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名字大全
全部中药药材名称 中药名称大全
人参 卜芥 儿茶 八角 丁香 刀豆 三七
三棱 干姜 大黄 大枣 大蒜 大蓟 山奈
山姜 山药 山楂 川乌 川芎 马宝 马勃
天冬 天麻 元胡 元参 木瓜 木耳 木香
木通 木贼 牛黄 牛膝 升麻 丹皮 丹参
乌韭 乌药 乌桕 乌梅 水蛭 巴豆 玉竹
甘松 甘草 甘遂 艾叶 石韦 石斛 石膏
石燕 龙胆 龙齿 龙骨 龙葵 生地 生姜
仙茅 白芨 白术 白芍 白芷 白矾 白果
白前 白薇 瓜萎 玄参 半夏 地龙 地榆
芒硝 朴硝 百合 百部 当归 肉桂 朱砂
竹叶 竹沥 竹茹 竹黄 血余 血竭 全蝎
冰片 防己 防风 红花 红粉 麦冬 麦芽
赤芍 芫花 砂仁 花椒 苍术 芡实 芦荟
芦根 苏子 苏木 苏叶 杏仁 杜仲 岗梅
牡蛎 佛手 龟板 羌活 远志 连翘 沙参
沉香 没药 诃子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
青皮 青蒿 青黛 苦参 郁金 虎杖 虎骨
昆布 知母 乳香 佩兰 狗脊 泽兰 泽泻
降香 细辛 玳瑁 珍珠 荆芥 茜草 筚拨
草乌 草果 茵陈 茯苓 枯矾 枳壳 枳实
栀子 杞子 柿蒂 厚朴 砂仁 轻粉 虻虫
钩藤 香附 香薷 重楼 胆木 胆矾 独活
炮姜 姜黄 前胡 首乌 神曲 秦艽 秦皮
莲子 莲房 莲须 莪术 荷叶 桂枝 桔梗
桃仁 盐蛇 柴胡 党参 铁屑 射干 豹骨
狼毒 益智 海马 海龙 海藻 浮萍 通草
桑叶 桑枝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柏 黄精
黄藤 菖蒲 菊花 雪胆 常山 蛇蜕 猪苓
麻黄 鹿角 鹿茸 商陆 续断 琥珀 斑蟊
葫芦 葛根 扁蓄 硫黄 雄黄 紫草 紫菀
贯众 蛤壳 蛤蚧 黑丑 锁阳 滑石 犀角
蒺藜 蒲黄 椿皮 槐米 槐花 槐角 雷丸
蜀椒 蜈蚣 蜂房 蜂蜡 蜂蜜 榧子 槟榔
磁石 蝉蜕 辣蓼 熊胆 赭石 蕤仁 蕲蛇
樟脑 稻芽 僵蚕 熟地 漏芦 鹤虱 薤白
薯莨 薄荷 橘红 橘核 紫苏 檀香 蒿本
爵床 藕节 礞石 瞿麦 藿香 蟾酥 麝香
一点红 丁公藤>>
好听的中药名字 钩吻,灵仙,半夏,丁香,苏叶,白薇,泽兰,杜若,白英,茵陈,淡竹,苍术,半夏,豆蔻,银朱,附子,首乌,玉竹,川穹,郁金,佩兰,神曲,莲心,紫菀,橘红,苁蓉,蝉衣,青黛,海月,伏苓,雪蚕,竹茹,香薷,忍冬,紫萍,苡仁,守宫,玳瑁,辛夷,续断,栀子,香橼,紫珠,雪茶,空青,卷丹,景天,苏木,将离,鸳尾,陆英,兰茹,夏冰冬青,水苏,宛童。
全部中草药名 人参 人发 卜芥 儿茶 八角 丁香 刀豆 三七 三棱 干姜 干漆 广白 广角 广丹 大黄 大戟 大枣大蒜 大蓟 小蓟 小麦 小蘖 山丹 山茶 山奈 山香 山枣 山栀 山姜 山药 山楂 川羌 川军 川连川朴 川乌 川柏 川谷 川断 川椒 川贝 川芎 马兰 马辛 马菜 马莲 马宝 马勃 马蔺 卫茅 子苓 天冬 天虫 天龙 天雄 天麻 元胡 元参 木瓜 木耳 木莲 木香 木通 木贼 木豆 木笔 木蓝 牙皂 瓦松 瓦韦 贝子 贝母 贝齿 牛至 牛黄 牛膝 牛蒡 见愁 手参 毛鸡 毛茛 毛姜 升麻 升登 丹砂 丹皮 丹参 乌茜 乌韭 乌药 乌头 乌桕 乌梅 方海 六曲 文元 文蛤 仁杞 双花 双皮 水花 水萍 水韭 水莽 水蛭 巴豆 玉桂 玉竹 玉金 甘松 甘草 甘遂 艾叶 艾片 艾蒿 石韦 石耳 石灰 石斛 石膏 石榴 石燕 石竹 石蜜 龙胆 龙齿 龙骨 龙葵 龙脑 龙眼 归尾 田螺 申姜 生地 生姜 生军 仙茅 及巳 片苓 白及 白芨 白求 白术 白芍 白芷 白英 白矾 白果 白前 白丑 白参 白苏 白降 白蜜 白蔻 白蔹 白微 玄参 半夏 地龙 地黄 地椒 地榆 地笋 地锦 杞子 朴硝 芒硝 朴硝 西瓜 西羌 列当 百合 百部 当归 当药 中草 曲莲 肉桂 肉果 朱砂 向前 竹叶 竹苓 竹沥 竹菇 竹黄 血余 血蝎 全蝎 全参 全草 合欢 合萌 守宫 冰片 决明 米仁 羊角 羊乳 羊蹄 灯草 防己 防风 红花 红根 红粉 红参 红糖 红藤 红升 豆豉 麦冬 麦芽 赤芍 赤药 赤箭 芫花 芫荽 苁蓉 砂仁 花椒 芥子 苍术 芜荑 芹菜 芡实 芦荟 芦根 芦丁 苏子 苏木 苏叶 杏仁 杠板 杜仲 杜衡 杜松辰砂 园参 旱芹 旱莲 岗松 岗梅 牡蛎 杜桂 皂角 佛手 佛片 条苓 龟甲 龟板 忘忧 辛夷 良姜 谷芽 羌活 远志 连翘 沙参 沙棘 沉香 没药 诃子 没石 陆英 