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读古文书籍,虽然有些字我不懂也不查字典,但大多数古籍我都能领会里面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种情况我也遇到,想必这也是每个学习文言的人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虽然你能大致领会这个段落要表达的意思,但是里面的关键字、词你却不理解,这就导致了你的词穷。
具体来说,不能很好的翻译句子的原因有:
1,有时候古文中的词语会含有一些典故;
2,有时候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3,有时候文言句式的不同;
所以要想翻译好句子,就要从上面三个方面下手。
1,要会给文言句子进行划分,分的清主、谓、宾;
2,了解句子的结构,分清实词、虚词
3,要动手查询具体的字、词意思。虽然有的字你懂,但是同样一个字古今含义可能不相同,而且一个字往往有多个用法,所以要动手查询字、词的意思,要积累、要熟记,下次遇到你就一目了然了。
我也在学习文言的过程中,这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 写作中如何运用文言文~
咳……读读金庸(不是调侃)首先,你要知道文言文在写作中的作用。
文言文,首先,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其次,文言文经过千年的积累,有许多独特的意像,很多词语能够产生非凡的美感。
如喷火蒸霞、五色具备,灿如堆锦,我还见过些月色的,聊斋里面,仅用八个字:“望月东升,澄江如练。”五体投地。
最后,来总结一下:写景、写很美很美的事物,可以直接引用文言的词语。先读读金庸,你就有了基本的半文言写作的语感了。
在描述的时候,可以多用四字、六字。然后要背很多诗,积累文言词汇。
最后,不要用文言写内向型的文章,因为中国古代的小说,都是注重情节发展,不注重人物心理。要客观的叙事,描写奇异风景。
当然,背景要放在古代。如果你是写散文,那个……多背诗就行了,金庸就免了。
注:主要背唐诗。其他的,有喜欢的再背。
尤其是李白的,气韵浑然大气,不拗口,能够培养自然的古典语感。实用的法子:你找篇带文言味的文章抄个几万字,然后去写,要再没感觉,那就去撞墙吧。
还有啊,一句话里面宁死都不要出现两个的字。
2 写作中如何运用文言文~纵观新课改这套实验教材,仍按以前的单元数编排。单元相同,课文数相同,但每单元设计的内容体系不同,新颖而且富有哲理性。又特别是文言文,打破了以前集中编排的形式,而是根据各年级的需要或分散在各单元,或集中学习。根据这种编排形式,应该如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呢?
一、教师要深入地解读文本,并以自己的深情解读引导学生更好的阅读。
譬如《桃花源记》一文,在让学生感受优美景色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欧阳修“与民同乐”在失意时胸怀坦荡,寄情山水;范仲淹同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自真情点拨,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中,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打开其心志,激励其阅读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建构文言文教学的新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能力。换言之,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在自主阅读实践中炼就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前教学,生怕学生学不懂,教师不敢大胆放手,让他们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进行学习,一篇文章逐字逐句全由教师包办,这样抑制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变得很被动。现在可就不同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从教法、学法上都进行了改变,从让学生通读全文到理解关键字、词、句这一过程,由教师引导学生互动的方式完成的。
三、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其作品的内涵。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给他们以直观形象的感知,从中获取知识。文言文涉及知识广,学生掌握多,理解难,学生不深入,往往读得乏味,那么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为学生自觉、自主阅读做好必要的准备。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使其自然而然地走近文言文中,与他们“面对面”地对话,心与心的沟通,在心灵碰撞中去体味作品的景、事、情。
进行了这样的一些尝试,上《与朱元思书》时,课前让学生预习,课上首先展示投影,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从而营造了学习气氛激发起了学生对这里山水的向往,导引出学生从内心深处急切了解课文内容的渴望。
四、培养情感,增强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能力。
学习语文,其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而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学习文言文也是这样,必须加强朗读、背诵,才能培养和增强感受能力。常言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也只有通过朗读、背诵,才能把握整篇文章,弄清字、词、句、段、篇的用法、安排和布局,才能体味语言、语调和方式、方法,体味优秀文言文语言的简练、深刻和优美。
五、提高对文言文的了解、理解和运用,继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教学文言文的目的和归宿。
“学以致用”这是我们学习一切知道的目的,有的是现在用,有的是将来用。而在目前白话普及时代,文言文学习主要重在了解、理解和继承,主要是增强传统文化素养,而在运用上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并在有时发挥着比白话文还重要的作用。运用时,主要在其优美性、简练性和哲理性,如“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千里之堤,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寥寥数字,短短数语,就能说明很深刻的道理,其美感、哲理和简练是白话文所望尘莫及的。但要做到在生工作、学习、生活中,在说话、写作中信手拈来,就必须熟练,让学生多读、多背和博览是关键。
六、文言文教学中,可采取多种阅读形式。
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分组读、个别读,在读中解惑;既可读全篇,也可读某一段,还可读某一句或几句;故事性强而有人物对话的可分角色读。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读去领悟,让学生身临其事、身临其境、身临其历史,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运用之妙,存乎于心”的学习
