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定伯捉鬼作者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2收藏

宋定伯捉鬼作者是谁,第1张

《宋定伯捉鬼》选自《搜神记》。《搜神记》是干宝根据百家古籍,收集了许多古今神怪故事而编成的笔记小说,其中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民间作者干宝(生卒年代不详),字令升,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李寄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出自《搜神记》。以下是我整理的李寄文言文和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李寄①

 东越闽中有庸岭②,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③,长七八丈,大十馀围④,土俗常惧⑤。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⑥,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⑦,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⑧。都尉令长⑨,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⑩。共请求人家生婢子(11),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12),送蛇穴。蛇出,吞啮之(13)。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14),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15),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16),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17),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18),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19)。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20)。怀剑(21),将犬(22)。先将数石米糍(23),用蜜□灌之(24),以置穴。蛇便出,头大如囷(25),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26)。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27),悉举出,咤言曰(28):'汝曹怯弱(29),为蛇所食,甚可哀愍(30)。'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31),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32)。

  注释

 ①本篇写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故事。用反衬手法,写出了李寄非凡的勇敢和机智。

 ②东越:汉初小国。在今浙江东南及福建一带。闽中:郡名。庸岭:山名。在今福建邵武县。

 ③隰(xī息):低湿之地。

 ④围:计量圆周的长度单位,旧说尺寸长短不一。

 ⑤土俗:当地风俗。此指当地百姓。

 ⑥东治:据《晋书·地理志》'建安郡'下注,'东治'当作'东冶'。东越国都,在今福建福州市。都尉:郡之军事长官。属城长吏:所属县城的长官。长吏,地位较高的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⑦下谕:下令,晓谕。巫祝:古代以歌舞娱神、与神交通的人。

 ⑧啖(dàn淡):吃。

 ⑨令长:皆县官,万户以上的大县为令,万户以下的为长。

 ⑩气厉不息:指大蛇气焰凶猛,为害不止。(11)家生婢子:即'家生婢',奴婢生的女儿。

 (12)朝(zhāo召):初一日。(13)啮(niè聂):咬。

 (14)尔时:这时。预复募索:预先又招募寻找童女。(15)将乐县:县名,在今福建西北部。

 (16)无相:没有福相。

 (17)缇萦(tíyíng提营):汉初临淄淳于意幼女。其父因罪当受肉刑,缇萦随父入长安,上书请为官婢以赎父罪。汉文帝怜而赦其父罪,并除肉刑。事见刘向《列女传》。济:救助。

 (18)潜行:偷偷逃走。

 (19)告请:向官府申请。咋(zé责):咬。

 (20)诣:到。

 (21)怀剑:怀中藏剑。

 (22)将犬:带着狗。217(23)米糍(cí词):用米蒸制的食品。

 (24)□(chǎo吵):用炒过的麦子磨成的面粉,俗称'炒面'。

 (25)囷(jūn君):谷囤。

 (26)创:伤口。

 (27)髑髅(dúlóu独楼):死人头颅。

 (28)咤(zhà乍):感叹。

 (29)汝曹:你们。(30)哀愍(mǐn敏):哀叹、怜悯。

 (31)聘:送礼物以迎娶。

 (32)歌谣:当指歌颂李寄斩蛇的歌谣。

 

 东越国闽中郡有座庸岭,高几十里。庸岭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大十多围,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东冶的长官都尉和他所管辖的各县城行政长官,多有(被大蛇)咬死的。用牛羊祭祀,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有时告诉巫、祝,要吃十二三岁的童女。郡、县的长官都为这事担忧。只是大蛇(仍然)无休止地肆虐逞凶。他们一同寻求人家奴婢所生的女孩子,连同罪犯人家的女孩子养着。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童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来吞吃童女。多年这样,已经用了九个童女。

 这时,又预先招募寻找,没有招募寻找到祭祀用的童女。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寄,要应征前往。父母不答应。李寄说:“父母没有福气,只是生了六个女儿,没有生一个儿子,虽然有孩子跟没有孩子一个样。女儿我没有淳于缇萦帮助父母那样的功绩,既不能供养(父母),白耗费了穿的吃的,活着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点死了。卖了我李寄的身体,可以得到一点钱,用来供养父母,难道不好吗?”父母慈爱,终究不让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没办法制止。

 李寄就去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先拿来几石糯米做的糍团,用蜜和炒米粉调灌糍团,把(它)放在洞口。蛇就出来了,头大得像谷仓,眼睛像两尺长的镜子,闻到糍团的香气,先吃糍团。李寄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李寄从后头斫出几处伤口。受伤的地方痛得很,蛇因此跳了出来,到了空地上就死了。李寄进去探看洞穴,找到九个童女的头骨,全都拿了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胆小软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怜。”于是童女李寄缓缓迈步回到家里。

