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茴香的别名 3 茴香使用提示 4 茴香的营养价值 5 茴香适合的人群 6 茴香的食疗功效 7 茴香的食用建议 8 《本草图经》·茴香 81 拼音名 82 茴香的别名 83 来源 84 生长环境 85 原形态 86 生境分布 87 性状 88 效用 89 化学成份 810 茴香的药理作用 811 炮制 812 性味 813 归经 814 功能主治 815 茴香的用法用量 816 注意 817 附方 818 各家论述 819 茴香的临床应用 820 备注 附: 1 用到中药茴香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茴香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茴香 1 拼音
huí xiāng
Fennel茴香菜又名香丝菜,嫩叶作菜蔬。果实作香料用,亦供药用,根、叶、全草也均可入药。
茴香菜熟食或泡酒饮服,可行气、散寒、止痛。
茴香苗叶生捣取汁饮或外敷,可治恶毒痈肿。
2 茴香的别名香丝菜、茴香菜、小茴香
3 茴香使用提示
香料每次3~5克,茴香菜每次60~80克
4 茴香的营养价值茴香主要成分是茴香油,能 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并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5 茴香适合的人群所有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痉挛疼痛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
2 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多食会伤目、长疮。
6 茴香的食疗功效茴香性辛、甘温;
具有健胃,行气的功效;
适用于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疝痛、睾丸鞘膜积液、血吸虫病等症。
7 茴香的食用建议1 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其茎叶部分即茴香菜。
2 大、小茴香均是常用调料,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
3 发霉茴香勿吃。茴香菜作馅应先用开水焯过。
8 《本草图经》·茴香 81 拼音名Huí Xiānɡ
82 茴香的别名蘹香(《药性论》),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巖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香子(《中国药植志》),小香(《四川中药志》)。
83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干。
84 生长环境性喜日照充足、温和气候、耐寒性及耐湿性强。对土壤选择不苛求,但以保水力佳而不积水之砂质壤土、壤土或粘质壤土为佳。
85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有强烈香气。茎直立,圆柱形,高05~15米,上部分枝,灰绿色,表面有细纵纹。茎生叶互生,叶柄长35~45厘米,由下而上渐短,近基部呈鞘状,宽大抱茎,边缘有膜质波状狭翅;叶片3~4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形至丝形。复伞形花序顶生,直径3~12厘米,伞梗5~20枝或更多,长2~5厘米,每一小伞形花序有花5~30,小伞梗纤细,长4~10毫米;不具总苞和小总苞;花小,无花萼;花瓣5,金**,广卵形,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中部以上向内卷曲,先端微凹;雄蕊5,花药卵形,2室,花丝丝状,伸出花瓣外;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极短,浅裂。双悬果,卵状长圆形,长5~8毫米,宽约2毫米,外表黄绿色,顶端残留黄褐色柱基,分果椭圆形,有5条隆起的纵梭,每个棱槽内有一个油管,合生面有2个油管。花期6~9月。果期10月。
86 生境分布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主产山西、甘肃、辽宁、内蒙古。此外,吉林、黑龙江、河北、陜西、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亦产。
87 性状干燥的果实,呈小圆柱形,两端稍尖,长5~8毫米,宽约2毫米。基部有时带小果柄,顶端残留黄褐色的花柱基部。外表黄绿色。分果呈长椭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线,横切面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结合面平坦。分果中有种子1粒,横切面微呈肾形。气芳香,味甘微辛。以颗粒均匀、饱满、黄绿色、香浓味甜者为佳。
88 效用叶与果实有强烈香气,可作为香料,在酱汁、鱼类、色拉料理可增进食物之美味;种子抽取精油作为香料可供调味、调酒、糖果及香水之原料。种子亦作药用,有健胃、整肠、驱风、袪痰等功效。
89 化学成份果实含挥发油约3~6%,主要成分为茴香醚50~60%、小茴香酮18~20%。尚含:α蒎烯、α水芹烯、莰烯、二戊烯、茴香醛、茴香酸、爱草脑。另含顺式茴香醚,对聚伞花素。
此外,含脂肪油约18%,其脂肪酸组成中,洋芫荽子酸占60%、油酸22%,亚油酸14%、棕榈酸4%。尚含大于C18的醇和棕榈酸、花生酸、山萮酸等所成的蜡,豆甾醇,7羟基香豆精等。
苦茴香的果实含茴香醚60%,茴香酮30%;而甜茴香含茴香醚80%,茴香酮10%。也有的茴香不含茴香醚而含爱草脑。
810 茴香的药理作用茴香油可作驱风剂,在腹气胀时排除气体,减轻疼痛。它能降低胃的张力,随后又 之,而使其蠕动正常化,缩短排空时间。对肠则增进张力及蠕动,因而促进气体的排出。有时在兴奋后蠕动又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此种作用可被局部 取消,因此可能是神经反射性的。它还有某些抗菌作用,茴香醚可能是抗菌的有效成分。在豚鼠的实验性结核中,茴香醛并无抗结核作用,但能略微加强小量链霉素之效力。小茴香酮为樟脑的异构体,故有与樟脑相似的某些局部 作用。