3 文言文写作要点有哪些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目前我们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式存在单一、被动的现象,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能力,致使学习的过程困难而艰涩,哪里还谈得上读出文言文的美呢?而眼下新课程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所以如何让学生从初中起就走近文言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可谓迫在眉睫了面对这种现状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适应“自主”学习需要呢? 一、重视朗读,感知课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朗读,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直接真切地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是改变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发现的一个有效方法七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初步接触文言文,他们对于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落实有一定难度,所以让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不搞文白对译,通过反复朗读,读懂文言文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设计中,不采用教师分析讲解代替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感悟,而是将朗读作为学生学习和领悟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每读一遍提出不同要求,这样由浅入深,通过读把感情主旨等主要问题解决了,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如教学《童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可这样设计朗读: 1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比如:项为(wei)之强(jiang)、鹤唳(1i)云端等 2读: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在读准字音基础上准确把握句子的停顿这环节可让学生自己点评,然后教师适当点拨,如“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等等教师示范读第二节,学生体会怎样正确处理朗读节奏 3读: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理解作者的童趣所在学生寻找表述童趣的语句,这时教师指导落实文言词语意思 4读: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两幅图景的内容 5读:看着板书尽量用课文的句子描述这两幅图景的内容这时候,学生已能当堂成诵了可以说,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是读但并不是一读到底,应注意读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初步感知,美读感悟,品读评析,研读理解,运用小组读的策略,最终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以读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切入点,以读来感悟文本,结合自己的经验背景,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使学生兴味盎然地读,这样,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由于读得真切,心有所思,便会萌生倾吐,与人交流的冲动,自主学习便也水到渠成了 二、提供平台,互动合作,让自主学习意识长久保持 新大纲、新课改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允许学习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要避免“一言堂”,应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长久地保持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可采用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达成共识的策略步骤 如在教学《世说新语?咏雪》一文时,向学生提出探究讨论的问题:太傅对于谢朗和谢道韫的两个比喻未做出评价,只是一笑而过,那么你认为作者的态度如何,为什么?如果让你来评价,你觉得哪个比喻更好,为什么?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还着问题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亲切 三、拓展阅读,加强学生对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 1积累一些古代的文学现象及史学知识 古代的文化现象是指古代礼制(器皿、工具、风俗习惯、人名、地名等),如“登轼而望”(《曹刿论战》)中的“轼”、“一封朝奏九重天”(《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九重天”,这些字词都是古代的文化现象,再如《岳阳楼记》中理解范仲淹为何要在“乃重修岳阳楼之前”写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大字,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史学知识,就很难体会范仲淹的“苦衷”,所以课堂上补充这方面知识就尤为重要 2注意古今词义的有效联系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词义例如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讲古汉语知识:《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假”字译为“借”,我们可联系“狐假虎威”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3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课外阅读文言文,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度适当的文言文练习来加以巩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采用写作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引导学生写“文言文”给学生一定的材料,让学生用文言文的形式来表达,不讲究写法多么巧妙,只要求尽量用上学过的文言词再如:要求学生用现代的语言把古文的意境嫁接到我们熟知的现实中,把古文与现代文有机地联接,实现其生命。
