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小庭春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3收藏

清平乐·小庭春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第1张

清平乐·小庭春老

[作者] 欧阳修   [朝代] 宋代

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长忆小阑闲共绕。携手绿丛含笑。

别来音信全乖。旧期前事堪猜。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清平乐·小庭春老》作者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諡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三苏)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交游,以诗唱和。后入朝任馆阁校勘,欧阳修因事遭贬,他指责谏官高若讷,被贬为夷陵县令,转乾德县令,又复任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知谏院,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因事降知滁州,又知扬州、颍州、开封府,后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以太子少师退归,赠太子太师。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主张文以致用,反对“舍近取远”(《与张秀才第二书》),强调文道结合,二者并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其散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政论、史论,或针砭时弊,或以古鉴今,其《醉翁亭记》、《秋声赋》等抒情散文,或寄情山水,或借景抒情,平易流畅、委婉曲折。(概述来源:)

欧阳修的其它作品

○ 醉翁亭记

○ 生查子·元夕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画眉鸟

○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 欧阳修更多作品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饱经沧桑之后,内中许多难言之苦,通过抒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了出来。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忆旧。分为两层: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三四句当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后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情绪。清照所说“风势”,似乎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元宵》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山东大学教授王延梯《读〈清平乐〉》:这首词是李清照后期词的名篇之一,词人借咏梅表现国破家亡,沦落天涯的痛苦、寄托作者对国势衰颓的深沉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人生道路上乐哀生活的概括和总结。正如她在《金石录后序》中说的:“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遽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作者截取自已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从而使人感到时代脉搏的跳动。这首词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从章法上看,词人摄取了三个不同时期的赏梅片段,从早年,经中年,至暮年。次序井然不紊。但三层写来又非平叙。早年是“常插梅花醉”,中年是“挼尽梅花无好意”,晚年是“难看梅花”。这一“醉”,一“挼”,一“难”,使词意一转再转,跌宕生姿。另外,词的对比衬托手法也很突出。上片以往年梅花开放时节两次赏梅的不同心情作对比,而上片的两次赏梅又有力地衬托了下片的难以赏梅,从而深化了主题。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词为晚年所做,借赏梅自叹身世。上片忆旧,“年年雪里”二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同赏梅的欢快情景。一个“醉”字将词人热爱梅花,为梅花陶醉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三四句当写丧后,“挼”的动作、将女主人触景伤神的状态,形容得惟妙惟肖。“满衣清泪”与“醉”对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处境、不同心境。下片叙今。词人飘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首二句所描女性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表面写自然现象:看风势晚上赏不成花,实指南宋形势甚恶,极不安定,纵有梅花,难以赏玩。将赏梅与家国之忧联系起来,提高了词的境界。

苏州大学教授杨海明:李清照的这首《清平乐》,却非一般的咏梅词可比。在它里头,实际上寄寓了深切的身世家国之感,所以堪称是首“寄意”之作,它虽也被收录在黄大舆所辑的《梅苑》一书之中,但都显得迥然不群、别具一格······“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风吹落梅,片片飘飞,它的“命运”不正同于作者自身的命运吗所以,同是写梅花,前期的李清照和后期的李清照,其笔下所呈现的梅花形象,其风貌神情却大异其趣。而究其原因,实在于它们凝聚着不同的生活情致,“反照”着不同的身世心情。在这首《清平乐》中,“梅花”已由前期的“高情雅趣”之象征物,“转化”成了晚年飘零身世的象征物。所以梅花似人,人似梅花,两者浑然打成了“谁怜憔悴更凋零”(《临江仙》)的一片可怜意象,从而把作者哀哀无告、只得与落梅“同病相怜”的家国身世之感推向了一个更加引人同情的新的境界。总观全词,从梅花写起,又以梅花作结;从往昔之赏梅写起,到今日之怜梅告终,其中展示了今昔生活之强烈对照,又充分地显示了作者抚今而追昔、怜花而自伤的痛楚心境,奇寓了远较一般的咏梅词所少见的深广的思想内容。所以称它是《梅苑》中超群之作,此言非为夸张。

辛弃疾学术研讨会理事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这首词可能是李清照南渡后漂泊流离中所作。全面分析这首词,上片起首“年年”两句是写女词人南渡前许多岁月的生活情景,一个“醉”字最能说明她前期爱梅赏梅的美好情意;接着“挼尽”两句则是写女词人南渡后的生活情景,“清泪”二字最好地说明了她南渡后悲苦凄凉的心情。很清楚,从内容分析,上片托今忆昔,表现了她南渡前后的不同时期不同生活情景;从艺术分析,是一种对比形式。下片“今年”句,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虽与上片“年年”是明显的对比,但仔细深入地分析,这里却又不仅仅是对比,而是深入一层,达到层层对比,层层深入,而且突出了“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与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不同。故而结尾“看取”两句既说明风势很大,又暗喻国势危急,从而集中有力地表现了女词人南渡后的飘零之苦,家国之忧。这也正是此词的主旨及用力之所在。

老四没有下线。老四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喜欢打点人际关系,拉拢了不少以前老二的旧部。老四布局是好手,老六一时也无法抓他的错处,很是头疼。

文章7

在尹峥到天寒地冻的苍川救灾时,老四也在使绊子,断了尹峥的后援,还暗中想置他于死地。尹峥干脆将计就计,和李薇一起假死。与其权位争斗,倒不如像五哥那样,闲云野鹤,追求另一种人生。