811 炮制茴香:簸去灰屑,拣去果柄、杂质。盐茴香:取净茴香,用文火炒至表面呈深**、有焦香气味时,用盐水乘热喷入,焙干。一法:以净茴香加盐水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取出,晾干。(每茴香100斤,用食盐3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812 性味辛,温。
①《药性论》:"苦辛。"
②《唐本草》:"辛,平,无毒。"
③《本草经疏》:"味辛平,甘,无毒。"
④《江西草药》:"性温,味辛。"
813 归经入肾、膀胱、胃经。
①《汤液本事》:"入手足少阴、太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大阴、阳明、太阳、少阴经。"
814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①《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
②《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
③《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④《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
⑤李杲:"补命门不足。"
⑥《伤寒蕴要》:"暖丹田。"
⑦《玉揪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
⑧《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
⑨《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
⑾《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815 茴香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816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胃、肾多火,阳道数举,得热则呕者勿服。"
②《得配本草》:"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
817 附方①治小肠气痛不可忍者:一杏仁一两,葱白(和根捣,焙干)半两,舶上茴香一两。上为末。每服三大钱,空心温胡桃酒调下。(《续本事方》)
二大茴香、荔枝核(炒黑)各等分。研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孙天仁集效方》)
②治小肠气腹痛:茴香、胡椒等分。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三因方》小茴香丸)
③治寒疝疼痛:川楝子四钱,木香三钱,茴香二钱,吴茱萸一钱(汤泡),长流水煎。(《医方集解》导气汤)
④治疝气入肾:茴香炒作二包,更换熨之。(《简便单方》)
⑤治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茴香(炒)研末。破开猪腰子,作薄片,不令断,层层掺药末,水纸裹,煨熟,细嚼,酒咽。(《证治要诀》)
⑥治胁下疼痛: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二钱,盐汤调下。(《袖珍方》)
⑦治胃痛,腹痛: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二钱,炒香附三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⑧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令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普济方》)
⑨治遗尿:小茴香二钱,桑螵蛸五钱。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次一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⑩治睾丸肿:小茴香、苍耳子各三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⑾治伤寒脱阳,小便不通:茴香末,以生姜自然汁调敷腹上;外用茴香末,入益元散服之。(《摘元方》)
⑿治蛇咬久溃:小茴香捣末敷之。(《千金方》)
⒀大小便闭,鼓胀气促。用八角茴香七个、大麻半两,共研为末,加生葱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末服下。一天服一次。
818 各家论述①《本草汇言》:"蘹香,温中快气之药也。方龙潭曰,此药辛香发散。甘平和胃,故《唐本草》善主一切诸气,如心腹冷气、暴疼心气、呕逆胃气、腰肾虚气寒湿脚气、小腹弦气、膀胱水气、阴颓疝气、阴汗湿气、阴子冷气、阴肿水气、阴胀滞气。其温中散寒,立行诸气,乃小腹少腹至阴之分之要品也。倘胃、肾多火,得热即呕,得热即痛,得热即胀诸证,与阳道数举、精滑梦遗者,宜斟酌用也。"
②《本草述》:"按茴香之主治在疝证,世医漫谓颓疝有湿热不宜用,殊不知疝之初起,皆由于寒水之郁。而气化不宣,乃有湿,由湿郁不化,乃有热,是初起之疝,固即宜用之矣。至湿郁不化而为热,虽曰宜酌,然热之成者,因于湿也,湿之为病者,由于阳虚也,就外*而论,固未有不因于寒以郁热者;即不因于外受,亦必由肾中之阳虚,乃致阴不得化而邪盛,令阴中之阳转郁,遂病于肝以为疝也。试参滑寿及杜名医之治案,俱用楝实、茴香,盖别有利湿热之味以助其奏功,断不能舍此温散的剂能致火于水者,俾正入膀胱寒水之经以责效也。至于专属小腹,或膀胱,非病于疝者,则此二腑若因热以为患,又能不切切致慎乎哉。或曰,此味所疗,如腰痛、泄泻、积聚;虚劳腹痛种种诸证,亦藉其致火于水,以益肾中之元阳乎曰,诸证投此味,或辅或使,种种不离前义,然不如治疝之专而且多者,以其为功于寒水之经有最切耳,第与附子补阳除湿之义,各有攸当也,须细审之。""大抵此味之治,切于寒者或虚寒者,若小肠、膀胱并胃腑之证患于热者,投之反增其疾也。"
③《医林纂要》:"茴香,大补命门,而升达于膻中之上,命门火固,则脾胃能化水谷而气血生,诸寒皆散矣。肝胆亦行命门之火,肝木气行,则水湿不留,虚风不作,故其功亚于附子,但力稍缓耳。"