4 文言文写作虽然我国古代没有对写作提出“语法”一说,但是纵观我国的古代典籍,写作时对语法的要求比现在文学还要严格。随意翻开一篇流传至今的古代典籍,都可以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非凡功力,力求言简意赅。为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作者在句子的成分的位置上匠心独运,诸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例子随处可见。古籍中常有带有“于”字的介词结构,表示处所、方面、由来、对象或比较时,都放在动词的后面做补语,现代文就是做状语了。而带有“以”的介词结构在古文里用法就比较灵活,有时做状语,有时做补语。现代文中的数量词都用在名词前,而古文则用在后,表示动作次数的数量词也是这样。还有句子成分的省略,古文中比现代汉语更普遍,省略的情况也更复杂。试列举几例。1,对话时主语省略。2,承上时主语省略。3,略后省主语(也叫探下省)如《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前三个分句都省略了主语“蟋蟀”诸如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无法穷举。
总之,个人认为文言文写作对语法要求是很严格的。
5 谁教我引用文言文在写作中这个要看你掌握理解了多少文言文。
一般来说你能引用的都是你会背或者记得的。写景,写情绪,抒发感情,还有进取精神的这些,一般引用诗词写道理,思想,这些一般需要四书的内容,比如论语,大学,孟子议论事情,又不想太刻板的,可以引用古文,比如岳阳楼记,桃花源记 这些。
文言文的好处是凝炼,有时很多字写下去要讲的事,文言文几个字就可以了,微言大义。所以对一些古文句子要有所了解,另外要知道是谁写的什么文章中的句子,这样引用出来才有说服力比如你引用的时候,写:古人说过。
这样就显得无力感。
如果你写: 宋朝的大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安石说过。
这样的引用就显得十分有力,会为文章增色。
6 摘抄古文在作文中有什么好处从小学起,我们便开始接触文言文,但那时只是“小和尚念经”般摇头晃脑一阵真正开始学习文言文后,我才觉得感触颇深
文言文里,我看见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背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守着一片内心的宁静,向往那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让人们的心也随之一次次褪去冗杂,沉醉在那“欲界之仙都”古代文人墨客亦留下了许多美景于他们的笔墨之中郦道元的《三峡》,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为我们真实的再现了那些惊心动魄的美碧水清潭、高山耸峙,一切的一切,似乎美得无以言表,却真切地印在白纸之上文言文是话中的画,所有的画也都展现在话中交相辉映,让原本平淡的心立刻被一句一句的“话中画”衬得五彩斑斓
可是,无论文言文语言如何精美,意境如何深幽,却仍让人觉得学着不容易
也许是为了积累,课本中每篇文章几乎都要背文言文的文字规律和用法毕竟和白话文不同,有时读起来都很吃力,更何况要背呢?另有一点,虽有言道“浓缩的都是精华”,但“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太深,读了好几遍都仍不知它是抒情,写景,还是争贬时潮
不论美还是难,却也是有趣的有时在这里看见一个“之”字,表示“什么什么的”,可是在另一处就说不通了,于是马上想另一种解释如此反复几次,竟悟出了几点规律有时能自己读懂一篇文言文,噫!良多趣味散文的揣摩重在体味情感;小说的揣摩要从细节入手;戏剧的揣摩重在矛盾分析;而诗歌的揣摩重在意境玩味文言文中所要表现的思想内涵虽较难懂,但只要稍得点拨,便能找到文中妙处,亦会感叹:古文之美,古韵之雅,莫能及也还有那许多田园情趣奇闻轶事,只要三五笔便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或诙谐、或深邃、或简约、或豪放,总之文言文能够让人在文字的苗圃里采撷更多,有时甚至会流连忘返
文言文,“让我欢喜让我忧”我学文言文,体味到的乐趣亦比困惑多得多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这只言片语中体现,意味深长,常常让人感慨万千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白话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则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如今一定有人违背了圣琵琶的指示,(违逆了神灵),所以它就隐没不见了。”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所画以及擦洗掉的琵琶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唐·《圣琵琶传闻》
汤琵琶传
清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莫之能善也,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而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世之沦落不偶,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清《四照堂集》
古籍格言联壁值十万块钱,它们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古人的口语,我们是听不到了,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这样的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六朝、唐和宋时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有时语气词“者,也”全不用。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又如: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现在我们也用“即”来表示判断。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的判断。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如: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词结构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都会置于动词后。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动词后的介词结构。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动词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1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博大精深、长篇累牍。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博;不能读作“fù”。
