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特点是什么?
1、唐朝
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许多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赵州桥、雕版印刷术、测量子午线、唐本草等等。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化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中华文化圈”。
文治和武工配合最为出色的一个朝代,声誉最大的朝代,文治逊于宋朝,武治逊于秦。商品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对外开放程度高,民族融合、政治稳定、中外交流频繁,文化传播程度高,科举制得到完善,殿试选拔国家政治人才,唐诗成为主流文化。
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刑为五刑。唐朝律法将谋反、谋叛等反对朝廷的行为定作不得赦免或赎免的“十恶”大罪,对朝廷的延续起到了保障作用。又有一系列相关土地私有权的条例,维护了经济基础。
2、宋朝
文治第一个朝代,四大发明出其三,就是南宋的时候其科技水平,是其他朝代所不及,现代考古有关于宋代的粮食生产情况的研究。宋重文轻武,巨大的国力发挥不到军力,国家战略一直处在被动防御,经历契丹。
"宋代文化具有兼容精神、创新思想、经世理念、理性态度、民族意识、平等观念等时代特点,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不仅在当时中国境内诸政权以及东亚儒学文化圈各国发挥了主导文化的作用,还对世界文明以及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 代。宋代文化既有对其前文化的继承与吸收,也 有其时代自身的推陈与出新,对其后的中国文化 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为止,宋代文化 的研究成果并不少见,本文则试图从总体上探讨 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
3、元朝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三大发明开始运用,科技文化继续领先世界。中国古代疆域最大的一个朝代,本人觉得元朝生存的要领始终是少数民族的本性,进攻不断的进攻,和多少少数民族一样只有两种结果,被汉文化吞并或者丢失少数民族的本性后被消灭元朝的结局两者兼有
4、明朝
取消相权,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闭,扼杀文化的活力,一切的人成为皇帝的奴隶。明朝的灭亡是人祸,说白了是腐败,一个腐败且没有活力的时代,消亡是迟早的事。文化的毁灭,文人的堕落,导致中国文明在蒙古统治时期大规模倒退。
明朝赶走蒙古人后,虽然明太祖洪武黄帝有计划有步骤的企图恢复中国文明。但也没有完全成功。明朝只能称为部分的恢复了中华文明。和宋朝比,明朝文明要落后很多。明朝知识分子也的素质也比宋朝差很多。
5、清朝
清朝专制主义皇权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又急转直下而消失,给后人留下清除帝王崇拜文化心态的使命。清朝满洲族统治对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有巨大贡献,她在民族地区的多种体制政策颇有成效。鸦片战争之前社会经济文化具有前近代因素,可以与近代社会相衔接。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已经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在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形势下,汉人和清朝之间,出现“外忧”与“内患”“反帝”与“反清”先后论,难得有圆满的解决方案。自清朝开始的反帝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与传统的中华中心论纠缠在一起,有着正负两方面作用。
传统科技继续发展,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伴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诞生了。看似很有包容其实也很封闭,继承了明朝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闭关锁国,使国家处于封闭状态,最后亡国。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国古代历史各朝代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1建立者:夏禹
2特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农耕文明的发展。夏朝通过建立世袭制的统治模式,形成了封建制度,并在社会经济中推动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1建立者:商汤
2特点: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王国的兴起和城邦的发展。商朝实行世袭制度,国家政权由王公贵族掌握,同时,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青铜器的生产与使用达到了较高水平。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1建立者:周武王
2特点: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分封制度的推行和礼乐文化的兴盛。周朝实行了分封制度,将大片土地分封给诸侯国,形成了以君主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同时,西周时期,礼乐文化达到了顶峰,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礼仪教化的重要工具。
四、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特点:东周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由西周分裂而来的一段时间,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分封制度的瓦解和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在这一时期,王权逐渐式微,诸侯国实力崛起,相互间频繁争斗,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等思想家纷纷涌现。
五、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建立者:秦始皇
2特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统一战争的胜利。秦始皇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等,加强中央集权,最终实现了秦朝的统一。
六、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
1特点: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战国后的一个朝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西汉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度,同时,汉朝文化开展了大规模的冶铸和农耕,丝绸之路的开辟也推动了汉朝经济的发展与外交的交流。
七、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1特点: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后汉时期的一个朝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政权更替和改革运动的兴起。东汉时期,政权发生了多次更迭,同时社会出现了频繁的起义与农民反抗。东汉时期还出现了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等重大事件。
1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2珍本:珍贵的书本或资料。凡不常见和难得的文献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都称为珍本。
3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以称为善本。
4禁书本:明令禁止流通和收藏之书。如清高宗借修《四库全书》之机,采取“寓禁于征”的政策,强命各省督抚,查抄所谓“违碍”统治之书,均令解京销毁。所以,被禁之书能流传下来的,自然值得珍惜。
5进呈本:民间向朝廷敬献之本。
6底本:指著作的稿本,亦指抄本或刊印时所依据之原本。
7巾箱本:指古时开本极小可以装在巾箱里的书本。巾箱是古人装头巾用的小箧。
8初印本:一书初印,版面清晰,人以为贵。
9通行本:民间流行甚多而刻印平常的本子。
10足本:即全本。
11节本:对原书经删节后而印行的本子。故有“洁本”之称。如洁本《水浒》四十八回本。
12选本:因原本浩繁,选其精粹而成本着。如《唐诗三百首》、《宋词选》。
13配本:因本残缺,用同种本的其他版本配成全本者。以抄写补残者曰抄配本。
14百衲本: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本。这是个借喻性的版本称谓。衲,原意补缀。百衲,指用零星材料集成的一个完整的东西。百衲本书始出于清初的宋荦,他用两种宋本,三种元本,配置成一部《史记》八十卷,称为百衲本《史记》。傅增湘用几种宋本拼配了一部《资治通鉴》,称为百衲本《资治通鉴》。商务印书馆曾汇集不同版本的史书,拼配影印了一部《二十四史》,称为百衲本《二十四史》。
15丛书本:专指丛书中之零种,称某某丛书本。
16单行本:从丛书、全集中,或一书中能独立成篇的抽出付印的本子。
17三朝本:南宋官刻的各书书版,元时入西湖书院,明又转南京国子监,历经三朝,故称三朝本。
18邋遢本:宋刊九行本《七史》,版经三朝,累次修补印刷,所以版印模糊不清,时称邋遢本。
19赝本:书贾作伪假冒之本。采取挖改、染纸、伪造等手法,以假充真。但赝本并不等于劣本。
20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
21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杀身之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
22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备受欢迎,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稀。
23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过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24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25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
26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私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
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特点是什么?
本文2023-10-25 07:12: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