 越王听到这件事,就聘童女李寄为王后,授她父亲为将乐县令,母亲和姐姐都得到赏赐。从这以后东冶没有再出现妖邪的东西,有关李寄的歌谣到现在还有。

  作者简介

 干宝(?—336),字令升,东晋文学家、史学家。东晋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干宝著述颇丰,主要有《周易注》、《五气变化论》、《论妖怪》 《论山徙》、《司徒仪》、《周官礼注》、《晋记》、《干子》、《春秋序论》、《百志诗》、《搜神记》等。干宝学识渊博,遍览群书,曾由华谭推荐任著作郎。建武元年(317年),经中书监王导推荐,领修国史。时因家贫,求补山阴(今绍兴)令,迁始安(今桂林)太守。东晋大兴元年(318年)二月封关内侯。太宁元年(323年),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咸和元年(326年),母桓氏卒,葬灵泉里西南隅,干宝辞官为母守孝。咸和四年服阕回朝。永和元年(345年)致仕,永和七年(351年)秋卒,葬灵泉里后花园。朝廷特加尚书令,从祀学宫。[1]

 其祖父干统,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干莹,曾仕吴,任立节都尉,迁居海盐。干宝自小博览群书,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奉命领修国史。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除精通史学,干宝还好易学,为撰写《搜神记》筹备了资本

 干宝于易学造诣极深,《晋书》明言注《周易》。《隋书·经籍志》载有:《周易》十卷,晋散骑常待干宝注,又《周易爻义》一卷,干宝撰,梁有《周易宗涂》四卷,干宝撰。其中《周易宗涂》《隋志》言已佚,两唐志皆不录。而《周易注》、《周易爻义》二书,两唐志皆收录之。另《经典释文·序录》、《宋史·艺文略·经类》及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等也录《周易注》十卷。又根据《册府元龟》记载,《周易问难》二卷、《周易玄品》二卷,也为干宝撰。项皋谟、朱彝尊、马国翰等人皆信从。然《隋书·经籍志》明言《周易问难》二卷王氏撰,《周易元品》二卷不着撰人,故今人台湾学者黄庆萱等人关于《周易问难》《周易玄品》二书不为干宝所撰的考证属实(见《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九)。干宝的易学著作今皆散佚,其《易》注主要散见于唐人李 鼎祚的《周易集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

1 《隋侯救蛇获珠》翻译

译文:从前,分封在隋地的一个诸侯国君出使齐国,路过深水的沙滩边,他看见了一条小蛇,在沙滩上痛苦地扭曲身子,头部受伤流血。

隋侯怜悯它,下马用马鞭将它拨入水中。一夜,隋侯梦见一个山中的孩子拿着宝珠,见到隋侯,他边拜边说:“当初我蒙受你的大恩大德,救了我使我得以生存,现在我用宝珠来报答你,请不要推却。”

到了早晨,隋侯看到床头有一颗宝珠,光辉灿烂耀人眼睛,世称为“隋侯珠”,是世上少有的珍品。注释:1、昔:从前,过去。

2、隋侯:分封在隋地的一个诸侯国君。3、使:出使。

4、齐:齐国。5、宛转:指身子扭曲,显得痛苦的样子。

6、持:拿。7、曩(nǎng):以前,先前。

8、蒙:受。9、哀:可怜,怜悯。

10、夕:夜晚。11、且:一边。

12、今:现在。13、酬:答谢,报答。

14、却:推辞。15、及:等到。

16、旦:天亮,早晨。17、见:看到。

18、以:用。19、因:出于。

的原因。20、路行:走过。

的路边。原文: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出血。

隋侯哀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

见隋侯,且拜且曰:“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勿却。”及旦,见一珠在床侧。

其珠璀璨夺目,世称“隋侯珠”,乃稀世之珍也。《隋侯救蛇获珠》选自《搜神记》,《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

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扩展资料:

这个故事表达了做人应该知恩图报的道理,连蛇这样的冷血动物都可以报恩,何况是人呢?只有乐于助人并且懂得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值得珍贵的。 隋侯之珠的详细故事:那是战国时候的一个秋天,西周的隋侯(今湖北一带的封侯)例行出巡封地。