灵芝 鸡头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 青皮 青果 青蒿 青黛 苦木 苦参 苦菜 苦酒 茄根 苡仁 茅莓 茅根 枇杷 松节 松音 松脂 松塔 松醇 郁金 虎仗 虎刺 虎骨 果导 昆布 岩陀 知母 侧柏 乳香 灸草 佩兰 狗宝 狗脊 迭达 夜合 京墨 官桂 空青 卷柏 卷丹 油葱 法夏 泽兰 泽泻 泡参 降香 饴糖 细辛 玳瑁 珍珠 荆芥 茜草 荜拔 草乌 草果 茶油 茵陈 茯苓 茯神 荠菜 荠草 莎草 莽草 药芹 茴香 胡桃 胡椒 南星 南藤 枯矾 枯草 枯苓 柳叶 柳芽 柳枝 枳壳 枳实 桅子 枸杞 柿蒂 柿霜 厚朴 砂仁 砂糖 砒石 砒霜 轻粉 虻虫 胎盘 将军 钩藤 钩吻 香附 香橼 香嵩 香茹 香薷 重楼 胆木 胆矾 胆星 脉通 独活 信石 鬼珠 鬼白 鬼刺 鬼针 食盐 炮姜 姜黄 姜汁 姜皮 前胡 首乌 洪连 扁豆 扁蓄 扁蕾 神曲 蚤休 贯众 贯仲 秦艽 秦皮 莲子 莲肉 莲房 莲芯 莲须 莪术 荷叶 荷蒂 荷梗 桂心 桂枝 荸荠 莎草 恶实 桔梗 桃仁 桃汁 盐蛇 柴胡 崖香 党参 蚌花 铁屑 铝丹 蚕砂 射干 豹骨 狼毒 拳参 益智 海马 海龙 海芋 海藻 海蛰 浮石 浮萍 通天 通草 桑叶 桑枝 桑皮 桑椹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栌 黄柏 黄精 黄藤 黄丹 黄独 黄杞 黄宣 黄蜡 黄蘖 菱角 菖蒲 菊苣 菊花 营实 萝卜 菘蓝 梅花 梅仁 梅片 雪胆 常山 野姜 野艾 野菊 野菱 蛇肉 蛇蜕 蛇莓 蚯蚓 银杏 银耳 银花 银翘猪苓 兜铃 麻油 麻黄 麻仁 鹿角 鹿茸 商陆 商枝 续断 绥草 缘豆 琥珀 斑蛰 斑蟊 葫芦 葱白 葛根 葛花 扁蓄 落葵 栗壳 >>
中草药名称大全 佛手柑佛手参佛耳草佛甲草伽南香余甘子余粮石龟板胶角茴香狗肝莱辛夷花宝塔菜补骨脂诃子皮谷精草怀山药怀牛膝灶心土沙苑子沙枣叶没石子陈仓米陈棕炭忍冬花忍冬藤驴皮胶鸡头米鸡肠风鸡儿肠鸡内金鸡血藤鸡蛋壳鸡子黄鸡冠花鸡冠石鸡肫皮鸡骨草鸡矢藤纸末花青木香青风藤青叶胆青箱子青礞石青荚叶玫瑰花苦地丁苦冬瓜苦杏仁苦豆草苦丁香苦参子苦楝叶苦瓜干苦楝皮苦楝根苘麻子茅针花茅莓根茅根炭枇杷叶板栗壳板蓝根松节油松花粉松寿兰枫香脂杭菊花杭白芷抱石莲抱茯神拉拉藤挂金灯刺刺溜刺五加刺儿荣刺猥皮刺蒺藜郁李仁软紫草奇南香虎耳草虎掌草虎杖根罗汗果罗布麻罗锅底败酱草明天麻明党参肥玉竹肺形草肿节风齿缘草岩白菜牧马豆垂盆草委陵菜使君子侧柏叶金沙藤金佛草金果榄金荞麦金莲花金钱草金铁锁金银花金锦香金铃子金钮子金针菜金礞石金樱子金樱花金樱根金雀根鱼腥草狗肝菜制半夏制没药制乳香制附片制猴头闹羊花夜关门夜交藤夜来香夜明砂京大戟空心苋并头草炉甘石炒麦芽油松节法半夏洛阳花泡桐果波罗蜜活血草波罗子降真香参三七细米草珍珠母珍珠伞珍珠杠帮信草项开口荆三棱荆芥穗茜草炭荜澄茄草三七草豆蔻案麻黄草决明草河车草珊瑚草果仁草乌叶草乌芽草血竭草红藤菌陈蒿茯苓皮茯苓木茺蔚子荔枝草荔枝核荠菜花药玉米胡芦巴胡黄连胡麻仁南天竹南大黄南细辛南沙参南鹤虱柏子仁枸杞子枸骨叶相思子桂花子威灵仙厚朴花砂仁壳砂仁花挖耳草牵牛子鸦胆子鸦蛋子点地海省头草韭菜子骨碎补钟乳石香附子香青蒿香青兰香加皮香青草香果脂香橼皮香盆子禹余粮禹粮土禹粮石禹白附胆南星胖大海匍伏堇独脚金独脚莲鬼馒头蛇麻油鬼针草鬼箭羽急性子急解索食茱萸姜半夏首乌藤美人蕉美舌藻洋金花穿山龙穿山甲穿心莲穿破石穿地龙扁豆衣扁豆花宣木瓜祖司麻退血草孩儿草孩儿茶孩儿参络石藤珠子参素馨花葵菔子莱菔根莪大夏茛岩子桂枝汤桂圆肉怀香子夏水仙夏天无复枯草桃儿七桃树叶桃金娘桃树胶核桃仁盐云参破故纸破布子破石兰起风紫柴胡草圆豆蔻鸭舌草鸭跖草铁扁担铁刺苓铁苋葵积雪草称钩风倒扣草倒吊笔臭梧桐臭椿树透骨草透骨消留术子徐长卿狼牙草狼把草凌霄花宽筋藤高良姜唐松草谈婆婆粉沙枣粉草Z料豆衣益智仁益母草浙贝母浙桐皮娑罗子海风藤海金沙海桐皮海人草海仁草海浮石海狗肾海蛤壳海螵蛸浮小麦浮海石烧石膏胭脂菜胭脂豆通天藤通脱木预知子陆续断桑白皮桑寄生桑螵蛸桑椹子黄芫花黄常山黄菊花黄药子黄瓜秧黄u椤菖蒲根菟丝子萝卜子继木叶接骨木散血草散寒草珠子草救必应崩大碗晚蚕草野马追野木瓜野菊花野牡丹野山参野冬青野苜蓿野鸡冠野荞麦骨稗草蛇床子蛇方谷蛇果草蛇含草蛇胆汁银杏叶银柴胡甜瓜子甜瓜蒂甜地丁甜杏仁甜石莲猪牙皂猪殃殃猪毛菜猪鬃草猫眼草盘龙参曼陀罗麻黄根麻角胶鹿角霜鹿茸草鹿衔草鹿蹄草鹿寿草章表根章柳根旋复花旋复梗断血流断肠草淮山药淮小麦密陀僧密蒙花望春花望江南望江青遍地锦剪春罗剪秋罗*羊霍淡竹叶淡豆豉淡竹茹清半夏羚羊角婆婆叶脱力草续随子绵菌陈绵萆Z款冬花葫芦巴葫芦茶茅苈子萱草根落地花落得打朝天罐朝鲜参雁来红硬紫草楮实子棉花根棕榈子椰馏油棒棒木紫贝齿紫石英紫苏子紫苏叶紫苏梗紫河车紫金龙紫草茸紫珠叶紫珠草紫金牛紫檀香酢酱草黑木耳黑风藤黑芝麻黑草乌黑胡椒黑三棱黑弹木黑藜芦番木鳖番泻叶番红花铺地锦焦大麦焦神曲焦山栀焦山楂鹅管石鹅掌藤筋骨草象贝母奥灵丹猴儿掌傣肌松寒水石窜地香割人藤滑石粉滁菊花鹧鸪菜 