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近义词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反义词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例句《红楼梦》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伟大著作。
2 形容古书的成语关于古书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八索九丘:古书名。
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掉文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
古香古色:古香: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古雅的色调、意趣。形容器物、书画和建筑等。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麇骇雉伏:形容惊怕躲藏。麇,古书上指獐子。
枯竹空言:竹:竹简。干枯的竹简和空洞的言论。指毫无实用价值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
三四调狙:狙:古书里指一种猴子。指诈术欺人,实质不变。
三写成乌: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同“三写易字”。
三写易字: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牙签锦轴: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形容书籍之精美。同“牙签玉轴”。
牙签犀轴: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形容书籍之精美。同“牙签玉轴”。
牙签玉轴: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书籍之精美。
钻研故纸:故纸:指文籍,古书。讽刺脱离实际,一味读古书的人。
3 什么是古籍成语如果要了解什么是古籍成语,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古籍,关于古籍的概念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一般认为,凡是线装都是古籍;其次,凡是用文言文写作的书都是古籍;第三,凡是古代人写的书都是古籍;第四,以成书年代为标准来确定古籍古籍成语就是出自古籍,例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4 形容书的四字成语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大书特书 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丹书铁契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
丹书铁券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5 关于书的四字成语学书学剑: 学文练武。
无巧不成书: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书空咄咄: 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书香人家: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门户: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同文,车同轨: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生之见: 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书缺有间: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书香世家: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不尽意: 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画卯酉: 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书囊无底: 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诗书发冢: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史不绝书: 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殷浩书空: 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郢书燕说: 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拥书南面: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同“拥书百城”。
有脚书厨: 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鱼笺雁书: 泛指书信。
鱼书雁帛: 泛指书信。
鱼书雁帖: 泛指书信。
鱼书雁信: 泛指书信。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乡书难寄: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文弱书生: 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通书达礼: 指通诗书,懂礼仪。
摊书傲百城: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摊书拥百城: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胜读十年书: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书声朗朗: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书香铜臭: 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弃书捐剑: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琴棋书画: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磬笔难书: 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骑牛读汉书: 形容刻苦攻读。
飘零书剑: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曝书见竹: 指睹物思人。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6 什么是古籍的成语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7 书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书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 书声琅琅、书香世家、书香门第、书画卯酉、书生之见、书记翩翩、书富五车、书功竹帛、书通二酉、书剑飘零、书缺简脱、书声朗朗、书缺有间、书空咄咄、书香铜臭、书囊无底、书符咒水 书(汉字) 书,(Book,shū)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1 成本的著作:~籍。