一路游山玩水,这天行至渣水地方,隋侯突然发现山坡上有一条巨蛇,被人拦腰斩了一刀。由于伤势严重,巨蛇已经奄奄一息了,但它两只明亮的眼睛依然神采奕奕。

隋侯见此蛇巨大非凡且充满灵性,遂动了恻隐之心,立即命令随从为其敷药治伤。不一会儿,巨蛇恢复了体力,它晃动着巨大而灵活的身体,绕隋侯的马车转了三圈,径直向苍茫的山林逶迤游去。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隋侯出巡归来,路遇一黄毛少儿。他拦住隋侯的马车,从囊中取出一枚硕大晶亮的珍珠,要敬献给隋侯。

隋侯探问缘由,少儿却不肯说。隋侯以为无功不可受禄,坚持不肯收下这份厚礼。

第二年秋天,隋侯再次巡行至渣水地界,中午在一山间驿站小憩。睡梦中,隐约走来一个黄毛少儿,跪倒在他面前。

称自己便是去年获救的那条巨蛇的化身,为感谢隋侯的救命之恩,特意前来献珠。隋侯猛然惊醒,果然发现床头多了一枚珍珠,这枚硕大的珍珠似乎刚刚出水。

显得特别洁白圆润,光彩夺目,近观如晶莹之烛,远望如海上明月,一看便知是枚宝珠。隋侯叹曰:一条蛇尚且知道遇恩图报,有些人受惠却不懂报答的道理。

据说隋侯得到宝珠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各国诸侯的垂涎,经过一番不为人知的较量,隋珠不久落入楚武王之手。后来,秦国灭掉楚国,隋珠又被秦始皇占有,并被视为秦国的国宝。

秦灭亡后,天下大乱,隋珠从此不知所终。日升月落,大江东去。

一度光彩照人的隋侯之珠已湮没在滚滚的历史烟尘中,不可复寻。只有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美丽传说,依然隐约闪现在茫茫史河中,带给后人温暖与警示。

作者介绍:干宝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干统是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官至奋武将军,封都亭侯;父亲干莹亦是东吴官员,官至丹阳县丞。干宝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凭借才气受到朝廷的征召授职,担任佐著作郎。

建兴三年(315年),干宝因参与平定杜弢之乱有功,朝廷赏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据史料记载,自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干宝初仕盐官州别驾(刺史的从吏官),后因刘聪、石勒之乱,西晋亡,东晋立,南北对峙。

干宝举家迁至海宁盐官灵泉乡(今浙江海宁黄湾五丰村与海盐澉浦六忠村的交界处)。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阳,干宝为父守孝。

至三世时,迁至梅园(今海盐通元)。建武元年(317年),当时是东晋建立初期,没有设置史官,中书监王导上书说:“大凡帝王的事迹,必定要记载下来,写成典籍,永远流传后世。

宣皇帝平定四海,武皇帝顺应天命。接受曹魏的禅让,大功大德,足以同古代圣君贤王相比,但他们的传纪不见于朝廷府库,他们的恩德未被谱写成乐歌。

陛下圣明,为一代中兴之君,应着手建立国史,撰写帝王本纪。上陈祖宗的伟绩,下记将相辅佐之功,务必照实记述,为后代树立准则,满足举国的愿望,使人神欢愉,这无疑是天下长治久安的根本。

因此应设置史官,诏令佐著作郎干宝等逐步撰写集录。” 晋元帝司马睿采纳此建议。

于是,干宝开始负责国史的撰写。当时干宝因家庭贫困,请求出任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令,后改任始安(今广西桂林)太守。

太宁元年(323年),王导请干宝担任其司徒右长史,升任散骑常侍。著写《晋纪》,自晋宣帝至晋愍。

2 《隋侯救蛇获珠》翻译

从前,分封在隋地的一个诸侯国君出使齐国,路过深水的沙滩边,他看见了一条小蛇,在沙滩上痛苦地扭曲身子,头部受伤流血。

隋侯怜悯它,下马用马鞭将它拨入水中。一夜,隋侯梦见一个山中的孩子拿着宝珠,见到隋侯,他边拜边说:“当初我蒙受你的大恩大德,救了我使我得以生存,现在我用宝珠来报答你,请不要推却。”

到了早晨,隋侯看到床头有一颗宝珠,光辉灿烂耀人眼睛,世称为“隋侯珠”,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原文: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出血。

隋侯哀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见隋侯,且拜且曰:“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勿却。”

及旦,见一珠在床侧。其珠璀璨夺目,世称“隋侯珠”,乃稀世之珍也。

扩展资料:

《隋侯救蛇获珠》出自:《搜神记》。《搜神记》内容十分丰富,有谶纬神学、有神仙变幻,有精灵物怪,有妖祥卜梦,还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

