界,才有可能。
这六层井养的状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对于原始人而言,只要有水就有命。属于第一层井养状态。对于产生了农牧业生产劳动的社会,属于第二层井养状态。对于产生了手工业和低级商品交换的社会,属于第三层井养状态。对于产生了机器大生产的现代社会而言,属于第四层井养状态。对于科学和谐民主富有的理想社会而言,属于第五层井养状态。进入理想状态了,人类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级的追求,那就是第六层井养的社会状态了。
作为个体的人,都会在井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中居于一个层次和地位,都是在天地自然社会的井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上升的。在获得井养的同时,也对于井养的环境产生着或者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这样,每一个人就获得了不同的人生价值。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这里的君子,指社会上层、处于管理地位、保障社会安全地位和教育地位的人,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部分的人。这些人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又必须享用物质成果,也就是必须木上有水,得到井养,他们的井养如何保障呢?只有通过服务于经济基础,保障社会劳动生产正常进行,只有通过劝即教育人民掌握劳动本领又能够相、即互相帮助,人民安居乐业了,他们就可以获得税收,也才能过上得到井养的幸福生活了。
劳民,让人民勤劳致富,这个本身没有错。然而,在古代,由于脑体分工,限制了劳动人民享受文化艺术和优越的井养条件,君子们处于统治地位,处于小看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偏见中,只知道劝老百姓进行体力劳动,而不会激发他们的精神文化创造功能。现代的君子,应该为追求劳动人民知识化的境界而努力。劝相,教育人民相互扶助,这本身也是正确的。然而,在古代,也有虚伪说教的一面。因为存在着事实上的剥削和被剥削,穷帮富、穷养富才是剥削社会的本质。穷帮穷是自然的,富帮穷也应该、也很好,都应该提倡。对于只是为富不仁、不愿意帮助穷人的人,看不起穷人的人,只是欺骗穷人的人,穷人可不能只听他们虚伪的劝说,在困苦的境界中梦想求神保佑来世的幸福。现代社会的君子,应该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可能得到理想的井养,享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荣誉和地位。
乾卦是今本《周易》的第一卦。乾代表着天,坤代表着地,因此我们说乾坤就是天地。每一卦都有六个爻,《周易》有六十四卦,因此有三百八十四爻;爻有阴阳,阳爻我们叫做九,阴爻我们叫做六。因为乾卦的第一爻是阳爻,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初九。乾卦的初九到底在说什么?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到底有没有意义?它里面到底包含有怎样的智慧?先把这些问题放在心里。
“初九,潜龙勿用”,这是乾卦第一爻的原文。大概意思是说潜伏之龙,不可妄动。龙在这里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并不是说真的有一条龙在这里。当我们占卦的时候遇到了这一爻,我们就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轻举妄动。那么为什么乾卦的初九要告诉我们不能妄动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通常事物在初生的时候能量都比较小,而且也很脆弱,要想强大起来,只能慢慢发展。这也类似于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对我们的告诫,他说“不知常,妄作,凶”,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必须要把握住事物运行发展的基本法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乱来,否则就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凶。什么是潜龙勿用?这就好比你刚进了一家公司,对于所有人来说你只是一个初来者,初来者通常是没有发言权的,因为刚到一个新环境,很多东西你都不能够完全的了解,这个时如果你想表现的话,通常都是会被别人打压的,只能是自找难看。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懂得潜龙勿用的道理,所以才吃了不少的亏。潜龙勿用不是说不让你表现,人有了能力当然要表现出来,不然你的领导和同事怎么知道你有能力,你没有能力的话那你肯定早晚滚蛋。所以乾卦初九爻辞的意思是告诉你可以表现,但是你得等时机成熟了。如果错误的理解潜龙勿用就是永远不要表现,不要动,那就完全背离了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大象宗旨了。孔子对这句话的解释真的是很妙!他说:“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孔子的意思是说这一爻是比喻像龙一样有德有才而潜伏隐居的人。这种人世俗改变不了他的节操,他也不追逐功名,从世间隐遁不会感到闷闷不乐,不被别人所承认也不感到苦闷。能愉快地实现抱负时,便入世行道;只能招致忧愁而不能实现抱负的时候,就遁迹隐身。他有着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正念坚固丝毫也不可动摇,这样的人才能称作潜龙。这是孔子原话的大概意思。一个人处在乾卦初九这样的时位上,能够做到潜龙勿用,这个人就是了不起的。