犀角粉蓝布止蓝花参蓝地相蓖麻子蓬莪术蒲公英墓回头椿根皮槐花炭楝树皮榆白皮榄核莲雷震子零余子照山白路路通路边青路边黄蜀羊泉蝴蝶花腽肭脐鼠粘子锦灯龙锡叶藤矮地茶鼠曲草溪黄草满山红满山白满江红满天星煨肉蔻煅石膏隔山香蔓荆子G菜素榧子肉碧玉散酸枣仁酸醋树g>>
草药及名字大全 看本草纲目
草药大全 什么是什么药啊,你说什么草药呢,
都没说清楚的啊
你能表述清楚吗
目录 1 拼音 2 《点点经》卷三:化坚膏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化坚膏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26 摘录 3 《中医伤科学讲义》:化坚膏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化坚膏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中药制剂手册》引《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 41 组成 42 功效 43 主治 44 化坚膏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化坚膏 1 拼音
huà jiān gāo
2 《点点经》卷三:化坚膏21 处方
昆布、海藻、桃仁、红花、半夏、乳香、黄连、大黄、没药、黄柏、知母、寸香、瓦茎(煅)各等分,活脚鱼(不拘大小)1个,苋菜1把。
22 制法用清油(即芝麻油)1斤半,浸1日,熬枯去滓,以金丹6两收油用,贴时仍用寸香1分,掷入膏上。
23 功能主治肚腹坚,或浮起有形,或满腹行走,不时作痛,心胸胀闷,气胀吼喘。
24 化坚膏的用法用量
用膏贴硬处。然后用攻破之剂,以硬变软为度。如坚又移别处,原贴之膏不动,另取1片贴之。
25 注意忌发物。
26 摘录《点点经》卷三
3 《中医伤科学讲义》:化坚膏31 处方
白芥子2两,甘遂2两,地龙肉2两,威灵仙2两5钱,急性子2两5钱,透骨草2两5钱,麻根3两,细辛3两,乌梅肉4两,生山甲4两,血余1两,江子1两,全蝎1两,防风1两,生草乌1两,紫硇砂6钱(后入)。
32 制法用香油5斤,东丹2斤半,将上药入香油内熬枯去滓,炼油,滴水成珠时下丹,将烟搅净后再下硇砂。
33 功能主治祛风化瘀。主损伤后期,软组织硬化或粘连者。
34 化坚膏的用法用量敷贴。
35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4 《中药制剂手册》引《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 41 组成
夏枯草6两,昆布6两,海藻6两,干姜3两,鹿角3两,五灵脂3两,甘遂3两,大戟3两,牡蛎3两,白芥子3两,雄黄3两,肉桂3两,麝香3钱,信石3两。
42 功效活血散瘀,消坚止痛。
43 主治痰核瘰疬,乳核疮疖,红肿坚硬,疼痛不止。
44 化坚膏的用法用量用时温热化开,贴于患处。
45 制备方法雄黄、肉桂、信石、麝香单包;将夏枯草等10味,碎断,另取麻油240两,置于锅内,微热,将夏枯草等药料倒入,炸枯,捞除残滓,取油过滤,即得药油;炼油,下丹,去火毒。将上列雄黄、肉桂、信石3味分别轧为细粉;将麝香3钱研细,与雄黄、肉桂、信石细粉陆续配研,取膏油加热熔化,待爆音停止,水气去尽,晾温,兑入细料搅匀,将膏油分摊于纸褙上,微晾,向内对折。
古籍中的化坚膏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项部]失荣证证。但不可弃而不治,初宜服和荣散坚丸,外贴阿魏化坚膏,然亦不过茍延岁月而已。方剂:和荣散坚丸主治:
《外科心法要诀》:[卷四项部]失荣证证。但不可弃而不治,初宜服和荣散坚丸,外贴阿魏化坚膏,然亦不过茍延岁月而已。失荣证图\p04
《医学摘粹》:[杂证要法实证类]积聚。内积在脏腑者,以化坚丸主之。外积在经络者,以化坚膏敷之。化坚丸甘草(二两)丹皮(三两)橘皮(三两