④《本经续疏》:"覆香子,唐人始笔之书,而《千金方》于霍乱仅一二用,于诸瘘则不用。《外台秘要方》于诸瘘尝一二用,于霍乱则不用。自《日华子》著其有治干湿脚气,肾劳颓疝、阴痛、开胃下气之功,后之人遂一以为治疝之剂,非特忘其能主诸瘘、霍乱,并所谓干湿脚气、肾劳阴痛,胥弁髦置之矣。其味辛气平,不刚不燥,伸其固有之阳,开其障蔽之气,行于下而不冒于上。试思脚气、颓疝、阴疼,有一病在肾之上否曰,肾劳者,明肾因劳而阳不伸,因阳不伸而浊气遏之,遂使清气不能周于下也。疝病非一,有寒疝,有颓疝,寒疝者寒胜,颓疝者气胜;寒疝病于少腹,颓疝病于睾丸。兹曰肾劳颓疝,亦可知其疝之非因寒而为腹中疞痛者矣。开胃下气者,缘其气之平而芳,味之辛后有甘也。于此更可见诸瘘之升不能升,降不能降,与霍乱之过于升并过于降为一体,其用蘹香可愈,均以其能开胃下气,而诸气自条达升降合度耳。"
819 茴香的临床应用①治疗嵌闭性小肠疝
茴香3~5钱(小儿酌减),用开水冲汤,乘热顿服,如15~30分钟后尚未见效,同量再服1次。或成人每次1~2钱,小儿每次5分左右,用开水冲服,间隔10分钟后,同量再服1次。服后仰卧40分钟,下肢并拢,膝关节半屈曲。一般半小时左右可见嵌顿内容自行复位,疼痛消失。若1小时左右仍不见嵌顿缓解,须立即考虑手术治疗。曾治疗嵌闭2小时至3日的患者26例,治愈22例,无效4例(其中3例是大网膜嵌顿,1例是肠壁坏死)。据临床观察,本品治疗嵌顿疝,发病时间愈短,效果愈好;如嵌顿时间较久,有坏死、穿孔可能,则不宜轻易应用;如系大网膜嵌顿,则必须考虑手术治疗。
②治疗鞘膜积液和阴囊象皮肿
取本品5钱、食盐15钱同炒焦,研为细末。打入青壳鸭蛋1~2只同煎为饼,临睡前用温米酒送服。连服四日为一疗程,间隔2~5日,再服第二疗程。如有必要可续服数疗程。64例鞘膜积液患者,经1~6个疗程治疗,治愈59例,进步1例,无效4例。阴囊象皮肿患者,多数须经四个疗程始能见效;除阴囊坚硬如石无效外,一般疗效尚佳,且无不良反应。
820 备注莳萝子与本品形极相似,甘肃、广西等部分地区有以莳萝子作茴香使用者。《纲目》亦称莳萝子别名小茴香,可见以莳萝子作茴香,历史已久。但二者名实不宜混淆,其药材之主要不同点为:莳萝子较小而圆,分果呈广椭圆形,扁平,长3~4毫米,直径2~3毫米;横切面背面四边不等长,两侧延展成翅状。气味较弱。参见"莳萝子"条。
用到中药茴香的方剂 茴香酒
拼音:huíxiāngjiǔ《接骨图说》:茴香酒:处方:茴香、樟脑、红花。功能主治:接骨。主折伤。用
八味茴香丸拼音:bāwèihuíxiāngwán《医略六书》卷二十四处方八味丸加茴香。功能主治肾虚,寒疝疼痛。
挫气丹音:cuòqìdān处方:山楂子(去核)4两,北茴香(炒)1两。功能主治:挫气腰痛。摘录:《脉因证治
茴香槟榔散拼音:huíxiāngbīnlángsǎn别名:茴香子散处方:茴香子(炒)半两,槟榔(锉)半两,京三
茴香子散huíxiāngzǐsǎn《圣济总录》卷九十五:茴香子散:处方:茴香子(炒)、马蔺花(炒)、葶苈(纸
更多用到中药茴香的方剂用到中药茴香的中成药 茴香橘核丸
pills;huixiangjuhewan概述:茴香橘核丸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小茴香(盐炒)、八角茴
风伤止痛膏:WS3B022790处方:桂皮45g八角茴香24g丁香12g苍耳子30g桂子17g蓖麻子90
橘核疝气丸3B046390处方:川楝子(炒)50g小茴香(盐制)50g延胡索(醋制)50g炮姜50g橘核
三层茴香丸n标准编号:WS3B067791处方:八角茴香(盐100g拌炒)200g川楝子(炒)200g木
药制橄榄盐0g紫苏叶100g枳具子100g苦杏仁100g小茴香100g山楂50g桔梗50g陈皮50g豆蔻50
更多用到中药茴香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茴香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七疝门]诸疝
坠诸证。川楝子(不蛀者四十九个,先切七个,取肉以茴香二钱慢火同炒,并留茴香。又切七个,以盐一钱同炒,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九疝门]小肠气(三两)干漆(二两半炒烟尽)广术朱砂(各二两)川茴香破故纸(炒各一两)砂没药对醋炙)附子(一末。醋面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香(《唐本草》)校正自草部移入此。释名茴香,八角珠。颂曰∶香,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也。思邈曰∶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酒煮当归丸最速。当归一两,黑附子、良姜各七钱,茴香五钱,四味用酒一碗煮干,再焙,入甘草、苦楝、丁香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疝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鱼草 21 拼音名 22 醉鱼草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醉鱼草的用法用量 27 注意 28 备注 29 摘录 3 《中华本草》:醉鱼草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醉鱼草的别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化学成份 38 醉鱼草的药理作用 39 鉴别 310 性味 311 功能主治 312 醉鱼草的用法用量 313 附方 314 各家论述 315 醉鱼草的临床应用 3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醉鱼草的中成药 2 古籍中的醉鱼草 1 拼音
zuì yú cǎo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鱼草21 拼音名
Zuì Yú Cǎo
22 醉鱼草的别名闹鱼草、鱼尾草、痒见消、铁线尾
23 来源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 Fort,以带根的全草及叶、花入药。根及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花、叶夏秋花盛开时采集,晒干。