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动人,深受人们喜爱。如卷十四的“盘瓠神话”,是关于古时蛮族始祖起源的猜测、“蚕马神话”是有关蚕丝生产的神话。

如卷十一“干将莫邪”讲述的复仇故事、卷十六紫玉传说,讲吴王小女的生死爱情;卷十一“东海孝妇”,讲孝妇周青蒙冤的故事、韩凭夫妇的传说则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卷一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也是如此。这些故事是《搜神记》的精华所在,历代长传而不衰。

-隋侯救蛇得珠。

3 原文+译文 隋侯救蛇获珠

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出血。

隋侯怜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见隋侯,且拜且曰:“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勿却。”

及旦,见一珠在床侧。其珠璀璨夺目,世称“隋侯珠”,乃稀世之珍也。

从前,隋侯有一次出使齐国,路过深水的沙滩边看见了一条小蛇,在沙滩上痛苦地扭曲身子,头部受伤流血。隋侯怜悯它,下马用马鞭将它挑入水中。

一夜,梦见一个山中的孩子拿着宝珠,拜见隋侯,一边拜一边说:“当初蒙受你的极大的恩惠,救我令我得以生存下去,现在用宝珠来报答你,请不要推却。”到了早晨,隋侯看到床头有一颗宝珠,美丽璀璨,光彩夺目,世称为“隋侯珠”,是稀世珍宝。

4 随侯得珠文言文翻译

传说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

相关成语

随珠和璧(又作“随珠荆玉”):形容珍宝中的极品。

随珠弹雀:比喻做事不当,得不偿失。

汉代以后的《淮南子》、《搜神记》将随侯珠的故事记得更详细。原意是:春秋时随国有断蛇丘。随侯出行,见大蛇被打成两断,看其蛇有些灵异,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蛇立即能活动。此处便叫“断蛇丘”。一年以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丘南有随季良(梁)大夫池。”蛇采用什么形式送明珠?民间一说是随侯乘船时,突遇风浪,一大蛇于水中衔大珠献上;另一说是深夜梦见一大蛇衔来明珠报恩,随侯醒来果见一明珠将室内照得如同白昼。

5 隋侯救蛇得珠(译文)

4

隋侯救蛇得珠

隋侯救蛇获珠一般指本词条

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出血。隋侯哀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见隋侯,且拜且曰:“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勿却。”及旦,见一珠在床侧。其珠璀璨夺目,世称“隋侯珠”,乃稀世之珍也。(选自《搜神记》)

作品名称

隋侯救蛇得珠

作品别名

隋侯救蛇获珠

创作年代

东晋

作品出处

《搜神记》

文学体裁

古文

作者简介

干宝(?―351年),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东晋文学家、史学家。著述颇丰,主要有《周易注》、《五气变化论》、《论妖怪》 、《论山徙》、《司徒仪》、《周官礼注》、《晋纪》、《干子》、《春秋序论》、《百志诗》、《搜神记》等。干宝自小博览群书,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奉命领修国史。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升任散骑常侍。除精通史学,干宝还好易学,这为他后来撰写《搜神记》奠定基础。《搜神记》是部志怪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所谓志怪小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它记录了一大批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奇闻异事,内容生动丰富,情节曲折离奇,艺术价值很高。

原文

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出血。隋侯哀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见隋侯,且拜且曰:“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勿却。”及旦,见一珠在床侧。其珠璀璨夺目,世称“隋侯珠”,乃稀世之珍也。(选自《搜神记》)

译文

从前,分封在隋地的一个诸侯国君出使齐国,路过深水的沙滩边,他看见了一条小蛇,在沙滩上痛苦地扭曲身子,头部受伤流血。隋侯怜悯它,下马用马鞭将它拨入水中。一夜,隋侯梦见一个山中的孩子拿着宝珠,见到隋侯,他边拜边说:“当初我蒙受你的大恩大德,救了我使我得以生存,现在我用宝珠来报答你,请不要推却。”到了早晨,隋侯看到床头有一颗宝珠,光辉灿烂耀人眼睛,世称为“隋侯珠”,是世上少有的珍品。

注释

1 昔:从前,过去。

2 隋侯:分封在隋地的一个诸侯国君。

3使:出使。

4齐:齐国。

5宛转:指身子扭曲,显得痛苦的样子。

6持:拿。

7曩(nǎng):以前,先前。

8 蒙:受。

9哀:可怜,怜悯。

10 夕:夜晚。

11且:一边。

12今:现在。

13酬:答谢,报答。

14却:推辞。

15及:等到。

16旦:天亮,早晨。

17见:看到。

18以:用。

19因:出于。的原因

20路行:走过。的路边

翻译

1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从前承蒙极大的恩惠,救我令我得以生存下去。

2乃稀世之珍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

拓展

古语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文言知识:且……且……。“且”在文言中可解释为“而且”、“将”等。“且……且……”相当于“又…。又……”。上文“且拜且曰”,意为一边拜一边说。又,“且战且退”,意为一边战斗一边退却;“且怒且喜”,意为又生气又高兴。