《外科大成》:[卷二分治部上(痈疽)]颈项部黄去头足末。研匀。用西圣膏(见首卷)二十四两。顿化。入前末药。搅匀。以红绢摊贴。半月一换。轻者渐消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失荣症第一百三十四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姜石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状 9 化学成份 10 鉴别 11 性味 12 归经 13 功能主治 14 姜石的用法用量 15 附方 16 各家论述 1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姜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姜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姜石 1 拼音
jiāng shí
2 出处1.姜石首载于《新修本草》,列玉石部下品谓:“味咸,寒,无毒……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色白者最良。所在有之,以烂、不碜者好。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东者良。”2.《本草图经》附有齐州姜石图,其状如姜。根据以上古本草文献所记载的姜石与今之土层中的钙质结核一致。
3 拼音名Jiānɡ Shí
4 姜石的别名沙姜石、礓砾、裂姜石
5 来源药材基源:为黄土层或风化红土层中钙质结核。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cite
采收和储藏:挖取后,除去附着泥沙、杂石,洗净。
6 原形态黄土层或风化红土层中钙质结核主要组成矿物均为方解石、石英、粘土矿物。方解石 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为细粒结晶及细分散隐晶皮壳状胶结物。白或灰白色。土状光泽。肉眼见不到解理。硬度3。相对密度27左右。因掺杂次要矿物而硬度、密度不一。
次要矿物组分有石英:细粒他形,肉眼难分辨;牙碜感主要是石英的硬度大所致;其他性状参见“白石英”条。粘土矿物有高岭石、多水高岭石、伊利石或蒙脱石(性状分别参见“白石脂”、“黄石脂”、“甘土”条)。它们的种类、数量比决定着姜石的可溶出成分及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即微量元素成分特征)。
黄土中的姜石,其粘土组分中还含有残留的长石(性状参见“浮石”条)、角闪石(性状参见“麦饭石”条)及云母(性状参见“云母”条)等。它们与方解石呈不同结构关系:以均一间杂分布或碎屑斑杂分布为主,也有呈同心圆状、结核状、放射状结构的。
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主产于华北、西北黄土地带及石灰巖古风化壳红上层中。
资源分布:主产于河北邢台、山西、陜西;江苏亦产。
8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土**或浅灰色;条痕浅**。不透明,土状光泽。表面浅凹凸不平,并具裂隙。体重,质坚硬,可砸碎,断面呈颗粒状,色较深,并可见结核状类圆形迹痕或灰白色结晶层。具土腥气,味淡。遇冷稀盐酸强烈起泡。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微带褐**,因含粘土质和铁质呈污浊状。自形晶少见,多为不规则粒状、球粒状。矿物组分主要是方解石。方解石:折光率Ne1486,No1658;双折射率NoNe0172;闪突起明显。干涉色为高级白彩带。一轴晶,负旋旋旋旋光性。
在薄片可见到粘土质和微粒状石英,两者约占10%左右,石英粒径约005mm,呈星状分布;粘土质多呈隐晶质,似雾状分布。(样品取自南京产的钙质结核)
9 化学成份主要为碳酸钙(CaCO3)。尚含有氟、碘、硅、铁、锌、铜、锰、钴、钒、铬、锡、钨、硒、钼等元素。