24 性味
微辛、苦,温。有毒。
25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化痰,散瘀,杀虫。支气管炎,咳嗽,哮喘,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并作杀蛆灭孑孓用。
26 醉鱼草的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敷患处。
27 注意孕妇忌服。
28 备注(1)家畜食多量时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震颤等中毒现象。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大量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肌注维生素B1。
29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醉鱼草31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1《履巉巖本草》:醉鱼儿草,人家池沿边切不可种之,恐误落花叶在水中,鱼误食之,必有伤矣,其香气触之亦损。
2《纲目》:醉鱼草,南方处处有之,多在堑岸边作小株生,高者三、四尺。根状如枸杞。茎似黄荆,有微棱,外有薄黄皮,枝易繁衍。叶似水杨,对节而生,经冬不雕。七、八月开花成穗,红紫色,俨如芫花一样,结细子。渔人采花及叶以毒鱼,尽围困而死,呼为醉鱼儿草,池沼边不可种之。此花色
32 拼音名Zuì Yú Cǎo
33 醉鱼草的别名鱼尾草、醉鱼儿草、(木鹿)木、闹鱼花、痒见消、四方麻、阳包树、鱼鳞子、药杆子、驴尾草、羊尾巴、防痛树、鸡公尾、毒鱼藤、鲤鱼花草、药鳗老醋、野巴豆、老阳花、萝卜树子、药鱼子、土蒙花、花玉成、四棱麻、羊饱药、羊白婆、金鸡尾、洞庭草、白皮消、铁帚尾、红鱼波、红鱼皂、铁线尾、四季青、白袍花、糖茶、水泡木、雉尾花、楼梅草、鱼泡草、鱼藤草、洋波、鱼背子花、一串花、狗头鹰、红鱼(鱼可)、鱼白子花、野刚子鱼尾子、鱼花草、毒鱼草
34 来源药材基源:为醉鱼草科植物醉鱼草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ddleja lindleyana For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碎,晒干或鲜用。
35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5m。树皮茶褐色,多分枝,小枝四棱形,有窄翅。棱的两面被短白柔毛,老则脱落。单叶对生;具柄,柄上密生绒毛;叶片纸质,卵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具稀疏锯齿;幼叶嫩时叶两面密被**绒毛,老时毛脱落。穗状花序顶生,长1840cm,花倾向一侧;花萼管状,4或5浅裂,有鳞片密生;花冠细长管状,微弯曲,紫色,长约15mm,外面具有白色光亮细鳞片,内面具有白色细柔毛,先端4裂,裂片卵圆形;雄蕊4;花丝短,贴生;雌蕊1,花柱线形,柱头2裂,子房上位。蒴果长圆形,长约5mm,有鳞,熟后2裂,基都有宿萼。种子细小,褐色。花期47月,果期1011月。
36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700m的山坡、林缘或河边土坎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37 化学成份全株含醉色草甙(buddleoglucoside)即是刺槐甙(acaciin)等[1]。
38 药理作用醉鱼草有某些杀昆虫作用。
39 鉴别取本品粉末1g,置50ml三角瓶中,加95%乙醇40ml,浸泡过夜,滤过。残渣加入适量乙醇提取,滤液合并至50ml,供试。
1取滤液2ml,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浸液较澄明,不立即析出沉淀,放置过夜后,方有黄棕色沉淀产生,振摇即混悬呈较均匀液体。
2取滤液2ml,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浸液透明,放置过夜,无沉淀析出。
310 性味辛;苦;性温;有毒
311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驱虫、化骨硬。主痄腮、痈肿、瘰病、蛔虫病、钩虫病、诸鱼骨鲠
312 醉鱼草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
313 附方①治流行性感冒:醉鱼草五钱到一两。水煎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②治钩虫病:醉鱼草五钱(儿童酌减)。水煮二小时,取汁一百毫升,加白糖,于晚饭后与次晨饭前分服。服药量可由五钱逐次增至五两。个别服药者有恶心、腹痛、腹泻、头昏乏力等症状。(《全展选编·传染病》)③治疟疾: 醉鱼草、白英各一两。水煎,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内服,连服二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④治跌打新伤:鲜醉鱼草全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酌加红酒、开水炖一小时,内服。(《福建民间草药》)⑤治外伤出血:醉鱼草叶晒干研末,撒在伤口,并轻轻压一下,有止血作用。(《福建民间草药》)⑥治误食石斑鱼子(中)毒,吐不止:鱼尾草研汁服少许。(《普济方》)⑦治痄腮:醉鱼草五钱,枫球七枚,荠菜三钱。煮鸡蛋食。(《湖南药物志》)⑧治瘰疬:醉鱼草全草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⑨治风寒牙痛:鲜醉鱼草叶和食盐少许,捣烂取汁漱口。(《福建中草药》)
314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能活血行气。
2《湖南药物志》:消风去湿,行气化痰,解毒止咳。治腹痛,腹泻,痈肿,关节痛。
3《闽东本草》:消食去积滞,杀虫。治蛔虫绞痛。