文化常识:"隋侯珠"与"和氏璧"。隋侯珠是世传的珍贵珠子,可谓无价之宝。历史上还有一件稀世珍宝是"和氏璧"它因卞和在山中获得而称和氏璧。相传这珍贵的璧后被秦始皇用作印章,秦朝灭亡后为汉皇帝所得,之后在战乱中失传了。

6 随侯救蛇获珠 走近文言文答案和原文翻译

原文

杯弓蛇影①

尝②有亲客③,久阔④不复来,广⑤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⑥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⑦,既饮而疾⑧。”于时⑨河南⑩听事(11)壁上有角(12),漆画作蛇(13)。广意(14)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15)?”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16),客豁然意解(17),沈疴(18)顿愈。

注释

①选自《晋书》。

②尝:曾经。

③亲客:关系密切的朋友。

④久阔:久别不见。

⑤广:即乐(yu8)广,字彦辅,河南阳淯(y))(今河南省阳市附近)人。

⑥蒙:承受。承人厚意,表示感谢时常用的谦词。

⑦意甚恶(w))之:心里非常厌恶它。意,心里。之,指杯中所见之物。

⑧既饮而疾:喝下去以后,就生起病来了。疾,得病。

⑨于时:在当时。

⑩河南:郡名,在今河南省北部。乐广当时任河南尹。

(11)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

(12)角:即装饰有犀角之类的弓。

(13)漆画作蛇:用漆在弓上画了蛇。

(14)意:意料,想。

(15)不:同“否”。

(16)所以:因由,原因。

(17)意解:不经直接说明而想通了某一疑难问题,放下了思想负担。

(18)沈疴(k5):长久而严重的病。沈同“沉”,疴,重病。

译文:

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了。问到原因时,有人告诉说:“前些日子他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的厚意,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仿佛看见杯中有一条小蛇在晃动。心里虽然十分厌恶它,可还是喝了那杯酒。回到家里,就身得重病。”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上面还用漆画了一条蛇。乐广心想,杯中所谓的小蛇无疑是角弓的影子了。于是,他便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问道:“今天的杯中还能看到小蛇吗?”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乐广指着墙壁上的角弓,向他说明了原因,客人恍然大悟,积久难愈的重病一下子全好了。

7 隋侯救蛇得珠(译文)

随候珠”就是夜明珠 成语随珠和璧就是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

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 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 大蛇报恩大蛇报恩 夜明珠最早相传在中国大禹王的时代,就已经被世人所发现了,但是历代以来,一直是皇宫贵族才能拥有的宝物,古称”随候珠”或”夜光珠”;中国对夜明珠的认识和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民间又名叫「夜光璧」、「夜光石」、「隋侯珠」。夜明珠最早相传在中国大禹王的时代,就已经被世人所发现了,但是历代以来,一直是皇宫贵族才能拥有的宝物,古称”随候珠”或”夜光珠”;中国对夜明珠的认识和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民间又名叫「夜光璧」、「夜光石」、「隋侯珠」。

相传早在大禹治水时就发现了夜明珠,2000多年前春秋时代的隋侯因为救了一条大蛇,这条大蛇因此衔了一颗夜明珠回来,送给他以答谢救命之恩,因此又叫隋侯珠。相传早在大禹治水时就发现了夜明珠,2000多年前春秋时代的隋侯因为救了一条大蛇,这条大蛇因此衔了一颗夜明珠回来,送给他以答谢救命之恩,因此又叫隋侯珠。

在古代列为宫庭皇室至宝,得之者可以转化坏气,开运呈祥。在古代列为宫庭皇室至宝,得之者可以转化坏气,开运呈祥。

元朝的成吉斯汗总共有九颗夜明珠,他把这九颗夜明珠全部镶在帽子上,随著他南征北讨,不离身边,随时带给他无比的信心和最大的幸运,终於征服了全世界,也开创了历史上伟大的蒙古帝国。元朝的成吉斯汗总共有九颗夜明珠,他把这九颗夜明珠全部镶在帽子上,随着他南征北讨,不离身边,随时带给他无比的信心和最大的幸运,终于征服了全世界,也开创了历史上伟大的蒙古帝国。