10 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05g,加稀盐酸5ml,即泡沸,将发生的二氧化碳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检查碳酸盐)(2)将上述泡沸后的溶液,滤过。滤液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中和,再滴加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不溶于醋酸,但可溶于盐酸。(检查钙盐)(3)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钙质结核)方解石:388(1),305(10);石英:429(1),336(2)。
11 性味咸;寒;无毒
12 归经心;胃经
13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疔疮痈肿;乳痈;瘰疬;豌豆疮
14 姜石的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每日13g;或泡饮。外用:适量,研末敷。
15 附方《纲目》:“姜石以形名,或作礓砾。邵伯温云:‘天有至戾,地有至幽,石类得之则为礓砾是也。’俗作(石羌)砺。”故又名(石羌)砺石。
16 各家论述《本草衍义》:“所在皆有,须不见日色旋取,微白者佳。”
17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姜石的方剂 齐州荣姥方
:《千金方衍义》:牡蛎软坚,钟乳利窍,石英敛津,姜石消肿,枸杞泻火,桔梗散气,灶土、清酒温助诸石以
风缓汤两,甘草1两,吴茱萸1两,大黄各1两,生姜6两,石膏6两,贝齿7枚。功能主治:风毒脚气。脚弱举体痹
急痛煎卷二:方名:急痛煎组成:陈皮、香附、吴萸、良姜、石菖蒲各等分。主治:真急心疼。用法用量:水1碗,煎
芪补汤克,焦杜仲20克,枸杞子20克,女贞子30克,料姜石60克。功能主治:补肾固本。主气血双亏。用法用量
姜石散拼音:jiāngshísǎn处方:姜石(以浓米泔浸7日,晒干,捣研,水飞过)1两,桑耳(捣罗为末)1
更多用到中药姜石的方剂用到中药姜石的中成药 祛风湿止痛散
0g羌活90g独活90g防风90g透骨草135g姜石90g红花135g狼毒135g半夏50g白附子9
姜黄消痤搽剂ianghuangXiaocuoChaji处方:姜黄50g、重楼50g、杠板归50g、土荆芥25g
祛风化痰丸拼音:qūfēnghuàtánwá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ufengHuatanWan标准编号:W
姜流浸膏luidextract;姜流浸膏药典标准:品名:姜流浸膏JiangLiujingaoGINGERL
感冒解热冲剂花45g白术45g羌活45g防风45g生姜30g石膏150g葛根90g钩藤60g制法:以上九味,取
更多用到中药姜石的中成药古籍中的姜石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五]眼疳第四
可服一字。《圣惠》又方谷精草川大黄(细锉,微炒)姜石(捣,研,水飞过)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上件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七]治小儿眼疳诸方食后调又方。谷精草(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姜石(半两捣研水飞过)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
《证类本草》:[卷第五]姜石姜石味咸,寒,无毒。主热豌豆疮,疔毒等肿。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色,白者