315 醉鱼草的临床应用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用复方醉鱼草片剂,每次8片,日服3次(1日剂量为生药醉鱼草53钱,紫金牛47钱,芫花26分),10天为一疗程。用药后近期疗效明显,一般在35天后咳嗽缓解,脓痰转稀,容易咳出,喘息减轻,但不能完全控制。副作用有胃部不适,舌咽干燥,肠胀气,个别诉头昏,停药后即消失。
2治疗支气管哮喘:取醉鱼草煎服,每曰2次,每次2两。试治 l例,于每次服药后1015分钟吐出大量黄脓样痰,约2周后自觉胸部紧闷有明显改善,继续服药 l个半月(总药量达6斤),症状逐渐消失,3个月后随访病者已恢复工作,虽在天气改变时亦未发作,检查两肺呼吸音清淅。
316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醉鱼草的中成药 断血流胶囊
,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醉鱼草皂苷Ⅳb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
断血流颗粒,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醉鱼草皂苷Ⅳb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
断血流片,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醉鱼草皂苷Ⅳb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
更多用到中药醉鱼草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醉鱼草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醉鱼草
花(《纲目》)、鱼尾草(《纲目集解时珍曰∶醉鱼草南方处处有之。多在堑岸边,作小株生,高者三、四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上))曼陀罗花(风茄儿山茄子)鸢尾(乌园根名鸢头)醉鱼草(闹鱼花木鱼尾草)玉簪(白鹤仙)莽草(草鼠莽芒
《神农本草经赞》:[卷三下经]芫花花落。即不堪用。李时珍曰。留数年陈久者良。又有醉鱼草。七八月开花成穗。红紫色。俨如芫花。渔人采以毒
《本经逢原》:[卷二毒草部]莽草之令人迷罔故名。山人以之毒鼠,渔人以之毒鱼,与醉鱼草总一类辛温,有毒。《本经》主头风痈肿疝瘕,除结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蛊毒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中医大辞典》·五灵脂 61 五灵脂的别名 62 来源及产地 63 性味归经 64 功能主治 65 使用注意 66 化学成分 67 五灵脂的药理作用 7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灵脂 71 拼音名 72 五灵脂的别名 73 来源 74 原形态 75 炮制 76 性味 77 功能主治 78 五灵脂的用法用量 79 注意 710 摘录 8 《中华本草》·五灵脂 81 出处 82 拼音名 83 英文名 84 五灵脂的别名 85 来源 86 原形态 87 生境分布 88 栽培 89 性状 810 化学成份 811 五灵脂的药理作用 812 炮制 813 性味 814 归经 815 功能主治 816 五灵脂的用法用量 817 注意 818 附方 819 各家论述 820 摘录 9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五灵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五灵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五灵脂 1 拼音
wǔ líng zhī
2 英文参考trogopterus dung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excrementum pterop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aeces trogopteror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aeces Togopteri ( 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lying squirrel’s dropping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五灵脂为中药名,出自《开宝重定本草》[1]。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的干燥粪便[2]。
4 拉丁名Faeces Togopteri (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flying squirrel's droppings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中医大辞典》·五灵脂 61 五灵脂的别名灵脂、寒雀粪[1]。
62 来源及产地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的干燥粪便。主产河北、山西。[1]
63 性味归经苦、辛,温。入肝经。[1]
64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1]。
1治经闭,痛经,产后瘀血作痛,脘腹胸胁血滞疼痛,冠心病心绞痛,关节肿痛,肠风下血,崩漏。煎服:45~9g,包煎,止血炒用。[1]
2治跌打损伤,虫、蛇咬伤。内服并研粉油调敷。[1]
65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恶人参。[1]
66 化学成分本品含五灵脂酸(Wulinzhic acid)、5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尿嘧啶、尿囊素、苯甲酸、邻苯二酚等十余种成分。还含半胱氨酸等氨基酸。[1]