~刊。~稿。
~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
~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
~简。~函; 3 文件:证~。
说明~。聘~; 4 写字或写的字:~法。
~写。~桌。
~案。~画; 5 写文章:大~特~。
罄竹难~;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中文名 书 外文名 book 拼 音 shū 注 音 ㄕㄨ 部 首 横折 总笔画 4 五 笔 NNHY 仓 颉 IDS 简体字笔顺 横折、横折钩、竖、点。 繁体字笔顺 横折横横竖竖横折横横 繁体字 书 词语解释 书动词 例:书,箸也。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的行草”沈艳松 例: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例:作书。
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后世以墨写于纸。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例: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例: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尚书序》疏 例: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世家》 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例:众言同,于是乎书。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书候(写信问候);书孽(记载罪恶);书记手(担任抄写文书等的书吏);书画卯酉(上下班);书文(撰文并书写);书抄(指手抄本);书具(书写工具,文具);书券(书写契约);书砚(砚台);书狱(书写狱词);书命(书写诏书、命令);书格(一种文具,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压着纸,以防墨污);书帖(书写简贴)。 例: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书可,画可也。” 简体写法 例:书,凡载籍谓之书。
——《正字通》 例:申子、韩子皆著书。——《史记·韩非列传》 例: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 例: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
——《史记·礼书》索隐 例:饱读节寰公(袁可立)所藏经史,而尤好金箱玉版之书。――明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 例: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例: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书名词 又如:史书(历史书);图书(图和书。泛指书籍);书客(卖书籍、文具的商贩);书香之族(世代读书的家庭);书香 中国书法 一脉(知书达理的家风);书包翻身(指穷读书人发迹);书谜儿(将书中的话作成的谜语);书帕(礼金。
明代官场习惯用书籍、手帕作礼物,称书帕);书剑(书和剑。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之物。
后亦指文人生涯);书笈(小书箱);书仪(托名买书而馈赠的礼金);书腐(蛀书虫。喻指迂腐的文人);书心儿(一部书中最精彩的章节);书劫(书籍的劫难);书会(宋元时戏曲作者、说话人共同组织的社团);书呆(只知啃书本的人);书城(书籍环列如城,言其多);书脑(书籍装订时打眼穿线的部分);书阁(收藏书籍的地方);书录(图书目录);书囊(盛书籍的袋子)。
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例: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唐·杜甫《石壕吏》 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资治通鉴》 例:差徭驿递最繁苛,公(袁可立)贻书郡守。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又如:书介(传达书信的使人);书尾(书信、信函的末尾);书呈(亦作“书程”。给上司或长辈写的信,信函);书字(书);书办(管办文书的官吏);书启师爷(管文书的幕友);书役(管理文书的小吏);书尺(尺牍,书信);书素(书信);书筒(古代盛书信的筒。
亦指书信);书题(指书信);书缄(书信) 例: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乐府诗集·木兰诗》 例:桓公病益增,管仲忧之。悬书于门:“如有能言公所见之鬼者,当赠以封邑三分之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例:公(袁可立)司理吴中,执简柱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例: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证书;保证书;说明书;书可(批阅公文,书字认可);书禀(文书);书文(文书);书府(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吏);书办(管办文书的属吏) 网络书法:“书” 例: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 [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都要求进行艺术的集中概括,但是诗歌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较,要求集中性、概括性的程度更高。
诗歌怎样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呢?一般地讲,诗人总是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最典型的事物,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高度浓缩,集中概括在这些事物之中,通过描写这典型事物的形象特征,就可以表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和具有更普遍的思想意义。白居易的《琵琶行》,全诗通过描写一个歌女弹奏琵琶的事件,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了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感情。诗的前半部分(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集中描绘琵琶弹奏的音乐,表现歌女“平生不得志”的“幽情暗恨”,隐约地反映着她的“心中无限事”。紧接着第二段(从“沈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歌女自述其生活遭遇,集中概括了她从少到老的生活经历,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京城长安的繁华生活。