《本草纲目》:[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姜石(《唐本草》)释名KT石。时珍曰∶姜石以形名。或作礓砾,邵伯温云∶天有至戾,地有至幽,石类得之则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石之土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千里香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 31 拉丁名 32 英文名 33 九里香的别名 34 来源及产地 35 性味归经 36 功能 37 主治 38 化学成分 39 九里香的药理作用 310 九里香的药典标准 3101 品名 3102 来源 3103 性状 3104 鉴别 3105 检查 3106 九里香饮片 31061 炮制 31062 性味 31063 功能与主治 31064 用法与用量 31065 贮藏 3107 出处 4 透骨香的别名·九里香 41 九里香的别名 42 来源及产地 43 性味 44 功能 45 主治 46 九里香的药理作用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九里香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九里香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九里香 1 拼音
jiǔ lǐ xiāng
2 英文参考Murraya paniculata Jack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on ja inorang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urraya exotic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Folium et Cacumen Murray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urraya ja inorag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千里香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九里香为中药名[1]。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 和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 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药的药典标准。
31 拉丁名Folium et Cacumen Murray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32 英文名murraya ja inorage(《中医药学名词(2004)》)
33 九里香的别名千里香、过山香、石辣椒、九秋香、千只眼、月橘[1]。
34 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九里香 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 的根及茎叶。分布我国南部至西南部[1]。
35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有小毒,入肝、胃经[1]。
36 功能行气,活血,止痛,解毒[1]。
37 主治①胃脘疼痛,风湿痹痛,骨节烦痛。煎汤,10~15g[1]。
②跌打瘀肿,牙痛,皮肤湿疹,蛇虫咬伤,捣敷、研末敷或煎水洗患处[1]。
38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油内含丁香油酚、荜澄茄烯、甜没药烯等,另含月橘素(Exoticin)、8去甲氧基月橘素等黄酮类和九里香香豆精(Paniculatin)、月橘香豆精(Coumurrayin)、脱水长叶九里香内酯(Phebalosin)等香豆素类。茎皮含迈月橘素(Mexoticin)、月橘香豆素、8去甲氧基月橘素等。根含九里香堿、月橘堿等生物堿[1]。
39 药理作用以石油醚提取的结晶成分,对大鼠离体小肠有解痉作用。九里香煎剂及月橘堿有抗生育作用。茎叶煎剂有局部麻醉作用,唯局部 性较大[1]。
310 九里香的药典标准 3101 品名九里香
Jiulixiang
MURRAYAE FOLIUM ET CACUMEN