67 药理作用对动物的实验性结核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动物实验,还能缓解平滑肌痉挛。水浸剂在试管内对伤寒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高浓度对常见致病皮肤真菌也有某些抑制。五灵脂可增加冠脉流量,还可保护胃黏膜、保护缺氧损伤组织。[1]
7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灵脂 71 拼音名Wǔ Línɡ Zhī
72 五灵脂的别名灵脂、糖灵脂、灵脂米、灵脂块
73 来源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或飞鼠科动物小飞鼠Pteromys volans L的干燥粪便。全年可收采。将砂石、泥土等杂质除净。
74 原形态药材分为灵脂米(散灵脂)及灵脂块(糖灵脂)
灵脂米(散灵脂):长椭圆形颗粒,两端钝圆,长05~12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粗糙,棕褐色或黑褐色,显麻点,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黄绿色或黑棕色。气微弱,味苦咸。
灵脂块:为鼯鼠尿和粪粒凝结而成的不规则团块,黑棕色、黄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润性光泽,粪粒呈长椭圆形,表面常裂碎,显纤维性,体轻,质较硬,但易碎。断面不平坦,可模糊看出粪粒的形状,有的间有黄棕色松香样物质。有腥臭气,味苦。以块状、黑褐色、有光泽、显油润、无杂质者佳。
75 炮制醋灵脂:将净五灵脂放锅内微炒,喷洒米醋,再炒至微干,表面稍有光泽时取出,晾干即可。如系灵脂块须砍成小块(每10斤用醋15斤)。
76 性味甘,温。
77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78 五灵脂的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研粉酒调敷。
79 注意不宜与人参同用。
710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8 《中华本草》·五灵脂 81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82 拼音名Wǔ Línɡ Zhī
83 英文名Trogopterus Dung, dung of Complextoothed Flying Squirrel
84 五灵脂的别名药本、寒号虫粪、寒雀粪
85 来源药材基源: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之干燥粪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但在春、秋季为多,春季采者品质较佳,采得后,拣净砂石、泥土等杂质,晒干。按春形状的不同常分为“灵脂块”及“灵脂米”。
86 原形态复齿鼯鼠,形如松鼠,但较松鼠略大,为中等的一种鼯鼠。体长2030cm,体生250400g。头宽、吻较短。眼圆而大,耳壳显著,耳基部前后方生有黑色细长的簇毛。前后肢间有皮膜相连。尾呈扁平状,略短于体长,尾毛长而蓬松。全身背毛为灰黄褐色,毛基部黑灰色,上部**,尖端黑褐色。颜脸部较淡,为灰色,耳同身色。腹部毛色较浅。毛基灰白色,毛尖黄棕色。皮膜上下一与背腹面色相同,唯侧缘呈鲜橙**。四足色较深,为棕**。尾为灰**,尾尖有黑褐色长毛。
8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本种炮国特有。
资源分布:已知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四川、云南、西藏等。
88 栽培生活习性,生活于长有松柏树的高山巖石陡壁的石洞或石缝中窝形如鸟巢,内铺以树枝、杂草等。白天于窝中睡觉,清晨或夜间外出活动,善攀爬,能滑翔。以松柏树叶为食,尤喜食柏树籽。每年繁殖12次,每次24仔幼仔初生时无毛,但皮膜及为明显。
养殖技术,鼯鼠的人工饲养有箱养、笼养和洞养3种方法。饲喂柏树叶、嫩皮、嫩枝和一些昆虫类等。冬季注意保肯,夏季防热,并及时供给干净冷水。尽量为它创造活动条件,以增加排粪量。防止猫、鼠鼬及各种食肉猛禽等天敌的伤害。
89 性状性状鉴别(1)灵脂块,又名糖灵脂。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油9润性光泽,粘附的颗粒呈长椭圆形,表面常裂碎,显纤维性。质硬,断面黄棕色或棕褐色,不平坦,有的可见了颗粒,间或有黄棕色树脂状物质。气腥臭。
(2)灵脂米,又名散灵脂,为长椭圆形颗粒,长515mm,直径36mm。表面黑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较平滑或微粗糙,常可见淡**的纤维残痕,有的略具光泽。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黄绿色中黄褐色,不平坦,纤维性。气微。
810 化学成份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含焦性儿茶酚(pyrocatechol),苯甲酸(benzoic acid),3蒈烯9,10二羧酸(3caren9,10dicarboxylic acid),尿嘧淀(urcil),五灵脂酸(wulingzhic acid)间羟基苯甲酸(m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次黄嘌呤(hypoxanthing),尿囊素(allantoin),L酷氨酸(Ltyrosine),3O顺对香豆酰委陵菜酸(3Oci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3O反对香豆酰委陵菜酸(3Otran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坡模醇酸(pomolic acid),2α羟基熊黑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高加蓝花楹三萜酸(jacoumaric acid),3O反对香豆酰马期里酸(3Otranspcoumaroylmas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野雅椿酸(euscaphic acid),马斯里酸(masolinic acid);还含三对节萜酸(serratagenic acid),五灵脂三萜酸(goreishic acid)Ⅰ、Ⅱ、Ⅲ,5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5methoxy7hydroxycoumarin)。