清朝的慈禧太后,也知道夜明珠的可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共搜集到如鸽子蛋大小的夜明珠九颗清朝的慈禧太后,也知道夜明珠的可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共搜集到如鸽子蛋大小的夜明珠九颗 除了生前特别珍爱之外,并将其中的一领,死后放在口中陪葬,其珍贵可想而知!除了生前特别珍爱之外,并将其中的一领,死后放在口中陪葬,其珍贵可想而知! 宝石鉴定专家的说法宝石鉴定专家的说法 随著科学的进步,人类扩大了视野与领域,夜明珠的神秘传说,才一一的被揭发开来,本次引进台湾在各地展出与大家结缘的夜明珠,都经过宝石鉴定专家的鉴定,并由於雪鸿大师亲自开光加持,可说是具有双重保证。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扩大了视野与领域,夜明珠的神秘传说,才一一的被揭发开来,本次引进台湾在各地展出与大家结缘的夜明珠,都经过宝石鉴定专家的鉴定,并由于雪鸿大师亲自开光加持,可说是具有双重保证。

本刊也为您走访了台湾宝石学会的鉴定学家,他们发现,一般坊间的萤石是不会发光和吸热的,但是夜明珠的萤石成分中含有稀土元素。本刊也为您走访了台湾宝石学会的鉴定学家,他们发现,一般坊间的萤石是不会发光和吸热的,但是夜明珠的萤石成分中含有稀土元素。

这两种物质在特殊结晶化时会产生「吸收能量」作用,到再释放出纯净能量,成为美丽的夜光,并且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发光,甚至永久发光。这两种物质在特殊结晶化时会产生「吸收能量」作用,到再释放出纯净能量,成为美丽的夜光,并且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发光,甚至永久发光。

根据地质学家研究,夜明珠是萤石的变种,产量稀少极为稀有,就好像生物的基因突变一样,自然界只有极少数的这种矿物,在受到外界能量 ,如加热、摩擦、通电,以及紫外线、X射线或阴极射线等短波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发光现象。根据地质学家研究,夜明珠是萤石的变种,产量稀少极为稀有,就好像生物的基因突变一样,自然界只有极少数的这种矿物,在受到外界能量 ,如加热、摩擦、通电,以及紫外线、X射线或阴极射线等短波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发光现象。

当然夜明珠还有许多奥秘,至今还未被科学家所了解。当然夜明珠还有许多奥秘,至今还未被科学家所了解。

夜明珠的特性:夜明珠的特性: 夜明珠除了可以吸光放光,肉眼可以立即看到之外,并可将人体中的坏气、病气,转化成吉祥开运旺气。夜明珠除了可以吸光放光,肉眼可以立即看到之外,并可将人体中的坏气、病气,转化成吉祥开运旺气。

夜明珠开运方法举例:拥有夜明珠者,必须多作功课,与夜明珠的能量相应,同呼同吸、同心同德,更能感受到他的无边慈悲及法力。夜明珠开运方法举例:拥有夜明珠者,必须多作功课,与夜明珠的能量相应,同呼同吸、同心同德,更能感受到他的无边慈悲及法力。

1单颗夜明珠—可轻轻贴卧於手掌劳宫内上,然后配合深长呼吸及观想课程,马上会有全身进气,酥麻温热的感觉。 1单颗夜明珠—可轻轻贴卧于手掌劳宫内上,然后配合深长呼吸及观想课程,马上会有全身进气,酥麻温热的感觉。

2双颗夜明珠—可轻轻握在左右手劳宫穴上,作观想的课程。 2双颗夜明珠—可轻轻握在左右手劳宫穴上,作观想的课程。

3夜明珠七星阵—可将夜明珠,排列成七星阵,放在办公桌上或床边。 3夜明珠七星阵—可将夜明珠,排列成七星阵,放在办公桌上。

8 隋侯救蛇得珠(译文)

4隋侯救蛇得珠隋侯救蛇获珠一般指本词条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出血。

隋侯哀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见隋侯,且拜且曰:“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勿却。”

及旦,见一珠在床侧。其珠璀璨夺目,世称“隋侯珠”,乃稀世之珍也。

(选自《搜神记》)作品名称隋侯救蛇得珠作品别名隋侯救蛇获珠创作年代东晋作品出处《搜神记》文学体裁古文作者简介干宝(?―351年),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东晋文学家、史学家。著述颇丰,主要有《周易注》、《五气变化论》、《论妖怪》 、《论山徙》、《司徒仪》、《周官礼注》、《晋纪》、《干子》、《春秋序论》、《百志诗》、《搜神记》等。