3102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 erotica L和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Jack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老枝,阴干。
3103 性状九里香 嫩枝呈圆柱形,直径1~5mm。表面灰褐色,具纵皱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羽状复叶有小叶3~9片,多已脱落;小叶片呈倒卵形或近菱形,最宽处在中部以上,长约3cm,宽约15cm;毙端钝,急尖或凹入,基部略偏斜,全缘;黄绿色,薄革质,上表面有透明腺点,小叶柄短或近无柄,下部有时被柔毛。气香,味苦、辛,有麻舌感。
千里香 小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最宽处在中部或中部以下,长2~8cm,宽1~3cm,先端渐尖或短尖。
3104 鉴别(1)本品粉末绿**或绿褐色。表皮细胞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垂周壁略波状弯曲。气孔多数不定式。非腺毛单细胞,壁厚,长30~l00μm。叶肉组织由圆形薄壁细胞组成,内含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9~25μm。纤维成柬,周围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栅栏组织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排列成行。油室圆形,直径60~120μm,有的内含**油滴。
(2)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l,回流提取3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置试管中,加新制的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与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各2~3滴,摇匀,微热,放冷,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显紫红色。
3105 检查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H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K)。
3106 九里香饮片 31061 炮制除去杂质,切碎。
31062 性味辛、微苦,温;有小毒。归肝,胃经。
31063 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
31064 用法与用量6~12g。
31065 贮藏置于燥处。
3107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透骨香的别名·九里香九里香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即《贵阳民间药草》记载的透骨香之别名[1]。
41 九里香的别名透骨香、透骨消、九里香、满山香、芳香草、小透骨草。[1]
42 来源及产地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Gaultheria yunnanensisRehd的全株。分布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1]。
43 性味辛,温。有小毒[1]。
44 功能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1]。
45 主治1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脚气,胃寒疼痛,跌打损伤。煎服:6~12g[1]。
2煎水洗治湿疹[1]。
46 九里香的药理作用本文2023-08-05 02:24: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