文章8

本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李薇意外撞进生命,最终要美人不要江山

尹峥得益于戴师父的教导,从小就正直,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为民生为天下计。开府后,他也一直这么做的。可他没想到,李薇会意外闯入他的生命,并且两人相亲相爱,李薇也在慢慢的改变着他。

文章9

李薇来自一夫一妻制的霁川,维持一夫一妻,让尹峥一生只爱她一人,是她的底线。尹峥宠她入骨,为了让她成为唯一的夫人,确实也做了不少努力。每次朝堂遇到大事,也没想过要牺牲李薇。

文章11

但父亲还是让元英成为了他的夫人,虽然他百般不愿,却最终无法抗拒,好在元英没看上他,两人只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最后成功和离。

文章12

但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如果尹峥要做君主,是很难坚持一夫一妻的,将会承受来自新川主、和夫人还有群臣之间的压力,这也是无力改变的事实,动不动就会被弹劾,到时他和李薇都会很被动。

文章13

陪李薇会霁川省亲时,他看到了李薇家乡的生活。岳丈岳母都对他很好,当地村民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完全没有在高位时的种种烦忧。尤其是当地都是一夫一妻,夫妻和睦,子女也不会因为不是同一个母亲,斗得你死我活。这样的生活,充满人间烟火气,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文章14

所以,最后尹峥满足了李薇的愿望,陪她离开新川宫。在老四的算计下假死,从此隐姓埋名,和李薇过上了归隐田园的生活,安享一生!

文章15

写到最后

万万没想到,老六和老二鹬蚌相争,最后竟是老四坐享其成。尹峥和李薇归隐山林,和老五一样,要美人不要江山,追求了另外一种人生。

文章16

可以说,尹峥能对得起所有人,但唯独辜负了他师父对他寄予的厚望。

文章17

本文为@娱君坠星河原创。以上结局为根据预告进行预测,有不同看法,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感谢您的关注和留言,既然看到这了,不要忘记点赞支持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打开腾讯新闻,阅读体验更好

过敏性鼻炎千万不要拖,2022新方法你得知道!

广告

清华

打开

腾讯新闻

参与讨论

一、张贵妃

王楚然,在剧中饰演张贵妃,她是皇帝的表妹,后来成为后宫中最得宠的妃子,处处都想与曹皇后争个高低来显示仁宗对她独一无二的爱,却最终明白,不管是她还是曹皇后,都根本无法赢得皇帝全部的心。令人惊讶的是,演员王楚然出生于1999年,出演这部剧的时候才20岁。

二、苗娘子

许龄月,在剧中扮演苗娘子,她和皇帝是青梅竹马,是最得宠的徽柔公主的生母。许龄月出生于1992年,气质颇为出众,出演过《你是我的眼》、《左耳》、《择天记》、《九层妖塔》等影视作品。

三、陈熙春

张天爱,在剧中饰演陈熙春,她在剧中一出场就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容貌出众也有才华,只是虽然她和皇帝互相倾慕,却因为大臣不看好陈氏一族的人当皇后,所以也没能如愿。张天爱作为特别出演,戏份应该不多,不过她的古装扮相还是蛮惊艳的。

四、赵徽柔

任敏,在剧中饰演赵徽柔,她是仁宗最心爱的女儿,美丽善良,却也有着不为世俗所屈服的刚毅,她是帝国塔尖上的一颗明珠,为天下所奉养,而她苦苦抗争想得到的东西却不为天下人所理解。演员任敏出生于1999年,在《清平乐》这部剧中,她其实算是女二号了,因为原著小说讲的就是她的故事,只是剧版改为了以皇帝为主角。

五、曹皇后

江疏影,她在剧中饰演曹皇后,她出身名门,典雅大方,在后宫里是皇帝的贤内助,在外则是德行完美的一国之母。唯独在面对她的丈夫时,总有一层隔阂,始终无法与赵祯完全交付彼此,互相信任,终成为心中最深的遗憾。

这个角色其实是蛮悲剧的,对皇帝一见钟情,却在成婚之后得知皇帝对自己并无爱意,娶她做皇后完全都是大臣们的意见。江疏影出演的古装剧不多,她的长相是美艳大气类型的,但是比较偏现代,所以古装扮相缺少一点古典的韵味。

扩展资料:

其他主要角色:

1、宋仁宗 演员 王凯

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他广纳谏言,不奢侈,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唯一与大臣们的对立却是为了心爱的女儿。

2、韩琦 演员 杨玏

北宋宰相、词人,忠于职守,勤政爱民,兢兢业业地为百姓奉献自己的一生,无论在军中还是在百姓眼中的威望都是很高的。

3、梁怀吉 演员边程

北宋仁宗朝宦官,从小在公主身边服侍她,平和淡雅,很有才华,能书善画,更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文人气质。

4、张茂则 演员 叶祖新

低调的太监总管,解救梁怀吉的人,对曹皇后有钦慕之情,他约束自己面对成住坏空皆当作定数看,所以无所谓大喜大悲,过去的便过去了,烟消云散,谨守住内心的教条、不越界、不逾矩。

-清平乐

清平乐·小庭春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清平乐·小庭春老 [作者] 欧阳修   [朝代] 宋代 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长忆小阑闲共绕。携手绿丛含笑。 别来音信全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