干宝自小博览群书,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奉命领修国史。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升任散骑常侍。

除精通史学,干宝还好易学,这为他后来撰写《搜神记》奠定基础。《搜神记》是部志怪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

所谓志怪小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它记录了一大批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奇闻异事,内容生动丰富,情节曲折离奇,艺术价值很高。

原文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出血。隋侯哀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

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见隋侯,且拜且曰:“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勿却。”及旦,见一珠在床侧。

其珠璀璨夺目,世称“隋侯珠”,乃稀世之珍也。(选自《搜神记》)译文从前,分封在隋地的一个诸侯国君出使齐国,路过深水的沙滩边,他看见了一条小蛇,在沙滩上痛苦地扭曲身子,头部受伤流血。

隋侯怜悯它,下马用马鞭将它拨入水中。一夜,隋侯梦见一个山中的孩子拿着宝珠,见到隋侯,他边拜边说:“当初我蒙受你的大恩大德,救了我使我得以生存,现在我用宝珠来报答你,请不要推却。”

到了早晨,隋侯看到床头有一颗宝珠,光辉灿烂耀人眼睛,世称为“隋侯珠”,是世上少有的珍品。注释1 昔:从前,过去。

2 隋侯:分封在隋地的一个诸侯国君。3使:出使。

4齐:齐国。5宛转:指身子扭曲,显得痛苦的样子。

6持:拿。7曩(nǎng):以前,先前。

8 蒙:受。9哀:可怜,怜悯。

10 夕:夜晚。11且:一边。

12今:现在。13酬:答谢,报答。

14却:推辞。15及:等到。

16旦:天亮,早晨。17见:看到。

18以:用。19因:出于。

的原因20路行:走过。的路边翻译1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从前承蒙极大的恩惠,救我令我得以生存下去。

2乃稀世之珍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拓展古语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文言知识:且……且……。“且”在文言中可解释为“而且”、“将”等。

“且……且……”相当于“又…。又……”。

上文“且拜且曰”,意为一边拜一边说。又,“且战且退”,意为一边战斗一边退却;“且怒且喜”,意为又生气又高兴。

文化常识:"隋侯珠"与"和氏璧"。隋侯珠是世传的珍贵珠子,可谓无价之宝。

历史上还有一件稀世珍宝是"和氏璧"它因卞和在山中获得而称和氏璧。相传这珍贵的璧后被秦始皇用作印章,秦朝灭亡后为汉皇帝所得,之后在战乱中失传了。

《苏姬神》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历史学家甘宝。原本《苏姬神》已失传,但被后人在此处编辑增补,共20卷,454个故事。主要人物有鬼,有怪,有仙,混合了佛道。记录的故事大多是神仙的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苏姬神》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想象奇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有蒋干·莫邪、李记、韩平夫妇、王武的女儿董永等。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歌颂了反抗者的斗争,常被后人引用。这些故事大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的思想感情。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杰作,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作者简介

干宝(?―336),本名凌晟,东晋文学家、史学家。甘宝从小博览群书,做官后担任助理作家。东晋建立后,负责撰写国史《晋纪》。之后王导晋升为司徒右长史,他晋升为便车骑士。干宝的小说《搜姬神》在中国小说史上影响深远,被称为“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甘宝为什么会写出《声震诸神》这样的小说?

故事从他家里发生的一件奇怪的事情开始。

从殉难中复活

据古籍记载,甘宝的父亲甘英曾在吴栋当过李杰的姓氏。乾莹有一个非常心爱的婢女,美丽动人。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很无聊,又没人看,这让干宝的妈妈很嫉妒,但也没办法。后来干莹生病去世了,干宝的妈妈终于在这一天说了算,可以充分的发泄自己的愤怒。

莹下葬的时候,干宝娘让家里的仆人把漂亮的婢女推进坟墓,然后派人把墓门堵上,填上土,相当于把婢女活埋了。

十年过去了,甘宝的母亲去世了。古时候夫妻合葬。甘保派人打开父亲坟墓的墓道,发现了奇怪的一幕——“仆棺如命!”美丽的婢女躺在棺材上,衣服鲜亮,脸色红润,仿佛还活着。

甘宝的母亲下葬后,觉得这个漂亮的婢女留在这里不合适,怕她和老母亲在地下打架,就派家人把婢女抬了出来,然后永久封闭了墓门。当美丽的婢女被抬出来时,似乎还有微弱的气息,干宝大惊失色。

这个女人虽然是我妈的情敌,但毕竟也是自己的小妈妈。现在她好像还活着,不能就这么放过她!甘保想了想,最后命家人将婢女抬回大宅。经过一夜的精心护理,美丽的婢女苏醒了。她告诉甘保,她和甘保的父亲在地下“恩爱如初”,地下环境也不算太差。甘宝死去的父亲经常给她带吃的。