811 五灵脂的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五灵脂20mg/kg股动脉注入使麻醉狗股动脉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五灵脂水提液200ug/ml可显著降低大鼠乳鼠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耗氧量。
2抗凝作用:五灵脂水提液20g/ml有增强体外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3对子宫的作用:五灵脂水煎剂20×10(-2)g/ml或40×10(-2)g/ml对离体家兔子宫呈短时间张力提高,几分钟后恢复正常,部分出现后抑制现象,而对频率、幅度影响小。体外试验证明,五灵脂对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临床上也曾用于心绞痛。
4抗结核作用:五灵脂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所用复方为连翘、五灵脂各2g;或连翘、五灵脂、地骨皮、紫草根各2g。上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也均有一定疗效。
812 炮制1净制:拣净杂质,筛去灰屑(灵脂米)。
2碎制:灵脂块需打碎。
3醋制:取净五灵脂,置锅内,文火微炒,随即喷淋米醋,再炒至微干、有光泽为度,取出晾干。
4酒制:制法同上,惟用黄酒喷淋。
813 性味味苦;甘;性温
814 归经肝;脾经
815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小儿疳积;蛇蝎蜈蚣咬伤
816 五灵脂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817 注意孕妇慎服。
818 附方1紫金丸(《产乳集验方》),用治产后恶露不尽,腰痛,少腹如刺,时作寒热,头痛不思饮食。2治经血不止方(《经效方》),用治妇人经血不止。34灵脂散(《永类钤方》),用治丈夫脾积气痛,妇人血崩诸痛。5治卒暴心痛方(《鸡峰普济方》),用治卒暴心痛,不可忍者。6治冷麻方(《本草衍义》),用治冷气血闭,手足身体疼痛,冷麻。7治肠风下血方(《永类钤方》),用治肠风下血。8治吐血方(《本草纲目》)。9治虫心痛方(《阎氏小儿方论》),用治虫心痛欲绝。10治骨折肿痛方(《乾坤生意秘韫》)。11接骨丹(《儒门事亲》),用治损伤、接骨。12治疮癞方(《摘元方》)。13治毒虫伤方(《金匮钩玄》),治蜈蚣蛇蝎毒虫伤。14皱肺丸(《圣济总录》),用治肺胀。15退翳方(《明目经验方》),用治目生浮翳。16治重舌方(《经验良方》),用治重舌,喉痹。
819 各家论述1《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
2《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
3《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
4《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
5《本草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瞳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癎,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
6《本草述》:主损伤接骨。
7《现代实用中药》:涂敷疮疥。
8《本草衍义》:五灵脂行经血有功,不能生血。尝有人病眼中翳,往来不定,如此乃是血所病也。盖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目病不治血为背理。
9《本草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此药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止惊癎,除疟痢,消积化痰,疗疳杀虫,治血痹、血眼诸症,皆属肝经也。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血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胎前产后血气作痛及血崩经溢,俱能奏功。又按李仲南云,五灵脂治崩中,非止治血之药,乃去风之剂。冲任经虚,被风伤袭营血,以致崩中暴下,与荆芥、防风治崩义同。方悟古人识见深奥如此,此亦一说,恒未及肝血虚滞,亦自生风之意。
10《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11《药品化义》:五灵脂,苦寒泄火,生用行血而不推荡,非若大黄之力迅而不守。以此通利血脉,使浊阴有归下之功,治头风、噎膈、痰癎、癫疾,诸毒热痈,女人经闭,小腹刺痛,产后恶露,大有功效。炒用以理诸失血证,令血自归经而不妄行,能治崩中胎漏及肠红血痢,奏绩独胜。
820 摘录《中华本草》
9对于男性而言,阴囊一旦出现有肿胀疼痛等一类不适感,就极有可能是一种危险预兆,那么,阴囊肿胀症状有哪些下面就由我为您详细介绍。
阴囊肿胀症状
新生儿阴囊水肿现象,让很多家长们会发现,而且对这种问题自然也会比较的担心焦虑害怕,会给新生儿的健康造成更多的影响,因此下面要为大家来,具体介绍一下,导致新生儿出现阴囊水肿的原因,以及它的症状表现,这样才能够尽快发现尽快治疗。
阴囊水肿是新生儿常见的泌尿疾病,发生率6%,常伴随着疝气出现。阴囊里,睾丸四周包围着一个像水袋的囊肿就是阴囊水肿,又称阴囊积水。水肿状况是依积水多少而定,可小如睾丸般,大如木瓜般,容量达一、二千cc。
外观上会有肿胀,或一边的阴囊比另一边大,不方便,容易受伤,有时会合并肿胀疼痛感,甚至会因积水过多影响睾丸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会造成睾丸萎缩,影响日后睾丸制造精子能力,造成不孕。