末尾一段,诗人自叙受谗被贬,谪居浔阳城的生活景况。诗中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句,将诗人与歌女都从帝京沦落到“天涯”的生活遭遇和“不得志”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从而使所反映的生活事件更具有普遍意义。结尾“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更是集中地表现了诗人长期郁结在心中的思想感情。全诗不论是描写景物、叙述事件或是抒发感情,都是十分集中、凝炼的。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全诗只有八句五十六字,由于选择了长征过程中最富有特色、最有代表的事物加以描写,因而能以最精炼的形式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斗历程,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作者的革命豪情,显示了诗歌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的特点。
第二、抒情言志,饱和着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抒情性极强,作品饱和着丰富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我国传统的诗歌理论都很重视这个特点。《尚书·尧典》①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样的记载②;汉代的《毛诗序》在论及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时写道: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里已经说明诗歌、音乐、舞蹈都是人们心中的“情”、“志”的表现,是由“情动”而引起的。对此,汉唐及以后的学者还有不少的解释。他们认为“情”、“志”、“意”实为一体,都是属于人的思想感情。所谓“诗言志”,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诗歌要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实践经验证明,诗歌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伴随着诗人感情的激动而进行的,是其强烈感情的产物。郭沫若就曾经谈过诗人的感情与诗歌作品感情的密切关系。他在《论诗三札》中说:
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便成为屈子的《离骚》、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李杜的歌行,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日本古诗人西行上人写芭蕉的歌句,泰戈尔的《新月集》。①
这里说“雄浑”的诗是由“大波大浪的洪涛”式的感情形成的,“冲淡”的诗则是由“小波小浪的涟漪”式的感情形成的。其中所举中外诗人的作品,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但都渗透着诗人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
饱和着诗人的思想感情既然是诗歌的一个根本性的特点,那么,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高尚健康、还是低级庸俗;是真情实感、还是虚情假意;是同时代精神、人民感情相联系,还是脱离时代、脱离群众的“自我表现”,就直接影响作品的格调和艺术价值了。因此,高尔基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②郭沫若说:“抒情不仅是抒写个人的感情,要抒写时代的感情。把个人和集体打成一片,把作者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有把握抒写时代的感情。”③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诗歌不仅要有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要将思想感情与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融为一体,通过生动优美的形象感染读者。这就需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联想和幻想,从而突破物我之间、时空之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将人的心灵感受和丰富情感表现出来。因此,对于诗歌而言,想象、联想和幻想,不仅是意象的联缀、运动,而且是意象的创造,境界的拓展,情感的释放。没有想象、联想和幻想,也就没有诗。
无论是古诗还是新诗,是中国诗还是外国诗,想象、联想和幻想都是活跃生动而丰富多彩的。且不说在我国从屈原的《离骚》到李白、李贺直到现代诗人郭沫若、闻一多等人的浪漫主义诗歌,有彼彼皆是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从《诗经》而发端直到杜甫、白居易再到现代诗人的艾青、田间等偏重于现实主义的诗歌,也都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诗经》首篇的《关睢》起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讲是“起兴”,从想象联想的角度讲,则属于相似性联想。白居易是有定评的现实主义诗人,但不仅他的《琵琶行》、《长恨歌》想象瑰丽,联想丰富,就是他那《江南好》的词调,也实在是一幅想象创造的胜景挚情。至于在外国诗歌中,不论是拜仑、雪莱,还是歌德、海涅,不论是普希金、莱蒙托夫,还是惠特曼、泰戈尔,其作品都同样有想象、联想和幻想的鲜明特点。
第四、语言的音乐美
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
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诗句中音节有规律的间歇和停顿,即通常讲的“拍节”和“顿数”,也包括音响的抑扬相间和强弱配合。节奏的强弱缓急与人的思想情绪有直接的联系,例如**《红色娘子军》中军歌的歌词“向前进、向前进”的节奏,与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的节奏就迥然不同。前者激昂短促,是战斗情绪的表现;后者平和舒缓,是愉快心情的表现。
郭沫若在《论节奏》中说:情绪的进行自有它的一种波状的形式,或者先抑而后扬,或者先扬而后抑,或者抑扬相间,这发现出来便成了诗的节奏。所以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①
关于音韵、声调方面的音乐美规律,在前一章讲述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性特点时已有具体说明,这里从略。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2)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3) 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
我非常喜欢读古文书籍,虽然有些字我不懂也不查字典,但大多数古籍我都能领会里面想要表达的意思。
本文2023-10-25 08:36: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