后来甘宝不忍让美丽的婢女头发变白,青春耗尽,打算为她改嫁他人。据说这个婢女后来生了一个儿子。

这件轶事对干宝的触动很大,然后还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干宝的认知。从此让他开了眼界,让他相信有鬼。

死去兄弟的复活

据《晋书》记载:“幼保兄病而气喘,久而不寒

相信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对江南的古镇有着特殊的情节,它不同于三亚的大海,热烈而浪漫,虽同样让人着迷,但却散发出截然不同的韵味,相比之下,古镇就像是一位久在深闺人不识的姑娘,或已容颜不再,但那份从容的气质却让人沉迷,荣辱不惊,恬静美好。在江西仙女湖,就有这样一座千年古县城,还流淌着500年历史的万年桥,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耳闻?

提起江西,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是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早早便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诗句,使得庐山一举成名,无数游人慕名而去。其实江西山清水秀,美景远不止如此,位于新余的仙女湖,同样是一处不容错过的旅游观光之地。

仙女湖,因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而得名,这里是中国七夕情人节的发祥地,浪漫气息无处安放。景区内森林覆盖率极高,郁郁葱葱,清新之意扑面而来。景区岛屿星罗棋布,绿树掩映,湖水被划分为一块块碧玉的宝石,亦或是横卧在森林中的妙龄女子,婀娜多姿,尽显曲线美。湖面远看平静如止,近看波光粼粼,浅蓝色的涟漪里中光影斑驳,两侧青山倒映,相互依偎,空灵而美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恬静的湖面下,还沉睡一座千年古县,早在2018年,仙女湖水位下降至近些年最低点,一座面目全非的千年古县城遗址缓缓浮出水面,旧城墙、坍塌的房屋,这些被时光掩映的遗迹一时间引起轰动,吸引了无数考古学家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

这座千年古县城叫做分宜古县城,除此之外,与其一同沉睡的还有500历史的万年桥,是江西现存最早的多孔石拱古桥,也是旧时分宜古县城通往南方的重要通道。这些遗址只有在水位较低的情况下才会露出真面目,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历史文化景观,景区在万年桥周边200米设立了禁航区,并定期对古县城、古桥进行巡查,防止意外发生。

除了拥有这些奇观,仙女湖还是一处休养生息之地,这里的七夕老街古朴幽静,沿着湿漉漉的青石板缓缓踱步,感受粉墙黛瓦的质朴,让人倍感岁月静好。不知道大家是否去过仙女湖?欢迎留言评论。

江西湖泊有鄱阳湖、阳明湖、庐山西海、仙女湖等。

鄱阳湖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米~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时为4125平方公里以上。

但低水位(12米)时仅500平方公里, 据2008年水文资料,当湖水位2259米时,湖泊面积为4070平方公里。鄱阳湖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江河及博阳河、漳田河、潼津河等区间来水,经调蓄后在湖口注入长江。

阳明湖

阳明湖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省级名胜风景区,因建全国第一座坝内厂房式水电站—上犹江水电厂而形成的扇形湖泊,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水域面积地跨上犹、崇义两县。

是赣南最大的丰厚水资源区地,水域面积达31平方公里,蓄水量822亿多立方米,森林面积34万亩,湖岸线长达264公里,有427条形态各异的湖湾和42座星罗棋布的湖心小岛,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6万个,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

庐山西海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原名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部,地跨永修、武宁两县,由大型水库柘林湖和佛教禅宗圣地云居山组合而成,是国家AAAAA级景区。

风景区内有佛教文化内涵深厚的云居山与碧波万顷、绿岛拥翠、一级大气、一类水质的柘林湖。这种山岳景观和大规模的湖岛风光紧密结合的景观资源类型,在国内较罕见。

仙女湖

仙女湖位于江西省新余市西南郊,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是江西省开发最早的湖泊型景区。仙女湖是东晋文学家干宝所著古籍《搜神记》中记述的“毛衣女下凡”传说和“中国七夕情人节”的发源地。

仙女湖湖水面积50平方公里,设有湖心岛水站,湖内有100余座岛屿,数万公顷原始森林。仙女湖是2013年央视热播电视剧《仙女湖》的拍摄取景主要场地。

宋定伯捉鬼作者是谁

《宋定伯捉鬼》选自《搜神记》。《搜神记》是干宝根据百家古籍,收集了许多古今神怪故事而编成的笔记小说,其中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民间作者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