什么是阴囊肿胀阴囊壁或鞘膜睾丸、附睾和精索等阴囊内含物,因急慢性炎症、寄生虫侵入、本身器质性改变肿瘤等均可使阴囊出现病理性肿胀,或炎性渗出增加,出现水肿积液若出生后腹膜鞘状突不闭合或未完全闭合,则腹腔内容物可至阴囊。临床上经询问病史和局部触诊透光试验等物理检查可确定阴囊肿大的部位和性质,作出正确的诊断。
阴囊肿胀的体格检查局部触诊,局部触诊是诊断阴囊肿大最主要而又简单的方法阴囊及其内容物属于外生殖器官,检查者必须熟悉掌握阴囊内容物的大体解剖,才能明确诊断病变是发生在阴囊内还是阴囊皮肤;是原发于阴囊内容物,还是来自腹股沟区;是睾丸肿大,还是附睾肿大;是囊性肿大还是实质性肿大。检查时患者应先取站立,继做卧位检查检查者双手同时触诊有利于左右比较。
阴囊穿刺,为了鉴别阴囊积液的性质可穿刺抽液检查,但对实质性肿大亦可抽吸组织做病理学检查。
阴囊肿胀的原因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复杂多样,有时易与单纯神经衰弱混淆,从临床表现患者可有尿道刺激征,尿频、尿急、尿道灼痛,清晨尿道口有粘液、粘丝或脓性分泌物,尿混浊或大便后尿道口有白色液体流出,后尿道、会阴及肛门不适,有时阴茎、睾丸及腹股沟部疼痛,有时是单侧睾丸疼痛,或是双侧疼痛,伴有射精痛、血精、早泄、阳痿以及乏力、头晕、失眠和忧郁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附睾炎:患侧阴囊肿胀疼痛,而且会有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
睾丸炎:患者常常出现睾丸疼痛,并向腹股沟放射,有明显的下坠感觉,并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等,同时睾丸肿大、压痛非常明显,阴囊皮肤红肿。男性一旦发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阴囊肿胀的偏方偏方一,适应症状:阴囊外伤肿胀疼痛,或红肿灼热,舌质青边有淤斑,脉涩。方药:柴胡、当归、桃仁、穿山甲各10克,红花、大黄各8克,天花粉15克,蒲公英、金银花各20克。治法:活血化淤,止痛。
偏方二,适应症状:阴囊部位逐渐肿大,扪之坚硬,疼痛轻微,舌暗边有淤斑、苔薄白,脉弦滑。方药:橘核、木香、枳实、厚朴、川楝于、桃仁、延胡索各10克,昆布、海藻各15克,木通6克,生地、元参、菊花、蒲公英各15克,鹿含草30克。治法:行气活血,散结。
偏方三,适应症状:发热恶寒,睾丸肿胀疼痛,质地硬,小便赤涩,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方药: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包煎)、泽泻、当归、生地各10克,柴胡6克,甘草12克,龙胆草15克,金银花、川楝于各20克。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消痈。
睾丸疼痛可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急性的持续疼痛和慢性的经常性疼痛。
急性疼痛
多见于睾丸炎和损伤,睾丸炎除血行感染外,更常见的是细菌经尿道逆行至附睾和睾丸,造成附睾炎、睾丸炎,
临床可见附睾与睾丸肿胀和疼痛。睾丸损伤时有外伤史和局部的肿胀及淤血。剧烈运动或房事、暴力有时可引起提睾肌的强烈收缩,从而使系带过长的睾丸发生扭转并引起睾丸的剧痛。由于睾丸扭转后阻断了睾丸的血液供应,所以睾丸除剧痛外并有阴囊肿大、皮肤水肿。相对来说,急性疼痛的诊断比较容易。
慢性疼痛
轻者迁延日久。疼痛较轻、泛化,具有放射性疼,所以不容易判断炎症的确切部位。睾丸的疼痛不一定与炎症的轻重程度成正比,有些人的神经敏感程度很高,轻度炎症就可引起较严重的疼痛感;而有些人比较迟缓,自我感觉就轻。
有的疼痛发生在性生活之后,这可能由于性兴奋使生殖器和生殖腺高度充血所致。有的疼痛系精索精脉曲张或其他部位的疼痛放射而来,如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睾丸放射性疼痛,这时就要仔细鉴别真正的原因以便有效的对症处理。
睾丸疼痛的治疗
应在确定其病因的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一时查不出原因,则可做镇静和止痛的对症治疗。必要时可采用精索普鲁卡因封闭治疗,这样可以阻断神经痛的痛源和大脑痛觉中枢之间的恶性循环。有些人稍有不适或根本没有不适也能诱发睾丸的疼痛,这时完全是精神作用在作怪。有些人则把疼痛与手*联系起来,整天背着沉重的内疚的思想负担。殊不知过度焦虑、过分把注意力集中在性的表现能力上反而会造成精神性阳痿等性功能障碍。
中医辩证:睾丸肿痛即子痈,现代医学则称其为睾丸炎或附睾炎,是以睾丸肿大、质硬、疼痛明显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继发于急性腮腺炎之后,以肝经有直接的关系。此症初期仅感阴囊胀痛并有西坠感,继而出现肿胀和剧烈的疼痛,好发于一侧,又时亦有发于两侧,常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口渴、恶心、小便赤黄短少等症状。
药方:荔枝核、橘核、龙眼核、小茴香、川楝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消坚破滞。适用小肠疝气之睾丸肿痛、偏坠。
造成睾丸疼痛的原因很多,自己判断较为困难,千万不要乱用药,最好及早找专科医生求治,以免贻误病情。
薏米也叫做苡仁,六谷子,它味甘,性凉,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利水,清热排脓,除痹等功效,主要分布地区在江苏、福建、河北、辽宁等地。薏米的功效多,所含营养物质丰富,薏米可以食用,味道有一丝甜,还有一股清香,是煮粥、炖汤的良品。而且薏米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常食用薏米对人体皮肤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薏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保健食品,现在有许多人喜欢吃薏米,主要是因为薏米的功效和作用比较多,需要注意的是薏米属于凉性的,如果经常吃的话会对胃肠不好。
茴香简介
本文2023-10-25 08:39: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67709.html