在乾卦的《文言传》里面,对“潜龙勿用”这句爻辞加以解释的分别有四处,如果再加上《象传》的解释,共计有五处,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爻辞所蕴含的深意。因此,大家千万不能轻易看过。乾卦初九爻的《象传》说“阳在下也”,大家一看都知道初九爻就在乾卦的最下面,难道《象传》只是对初九爻所处的位置做简单的说明吗?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象传》还有什么意义?实际上这里面是有深义的。阳在这里代表着一种初始地生命力,具有奋发向上的特性。每一卦都有六个爻,最下面的两个爻代表地道,中间的两个爻代表人道,最上面的两个爻代表天道,这是对《周易》卦象的一种通常说法。乾卦初九爻处在地道的最下面,因此《象传》上说“阳在下也”。这个时候不管你初九阳爻再怎么奋发向上,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就告诉我们必须要清楚你所在的位置,你所处的特定时空限制着你。所以孔子告诉我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凡是你能做的都是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我们不能左右的事情就是天命。不要一听到天命就说是迷信,是什么命定论呀!那是不懂的人在乱说,最后害得别人也不懂。孔子说我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讲一个人五十岁了应该知道自己这一生来是干什么的,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什么。不然的话就是白活了。从初九爻辞的《象传》,我们在得到启发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钦佩孔老夫子的高度智慧。
一句话讲完了,潜龙勿用不是不用,而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用。就像在职场上一样,地位不够,能力不足,你就不能够轻易的表现,你敢表现,就有人敢给你难看,以至于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懂得潜龙勿用的道理,你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就会合理的调整自己,这样慢慢的发展下去,你就会顺利沿着乾卦往上走。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古人说“善易者,不卜”,你懂的这个道理,按着这个道理去推,就会知道这个结果,哪里还用得着占卜呢?可见对卦爻辞的深义做到真正的理解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不能小看“潜龙勿用”这四个字。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遭遇各种争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价值观。当意见不同的时候,倘若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争执就会因此发生。有些争吵是小的,大不了说个脸红,过去了什么事情也都烟消云散;而有的争执却与决策、利益息息相关,人们不愿退后半步,这就发展成为了“争讼”,甚至会对簿公堂。作《易》的先哲们当然对这种现象有很深入的体察,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就有一卦为“讼”卦,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争执。然而充满智慧的古人,想要通过“讼”卦告诉世人的是,争吵其实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止讼”,也就是各自退让一些,化干戈为玉帛。
让我们先看《周易》是怎么说的: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这一卦的卦辞为“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即指处于争讼之时,当以信义(孚)处之,泰然处理争讼带来的压力与祸患。只要心中不存有邪念,在中期一定会吉祥如意,但倘若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执着于在争讼中逞强争胜,一定会招致祸患。
每一卦的爻辞内容都有不同,反映的是在与人争讼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而初六爻、六三爻为阴爻,其余四爻为阳爻。而各个状态是这样的,我们先看下三爻:
初爻阴居于下,没有能力在争讼之中获胜,只能随遇而安;九二爻刚而不中,所以在争讼中也不能获胜,但以阳刚之德处于其中,还是能得到人们的支持,享有食邑,没有什么祸患。六三爻以柔处刚,在争讼之中没有能力应对,只能享有祖上留下的成果,应当贞固自守以防憾惜,最终收获吉利。只是这一爻自守有余,进取不足,在功业上不能有所树立。
而上三爻是这样的:九四爻以刚居柔处上体之下,不当位,所以在争讼中也不能获胜,只有坚守等待更好的结果。九五爻中正无失,以阳刚之德处于尊位,最终获得了争讼的胜利,获得吉祥。但是这种吉祥并不能长久维持,到了上九之时,仍然自负地坚持争讼不止,终于遭致祸患,本来因为争讼胜利获得的荣耀与赏赐(鞶带),也屡次被剥夺,最终一无所获。
从总体上看,讼卦真的是凶相重重,到处都是祸患与危机。这是由于讼卦所谈主题是与人争讼所决定的,因为这是利益上的争夺,得失双方都对这种结果过于在乎,失败者心有不甘,一定会想方设法在别的地方挽回损失,而获胜者也耗费精力、不能建功立业。 只有以中正之德处于其中,才能获得吉祥。 在获胜后,倘若不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得饶人处不饶人的话,必然会招来嫉恨与怨言,将自己得到的结果也被剥夺,好似竹篮打水,最后是一场空。
这就是先哲体会到的深刻道理。这其实呼唤的是一个很深刻的话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比争讼更加重要的事情。孔子就曾经这样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也就是说,当他在审理诉讼案件的时候,除了要判断案件胜负,还要思考诉讼案件产生的原因——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再和谐所导致的恶果,只有从这个根本上着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诉讼。我们可以看到,近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许多人为了争家庭遗产、夫妻财产、公司财产大打出手,不惜对薄公堂,甚至在法庭上还撕破脸吵架,一点也不成体统,简直是让人看笑话。官司打下来的结果,是人财两伤,双方耗尽钱财精力不说,同时有些本是兄弟姐妹、事业伙伴、好朋友的人却再也不能和睦相处,失去的友情、亲情再也回不来了。
中国古代,对于那些专门靠给人打官司吃饭的讼师们评价褒贬不一,多有批评的原因。因为有些素质较差的讼师为了自己的生计,添油加醋地把小事弄成大事,上下其手,从中牟利。甚至还会有伪造证据、诬陷好人的事情出现。而古代的官府,常常会写着这样一幅对联: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周易》是人生的智慧书
本文2023-10-25 06:09: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